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台湾嘉义茶厂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海峡那头的茶乡:台湾茶产区

  武夷山是著名的茶乡,与台湾有着深厚的茶缘。台湾是中国的重点产茶区之一,特殊的海岛地理环境,使台湾历史上就与厦、漳、泉等港口有了茶叶贸易的往来,闽台连通着海上茶叶之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句,多次出现一个词“那头”。而近些年来探究中华茶文化和茶贸易历史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向台湾“那头”。

茶园

  如今随着两岸文化茶事交流往来日渐增多,台湾“那头”的茶,福建“这头”的茶,缘分日渐密切,如今闽台呈现了“两岸茶缘隔不断,一杯茗香过海来”的喜人局面,茶香漂过海峡,氤氲在闽台两地。

  台湾盛产茶叶,台湾农林部门主打的土特产品就有茶叶。武夷山下的茶人们,总喜欢说台湾的冻顶乌龙是从武夷山移植去的,颇有“溯源”的优越感。而台湾茶人也有本土人的自豪,他们会说福建茶与台湾茶是连襟姐妹,闽台乌龙茶是同胞兄弟。

  台湾茶文化坚守住了闽台相亲的文化传统,属于闽南文化圈的文昌文化也融入了两岸的茶香。盛产于台湾北部的“包种茶”,借助“种”与“中”的谐音,常常用来寄喻考运亨通,意喻参加公务员考试或高校考试的学子,只要诚心常喝“包种茶”,就会连连考中。笔者了解到,“包种茶”源于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茶农仿武夷岩茶的包装样式,将精制好的茶叶按四两为一单位,装成一包,每包用毛边纸包成长方体,包外再盖上茶叶名称及茶行商号水印蓝红两色章,称之为“包种”或“包种茶”。

  在台湾日月潭边上的邵族文化村喝茶很有趣。这是一个典型的土族居民部落。据现今邵族耆老称,这个只有280多人口的邵族原始村落里,仍保留着母系社会的一些生活特征。日月潭边上的邵族文化村,是为了观光旅游而建设的,邵族姑娘既谈高山茶香,也说深山鹿血的甜美。

  高山茶在邵族民俗村并不常见,村里多以茶叶为原料做成茶饮料或煮茶叶蛋,与福建茶叶生产区的做法没有什么差异。日月潭景区有一家“阿婆香菇茶叶蛋”,经营者是一位80多岁的老妇人,店小名气大,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到阿婆的店铺买上几个“香菇茶叶蛋”,阿婆的店铺也成了日月潭一处传递民间茶文化的信使。台湾还有很多标新立异的茶庄,比如鱼池乡参加竞选乡长的茶农,居然打出了“乡长红茶”的产品招牌,台湾一些茶厂与旅游部门结合,打出“国民旅游卡茶叶特约店”的广告,以增加诚信度的宣传。

  台湾茶叶生产主要在阿里山一带,南投、台中、嘉义、花莲等地区的茶叶栽培也很有历史。“贵妃美人茶”是台湾的高端茶(也称“东方美人高山茶”),此茶既有冻顶茶的焙火韵味,还有“东方美人”特有的醇厚蜜味及荔枝香,为台湾茶中之名茶。

  从福建武夷山等茶乡传去台湾的乌龙茶,跨越海峡,在台湾落地生根,如今日益壮大,台湾的茶产业正在续写闽台缘,每年的海峡茶博会,也在延续海上茶叶之路的历史。笔者有幸到过台湾的茶乡,品过茶香,心底总会留着些许抹不去的台湾茶情,中华同胞的闽台地缘、亲缘、文缘、茶缘,在幽幽茶香中,永远地连接在一起。

  资料来源:武夷微发布

两岸茶王台湾赛区颁奖! 嘉义市长黄敏惠颁奖!

第七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大陆赛区于2018年12月29日在厦门成功举办。


   第七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台湾赛区颁奖典礼于

    2019年1月5日在嘉义县成功举办。        

    两岸春、秋茶王郭雅淳和林思翰同时获得嘉义县长翁章梁及嘉义市长黄敏惠颁奖鼓励,相当光荣。

   嘉义县阿里山茶叶生产合作社于2019年1月5日上午颁奖给冬季优良茶竞赛暨第7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春、秋茶王擂台赛获奖得主,两岸春、秋茶王郭雅淳和林思翰同时获得嘉义县长翁章梁及嘉义市长黄敏惠颁奖鼓励,相当光荣。

     今年合作社冬季高海拔优良茶竞赛入围比例50.74%,竹崎茶农刘嘉谟勇夺特等奖,林思翰头等一奖,5日上午结合两岸茶文化季春、秋茶王擂台赛在中埔乡合作社门市举行颁奖,翁章梁、黄敏惠、相关部门副执行长徐文志等人都到场致意。

                             将台湾茶传播给全世界

       荣获特等奖殊荣的刘嘉谟感动表示,自己种茶将近40年首次得到特等奖,因为各家茶农的茶都很优秀,得到特等奖很不简单。囊括春季茶王及冬茶头等奖的郭雅淳,是合作社秘书,到合作社工作后慢慢学习种茶、制茶技术,至今仅6年半就有此成绩,相当不容易。年仅21岁的林思翰更是得到冬茶头等一及秋茶擂台赛茶王,高中毕业就回家中茶厂工作的他,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将台湾茶通过第七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这个平台传播给大陆同胞乃至全世界。

       阿里山茶叶生产合作社理事主席林育丞说,两岸茶王擂台赛已连办7届,参赛点数逐年增加,对茶农是另一种挑战与自我肯定。

       嘉义县长翁章梁指出,阿里山茶叶生产合作社的冬茶评鑑是业界大事,参赛茶农只要得奖,茶叶价格跟着水涨船高,全国出产高山茶的地区并不多,阿里山高山茶在国内或日本市场,都有很高的评价,而今年合作社特别推出一条龙活动,将各级得奖茶叶统一包装,方便消费者选购。

                       阿里山茶是绝佳品牌

        嘉义市长黄敏惠也说,喝茶就要来嘉义找阿里山高山乌龙茶,虽然阿里山地区非嘉义市的辖区,但嘉义市就位在大嘉义地区茶业的集散地,「百大品牌拚经济、百种幸福在嘉义」,阿里山茶是嘉义的绝佳品牌,能够喝到嘉义阿里山茶是无限的幸福。


​第五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颁奖仪式1月10日进行

      第五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颁奖仪式昨日进行

   

       金灿灿的大牌匾、红彤彤的表彰绶带,一个个茶人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昨日下午,第五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圆满谢幕,新一届“茶王”隆重揭晓,厦十佳茶叶店评选、两岸十大领军品牌与领军茶人也纷纷揭开神秘面纱。

      众多优秀的茶商、茶企以及茶界领军人历经重重角逐和突围,在海峡导报社举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颁奖典礼上捧奖而归。

     此次主办单位为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厦门市茶叶协(学)会、中国台湾嘉义阿里山茶叶生产合作社、海峡导报社等。支持单位为安溪有机铁观音协会、漳平茶叶协会、尤溪茶叶协会、福建水仙茶联盟、天丰工贸(厦门茶业城)等。

    共有600多家茶企700多个茶样参赛,主要来自武夷山、尤溪、安溪(祥华、感德、大坪、龙涓、西坪、虎邱、桃舟等)、福安、华安、厦门、大田等地福建产茶区,同时也有广东、江西、湖南、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茶商前来送样参评。此次茶王擂台赛分组比赛为清香型铁观音、浓香型铁观音、红茶、岩茶等种类评选。据组委会透露,此次送样来参赛为5届来最多的,是去年送样的2倍,更是在厦门同城茶业赛事中送样最多的。两岸茶王擂台赛已经逐渐深入两岸茶商、茶人的心,受到两岸茶界人士的欢迎和认可。

 

》》》讲话1  海峡两岸茶叶交流协会副会长陈依炳

    开展茶文化季意义很深远

    开展海峡两岸茶文化季的意义非常深远,我们福建是产茶大省,我们的产量和产值居全国第五位,而且我们福建的茶种品种比较齐全,我们的乌龙茶,我们的白茶,我们的红茶,在全国甚至在世界来说,分别是这几大类茶叶的重要来源。

   开展这一些列活动,对助推闽茶走向世界,意义很深远,主办方通过精心的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各位茶农,茶企以及海峡两岸茶界的认可和欢迎。我们相信,经在座各位的努力,活动一定能够办得更好。

  2  台湾阿里山茶叶生产合作社理事长林育丞

    两岸茶业交流继续走下去

    举行海峡两岸茶文化季,开展斗茶活动已经第五届了,我们希望这个活动能够继续办下去,两岸茶叶交流能够继续走下去,把所有的好茶继续推向全世界!

    茶叶比赛它是一个程序,但是对我们的每一个茶农、茶企,都有相当大的帮助,我本身是茶农,也办茶企,我们从台湾带茶叶到大陆做销售,对这类比赛的重要性深有体会。茶人、喝茶消费者对茶的品相鉴别,全部靠办我们办比赛,通过比赛角逐,我们的茶叶才有价值,希望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每一年继续办得更火,更好!

 

3   厦门茶叶协会会长 王贵卿

    共同把两岸茶产业做大做强

   

    我代表厦门茶叶协会,欢迎各位茶界人士!我们办的茶文化季活动,已经是第五届了,这些年办得越来越成功,两岸的茶农、茶艺界的同仁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把我们两岸的茶文化、茶产业做大做强。同时,颁奖活动之后,希望各位茶界嘉宾能够把你们的荣誉带回去变成销售,用你们的奖牌能够推动你们的销售,祝大家过个好年。]

4  海峡导报社社长阮锡桂 

   以茶为媒以茶结友 推动两岸茶文化交流

 

 

   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活动,在各位大力支持下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2016年5月的万人评茶团进茶乡华安,到10月启动两岸茶王擂台赛大陆赛区茶样的征集,再到两岸十大领军茶人/茶品牌评选,以及11月底在台湾嘉义举行的两岸茶王擂台赛台湾赛区青心乌龙区的比赛,人气十足。

   同时,由上千家茶企茶农积极参与的评选活动,仅微信投票累加就将近10万,报纸的投票也异常热烈。随着活动影响力提高,茶文化季也得到了海峡两岸茶业主管部门和茶业协会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支持。

   根据广大茶企茶农和专家的建议,2017年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活动,有望改版升级,规模将更大,活动形态进一步多样,不仅要走进安溪、武夷山、尤溪、大田、漳平等茶叶产区,还要努力走进江西、安徽和北京等地,并谋划呼应“海丝”主题,走向东南亚等地。

   2017年,海峡两岸茶文化季将全线升级,由福建日报介入主办,而且推出两季活动:海峡两岸茶王擂台赛之春季斗争与秋季斗茶活动。

   以茶为媒,以茶结友,海峡导报希望大家共同搭建海峡两岸茶文化季这个平台,合作共赢;希望两岸同胞能更深入地交流、更频繁地往来,合力抢占更大的国际茶业市场。

》》》花絮 

    1、做茶强调“工匠精神”

   被评选为“2016年厦门十佳茶店”的鑫鹭红茶业,今年已经多次参加在福鼎、福州、莆田等地举行的茶叶评选赛事,屡屡获奖。

   “拿奖是其次,学习才是第一位的。只有多走出来与业界同行交流、互通有无,才能在终端销售上把握真正的市场需求。”鑫鹭红茶业的经营者殷露说,参加茶文化季评选,他抱着学习的态度而来,收获了同行的赞赏与好评。

    9年前,殷露的太太因为喝茶而身体收益,让他们一家人都迷上了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从茶友成为了茶学专家。“做茶和做高科技产品一样,工匠精神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殷露介绍,今年4月份,他曾经在5天内,驱车1700公里,辗转闽东和闽北的茶乡,探访茶师茶农,只为寻找心目中理想的好茶。店里的每一泡好茶,背后都有一段曲折的“寻宝”故事。2、从家庭妇女到“茶王”老板

   本届的“清香型铁观音茶王”出自水凤茶业,老板水凤用自己的名字给茶庄命名,朗朗上口。

   水凤来自茶乡安溪感德,这并不是她第一次参加海峡导报举办的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活动。早在2013年、2014年,她就参加了海峡两岸茶文化季,并在擂台赛评选活动中拿下了“茶王”。朋友开玩笑说,对于茶王的荣誉,水凤已经拿到“手软”了。

    很少有人知道,就在8年前水凤还是一个家庭主妇,当时她的“职业”是照顾儿子。在茶农世家长大的她,却一直茶心深种,“做好茶,跟带孩子一样,都要用心”已经把孩子送到加拿大留学的水凤感触的说。

   4、

   “一辈子,一件事,茶做好”这是港益茶叶公司负责人錡女士的微信签名。

    在她的微信里,几乎是各类茶叶的“百科全书”。今年30岁的她,上小学开始就帮家里做茶,开茶业公司也已经11年了,可谓不折不扣的“老茶人”。

    錡女士是安溪龙涓人。她家有好几座茶山,拥有自己的茶厂,被同行赞为“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经常有许多北方的客户,慕名前来她的茶庄,就为了订“正味”的铁观音。

   本届海峡两岸文化季,获得浓香型铁观音银奖的錡女士,认为更大的收获是结交了一群优秀的茶商,“明年带更好的茶叶来,让更多的朋友喜欢我们家的茶”錡女士高兴的说。

    导报记者 吴语 朱黄 林彬彬/文 陆军航/图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