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四十年普洱价格

找到约891条结果 (用时 0.038 秒)

一位茶匠的初心四十年

  “工匠也好,大师也罢,我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茶匠,做茶的茶匠。”

  从外贸公司茶叶审评员到普洱班章制茶大师,从无人问津到一饼难求,他是怎么做到的?

班章

  “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班章既是地名也是茶名。

  茶叶圈子提到云南,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勐海,这个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小镇,每年都有数不尽的茶人如朝圣一般的驱车前往。

  勐海的产量在云南各产区来讲其实并排不上前列,但是却有如此的江湖地位,这得益于勐海出产的普洱茶品质远胜于其他,而这其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寨子,就是“班章”。茶叶江湖有云:“班章为王,易武为后”,班章茶以霸气闻名于世,受到无数普洱茶发烧友的热捧,自有它的道理。

  班章的平均海拔在1700米左右,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充沛,土地肥沃,是茶树生长的天然乐园。

  如今的班章茶在普洱茶界被认为具有“茶王”地位,但是三十年前的班章可不是如此,班章茶曾因其条型粗壮,滋味浓厚显苦过于霸道,一直不被茶厂看好,加之价格不便宜,茶厂一般不愿意收购,班章村的当地村民常常需要托关系才能将茶送进茶厂。

  也就是在那时,不被世人看到班章,在他的眼里却成了他一直要找的地方。

扎根

  “这里特别适合植物的生长,也是我要找的地方”。

  攸乐、易武、倚傍、革登、莽枝、蛮专(蛮砖)这是开发得最早的普洱茶山,也是最早成名的茶山。而坐落于云南勐海县布朗山上的小山村——班章,却无人问津,直到他的出现。

  最初在广东省外贸公司做茶叶审评员的何宝强,负责的是原料采购环节。1984年,21岁的他被派往福建安溪,拜当地一林姓制茶人为师,从此便开启了他的制茶人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林师傅最开始并不教何宝强如何做茶,而是要求他熟悉当地的气候水土、历史典故、人文习俗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何宝强逐渐明白一款茶从生长到生产,不光代表了日月,也是一个茶人对节令气候的理解掌握。

  于是,为了寻求更自然纯粹的茶叶,他跟随林师傅来到了云南,也就是在这里,遇见了勐海,遇见了班章。

  何宝强第一次去到布朗山,就被深深地吸引。古茶树、海拔高、泥层堆积厚、有机的红酸土和黑土,简直是植物生长的天堂。一直在寻求的天然生态林就在脚下,他义无反顾的背井离乡,扎根在班章。

坚守

  自然种植,手工制茶,保证每一片成品茶都是有生命的茶。

  昆虫也爱喝甜茶。班章的茶叶由于生态好,自然环境优越,茶叶的内含物质非常丰富,也吸引到了很多虫害前来光顾。为了保护这一片自然的生态林,何宝强选择喷洒辣椒面取代农药,将对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

  班章村最开始炒茶用的可能是刚煮完猪食后洗干净的锅,于是何宝强特地在玉溪订制了杀青专用锅,选用柴火灶台。用最传统的制茶工艺,坚持手工制茶,即使已经有了机械化生产。

  “传统的手工茶一天可能需要六七十个人才能生产出一吨,而同样的时间用机械生产,四个人就可以做出两吨茶。”

  何宝强的手是一双充满老茧的手,特别是拇指的接触面更是一层厚厚的茧。杀青铁锅的温度高达200度以上,常年手工炒茶下来,不仅手型变了,连嗓音也被柴火熏成了迷人的“烟嗓”,略带沙哑的声音,诉说的是他对于初心的坚守。

  “爱自己的家园和每一寸土地,每一山每一水每一棵草,都要保护起来,爱护它然后再做一个有追求的做茶的茶农。”

机遇

  天然换有机,品质作保障。

  九十年代末至二零零四年,何宝强及其家族租用勐海茶厂车间,通过来料加工的方式,采用班章毛茶制出班章生态茶系列产品,随着时间的沉淀,这一系列产品陈化后滋味越发的渐入佳境,茶香不怕巷子深,渐渐的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同和追捧。

  时代在不断发展,2004年勐海茶厂改制,停止了来料加工业务,何宝强一路经历了兴海茶厂的代工,和家族一起创办福今茶业,直至2012年又独资创办了今大福茶业。

  厚积而薄发,何宝强三十多年在勐海的深耕,让他积累了无可比拟的资源。他也深知自己的企业是个体户的家族形式,亟待改变来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于是今大福营销中心在广州成立了。从第二代班章大白菜到茶博会一元起拍,何宝强顺势而为,怀抱匠人之心,做诚意之品牌,机遇固然重要,但命运也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使命

  中国人是讲究传承的,薪火相继,精髓相传。

  林师傅带领何宝强了解生态对于制茶的重要性,他自然也将秉承这一理念。他教诲班章的第二代茶人们要爱护家园,爱护自己的每一寸水土,要保护林子。何宝强常常说到他会用他的生命去捍卫这片水土,只有环境越来越好,茶才会越来越好。

  2020年5月21日,是首个国际茶日,也是茶人何宝强的生日,他在这一天也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大事。何宝强在勐海自己的公司里举办了庄重的收徒仪式,五位弟子均为勐海当地的茶农,大弟子阿卡已经跟在他身边学习了12年了,其中还有两位是班章的“茶二代”,他们的父辈与何宝强已熟知二十余年,与他一起打造了第一代班章大白菜。如今,他们的儿女也将与何宝强一起,传承好第二代班章大白菜,并发扬光大。

  “早期不叫匠人,我们就称他为师父。第一次见师父感觉他比较严肃,后来慢慢接触教我们做茶以后,感受到了他对茶的执着,他对茶叶方面是非常严苛的,教我们种茶开始,怎么种怎么采,到炒茶,到精制,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完美。”

  四十年前,何宝强看到的是一片自然生态茶园,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茶人匠心。何宝强一直强调让世界喝到地道普洱茶,坚持传统手工制茶,用生命与守护另一方生命,只为将最地道纯粹的普洱茶呈现给大众。今天,市场有了新的变革与挑战,何宝强与他的大白菜也迎来了另一个机遇与发展。

  普洱茶几百年前就已经诞生,但人们对它并不了解,何宝强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地道的普洱茶重新走向大众的视野,不止是产品,还有他的初心。

  注: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市场经济下的芳村“名片”:芳村茶叶市场四十年巨变

  走在芳村茶叶市场的大街小巷,各类茶叶商铺并立左右,各种茶香弥久不散。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茶商汇聚于此,各显神通。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茶叶交易集散地,到如今的中国茶叶“华尔街”,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芳村茶叶市场在市场经济的推动、几代茶商的努力以及政府政策的扶持下,逐渐走向专业化,并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一张广州“名片”。

  历史渊源:从花到茶,芳村花地早负盛名

  历史上的芳村,原名“花地”。以花命名,原因在于花是芳村的传统产业,早年便有“岭南第一花乡”的美誉。原南方茶叶商会会长陈国昌告诉界面广东记者,芳村是“先有花后有茶”,是花带动了后来茶叶的发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芳村主要种植茉莉、白玉兰等鲜花品种。1956年,中央轻工业部投资兴建广州百花香料厂。该厂位于芳村花地,主要生产茉莉花、白玉兰花、玫瑰花等香料,其原料由芳村地区专门供应。据陈国昌介绍,当时全国只有两家香料厂,一家位于广州,另一家位于云南。

  除了供应香料厂,芳村人还可以“以花换粮”,芳村由此兴起了香花原料种植,其中,茉莉花种植的发展尤为迅速。

  种植规模扩大之后,除了上交和用于制作香料,剩下的茉莉花怎么办?一些脑子灵活的当地人尝试将茉莉花与当地种植的绿茶进行混合,制作成为茉莉花茶。时间一久,芳村的茉莉花茶同样有了名气。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在盛产野生山茶的广宁县,有人听闻芳村是茉莉花之乡,一些人率先到芳村洞企石开设制茶作坊,将广宁县出产的野生山茶叶运到山村洞企石路,利用当地农民旧房作工场,大量生产茉莉花茶,由于质优价廉,深受群众欢迎,并有产品运往北方城市,甚至还远销港澳地区。

  据陈国昌回忆,当时最多的时候有120多家茉莉花茶厂在此开门做生意。

  初具雏形:改革开放孕育商机,多地茶商汇聚

  茉莉花茶做起来了,然而单一的品种始终有局限,市场规模应当如何继续扩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让整个芳村茶叶市场焕然一新。商业气息本就浓厚的广东,在这个时候迎来了一个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全面开放、彻底接纳的黄金时代,来自各地的追梦者涌进珠三角,在此书写自己的奋斗史。

  除了广东本地,来自浙江、湖南、云南、福建、江西等茶商纷纷看中商机,汇聚于此,并带来了红茶、绿茶等不同种类的茶叶,第一代茶商由此形成。

  陈国昌告诉记者,芳村茶叶市场的第一代茶商中,有近一半原来属于茶农,来自茶产区。“改革开放让市场一下就打开了,原本自己种茶的那批人,忽然意识到,为什么不自己把茶叶拿到市场上来卖?这样既省去了中间费用,节约了成本,还可以直接与客源对接,自己掌握价格的高低。”

  作为广州市芳村华南茶业行创始人,黄朝财就是在80年代初期来到广州开拓市场的广宁茶商之一。据他回忆,80年代初期,大概只有几十家在做茶,分布比较分散。在洞企石路、龙湾路、山村等地零散有一些人在做。到了80年代末,做茶的大概有一百多家,多数是广宁人。”

  1985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黄朝财抓住商机,成功注册了商标,开始了他的茶叶生意。如今,年近八十的他已经退休,但却是芳村茶商的元老代表。

  此外,“早茶文化”的兴起对于芳村茶叶市场的形成也起到了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八十年代,广州的茶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原本国营的茶叶公司根本无法满足需求,不少茶楼老板亲自到芳村进行茶叶采购,由此带动这一片生意的火热,许多人不远千里来到芳村来推销茶叶。自此,芳村的茶叶生意远近闻名,来零买、批发茶叶的人越来越多,这里的商铺也由八十年代初的七八十家持续扩张,芳村茶叶市场初具雏形。

  高速发展:市场经济助推,茶商铺更加高档正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得芳村茶叶市场进一步发展,台湾人来到芳村,并带来了其生产的配套茶具及生产工艺。

  据广东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李勇刚介绍,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让许多台湾人开始来到大陆经商。台湾盛产乌龙茶,芳村自然就成为很多台湾人经商的首选。除了茶叶,台湾人还带来了茶杯、茶桌椅等一系列茶具以及先进的茶叶包装工艺。

  “原本这里的人只知道用纸袋来装茶叶,后来看到台湾人的茶包装,好看又耐用,感觉茶叶的档次一下就提高了不少。”李会长说道,茶包装及茶具生产工艺传播开了以后,芳村除了茶叶店,还有不少茶具及其他配套产品店。

  而这时候,当地人也逐步意识到市场整体规范的重要性,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对市场进行自主规划。

  时任山村村支书的陈国昌起了带头作用,在他的带领下,芳村建成正规茶叶商铺,告别了以往简易的瓦屋和设施,进入正式的茶叶商铺经营阶段,不仅对茶叶生意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同时也带动了芳村一带的茶叶商铺、市场的建设,不断地向更正规、更大型、更高档发展。

  除此以外,为了保护当地的环境,陈国昌还规定,不准大排档、理发店等开在市场中心地带,“饭馆里会产生油烟、理发店会有碎头发飘出,这些都会对茶叶造成污染。现在也一样,整个茶叶市场里面除了茶叶和茶具店,其他的店都很少,为的就是保持市场的集聚性和规范性。”

  而此时的茶商,除了从全国各地茶产区不断涌来的茶农,还新加入了一批“下海”商人——市场经济的发展,让一批原本属于国有企业单位如国营茶叶公司的人,打破铁饭碗,“下海”到芳村茶叶市场创业,自主经营茶叶。大量的业界精英人才,聚集在业界的风水宝地经营与竞争,进一步促进了芳村茶叶市场地发展。

  市场形成:政府大力扶持,茶文化产业改造升级

  九十年代后期,芳村茶叶市场不断进行升级改造,经营面积不断扩大,已基本形成了茶文化的产业市场,聚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达1000多户。1995年,“南方茶叶总汇”挂牌成立,1997年,“广州市芳村区南方茶叶商会”成立,1999年“南方茶叶市场”开业。这一系列专业茶叶市场的成立和商业机构的到位与活动,标志着芳村茶叶市场的不断壮大与发展。

  作为南方茶叶商会的第一任会长,陈国昌对南方茶叶商会的功能做了诠释:首先是服务茶商,向茶商传达各类行业资讯、销售讯息,帮助解决茶商之间的矛盾等;其次是配合政府各项政策的落实和推广;最后是制定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推动整个芳村茶叶市场向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

  “这时候政府也进行了很大力度的扶持,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修缮道路,二是建立两个公交总站在这里。”陈国昌告诉记者,两个公交总站的建立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一方面,便捷的交通能够方便采购商与商户来往,增加客源;另一方面,838路、91路等公交车都将终点站“南方茶叶市场”挂牌显示,相当于免费为其进行宣传推广。

  2000年9月24-26日,由陈国昌牵头、广州市政府主办的第一届茶博会顺利举行,来自日本、韩国、法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乌克兰、美国、英国、泰国等十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茶界人士参加茶文化各项活动,参观人数达10万人次。芳村茶叶市场由此亮相于世界各国茶商及行业人士面前,知名度大大提高。

  这时候,芳村的第二代茶商开始形成。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是原来商铺的业务员,如负责销售、仓储、运输的工作人员,在学习了茶叶流通、积累了部分客源之后自己出来开店当老板;另一部分与茶相关的技术人员,如茶专业的毕业生、茶科所、茶叶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员等。

  俊轩茶叶的老板罗智亮就是第二代茶商的代表。1988年,二十岁不到的罗智亮从老家惠州龙门县来到广州,在芳村一家茶工厂打工。“从最基础的仓储开始做起,慢慢接触销售,可以和客户直接对话。”聪明肯干的他很快得到领导赏识,有了跟在领导身边学习的机会,罗智亮一路做到经理的位置,同时自己也积累了不少客户资源。

  2006年,罗智亮所在的公差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正想着如何另谋出路,有朋友告诉他:经验足,手上资源也不少,何不自己开个店铺当老板?

  朋友一语惊醒梦中人,罗智亮马上找了之前认识的同行进行商量,两人一拍即合,在芳村找了间档口开始卖茶。十多年过去,他的茶已经卖到了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展望未来:市场趋于专业化,成为芳村“名片”

  “经过两三代人的积累迭代,芳村茶叶市场的集聚功能与其专业市场的地位已经完全形成,整个市场的氛围也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未来,芳村茶叶市场只会趋于专业化和规范化。”广东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李勇刚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茶叶市场会有越来越多新趋势出现,但芳村茶叶市场却仍旧是中国茶叶的“华尔街”。

  记者了解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茶行业也在发生变化。例如茶叶本身,消费者除了看中其原料、产地等,也希望用起来更加便利。罗智亮向记者展示了一款最近刚出的“科技普洱”,在制作工艺上,这款茶的茶饼被划分成各个小方块,“与其他茶饼相比,这个很容易就掰下来,也不容易弄散,比较方便。”此外,记者了解到,之所以叫“科技普洱”,是因为茶叶原料有着科学的配比,让消费者知道用多少量才刚刚合适。罗智亮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新产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业趋势,比较符合新生代消费者的需求。

  而随着电商的崛起,线上茶叶销售增长迅速。但另一位茶商则表示,无论茶叶电商如何发展,芳村的实体店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现在的人喜欢体验型消费,芳村这里的各家门店就是最好的体验馆,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到这里浓郁的茶文化气息。”

  雨林古茶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成立于2012年的雨林古茶坊,沿着西双版纳分散的古茶树群落,投入巨资建设了100多间古茶坊。2013年产品上市,短短一年时间里,在全国30多个省市迅速发展了1300多个经销商和专营店。尽管不是从芳村开始,但雨林古茶却把芳村作为重点布局的区域,在广州芳村南方茶业批发市场,三五步就能见到一个以卖“雨林古树茶”为主的店铺。

  李勇刚也表示,芳村茶叶市场的“总部经济”近年来已经成为趋势,尽管很多从芳村发家的茶商已经把连锁店开到了全国各地,但公司总部却依然设在芳村,看中的就是这里悠久的茶历史和茶文化。

  近年来,芳村茶叶市场繁荣兴旺,茶商纷纷开始“走出去”。然而,就如李会长所言,这里已经成为茶商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茶叶市场江湖论剑,还看芳村!”

  注:来源/界面新闻,文/王静娟

2019中国高端普洱熟茶发展趋势洞察

       一、洞察普洱熟茶趋势 把握未来先机

  普洱熟茶作为普洱茶的一个分类从诞生到现在时间并不长,据考证,云南普洱熟茶工艺正式确定并开始规模化生产是在1975年前后,距今也就是四十多年。而这四十多年正是我国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四十年。普洱茶在这个茶业复兴、高速发展的浪潮中,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销茶一跃成为现在风靡全国的茶叶新贵,而普洱熟茶也从一个新品发展成为现在家喻户晓的一个茶叶品类。

  近些年来,随着大众的生活水平提升,消费逐步升级,大健康时代的翩翩而至,为我国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机遇,普洱熟茶产品也从原始的粗放状态开始向精细化生产发展,更为卫生、安全、标准化的熟茶产品带来了更多的放心消费者,使得熟茶成为大健康时代的主流饮品之一,“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的概念深入人心,尤其“喝熟茶”首当其冲。

  国内熟茶生产商在这种市场趋势下,以决心做好茶的思想为指导,对整个市场的产品、产区、技术、营销渠道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当下熟茶领域的各种薄弱环节,为未来的熟茶发展理清思路、洞悉趋势,将优势发挥成大势,把握未来先机。可以预见,随着中国民众消费升级,国内市场将迎来高端普洱熟茶的春天。

     二、普洱熟茶市场状况和分析

  1、出口国外市场增长缓慢 内销市场依旧强劲

  国人对普洱茶的认知与消费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国外市场份额近年增长缓慢,国内市场还有巨大潜力尚未开发。在2016年,出口海外的茶产业数据中,普洱茶出口份额已经同比下降了许多,而国内普洱茶占比份额正在逐步上升。

  据海关统计,2018年1-12月,我国茶叶出口36.5万吨,金额约1780百万美元,平均单价4870美元/吨,同比分别上升2.66%、10.1%和7.27%。

  其中,普洱茶出口3000吨,金额28百万美元,均价9440美元/吨,同比分别增长9.10%、下降5.03%和12.95%。

  而2019年1-9月的出口数据中,普洱茶的数量与价格再度大幅下滑,可见国外市场已逐渐趋于低迷。

  据海关统计,2019年1-9月,我国茶叶出口27.41万吨,金额约14.9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13%和16.36%,平均单价5440美元/吨,同比增长11.75%。

  其中,普洱茶出口140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0.75%,下降6.4%?。

  从数据中了解到,海外市场对于普洱茶的的消费能力相比国内并不高,对于普洱茶年总产量38万吨来说,出口量只有140吨,仅仅占据1%不到的份额。不难看出,普洱茶的重点市场依旧在国内,所以建议厂商要把重点放在国内市场,进行深耕细作。

  另据2018年“天猫双11”茶行业数据统计,在所有茶类单品热销排行榜中,普洱熟茶异军突起,已超越所有其他茶类单品销量,牢牢占据该榜排名第一的位置。而行业龙头大益品牌的线上店,所有单品销量前五名中,五款都是熟茶。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普洱熟茶的内销市场强劲无比!

  2、普洱熟茶分销渠道分析

  2.1传统分销渠道

  如图,茶农自己加工生产或者茶厂代为加工(其中茶厂不一定属于茶企),熟茶茶企在收到成品后加以包装或其他工序,成为可销售的产品。之后产品流向市场,前往茶企直属门店或者经销商,其中经销商可能有多层,经销商再发往下级门店,这是大部分传统熟茶茶企的分销流程,其中各种加盟店等也属于一层经销商。不难看出,这样的渠道分级繁多,出现的问题自然也多!

  2.1.1、成本增加

  产品成本随着层级递进而增加。这些增加的成本中包含了利润、物流、宣传、门店地租、工资支出等各方面,这些成本最后落到了消费者的头上。随着近几年茶行业行情的低落,价格的低落导致必须在成本上进行节制,导致的后果就是出现了一堆质量低下,原料工艺都较为低劣的产品。

  2.1.2渠道积压

  所有的门店在无人问津的时候将积压大量货物,转化成沉没成本,也会导致产品价格的上升。对于门店来说,处理这种情况只有两种选择,低价出手或静观其变。无论哪种,损失都将由渠道商独自承担。

  2.1.3渠道脆弱

  一旦出现危机,渠道某一部分断裂,就将面临大幅度亏本以及开拓新渠道的巨额成本,这是传统渠道不可避免的劣势。而最脆弱的一般是经销商,当经销链断裂,货物的积压都是小事,而是失去经销商所属的一部分市场,短时间难以找到一家可以信任的经销商,当这段时间过去,市场也许早被其他茶企占领。

  2.1.4市场反应慢

  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市场反响的缓慢,一款产品入市,之后收到的评价如何?这些关键的数据难以收集,茶企做的产品就会只是茶企的产品,而不是满足消费者的产品。层级太多导致消息传递太慢,无法对市场变动做出及时应对,在信息时代,这无疑是一种非常落后的环节。

  2.2电商渠道

  电商相对于传统渠道,在层级上面进行了大幅度的减少,原先的多层级结构变成茶企直接面对线上消费者。这种方式具备了许多优势,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优势一:成本降低

  多级分销的劣势在上文已经分析过,当经销商不存在,相应的成本也就降低。店面的租金相对应的费用都可以降低,而经销商的利润分成也变为电销经费,消费者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产品。

  优势二:货物不积压

  线下铺货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难以灵活控制货物量,导致货物积压。而电商则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快速反应,灵活备货。

  优势三:市场反应快

  电销在产品发布前期、中期、后期可以轻松收集数据,了解市场动向。同时能根据消费者反应,快速改变战略。在线上的促销等手段,操作较便利,快速的反应能迅速满足消费者。

  说完了优势,自然要谈缺点,电商虽好,缺点也同样明显。

  缺点一:转型困难

  传统渠道转型成电商并不是说变就变,传统渠道的积累难以抛弃,全面转型带来的阵痛不可避免。电商承担了相当程度的风险,抛弃原有渠道并不能一步到位,这一段转型的起步困难时期,拦住了许多想要转型的企业。

  缺点二:数据缺失

  关于数据的缺失,这是茶行业最大的问题。目前消费者对于普洱熟茶的鉴定,普遍采用的是茶样试喝、现场判断等方式,缺少一个确切的标准。当渠道转变为线上,消费者很难确定产品的真伪。

  以淘宝为例,搜索“班章”,出现的结果中数十倍的价差,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疑问。原因在背后的这些数据缺乏,从茶农手中茶叶的多少?茶叶流向到产品生产中的损耗,以及成品的分销路线等数据,在这样的一条生产链中一无所知。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真伪无从判断。即不了解班章的产量几何?也不明白茶厂有多少真正的班章?除了大品牌利用本身现有的客户优势、品牌信誉建立起电商渠道,其他茶企在这种数据的缺失下,难以确定目标市场来建立渠道,消费者也很难相信茶企的电商渠道。

  3.普洱熟茶的促销手段分析

  茶企常见的促销手段有:节日促销、特价促销、活动促销、会员促销等促销手段。(这里仅讨论促销而非营销)这些促销手段大多依赖于线下门店,属于被动营销。

  这些促销手段的作用依旧是很明显的,能带来一定的销量与客户,对于超市等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手段,只是对于茶行业并不适用,这里要讨论受众流量与受众群体的问题。

  超市与茶叶门店的不同之处在人流量,超市作为一种综合性消费场所,每日的人流量明显大于茶叶门店,相应促销手段的接受人群也大于茶叶门店。在受众流量上大于茶叶门店。

  同时受众群体有明显的区别,茶叶门店大多位于茶业城,比起超市更有门槛。超市等门店人群几乎没有限制,而茶叶门店限制了消费者群体,虽然说这样到店的顾客精准度更高,却相应地人群减少许多,这无疑增加了促销的难度。

  在受众较少,群体单一的情况下,促销手段单一,效果薄弱,难以开拓全新的市场是现有存在的客观难题。

  三、普洱熟茶未来趋势展望

  从普洱茶园每年的面积增长与产量增长不难看出,普洱茶的产业基础还在不断发展,普洱茶消费者和消耗量在增加,这种增长证明普洱茶的市场潜力依旧存在,而且是大部分的潜力都尚未开发。

  同时,2018年的“双11”六大茶类销售数据中,普洱茶的销量仍是第一,而普洱熟茶又在普洱茶类的单品销量前十名里,稳稳占据了半壁江山。

  等线而大益品牌可以说是大获丰收,在这个榜单前十名中占据了八名,而且成交金额也遥遥领先。值得注意的是,这五个席位都是熟茶占据的。而大益电商近年的成交金额逐年递增,它的数据可以说代表了一定的市场走向。

  在以上数据中,可以很直观看出普洱熟茶的发展趋势,近几年处于一个稳健上升期,市场前景广阔,是茶企切入熟茶市场的好时机。

  在未来的普洱熟茶市场中,出现的变化可能有:

  1、熟茶市场走向轻便消费化、高端化

  轻便消费化指的是

  普洱熟茶市场的风气在近年来已经进行了不少转变,从火热的小青柑现象可以看出,市场更加需要能进行快速品饮消费的茶产品。整个市场从生茶的收藏与投资转变成熟茶的品饮与消费。同时熟茶本身为了促进消费,将逐渐贴近具有强大消费能力的年轻市场,从产品定位到包装,都将逐渐迎向轻便消费化。

  高端化指的是

  在消费化基础上,消费人群的需求不断升级,将会对市场进行更详细的细分。传统的中低端熟茶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熟茶消费需求,针对不同的市场将有很多不同的高端熟茶出现。这些高端熟茶为许多新晋品牌开拓市场带来了新的思路,一方面可以填补熟茶高端市场的空白,另一方面也让新兴品牌绕开传统大厂,开辟一块新的天地。

  双十一数据中的消费者对普洱熟茶的购买,大多选择的较为优质的品牌熟茶,而客单价的上升表现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正在向高端熟茶倾斜。

  2、熟茶产品走向多样化、健康化

  熟茶产品在不断地创新,生产工艺不断进步,原料不断升级,包装将变为年轻化、丰富化、轻便化。在市场细分的前提下,出现种种茶饮料、袋泡茶、便携茶饼甚至茶膏等新兴产品,让整个普洱熟茶市场百花齐放。专业化的生产创造多样化的产品,让熟茶成为一种日常饮品,不再像生茶一样强调单一的收藏品鉴。

  从2018年双十一数据的购买人群数据中,18-25岁的消费占比为20.15%,26-30岁的为19.17%,年轻化已经成为熟茶销售的大趋势。而年轻人的活跃思维特性,必将促进整个市场的产品出现更多的不同品类。

  熟茶产品的保健功效一直被津津乐道,甚至不少茶商夸大为包治百病,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不同茶类其功效上具有明显差异性,且茶叶不同于药物,其功效是基于内含物质的表达,而日常饮用中人体对内含物质的摄入量往往达不到治疗的效果。2016 年?10?月?6?日日本静冈县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宣布茶黄素具有抗病毒效果,不仅能对诺如病毒(消化道疾病病毒)起到消毒作用,还有望被应用在食物中毒的预防领域。

  这项成果给发酵茶的功效提供了充分的科研证明,而目前国内外针对熟茶内含物质的研究项目也越来越多。随着未来项目成果的发布和应用,市场对熟茶特有的功效会得到更为科学的认知。

  3、熟茶企业走向品牌化、营销化

  把品牌当做重点而非唯产品论,未来将出现全新的门店与创新的经营方式,打造新的茶企渠道,建立起“轻茶企”的全新模式。在现在“新零售”模式的引导下,出现了一些勇于尝试的茶企。

  这种模式正是对于茶叶新零售的全新尝试,将线下门店改变成为体验店,大大减轻负担,只需要通过线上的品牌宣传,吸引消费者,即可达到引流效果。

  通过品牌营销,建立新的消费观念,改变人们对茶的固有印象,大力争取自己品牌的忠实客户,同时佐以各种附加产业产值,例如茶之旅之类的营销手段,以此来争夺大茶企的市场份额;又如元一茶业,在专注于传统普洱熟茶产品上,不断尝试开发轻便型的轻礼茶——云霄,以玲珑的小饼形状快速占领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市场粘合度。

  4、熟茶行业走向规范化、数据化

  当建立好制度之后,行业走向规范化,市场乱象得到改善,消费者寻找产品变为简单,以品牌为导向,轻松找到适宜的产品。在规范化之后,许多茶行业数据得以补齐,以大数据为准,整个熟茶行业的趋势走向变得明朗,将逐渐变成一个朝阳行业,吸引大批新的粉丝。总体来说,熟茶的未来在于改变产品思路,走出现有的营销定式,建立全新的运营系统,把数据化、规范化做好,才能真正开拓出属于熟茶的广阔天地。

找到约833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8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