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生活就像一茶

找到约5,416条结果 (用时 0.052 秒)

报人与茶(五),生活,就像一杯茶

笔下有乾坤 壶中见精神

——报人与茶的风云际会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面对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有些人直接拿起了武器,而报人们则挥动起如椽大笔,一篇篇振聋发聩、激昂慷慨的文章见诸报端,成为唤醒民族灵魂、沸腾爱国情怀的利器。

提笔落墨之际,茶始终是报人们的精神伴侣。作为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茶历史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中华茶道一以贯之、传承有序。中华报人更是将茶道精神演绎得分外瑰丽,茶香不仅滋养了报人精神,他们还以茶为笔写春秋。笔下有乾坤,壶中见精神,报人的笔端汹涌澎湃的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翘盼。

生活就像一杯茶

“生命沉苦时要加一点清凉的菊花,激越时要加一点内蕴的普洱;在苦中犹有向上飞扬的心,在乐里不失去敏锐深刻的态度。这样,生命的茶才能越陈越醇,越泡越香。”

——林清玄《菊花普洱》

从3岁开始,林清玄就得到了茶香的浸染。他的祖籍是福建漳州,一个盛行饮工夫茶的地方。先祖自明末渡海迁台,到他已是第13代。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饮茶是闽、台两地的生活日常,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稀松平常。林清玄家中院子里有一张石桌,上有一把铸铁大茶壶,下面还有炉子。父亲和邻里乡亲耕作归来,常常围桌而坐,一人端一只小茶壶,对着壶嘴啜吸茶汤,酣畅淋漓。

啜完茶,茶壶通常不会收起来,放着次日母亲来整理。年幼的清玄,觉得大人们围在一起喝茶,有说有笑,一定是好东西,便等大人们走了以后,把壶里剩下的茶汤吸干净。好奇也好,偶然也好,他与茶的缘分就此结下,纵贯于他60余载的人生。

生活,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人品尝到的是甜蜜,有人品尝到的是苦涩,还有辛酸。林先生说:“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来的茶更有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消息。”

生活如茶,善泡者善饮者皆是生活的强者,是驾驭生活,而非为生活所奴役,任运自然,不悲不喜,轻安自在。

周作人先生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湖上茶寮喜雨台,每逢休务必先来”(施蛰存《浮生杂咏之七十九》)“一榻茶烟润。満楼岚翠虚”(施蛰存《癸未春日闲居》),这是闲适生活的饮茶闲趣。

然而,现实生活并没有你所希望得那样“岁月静好”,而是充斥着种种不确定和不安定。

施蛰存先生的青年时代,离乱远比安闲来得多。他心怀忧患,却没有惊慌失措,纵是战火纷飞,流离失所,他仍不忘在一杯茶中寻求慰藉:

六时起床,自提小铅壶往府桥下茶馆中泡水,备洗脸及煮茶用,顺便买油炸烩一条,粢饭三十文,鸡蛋二枚。(1937年8月22日)

旋由程君导往松风社俱乐部品茗,窗外即田野,微飔动荡,良苗怀新,得少佳趣。(1937年8月27日)

——施蛰存《同仇日记》

余将行李存放汽车站中,即到火车站问沪来火车时刻,知十一时许可开到一班,但火车站中候车难民已甚拥挤,余携笨重行李三事,车到时恐亦无法挤上。遂到站外一小茶馆吃茶,并购烧饼二枚,鸡蛋二枚果腹。(1937年9月8日)

晨六时起身,洗脸后即进城,觅得滇省车售票处。叩门无应者。途人云为时尚早,宜以八时来。遂在城中漫游一周,视时计尚未到七时,乃返寓所,就西邻一茶社饮茶。(1937年9月28日)

七时,到云南公路汽车联合营业处问讯何时开车,则谓昨日之车尚须先赴某处载煤,俟载煤返,当再载客去昆明,故至早须十时也。遂拟觅一点心店或茶店,少解饥渴,竟不可得。(1937年9月29日)

——施蛰存《西行日记》

“人生真正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不论治乱,无论悲喜,喝茶,是一种淡定从容的姿态。

来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生活就像一枚硬币,而茶是她的另一面

很多人都在喝茶,但每个人喝到的滋味不同。

有人在喝风雅,有人在喝交际,有人在喝养生美容,这些都是茶的基本功用,大抵是自己愿意的就好。

闲暇之时,我还是更愿意分隔出有限的时间独与茶坐,考量天气和身体状况选用适宜的茶,遗落在桌面席布上的零星茶叶也会轻轻地捡起投入壶中。


此时已经选好泡茶的水并周全的提前置炉煮开,稳定而细致地注水,感受茶叶在高温下的释放。

出汤,啜一口在口腔里却并不急着咽下去,专心感受茶汤在口腔每一个部位的滋味。

苦在哪里,涩在哪个部位,清凉和甘甜何时出现,有没有鼻息通畅之感,与别日滋味可有不同,原因在哪里。


看似繁琐,当你真正学会和茶共处却也自然而不做作,仿佛是一场平静的对话。

有问有答,而茶还是那个茶。

也许是自己情绪所致,当你真正可以安静下来,你会听到身心的提示。


给自己物质之外最富足的生命滋养,这份滋养反过来也会助益自己的物质层面,生生不息。

生活就像一枚硬币,而茶是她的另一面,反手、转身,一叶茶,一个美丽的生活。

来源:莫道茶事,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刘瑶在首届“生活禅与茶生活”讲坛演讲:以茶为墨,画出我人生的线和面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茶友大家下午好!

说实在的,我对今天讲坛“生活禅与茶生活”这个主题是既感到亲切又有些陌生。

亲切的是因为“生活禅”这个概念是从我们河北诞生的,而且我本身就在“茶生活”之中从事着茶艺教学工作。陌生的是以我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把这三个字理解透彻,也很难把握今天的演讲尺度。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样来述说茶样人生和生活中的禅呢?

当我求教于我的恩师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深,那就是“离开禅而论禅,离开茶而说茶”。也就是说,不要纠结在“禅”与“茶”这两个字上,而是联系你生活中抑或是人生中的一杯茶给你带来的幸福指数和得到当下欢喜心的一种感知。而这种感知和体验,恰恰正是“禅”的魅力,也是“茶”的魅力。

老师的点拨让我茅塞顿开,仿佛心中的小感悟如涌泉连珠般展露出来。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思绪回转到我与茶结缘的那年----也就是11年前的夏天,那年我刚好23岁,感谢在这最美好的年华让我遇到茶,茶在我的生活中从此就再也不曾离别,而是慢慢生根、发芽、开花,并结下智慧的果。

在这11年里我从一个喜茶者变成一名授茶者,靠的是对茶艺文化的深深喜爱与浓厚的兴趣,以及朋友们给予我的支持与鼓励。

2015年我创办了属于自己的茶文化工作室,茶室装修的一砖一瓦,每个配饰,大到家具,小到一个钉子、一幅画,都是我亲手选购,亲自布置,在这方承载着我梦想的小小天地里,我勾勒着少儿茶艺未来的蓝图,我乐在这样的茶生活之中,享受其中的欢喜。从此便踏上了和孩子们相依在一起的习茶路上。

在授茶课上,孩子们坚定的小眼神儿至今让我难忘,孩子们对茶的喜爱程度让我自信不凡,从那时起我常常这样鼓励自己——我是一位多么优秀的少儿茶艺老师啊。但无论怎么说,我和孩子们打交道,我的内心是放松的,是清澈的,是愉悦的。

每当我积累了少儿茶艺的教学特点以及教学方法经验后,大胆与学校及少儿组织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为拓展少儿习茶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从我的内心里非常感谢这些长期“跟班”的学生们,在这份“茶缘”的牵引下让我和孩子们久久相伴,孩子们也不负所望,每每在学校一些展演中以表演茶艺为荣。

记得那年暑假前夕,我受邀去到高外小学为四年级学生讲述“一杯茶的故事”,课程分为理论和实操两个板块,共有八次分享课程。理论课程时,学生们竖耳倾听,踊跃发言,个个机灵可爱;实际操作时,学生们更像是草原上的羊儿——自由、天真,富有童趣,漫游在泡茶的世界里。

都说素质教育是要从小培养孩子们在德育美育方面的发展,这话没错,在茶艺实操练习中,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比如器皿的摆放,动手煮水、清洗杯具;还培养了孩子们礼貌、助人为乐的美德。在一次次泡茶、斟茶、奉茶的过程中磨练孩子们的包容意识、礼让意识和心存感恩之心。

实操课上,小朋友们个个争做主泡手,以服务他人为乐,每次带去的茶样除了课堂使用外,稍有剩余也会被小朋友们“瓜分”的干干净净,小朋友们分秒享受着这份“争取”来的快乐滋味。

时光在不经意中流淌着,我和同学们的情谊成了最和谐温暖的师生关系,每周五的下午课仿佛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光——红茶调饮、黑茶调饮、乌龙茶调饮、同学们对比试验着,将孩子们的热情推到高潮。由于亲自动手,孩子们很快就能掌握技巧,调整好茶与水的比例,调出可口的奶茶,仿佛所有的幸福此刻都化作了一杯香浓的奶茶。

由于快到其中考试,茶艺兴趣课在接近尾声时做了暂时停课的决定。得知茶艺课暂停的消息,很多孩子们闷闷不乐,当时有一位同学因为茶艺课停课找到校长理论起来:“我们都喜欢茶艺课程,我们会好好复习,认真听课,不会耽误考试的,希望学校不要停掉茶艺兴趣课……”

童言可爱,但当我听到孩子们对茶艺课喜爱的反馈以及期待我去上课的渴望心情,内心涌动着却是幸福的热泪,我感谢这份“茶缘”让我收获了这份欢喜,感谢这份“茶缘”让我在从茶过程中得到了一种禅悦,在这个夏天我被孩子们的一壶茶演绎得纯真而透明。

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好比是禅,兴趣好比海中灯塔,曾经有多少的迷失,曾经有多少的困顿,都因那一杯心安之茶而统统化解,得到心灵的愉悦。

之后的我又陆续开展了成人茶艺课,我在习茶、授茶的前行路上砥砺前行,不敢懈怠。课上我们以茶艺结缘,课下我们以茶德相交,大家不仅收获了茶文化知识,更收获了一份友谊,一份禅趣。

当然,茶之所以被称之为“国饮”,除了天然、健康属性之外,我想更多的是茶能让人内省自性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净慧长老将饮茶这样一种生活日用明确提升到“正、清、和、雅”精神层面,这也正是每一位茶人都要修行的“茶德”。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小团队,不再孤立无援,我们因喜茶、爱茶而走到一起;因善于包容与分享而团结在一起;因甘于奉献而紧紧相依。我想这份欢喜这份幸福就是我多年习茶的最大福报,就像茶把最美妙的感觉都给了懂它的人,而我们都把自己最温柔的一面给了彼此……

茶艺师这份职业带给我的美好是我最为之骄傲的,用好朋友的话来说:“最仙儿”的是你们茶艺老师,“最接地气”的也是你们茶艺老师。这不正是茶的雅俗共赏和禅修实践在茶生活中的体现吗!

我始终信奉茶人都应是社会的正人君子,在茶圈经常听人们说:“要做茶,先做人”。没错,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假。用禅茶的“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功能来鼓励自己,从自以为懂得很多到其实懂得还太少;从外在注重形而下到内在修炼形而上,无论是心态上还是习练方法上,是茶教会我“人品即品茶,品茶即品人”的道理,是生活的禅修让我得到工作精进和喜悦。

茶是有灵魂的,就像人一样。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才成就了一杯好茶。习茶,要报以务实求真的心态才能遇见更优秀的彼此,才能得到无限的欢心。

是茶让我变得更优雅、从容;

是禅让我变得更自在、自信。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恩师,在茶与人生的道路上给予我许许多多的帮助。文字的撰写、活动的策划、会议的执行、一次次的磨练与考验都增加了我做事的能力与自信心。

我想此生以茶为点,画出我人生的线和面,成就一个觉悟的圆,圆融着自己!以禅为心,与茶结缘,让年轻的心灵通透清爽,做一个懂得为他人着想而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自己!

找到约5,238条结果 (用时 0.02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7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