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泉州茶叶

找到约676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今年前三季度泉州茶叶出口额增长近五成

近段时间泉州秋凉送爽,安溪、永春等地茶农传来消息称,受到天气、降水量等因素的影响,今年秋茶整体质量有大幅提升。“这是近十几年来我觉得茶叶品质最好的年份。”安溪茶农肖连地说。泉州海关部门的数据也表明,今年以来泉州茶叶出口呈现大幅上涨态势,量价齐升创记录。

出口单价增近三成

“近几年来,泉州茶叶出口价格节节攀升。”昨日,泉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1月至9月,泉州海关共检验监管出口茶叶1779.71吨、货值2176.0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49%和46.79%,实现量价齐增,其中平均单价同比增长28.2%。

“随着品质的提升及自主品牌推广力度的加大,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开拓,泉州茶叶日渐受到海内外市场的认可。”该负责人表示,从出口区域来看,泉州茶叶主要出口越南、中国香港、日本、俄罗斯、秘鲁、巴拿马、智利、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一带一路”带动明显。居前四位的除日本外,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其中越南992.45万美元,增长99.08%;中国香港地区750.77万美元,增长44.81%;俄罗斯80.59万美元,增长201.95%。

二是出口附加值大幅提升。以往泉州茶叶主要输往日本用于生产茶饮料,呈现档次低、利润低的“双低”痛点。近年来泉州茶企转变经营思路,大力开拓高附加值产品,其中出口香港地区和越南的茶叶单价分别高达59.26美元/公斤、35.78美元/公斤,约为输日原料茶单价的17倍和11倍。

三是多种茶类出口百花齐放。泉州是乌龙茶主产区之一,出口茶叶长期以乌龙茶为主。为满足国外市场对不同茶类的需求,泉州茶企积极培育红茶、绿茶、花茶、含茶制品等国际流行产品,今年以来除了乌龙茶之外,其他各类茶共出口37.6万美元,同比增长50.28%,远销秘鲁、日本、巴拿马等国家.

铁观音质量创新高

秋季是铁观音主要的采制时节,从安溪业界传来消息称,受到退茶还林等政策的引导,今年秋茶的总体产量有所下降,但是整体品质却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

“我们今年退茶还林超千亩之多,茶叶生长环境得到更好的优化,茶农自觉采好茶制好茶的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安溪县茶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国庆前后天气宜人,秋茶质量向好。受此影响,安溪秋季茶叶收成呈现数量略降、品质上升的整体态势。

“天气很给力,自然生长的茶叶长势喜人。”安溪桃舟吾之茗专业茶叶合作社的负责人肖连地说,他们长期推行铁观音放养栽种,近几年来品质不断上升,今年遇到好天气之后,品质更是呈现近十几年来的最佳状态。“一斤特级铁观音毛茶便可卖到上千元,精茶则可以售至几千元。”他说,结合当地的风光特色,合作社还推出了休闲农庄等配套服务项目,国庆期间自己不但忙着制茶也忙着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德峰茶业负责人王辉荣也表示,今年他们的特级茶产量较往年增加了50%。“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传统制茶,特级茶的价格没有变化,但是总量占比增加了,收入自然水涨船高。”他说,产量不再是茶农们的追求,质量才与最终的收入划等号。

除了安溪之外,泉州的惠安、南安、永春等地也有不少茶园。从永春县农业局传来的消息称,涉茶产业也是永春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全县共有13.7万亩茶园,其中铁观音种植面积超过50%。“今秋铁观音质量确实不错,优质茶青的价格有所上涨。佛手茶要到本月的中下旬才开始采制,目前从业界反馈过来的信息也表明,质量将有所上升。”永春县农业局副局长周文瀚说,值得一提的是永春当地的水仙茶叶品种,凭借着传统工艺的普及,也在市场上不断获得肯定(王宇静 魏宇曦 文/图)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摘自“泉州晚报”部分视频、图文来自于网络。

泉州深耕茶产业链

  8月31日至9月2日,首届海丝国际茶文化论坛系列活动组委会调研组走进泉州德化、永春、安溪等地,实地了解泉州茶产业、茶企发展情况。茶叶是泉州的特色产业,近年来,泉州市出台多举措促进茶企、茶农提质增收,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

  做大茶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走进莉芳茶厂位于永春县魁斗村的千亩有机茶园,只见重峦叠嶂,郁郁葱葱,空气中飘来阵阵茶香。莉芳茶厂所在的魁斗村不仅是省级革命老区村,也是第五轮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村民主要靠种植茶叶为生。在促进村民增收方面,莉芳茶厂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种植茶叶由莉芳茶厂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有机肥料等,每年可节省生产费用3000多元,生产出来的茶叶由茶厂以高于市场的保护价收购,不用担心茶叶的销路,我去年仅种植茶叶收入就有4万多元。”魁斗村村民谢加种介绍。

  莉芳茶厂所在的坑仔口镇,是“福建产茶明星乡镇”,不仅拥有永春全县最大的茶叶专业交易市场,经“联合国南南合作基地”批准,坑仔口镇还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茶叶项目加入该组织的乡镇。据坑仔口镇党委书记康传宗介绍,目前坑仔口全镇共拥有茶园17000亩,其中,生态茶园示范基地5200多亩,注册茶叶公司6家,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5个,年产茶叶2000吨,产值1亿多元,茶产业已成为坑仔口镇群众增收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我们将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产业来培育,着力推进茶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茶叶市场’‘线上+线下’茶叶产业产供销一条龙新模式,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康传宗介绍。

  因茶而兴的乡镇,在泉州远不只坑仔口镇。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泉州全市茶叶种植面积79万亩,采摘面积78.41万亩,全年毛茶产量8.71万斤。茶产业是泉州众多乡村的支柱产业,泉州目前全市涉茶农户22.8万多户,从业人员94万人,拥有大小茶叶初、精制加工厂4000多家。

  为推动茶叶转型升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近年来,泉州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引领,典型示范,综合施策”,积极打造茶产业绿色发展新模式,打响泉州茶叶品牌。

  延伸产业链

  打造大产业格局

  在安溪县芦田紫云山脉,800多米的高山之间坐落着一个茶庄园——云岭茶庄园。庄园里除了千亩茶山,还配套建有四合院、民宿及茶叶初制加工厂等。青翠茶树、青砖石墙、黑瓦木梁……云岭茶庄园处处散发着宁静的气息,是盛夏的避暑好去处。

  为延伸茶产业链,提升产业多元化发展,自2010年,泉州市开展现代茶庄园试点建设工作。安溪县率先在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引入法国葡萄酒庄园经营模式,围绕基地建设、美丽庄园、清洁生产、质量管理、品牌建设与保护、文化弘扬等方面内容,建设具有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的现代茶庄园。

  “茶庄园建成后,形成由传统茶业的单一生产功能向综合功能发展的态势,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展示生态、休闲、旅游茶叶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了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志明介绍。目前,安溪共有茶庄园22个,管控茶园28万亩,占安溪全县茶园面积的47%。“近年来,安溪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茶机械、茶配套、茶包装、茶文化、茶旅游等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产值突破50亿元,大产业格局进一步形成。”

  在泉州茶产业链中,茶器等配套产业也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德化不仅是“世界陶瓷之都”,还是国家级茶具制造基地。这里有陶瓷企业2600多家,茶具生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近年来,为推动茶具等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德化在生产研发、设计提升、文创旅游等方面发力。2013年,由卓越陶瓷等26家企业入股投资的中国茶具城项目启动,2015年开工建设,2018年建成投用。据德化县卓越陶瓷有限公司负责人、中国茶具城监事颜宝敬介绍,目前中国茶具城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茶具产业集散高地与德化陶瓷文化、文创产业的特色窗口。

  原标题:「海丝国际茶文化论坛预热调研实录之三」泉州:深耕产业链做大茶文章

  来源:百家号、东南网

  温馨提示:文章贵在分享,我们崇尚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泉州:深耕产业链 做大茶文章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8月31日至9月2日,首届海丝国际茶文化论坛系列活动组委会调研组走进泉州德化、永春、安溪等地,实地了解泉州茶产业、茶企发展情况。茶叶是泉州的特色产业,近年来,泉州市出台多举措促进茶企、茶农提质增收,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

  做大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走进莉芳茶厂位于永春县魁斗村的千亩有机茶园,只见重峦叠嶂,郁郁葱葱,空气中飘来阵阵茶香。莉芳茶厂所在的魁斗村不仅是省级革命老区村,也是第五轮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村民主要靠种植茶叶为生。在促进村民增收方面,莉芳茶厂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种植茶叶由莉芳茶厂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有机肥料等,每年可节省生产费用3000多元,生产出来的茶叶由茶厂以高于市场的保护价收购,不用担心茶叶的销路,我去年仅种植茶叶收入就有4万多元。”魁斗村村民谢加种介绍。

  莉芳茶厂所在的坑仔口镇,是“福建产茶明星乡镇”,不仅拥有永春全县最大的茶叶专业交易市场,经“联合国南南合作基地”批准,坑仔口镇还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茶叶项目加入该组织的乡镇。据坑仔口镇党委书记康传宗介绍,目前坑仔口全镇共拥有茶园17000亩,其中,生态茶园示范基地5200多亩,注册茶叶公司6家,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5个,年产茶叶2000吨,产值1亿多元,茶产业已成为坑仔口镇群众增收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我们将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产业来培育,着力推进茶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茶叶市场’‘线上+线下’茶叶产业产供销一条龙新模式,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康传宗介绍。

  因茶而兴的乡镇,在泉州远不只坑仔口镇。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泉州全市茶叶种植面积79万亩,采摘面积78.41万亩,全年毛茶产量8.71万斤。茶产业是泉州众多乡村的支柱产业,泉州目前全市涉茶农户22.8万多户,从业人员94万人,拥有大小茶叶初、精制加工厂4000多家。

  为推动茶叶转型升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近年来,泉州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引领,典型示范,综合施策”,积极打造茶产业绿色发展新模式,打响泉州茶叶品牌。

  延伸产业链,打造大产业格局

  在安溪县芦田紫云山脉,800多米的高山之间坐落着一个茶庄园——云岭茶庄园。庄园里除了千亩茶山,还配套建有四合院、民宿及茶叶初制加工厂等。青翠茶树、青砖石墙、黑瓦木梁……云岭茶庄园处处散发着宁静的气息,是盛夏的避暑好去处。

  为延伸茶产业链,提升产业多元化发展,自2010年,泉州市开展现代茶庄园试点建设工作。安溪县率先在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引入法国葡萄酒庄园经营模式,围绕基地建设、美丽庄园、清洁生产、质量管理、品牌建设与保护、文化弘扬等方面内容,建设具有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的现代茶庄园。

  “茶庄园建成后,形成由传统茶业的单一生产功能向综合功能发展的态势,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展示生态、休闲、旅游茶叶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了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志明介绍。目前,安溪共有茶庄园22个,管控茶园28万亩,占安溪全县茶园面积的47%。“近年来,安溪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茶机械、茶配套、茶包装、茶文化、茶旅游等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产值突破50亿元,大产业格局进一步形成。”

  在泉州茶产业链中,茶器等配套产业也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德化不仅是“世界陶瓷之都”,还是国家级茶具制造基地。这里有陶瓷企业2600多家,茶具生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近年来,为推动茶具等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德化在生产研发、设计提升、文创旅游等方面发力。2013年,由卓越陶瓷等26家企业入股投资的中国茶具城项目启动,2015年开工建设,2018年建成投用。据德化县卓越陶瓷有限公司负责人、中国茶具城监事颜宝敬介绍,目前中国茶具城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茶具产业集散高地与德化陶瓷文化、文创产业的特色窗口。(黄琼芬苏福彬林清锻)

  注:内容源自中国网海峡频道,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7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