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四川名茶图片

找到约16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故宫茶文化特展,四川贡茶再入皇城


六千年前的一捧树叶,
是如何刻入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又是如何连通万里、香飘环宇?
这一次,你可以走上午门寻找答案!
       9月2日,“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正式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主办,汇集国内外30家考古文博机构的代表性藏品,展品总数达555件(组),以鲜明的主题、宏大的规模,立体展现穿越历史、连通地域、融合民族的中华茶文明。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传说在神农时代,中国人已经认识并利用茶;
浙江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的
人工种植茶树根;
山东战国墓葬出土了距今约2400年
经过煮(泡)的茶叶遗存,
是已知最古老的饮茶实证;
公元前53年,吴理真在蒙顶山(今四川省雅安境内)发现野生茶的药用功能, 于是在蒙顶山五峰之间的一块凹地上,移植种下七株茶树,开启手工制茶历史。
自汉代以来,
关于茶的认知和制备方法日趋多样,逐步形成食茶、煎茶、点茶、煮茶和泡茶等备茶方法,饮茶逐渐成为超越生活的艺术体验……
       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故宫博物院期待以展览形式,带领观众体悟茶史之厚重、茶道之精深、古今茶事之丰富,以茶载道,阐释崇尚和谐的中华“和文化”。

千秋蒙顶 千年贡茶

       中国茶产业发展举世瞩目,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而四川作为中国茶业大省之一,此次展览本次展览的40余件茶展品中,有11款历史展览茶和2款新兴品牌茶叶属于四川。

四川11款历史展览茶

1.仙茶
产于四川雅州府名山县(现雅安市名山区)蒙顶上清峰甘露井侧。乾隆年间便有记载。而光绪时,名山县令有《蒙顶茶说》存世:“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上清峰茶园七株又美之。世传甘露惠禅师手所植也。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以其异,谓曰仙茶……“此茶产量不多,多用于皇家祭祀。

【仙茶,图片出自(故宫贡茶图典)】

2.陪茶
产于四川雅州府名山县(现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上清峰。仙茶园以外产区,为仙茶次一级贡茶茶品。

【陪茶,图片出自(故宫贡茶图典)】

3.菱角湾茶
产于四川雅州府名山县(现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与陪茶园数十步之菱角峰下。仙茶园以外产这,为仙茶次二级品级。


【菱角湾茶,图片出自(故宫贡茶图典)】

4.蒙山茶
产于四川雅州府名山县(现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上清峰。即蒙顶茶,茶芽均匀细嫩,与仙茶,菱角湾茶等都是四川重要贡茶品类。


【蒙山茶,图片出自(故宫贡茶图典)】

5.陈蒙茶
档案记载中,茶叶名称原为”蒙茶“而在故宫博物馆现存的实物名称为”陈蒙茶“。此陈蒙茶与蒙山茶相似度极高,因此陈蒙茶或为陈放的”蒙茶“或”蒙山茶。


【仙茶,图片出自(故宫贡茶图典)】

6.青城芽茶
产于原四川成都府灌县(今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是四川传统名茶之一。是清代四川重要的贡茶品类,除土贡外,四川等地的地方官员个人进贡,也有青城芽茶。


【青城芽茶,图片出自(故宫贡茶图典)】

7.灌县细茶
产于原四川成都府灌县(今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灌县是四川著名产茶区,灌县细茶产自于灌县境内,具体产出地尚待考证。


【灌县细茶,图片出自(故宫贡茶图典)】

8.邛州茶砖
产自原四川邛州直隶州(今四川省邛崃市)。嘉庆年间修订的《邛州直隶州志》载:“邛州贡茶,造茶为饼,二两,印龙凤形于上,饰以金箔,每八饼为一斤,入贡,俗名砖茶、”


【邛崃茶砖,图片出自(故宫贡茶图典)】

9.观音茶
产自四川蒙顶山,一说出自元四川雅州府荥经县(今四川雅安市荥经县)。清代只有五种贡茶的包装为银制,分别是仙茶、陪茶、菱角湾茶、春茗茶和观音茶。


【观音茶,图片出自(故宫贡茶图典)】

10.名山茶
产自原四川雅州府名山县(今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名山县境内的蒙顶山为中国著名产茶名山,其所产茶叶为历代所推崇。清代,名山茶与产自蒙顶山的其他类名茶作为贡品进贡到宫廷。


【名山茶,图片出自(故宫贡茶图典)】

11.春茗茶
产自原四川雅州府名山县(今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从故宫博物馆现存的春茗茶实物上看,包装与仙茶有很大相同。茶叶罐为梯形,上宽下窄,上有明黄色封签,签上有“春茗茶”标识。


【春茗茶,图片出自(故宫贡茶图典)】

四川新兴品牌2款(排名不分先后)

1.蒙顶黄芽
产自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是芽形黄茶之一,此次展览中新兴品牌的茶叶只有两款黄茶,其中之一为蒙顶黄芽。


2.残剑飞雪
残剑飞雪产自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是全国茉莉花茶推荐单品、中国茶业博物馆收藏茶。


此次残剑飞雪作为四川茶叶的新兴代表进入故宫展览,是茶文化特展中唯一一款企业品牌的茉莉花茶。

其茶叶外形纤秀均整,茉莉花娇小洁白。两相结合,在此次展会中绽放出独有的颜色。

强大的参展阵容背后,是根深叶繁、厚重悠长的茶文化。

时至今日,全球已有60余个国家和地区种植、生产茶叶。历经千年发展,茶伴随着文化交流、科技进步,正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活跃于世界人民的生活中。茶文化从传统中走来,滋养当代,也必将绽放于未来。

(部分图片文字源自故宫博物馆)

来源:残剑飞雪茶业


川茶溯源——三千多年前川人已开始饮茶 吴晓铃

川茶溯源

三千多年前川人已开始饮茶

茶,一片神奇的树叶。四川大地上,这片树叶从古至今一直熠熠生辉。回溯历史,四川为植茶、饮茶发源地之一,茶文化风气炽盛;聚焦当下,四川是茶产业大省。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四川的南路边茶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名列其中。

在进一步挖掘传承弘扬川茶文化、发展壮大川茶产业背景下,即日起,川观新闻人文频道,四川日报《天府周末》《人境》周刊等推出“问道川茶——品味川茶文化”系列报道,溯源川茶历史,挖掘川茶文化,寻访川茶遗迹、非遗项目,勾勒川茶地理版图……通过多重视角,带领读者品味飘散在历史与现实中的缕缕茶香,推动川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2年年底,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涉及福建、浙江、云南、四川等15个省、市、自治区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了绿茶、红茶、黑茶等多项传统制茶技艺,充分展示了中国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很少有人知道,四川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最早饮茶、种茶的地方之一。这里还曾兴起了世界最早的茶叶交易市场,在唐代我国盛产茶叶的大背景下,四川名茶仍独占鳌头。时光流转,川茶的那一抹清香,至今萦绕。

茶之发现最初当在蜀

饮茶,国人延续数千年的习俗。普洱、铁观音、龙井、雀舌……缕缕茶香味,抚慰凡人心。那中国人最早饮茶从何时开始?四川省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苏东来曾参与主编过《四川茶文化史》一书,他表示,“从目前存世的古代文献记载来看,中国六朝以前所有关于茶的记载都出自巴蜀。因此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乃至世界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习俗,从四川开始。”


蒙顶山茶园(雅安名山区非遗中心供图,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早在3000多年前,巴蜀先民就已经发现野生茶树的叶子可以食用。

晋人常璩在《华阳国志·巴志》中曾记载,巴被周王室册封为巴子国之后,向周王朝缴纳的贡物中除了桑、蚕、麻之外,茶亦位列其中。常璩还写道,巴国境内“园有芳蒻、香茗”。香茗,即茶叶。而巴族被西周王室册封,早在约公元前11世纪,距今超过了3000年。可见当时,茶叶已经属于珍贵的贡品。苏东来表示,虽然常璩并没有明确记载此时的茶究竟是用于泡饮还是入药,但从此后四川地区种茶饮茶的习俗来看,当时的巴人应该已发现了茶叶的泡饮功能。

历史上,和四川茶事有关的记载还有很多。司马相如在其《凡将篇》中记载,西汉前期蜀郡有茶;扬雄《方言》则说“蜀西南人谓茶曰蔎”,说明蜀地出产茶叶;《华阳国志》则更明确记载汉时广汉郡的什邡“山出好茶”;犍为郡“汉有盐井,南安(今乐山一带)、武阳(今彭山一带)皆出茗茶”;川滇黔边区的平夷郡“山出茶、蜜”……“历代学者对中国茶源地的考证也有很多,清代学者顾炎武考察‘茶’字的记载和演变后,认定‘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也就是他认为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以后,四川的饮茶习俗才传播到中原地区。”苏东来介绍,近代政治经济史家李剑农在《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中也曾认为“茶之发现,其最初当在蜀”。

当然,古人最早饮用的是野生茶。茶圣陆羽在我国第一部茶业专著《茶经》里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这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明确记载的秦汉以前的产茶地区。”苏东来介绍。

如果说古代文献记载可能存在谬误,那从植物学角度展开的系列研究和调查,则为中国茶源地在四川及其地处的西南地区提供了更多佐证。

目前全球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多分布于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该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茶树的生长。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19世纪初,西方学者就在四川北部山区发现了高达3米的野生茶树。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也在云、贵、川的山区密林中发现了很多野生大茶树,有的树龄距今已有1800年。“可以肯定的是,我国西南是野生茶树发展为栽培茶树的起源地。茶叶就是从这些地区走向世界的。”苏东来说。


皇茶园(雅安名山区非遗中心供图,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西汉时四川已有茶买卖

3000多年前,茶叶还只是王侯贵族才能享用的贡品。随着人工种茶的普及,饮茶之风在中产阶级甚至更普通大众中流传开来。有需求就有交易,西汉文学家王褒一则捉弄奴仆的《僮约》无意间记下了早在西汉时期,四川已经出现了茶叶市场。

王褒,四川资中人,西汉时与扬雄并称“渊云”的大才子。在这篇两百多字的《僮约》中,他不仅详细写下了要求奴仆每天完成的各种任务,还记下了僮约的出炉背景。原来,王褒因事要到今都江堰玉垒山,中途到好友遗孀家停留。对方有一奴仆叫“便了”,王褒让他去买酒,对方却冲到主人坟头哭诉不想给别人家的男子买酒。一怒之下王褒买下便了,立约管束。便了此时还要反抗,嚷嚷要使唤那就得把要做的事情白纸黑字写进券约。这可难不倒王褒,一份《僮约》,规定便了每天睁眼必须完成的事情,洋洋洒洒上百个工作要求,听得便了“仡仡叩头,两手自搏,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后悔还不如当时就给王褒买酒去。

这篇神作虽是戏谑之文,却留下了关于西汉时期诸多信息,其中最珍贵的便是“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表述,为中国茶叶史留下了重要一笔。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巴蜀文化研究学者谭继和曾专门就茶的历史做过相关考证。据他介绍,茶最早是原始的巢居人用于嚼食以调节肉食之味,最初不叫“茶”,而叫“萘、槚、蔎、茗、荈”,以形容茶叶苦涩味道。而“茶”字的使用,王褒的《僮约》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份古代文献。短短四字的“烹茶尽具”,可见西汉时的地主阶层,已经开始有饮茶的习惯,并且有了专门的饮茶器具;而“武阳买茶”,也说明武阳这里已经有了茶叶交易市场。

武阳是眉山市彭山一带的古称。西汉时期,武阳为何可以兴起可供买茶的市场?这里出产茶叶吗?

史料记载,四川出产茶叶之地包括了什邡等多处,其中也包括武阳。《华阳国志》中就曾记载“武阳出名茶”。王褒从老家资中到玉垒山,中途到故友家停留。据此路线,去武阳买茶或许因武阳出名茶而名声在外,要么就是这个市场恰好在故友家附近。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古代文献中提到的第一个茶叶交易市场。

武阳产茶,至今仍可见端倪。从成都沿成乐高速一路向南,高速路两侧至今仍可见片片茶园。不仅如此,武阳的江口镇还是延续2000多年的水码头。毗邻的蒙顶山等周边的茶叶要运往成都,就要经过此处,形成茶市也因此顺理成章。而一个小小武阳就已有茶市,由此可见其周边以及广大四川地区,饮茶之风已开始盛行。


手工制茶(曾朗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盏盏香茗最负盛名蒙顶茶

在中国数千年的茶叶史中,四川蒙顶山茶是令人瞩目的存在。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雅安名山区举行,全世界25个产茶国共同发表了《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确立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明发祥地的地位。这是因为蒙顶山是中国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最早人工植茶地。谭继和表示,巴蜀茶文化起源与发展的地理坐标,就是蒙顶山。

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主峰的5个小山头形似莲花,位于“莲心”的山头,已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皇茶园就坐落于此。茶园以石栏围绕,正面双扇石门,两侧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石刻楹联。相传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茶祖”吴理真在此种下了7株仙茶,由此开启了中国人工植茶的先河。在历代古籍文献中,有不少关于吴理真蒙顶山植茶的记载,包括明代状元杨慎也曾写过“西汉理真,俗姓吴氏,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清代《名山县志》也记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

“吴理真究竟有无其人,学术界一直有不同争论。”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陈书谦介绍,但蒙顶山茶的久负盛名却绝对不容否认。

蒙顶盛产茶、产好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琴茶》曾这样吟唱:“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陆羽《茶经》品评天下名茶曰:“蒙顶第一,顾渚第二。”自元代李德载的小曲《蒙山顶上春光早》中脱胎而出的一句“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更是广为传颂。此外,唐人李肇在《国史补》也曾对蒙顶山茶有相关记载,“(唐)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明代文学家张岱在《夜航船》中也写道:“蒙山茶,蜀蒙山顶上茶,多不能数,片极重,于唐以为仙品”……

“蒙顶山之所以盛产茶,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不无关系。”陈书谦对蒙顶山茶史有过深入研究,他表示,从地理环境看,名山属亚热带,年均温度在15℃—18℃之间,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1600毫米之间,相对湿度70%—80%,茶叶适宜于这样的温度和湿度。加之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不断得到改进,至唐代已成为贡品。《元和郡县图志》就记载:“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在已查证的史料中,至少记载了蒙顶山茶从唐宋至明清均为贡茶的地位。2022年,故宫博物院将现存的贡茶实物进行整理,发现来自11个省的50种贡茶中,四川的11种贡茶有8种就来自蒙顶山。

而时至今日,蒙顶山茶依然是川茶诸多品种中的金字招牌。纳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中,四川的蒙山茶和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双双入选,一代又一代制茶传承人仍在用勤劳和智慧,炮制出缕缕茶香。

来源:《四川日报》2023年2月17日第9版

作者:吴晓铃(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四川茶博会7月28日重启!打响稳茶经济稳茶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战!

作为今年最大规模茶展之一,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将于2022年7月28日-31日在成都隆重举办,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困难挑战,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进一步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茶乡振兴,助力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

往届茶博会图片

1

规模7万平米

全新打造茶叶茶器及周边产品主题展

本届茶博会以“三茶融合?绿色共享”为主题,规模7万平米,设置精制川茶馆、主题市乐山馆、天府龙芽地标馆、全国名茶馆、产业融合馆、国际贸易馆、茶器具空间馆等主题馆及大会直播间等功能区。

精制川茶馆主要展示四川茶叶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出口优质茶叶品牌,以及十大名茶、十大茶企、十强县的发展成果。

乐山市作为本届茶博会主题市,将专设乐山馆,集中展示乐山市茶产业发展成果、优势茶品牌、优质茶产品和高雅茶文化。

专设天府龙芽地标馆,将重磅展示四川省级茶叶公用品牌“天府龙芽”使用企业品牌及产品,宣传“天府龙芽”新LOGO;还将单独设置“天府龙芽”品饮区,开展“天府龙芽”和四川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品饮活动。

全国名茶馆主要展示来自云南、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等全国各地茶叶主产区公用品牌、六大茶类企业品牌。

产业融合馆主要展示泡茶水(包装饮用水)、新式茶饮、茶食品、茶+酒、茶+旅游、茶+金融、茶+康养、茶+非遗、茶包装、茶机械、数字茶业等茶产业链和周边产品及服务,促进茶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国际贸易馆主要展示尼泊尔、英国、澳大利亚、泰国、伊朗、日本等国及港澳台地区的茶叶、茶器、工艺品、茶文化、茶叶跨境贸易等产品和服务。

茶器茶空间馆主要展示来自全国各地的名窑名瓷、茶器具、茶人服、茶家具、茶空间、香文化、佛事用品等茶生活产品及服务,重磅打造西部最大茶生活美学体验式消费平台。

往届茶博会图片

2

突出提振消费

重磅推出“千万元茶博消费券”等大会活动

本届茶博会活动丰富多彩,突出提振茶业消费主线。引人瞩目的开幕式,各级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学(协、商)会专家、国际友人、主流媒体等各界嘉宾都将为茶业高质量发展站台。主题市乐山市将举办“高端绿茶高峰论坛”;成都市、雅安市、广元市、达州市以及洪雅县等主产市(县)等将组织开展专场推介会;四川省级公用品牌“天府龙芽”、“四川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福鼎白茶、云南普洱茶、凤凰单丛茶、安化黑茶等各类名茶还将举办形式多样的品茗活动。

为提振茶叶消费,巩固拓展茶农增收,推动茶乡振兴,大会将组织开展“千万元茶博消费券”免费投放促销活动,开通省内游茶博、近郊游茶博直通车,增强城乡居民茶叶消费意愿和预期,着力促进茶叶消费回补和潜能释放。国际采购商(跨境电商独立站)茶业峰会,则将助力广大茶企跨境开店,拓展海外市场。

首届茶乡振兴茶主播大赛暨茶产品直播节,将邀请各大MCN机构、直播平台、茶企联袂举办,在现场设置“大会直播间”,直播间主播与各个展馆重点展区、展台主播实时互动,通过抖音、快手、淘宝等流量平台全程直播茶博会。同时,本届茶博会将同步举办“线上茶博会”,通过搭建24小时线上展会交易平台,拓展茶博会双线融合运营能力,增强为展商和观众服务水平。

本届茶博会将组织开展“四川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评选活动、“金熊猫金奖茶叶”评选活动,发掘优质茶叶,促进茶叶消费,推动茶企创优争先。

会期还将举办茶馆沙龙、茶艺表演、茶舞台剧演出、茶器鉴赏、茶服走秀、花艺展示、香道展示、茶艺培训、小茶人逛茶博、老茶人茶课堂、全民免费学泡茶等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

往届茶博会图片

3

立足三大优势

盛邀全国茶商茶友共赴一年一度行业盛会

四川国际茶博会立足全国茶叶主产区、茶产品主销区、茶经济蓬勃发展区等三大优势,深耕成渝地区十一年,成为茶商、茶友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

多年来,众多品牌企业以成都为中心,通过四川茶博会拓展西部市场。包括大益、中茶、雨林古茶坊、陈升号、澜沧古茶、勐傣、阿颇谷、书剑、滇南古韵、梧州茶厂、正山堂、益阳茶厂、白沙溪、清山月、云天阁、冠众山、品品香、绿雪芽、六妙、白大师、武夷星、山尔堂、艺雅堂等茶叶企业,宜兴紫砂、景德镇陶瓷、广西坭兴陶、建水紫陶、建阳建盏、长沙铜官窑等茶器和工艺品行业,都在西部市场不断升温、发展壮大。

如今,四川茶博会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的茶业盛会,成为打响川茶品牌、促进国内外茶叶茶器拓展西部市场和全国茶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在此,我们盛邀茶行业人士、广大茶商、茶友,7月28日-31日光临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共赴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博会。

往届茶博会图片

★参展企业联系:

028-86620484、86263137

来源:四川茶博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6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