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泰国茶叶文化

找到约413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今昔:泰国北部-云南回族制茶

前言

本文日文原文刊载于《人民中国》web杂志2020年8月,由元泰之友的日本专栏作家须贺努先生撰文。须贺努是一位日本专栏作家,也是一位经济观察员。他30多年前来到中国读书,后来又在驻中国地区的金融机构工作。7年前,他在博客上开辟《茶旅》专栏,继而在日本的期刊《茶》上开设了专栏。目前,他已经陆续走访了与茶有关的23个国家、100多个城市,为以后的写作做准备工作。

2013年,他开始系统地探访考察中俄万里茶道,一年有200多天都在万里茶道上。须贺努走访了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的20多个与万里茶道有关的节点城市,与茶农交流,向当地文化人士请教。

注:每月1次连载

第十五篇:泰国北部-云南回族制茶(3)

大约3年前,我参加了在清莱皇太后大学举行的茶叶论坛。当时,一位意大利嘉宾的发言吸引了听众的目光,他正在对一款使用泰国传统食物腌茶(Miang)制作的名叫Kombucha的健康饮料进行说明。我们日本人很容易从该发音联想到昆布(海带),实际上汉字写作:康普茶。

泰国腌茶Miang

上一篇我曾介绍过泰国腌茶,这是盛产于泰国北部的一种发酵茶。原本由山区少数民族制造,起源据说是缅甸的腌茶Lepet-so。我也听说200多年前,泰国人曾出于商业目的移居山区栽种茶树,但其历史没有定论。

泰国的腌茶和缅甸的腌茶做法大致相同,在日本人看来就是茶叶的腌制品。Lepet-so作为餐后零食或茶点,大多会拌上小虾或者芝麻食用,Miang又称嚼食茶,很多人都像吃口香糖一样嚼完之后吐掉。由于其不仅可以用来招待客人,所含咖啡因还有提神作用,所以似乎也被用作劳动时补充体力。但如今产量锐减。

位于清迈的TeaGallery公司

清迈一家名为TeaGallery的公司使用从Miang中提取的精华制作康普茶。和传统茶庄不同,该公司位于远离闹市区的寂静住宅区一角,外观看上去像时髦的咖啡厅,其研发部门简直就像是研究所(实验室)。在这里可以直接品尝Miang,还能品尝到低酸度的冰康普茶。

在红茶做的华夫饼干上涂抹用Miang特制的果酱,也相当美味。公司里还有用Miang制作的无酒精冰啤等,可以看出研发团队在不断拓展Miang的应用领域,已经将其从作为饮品的茶发展成为食品。公司经营者马惠娟强调:“泰国人基本不喝茶,所以为了吸引泰国人关注,就需要做出相应的努力。”

用Miang制作的果酱

马女士的父亲马慈荣(1917~2009年)和上一篇介绍的天元茶行的纳女士是同乡,都是云南人。让我意外的是他也是回族,和纳家还有亲戚关系。世界真的好小啊!只不过马慧娟女士的母亲是泰国人(娘家开中药房),头上没有戴穆斯林头巾,所以乍看上去不知道她是回族。

马家从其姓氏可知,曾经是云南回族最引以为豪的物流担当——马帮的成员。所以,茶行的标志是一匹马。在来往于云南和泰国北部等地的上世纪40年代前后,慈荣先生从云南迁居至清迈。或许他是因为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息而早早做了打算。上世纪50年代,慈荣先生开始在清迈郊外生产茶叶。当时的品牌名称在泰语中是普通的意思,是一种类似粗茶的绿茶。

我询问马女士,为何慈荣先生会从事制茶,她说:“实际上二战以前,父亲曾是国民党的士兵,受蒋介石指令,去了思茅(今云南普洱市),并学习了制茶。”当时,包括普洱茶在内的茶叶,属于战略物资,也是资本来源,由此可以理解国民党为何如此重视茶叶。听说云南和泰国北部生产的茶叶在战争年代也曾卖给日本军人。这意味着,不仅茶叶生产跨越了国界,还实现了跨国流通。

马家合影

1971年,马家在清迈开设了茶行,将自制茶叶批发给曼谷唐人街耀华力路上的茶庄。谈话间,马女士先后提到了我此前介绍过的王有记、建峰茶行和集友茶行的名字,让我很是吃惊,或许只要生意有了一定规模,彼此交流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当时,中国正值文革时期,国产茶叶出口减少,因此,作为替代品,茶行就开始供应泰国茶叶。同期在清迈和曼谷,也开始生产普洱茶,所以,在思茅学习了制茶工艺的马家也参与其中。

然而,改革开放之后,低价的中国茶开始大量上市,泰国产茶叶的销售势头逐渐衰退。2000年前后,接手家业的惠娟女士改变经营思路,先是经营针对女性的药茶等,之后又注意到Miang的健康功效,开始投入到康普茶的生产中。

马惠娟女士和Jacopo博士

茶行深入研究能够被消费者接受的康普茶,2015年正式上市时,已经在美国等地小有名气,于是,健康意识较强的欧美人兴致勃勃地前来光顾。与此同时,收入显著增高的泰国中间阶层人士,也开始萌芽健康意识,康普茶越来越受关注。后来,茶行得到前文提到的来自意大利的Jacopo博士等人的协助,开启了可持续的研发合作。TeaGallery公司的发展历程,让人感受到了泰国茶叶发展的新的可能性,今后其必将备受瞩目。

(茶旅人:须贺 努)

原标题:【茶世界】中国与亚洲·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第十五篇:泰国北部-云南回族制茶(3)

注:内容来源元泰茶生活,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泰国北部 原国民党华人制茶(2)

前言

本文日文原文刊载于《人民中国》web杂志2020年10月,由元泰之友的日本专栏作家须贺 努先生撰文。须贺 努是一位日本专栏作家,也是一位经济观察员。他30多年前来到中国读书,后来又在驻中国地区的金融机构工作。7年前,他在博客上开辟《茶旅》专栏,继而在日本的期刊《茶》上开设了专栏。目前,他已经陆续走访了与茶有关的23个国家、100多个城市,为以后的写作做准备工作。

2013年,他开始系统地探访考察中俄万里茶道,一年有200多天都在万里茶道上。须贺努走访了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的20多个与万里茶道有关的节点城市,与茶农交流,向当地文化人士请教。

注:每月1次连载

第十七篇:泰国北部 原国民党华人制茶(2)

观光茶园和泰国的变化

美斯乐是一座华人聚居的城镇,但阿卡族(东南亚对哈尼族的称呼)和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主要以采茶、制茶为生。在一片分布在缓坡上的茶田中,三名采茶女一边唱着动听的歌曲一边采摘茶叶。一曲终了她们开始大声聊天。遗憾的是她们只会用汉语说“我不会说汉语哦”,之后又朗声大笑。

少数民族采茶

采茶是件辛苦活儿。采茶人通常用歌唱,大声谈笑的方式来缓解疲劳,昔日的日本也曾有这种场景。听说现在愿意做这种辛苦活儿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都去城市谋生了,所以这里的劳务费也随之上涨。手工采茶的未来发展恐怕也会越来越艰难。

我在位于美斯乐村边的广场上偶遇了一次以茶为主题的村办活动。阿卡族和傈僳族男女身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这种场景在印度大吉岭和缅甸掸邦也似曾相识,让我感受到了这片广袤土地之间的联系。

农历新年时,我曾路过阿卡族居住的小村庄。不经意间发现他们正在打年糕,忍不住下车一探究竟。女人们正在将刚打好的年糕整理成圆饼,俨然一幅日本正月做年糕的场景。这让我想起外婆曾一边递给我刚做好的年糕一边说:“很好吃哦,快吃吧!”刚打好的年糕有丝丝清甜,软糯美味。

阿卡族打年糕

孩子们在周围快乐地玩耍。原来新年的脚步竟也走到了这小山村中,一派浓浓的节日气氛。这里的人们似乎也会放风筝抽陀螺,风俗和日本极其相似。这不就是日本的过年场景吗?从前我在缅甸掸邦也曾遇到过很多日本的原始风景和与日本相似的饮食习惯。没想到这里也保留了和掸邦类似的风俗。我在缅甸时,经常被人说是“缅甸人转世”,看到这里的茶田之所以能让我心情平静,不仅仅是因为茶田的美,或许更因为这是我内心深处的原始风景,触景生情不禁泪湿眼眶。

我还走访了和上期介绍过的李泰增先生经营的增福茶园齐名的茶界实力派——芙蓉宫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都在清莱机场开设了门店,且非常知名。接待我的人叫伍昌玉,虽然年轻汉语却很流畅。芙蓉宫店铺的卖点是可以眺望茶田。午饭餐桌上摆满了猪蹄等当地特产和新鲜蔬菜等美食。当然也可以在这里买茶,公司正在向最近流行的观光茶园发展。

芙蓉宫的午餐

伍女士的父亲伍国荣董事长也是国民党士兵,他是最早在美斯乐创建茶园的人。看其外表像是农民,观念却很新潮,美斯乐的象征——以硕大茶壶为造型的纪念雕塑就是由他们公司建造的。望着坐落在店铺旁边斜坡上的茶园,伍先生无限感怀地对我说:“我是在30年前开垦这片土地开始种植茶树的。”而且,30年过去了,他仍在继续开垦这片土地,准备种植新的茶树,令我由衷敬佩。这种不屈的精神,或许是年轻时在军队养成的吧。

茶的纪念雕塑

顺便推荐一下,要想了解美斯乐和国民党的历史,可以去泰北义民文史馆参观。那里展示了云南四川的原国民党军队是怎样流落到此地,并定居泰国的历史,看后很有收获。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但因为和茶业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如果对茶业历史感兴趣,建议一定要学习一下。

泰北义民文史馆

然而,无一例外,美斯乐的茶界也面临制茶成本上涨的苦恼。如前文所述,陡坡上的采茶工作由少数民族承担,尽管劳务费和中国等地相比较为低廉,但最近一段时间,也曾有过一年上涨50%的情况,人工费和人手不足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泰增先生说:“成本上涨是亚洲各国面临的共通课题。如何生产出高品质茶叶,扩大销路才是生存的关键。”他曾亲自到全世界举办的各种茶叶论坛上发表演讲,宣传泰国茶叶的优点。最近,开始致力于生产有机茶,甚至获得了欧盟的有机认证大受好评。只不过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经营情况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李先生还有一个期待,那就是泰国人的观念变化。之前介绍过,人们一直以为泰国人不喝茶,然而近来随着养生热潮的兴起,泰国人也开始关注茶叶的功效。至少到美斯乐旅游的泰国人在增加,在渴望“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茶叶似乎也正在成为适合他们的饮品。

如果消费能力日益提升的泰国中产阶级能够认识到茶叶的好处,继续饮茶,这对泰国的制茶产业而言将是无与伦比的幸事。而看到怕冷的泰国人在凉爽的美斯乐裹着羽绒服支起帐篷,享受露营之趣的身影,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

茶旅人:须贺 努

原标题:【茶世界】中国与亚洲·通过茶叶探究华侨&华人的今昔 | 第十七篇:泰国北部 原国民党华人制茶(2)观光茶园和泰国的变化

注:内容转自元泰茶生活,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叶包装里,那些古典的中国味道


近年,复古风潮流行,茶席上时常见到各式各样的老包装。


老包装,带着古旧的韵味,穿越时代而来,别有一番风采。



从茶叶的老包装中能窥得历史的趣味,因为不同的包装,背后反映的民俗、需求、习惯都不尽相同。


了解茶叶包装的形成因素,能让我们对茶叶文化多一个观察的视野。

 


| 普洱茶|笋壳、内飞

 

早期普洱茶为了方便茶马古道上的运输,除了将茶紧压成型之外,还会包上一层笋壳。笋壳取材云南山野,厚实防潮不怕晒,圆茶、沱茶等均有使用。

 


笋壳包装至今仍然可以见到,百余年来一直流传,经典、天然又富有地域特色,对于普洱茶的后期转化也有助益。

 


除了笋壳包装,普洱茶饼内,还有独特的「内飞」。

 

「内飞」是清末民国时期易武、下关等地生产普洱茶的商号为了防止伪造,在普洱茶饼内压入的一张薄纸,上面写着诸如「本号向在......」相当于茶叶的身份证。

 

下关早期茶号「永昌祥记」


「内飞」与绵纸的图案共同构成了普洱茶的信息标识,反映了早期普洱茶的商标保护意识。

 


| 乌龙茶|纸包、铁罐、迷你纸盒

 

在不少强调「古法包」的乌龙茶产品中,都能看到一小块的乌龙茶,包法精妙,用纸包成方形,拆开就很难包回去了。



熟练的老茶人,拆开纸包后,用手指梳开茶叶条索,将纸张当成茶则,直接投茶入壶。

 

纸包茶通常5克一包,茶量较少,适应的是南方的工夫茶文化。

 


在闽南的乌龙茶中,还有一种经典的老包装:马口铁罐。

 

铁罐常见于出口到南洋的乌龙茶中,上面印着「中国福建乌龙茶」字样,包装古朴,能防潮避光,避免茶叶变质。

 

复古版出口铁罐


铁罐已成为很多老茶人对福建乌龙茶的记忆,在市场上,老铁罐包装的茶叶,也颇受欢迎。

 

随着经济发展,八九十年代的茶叶包装,适应了新型消费人群的需求,走上便捷、轻简的路线。

 


潮州茶人叶汉钟,便藏有1994年的迷你纸盒装凤凰单丛。

 


轻巧的纸盒、别致的图案、中英双语的设计,不经意间就透露着时代的韵味。


| 海报|多彩的民国风情

 

中国茶叶,出口与内销并重,清末民国时期,不少外销茶叶为了宣传,绘有广告海报,在泰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地均可见到,独具时代特色。

 


外销茶以红茶、乌龙茶为主,海报主题也围绕红茶、乌龙茶的冲泡来绘制。在《历代茶器与茶事》中就收录有一幅泰国画作,可见抛光的紫砂茶壶与食用槟榔的器具放在一起,有浓厚南洋风情。


 翻摄自廖宝秀《历代茶器与茶事》


海报往往以端庄的女子为中心,展现美妙的饮茶场景,让观众有带入感,仿佛与画中人物共同饮茶。



人物的衣着、妆容、发式等都与今天不同,时空变换的错位感,别生意趣。



这些颇有趣味的海报,隐藏着过往时代的信息,也是茶叶历史的见证者,值得我们珍视。


 | 古典的中国味道

 

茶叶的历史多样丰富,从包装与宣传入手,能开辟新的观察视野,也较普通的文献记载更有乐趣。



茶原生于中国,茶叶的包装自然也蕴含了中国的味道,触摸老包装,不自觉也沉浸在了中国的传统味道之中。

找到约404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