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台湾细品香茗台湾清香乌龙茶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25 秒)

旧书重读:安溪铁观音茶茶艺

旷达斋 录 原创作者:余悦

中国国际茶文化创始会长王家扬先生关于《大美中国茶》"图说"系列的序言推送后,引起了读者对这套丛书的极大兴趣。现征得丛书主编余悦研究员同意,特转发《图说中国茶》一书。该书出版于2014年,却写作完成在10多年前。"悦读茶书会"公众号现推送该书第六章:"紫笋齐尝各斗新"一一中国茶艺。今天发送的是第二节"工夫茶艺特征"的第一部分:安溪铁观音茶茶艺。

虽然从中国饮茶史上看有三大茶艺类型,但流传至今的只有形成于明朝中期的泡茶茶艺,而中国的煎茶茶艺亡于南宋中期,点茶茶艺也在明朝后期消失。清以后,从壶泡法茶艺又分化出专属冲泡青茶的工夫茶艺,直至今天,这种方式仍然盛行。而且由于工夫茶泡法所需掌握的要素最多,茶趣和茶品的流露也较为直接,所以成了当代品饮方法中最能体现茶艺高低的一种。



据《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卷十二》载:“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这种格局其实在今天依然保存着。在当代茶艺概念中,中国工夫茶茶艺按照地区民俗可分为武夷山、闽南、台湾和潮汕等四大流派,由这四大流派而形成了武夷工夫茶艺、安溪工夫茶茶艺、潮州工夫茶艺。


(一)福建安溪是我国乌龙茶的最主要产区,素有“中国乌龙茶都”之称。早在清代,安溪的乌龙茶就已十分讲究品饮,近年来,随着我国茶文化的复兴,这种冲泡品饮方法已风靡全国。



安溪铁观音茶茶艺:铁观音茶泡茶程式有15道,即茶具展示、烹煮泉水、沐霖瓯杯、观音人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瓯里酝香、三龙护鼎、行云流水、观音出海、点水流香、敬奉香茗、鉴赏汤色、细闻幽香、品啜甘霖。


1、展示茶具:茶匙、茶斗、茶夹、茶通是竹器工艺制成的。茶匙、茶斗是装茶用,茶夹是央杯洗杯用的。



2、烹煮泉水:沏茶择水最为关键,水质不好,会直接影响茶的色、香、味,只有好水 茶味才美。冲泡 安溪铁观音,烹煮的水温需达到100℃,这样最能体现铁观音独特的音韵。


3、沐霖瓯杯:也称“热壶烫杯”。先洗盖瓯,再洗茶杯,这不但能保持瓯杯有一定的温度,又讲究卫生,起到消毒作用。


4、观音入宫:右手拿起茶斗把茶叶装入,左手拿起茶匙把名茶铁观音装入瓯杯,美其名曰:“观音入宫”。



5、悬壶高冲:提起水壶,对准瓯杯,先低后高冲入,使茶叶随着水流旋转而充分舒展。


6、春风拂面:左手提起瓯盖,轻轻地在瓯面上绕一圈把浮在瓯面上的泡沫刮起,然后右手提起壶把瓯盖冲净,这叫“春风拂面”。


7、瓯里酝香:茶叶下瓯冲泡,须等待一至两分钟,这样才能充分地释放出独特的香和韵,冲泡时间太短,色香味显示不出来,太久会“熟汤失味”。



8、三龙护鼎:斟茶时,把右手的拇指、中指夹住瓯杯的边沿,食指按在瓯盖的顶端,提起盖瓯,把茶水倒出,三个指称为三条龙,盖瓯称为鼎,这叫“三龙护鼎”。


9、行云流水:提起盖瓯,沿托盘上边绕一圈,把瓯底的水刮掉,这样可防止瓯外的水滴入杯中。


10、观音出海:民间称它为“关公巡城”,就是把茶水依次巡回均匀地斟人各茶杯里,斟茶时应低行。



11、点水流香:在民间称为“韩信点兵”,就是斟茶到最后瓯底最浓部分,要均匀地一点一点滴注到各茶杯里,达到浓淡均匀,香醇一致。


12、敬奉香茗:茶艺小姐双手端起茶盘彬彬有礼地向各位嘉宾、朋友敬奉香茗。


13、鉴赏汤色:品饮铁观音,首先要观其色,就是观赏茶汤的颜色、名优铁观音汤色:清澈、金黄、明亮,让人赏心悦目。



14、细闻幽香:这就是闻其香,闻闻铁观音的香气、那天然馥郁的兰香、桂花香,清香四溢,让您心旷神怡。


15、品啜甘霖:这叫品其味,品啜铁观音的韵味,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呷上一口含在嘴里,慢慢送入喉中,顿时会觉得满口生津,齿颊流香,六根开窍清风生,飘飘欲最怡人。

一杯茶一座城,武夷茶韵百世流芳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双重遗产地,这里风光秀丽,山清水秀,是大自然的瑰宝,更是全世界人民的重要财富。

但武夷山的魅力不光只是美景,还有举世闻名的武夷茶。只要来到武夷山,你就会发现武夷山人在茶余饭后,会见亲朋好友,都喜欢泡上一壶武夷茶来细细品尝;而在武夷山你只要聊茶,每一位武夷山人都能如数家珍一般,与你聊上半天。

武夷茶的起源

武夷茶在我国茶叶发展史上,谱写了十分重要和光辉的一页,更是使武夷山在茶道上烨烨发光的原因。

武夷茶在南北朝时(公元479年),就以“晚甘侯”(茶名)著称于世,唐代成为士大夫上层贵族馈赠佳品,宋元两代入贡朝廷,盛极一时。

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就于九曲溪畔设置御茶园。明代罢造龙团,改蒸青团茶为炒青散茶,随后又改制三红七绿的乌龙茶,即现在所称之岩茶。

明末清初,由于社会动乱,茶叶一度停滞发展。随着清政府的统一中国,社会经济逐步稳定,茶叶经济也逐渐恢复。

在清代,武夷茶已大量地通过海运销往世界各地;陆上从武夷山出发一路向北,途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穿越蒙古国,最终到达俄罗斯圣彼得堡,这条路线也被称为“茶叶之路”。

因而,武夷岩茶始于明朝,盛于清代,十七世纪远销西欧,蜚声四海。武夷茶也再次走上了中国茶叶的巅峰!

武夷茶的工艺

武夷山产茶有1500年历史,茶树各类繁多。按来源分,武夷山茶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武夷山当地茶树品种——武夷菜茶(又称武夷变种)及从中选育出各类单丛、名丛茶树群体。这类茶树品种从武夷山开始种茶起至近代,一直是当地茶叶主栽品种;一类是引进品种,主要是近几十年至近百年来引进的水仙及梅占、黄棪等无性系品种。

其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顶级的口感既源于武夷山的好水土,又离不开武夷岩茶独特的制茶工艺。

虽然武夷岩茶也采用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但是与追求鲜爽的轻发酵、轻焙火的台湾乌龙茶和追求花香的深发酵、低焙火的安溪乌龙茶不同,武夷岩茶采用的是深发酵、重焙火做法。

因为独特的口感,武夷岩茶可以更好地诠释赏茶的美感之道。与亲朋好友共饮此茶,既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也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更是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一杯浓郁悠香的武夷岩茶,不仅可以静心、静神,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而且可以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不得不让人对之倍爱有加。

武夷茶之品茶

说起品茶,可能许多人都难以真正领略茶之中那妙不可言的真趣。而要说品饮武夷岩茶的心得体会,那当以清代大才子袁枚写得最深刻、最具体。

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秋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

”——《中国茶经》

从袁枚的话里,我们不难看出,他从不爱武夷岩茶,到饮后怡情悦性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反映出应该如何正确的品茶,才能深得其精髓。

其一、武夷茶一般讲究热饮,要随泡随喝才有味道,稍迟一些都会大失其味。

其二、品茶要“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品饮武夷岩茶要特别注意闻香。而武夷山茶要至少闻三次,不仅能够细嗅其味,还有益于身心健康。

其三、品茶要“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咀嚼”即嚼茶,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才能品出茶的真味。

其四、“释躁平矜,怡情悦性”,这是精神上的升华,品茶的心境要好,用心体会其中滋味。

“千古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武夷山自古以来就儒、释、道三教并存。武夷岩茶,素有仙山灵芽之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的进步,武夷茶也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一杯茶,造万千世界。

一杯茶,结缘爱茶之人。

捧上一杯武夷香茗,与亲朋好友共饮,

定能喝出缘分、韵味与真情。

来源:武夷山茶产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