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日照茶叶种子

找到约50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之一:山东日照,这里盛产中国最北端的绿茶!

“日出先照之地”的绿茶

北京茶世界资讯:世界上有三大海岸绿茶城市:韩国宝城、日本静冈、中国日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临近大海,处在北纬35度左右,生长环境独特,没有污染,茶叶质量很高。山东省日照市地处黄海之滨,自古被称为“日出先照之地”,因有“碧海、蓝天、金沙滩”之美称,是我国南茶北引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地区。经过40年的发展,山东日照地区已成为山东省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地区,素有“江北第一绿茶基地”的美誉。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空气质量及湿润的海洋气候孕育了日照绿茶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的独特优良品质,被誉为“中国绿茶新贵”。

日照绿茶由来的传说

关于日照绿茶的由来,就连当地的茶农说法都不一样。记者在日照天润绿茶基地采访的时候,听到的关于日照绿茶的由来主要有两个版本。

版本一:

一些在1957年被划为右派的日照县老知识分子下放到安徽,1966年回到了日照,他们带回了安徽的茶叶种子,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和改良,形成了今天的日照绿茶。

版本二:

1966年当时的山东老省委书记推出了“南茶北引”工程,将安徽的黄山小叶毛峰品种引入了山东全省推广种植,结果就是在日照这方水土繁衍生息下来了。

见到了神仙

日照市后黄埠村的一个无名的小山坡,这里就是当年1966年第一批“南茶北引”的试验田。这里面朝水库、背靠青山,在茶园里面可以看到野鸡和听到布谷鸟的叫声。现在这块地的主人叫神贺军,大家管他叫大神,他的儿子自然就是小神。村里人笑称:有两个神仙看着茶园肯定风调雨顺。

大神告诉我:关于日照绿茶的真实版本应该是1966年的“南茶北引”工程。当年在后黄埠村的菜地里面种植了100亩黄山毛峰,经过一个冬天的风吹霜冻仅仅成活了四五亩茶树。但是黄埠村的人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摸索改良后,现在这里已经是中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茶林。茶树品种已经改良成“迎霜”“福云二号”这些抗霜冻和风沙的品种。当年的茶树越冬几乎死掉一半,现在改良的品种再搭建防沙罩,成活率达到百分之百。

大神的媳妇是个女强人也是个心直口快的山东女人,“我们这个日照茶的特点就像山东人的脾气一样倔。”“为什么呢?这里的海拔200到300米,受海洋气候影响年降水900毫米。同时日照时间可以达到14个小时。这个原因就意味着,我们日照茶昼夜温差大,生长缓慢,所以叶片肥厚,耐冲泡。举个例子吧,龙井如果可以泡三四杯的话,我们日照绿茶至少可以泡八九杯。”

山东人实在,在大神的茶园里面记者看到两种没有名字的包装袋。大神媳妇笑着说:这个你们城里人不屑喝的。“一种叫大黄片,就是杀头青时候从滚筒吹出来的大片茶叶。另一个叫碎尖,就是茶叶尖掉下来的最嫩的茶叶尖。其实质量都没的说,十块钱一袋,特别的经冲泡。我们都喝这个。”

板栗香豌豆鲜

在西山碧螺春的茶园里面种植着枇杷、杨梅这些水果,所以碧螺春以果香闻名于世。而在后黄埠村的茶园里面,记者看到了很多板栗树和田间散种的豌豆苗。大神自豪地说:我们日照茶施肥都是有机肥料,比如鸡粪、鸭粪,而茶叶独特的香气就是来自这些板栗和豌豆,你品尝我们的绿茶就会有一种板栗香,豌豆鲜的味道。

在大神的炒茶车间记者又看到了和南方绿茶制作工艺完全不同的场景。日照绿茶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包括摊凉、杀青、揉捻、搓团提毫、烘干等工序,但是全部为机械完成。比起手工做法,大神认为更卫生,更科学。

日照绿茶的特点和炒茶工艺

大神告诉记者,由于山东日照绿茶的知名度和它的外形原因,它的价格比较低,适合工薪阶层。由于日照市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使得茶叶的生产期缓慢,因而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积蓄:茶多酚、儿茶素等各种有效成分及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也远远高于其他绿茶,经专家鉴定,儿茶素、氨基酸的含量分别高于南方茶同类产品13.7%、5.3%。

一:摊凉,要求采摘必须精细,大小均匀一致,进厂后抖松摊放,厚度不超过10cm,摊放时间3-4小时;

二:杀头青,则采用国际最先进汽热杀青机,叶失水率约在35%-37%之间,也可用手工杀青并完成后摊凉;

三:揉捻,采用6CRM-35型揉捻机,每桶装3kg左右,轻揉不加压,时间3-5分钟,揉时过长,压力过重,易出现茶汁外溢,影响色泽和显毫;

四:搓团提毫,则采用半自动烘干机加手工操作,凭制茶技工经验加以调节,边搓团,边解块散热,搓制条形卷曲,茸毫显露,干燥达80%即可;

五:烘干,用941型箱式烘干机,边翻边抖动直至干燥,烘至含水量6%。

(责编:晓林)

来源:日照绿茶     北京茶世界

山东茶提档升级打品牌 新茶商有新玩法

  甘苦一念,浮生若茶。作为“南茶北引”的产物,山东茶从引进到现在只有六十多年历史。产量低、规模小,山东的茶商茶农便在茶文化和茶叶品牌上做起文章。

  拼内涵、拼特色、拼质量,山东茶正在进行一场动能转换。

  “南茶北引”艰难成功

  7斤卖出了20万元

  “山东是饮茶大省,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基本不产茶,‘南茶北引’是山东产茶的标志。”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监事长、济南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刘勇说。

  从1956年起,山东开始“南茶北引”。据山东省茶文化协会创会会长王裕晏会回忆,1956年,山东第一批从南方引进的5000株茶苗全部冻死;1957年又引进4000株在青岛中山公园栽植,仍然没有活;1959年莒县又引进茶种,受寒潮突袭,再加上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南茶北引”几乎失败。

  然而,“南茶北引”的脚步没有停止。1966年,江南绿茶在日照巨峰镇西赵家庄村试种成功,南方的茶树终于在山东扎下了根。该村从此有了“南茶北引第一村”美誉。

  “南茶北引”虽然艰难,但是却给北方的爱茶人巨大的惊喜。

  如果没人提醒,外人很难想象,日照甲子山上那片原生态的区域是茶田。

  崎岖山路通向半山腰,在林间树缝里,大片的松林下分布着半人高的茶树。这里的茶树参差不齐,形状各异,与通常茶园的景象截然不同。

  十几年前,日照市甲子山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炳冯偶然在山里发现一棵“南茶北引”时遗留的茶树,多年无人管理竟长势喜人,茶叶冲泡出来味道特别厚重。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赵炳冯将一些茶叶种子随意撒在半山腰及山顶上,任其生长。最终,甲子山上发展起了独特的“野山茶”,成为山东茶的“新贵”。而山上的那棵“老茶树”也见证了山东茶叶发展史。

  好茶叶离不开好山好水。自从承包了甲子山山场后,赵炳冯坚持封山育林,保持最自然的生态环境。“不使用农药,导致茶树附近杂草丛生,茶树叶子也被虫子啃光了。”

  赵炳冯开始在种子上下功夫,经过多年研究,终于摸出了些门道。数年的风吹雨打,一些生命力旺盛的茶树终于活了下来,长成了野山茶。2016年秋冬季节,他将采摘的野山茶研究炒制成冬红茶,7.3斤卖出了20万元。

  日照的现代茶园里,采用了无性系扦插繁育技术。通讯员高建华摄

  “泰山茶”品牌

  历经坎坷失而复得

  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中国十大名茶”,有着几百甚至上千年的种植历史,有众多文人墨客“代言”,相比之下,只有60多年历史的山东茶仍处于起步成长阶段。

  1999年,山东省茶文化协会成立。协会会长侯国云回忆,协会原本想的名字是山东省茶叶协会,可一些爱茶的老同志坚决不同意,他们不肯丢了“文化”二字。这些爱茶人说,茶是有故事的,故事里蕴含着文化,“丢了什么,也丢不得‘文化’二字”。

  说起文化底蕴,泰山茶当仁不让。《红楼梦》中有段情节,“怡红开夜宴”后,袭人和晴雯给贾宝玉“沏了一杯女儿茶”,这个“女儿茶”便产自泰山。然而,泰安茶农用“泰山茶”商标时,却遇到了不少困难。

  此前,泰安茶农和茶企缺乏品牌意识,没有及时注册商标。1996年,一家台湾企业注册了“泰山茶”,并在茶饮料品类里使用了该商标,泰山本土茶企只能干瞪眼。经过多年的法律诉讼,“泰山茶”地理标志商标终于在2019年回到了泰安。

  泰山茶溪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兆祥很早就在做泰山茶,却因为商标问题常受到质疑。2019年杭州茶博会,他的茶叶名正言顺印上了“泰山茶”三字,吸引了众多目光。“一看有‘泰山’,把所有人都镇住了,都不用打广告,谁能不知道泰山?”王兆祥自豪地说。

  同样是打造茶叶的产地品牌,“圣谷山”是日照绿茶的“标杆”企业,曾入选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指定产品。企业负责人高建华表示,他们很早就意识到,日照“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是块“金字招牌”,所以加大了技术投入和品牌培育力度。

  圣谷山是日照巨峰镇一座海拔不足300米的小山,相传该山是孔子的小儿师项橐的故乡。高建华就出生在山脚下的一个村庄里,对这里的青山绿水有着别样感情。

  从创业之初,高建华就坚持做有机茶园。“2014年通过了美国雨林认证,2017年通过欧盟有机认证,2018年又通过了美国和日本的有机认证,检测项目多达465项。”茶叶品质的提升,直接使“圣谷山”的茶叶打入了国内外高端绿茶市场。

  “做欧盟标准认证,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把茶叶卖到欧美,而是让国内顾客在家门口享受到国际水准的茶。”高建华说,只有知道世界级的高端茶叶是什么要求,才能让日照茶、山东茶朝更高标准发展。

  (责任编辑:DF515)

  原标题:不光出省还要出圈!山东茶提档升级打品牌,新茶商有新玩法

“2021各省市茶叶出口”“福鼎白茶种子太空之旅”“茶品牌价值创新高”

20220607茶界资讯一览!了解更多详情请点击文内标题查看~

1、2021各省市茶叶出口这些第一你知道吗?

6月1日,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联合“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创新院编撰的《2021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和总结中国茶叶进出口情况,了解我国茶叶进出口存在的问题及短板,帮助各茶叶产区及相关出口企业掌握进出口数据,有针对性的进行市场开拓和产品研发。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委员会

2、福鼎白茶种子搭载“神舟十四”载人飞船开启太空之旅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搭载项目中的“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搭载实验材料,包括“福鼎大白茶"“早春二月2号"“奶香白茶1号”等3个茶树种子实验材料,是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统一组织下,由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征集,向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申请,参加了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遴选,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后,由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审核批准后实施的。

来源:福鼎白茶

3、英山奋力擦亮“大别山生态名茶”金字招牌

英山云雾茶形美、色绿、香高、味醇,深受消费者青睐和喜爱,先后荣获“湖北十大名茶”“大别山生态名茶”“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茶叶品牌馆入馆品牌”等称号,被列入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英山云雾茶参评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品牌价值24.64亿元。

来源:荆楚网

4、首批四川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评选结果出炉

为加快推进精制川茶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川茶精品,在省领导联系指导精制川茶产业机制办公室指导下,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组织相关专家对全省11个茶叶主产市、39家龙头企业的产品申报资料和茶样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竹叶青牌绿茶”“川红牌·红贵人”等10个产品为第一批“四川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经

来源:四川茶博会

5、37.18亿元!清远英德红茶品牌价值再创新高

6月2日记者从清远英德市获悉,“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日前出炉,在获得有效评估的126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英德红茶”品牌价值达37.1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总排名位列28位。

数据显示,近年来英德红茶品牌价值在不断增长,2020年为27.88亿元;2021年为32.64亿元,同比增长17.07%;2022年为37.18亿,同比增长13.91%。

源:羊城晚报

6、29.13亿!“婺源绿茶”品牌价值创新高

近日,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茶所《中国茶叶》杂志、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联合开展的“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结果发布,“婺源绿茶”再上新高度,品牌价值达29.13亿,较去年提高3.51亿元。

来源:茶乡婺源

7、政和打造南平首个“整村不使用化学农药”示范村

6月1日,政和县农业农村局联合政和县茶业发展中心在铁山镇大红村举办病虫害生物农药免费发放活动,吸引不少当地茶农前来领取。据了解,这是南平首个整村茶园不使用化学农药的示范村。

来源:说茶ShowCha

8、日照绿茶好滋味被誉为世界“三大海岸绿茶”之一

山东日照地处黄海之滨,又处于中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这里的茶树越冬期长,生长缓慢,积累的营养成分较多,独特的海岸环境孕育出了其“香气高、滋味浓,叶片厚、耐冲泡,黄绿汤、板栗香”等特点,与日本静冈、韩国宝城所产绿茶并称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

来源:经济日报

9、2022年贵州省春季斗茶赛专家点评

6月1日,2022年贵州省春季斗茶赛颁奖仪式在安顺举行,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潘科博士对参赛的149只茶样品质的整体水平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来源:黔茶资讯

整理:茶小果

找到约50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