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200字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遗失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上的神秘黑茶

从“茶马古道”到“万里茶道”,在马王堆汉墓里,在盛唐宫廷中,在成吉思汗马背上,在大明王朝茶马司,在左宗棠的新疆行营里……穿越千年,在曾经兴盛繁忙的“茶马古道” 上,安化黑茶始终披着一层颇为神秘的薄纱。在“一带一路”倡议在多个领域被延伸的今天,沿着安化茶马古道在历史上的脚印寻觅,不难发现,安化茶马古道和黑茶在历史长河中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跨区域的贸易往来,更是一种文化的输出与交流。 


悠悠历史长河里,西北大地上嗒嗒的马蹄声,绵延千年,一个关于茶马古道的故事仍在继续……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分陕甘、陕康藏、滇藏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茶马互市图



但它的意义显然并不止于历史上的茶、马交换,事实上它既是汉、藏两大文明发生交流融合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促成汉、藏两个民族进行沟通联系并在情感、心理上彼此亲近和靠拢的主要纽带。

 

在湖南安化县(主要为洞市、江南)的崇山峻岭和山涧溪流之间,就绵延着多条神秘的茶马古道。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些道路上来往行走,成就了不同民族与文化的交融。

 

安化的山水,亦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凤凰:“青山一座接连一座,一条河水弯弯曲曲流去,山水互相环抱,气象格局小而美。”地处雪峰山北段的安化,是湖南面积第三大县。在这个静谧的小县城,资水穿城而过,水边矗立着一座中国黑茶博物馆,格外醒目。

 

安化人自己大碗喝煎茶,来客招呼也是以茶当见面礼。山坳、渡口广设茶亭。茶叶禁碑、古茶行、茶叶码头至今随处可见,民间广泛传唱茶歌,文化人创作的咏茶诗词不计其数,陶澍、左宗棠等近现代名人均与安化茶结缘,花鼓戏《烘房飘香》更是将安化黑茶的制作搬上了银幕……

 

茶比县早,穿越千年。今天,作为“万里茶路”起点之一的安化,古道、黑茶早已融入其传奇而神秘的历史与现实之中……

 

神秘纬度带上的安化

 

安化与埃及金字塔、玛雅文明、百慕大三角同处于北纬30°神秘文化带,以安化为中心的这片区域,自古至今就属中华文明繁衍的重要地带,属于神秘的古梅山文化腹地。

 

安化茶的起源也注定是有故事的。安化梅城思游,是蚩尤成长的故乡,蚩尤一统梅山诸蛮,战败黄帝后身负重伤,遂流亡于山野尝百草而疗伤,有传说百草其一即为茶。据说在神农氏时代,湖南安化就有茶树生长,并被神农氏发现和利用。按照《神农本草经》的说法:“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古同“茶”)而解之。”这是一个与神农氏、炎帝共生的传说。

 

今天,沿着雪峰山脉,往东南400多千米就是神农的安息地“长沙茶乡之尾”炎陵。据说,神农生于历山(今湖北随州市境内),安化正好处于随州与炎陵之间,由此来推测,安化也是神农氏的重要活动区域之一了。

 

茶为国饮,发乎神农;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而关于黑茶功效的历史记载和传说在安化人的记忆里也从未间断:

 

西汉时期,张骞开通西域后,东西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一次,汉朝的商队无意中以被雨淋未及晾干致“发霉”的茶叶做药,使两个患“积食”病的蒙古族牧民起死回生。被问及何种灵丹妙药时,班超答曰:此乃楚地运来的茶叶。

 

安化境内有座辰山,此山被一些文史爱好者怀疑为清代顺治皇帝出家后的最终圆寂地,而顺治皇帝出家后从山西五台山来到湖南安化,正是沿着山西茶商开辟的安化茶道。

 

凡此种种,笔者走访安化老人后发现,当地人大多都信奉这些传说,坚信黑茶历史久远,养生保健,甚至能防御百病。住在资江边旧时水运码头边的张五妹(音同),她的母亲已经93岁,老人家有句口头禅便是:可以一天不吃饭,不能一天不喝茶。

 

在安化置县(1072)以前,这里地域荒野,人丁横蛮,不服当时朝廷的管制,被谑称“梅山峒蛮”。据史料,“梅山峒蛮”与越人梅娟有关,梅娟系越王勾践子孙,后为逃避楚王的逼害,改姓梅。汉高祖时,梅娟随长沙王吴芮来到湖南,在安化、新化一带繁衍生息,势力逐渐壮大。三国时候,“长沙益阳为山贼所攻”,山贼即为盘踞梅山的越人。

 

越人后因长期征战,官兵围剿,人马溃散,至隋唐时逐渐与当地汉人融合,再不见史籍。那时,马便是他们作战及生活的日常交通工具,马帮由此而生。从汉朝算起,茶和马,就是安化先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1972—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有“一笥”竹简,经考证为茶一箱。起初,箱内黑色颗粒状实物一时让人难以辨别,通过显微镜切片最终被确认为是茶。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围绕这箱茶叶从何而来,社会上产生了多种争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益阳市高级农艺师易梁生的考证,他从制作工艺、保存方式、历史人文等方面证明马王堆出土的茶叶来自湖南安化。

 

当然,安化黑茶的神秘不仅于此,从环境勘测的角度,安化境内的土壤、气候、云雾期的长短,都是种植、生产黑茶必不可少的条件。自古周围县域也有广泛种茶,但只有安化“惟茶甲诸州县”,这也是古往今来许多史料所记载的。


官茶之争引发一场战争

 

安化先有茶后有县,宋熙宁五年(1072)开梅山置县“起疆之初,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属古野生茶生长的地方。而如果上文提到的马王堆汉墓里的茶叶来自安化,那么安化茶的历史,则至少可以追溯到2300年。

 

对安化茶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唐代。唐代饮茶之风盛行,饮茶习俗有很大变化,将生嚼解渴的粗犷饮用,变成了煮煎品茗的艺术,特别是陆羽《茶经》的问世使唐代“茶事大兴”,此时,安化黑茶开始引起世人关注。856年,唐代杨晔 《膳夫经手录》记载的“渠江薄片茶”,运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后进入长安,直至宫廷。五代毛文锡的《茶谱》记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又说“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文中的渠江即现安化渠江镇,资水在此地的支流亦名渠江。

 

 安化黑毛茶制作工艺流程,依次为采摘、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但在民间,“渠江薄片”则名为“张良薄片”,相传为汉代名臣张良在安化渠江修道时初创,从汉代起便成为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贡之物,而得“渠江皇家薄片”之名。

 

可以确定的是,在唐代湖南安化便已有“渠江薄片”生产,在当地还有些名气,而这种茶色泽为黑褐色,即典型的上等黑茶色泽,也就说明当时就有黑茶生产。

 

宋代以前,安化的茶树多为野生,到了宋代,在资江边上出现了大量茶场,还有“专官戍守”。朝廷就派专门的军队到安化收茶,再押运至西北,换成战马,这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茶商军”。元明以后,安化开始大规模的人工种植茶:“深山穷峪,无不种茶。居民大半以茶为业,邑土产推此第一。”

 

黑茶作为正式称呼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16世纪初。据明嘉靖三年(1524) 御史陈讲疏记载:“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这是“黑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康熙年间的《湖广通志》载“长沙府出茶,名安化茶”,则是第一次在文献中出现“安化茶”一词。

 

安化黑茶问世后,西北茶商重点转入安化采购茶叶。据说,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就是因私贩湖茶被皇帝杀了头。不仅如此,由于安化黑茶滋味浓厚醇和,而且量多价廉,深受西藏喇嘛的喜爱。以至于西藏喇嘛朝贡回藏时,拒绝朝廷所拨四川乌茶作为赏赐,而绕道湖广收买安化黑茶,这在当时是非法的。私茶业兴起,直接影响了明代边境的茶马交易,乃至引发了一场战争。

 

1572年,明首辅张居正即以万历皇帝的名义向全国发出一份诏书,下令关闭边境贸易。当时的茶叶贸易是由官方垄断的,但由于官方所制定的交易价格太高,导致民间包括黑茶在内的私茶兴起。黑茶产量多,质量也更好,这对官茶贸易冲击颇大。张居正发出的诏书就是旨在打击民间走私。

 

明王朝的本意是希望在关闭边贸茶市的同时严查贩茶私商、惩办违法官员,然而这些严厉的措施,却直接导致边贸茶叶供给完全被断绝。

 

一时之间,北方的蒙古及女真各部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中,纷纷上书要求明王朝取消诏书内容,重开边境茶叶贸易。

 

在此期间,各部族也曾进行和平解决贸易问题的努力:建州女真首领王兀堂,向明朝辽东巡抚张学颜提出,只要能开放清河(中原边境军事要塞)茶马互市,他情愿“请得纳为质子”。但他的这个要求被断然拒绝,其他部落领袖向明朝提出互市贸易的请求则更不用提。

 

一场茶叶引发的“清河堡战争”最终爆发,3年的血战让当时的茶叶贸易几乎回到了原点。后来,随着明王朝宣布重开茶市,蒙古和女真各部的斗志被彻底瓦解,硝烟散尽后的清河堡再次成为茶马边贸重镇。

 

17世纪前期,四川边茶主要销康藏一带,西北边销茶逐渐由安化黑茶取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御史李楠和徐侨为湖南茶叶在奏本中公然争吵,一个要求朝廷颁令禁运,免妨茶法马政;另一个认为湖南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后经户部裁定,报请皇帝批准:自后销西北的引茶,以汉、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

 

至此,安化黑茶终于成为官茶。不过,清代乾隆以后,“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上淡出,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

 

陶澍、左宗棠与黑茶之缘

 

安化茶品质甚佳,口感极好,成为官茶之后更是一度出现“一茶难求”盛况。到了清代,安化“天尖茶”被奉为珍品,且被皇帝嘉庆、道光看上,成为贡品,赞誉“安化天尖雀舌”,也就有了“皇帝用茶为天尖,朝廷用茶为贡尖”之说。

 

安化籍名臣陶澍,作为道光朝的重臣,正好见证了家乡黑茶的鼎盛时期。作为一代名臣,他对家乡的茶叶感情至深,就因为《茶经》中并未对安化茶有所记载,他一度愤懑不平,“俗子诩《茶经》,略置不加省。岂知劲直姿,其功罕与等?”

 

陶澍还多次诗咏家乡茶,以此怀念故乡的同时,也把安化茶推向了全国。特别是在1815年的春节,陶澍邀请在京城的消寒诗社成员同集印心石屋,共品安化茶。在高朋云集的茶会上,陶澍吟五言长诗四首,详细介绍了安化茶的产茶历史、品质特征及艰辛的生产过程,简直就是一部“安化茶的述事史诗”。

 

后来,陶澍回家乡安化小淹镇,夜宿香炉山,又写下了历史上最长的茶诗。言辞之间,把黑茶归于他家乡的骄傲。

 

1836年,时任两江总督陶澍从江西经醴陵回安化省亲。醴陵渌江书院山长左宗棠以一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乡,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弟子,翘首公归”赢得陶澍赞赏,两人成忘年之交,并约定结成儿女之亲。1839年,陶澍去世,左宗棠遵陶澍生前之托,于次年从岳阳湘阴赴安化操持陶家事务,抚教陶澍之子陶桄,并在此居住了8年。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左宗棠对安化黑茶有了深切的理解。

 

同治十三年(1874),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写信给湖南老乡、陕西布政使谭钟麟,回忆自己早年在安化小淹的所见所闻,涉笔成趣:安化后乡老小,届时打草充茶,踩成上篓,其中杂真茶不过十分之一二而已。所谓草者,柳叶、茅栗之属,且并刈凡草入之。

 

 安化永锡桥



当时,县志有云:“宁采安化草,不买新化好。”意思是说,当时有人宁可喝安化的杂草(粗毛茶),也不喝新化真茶。

 

由此可见,当年安化茶的抢手程度,茶里掺草,毫无掩饰,竟然不愁销路,连县志里面都有明确的记载,并且引以为傲。而左宗棠贵为封疆大吏,竟然也喝不到十成上品的安化黑茶。在同一封信中,他还这样写道:“上冬所库存陈茶一封,试看果皆草也。山、陕商贩不能办真茶,即高价所采亦多是粗叶,亦搀有杂草,但得真茶七八分,即称上品。至新芽初出,如谷雨前摘者,即小淹亦难得。每斤黑茶,至贱亦非二三百文不可得也。”

 

正是因为对安化茶的了解,收复新疆后,左宗棠便对安化黑茶实行“政府采购”,从而使得蒙古、俄罗斯和我国西北地区更加感受到了安化黑茶的神奇。

 

“条条古道都是茶马古道”

 

当然,安化黑茶走向世界,离不开“一道一商”——茶马古道与茶商。最早来安化办茶的商人是陕商,但却是晋商把安化黑茶推向了其历史最高峰。

 

太平天国起义阻断了长江运输线路,中俄边境恰克图茶叶贸易受到了严重影响。虽然没过多久商路便得以开通,但是,福建地区的茶价却涨得很高。无奈之下,山西茶商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了开始生产红茶的湘西一带。

 

由于安化红茶产量的局限,无法满足恰克图市场的需求,山西茶商便把一部分安化黑茶也带到了恰克图。出乎意料的是,黑茶在恰克图也颇受欢迎,甚至还成了恰克图茶叶贸易中的主要品种。为了便于长途运输,茶商便把黑茶制作成砖茶和千两茶(千两茶也叫三和茶,因每棒茶重一千两而得名)。

 

晋商来安化办茶究竟始于何时,目前没有确切证据。但大多数人认为,晋商来安化办茶是在太平天国起义以后,由于去福建的道路受阻所以才转道安化。安化黑茶研究代表人物、原安化县政协主席、县茶业协会首任会长伍湘安,和“万里茶道”湖南安化段申遗办主要负责人之一王以戬等人,则认为安化是“万里茶路”起点之一,理由是,除了茶马交易的历史和安化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运输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物证——一口古茶钟。根据茶钟上的文字记载,这口茶钟是晋茶商在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铸造的。王还专门撰写了一篇关于乾隆年间官方《茶叶章程》的文章,作为佐证。

 

为了方便收购和运输,茶商集资在安化县内又修建了一些茶马古道。与其他茶马古道路线不同的是,借助于资水横贯安化全境,茶商们在安化收购茶叶后,沿着这条茶马专道驮至江边集镇,再通过水运的方式销往外地。

 

这种“船舱马背式”的茶叶运输方式,也成就了安化与其他地区的茶马古道截然不同的一个特色——安化的这条茶马古道,如今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安化,其实条条古道都是茶马古道。”王以戬说,安化以茶叶立县是很多年以来的共识,很多人来安化总喜欢问一个问题:“安化当年的茶马古道是哪一条?想去走走。”但事实上,王以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是条古道,用马运过茶叶,运出后用来交易,就是安化的茶马古道。

 

安化前乡的茶,经过初制后,要运到后乡的资江边八大茶叶镇再加工,大都要走二三百里山路。以小淹、江南、黄沙坪等为中心,向全县各大茶山和茶乡辐射的大道,哪条能不载马和茶?

 

资江边八大茶镇加工出的茶叶,大都是走水路,由汉口中转,再向西北。连上川陕、川藏的茶马古道,再进入丝绸之路。但水运并不是安化茶的唯一选择。陆路走益阳,去长沙湘潭,500年里,安化走益阳的茶马古道,一样故事多多。

 

抗日战争期间,运茶通道被阻断,安化茶叶积压。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两次“西北万里行”,沿资江向上,从溆浦到黔阳,走贵州入四川,开辟新的茶马古道,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安化境内的茶马古道中,最具影响的是从洞市到高城一线。

 

洞市历史上是一个大乡,前些年在乡镇合并时才并入江南镇。在资江边的江南镇沿溪而上,有思贤溪风雨桥,桥上马蹄印迹历历在目。沿溪上去30里,是茶马古道上的驿站金田村。与金田相邻的茅坪村,有个接待过路茶客的“陶氏宗祠”。祠的西面,便是清代名臣、两江总督陶澍的祖坟山。

 

洞市上去30里就是高城村,这是洞市茶马古道上的一个神奇的景点。这个村历史上是宝庆、新化、安化、益阳等多个县之间的一个中转站,茶叶、盐、中药材等运输马帮都要在此住上一夜,有些货栈还在这里设有中转的仓库。村子背后,有气象万千、神秘秀美的“川岩江”,一条条茶马古道就在这条江边随山而行。

 

 安化茶马古道上的茶亭——江南镇东风亭



古道上的安化黄沙坪古镇,建于北宋熙宁年间,背靠辰山,面临资江,是南方茶马古道的策源地。据当地人说,安化县第一支运茶马帮,就诞生在这里。马帮的首领,据说还是杨家将后代。

 

明清时期这里的茶叶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茶号80多家。对岸资江一河相隔的唐家观,茶叶从业人员上万人,茶号20多家。“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是当时茶业兴旺的真实写照。那时,中国黑茶的70%产自这两个茶叶古镇。这条古道上的马帮至今尚存,被称为“最后的马帮”。

 

鸦片战争前,黄沙坪主产黑茶,清道光至民国初年,茶叶加工以红茶为主。鼎盛时期,清政府曾派军队保护茶商。民国时期,茶业仍然兴旺。据当地一位老茶农回忆,黄沙坪资江沿岸不到1.5千米沿线就有13个船码头,其中9个主要用来装运茶叶,有源生昌码头、三德玉码头、梅蓝货运码头、永泰福码头、福音堂码头、谦益盛码头、琦公码头……专门从事搬运的工人成立脚帮,帮众120人,常年靠此营生。

 

而在此过程中,许多人也靠薄本微利制茶卖茶起家,做成了大老板。山西人、陕西人、甘肃人,久已到此生根发芽,福建人、广州人也越过南岭北上,由湘江入资水,溯流而上黄沙坪开铺立肆,经营茶叶……成就了古镇昔日的繁华。

 

万里茶路:一个祁县茶庄的贩茶之旅

 

目前,普遍认为咸丰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之乱,是安化黑茶崛起的一个重要契机。山西茶商通过安化茶马古道运输黑毛茶,到达资水沿岸的茶马古镇茶市(安化黄沙坪等),然后通过帆船经资江运往洞庭湖,再用大帆船转运到湖北沙市,经襄樊到老河口至泾阳或经襄樊后到山西晋阳、祁县。

 

山西茶商在湖南安化贩茶运往恰克图的路线,则为水陆两路:一路由常德、沙市、襄阳、郑州入山西泽州(晋城),北上抵张家口转恰克图;一路穿洞庭湖由岳阳入长江,下水至武汉,转汉水上抵樊城,起岸北上,经河南、山西抵张家口后转恰克图。


 清代安化黑茶运输路线图(安化县文物所收藏)



1994年4月,祁县晋商文化研究所在进行文献整理时突然发现一本蓝皮旧书,扉页上用毛笔写有书名《行商遗要》,内容是为商之道总论。这本《行商遗要》是祁县渠家茶庄长裕川办茶厂、产茶、销茶的详细实录。这个小册子虽然不起眼,可却详细地描绘了当时晋商行走茶路的众多细节。

 

如记载从祁县到达湖南安化的路程:“祁30里至子洪。40里来远,打尖。”“60里至沁州,宿。60里至虎亭,宿。”“40里至交川沟,打尖。50里至鲍店,宿。”到达泽州府(今晋城市)住一宿后,即要出太行山、过黄河、经郑州,到达河南南部的赊旗镇(今社旗县)。文中还标明,从祁县到赊旗镇经过19站,总计陆路1355里。

 

到赊旗镇后,行程全部变为水路,要乘船。从赊旗镇沿唐河顺流而下,经湖北樊城,到达汉口,再南下过洞庭湖,到达湖南北部的益阳,至此水路基本上走完了。到益阳后,就要进山到产茶的安化地区了,从河南赊旗镇到湖南益阳,总计水路乘船共2655里。

 

《行商遗要》分别对南下采办茶叶、北上销售茶叶都有翔实的记载,并写有必须遵守的规则,其中,包括进入安化山区采办茶叶的准备,辨别茶叶品种和茶叶等级优劣的标准,加工各类茶叶的技术,运输茶叶通过各路关卡的税金比例,运送茶叶使用车、船或骡、骆驼的运费,甚至对伙友们进入安化后在各个茶行所用餐饮的费用是“行”内供给还是自备,均有规定。

 

到了张家口,茶商们将茶叶或卖出或改变包装、运输工具,继续北运至恰克图。由张家口到恰克图行程约2150千米,其中有400多千米是茫茫戈壁滩,常常是“绵绵斯道,几不逢人,自米盐薪水,无不咸备。百里不逢井,数日不见人为常事”。据《蒙古鉴》记载:“由张家口向西北逾阴山达沙漠,经察哈尔之察罕巴尔、哈孙固尔、梅章乌苏等地可到达恰克图和买卖城,山西茶商运茶多取此道。”有寒暑表以后,一官吏记下冬季严寒时的确切气温为-36℃,并记载人畜冻毙之情说:“本期京信,迟到五日,询知邮差,在途次第冻毙……沿途驼马,冻僵者亦不少。”

 

作家梅沽也曾做过这样的描写:

 

 

夏日酷暑,头顶烈日,足履灼沙,数日不见水源,如煎如炙;冬季,大漠高原,朔风呼啸,寒冷刺骨;春秋两季,时有风沙骤至,天地昧冥,填路埋人。间或遇骑匪出没,杀人掠货,死于天灾人祸的,时有所闻。黄沙埋白骨,风雪裹冻灵。旅途之艰险难以用语言形容。

 

到达恰克图,这是初期恰克图贸易的终点。“恰克图”的中文意思就是“有茶的地方”。1727年,中俄双方签订了著名的《恰克图条约》,将恰克图一分为二,旧城划归俄罗斯,新城归中国。清政府在恰克图另建新市街,名为“买卖城”。但没多久,旅蒙商就跨越国界到俄国经商。

 

 清代茶引凭证



旅蒙商在茶路上打得最响的品牌是“川”字牌砖茶,它是由山西祁县茶商监制的。之所以被称为“川”字牌,是因为四家茶庄的号名叫:大玉川、大吕川、长裕川、长盛川。“川”字茶叶产地就在两湖,他们在湖南安化、临湘,湖北聂家市、羊楼洞都建有砖茶厂。

 

正是安化等地的茶把沿途上的中外各民族组织起来,从种植、加工、运输,到销售,跨国经营,于是就有了“万里茶路”。旅蒙商的茶叶之路并不止一条,但走恰克图是条主路。这条路也是整条陆上茶叶之路最为艰难的路程。当时人们把这条赴蒙古高原经商所走的道路,称茶马古道(又称草原丝绸之路)。

 

到达恰克图以后,茶商与俄商交换的主要是皮毛,“彼以皮来,我以茶往”。这种陆路运来的茶叶“因陆路所历风霜,故其茶味反佳,非如海船经过南洋暑热,致茶味亦减”。到18世纪中期,茶叶已成为以食肉为主的蒙俄各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发展到“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程度。

 

至于俄国人、蒙古人如何嗜茶,俄国早有历史学家做过表述:“不论贫富、长幼都嗜饮砖茶,早晨就面包喝茶当作早餐,不喝茶就不去上工,午饭后必须有茶,每天喝茶可达五次之多。”

 

进入19世纪后,恰克图的茶叶贸易继续增长,迅速超过棉布和丝绸,牢牢地占据了第一位,茶叶也从恰克图向北向西延伸到欧洲。1820年,俄国西伯利亚总督斯彼兰斯基直言不讳地说:“丝织品已经结束了,棉布也差不多要结束了,剩下的是茶叶、茶叶,还是茶叶。”

 

光绪七年(1881),一个叫乔治·凯南记者说:“几乎所有俄国消费的名茶都是由骆驼商队从中国北部经过蒙古带来的……这些茶叶从恰克图进入俄国,然后被重新包装,用毛皮包好,用线缝好,穿越西伯利亚大约4000英里的路程,最后到达圣彼得堡、莫斯科,或者下诺夫哥罗德一年一度的贸易博览会。”

 

1905年,横贯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竣工通车。从此,俄商由天津转口陆路运输到恰克图回国的货物,改由沿海北上海参崴,转铁路运输回国。加之印度茶和锡兰茶进入国际市场,逐渐打破了华茶独占世界茶叶市场的局面。

 

于是,在茶叶之路的起点,茶叶采集利益几被压尽,中途运输交通工具落后,课税林立,成本无法降低,终端由于俄商自行采办运输,质高价低,茶叶之路终究难以为继。

 

宣统元年(1909),俄国又突然对在俄华商课以重税,所征税额高出货价的数倍,借以驱赶窒息华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国内战争顿起,茶商损失无法计算。在亚欧大陆上繁荣了200年的茶叶之路,至此彻底消失。


“喝酒就喝伊力特,喝茶就喝益阳特”

 

显然,明清两代,安化黑茶在边茶中的地位变化,是一个逐步由补充到主力、由配角到主角、由边缘到中央的重要过程。

 

由于黑茶在边疆民族兄弟日常生活中的特殊重要性,安化黑茶也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及少数民族上层统治者推行“以茶治边”政策的重要手段。雍正十年(1732),云贵总督鄂尔泰以茶马互市控制云南边疆土司以及边境诸国战马数量,最后成功平叛并顺利推行改土归流就是一个著名案例。边疆少数民族以畜牧为业,以肉、乳为上,而茶“攻肉食之膻腻,涤通宵之昏寐”。到宋代牧民饮茶已很普遍,已是“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上至贵族,下至庶民,无不饮者。早在明万历年间,安化黑茶作为边销茶销往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旨在稳定边疆、促进民族团结,故安化黑茶又叫民族茶、团结茶。


 1885年,中俄边境重镇买卖城街头,满载货物的牛车



在新疆地区,民间流传一句俗语:“喝酒就喝伊力特,喝茶就喝益阳特。”不过他们对黑茶的印象,大多局限于“制作奶茶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并没有提升到近年来安化黑茶提倡的“保健茶、文化茶”层面。

 

成为钦定的“官茶”后,安化黑茶通过官营,逐步流入新疆等地。明清两代,朝廷在西北重镇设立茶马司,以茶叶换军马。进入新疆的茶主要由兰州茶马司供给。当时,黑茶加工技术日益成熟,此时已达到顶峰,出现了包装精美、紧致有型的“封茶”。“封茶”在特制的模具里筑紧成型,砖状有龟背,外封特制的皮纸,砖脊盖有五环标志的特殊印章,砖面有生产厂家(茶号)的名称,规格和重量一致。“封茶”是主要的“官茶”,毛茶原料主要由安化供应,在陕西泾阳生产,由陕西巡抚监制。

 

安化黑茶进入新疆的早期,是上等人家才能经常消费得起的珍重物品。特别是上等的天尖、封茶,一般牧民家庭一年难得一见。民国时期茶叶欠产的年份,一片重 2公斤的茶砖甚至可以换取7头羊。抗战时期,茶叶运输路线中断,新疆人民以炒熟的麦子、苦荞替代茶叶,没有功效,病茶者甚众。湖南省建设厅在安化设立砖茶生产厂,生产的砖茶绕道重庆运往兰州。从此安化成为国内最大的黑茶生产基地。

安化黑茶主要以砖茶的形式行销新疆全域,新疆人民通常把砖茶放入马奶、牛奶等奶液中煮沸,充作茶饮。据《当代青海简史》,到 1951 年年底,西北地区100%的少数民族喝上了茯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30 周年之际,中央代表团赠送给新疆人民的礼品,就是安化黑茶中的茯砖茶。

在历史长河里,从马王堆汉墓,到盛唐渠江薄片,船运马驮、大漠戈壁,安化黑茶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饮”、西北边疆民族同胞眼中的“生命之饮”,历史价值斐然。

而今,人们熟知的茶马古道早已淹没在历史烟云中,古道上的马蹄声已然随着历史的沉淀渐渐沉默。然而,茶马古道作为一条人文精神的承载之路,终为历史所铭记:一代代茶商马夫,既是贸易经商的生意人,也是开辟茶马古道的探险家;一条条茶马古道,既是运输通道,也是连接内陆与边塞、中国与世界的纽带。古道,瘦马,茶商,安化黑茶,共同制造了这段流传至今的神奇“茶马古道”文化。

(感谢安化县政协提供资料帮助。本文内容如有表述不当,概由笔者负责。)

陕西文物中浓墨重彩的茶文化

日前,我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中国茶以其独特的自然功效和文化内涵走出国门。其实,陕西诸多文物也能见证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

陕西出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茶叶,法门寺地宫出土了最为完整的唐代宫廷金银茶具,古老的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把茶、茶器和茶文化传播到了海外。

汉阳陵茶叶获吉尼斯纪录认证

神农尝百草发现药材,在教人治病的同时意外发现了茶的妙用。这些故事被记载于战国和春秋时期成书的《神农本草经》《周易》中,神农“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个“荼”就是茶,所以神农被尊为“茶祖”。

西安半坡博物馆展示的关中环境

2003年浙江田螺山遗址出土了山茶属茶种植物的树根遗存,将我国种茶史向前推进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国家林业局茯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委会主任李三原在《陕西茶文化考论》中介绍,西周时陕西地区的百姓已经把茶作为日常食用品,《诗经》中“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采荼薪樗(chū),食我农夫”“周原腆膘,堇荼如饴”等这些描写古周原一带的诗句中多次出现“荼”字。古代诸多字书和典籍明确指出,“荼”就是四季常青的茶,非苦菜一类的小草。《诗经》关于古周原一带“荼”的记载,应是最早关于茶的记载。

周王室很重视“茗饮之事”,并将茶事列为国礼。据《周礼》记载,西周宫廷专门设置有“掌茶”的官职,《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在西周时期已经掌握了园栽茶的技术,并将“香茗”等名茶作为贡品进奉给周天子。

西汉中期,王褒在《僮约》中写道“武阳买茶”“烹茶尽具”。武阳位于今天的四川地区,说明西汉时期巴蜀地区种茶、饮茶风尚兴盛,茶已经作为商品可以买卖。孙楚诗云:“姜桂茶舜出巴蜀。”《本草衍义》:“晋温峤上表贡茶千斤,茗三百斤。”

在秦统一六国前,中国茶叶的主产区应仍在巴蜀地区。战国时期商品交流困难,而巴蜀交通困难,茶叶输出不便。清顾炎武“是知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是指秦国取蜀之后,巴蜀地区所出产的茶叶才开始大量进入中原地区,饮茶的风俗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1998年,在汉景帝阳陵15号外藏坑出土了汉代的茶叶。2007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机构进行鉴定,结果为由细长叶组成的棕黄色层状集合体,未确定植物种类。直到2015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利用植物微体化石和生物标志物方法对这一不明标本重新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汉阳陵第15号坑出土植物样品为古代茶叶,而且几乎全部由茶芽制成。

汉代茶叶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

2016年初,海内外媒体相继报道了这个重要发现,同年5月汉阳陵茶叶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吉尼斯世界纪录大中华区总裁罗文亲自向汉阳陵颁发了认证书,并强调“中国一直以来就是茶叶的故乡,而这项纪录让我们对中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汉阳陵出土的茶叶实物,表明至少在2150年前的西汉早期,汉代宫廷中就已开始饮食茶叶了。

陕西出土宫廷茶具成为印证

到了唐代,茶成了唐人日常生活的日常饮品,唐宋时期中原与边疆地区还因茶叶形成了“茶马互市”,开辟了“茶马古道”。茶叶更沿着丝绸之路走出国门,远销西亚、阿拉伯、日本等地,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享有的健康饮品。

“茶马互市”是唐宋至明代官方针对少数民族施行的一项“以茶易马”的贸易制度。作为汉唐时期的全国政治中心及宋代以后的西北重镇,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是古代“茶马互市”的重要场所之一。唐朝的茶风鼎盛,其饮茶习惯开始对周边少数民族产生重要影响,吐蕃、回纥等周边少数民族渐如唐人“一日不可无茶”。

陕甘茶马古道线路图 图源 | 《陕西日报》

《新唐书》《陆羽传》亦载:“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可见在唐朝输入回纥的物品当中,茶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唐代制茶流程 图源 | 法门寺博物馆

宫廷用茶在周代已有记载,到了唐代统治者将宫廷茶饮推向极致。王子公主婚嫁、殿试、内廷赏赐、清明宴、帝王清饮、供养三宝、赐茶、接待外国来使、祭天祭祖等都有大型茶宴。以茶事展现大唐威震四方、富甲天下的气象,显示君王精行俭德、泽被群臣的风范。

在唐代中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中,茶叶也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史载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到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的147年间,阿拉伯曾37次遣使来唐。在成书于851年的《中国印度见闻录》中,作者苏莱曼对唐朝所产茶叶有详细记述。

日本曾先后派遣了20余批次的遣隋使及遣唐使前往中国。日本在唐代之前尚不产茶,但在805年左右,日本的京都附近已经有茶树的存在,故学者推测大致在贞观四年(630)至805年之间,日本所派遣的遣唐使将茶籽带回日本,并最终种植成功。

唐宫廷茶文化还创制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茶具。“1987年5月,在法门寺地宫后室出土了一套唐僖宗供奉的御用茶具,是迄今为止发现时代最早、级别最高、最为完整的唐代宫廷金银茶具。”法门寺博物馆馆长魏晓龙说,在这套茶具出土之前,各地虽有茶具零星出土,但无法全面反映出唐代饮茶流程,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套茶具不仅制作精美,而且用法与《茶经》所记互为印证,在考古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印证了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

古代陕西陶瓷茶具浓墨重彩

宋代后的陕西虽不再作为首都,但经历周秦汉唐的发展,使陕西成为儒家文化与茶文化较早时间结合起来的地区,这种注重“以茶可雅志”的思想,让“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的儒家茶文化价值观,表现在宋人日常的生活中。

斗茶、焚香、插花、挂画成为宋代文人气质的内在“规范”。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展出的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出土的茶具涵盖烹茶、点茶、散茶三种饮茶方式的所有器具,体现了北宋士人的饮茶习俗。

吕氏家族墓出土茶具、酒具 陕西考古博物馆藏

吕氏家族墓地是北宋文坛名士及金石学家吕大临与其兄弟大钧、大忠、大防等家族成员墓茔。吕氏一族是践行关学、洛学儒教之礼,倡导“经学致用”“格物致知”经学和金石学的名门望族典型代表。吕氏墓园出土的数十件茶具分为瓷、石、铜等材质,十分讲究。特别是留存于铜渣斗上的干茶叶,说明宋代以后饮茶的方式更加丰富,不仅仅有末茶,还有散茶,保持茶叶形貌,接近于现代沏茶方法。

得益于人们对茶的需求,也带动了茶具类瓷器的生产。考古人员发现,在吕氏家族墓地出土了涵盖耀州窑、定窑、景德镇湖田窑、建窑等当时很多著名窑场的瓷器,其中出土耀州窑瓷近200件、占比超过一半,其中包括茶具。

吕氏家族墓出土瓷器 陕西考古博物馆藏

往事如烟。不论是生活在渭水流域的神农氏、还是在汉水流域精心培育茶树的巴人,亦或是长安城中下令开通丝绸之路、茶马互市的汉唐人,还有千年前在铜川耀州窑炉火中烧造瓷器的窑工们,他们留下了与茶有关的文物,承载着千年以来茶的发现、种植、饮用与贸易故事。流转千年的茶韵,正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融入人类生活。

来源:陕茶网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贵州普安茶文化浅说

 

 

本文作者:岑开文

 

前言

茶,南方之嘉木也。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大行于当世。

世界上有三分一的人饮茶。茶叶属于被子植物门,山茶科,山茶属,茶种。是一种小乔木、灌木植物。其鲜叶幼嫩部分可食用、饮用和药用,种子可种植和榨油。

茶树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近几十年来有关专家把茶学和植物学相结合,对茶树原产地有了更加细致的分析和论证。证明了中国西南地区云贵川广西的交界(黔西南)广大地区,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

主要证据有以下几点

茶树的分布

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中国有15属,260余种,大部分分布在云贵川一带,有120多种,云贵高原有60多种......黔西南13种。

研究发现,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属的许多种类在此高度集中,这说明黔西南是茶树的起源地。

地质变迁

黔西南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变化复杂,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独特的小气候地貌,导致气候差异大,故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在小气候区内低纬度,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的立体气候作用下,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环境中,发生了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的大叶种,亚热带的中大叶种,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

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西南三省是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应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茶树的进化

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在不断的进化,演变,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的原产地,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也是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四球古茶籽化石和活化石

1980年7月13日,晴隆的一个放牛老人家,在普安和晴隆交界的云头大山笋家箐,拾到一块石头,村民们传言他找到宝贝了,这事引起了苗圃场助理农艺师卢其名的注意,他千方百计的把化石弄到手,(一说是卢其名亲自捡到的)并送到省茶科所进行研究鉴定,刘其志、林蒙嘉二位茶界权威,经过多次对比、研究确定,该化石是远古被子植物种子化石,但不确定这是什么植物,为慎重起见,茶科所的专家专门到普安取了一颗普白林场大箐茶的种子和湄潭的一颗茶树种子,和化石一起送到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古生物研究员郭双兴手里。

郭研究员经过大量资料查找、比对,1990年亲临茶籽化石发掘地考察论证,给出了结论:“茶科植物种子化石在我国并不多见,目前仅在浙江发现茶叶的叶面化石,世界上茶科化石也很罕见,尤其茶科种子化石,是非常珍贵的。他对研究茶叶历史及茶科的发展演化,提供了宝贵的证据,此化石可归属四球茶籽化石,推测年代为晚第三纪至第四纪,200万年至4500万年之间。”

四球古茶树生息在普安普白林场及江西坡等地,千百年来就繁衍生息着古茶树群落,当地老百姓叫大苦茶,老箐茶等等,静静的生长的峡谷山林之中,不为外人所知。

1990年,茶籽化石现世后,刘其志、林蒙嘉二位专家即向省里申报了一个科研课题:《贵州野生茶树资源的核心研究》用了两年时间,把西南地区的古茶树染色体拿来按照进化系统排队,发现从普安至安龙一带的茶树最原始,比云南的几人合抱大茶树更原始。该课题获得省科研项目评比《三等奖》。

 

与此同时,植物学权威,中山大学植物学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奖获得者——张宏达教授,带着他的硕士生团队深入普白林场,历时半年,从茶树生存环境、标本形态、茶的花、果实、授花方式等进行比较,也说明黔西南普安茶树最原始。

张宏达教授给普白林场大箐茶命名为:四球茶。

权威结论

2017年8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姚国坤、虞富联、浙江大学茶学院院长王岳飞等专家组一行对普安茶资源进行考察后,给出了普安县是世界茶树起源地之一的论断。并授予普安县“中国茶文化之乡”的牌子。

气候论据

2017年8月6日,贵州省气象气候观测中心经过多年对普安地理、气候的观测、分析,认为普安县地处中国热带和温带的分水岭,具备了出产好茶的综合条件;是春天登陆最早的地方,冬天来临最后的一站,所以普安的茶叶是全国开采最早的地方和封园最晚的地方,素有“黔茶第一春”的美誉。

这些论据认为: 世界茶树起源于中国, 中国茶树起源于云贵,云贵茶树起源于黔西南。 

世界第一个发现茶叶的人

 

茶树经过若干年的分化繁衍,顺古牂牁江流域逐渐向全世界扩散。谁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茶叶可以饮用、或者说药用功能的人呢?

 

多种版本

神农说

相传神农氏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人《神农本草经》一书称:“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传说中神农氏为了给百姓治病,不惜亲身验证草木的毒性,历尽艰险,遍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舌头麻木、头晕脑胀,正值生命垂危之际,一阵凉风吹过,带来清香缕缕,有几片鲜嫩的树叶落下,神农信手拾起,放入口中嚼而食之,顿觉神清气爽,浑身舒畅,诸毒豁然而解,就这样,神农发现了茶。神农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

 

陆羽说

茶字原来是写作“荼”,陆羽在《茶经》中把“荼”字减一横而得茶,念作“Chá”。西南地区很多少数民族将茶读作(扎),这或许是一种巧合,也可能是陆羽受到了原产地少数民族读音的影响?

陆羽,字鸿渐,是他的师父根据《易经》鸿渐于陆取的,寓意将来会鹏程天下,四方闻名。唐朝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市)相传他是孤儿,没有父母,被僧人智积禅师收养,与僧人做伴相交。研习茶艺,后偶遇一位冲茶婆婆,习得高深冲泡茶叶方法。

他把茶叶和佛学相结合,是最早的禅茶一味开创者。

留下了“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的千古  名句。晚年专著《茶经》,三卷十节七千余字。

在《茶经》茶之出、茶之源的篇章里,均对贵州茶给予高度评价。“茶生黔中播州、夷州、费州……不易得,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由于他对茶学的杰出贡献,后世尊为“茶圣”“茶博士”等。

 

古濮人说

现在自称濮越的民族,有云南的濮人、贵州的布依、广西的壮族。古濮人是人类文明历史上最早演化出高级文明的民族之一。

濮、越、西欧人,都是古代百越人的后裔。《史记》:楚子作舟师,伐濮,濮人败走,散居西南地。

古濮人依山傍水而居,以渔猎耕作为主,出土的水稻硅状化石证明18000年前发明水稻种植技术。

  韶、河姆渡、红山、良渚等中原文化,发端于6000年前,最早的五谷是麻、菽、麦、稷、黍,没有水稻。

仰韶遗存一些粗陶,没有文明的影子。河姆渡5500-6000年前,有稻,文化有甚于无。良渚文化4000-4500年,有精美玉器。但是这些被中原人视为文明发端的遗迹与西南地区的“三星堆”比,相形见绌。三星堆溯及4600年,延续至3000年前,是青铜器、城市、文字符号和大型礼仪建筑的灿烂的文明。同时期中根本找不到如此丰富的文化堆积,仅是胡诌的传说时代。

无人能解的巴蜀图语

三星堆与古玛雅、埃及文明都处于神秘的北纬30度

 

甲骨文,3500年,妇好墓3000年,司母戊大方鼎3200年。毛公鼎2800年。三星堆远胜这年代更早。

百越人最早居住在我国南海沿线,自越南沿海进入广西,沿海岸线上溯,到达中国的东部,形成百越族。秦始皇派50万大军征讨骆越、西瓯,百越人于是迁徙,形成了现今的居住地。

分子人类学DNA全球各地人类测定,百越民族人群比公认为“世界最早民族”氐羌民族更早,较为原始的保留了远古百越人的基因。这也是布依、壮等民族为什么大多看起来“浓眉大眼、颧骨突出”的原因,三星堆出土的一个青铜人像,其眉目、服饰和今天的布依族人气质相似,想着显然不是“巧合”。

 

云南人公认茶叶发源于古濮人,贵州人公认茶叶发源于布依族。

 

布依族传世经典《摩经》中有“喝酒壮行胆、饮茶解干渴”之句。布依族地区流传着“娅雅洛牺牲自己赶制药茶驱疾避瘟”的动人故事……

布依族古籍记载:‘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土司家族——泗城岑氏土司,每岁清明,苗岭山壑间茶树嫩芽抽发,遣女入山摘之,以秘法酿制成,马帮船队载运之,上贡朝廷,余则远近贩鬻。’至今,普安县还遗留着当年的茶马古道、土司贡茶园、茶神庙、茶庵寺、茶神谷等遗址。江西坡的茶农依然保留着每年开春祭祀茶神的文化传统。

黔西南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黔西南文联副主席岑岚为当地植茶大家族“布依人家茶社”挥毫写下“百越推尊、两江上郡。茶叶世家、我善制茶”的匾额。

普安红茶

普安红,是贵州原省委书记根据“普天之下、安定祥和、红红火火”的美好寓意取的名字。

普安境内生长的特大叶、中大叶种原料,按照功夫红茶标准工艺加工的红条茶,称为普安红。

普安红等级

特级:单芽;芽条紧细、锋苗凸显、身披金毫。

一级:一芽一叶;条索紧秀,显锋苗,乌中带金。

二级:一芽二叶;条索紧细,乌黑透毫,略带金毫。

三级:一芽三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条索紧结,乌润光滑。

大宗:一芽四叶及同等嫩度及对夹叶,微梗。条索略粗,香高持久。

普安县2017年植茶面积12.6万亩,江西坡核心区5万亩。年产值约5000-8000元/亩。种茶农户7000余户,约3万人。

主要品种有:大叶种、中叶种,龙井43号、乌牛早、白茶、黄金叶。     

2018年,浙江白叶一号茶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下落户普安,十月份将举行盛大的开种仪式,在央视等各大媒体的强力宣传下,普安茶产业将取得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普安茶逐渐声名鹊起,广为外界所知,普安人开始扩大规模,让山山岭岭披上绿装,种上茶叶。

本文由贵州普安岑开文授权转载

岑开文,普安县布依人家茶社理事长,普安县商会副会长,县人大代表。

情。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