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亮在首届“生活禅与茶生活”讲坛演讲:难忘这碗赵州茶

杨子笠

尊敬的耀悦法师,与会的各位代表、各位茶友大家下午好!

我是第七届“生活禅夏令营”的营员,当年我是处在最迷茫时期进入到这个营员的队伍中。

1999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这次夏令营,也让我认识了赵州柏林禅寺。在七天的夏令营当中,每天都能接触法师的讲座,当时寺院的方丈净慧长老推荐我读《金刚经》和《六祖坛经》。那时,几乎每天晚上我都跟他老人家一起学习生活禅,一起普茶。当时我完全沉浸在“生活禅”的快乐之中,从此就和这碗“赵州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那以后,我自认为自己既是一个“生活禅人”,也是一个“赵州茶人”。至此,在我今后学习和工作之时,不知不觉的迷上了佛教文化、禅宗文化和禅茶文化,并越学越感兴趣。

为了深入到佛教文化和禅茶文化奥妙之中,2000年,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考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用几年时间读出了佛学硕士。这一切,可以说是在净慧长老的指引下,让我深深的爱上了生活禅和赵州茶,期间,我学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

净慧长老提出的“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一禅茶理念我非常认同,他是佛教菩提心思想的具体体现。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定格在“利他”。我自己总结和理解所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这个世界因为你的存在好了哪怕一点点,这个生命就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了,也就是我为让这个世界变美好而活着。这就是净老长老给予我赵州这碗茶第一帮助。

当然,这碗“赵州茶”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茶滋味或生活味道,更多的是指向精神层面。以我个人之见,我还从这碗赵州茶中品出了更加神奇的味道——那就是一个庞大的以华严思想为理论依托的世界观。

《华严经》对这个世界是这样描述的:佛陀把这个世界比喻像一朵千叶宝莲花,每一个叶片上有一个佛在说法,每一片叶子都是一个世界,每一片叶子同时又是一朵千叶宝莲,这一朵千叶宝莲的每一片叶子上也有一尊佛在说法,而这片叶子也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如是往下层层无碍,无穷无尽,也就是其小无内。当我们说了那多千叶宝莲,实际上也是一朵更大的千叶宝莲上的一个瓣,如是往上其大无碍,层层无碍,这与我们现代科技所发现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非常相像。佛陀在这里只用一个比喻,比喻他所理解和见到这个世界概况。用千叶宝莲来比喻,让我感到很神奇。在2500年前,在没有电子望远镜,也没有电子显微镜,佛陀他怎么能知道这么高深而精准的事情呢?同时还为我们描述出了一个宇宙模型。实在让人感到令人震惊。而这还不是最神奇的,最神奇的是他认为千叶宝莲上的每一个瓣都一样大,不管是哪一层,他都一样大,没有大小的区别,每一瓣花瓣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每一尊佛也都是一样的无上正等正觉。

神奇的比喻还不止这些,还是在《华严经》中,佛陀把我们这个世界比喻成一颗宝珠——叫摩尼宝珠,由许多许多的宝珠串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大网,这个大网有横向的链子和纵向的链子串起来,是无穷大,也是无边无际的大。每一个珠子都会放光,光光互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说,每一个珠子都是一个发光体,它的光芒能照到一切珠子上,而一切珠子上的光,也都能照到这一颗珠子上。这就是用来比喻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世界,一珠中含一切珠光,一切珠光应一珠中,光光互射,光光无碍,这个网就叫因陀罗网。

上述千叶宝莲的比喻和因陀罗网的比喻,极大的启发了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不断地刺激我对这个世界的思考。起先,我从事易经研究,同时也研究风水,于是我就结合佛教里“依证二报、同时庄严”的理论,提出了风水禅观这个概念,写出了一本专著叫《风水禅观》,这是我结合宋代临济宗第十三代祖师普庵印肃禅师的一篇五千多字文章,那篇文章的题目就叫“风水禅”,也就是说风水禅最早的提出是宋代的普庵,我只是结合普庵禅师的理论创立的这种禅观方法。

所谓“依证二报、同时庄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依报”就是我们所依靠的生存环境,“证报”就是我们的修行证量,也就是善恶因果加减乘除的总合得数,而依报是随着证报而转,也就是我们所居住环境的好坏,是依我们的善恶福报而转,道理很明白,说你有福报就能住到很好的风水局里,这个理论对风水学是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同样也给佛教理论和风水理论构架了一座桥梁。如此,能够使许多从事佛教研究者不再抵触风水,也能使许多从事风水研究者沿着这一台阶走进佛教。

此外,风水还能够迅速让学人体会到天人合一、天人本一的奥妙,进而对貌似玄虚的佛教理论有一个切身的体验,便于入门学习。

《风水禅观》这一理论建构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认同。河北省佛学院教授杜大威老师认为这是佛教愿波罗蜜和力波罗蜜的体现,著名禅茶文化学者陈云君先生还欣然为这本书写了序,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舒曼老师,还给这本书写了推荐文章,并收入到《舒曼茶文化续集》一书中。这些,都是给予这本书充分的肯定,而我以为,这或许是对净慧长老“生活禅”思想在实践层面上的一个延伸。这样的一些感悟,是我近些年品味这碗“赵州茶”所品出的一种“小味道”而已。

除此之外,赵州“吃茶去”理念还浇灌出我的一本诗集——《春江诗稿》,也是习茶、论禅、书画的心得。

千万不要小瞧这碗赵州茶,因我常“喝”赵州茶,给予了我勇猛精进的学习能力,让我连读了两个硕士。

更重要的是,赵州茶让我升起了广阔无边的菩提心。

从2010年以来,我发心创办了春江书院公益讲堂,以及明德家园儿童村两家公益慈善机构,免费为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公益讲座三千余场,网上免费《易经》教学视频两百多集,《金刚经》、《六祖坛经》讲座视频一百多集,为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尽己所能。我在创办民办孤儿院期间,每年都要投入三十万元资金解决孩子们的吃住、学习、房租、水电等开销。九年时间里,一共抚养了二十二名孤贫儿童,直到长大成人,其中三名还考上了大学。

这些都是净慧长老的这碗赵州茶和这碗茶汤里“喜舍慈悲”给予我在茶生活中实践生活禅的能量。在这里,我要深深的感谢净慧老和尚,感谢生活禅夏令营,感谢赵州禅师的“吃茶去”。

最后,让我以曾经与净慧长老在一起茶话的一段对话来做今日演讲结语:

某日下午,在邢台玉泉寺和老和尚一起喝茶,我偶然的提到禅宗一则公案——《一口吸进西江水》。讲到有人喋喋不休的给一个学生讲这个故事时,净慧长老听后就对我说:“别说一口吸进西江水了,你若能把寺院门口的玉泉水一口吸干,否则饭钱照算!”

我赶紧反观内照,收敛心神,慢慢回答:“玉泉寺门口的玉泉水是从滹沱河流过来的,滹沱河的河水是从曹溪流过来的。”

净慧老和尚马上说:“曹溪的溪水是从印度河流过来的,印度河的河水是从天上来的。”

老和尚说完,就起身离席归丈。

我则静坐茶室,闻到了满室茶香。这茶香至今仍陪伴着我。

评论 / 1

青山巍峨
#151306

吃茶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