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上根普洱茶厂

找到约185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从01简体云说开,聊聊普洱老茶的暗记之谜

与96紫大益与97水蓝印这两位珠玉在前的前辈相比,01简体云没太多故事,是一款采用常规八中茶版面,传统7542配方的厂货,但却凭借其优秀的品饮价值,直接带火了“简体云”系列。

“01简体云”兴起前,所有包装上“云南七子饼茶”中“云”为简体字的茶品,都可以叫“简体云”,比如01年天福简体云,03年销马大益简体云,01年7502配方简体云等等,而如今,一说起“01简体云”,乃至是“简体云”,最耀眼的莫过于2001年勐海茶厂生产的这款中茶版面简体云7542。

01简体云的批次辨识点

01简体云,肥壮茶菁为里,幼嫩芽叶撒面,芽头细嫩均匀,是标准的7542风格,历经20余年转化,饼面转褐,泛油光,汤色粟红通透,入口饱满,花果香浓郁,木质香已出,有果甜香,梅子韵显,茶气、茶韵足。

可能正是因为其版面常规的同时,还备受市场认可,01简体云与88青的处境相似,引来了诸多同时期茶品的争相认亲,乃至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因此我们要重点了解下其批次版本与特征点。

首先,所有版面的01简体云都具有以下版面特征:八中茶中的“茶”字为套色印刷加盖章,油墨深浅不匀;简体厂内飞,右下角有傣文符号;7542拼配风格显著,条索纤细,金芽撒面(这点可用来区分7542与7502)。

其次,01简体云可大致分为薄纸与厚纸两类批次,通常认为棉纸越薄,批次越靠前,品质更好,价格也相对更高(不考虑仓储等其他因素),能透过绵纸轻松看清内票上文字的为薄纸批次;文字不容易辨识,棉纸柔韧不易碎为厚纸批次。


另外,通过内票规格大小也可辅助辨认01简体云批次,一般薄纸版的内票尺寸略小,字样排版更紧凑,6行英文说明,底部2行中茶公司英文翻译,最后一个单词为“branch”(分公司);厚纸版则采用常规内票,7行英文说明,底部3行中茶公司英文翻译,最后一个单词“branch”(公司)错印成了“bravch”。

最后,01简体云绵纸上方“云南七子饼茶”的“七”、“子”、“南”这三个大字,还存在有缺和无缺之分,不过不同版本存在混用情况,具体原因下面还会分析,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还存在一款与01简体云7542采用相同版面,品质稍差的2001年中茶7502青饼,这两款“双胞胎茶品”经常被茶友们混淆,亦有茶商在“挂羊头卖狗肉”,这里再介绍几种辨认方法。

所谓“7502”,其中的“0”与用料等级无关,而是当年茶商提出的定制化需求,相比于7542的芽头撒面和纤细秀长的条索,7502的用料更粗老,饼型也更宽厚蓬松,俗称“轻泡感”,翻过来看背面,能看到粗梗,老黄片和碎料,口感也更加粗犷。

老茶暗记与真实历史

三款明星茶介绍到这里,有细心的茶友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如果说96紫大益的“断南”,97水蓝印的“大七”“繁体葉”,01简体云的薄厚绵纸,还能总结规律,有可能是厂家设置的暗记以外,那96紫大益拼音里缺个g,01简体云的单词错印,缺字无规可寻,似乎并不符合常理。

其实,这些茶品版面上的特征和细微区分,与其说是厂家有意为之的暗记,更像是当年生产时条件有限所留下的一点遗憾,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真实的普洱茶制销史中寻找答案。

20世纪80年代以前,普洱饼茶的生产主要由勐海茶厂负责,品种上仅有7532青饼、7542青饼、7572熟饼、7452熟饼这4款,版面全部采用八中茶常规版面,即我们最熟悉的云南七子饼茶。

需要提醒的是,当年云南全省茶叶地产、供、销业务,由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即省茶司)全权负责,其中饼茶所用的绵纸,是省茶司委托昆明“华山印刷厂”印制后再发运到勐海茶厂的,因此当时并不存在厂家暗记之说,另外当年用的是老旧的圆盘式单色印刷机,换色需再次印刷,这就解释了一些茶品八中茶中的“茶”字歪扭,偏移的现象。

20世纪80年代,勐海茶厂的渥堆发酵技术水平提高,又有了8582青饼、8592熟饼这两款香港南天公司的定制茶品,茶品出口大大增加,普洱散茶编织袋,饼茶内飞、内票、绵纸,乃至整件包装所用的竹篾需求数量都大大增加,负责这些物料的省茶司包装科一时忙不过来,沟通后决定将包装生产权下放给勐海茶厂,由勐海县印刷厂负责。

当年条件有限,茶品所用棉纸的印刷和制版,都是厂家拿着现成的茶饼去找印刷厂,让制版师傅手工绘制的,所用颜料也是调色师傅凭经验和感觉人工调色的,光线强弱,不同气候,都会影响调色,这就解释了为什么97水蓝印中心的茶字后来会呈现出淡蓝色,以及不同批次的茶品绵纸颜色深浅不一的原因。

况且,当时的勐海只是一座偏远的边境小城,县区级印刷厂的条件是很差的,长期印刷后,铅字库字体不齐,字体损坏更是家常便饭,某些铅字磨损后又找不到备用的,就只好用相近字体代替,甚至弃用,这就解释了96紫大益上“缺g”和“断南”的成因,乃至“大七,小七”,“尖出飞,平出飞”,“事业青”茶品、大白菜特有的闪电纹等特征的由来。

1999年海湾茶厂事业青

白菜系列主要辨识点

绵纸方面,早期七子饼茶绵纸多为“手工纸”,需要沤浸蒸煮、打浆、抄纸、捞浆、压榨、晾干等诸多工序,特征点是纸质柔薄,纸面上分布着诸多“打浆”未捣细的木质纤维,优势是透气性好,无化工添加剂,缺点是生产效率低下,产量少。


1993年勐海茶厂7572熟饼,非常薄的手工棉纸,如此品相殊为不易

20世纪80年代,随着工艺进步,出现了用机器代替手工捶捣纸浆的“半手工纸”,因此当年普洱茶所用绵纸中存在“手工纸”和“半手工纸”混用的情况,90年代又出现了效率更高“纯机制绵纸”,并于1997年左右全面取代了其他绵纸,而97水蓝印的特薄绵纸,可能正是最后一批手工纸。


最后,再补充一些省茶司定制茶的真实情况,以前生产正规出口的饼茶、沱茶,外包装上都是统一用“八中茶”的商标,内包装或者内飞上会标注生产茶厂名称,7542、7572、8582、8592之类的饼茶,则是在内飞纸上印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茶厂出品”字样,非常规范。


1996年以后,茶叶公司开始内部改制,实行部门承包经营责任制,很多部门开始自己找其他途径生产茶产品,做出来的茶叶包装内飞或包纸上不能印茶厂名称,就印“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品”,或者更简单的只印上“八中茶”商标,用“八中茶”的外包棉纸包上。

另一方面,1996年以后,原生产出口普洱茶的几大国营茶厂订单锐减,只能自谋生路,接受各路茶商的订单,当时新的秩序尚未确立,旧的秩序也未消亡,除了常规产品,很多茶商还有个性化要求,不过当时的条件比较简陋,茶品的包装方式也比较朴素,大多是在传统的七子饼版面上做文章。

1999年海湾茶厂事业青,基本延续了传统版面和经典配方的茶品

比如换个颜色(各种蓝印,黄印,红印),改下文字,画些图案,加根丝带(各种红丝带,金丝带),复古版面的(打号级茶名号,走印级茶风格)等等,像99易昌号这种采用篆体特色版面的,在当时已经是非常“时髦”的存在了,也被很多人争相模仿。

颜色各异的大益茶

当然,并不是说这段时间生产的普洱茶都不是好茶,相反,其中一些茶的品质还有可能高于大厂常规产品,尤其是一些资深茶商的定制品,留到现在已经成为中期茶中的明星茶品。

2000年红印红丝带沱



2001年红丝带乔木老树


版面正中的橙色茶字明显不是绿色自然褪色的变现,也说明了其定制茶身份

历史无需掩盖,真理越辩越明,这才是隐藏在老茶绵纸江湖下,最真实的普洱茶包装印刷的实际情况。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01年紫大益4号饼:短脚A、缺口R、断南......这些细节是辨别真伪的主要特征!

2001年紫大益4号青饼,是第一批用紫色大益包装的茶,不同于96紫大益包装的“外紫内红”,其外包装及内飞字体都是紫色。

01年紫大益4号饼,真伪如何辨?短脚A、缺口R、断南是关键

2001年紫大益4号青饼

作为96之后的又一批紫大益,01年紫大益4号饼却不是7542配方。这款茶的茶菁级别为四级,一口料制成,大票上醒目印有“4号”,因而称为“4号青饼”。

今天,旗舰店“藏品普洱”掌柜,就和大家详细介绍2001年紫大益4号饼这款茶。


藏品普洱,藏品牌好普洱,每天一篇专业原创文章,150多款明星老茶介绍,分享普洱茶品牌、老茶,以及买茶、存茶、泡茶、品茶的专业干货知识,尽在工众号“藏品普洱”,欢迎交流!

一、紫大益4号饼101、102批次

01年紫大益4号饼在市场上一共流通有3个批次,其中101、102批是老勐海茶厂的正宗出身,从棉纸质地、印油颜色、背面包法都能看出是根正苗红的A货。

主要有四个防伪特征:

①短脚A:英文“CHA”的A字右下角没写完,缺了一笔。

②缺口R:大益商标右上R标志的圆圈有三个缺口。

01年紫大益4号饼,真伪如何辨?短脚A、缺口R、断南是关键

包装细节

01年紫大益4号饼,真伪如何辨?短脚A、缺口R、断南是关键

包装细节

01年紫大益4号饼,真伪如何辨?短脚A、缺口R、断南是关键

包装细节

“雲”和“餠”是繁体字,下面“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勐海茶業有限責任公司”也是繁体字。

西双版纳的“双”拼音为“SHUAN”,少了一个字母G。

01年紫大益4号饼,真伪如何辨?短脚A、缺口R、断南是关键

包装细节

101、102批紫大益4号饼经常在市面现身,在各个权威普洱茶工具书及杂质书刊上,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作为出身国营勐海茶厂名门的正品,它们的命运比103批要顺利得多。

二、最受追捧的103批断南4号饼

在比较权威的《大益普洱茶事典》、《深邃的七子世界》两本工具书上,只列出了101批与102批紫大益4号饼。

01年紫大益4号饼,真伪如何辨?短脚A、缺口R、断南是关键

资料图

经多方查阅杂志及期刊,我们在《新生普洱年鉴(1998~2003)》一书中找到了103批断南4号饼的资料。

01年紫大益4号饼,真伪如何辨?短脚A、缺口R、断南是关键

资料图

103批紫大益4号饼,主要特点是云南的“南”字第一横中间断开茶版纸质较薄,印油颜色清晰,背面包法为塞窝式包法,并非国营老勐海茶厂的传统车轮包或燕尾包。

01年紫大益4号饼,真伪如何辨?短脚A、缺口R、断南是关键

茶品细节

据说,103批紫大益4号饼,从大票到外包、内票、内飞等,都是国营老勐海茶厂原厂正品,茶饼则是厂内工作人员接单,委托外边厂家生产的,因而在权威图书上几乎没有记载。

103批断南4号饼有销马版和销台版2个版本。

销马版:紫色印刷较深,饼型偏薄,内票上第二行印有“亦称圆茶”,茶汤无烟味;

销台版:紫色印刷稍淡,饼型偏厚,内票上第二行“亦称圆茶”之“圆”字,错版印成“国”字,茶汤有烟味,因此成为那批最受追捧的正宗断南4号饼。

01年紫大益4号饼,真伪如何辨?短脚A、缺口R、断南是关键

茶品对比

早些年市场并不认可103批次,认为是厂外货,不是正宗名门出身。如今会喝茶的人越来越多,加上103批紫大益4号饼转化不错,金子总会发光,逐渐成为市场热门。

知名茶人黄刚先生与《普洱壶艺》编辑长梁俊智先生,更是一致认为,103批用料及仓储都很好,甚至超过101、102批,属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2002年之间与勐海茶厂有关联的茶品”。

三、01年103批紫大益4号饼开汤

2001年紫大益4号饼,当年曾与同年份简体云7542齐名,现如今市场价格已被简体云抛在身后,那么茶质经过多年陈化,是否也全面落后简体云呢?

先看茶饼,条索幼细匀齐,符合4级茶菁特征,用料等级甚至高于传统的7542配方。茶饼油润度好,金芽显现,干茶香气浓烈。

01年紫大益4号饼,真伪如何辨?短脚A、缺口R、断南是关键

2001年紫大益茶饼

投茶入壶,沸水缓缓注下,清幽茶香瞬间飘盈于室内。茶汤初入口有苦底,随后生津回甘,汤质饱满厚重;烟香突出,混合着花香,完全溶在茶汤里;茶气强烈刚猛,冲击力强,留香持久,尾水香甜。

01年紫大益4号饼,真伪如何辨?短脚A、缺口R、断南是关键

2001年紫大益茶汤

黄刚先生曾如此评价此茶,“从103四号饼身上看到了96紫大益的影子,过几年四号饼再转一点、烟味褪一点,应该就是96紫大益现在这个样子了。”

01年紫大益4号饼,真伪如何辨?短脚A、缺口R、断南是关键

资料图

01年紫大益4号饼,真伪如何辨?短脚A、缺口R、断南是关键

资料图

总体而言,01年紫大益4号青饼与传统7542风格差异较大,条索细幼,比7542等级略高,茶汤醇厚度好,茶气刚劲,显烟香。虽说在滋味丰富度上稍逊于简体云,但总体潜力不错,再放几年,更有接继96紫大益之潜力,非常适合收藏品鉴。

声明:文章由“藏品普洱”原创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资料:

  • 梁俊智.大益普洱茶大事典:1994-2007 [M].台北:五行图书,2007
  • 陈智同.深邃的七子世界[M].台北:五行图书,2006
  • 梁俊智.新生普洱年鉴(1998~2003)[M].台北:五行图书,2012
  • 2001年103批紫大益4号饼广告[J].《普洱壶艺》,2013(50)

无仓不普洱:仓储与普洱茶在当代的复兴

1、“做旧”催生庞大的现代普洱茶产业

普洱茶的仓储史要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1949年底到1950年,普洱茶的原产地——云南解放,一些在云南生产与经营普洱茶的老字号纷纷关闭,其经营者及其家族纷纷“跑路”到大陆之外。剩下在云南坚持做茶的民间商号,也先后经历了公私合营、茶叶的统购统销,被国家“混改”成国营经济,或者被直接抛弃了。

香港与东南亚一带,是普洱茶的传统销区。原产地的生产格局被革命了,也就喻示着民间私商主导的普洱茶号级茶时代的终结,进入了国营大厂与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主导的印级茶、七子饼茶时代。五十年代初期,一些老字号的茶品因停产而断货,而消费者还想买这些茶,很难得到的东西肯定紧俏,价格猛涨。香港的茶商抓住了这一商机,开始仿制宋聘号等老字号茶品供应市场。与此同时,相比红茶、绿茶、乌龙茶价格高,普洱茶因物美价廉、耐泡,成为了供应香港茶楼的主打低档茶。此外,跑到大陆之外的老字号经营者及其后人,也在越南、泰国等地开辟茶园,建加工厂,生产与经营普洱茶,从而兴起了“边境普洱”(泰国、越南在云南边境之外)。

为什么我们经常说,普洱茶是出口转内销的产物。这是特定的历史背景造成的。1950年,普洱茶的号级茶传统被斩断,其余脉跑到香港与东南亚一带去发展,以香港仿制老字号产品、边境普洱的名义续存下来。1993年之后,为什么许多台湾人、韩国人、马来西亚人、香港人纷纷跑到易武去寻根,是因为他们长期受老字号文化的影响,认为这个才是普洱茶嫡亲血脉,而印级茶,尤其是七子饼茶,是传统普洱茶制程与文化被社会主义新时代篡改后的结果。他们不太认同国营大厂生产的普洱茶,

所以他们要来易武寻根,续接号级茶的传统。故在90年代中期,与易武当地人合谋,恢复传统工艺,掀起了号级茶复兴运动,这就是如今非常流行的古法制茶之滥觞!

古法制茶,其实就是民间传统手工制茶。区别于国营大厂主导的现代大工业化制茶。到了今天,传统手工茶与机器茶,已经成为普洱茶加工的两大流派。

50年代,香港人一是复制号级茶供应市场,另一个就是普洱茶成为茶楼的低档饮料。我们知道,号级茶在民国有所谓的“筑茶”工艺,卖的许多是经过陈化的“红汤茶”。香港老百姓到茶楼喝茶,也喝不来苦涩味重的新茶。这样一来,就迫使香港茶商去研究,通过洒水增湿来加速普洱茶的陈化。洒水增湿这一小步,却是普洱茶现代发展史上极其关键的一跳,因为其不小心打开了普洱茶的熟茶与仓储陈化之魔方。

现在我们追述熟茶发酵工艺之缘起,从云南1973年到1975年的创制现代熟茶工艺,然后要追到60年代的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最终要找到50年代香港人在茶堆上洒水,增温增湿这个源头来。而普洱茶仓储陈化,其实跟熟茶是同一源头,也是洒水增温增湿的产物,这就是为什么普洱茶的仓储,最开始是湿仓的原因!熟茶与湿仓茶,其实从最开始是一回事,即都是做旧工艺,通过营造高温高湿的环境,加速普洱茶转化,只不过在后来逐渐发展成两个不同领域的东西。

建国后,普洱茶的市场有三块,一是边销,二是内销,三是外销。外销主要是通过香港本地消费及转口贸易来完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普洱茶的出口由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所把持,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只是供应原料为主。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看到香港人利用大陆与东南亚的原料,进行“做旧”,赚了许多钱。广东公司不想只提供原料,于是在50年代末期开始破译香港人的做旧技术,结果在60年代初研制出广东普洱茶。这就是大名鼎鼎“广云贡饼”之缘起。70年代初,云南取得了茶叶出口权,于是派人到广东学做熟茶,加上自己独创的一些东西,结果诞生了划时代的产物——现代普洱熟茶。

有生意好做,大家都是有样学样,50年代香港人学老字号,60年代广东人学香港,70年代云南人学广东。到了80年代,可是全国人民学云南做普洱熟茶。70年代末期,熟茶的保健价值开始受到日本、法国等西方主流社会关注,从而开启了从1978年到整个80年代的普洱茶出口法国、日本等国家之热潮,熟茶成为减肥茶、窈窕茶,摆在药店里卖,普洱茶成为了“东方神药”。看到云南人、广东人生产的熟茶生意大好,于是贵州、四川、湖南、重庆等做各类黑茶的地方,也纷纷上马普洱茶生产线,搞起了五花八门的普洱茶,那个年代,据说烘青料用来发酵熟茶,是非常先进与时髦的事!1980年,普洱茶出口量暴增,喻示着进入了80年代普洱茶的黄金时期,一直热到1989年,市场熄火。

89年这个年份很特殊,政治就不说了,就经济而言,88年我们知道有价格双轨制,搞价格闯关,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引发全民抢购潮,这就造成了89年市场的失控(疯狂之后往往是失控,这就是为什么1989年6月之后,中国要治理整顿三年,直到92年才告别保守,拥抱市场经济)。茶叶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份子,也不例外,要受大环境的营销。1989年,有中国茶叶发展史上著名的“茶叶大战”,也就是茶叶流通体制在1985年放开以后,许多人都可以去收毛茶,结果造成了1989年的毛茶收购大战,价格先涨得很高,然后暴跌,茶叶滞销,市场一片狼藉。

89年出了许多事,日本也出现关于普洱茶的负面报道,加上西方对中国的制裁,以及全国都在做普洱茶,造成供大于求,大量过期炒青、烘青绿茶用来发酵熟茶,产品良莠不齐,海外市场口碑变差,普洱茶的出口迅速萎缩。

再后来就是90年代台湾普洱茶市场的兴起,21世纪初大陆普洱茶市场的兴起。

复盘50年代到如今的普洱茶发展史,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普洱茶不是一场拳击赛,而是一场接力赛,不但大中华经济圈参加了,连老外也参与接力。普洱茶何其幸哉!

2、普洱茶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仓储

上文说了,50年代香港人的做旧探索,催生了熟茶与湿仓茶,也为其后台湾人去寻找老字号的根埋下了伏笔。90年代台湾人到易武寻根问祖,推动普洱茶传统手工制茶的复兴。

熟茶开启了80年代的法国、日本普洱茶热。这是普洱茶的保健价值被重视,普洱茶成为了一种健康饮料。

90年代,台湾人推崇生茶,宣传普洱茶是能喝的古董,讲述“爷爷做茶孙子卖”之越陈越香的故事,从而开启了普洱茶的投资收藏时代。

不管是健康价值,还是投资收藏价值,都是建立在“做旧”的基础上。“做旧”的实质其实是后发酵再加工。也就是普洱茶才生产出来,只是半成品,必须经过后发酵来变成“熟成”的成品。后发酵可以是人工渥堆,也可以是仓储陈化。人工渥堆的熟茶,采用传统的轻发酵工艺(传统熟茶为什么是轻发酵,是因为研制熟茶的初衷是追求老生茶的口感,故发酵得轻),才做出来并不适合马上饮用,需要数年时间来仓储,经过陈化提升品质后才上市交易,进入饮用环节。用老料发酵,可以缩短熟茶仓储转化时间,但老料本身也是仓储出来的。采用重发酵新工艺,茶叶出堆不久就可以品饮,但还是要仓储一段时间才好喝。

由此可见,普洱茶的保健价值与越陈越香价值,都是建立在仓储陈化的基础上的。这也造成了2003年之前,普洱茶市场的交易以卖年份茶为主,新茶不好卖,也卖不上价钱,大盘商向茶叶公司、茶厂收购新茶,要在自己的专业仓库里放上三四年,才上市交易。2003年普洱茶开始在大陆兴起,市场的交易规则由卖年份茶,转向卖新茶为主。卖新茶的标志是2004年勐海茶厂改制,其后大家纷纷追捧新茶,将新茶价格不断炒高。2014年之后,中期茶崛起,其表明历史走过一个轮回,由片面追求新茶,重新回归到仓储与年份茶交易体系。

即便在2004年—2014年,大家虽然都去追求新茶,但市场深层次的逻辑还是将新茶买来投资收藏。收藏肯定仓储陈化是大事。这也造成了这十年间,天量的库存积压在东莞。

梳理从1950年到如今的普洱茶,总之一句话,无仓不普洱!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找到约18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