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人天福报一千天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55 秒)

由云茶协会八点建议引发对古树茶行业的思考

文/黄小元


2017年6月15日,云南省茶业协会向省有关部门,就云南茶叶产业发展提出了书面八点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书)。此建议书一出,引起了茶界激烈讨论,业界有关人士解读观点也层出不穷,给云茶从业人员及广大消费者带来了不少困惑。云茶协会的前身是学会,成立较早,邹老先生是茶界老前辈。客观地说,协会及邹老为云茶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工作。该建议书大部分内容正视了云茶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揭露了产业振兴中的严重问题,也大胆提出了富有前瞻性的建议。但由于没有深入剖析,也引来了业界质疑,甚至批判。


质疑与批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建议书中第四条:正确认识生茶,修改相关标准,让消费者知晓生茶的本质——晒青绿茶,妥善解决生茶在流通领域“打转转”的现象。


这一建议让大部分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通俗解读为:新生茶不是普洱茶。笔者认为:云茶协会此条建议牵涉两个领域,前段讲的是学术研究,后段讲的是产业经济。而解读者又把两个问题混而为一。换句话说,建议者把“晒青绿茶”当作生茶的“本质”,从学术研究上讲,缺乏严谨。生茶“打转转”的现象是经济问题,应由市场来调节。作为解读者,又把学术讨论与商业经济纠缠在一起,自然理顺不清。


二是建议书中第二条:「宣传导向从“老茶”、“山头”、“古树”中跳出来,各级政府不为“老茶”、“山头”、“古树”站台,实实在在做好基本产业。」


这一条不仅含摄学术、经济,还涉及政治。多少年的茶算“老茶”?多少年的树算“古树”?多大面积内算同一“山头”?这是学术问题。从“老茶”、“山头”、“古树”中跳出来,这是经济问题。各级政府不为“老茶”、“山头”、“古树”站台这又是政治问题。问题的最棘手在于,这一句话既否定了整个产业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又抹杀了现如今产业发展中有目共睹的事实。严重地说,这一建议,伤害了几代人,又打击了一大片。


此建议书事关云南古茶树及古树茶,笔者作为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以下简称古普会)创会会长,有责任、有义务发表个人见解,供大家共同分析讨论。


首先申明,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未经古普会常务理事会讨论审核,不代表古普会协会组织意见;其二,本人一向尊重所有为云茶产业奉献过的茶人,特别是老一辈专家、学者,文中观点只对事不对人;其三,茶门深似海,学无止境,文中观点为本人习茶仅十五年来,所学所悟,加上行文仓促,当中难免会有漏洞或不足,欢迎有识之士批评指正,如今后通过讨论或实证,证明文中观点错误,我一定修正并答谢。


结合云茶协会八点建议书,以下,我将以制茶工程师的身份来探讨学术,以古普会创会会长的身份谈及产业发展,以茶气修炼者、中道行者的身份来表达主张。为了行文需要,三者身份会重复穿插,敬请读者区别理解。笔者将从讨论云茶前需要认识哪些问题入手,来提出云南茶叶最合道,云南古树普洱茶最显德的观点。

 


讨论云茶前,需要认识哪些问题


一、云茶有大美大爱,也有小痛小痒。


在植物学上被划分为“茶科”的茶树,有400多种,其中超过一半的都生长在云南。从野生到过渡,再到人工栽培,云南悠久的茶叶历史和丰富的茶叶资源,书写了一部伟大的茶叶发展史。


云茶,既是中国茶历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云南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令世界茶人为之惊叹。可以说,云茶,是上天给予云南的馈赠,也是云南给予天下的馈赠。它既是云南的茶,也是中国的茶,更是世界的茶。从哀牢山原始密林中的一颗种子,生根发芽,现如今一片片灵性嫩叶惠及五湖四海;从26个少数民族的勤劳智慧,他们自给自足,到千万级的从业人员深入深山老林,与茶农同吃同住,守护茶园,改进工艺,梳理历史,挖掘文化,穿梭于大街小巷悉心推广,才得以走进平常百姓家;从马匹一步步穿越天险,为藏区同胞送来解毒之良药,再到漂洋过海,为大马华人和港台同胞忆昔祖国情结,品饮家乡味道。这一路,我们走得很长,也走了很久,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汗水。我们欣然看到,云南茶农的生活改善了,云南茶产业的名牌打响了,全国的茶叶从业者成长了,全世界的茶叶消费者也受益了。可以概括,云茶发展史是一部云南少数民族与全世界人民智慧结晶、共融互进的成长史。对云茶之大爱大美,我曾经从自然、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总结了三句话:云南普洱茶是上天给予云南独特的神奇馈赠,是中国茶边缘化的主力军,是中国茶走向世界最有力的桥梁和纽带。特别是近十年来的云茶发展,我们可以通俗地认为:解决了茶农生计,丰富了茶人情感,点燃了国茶希望。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地方生态破坏了,某些文化变味了,某些历史歪曲了,某些商业过头了。这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但是,历史的车轮,始终在往前走。发展中的问题,解决只是时间,发展中的代价,不是不还,而是在若干年后,一定会以另一种方式代偿,包括我们的每一个起心动念,亦或身口业障。


所以,当我们今天,不论是从历史、科学,还是经济、文化,亦或还夹杂政治,来审视、反观、描绘云茶,当你小处有疼痛时,多想想云茶的大爱与大美。即使你可能因云茶而受了伤,但也要擦干眼泪,再端起茶杯,毕竟,伤你心的其实不是茶,而是人。


二、提问者是谁?他的初心是什么?


任何问题都呼唤一个答案。然而,解答往往取决于问题本身:谁在提出?为什么会提出?发问者期望回答者从哪些方面,以什么方式来回答?问题背后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它关系到背景和动机,而真正的问题一定是有结构的。


省茶协此次严正提出“修改标准”,其实质是再次发问“什么是普洱茶”?显然,他们不是从云南茶叶史的角度来提问,而是以茶叶科学的名义来提问。在中国茶叶史上,我们不难发现,茶叶理论的更替并不是由理论与观察之间的逻辑关系决定,而是由茶叶科学家共同体决定的,而且往往是一种非理性的历史裁决。更有趣的是,一些新的茶叶科学并不是通过臣服某些专家,而是待它的反对者最终离去,待慢慢熟悉后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在茶叶史上,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从来就是模糊不清,这种界限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迁。普洱茶名称的由来,标准的多次修改都是如此。“科学”“标准”本来就来自西方,要真正理解“科学”,讨论“标准”,我们需要进入西方的语境,但它又会挑战我们的传统思维和文化,在西方科学的概念里,所有的“标准”都是被人为定义出来的。


回到问题本身,省茶协提出修改标准,其实可以洞见,他们希望将09年国标中新定义的云南普洱茶改回到03年由省茶协牵头制定的云南省普洱茶地方标准,其两者之间的核心差别就在于:明确后发酵。按照03地方标准,普洱茶定义应包括人工发酵与自然后发酵,也就是说未经自然后发酵的只能是“晒青绿茶”。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指标才是明确后发酵的临界点?如果是时间,会是多久?通常支持此理论的会把04年农业部颁布的标准拿出来,该标准明确规定人工贮存10年。可是,在后期陈化实践中,相同时间下不同地方,又有显著差别。如果是理化指标(有学者指出采用茶多酚含量来区分),可是,云南茶叶四大主产区,其自然地理环境“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各产区间的茶树品种也是丰富繁杂,化学物质在先天就已有差别,再加上后期存放于不同地点,其差距更加明显,定量似乎很难。由此看来,也不尽科学。当然,有人会站出来说,截止到目前,有关普洱茶的药理作用,无一不是在熟茶上实验得出的,这只能说明也恰恰说明了普洱熟茶的健康功效,但并不能因此否认生茶的饮用价值,笔者至今更没有查阅到生茶存在健康风险的相关论文。


什么是提问者的初心?就是你提问为了什么?为了谁?纵观云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所提问题之多、争论之久,概括起来有三:一是为了企业发展的差异化定位。如拼配与纯料之争、生茶与熟茶之辩、台地与古树、山头之王、后、将军等属地之争,他们是为了塑造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二是为了个人在茶行业的地位影响。在他们看来,没有了话语,也就没有了影响,没有了粉丝,曾经那些学茶路上当作宝贝捡来的垃圾不好处理,故而失去了个人效益。他们仅仅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口袋,而不管别人的死活。三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心,基于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自然的无比敬畏,从产业着手,深入基层,撸起袖子,在实干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对历史提出疑点并一点点论证,对工艺勇于创新并一步步实践,对文化加以践行并一字字修正,他们在思辨中,理越辩越明,行越走越精进。他们为自己,也为产业,更为百姓的健康。


那么,云茶协会八点建议,属于以上三者哪一点?或是各有掺杂?我想表达的是,这三者完全可以对立统一,只要行业大势好了,企业小家才会好,这叫顺势而为,只要企业小家好了,个人才会好,这叫有家才会有我。如果,一味追求个人影响力,无视组织,不尊重云茶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强行站在云南千万茶农和数以亿计的消费者对立面,我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的初心是不受待见的。


三、多元化的市场,个性化的需求,这是趋势。


我们已经告别了计划经济时代。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一定是复杂的、多元的。它的效率与活力是建立在自由、公平与文明上。这种吸纳和兼容,正意味着多样性与丰富性将永远成为趋势,并不断更新换代。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古茶园自然的形态、自然的生态和自然的传衍中等到启示。因此,当我们从经济角度来讨论云茶的现状与未来时,一定要相信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明确经济主体的责权,充分认识经济运行的基础就是竞争,八点建议中的政府“站台”,已经模糊了政府在经济中保护秩序、实现调控的职能。


需要指出的是,从产业经济角度上讲,云茶现在还处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发展过渡的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伴随茶叶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多元化特征将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新时代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其价值观、审美观也已出现分化。各行业都将面临以满足个体特性需求和服务的新一轮角逐。


因此,当我们要讨论云茶产业的方向,甚至有人谈到引导时,是不能置市场特性与个性趋势于不顾,而满足自我狭隘意识的自喜分别。只有充分尊重其存在合理性的基础上,构建好诚信体系,市场自然会优胜劣汰。由此可见,“山头”“老茶”“古树”,都有其市场合理性,它满足了不同茶人在不同阶段中的需求,如果要有问题,那只是诚信的问题,抨击者不能因为自己做熟茶就说生茶不好,不能因为经营古树,而就否认台地茶。


四、学术研究要耐得住寂寞


八点建议中第四条:「正确认识生茶,修改相关标准,让消费者知晓生茶的本质——晒青绿茶。


这属于学术范畴。这句话我理解有三层意思:一、绝大部分消费者并不知晓生茶,这是讲现状,也可谓缘起;二、云茶协会通过研究掌握了生茶的“本质”,即晒青绿茶,这是学术结论;三、建议修改相关标准。业界多名知名茶人依此论点直接解读了“生茶不是普洱茶”,并含沙射影地指出“生茶伤身体”。


学术一词,作为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在学术界,也常常被“实践”所冲击,导致学院派与实用派在许多知识领域产生紧张,茶协会此番论点,在茶界足以掀起一波风浪。


学术如何探索,有省茶协会的自由,文章如何表达,也有邹老先生的自由,问题是,邹老先生和省茶协的认识与主张,在茶叶科学或道统文化里能够找到支持的依据吗?


我们首先来解读“本质”。该词出自晋刘智《论天》“凡光之所照,光体小于蔽,则大于本质”。从字面上理解,本质,是蕴藏于事物内部,相对稳定,不易变化的,是事物的根本特征。也可以解读为本来的形体、状貌或本来的事实。那么,“晒青”是云南少数民族在长期的茶叶制作实践中,不断实验、改进、总结出来的,怎么会是生茶的本质呢?绿茶是陈椽教授为了区分中国茶类,按照加工工艺而作的分类,也就是说,云南的茶叶鲜叶,依据适制性,可以制成红茶、绿茶,也可以制成普洱茶,那么绿茶又怎么可能是生茶的本质呢?所以说,晒青与绿茶只是一个现象而已,只能称之为生茶本质的表象特征,它是相,而不是性。


生茶的本质是什么呢?是茶,是一片叶子。这片叶子你用蒸青、晒青、烘青等不同工艺,做成红、黄、绿、白不同色泽的,有针、螺、平、扁不同形状的,或散、或砖、或饼等不同型制的,它们统统只是相。你用它煮着、泡着喝可以,摆着看也可以,闻着香还是可以,它只是用,但它的本质还是茶,还是一片叶子。至于有人喝到风花雪月、青山入座,甚至顿然开悟,也有人只感觉到好解渴,那只是个人福报,因缘和合不同罢了。那么茶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茶的本质在不同的层面上,可以有不同的解释。道家可以理解为茶与万物相通,佛家讲禅茶一味,茶亦真空妙有,儒家可以解释茶是人与茶树互动创造并融入审美的过程。医家则可认为茶同属阴阳,气与味是茶的一体两面。在科学上,茶的本质就是由水分和干物质组成的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由此不难看出,省茶协把生茶的“本质”理解错了,而多位茶界名人解读“生茶伤身体”更是缺乏严谨。我们要问:有调查数据吗?有分析报告吗?伤不伤身体,不是“生茶”的问题,是“用”的问题!砒霜能治病,人参也可害命。茶叶的“体”没弄清楚,“用”肯定出问题。好比如金属可以制成刀,刀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用来杀人,你总不能拿刀来兴师问罪,更不能把金属打入冷宫吧。从中医养生来看,生茶伤不伤身体,需要运用整体思维,辩证施治。你是什么体质?你一天喝了多少?在什么时间喝?农残有没有超标?加工是否清洁卫生?仓储有没有引发霉变?


笔者不是从事茶叶科学研究,但作为制茶工程师,常年在云南大山深处,与古树相依为伴,对茶园养护、生熟茶制作工艺、后期陈化等,都曾有过长期的实证,在实践中也总结了一些心得。今也借此机会,表明学术研究要耐住寂寞的观点。《云南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标准》与《云南收藏级古树普洱茶(生茶)标准》是2017年1月作为古普会协会标准颁布并在会员内部实施的,这两份标准,我起草于2009-2014年,几年间,不断否定修正,2015年才基本成型,但还是担心会误导同行,给组织带来负面影响,所以2015年以个人名义发布,以征求有识之士的批评和建议。经古普会第一届理事会讨论并通过,把它作为协会标准在今年初颁布后,也引起多位专家学者的质疑,甚至嘲笑。由于笔者研究的方向是茶叶生命能量,借了“茶气”这个假名,在他们看来,当中诸多观点与主流之科学意见相悖,在个别知名专家眼里,更是歪理邪说,致使云南茶叶相关刊物都不敢公开发表。我提出的“品茶八卦”学说及撰写的《归真茶修铭》都是从2005年起,历时十多年,每字都反复修改、实证,才得以成文。当中酸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以我自己的亲身体会说事,并不是标榜什么,只想在学术研究上表达三点:


1.学术研究要以利益大众为出发点;

2.学术上要敢于承认错误,勇于纠正偏差;

3.学术研究如果只追求“术”,远离“道”,它是不可能回家的。


五、别被“名相”迷惑,云茶发展的根本在于合“道”。


茶叶科学同其它学科一样,如果要在西方语境中,执着文字的“名相”,希望科学家们给出一个权威的标准答案,似乎并不太可能。每一个答案都可能受到同行们无穷无尽的诟病,让人莫衷一是。对于这一点,支持修改标准的人士自然深知,于是他们会换一种策略,从07年普洱茶产业危机着手,让多位大家甚至包括院士、教授纷纷发言,将云茶经济衰退现象的罪魁祸首直指标准。这明显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云茶,尤其是古树普洱茶的发展的根本就在于:合不合道。


道是万物的源头,是生命能的本源,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核心。我们今天所享用的每一片茶叶都是“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道生一切,一切亦含道,故云茶亦是如此,只是我们的人心把它扭曲了。我曾经在日记中写下这么一段话来形容古树普洱茶的现状:“许多人一辈子都可能碰不到古树茶,有幸喝到了又不一定喝得懂,喝懂的也许懂错了,懂对的人又不一定幸福。”之所以有如此感慨,是因为我们凡夫俗子,在面对古树茶时,被名山名寨、树龄、春秋茶、单株、大小树、向阳背阴、阴干、手工石磨等等“名相”绑架了,我们住在这些“名相”上,身心是不可能真正做到通透。心不开,则身也就不开,身不开,气则不通,气不通则无法与天地一体。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对同一款茶的感受只代表其当下与这杯茶因缘和合的结果,任何人的感受都没有对错,正如佛家所讲的“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

 

当今茶叶科学对茶叶这个“物”的解析看似很充分,在已探知茶叶里十多种大类物质中发现了200多种化学成分,但实际上我们是否又看到了科学它也有无限的无知一面?这种无止境地细分下去,最终科学家们又看到了什么呢?商人习惯将某单一化学成分的功效来告诫世人,可知单一元素并不是一个生命体?笔者曾多次向从事茶叶科学研究的学者表达自己的担忧,茶叶科学基础研究如果不回到“道”的层面,其应用可能将中国茶叶引到万劫不复的地步,而那时,留存的古茶树,其最深远的价值才可能真正被世人认知。


其实,古茶树给了我们人类太多的启示。我们看,古茶树的主杆、分枝、叶花果都是呈现出来的相,但我们问,它们从哪里来?是天地孕育而生,四时之法成。再问茶叶健康的根本在哪里?在土壤里、在空气中、在四季的转换下。几百上千年的古茶树一路风雨走来,我们凡夫俗子习惯了“眼见为实”,孰不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比如,茶自媒体多位作者通常喜欢把消费者引导到枝端末叶上混稀泥,以科学普及的名义,自作分别,文辞很优美,内容很空洞,尽在外围转转,而不得根本。


几百年来,古茶树每年如期绽放生命,向人类奉献甘露,它需要我们人类“为”了多少?我们人类又能为它“为”多少呢?云茶的发展大计难道不能从中吸取点什么?!

  

笔者曾经在一个非正式会议上与有关政府官员交流,当中在被问及云茶发展中政府该如何作为时,斗胆提出“百片茶园三晒”的想法。一晒茶园全年空气质量监测及茶园土壤养分、安全性应用评价结果;二晒史上最严、世界上最高标准的农残检测结果;三晒茶园全年产量及供销明细。此举即为晒云南的天,晒云南的地,晒云南的人,让全世界的消费者在云南的阳光行动中真切感受云茶魄力,由此,诚信系统才有可能开始重建,这足以让那些假产品、伪文化、偏人心无处可逃。官员听罢,哈哈一笑,连说喝茶喝茶。


当然,我们要了解道,体悟道,特别是要接通道,就必须经历一个安立名言的过程。没有“名相”的分别,我们对物的解析是不可能深入细致的。但是,如果你把它当作唯一的、最终的追求,执迷而不悟,则最多在“术”“器”上有所收获,这样只能隐于小成,不可能融会贯通,那将错失云茶的发展大道。

 

笔者归纳的以上五个问题是希望同仁们在讨论云茶问题之前,在云茶的事实判断上能够有一个共识,基于这些共识,才有可能彰显多元化的价值判断。在这种健康的、足够大的文化生态圈里,百家争鸣才体现意义。


今天,笔者借此机会提出一个学术观点:在世界茶叶产区中,云南茶叶最合道。在六大茶类中,云南古树普洱茶最显德。下面就此展开论述。



在世界茶叶产区中,云南茶叶最合道

 

一、云茶生态的整体性出类拔萃,象征道的全。


“道是全”,代表着整体。意思是不可分割,也是朴、素的状态,否则,就不合道。首先我们看云南茶区的地理,从北纬21-26度,东经97-105度,海拔从100多米至3000多米,这是指空间。再看时间,从一千多年的野生古茶群落至800多年前的人工栽培古茶树,还有大量明清时期种植留下来的古茶园,再到80年代人工开荒大面积种植的台地茶园。在如此大的跨度下,它们彼此整体相联,比如人为引种、自然飘移、精制中的拼配等等,除了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有人类的智慧结晶。中华五十六个民族里,云南就有26个少数民族,其中20个民族以茶为生。云茶就是一个大家族,可以人文一点说,也许你正在沏泡的那杯茶里,800年前的祖宗和十几岁的孙子正在对话,300斤的壮汉与腰围一尺八的青春美少女正在共舞。在这场超越时空的艺术盛宴中,可能还有一丝布朗族少妇采茶时不经意流下的幸福泪花,轻轻飘来烘托气氛。而此时,你耳边或许又回响千年前荡漾在世界屋脊天险上的马匹铃声。试问,以云茶之整体性,这种波澜壮阔的如史诗般的多民族大团结、大融合,其它茶如何能比?


二、云茶的丰富多样性独具一格,象征着道的遍在。


天地万物为道所生,道也在万物之中,万物自成一体,彼此互含互摄。按植物学科划分,全世界茶组植物迄今有47个种,3个变种,而在云南就有37个种,2个变种。如此庞大的基因库就分布在云南方圆39万平方公里。大家都知道,云南有一个美誉——“天下植物王国”,在已发现的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拥有1.7万种,品种涵盖热带、亚热带、温带甚至寒带,与这些植物共生的还有1737种脊椎动物,一万多种昆虫。千百年来,在云南这片多民族共融的热土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百姓守护茶园青山,茶叶滋润千家万户。在喧嚣的城市一角,你端起的这杯茶可能是:百岁的采茶人在万亩古茶园将千年古茶树的新芽采摘制作,经几十年风雨多次易地而陈的甘露,你是否会感叹云茶的这片叶子怎们会有如此的丰富多彩,如此的浑厚天成,难道世界产茶区中,还有哪里比云茶更象征道的遍在?


三、云茶工艺朴拙、道法自然,象征着道玄同阴阳二象。


道由有物混成,至后复归于无物,正表示着道具有二象性,正所谓常有常无,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这里,我先要阐述近十年来,本人对茶气研究与修炼的一些体会,否则不好理解。“气”与“味”,是茶叶的一体两面,气属性,味属质。两者同属阴阳,不可偏离。尤其是气更不可少,阴中有阳,才能使味不致停滞在体内,性尚未补,反损元阳。气的有无,代表茶的生死,活茶才能养生,死茶只会耗气。气与质,好比无与有,真空妙有不二,不二才是中道。


我们举例来加以说明云茶工艺中的玄同阴阳。云南的古茶园大多分布在原始次森林中,茶树不同程度吸收了阳光,这里产生了阴阳。采摘从芽头、一芽一叶、二叶、三叶甚至黄片,这里面又有不同的阴阳。通过人工铁锅杀青,受情绪、技艺等诸因素影响,又产生了阴阳。


特别值得提出的“晒青”工艺,云南素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同一工艺下,毛茶同具阴阳二象。在熟茶发酵过程中,受水份、空气、堆子的长宽高度、翻堆的次数、发酵的周期等诸多因素影响,其阴阳相互对应,又相互转化,云茶“越陈越真”(这是本人2014年提出的另一个主张),使得云茶的拼配工艺里,师傅们可以跨产区、跨季节、跨年份、跨树龄等诸多技法,让其茶之阴阳互为根用。有人说,普洱茶是六大茶类加工工艺最简单的,但是,正是这种简单,蕴含了“辅万物于自然而不敢为”的深刻道理!类似于黄片、茶梗、老茶头等等云茶特有的产品,不是没有用,是你还没有掌握它的用处而已。类似于不同产区表现出来的强苦、奇香,不同时期陈化表现出来的“酸”味,它们在用法上各有不同功效。如果你不用专家的眼光来审美,而从受用的角度来辩证分析,你会发现,云茶的工艺正是“大道”。

 

那些以复杂工艺为由,试图抨击云茶加工的人们,似乎对茶气未曾深入了解。茶叶自采摘下来的那一刻起,就像我们人类从出生的那一天,就已经在耗气了。从茶叶生命能量角度来讲,茶叶在没有完全裂解前,能量是最充足的。工艺越复杂,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其气必有损。本人总结的茶气至高境界:“上下贯通归中脉,循环不已达四肢”,中国茶达此境界者,绝大多数来自云南的古树普洱茶。从中医四味五气来看,云茶的独特地理、生物多样性造就了上佳原料,而工艺大道至简,返朴归真,顺其自然,再加上岁月的沉淀,让茶叶体内的秩序恢复井然,使得云南普洱茶,特别是云南古树普洱茶,其归经之多,运行之广(茶气向上、向下、向内、向外、循环、整体),在六大茶类里,首屈一指。这为茶友的“妙用”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当然,也正因为云茶之阴阳的复杂性,制茶者的功夫便有了高低。大多数制茶人只知利用阴阳,而不懂玄同。本人提出茶气五要义“清、顺、足、神、化”,其出神入化,即茶之阴阳玄同至不可测,茶气直贯中脉,周遍全身,无所住又无所不在,其中奥义,实在妙不可言。

 

综上所述,依据道的内涵,站在茶叶生命能量的高度,综合原产地、工艺及陈化因素,可以得出结论:云茶,在世界茶产区中,是最合道的。

 


云南古树普洱茶在六大茶类中最显德


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据,回到道的功夫便是德。德,则是成全的功夫。道是遍在,但如果隐而不显,就不知中庸的大用。因此,从成全的功夫上来讨论,云南古树普洱茶在六大茶类中最显德。


一、云南古树普洱茶是世界茶叶的茶母,其生诸茶,与德之成万物异曲同工。


但凡是物,就有质碍,就有物的有限性,其行曲,是物性的使然。如果该物能自觉回到所具的道,并依道而行,虽然有限,却可以活在无限中,回到道的具足且恒常中,正所谓曲成万物。


现在,无论你身处何方,品饮何茶,如果从基因遗传学来说,将这片叶子溯源,将有80%的概率要回到云南的大山中。云南现有几十万亩的野生古树茶群落就是活生生的标本。我曾经总结了一句话:云南古树普洱茶是普洱茶的根,中国茶的魂,世界茶的魄。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千年野生高杆茶,正走向衰老甚至死亡,但它们的生命真的结束了吗?现在这片延续它生命的绿叶,你是否可以感应它原来走过的路?


二、云南古树普洱茶随自然而生,依道而行,正是不争之德。


德依道而行,成全万物而不居功,并功成身退。云南古树普洱茶,根深叶茂,与其所处自然同呼吸,共命运。其本身具足,无需外力替代,便可年年常青,焕发勃勃生机。在这种生态圈里,落叶是肥,自身免疫力便是药。没有阳光就向上长,水分不够就向下伸。与害虫嬉戏,与天敌同乐,无知的人们砍我头,折我臂,我依然坚强生长,吐露芬芳。贪婪的世人驱赶我的邻居朋友,我又在孤独中歌唱。


古树茶的这些优秀品格,均是自然而非他然的。正所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其充分展示了道隐无名。请问,在六大茶类中,有哪一个品种能像云南古树普洱茶一样,上善若水,内具深慧,却又对外无求?


三、云南古树普洱茶和光同尘,其无形之气正如德之大智若愚。


太阳不下山,月亮就无法发光,生命的耀光大而化之,和其光,便回归于道。回到道中,万物皆通于道,自己逍遥又不碍他物自然,与万物同生,此乃上德。和光同尘后,便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正如德之“虽智大迷”。


云南古树普洱茶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无形之气”。正如中医能治病的真正秘密在中药之“气”。《黄帝内经》通篇所论述正是“以一气以贯之”。然而,古树茶这种出神入化,甚精甚微的“气”,都是深藏而不露,人们日用而不知,所展现出来的大智若愚,真空妙有,让进入茶修的茶人回光返照,修炼身心,激发世人探索深层次生命的精彩与奥秘。


灵性是茶叶活性表现的最高境界。茶叶的“活性”来源于茶之“气”。它随自然而动,遇气尽则止。本人撰写的“归真茶修铭”第二段“茶之灵性,乃其汇雨露之气,蕴山川之灵,化天地之精,承匠人之神,兼调百代之和”,此感悟正是得益于对云南古树茶茶之气的常年体验。六大茶类中,各类茶之气不尽相同,如果从“天时、地利、人和”来分析,并结合“气”与“味”的玄同妙用,特别历经岁月洗礼,茶气形态越来越逼真后,云南古树普洱茶茶之气是当之无愧的众妙之门。


行文至此,忽有一丝悔意。每个人习茶所走的路都不一样,所站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更何况,但凡文字都是指月手,其表达本身都会有缺有漏。希望当中观点不要引起误读。但愿能给热爱云南茶叶、深爱云南古树普洱茶的人们打开另一扇小窗户,从中领略云茶的另一番美景。


当然,你们也不要相信我,那叫迷信,你要相信自己,相信因果,在古茶树和古树茶上的每一滴用心,它都会回馈与你,只是时间和方式不同罢了,仅此而已。

 

归真合十

 

作者系古普会创会会长、制茶工程师、归真居士






刘东亮在首届“生活禅与茶生活”讲坛演讲:难忘这碗赵州茶

尊敬的耀悦法师,与会的各位代表、各位茶友大家下午好!

我是第七届“生活禅夏令营”的营员,当年我是处在最迷茫时期进入到这个营员的队伍中。

1999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这次夏令营,也让我认识了赵州柏林禅寺。在七天的夏令营当中,每天都能接触法师的讲座,当时寺院的方丈净慧长老推荐我读《金刚经》和《六祖坛经》。那时,几乎每天晚上我都跟他老人家一起学习生活禅,一起普茶。当时我完全沉浸在“生活禅”的快乐之中,从此就和这碗“赵州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那以后,我自认为自己既是一个“生活禅人”,也是一个“赵州茶人”。至此,在我今后学习和工作之时,不知不觉的迷上了佛教文化、禅宗文化和禅茶文化,并越学越感兴趣。

为了深入到佛教文化和禅茶文化奥妙之中,2000年,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考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用几年时间读出了佛学硕士。这一切,可以说是在净慧长老的指引下,让我深深的爱上了生活禅和赵州茶,期间,我学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

净慧长老提出的“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一禅茶理念我非常认同,他是佛教菩提心思想的具体体现。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定格在“利他”。我自己总结和理解所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这个世界因为你的存在好了哪怕一点点,这个生命就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了,也就是我为让这个世界变美好而活着。这就是净老长老给予我赵州这碗茶第一帮助。

当然,这碗“赵州茶”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茶滋味或生活味道,更多的是指向精神层面。以我个人之见,我还从这碗赵州茶中品出了更加神奇的味道——那就是一个庞大的以华严思想为理论依托的世界观。

《华严经》对这个世界是这样描述的:佛陀把这个世界比喻像一朵千叶宝莲花,每一个叶片上有一个佛在说法,每一片叶子都是一个世界,每一片叶子同时又是一朵千叶宝莲,这一朵千叶宝莲的每一片叶子上也有一尊佛在说法,而这片叶子也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如是往下层层无碍,无穷无尽,也就是其小无内。当我们说了那多千叶宝莲,实际上也是一朵更大的千叶宝莲上的一个瓣,如是往上其大无碍,层层无碍,这与我们现代科技所发现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非常相像。佛陀在这里只用一个比喻,比喻他所理解和见到这个世界概况。用千叶宝莲来比喻,让我感到很神奇。在2500年前,在没有电子望远镜,也没有电子显微镜,佛陀他怎么能知道这么高深而精准的事情呢?同时还为我们描述出了一个宇宙模型。实在让人感到令人震惊。而这还不是最神奇的,最神奇的是他认为千叶宝莲上的每一个瓣都一样大,不管是哪一层,他都一样大,没有大小的区别,每一瓣花瓣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每一尊佛也都是一样的无上正等正觉。

神奇的比喻还不止这些,还是在《华严经》中,佛陀把我们这个世界比喻成一颗宝珠——叫摩尼宝珠,由许多许多的宝珠串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大网,这个大网有横向的链子和纵向的链子串起来,是无穷大,也是无边无际的大。每一个珠子都会放光,光光互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说,每一个珠子都是一个发光体,它的光芒能照到一切珠子上,而一切珠子上的光,也都能照到这一颗珠子上。这就是用来比喻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世界,一珠中含一切珠光,一切珠光应一珠中,光光互射,光光无碍,这个网就叫因陀罗网。

上述千叶宝莲的比喻和因陀罗网的比喻,极大的启发了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不断地刺激我对这个世界的思考。起先,我从事易经研究,同时也研究风水,于是我就结合佛教里“依证二报、同时庄严”的理论,提出了风水禅观这个概念,写出了一本专著叫《风水禅观》,这是我结合宋代临济宗第十三代祖师普庵印肃禅师的一篇五千多字文章,那篇文章的题目就叫“风水禅”,也就是说风水禅最早的提出是宋代的普庵,我只是结合普庵禅师的理论创立的这种禅观方法。

所谓“依证二报、同时庄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依报”就是我们所依靠的生存环境,“证报”就是我们的修行证量,也就是善恶因果加减乘除的总合得数,而依报是随着证报而转,也就是我们所居住环境的好坏,是依我们的善恶福报而转,道理很明白,说你有福报就能住到很好的风水局里,这个理论对风水学是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同样也给佛教理论和风水理论构架了一座桥梁。如此,能够使许多从事佛教研究者不再抵触风水,也能使许多从事风水研究者沿着这一台阶走进佛教。

此外,风水还能够迅速让学人体会到天人合一、天人本一的奥妙,进而对貌似玄虚的佛教理论有一个切身的体验,便于入门学习。

《风水禅观》这一理论建构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认同。河北省佛学院教授杜大威老师认为这是佛教愿波罗蜜和力波罗蜜的体现,著名禅茶文化学者陈云君先生还欣然为这本书写了序,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舒曼老师,还给这本书写了推荐文章,并收入到《舒曼茶文化续集》一书中。这些,都是给予这本书充分的肯定,而我以为,这或许是对净慧长老“生活禅”思想在实践层面上的一个延伸。这样的一些感悟,是我近些年品味这碗“赵州茶”所品出的一种“小味道”而已。

除此之外,赵州“吃茶去”理念还浇灌出我的一本诗集——《春江诗稿》,也是习茶、论禅、书画的心得。

千万不要小瞧这碗赵州茶,因我常“喝”赵州茶,给予了我勇猛精进的学习能力,让我连读了两个硕士。

更重要的是,赵州茶让我升起了广阔无边的菩提心。

从2010年以来,我发心创办了春江书院公益讲堂,以及明德家园儿童村两家公益慈善机构,免费为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公益讲座三千余场,网上免费《易经》教学视频两百多集,《金刚经》、《六祖坛经》讲座视频一百多集,为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尽己所能。我在创办民办孤儿院期间,每年都要投入三十万元资金解决孩子们的吃住、学习、房租、水电等开销。九年时间里,一共抚养了二十二名孤贫儿童,直到长大成人,其中三名还考上了大学。

这些都是净慧长老的这碗赵州茶和这碗茶汤里“喜舍慈悲”给予我在茶生活中实践生活禅的能量。在这里,我要深深的感谢净慧老和尚,感谢生活禅夏令营,感谢赵州禅师的“吃茶去”。

最后,让我以曾经与净慧长老在一起茶话的一段对话来做今日演讲结语:

某日下午,在邢台玉泉寺和老和尚一起喝茶,我偶然的提到禅宗一则公案——《一口吸进西江水》。讲到有人喋喋不休的给一个学生讲这个故事时,净慧长老听后就对我说:“别说一口吸进西江水了,你若能把寺院门口的玉泉水一口吸干,否则饭钱照算!”

我赶紧反观内照,收敛心神,慢慢回答:“玉泉寺门口的玉泉水是从滹沱河流过来的,滹沱河的河水是从曹溪流过来的。”

净慧老和尚马上说:“曹溪的溪水是从印度河流过来的,印度河的河水是从天上来的。”

老和尚说完,就起身离席归丈。

我则静坐茶室,闻到了满室茶香。这茶香至今仍陪伴着我。

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都是快乐的

中国人爱喝茶,就如林语堂先生所言:“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都是快乐的。”

茶好,好在平平和和、清清淡淡的风格,好在随遇而安、矜持自爱的品德。在外国人眼里,你懂得了茶,也就懂得了中国。

万片茶、千把壶,设一独坐之境,能体悟到所有想要品味的味道。

尽管茶本无心,那只因了吃茶人不同的心境而有了不同的茶心和滋味,或苦涩、或甜蜜、或淡泊、或热烈……于吃茶当下这一刻,体会自身的千百滋味,享受慢下来的生活。


茶,是生活的艺术,是开心的修行,是心中的所有想象。亲手设置一个茶席,布满一室茶香。

从紫砂到茶汤流动,从盖碗到席边插花,茶在一动一静中,为世人展示或淡然、或奔放、或清韵、或浓艳的美。

正如茶圣陆羽所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洗去心灵的浮沉,让人们回归初心。

茶,是真正地做到了用心在交流!在一静一悟中,茶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幸福,悄然升华。

杯盏人生,人生如茶,茶禅一味,存乎一心。茶与水的完美结合,恰似人生中的苦与甘,在又苦又甜的茶里,可以领悟到生活的本质和真谛。


喝茶就是修禅,讲究的就是以一颗淡然寂寥的心,在不完美的生命中感知完美,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时间。

无论独饮时,自己倾听自己的内心;还是对饮时,两人手捧茗盏,相互低声细语的诉说;抑或三五好友的茶叙,或肢体语言、或低尝浅饮、或笑语殷殷,所有情感,皆由心淌出。

茶汤流动,恰似茶席中一主一客心性情感的涤荡。掌席者奉上一杯茶汤,茶香流动间,参悟茶道意蕴,感受人生闹中取静的智慧之美。品味茶汤,往往先是微微的苦涩之味,而后满口的香甜蔓延开来。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慢下来,喝杯茶,让生活回归本真,体悟幸福。


一壶好茶邀君共。有情明月在心间。

同是爱茶的人,便有了心灵的相通与默契。虽相隔遥远,犹近在咫尺。这亦是生命中难得的缘分。就像清闲是福,能在清闲中品一壶茶,可算是福报。

很怀念有宋一代,那时,茶事在生活中占很大的比重。那些穿素衣的人,或在林间卧听松涛、听水声,或在庭院的花树下抚琴一曲,燃炉烹茶,不过如此情景只能在古诗古画中寻觅踪迹了。

现代人谁还愿意坐在树荫下或茅棚边,不慌不忙去溪边汲水,烧火煮茶呢?

茶之事,对很多人来说,无可无不可。毕竟工作繁忙,有那么多事情分心耗神。不过,我相信,一壶好茶仍会带给人身与心的滋润和慰藉。

焚香,烧水,待得水沸,仔细温壶、烫杯、洗茶,然后悬壶高冲,茶香扑鼻而来,再倒入白瓷小杯,小口啜饮,细细欣赏茶的色、香、味。心无杂念,安然悠然,尽享茶中之味。


饮下这杯茶,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从古至今,多少人曾在一盏茶汤里找到了生活的真味。饮茶不仅风雅,而且是一种生活的尊严。

饮茶本清雅,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暂时忘记尘世间的一切,将全部身心收束于当下,凝神于眼前的这一盏茶汤里。这才是饮茶之心,才品出茶中的真实滋味,也才能不辜负这样的好茶好水。

一片茶叶的长成,需要阳光雨露,需要土壤的滋养孕育;泡茶需要好水,以山涧所汲山泉水为佳,干净清澈;泡茶的茶具,来自大地上的优质泥土。如此看来,一盏茶汤里融汇了万物精华。

喝茶之人立于天地、山川、草木之间,得天地之眷顾,幸甚至哉。

面对一盏温暖的茶汤,心怀感恩默念:“欢迎,一路跋涉,辛苦了!” 你一定会看到,微风吹过,茶汤里漾起轻微的涟漪,那是茶水欣悦的舞蹈,它听听懂了,这正应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

人世茫茫,疲惫的时候,无论风雪夜归还是羁旅天涯,总有一盏茶汤在那里等你。是时候,坐下来,好好品一盏茶了。

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们会饮尽红尘最后一盏茶汤,出离三千世界,换一世平宁。

来源:神州茶韵,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