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水变红茶

找到约1,779条结果 (用时 0.039 秒)

茶友评测|T三有机红茶:入口香滑,薯香蜜香悠长,有淡淡烟火气!

在临近春节时,收到了新茶网的T三有机英德红茶,想想第一次品茶对象也是英德红茶,感觉时间飞快,眨眼已半年过去了……  



大红礼盒,红黄主色,非常喜庆。


T三红茶,主打是有机产品,无农药残留,礼盒背面有详细的鲜叶来源、地点、空气、水源、土壤、有机肥、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还有有机码、二维码、条形码等现代防伪查询手段,说实话那些认证标志一个也不懂,就是觉得可以信任。


金狮献瑞

大红礼盒,红黄主色,非常喜庆。

    

01茶品信息


茶品名称:英德红茶

品牌:广东德高信食品加工有限公司

规格:50克*2罐/盒

生产日期:2018年9月28日



02评测环境


时间:2019年1月29日/2月1日 

次数:两次

天气:多云 /晴天 

茶具:120ml白瓷盖碗/120紫砂壶

投茶量:4.3克 /3.3克  

冲泡用水:矿泉水



 



03包装


红色礼袋,抽式礼盒,盒子上复刻岭南扎狮手工艺,喜气金狮献瑞,非常喜庆。狮子嘴含可抽取的吉祥卷轴,可贴红包,符合春节气氛。礼盒内有两个红铁罐,醒狮醒目,防伪标签封口。



罐底上产品名称、类型、等级、产品标准、许可证号、出口备案号、保质期、贮存条件、产地、生产商、生产地址等信息一应俱全,还有T三公众号的二维码。此罐为子母盖设计,内装白色油纸茶袋,袋上有金字印刷的T三有机茶和英文名,侧面同样是金字印刷的产品信息。



04干茶


打开封袋闻了一下干茶,有股浓郁的甘蔗香,无其他异味。干茶条黄褐相间,条索硕大,银毫显露,芽头明显,黄叶和茶梗也不少,干茶非常干净。



05试泡过程


洗茶一遍、湿醒一分钟、温水定点冲泡、无过滤。



公道杯汤呈橘红色,茶底闷一下后,开盖碗闻香似是薯香,略带一缕烟火气。



第一泡:秒出,茶汤橙红透明。公道杯闻着是薯香,过一会是蜜香,盖碗为薯香。茶汤入口滑,水含薯香。



第二泡:秒出,茶汤橙红透亮,茶毫明显。公道杯先是薯香,后转为蜜香,盖碗为浓郁薯香。入口鲜滑,不苦不涩。



第三泡:秒出,茶汤橙红红亮,香气比前两泡高扬。入口非常滑,咕咚到底。

  


前三泡茶汤颜色红亮,汤水很有油质感,滋味丰富醇厚,入口香滑,公道杯和盖碗的香气以浓郁薯香为主,带有丝丝烟火气。



水茶底:



第四、五、六泡:秒出,茶汤色橙黄,透亮,茶水有油质感。入口滑甜,公道杯香气有所降低,仍然是薯香和蜜香,盖碗还是薯香为主,烟火气变轻,生津明显。其中第五泡 ,汤水在口腔里打散,牙缝里出现涩感。


      

第七、八、九三泡:十秒左右出,茶汤为金黄色,干净透亮。香气变薄,挂杯蜜香弱,盖碗里的薯香不错。入口香滑甜,生津迅速,第七泡茶水略有涩感。



第十至十二泡:30秒左右出,茶汤呈黄绿色,非常通透。公道里的香气明显下降,但是茶水里的薯香还是较好,入口滑甜,甜味明显,滋味变薄。



第十三至十五泡:1分钟~3分钟沸水闷泡,茶汤明黄透亮,公道香气薄,盖碗薯香变弱,入口香滑甜依旧,有水味,能生津。


    

照片分两次拍,后面就三泡合在一起拍。


06茶底

        

茶底鲜活完整,红褐色,油润有光泽,茶梗泛红,茶底非常干净。芽头茶梗很嫩,茶梗较多,能看见老叶。隔天再闻茶底,还有缕缕薯香入鼻。


     

07总结


这款红茶,主要特点是滑。


用温水冲泡,入口香滑,生津较好,甜味在后段体现,干茶闻着似青甘蔗的味,湿茶里薯香蜜香悠长不高扬,但有淡淡的烟火气。前四泡茶水油润很好,滋味醇厚。温水泡了十五泡,沸水十一泡,比较耐泡,是不错的一款红茶。



作者:芳小雨点   文本来源于新茶网

夏天来了,小心你的白茶变“红茶”!再谈白茶的存放

《1》白茶可以长期存放。

不论在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处,这一点都有佐证。

在民间,白茶产区的农家,一直就有老白茶入药的习俗,也流传着“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俗语。

虽然如今有了更严谨的“一年茶,三年宝,七年藏”,但换汤不换药,无不为了说明白茶“适宜存放,以陈为贵”的特性。

在官方,相关的国标中,更有关于白茶可存的明确说法。

国标GB/T30375-2013《茶叶贮存》

——5.3.5温度和湿度:“白茶贮存宜控制温度25度以下,相对湿度50%以下。”

国标GB/T22291-2017《白茶》

——8.4贮存:“应符合GB/T30375《茶叶贮存》的规定。产品可长期保存。”

《2》存茶,先选好茶。

要想存出高品质的老白茶,“根正苗红”是根本。

换句俗语就是——龙生龙,凤生凤,乌鸡变不成彩凤凰。

只有原料好、工艺好的茶,才有存放的底气。

只有好底子的茶,才有长期存放的必要和价值。

而纵观市场上某些特殊“工艺”制作的白茶,多是现喝或尚可入口,略放久些就香、味全无,低质的底色盖都盖不住。

若如果有人告诉你,存几年就好喝了,那此人必然不是笨就是坏。

《3》存放不好,前功尽弃。

选对了商家,选对了茶,就可以高枕无忧,坐等魅力四射的老白茶如期而至了吗?

非也非也。

下面几种常见的、错误的白茶存放场景,你有没有很眼熟?

场景一:展示式存放。

或基于分享,或出于虚荣,或就是恰巧寻了这一个空间可放置茶叶。

一些人会把购置的白茶(大多为饼茶)集中摆放在书架或展示柜上,方便立放规整,有的还会加上放相框常用的底座。

除了白茶饼出厂时的“贴身衣服”——两层饼纸外,其它外包装,那是没有的。

殊不知,如此“展览”,你精心淘回来的茶,已经自动变身最天然的空气净化剂。

场景二:颜值即正义。

这里特指部分茶友选来用于存茶的容器。

莹润的青瓷,拙朴的陶缸,古雅的紫砂,豪横的锡罐...

天然木塞做盖儿,或蓝底白花老粗布遮盖之

不选对的,只选美的。

场景三:不管新老,无论品类,集中放置。

很多喜欢存白茶的茶友,一般都有不少存货。

银针牡丹寿眉各个品类的,春茶秋茶不同季节的,新茶三年陈五年陈等不同年份的,甚至于各个不同品牌的...

为了节省空间或拿取方便,索性就集中封存在一起。

《4》存放白茶的正确打开方式

①存放环境五要素:清洁、干燥、避光、防潮、无异味。

茶叶的吸附能力,堪比遇水的干燥海绵。

大家可能都听过这样的生活小妙招:冰箱有异味?放茶叶包;除口腔蒜味?嚼点茶叶...

怎么到了存茶的时候,就忘了呢?

书架、展示柜等不是不能放,重点是大环境一定要达标。

②存放关键词:密封。

家庭中平时常喝的、较少量的散茶,取用后,茶袋及时用封口夹密封,常温存放即可。

若是饼茶,可随时撬取,剩下的仍用原装的白棉纸+饼纸贴身包好,然后放进专用的铝箔袋(茶百科的白茶在售出时额外配备的茶饼存放袋)密封保存。

打算长期存放的白茶,尽量直接保持整提、整件或整箱的原有包装存放。

无论饼茶、还是散茶,茶百科都极力推荐采用最地道、实用和有效的三层传统包装法。(先用食品级塑料膜包装茶叶,防潮湿、隔热;二层包锡箔纸,锡箔纸无毒无味,还具有强大的防潮、遮光等作用;外用干净、规整的纸箱包装,棱角缝隙处用胶布封严。)

正确封装好的茶箱,也要注意离地、离墙放置,避免受潮。

具体放置环境,参照①

③存茶容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密封不够的白茶,较多的氧化反应会让茶变得红褐,转化速度加快,香气的散失也比较厉害。

尤其是夏季,高温高湿的大环境下,慢慢的,白茶里就可能会喝出来类似红茶的“酵气”,甚至一些黑茶的味道。

长期存的白茶,纸箱存放为最佳。

日常随饮的茶,为了美观也可以放进瓷、陶、紫砂制的茶叶罐中,但务必杜绝不加包装且密封、直接将茶放置其中。

否则,白茶变“酵味红茶”指日可待。

④不同的茶,分开存

之前茶百科说过,茶和人一样,喜欢群居、喜欢团队氛围。

所以建议如果有条件的话,一类的茶可以尽可能多些量放一起保存最好。

注意前提是“一类的茶”。

不同品类分开存,新茶、老茶单独放,避免香气、滋味相互串门,才能存出各类白茶各自独有的变化和魅力。

⑤按时检查,及时品饮

到底存多久的白茶才最好喝?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客观上讲,白茶的一生,各个阶段都有其与众不同的滋味。

主观上说,每个人体味到的最佳口感,也是千差万别。

存放过程中,按时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弥补茶叶存放的不当和不足。

同时,也可以有层次的感受茶的变化。

存茶的目的,永远是喝,我们与其纠结老白茶最好喝的那个“点”,不如来把握它的“适饮期”。

来源:茶百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关于红茶的几个误会,是时候澄清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露渐白时是喝红茶的好季节。虽然喝茶不一定要懂茶,但是多了解一些红茶知识,不仅能消除我们对红茶的误会,还有利于喝到好茶。

误会一:红茶不能用沸水冲泡

都说“好茶不怕开水烫”,但是一直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用沸水泡红茶会将茶叶烫伤,使得茶汤酸涩,并且建议用85℃的水冲泡红茶,实际上这是对红茶的一大误会。

红茶作为一款全发酵茶,冲泡水温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到茶叶香气的释放,而且也关系着茶汤滋味的呈现。优质红茶内质丰富,芳香物质积累充足,能够呈现出馥郁多姿的香气。用沸水泡茶香气会更明显,是因为高温的沸水可以激发更多的芳香物质释放。

同样,沸水泡茶,茶里的内含物质释放速度快,茶汤也更有滋味。至于所谓的沸水冲泡会导致茶汤酸涩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更多是因为茶水比例和出汤时间的问题,当然茶叶好坏也有影响。

误会二:汤色越红,品质越好

如果你去买茶的时候,老板和你说红茶汤色越红,品质越好,建议你看看下一家。茶汤的颜色是由茶叶中的茶色素决定的。茶色素主要有“三素”: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茶色素成分占比不同,茶汤的颜色便会不一样。

茶红素是红茶汤色变红的主要原因。茶汤越红,说明茶叶中茶红素的占比越高。但茶汤颜色和滋味的形成是这三种物质共同组成,单凭一种物质就判断红茶好坏,其实是很片面的做法。

误会三:红茶茶汤浑浊,就是品质不佳

如果你细心的话,会发现红茶的茶汤在冷却后会变得浑浊。浑浊?这是不是说明了这款红茶质量不好?其实不是。

为什么红茶冷却后会出现浑浊的现象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些浑浊物质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TF、TR跟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当在高温(接近100℃)时,它们各自呈游离状态,溶于热水,但随温度降低,就通过羟基和酮基间的H键缔合形成络合物,茶汤就由清转浑了。

红茶的“冷后浑”现象,与红茶汤的鲜爽度和浓强度有关。鲜爽度更好的高品质红茶,冷后浑的现象会更常见。

误会四:喝红茶会上火

由于红茶是全发酵茶,茶性温和,很多人就以为喝红茶会上火。但是“温”不等于“热”。只要适量喝红茶,并不会像吃热性食物那样会上火。如果是体质虚寒的人,夏天适当喝些红茶还能祛湿养胃。

关于红茶的误会澄清你还有什么补充的,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找到约1,749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