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商超茶叶分析表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中国茶叶批发市场经营情况调研报告

执笔人:王春雷

近十来年来,中国茶产业飞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与消费国。截止2019年底,全国干毛茶产量达279.34万吨;茶叶农业总产值达2396亿元;内销总量接近203万吨,占72.67%;内销额达2740亿元,占99.27%。国内市场销售决定着我国茶叶销售的命脉。茶叶批发市场作为我国链接茶叶生产和终端消费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渠道,在茶叶销售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茶叶的终端形态日益丰富,营销渠道及其组合日益多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茶叶市场的发展形成了压力和挑战,使得不少茶叶市场面临转型与升级的问题。

本报告围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简称:中茶协)2020年开展的“关于开展全国茶叶批发市场经营情况调查”中的基本情况、交易情况、市场功能以及电子商务四个方面内容,多维度体系视角分析中国茶叶批发市场的运营状况、主要特点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茶叶批发市场转型升级提供借鉴参考。

样本市场基本情况

(一)数据分布情况

本年度全国茶叶批发市场经营情况调查采用了重点茶叶批发市场样本市场(以下简称:样本市场)中的基本情况、18-19年各茶类的交易量、交易额、客户类型、市场管理、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等多项信息。汇总显示,各市场填报的相关数据存在较大差异,为合理分配采纳名额,本次报告选取了年交易额较高、批发额占70%以上且据有代表性的茶叶批发市场进行分析,共涉及12个省(直辖市),其中北京2个、上海4个、天津1个、福建1个、广东1个、四川2个、浙江1个、河南1个、江苏1个、河北2个、山东1个、黑龙江1个。

(二) 基本情况分析

1.市场面积及利用率

根据2020年样本市场数据统计,样本市场中茶叶专业批发市场为12个,占比为66.7%,综合型批发市场为6个,占比为33.3%,综合型批发市场中的茶叶比值平均为71.83%。建筑总面积为106.62万平方米,营业总面积为76.89万平方米,批发市场平均利用率为72.12%(图1)。

2.平均租金及出租率

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样本茶叶批发市场总商户数量为7859家,知名品牌企业达724家,占总商户数量的9.2%。平均租金为1274.88元/平方米/年,排名前三名的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黑龙江(图2)。近三年,全国茶叶批发市场的平均出租率稳中有增,2017年为90.36%,2019年达到95.18%。北京、上海、山东、福建、浙江、河北、江苏、山东、黑龙江始终保持着90%以上的出租率,天津、广东、河南、四川也有明显提升(图3)。

图片描述

样本市场交易情况

(一)2018年、2019年市场交易情况

1.2018、2019年市场交易量

2018年,2019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总量分别为191万吨、203万吨。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2019年样本茶叶批发市场交易总量分别为10.01万吨,10.14万吨,分别占当年销售总量的5.24%,5%。(表1)

2.2018年、2019年市场交易额

2018年,2019年中国茶叶内销总额分别达到2661亿元、2396亿元。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2019年样本茶叶批发市场交易总额为174.44亿元,187.90亿元,分别占当年内销总额的6.56%、7.84%。(表2)

(二)近五年茶叶批发市场销售产品结构

近五年来,中国茶叶批发市场的各茶类交易量格局相对稳定。目前,我国前三类消费量最大的茶类为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绿茶仍是主导茶类,占比为71.88%;红茶、乌龙茶分别占比13.19%、5.55%。白茶发展迅速,近年来在内销市场获得了长足的提升与发展,占比达到5.18%,但与其他大茶类相比,产量、产值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与扩容空间。

(三) 茶叶产地排名

调研结果显示,样本市场所销售茶叶的产地前三名依次为福建、浙江、云南。福建茶占比为38.2%,福建茶叶品牌争相辉映,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迅速,多种茶类良性竞争,使得福建茶的影响力逐年增大。浙江茶占比为30.1%,浙江主产绿茶,名优绿茶众多,产量逐年增大却始终保持高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云南茶占比为12.7%,云南是世界茶树的源生地,盛产普洱茶与滇红茶,品种优良,民族特色浓郁是云南茶特有的优势。紧随其后的有贵州、河南、四川、安徽、广西等地。

中国茶叶批发市场的发展概况

在国际上,绝大多数的茶叶是通过茶叶批发市场或者拍卖市场进性交易的。由于茶叶批发市场具有产品集散功能、价格形成功能、信息中心功能以及调节供求等经济功能,并且具有流通费用低、效率高的特点,适应我国茶叶市场化发展的要求。

(一)中国茶叶批发市场已具备基本服务功能

2008年起,我国的茶叶市场和消费需求都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和调试阶段。这意味着国内茶叶营销模式、茶业经济增长方式、茶类消费结构等的转变,对中国茶叶市场都将发生巨大的变革。从国内茶叶的内销渠道上来看,我国茶叶市场的内销售主要依赖茶叶批发市场、农贸集市零售、超市商场专柜、茶叶加盟店、茶叶电商等销售渠道。其中大约有60%的茶叶是通过批发市场进行销售的。我国茶叶批发市场已经具备了产品的收集、整理、以及产品的批发等功能,而且市场通过不断投入和改造,为交易双方提供包括信息、仓储、运输在内的服务功能。

(二)茶叶批发市场发展遇到瓶颈

回看茶行业的零售领域,以传统批发模式为主的茶叶批发市场依然是主流,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流通领域的现代化,国家化程度不断提高,茶叶批发市场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与电商的崛起,以及新零售模式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茶行业的创新。茶叶零售终端迅速发展,早期的茶叶批发市场所处的区域,茶叶品牌连锁店、大型商超茶叶专柜、茶馆、茶叶博物馆、茶叶工作室等茶叶零售及文化体验终端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店铺数量逐年增加,销售额逐步扩大,这极大的分流了批发市场的客户。

各地茶叶批发市场销售主要以老客户为主,大部分市场商户盈利逐年递减,商户流失率增高,部分市场出现了多年未见“空位”。加之茶叶批发市场在自身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不符合现有的城市功能定位。很多市场出现了批发交易额下降,市场辐射功能弱化甚至“有场无市”等现象。

(三)茶叶批发市场加速转型升级

纵观行业发展规律,一个行业成熟发展的标志通常是渠道升级。中国的家电行业经历了传统百货到国美、苏宁这类专业连锁,再到京东这种电商巨头的升级。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批发市场规划与有利政策,促进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相关的行业内外的专家学者纷纷献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部分茶叶批发市场已有意识的转型升级,并取得了一定效果。要完全摆脱批发市场所面临的困境,必须促进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升级。

中国茶叶批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管理规范性不强。

我国茶叶在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范化方面相对落后,茶叶市场交易在推行标准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交易方式提升也受到制约,在产品包装、贮存、保鲜技术的相对落后,难以适应新的交易方式,例如拍卖,长途运输,自营出口等。

(二)市场功能传统,配套服务不足。

在调研的茶叶批发市场中,绝大部分茶叶批发市场功能较为单一,只具有商品集散、仓储物流等传统功能,少数茶叶批发市场仍以传统租赁服务为主,缺少其他配套服务。个别茶叶批发市场已开始有意识的开展相关服务,可是持续性不强。从物流配送方式来看,批发市场自建物流的比例比较低,绝大部分市场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不能满足其参与现代流通方式的需要。

(三)市场与商户建关系脆弱。

受到经济大环境影响,消费者更加理性,消费力度大幅减弱,在众多连锁品牌、商超与电商重重挤压的艰难情形下,茶叶批发市场的生意也是越来越难做。市场内商户自负盈亏,市场的租金随着地产行业的火爆逐年上涨,导致商户的成本增加,利润率降低。商户们很容易对自身的发展前景不看好而撤离农贸市场,不利于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缺乏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关注的行业问题暴露了个别企业的诚信问题,如虚假广告、真假混买等,这对茶叶批发市场及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茶叶批发市场内的商户多为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绝大多数商户靠自觉诚信经营,但个别商家社会责任感低,以次充好,破坏市场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无法保障消费者权益。

中国茶叶批发市场

未来趋势与建议

(一)强化规范管理,建立茶叶批发市场标准化体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市场管理规范,建立市场标准化体系。建立涵盖资质证明、区域规划、市场监管、价格形成、信息服务、仓储物流、电商平台建设等服务元素的中

国茶叶批发市场标准化体系;加强对现有市场管理队伍的专业培训,打造专业市场管理团队,对市场经营的产品进行合理分类,按照不同品类或高低质量合理分区,调研消费者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净化市场环境,并对包装袋等统一标识化,改善杂乱无章,松散的市场秩序,提升茶叶批发市场的综合实力,推动全面转型升级。

(二)完善市场配套服务,凸显市场附加值。

完善市场服务,是市场交易方式提升的前提条件,要逐步建立健全信息、结算等重要支撑体系,加强现代管理系统建设,搞好仓储、加工、运输、配送等物流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市场的集散力和辐射力,扩大交易规模,有效调节供求。除了传统出租场地外,市场可以发展会展论坛、商品整理、质量验证、价格形成、信息发布、加工包装、信誉担保、价格维护、代理储运、统一结算、商务洽谈、文化传播、品牌运营和推广等多项配套业务,从中也可以增加市场的收入。引进多种现代化交易模式,推动电商平台搭建,加快茶叶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同时,商品售前经过市场的检验分级和标准化包装,不仅质量有保障,也更有利于后续的储运、加工和零售。积极发挥市场作用,把我国茶叶批发市场办成:茶叶交易中心、信息传播中心、标准制订和执行中心、茶文化传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

(三)打造“线上营销+线下体验”模式,积极协调好商户关系。

茶叶批发市场急需转型升级,但是目前市场还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要加强对商户的电商业务培训,搭建电商产销平台,并进行大数据关联,了解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适时举办线下茶事活动,或市场营销活动,组织消费者与专业采购商到市场,通过消费大数据的云计算,与线下的服务和体验有机结合,提高商品附加值,实现个性需求,点对点消费,从而获取竞争优势。要善于维护管理,协调好与商户之前的关系,要时刻保持着和商户合作的意识,积极鼓动商户的参与意识,努力实现双方共赢。

(四)强化社会责任,建立茶叶批发市场信用体系。

市场需建立茶叶批发市场信用体系,助力商户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助力茶叶批发市场建设健康、诚信的营销环境。设立黑红名单制度或奖惩制度,将诚信作为一项基本义务严格履行,控制可能存在的信用风险。良好的资信等级和信誉度,是企业社会认可度的重要依托,能为茶叶批发市场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从而提升茶叶批发市场的知名度与竞争力。

来源: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年轻群体饮料消费行为特征及对茶叶营销的启示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茶园面积和产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成为世界茶叶种植和生产第一大国。然而,与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持续增长相比,茶叶消费市场的增速较缓,出现了茶叶产能结构性过剩。茶产业亟需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拓展茶叶消费空间,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增加年轻群体茶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实现年轻群体从“想喝茶”到“爱喝茶”转变,是培育我国茶叶消费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传统的认知中,喝茶群体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但调研发现,在未具有饮茶习惯的年轻群体(每周饮茶次数小于3次)中,超过70%的年轻人具有较强的饮茶意愿。新式茶饮的快速发展,同样也反映出年轻消费群体并不排斥喝茶,只是传统原叶茶在口感、冲泡、携带等方面无法满足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由于大部分年轻群体已具有饮料消费习惯,而饮料和茶叶在一定范畴内均属于饮品,两者的消费行为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年轻群体饮料消费行为,进而寻求对开拓年轻群体茶叶市场的借鉴性意义。

一、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通过IP和设备控制,采用线上拦访随机抽样的形式,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4个一线城市各抽取1000份样本,总计4000份有效样本。通过配额抽样及设计调研门槛,不具有形成饮茶习惯(一周饮茶次数小于3次)的城市消费群体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调研样本的基本人口特征如表1。

表1 调研样本的人口特征统计

调研结果表明(表2),城市年轻群体最喜欢的饮料是矿泉水,占31.25%,其次是乳饮品(13.10%)和碳酸饮料(8.02%)。女性在饮料消费过程中更看重饮料的健康功能,男性则更为看重饮料的品饮体验和提神醒脑功能。从年龄上看,咖啡、果蔬饮料和碳酸饮料存在年龄结构差异。咖啡、果蔬饮料的消费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群占比呈上升趋势;碳酸饮料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其中,20~25岁购买偏好最高(10.29%)。

表2 年轻群体饮料消费结构

在年轻群体购买饮料的原因中(表3),因为口感喜欢的人数占比最多,达29.81%。在购买饮料时,主要受饮料口感因素、健康因素及便利性因素的影响较大,受周围环境、品牌等外部因素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女性更看重饮料的口感和健康,男性则更看重饮料购买和饮用的便利性。年轻群体对渠道的选择很大程度受到渠道覆盖程度的影响,便捷购买、即时饮用及品类多样的渠道更受年轻消费群体的偏爱。

表3 年轻群体饮料消费影响因素

从总体上看,年轻群体饮料消费观念趋于理性(表4),认为饮料性价比要高的占29.83%,认为饮料解渴就好的占28.82%,认为饮料要体现品位的占20.70%,认为品牌最重要的占20.02%。从收入角度看,认为饮料解渴就好的人群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认为品牌最重要的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综上,收入水平和学历层次越高的年轻群体对于饮料的消费诉求,不仅局限于饮料的解渴功能,同时还对饮料的品牌和性价比提出了新的要求。

表4 不同收入水平的年轻群体饮料消费观念

三、年轻群体茶叶营销建议

不同饮料偏好年轻群体的饮茶意愿如表5。年轻群体未来饮茶意愿较高(愿意或者较愿意),偏爱花草茶(84.64%)、果蔬饮料(76.31%)、乳饮品(74.43%)、功能饮料(73.90%)及啤酒的意愿高于平均水平(73.90%)。

表5 不同饮料偏好年轻群体的饮茶意愿

由于茶和饮料均具有同样的饮品属性。对此,从年轻群体饮料消费行为特征切入,基于茶叶企业营销角度,提出以下几方面茶叶产品营销策略。

1.产品开发策略

为更好开拓年轻群体茶叶消费市场,拉近茶叶与年轻消费群体的距离,让茶叶回归最基本的天然饮品的属性。

一是要根据个体差异设计符合年轻群体消费需求的茶产品。分别从性别、收入水平、学历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切入,通过聚焦目标消费群体,最大程度满足不同类型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

二是要优化创新茶产品的口感。传统的原叶茶产品在冲泡上避免不了会产生一定的苦涩味,而年轻群体又极为看重饮品的口感,特别是目标客户为女性的茶产品,更应该注重茶叶产品口感的优化和提升。建议企业坚持创新,不断推出兼具健康功能和良好口感的茶产品。

三是要提升饮茶的便利性。根据前文的研究,年轻群体看重饮料饮用的便利性,其中年轻男性群体更为看重。对此,鼓励茶叶企业适当开发适合冷泡的茶产品,全面简化泡茶流程,做到好茶轻松泡。

四是提升产品的性价比。年轻群体消费观念整体偏于理性。对此,在茶叶产品价格策略上,应遵循性价比优先,让年轻群体轻松买好茶。

2.销售渠道策略

一是逐步拓展便利店渠道。在调研中发现,年轻群体最希望的饮茶场景是上班疲劳时喝茶提神,此场景占比高达53.28%。对此,建议茶叶企业在写字楼周边的便利店开展渠道布局。在茶叶产品销售形态上,可以借鉴咖啡的销售模式,依托泡茶机,通过现场热泡、冷泡或小袋茶包的形式在商圈便利店出售,最大程度满足年轻群体对饮品购买渠道的便利性和产品即饮性需求。

二是重视大型商超渠道。特别是目标消费群体为年轻女性的茶产品,可稳步拓展大型商超渠道。

三是积极开拓线上渠道。虽然年轻群体在线上购买饮料的占比较少,但是茶叶和饮料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年轻群体看重的是渠道产品的选择性,线上渠道就能很好满足此需求。对此,建议企业积极参与茶叶产品的线上渠道布局,并做好产品评价,实现线上和线下渠道的良好互动。

3.营销推广策略

年轻群体对产品的消费诉求呈现差异化特征,通过加强茶叶消费引导,优化营销推广策略,让年轻群体从拥有饮茶意愿向养成饮茶习惯转变。

一是转变传统营销观念。茶叶企业需转变年轻群体不爱喝茶的营销观念,积极主动争取年轻消费群体的茶叶消费市场。

二是开展差异化营销。对于目标客户为年轻女性的茶产品,营销重点聚焦于茶产品健康功能;对于男性群体,营销内容重点侧重于茶叶提神醒脑的功效。

三是开展品牌营销。特别是对于目标客户为高收入水平、高学历人群的茶产品,应重点做好茶产品的品牌培育工作,提炼品牌文化,突出品牌卖点,在保证产品性价比的基础上,满足年轻群体的产品品牌诉求。

四是开展跨界营销。年轻群体热爱潮流文化、时尚文化、圈层文化,建议茶叶企业可通过跨界融合,创新茶文化表达方式,让茶成为具有身份标签和潮流文化元素的产品。

(具体内容详见《中国茶叶》2021年第1期,P44-49,《年轻群体饮料消费行为特征及对茶叶营销的启示》,作者:林梦星,姜爱芹,陈富桥)

作者简介

林梦星

产业经济学硕士,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要从事茶产业经济研究。

来源:中国茶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3年我国茶叶产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2023年,中国茶产业积极应对有效内需不足、外需较弱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顺势而为、优化调整,确保了基本盘的稳定。本期基于2023年中国茶叶产销数据,从不同茶叶品类的生产、国内销售、进出口等角度对当前全国茶产业的产销形势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茶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就当前产业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

一、茶叶生产情况

2023年,全国茶叶生产克服旱涝天气等不利影响,茶叶种植面积及产量、产值稳定增长,绿色低碳转型、技术集成示范工作持续推进,产业路径多元化、产业链细分化的趋势明显。多地实现“单季茶”向“三季茶”扩容。各产区高度重视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茶事活动空前兴盛,持续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1. 主要指标温和上涨

(1)茶园面积缓增可控近年来,各地重视控制茶园面积规模增长,新增茶园面积增幅持续收窄。基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对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行业组织的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直辖市、自治区)茶园总面积343.31万 hm²,同比增加10.29万hm²,增幅3.09%。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安徽、浙江8省茶园面积超过20万hm²(表1)。已开采茶园总面积310万hm²,同比增加7.3万hm²,目前仍有33.3万hm²新茶园未开采。

(2)茶叶产量稳定增长

受干旱气候影响,2023年全国早春茶略有减产,但春茶季后期以及夏秋茶产量的明显提升带动了全年茶叶产量持续增长。据统计,2023年全国干毛茶总产量为333.95万t,同比增长15.85万t,增幅4.98%。其中,湖北、福建、湖南、安徽、贵州、四川6省增产规模在万吨以上(表2)。

(3)农业产值同步提升

2023年,全国干毛茶总产值3296.68亿元,同比增加116.00亿元,增幅3.65%。贵州、四川、福建、云南4省的干毛茶总产值均超过300亿元。云南、福建、安徽、湖南4省的产值增幅均超过15%(表3)。

(4) 茶类结构基本稳定2023年,中国六大茶类产量统计见表4,六大茶类干毛茶产值统计见表5。

2. 运行情况

(1)运行态势总体平稳

受2022年长江流域夏秋持续高温干旱、2023年早春气温偏低影响,全国春茶开采推迟,多省“明前”“雨前”茶减产,名优茶生产受到较大影响,但春茶总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由于近年来各地不断提升茶叶加工技术和茶园管护水平,夏秋茶的采制范围持续扩大,产量较往年有明显提升。

(2)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

各地坚持绿色发展,老旧茶园改造成效明显、技术集成示范工作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供应链基础端扩面增量强,大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3)突出问题仍待解决

综合各地反映的情况分析,一些制约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仍需尽快解决。一是茶园基础设施薄弱,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大。二是生产成本持续走高,2023年度全国采茶工的日均工资较上年上涨5%~10%;此外,多数大中型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在持续提升。三是茶叶消费端承压加大,产品供需不精准的问题凸显。四是面临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部分茶区未落实适区适种、适区适制,盲目跟风热点茶类,对优势区造成较大冲击。

二、内销情况

1. 内销数据指标2023年,受消费需求缓慢复苏及销售通路的影响,中国茶叶内销总量基本持平,内销总额小幅回调,总体表现不及预期。(1)内销总量基本持平2023年,全国茶叶内销总量240.4万t,比增0.7万t,增幅0.3%。六大茶类中,内销量占比最大的绿茶和红茶销量出现小幅下降,其余茶类略有上升(表6)。

(2) 内销总额小幅回调2023年,全国茶叶内销总额3346.7亿元,同比减少48.5亿元,回调约 1.4%。2023年六大茶类内销额统计见表7。

(3)内销均价略有回调

受绿茶均价调整影响,2023年全国茶叶内销均价139.2元/kg,略有回调。2023年六大茶类内销均价统计见表8。

2. 消费市场运行情况(1)消费需求低于预期,骨干茶企创新有为2023年,受整体消费环境与名优春茶产销形势影响,原叶茶内销情况不尽如人意,市场进入阶段性存量竞争期,茶企承受了较大压力。面对新形势、新需求,行业骨干企业主动拥抱变化,在产品宣传、消费场景等领域向互联网世代消费者靠拢,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思维、新方向。(2)线下通路逐步恢复,电商板块增量趋缓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调查,2023年,在茶叶线下销售通路中,品牌专卖店的销售业绩回升最快,相较2019年,店均比增20%~40%;而茶叶专业市场、商超卖场及茶馆的业绩回升相对较缓,2023年仅恢复至2019年的60%~70%。与此同时,受直播电商板块震荡调整的影响,茶叶电商板块增速放缓。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汇总估算,2023年中国茶叶线上交易总额虽已突破350亿元,但增长率回调至6%。(3)现制茶饮换挡提质,新式茶馆悄然崛起2023年,新茶饮行业市场整体规模持续扩大,连锁化率不断提升,行业发展呈现健康化、品牌化大趋势,国际化步伐逐渐加大加快。

三、进出口情况

1. 进口茶叶量额微调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3年,中国进口茶叶3.90万t,同比减少5.48%;进口额1.46亿美元,同比减少0.27% ;均价3.75美元/kg, 同比增长6.09%。

(1) 分茶类统计

2023年,中国进口红茶和黑茶的数量均有增加;进口红茶、乌龙茶的金额微增;进口绿茶、乌龙茶、普洱茶的均价有所上涨。在海关统计列表中,其他花茶和白茶因是首次进入,暂无比较值。2023年中国茶叶进口量、进口额、进口均价统计见表9。

(2)按来源地统计

按茶叶进口量排名,斯里兰卡继续稳居榜首(表10)。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从中国台湾进口的茶叶量连续减少,2023年更是首次掉出前十之外,但进口总额仍以2142.05万美元居第二。

2. 茶叶出口缩量回调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3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36.75万t,同比减少 2.06%;出口额17.39亿美元,同比减少16.49%;均价4.73美元/kg,同比下降14.74%。在出口茶类中,白茶、茉莉花茶于2023年1月1日正式使用独立的海关税则号,使中国茶叶出口类目更加全面与规范。

(1)出口茶类统计

在出口量方面,绿茶仍是我国茶叶出口中绝对优势品类,占比84.18%;除乌龙茶和黑茶有所增长外,其余茶类均有不同幅度下降,其中以红茶降幅最大,达到12.62%。在出口额方面,所有品类均有下降,普洱茶降幅最大,达56.47%。出口均价方面,白茶单价最高,为25.24美元/kg;各茶类均价全部下调,黑茶降幅最大,达51.48%(表11)。

(2)出口省份统计

2023年,全国共有6个省份的茶叶出口总量超过1万t(表12),有5个省份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表13)。出口均价方面,贵州省以16.7美元/kg位居第一,福建省以10.6美元/kg居第二,其余省份的茶叶出口均价均低于10美元/kg。

(3)目的国别统计

2023年,中国茶叶共销往13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超过1万t的目的地共计10个,摩洛哥继续排名第一位。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目的地共计4个,中国香港居首位(表14)。

(4)市场情况

2023年,全球茶叶产销格局基本稳定,但囿于世界经济以及全球茶叶总体产大于销的局面,国际茶市行情仍未好转。中国茶叶出口量在连续两年创出历史新高后,出现适度缩量回调;出口均价连续两年下降10%以上,并拖累出口总额也连续下降10%左右。综合来看,2023年中国茶叶出口形势欠佳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二是国际贸易成本增加,风险加大,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

四、相关建议

1. 各茶叶主产区政府应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2. 政府部门应出台实质性政策,鼓励传统茶文化与消费新需求有机融合,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持续复兴国内市场。3. 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前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利用文化引领精准扶持,持续推进海外拓展。4. 广大企业应坚定信心转变观念,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在增强自身专业能力、经营能力及整合各方资源能力的基础上顺势而上。

来源:中国茶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