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到保山多少公里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4 秒)

茶马古道上的石头村庄

这是一个石头砌成的世界。房屋是石板房,道路是石头铺,塘基是石头砌,水渠是石头筑,菜园的垄基是石头垒。石门墩、石院墙、石前檐、石鸡笼、石厕所、石畜圈不胜枚举。石槽、石盆、石凳、石桌、石碾、石磨、石臼琳琅满目。石台阶、石板路、石垱……甚至烤茶、烧肉的用具都是用石头制作而成。

这是一个承载滇西茶马古道700年历史的村庄。滇西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路线有两条:南线由云南的普洱--大理--丽江--中甸--西藏的察隅--波密--拉萨--日喀则、江孜、亚东、柏林山口,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北线从四川的雅安--康定--西藏昌都--尼泊尔、印度。本文所写的石头村,正是位于南线从普洱到大理这一条中的一个小村庄。

不久前,我徒步踏上了滇西茶马古道保留得最完整的云南省凤庆县鲁史镇到塘房村这一段。沿途景色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村庄,在这个乍暖还寒季节,我打量着这有着文化有着商经的古老通道,想像着当年行走在古道上的马帮,浩浩荡荡的驮着茶叶、毛皮、药材、核桃等山货,唱着"……赶起百十匹马帮(哟咳),驮上百十斤驮子(哎),翻过(哦)百十个梁子(呀),换回(哟)百十样货子,填饱(嗯)干瘪瘪的肚子(呀),狂欢一阵子(啊)"的号子进城,从一个山谷到又一个山谷,从一个村寨到又一个村寨,马帮踏出了一条沟通各地的生命道路,换回必需的盐巴、布匹等生活用品。从此,那些崎岖逶迤的山道上,诉不尽马帮的神奇;刀砍斧削的绝壁,说不完赶马人的辛酸;不老的风峡谷,回荡着许多赶马号子的豪迈和悲壮。

如今,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已经离开了几十年上百年了,走在悠悠的古道上,似乎还可以听到久远的年代里传来的阵阵马蹄声,滴滴答答的响彻着整个山谷。

1913年以前,凤庆(旧称顺宁)与外地的交往,最主要的就是顺下线,线路有三条:1、凤庆(顺宁)--鲁史--巍山--下关--丽江--中甸--西藏;2、凤庆(顺宁)--鲁史--下关--昆明--省外;3、大理--下关--巍山--鲁史--凤庆(顺宁)--镇康--耿马--缅甸。无论走那条路,都必须过塘房村,因此,塘房承载起了茶马古道700多年的历史沧桑。

塘房距鲁史镇约6公里,沿着弯弯曲曲的古道,跟着猎奇的游人一直向上攀登,刚开始还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可是,不一会儿我就感觉气喘嘘嘘,大腿酸痛,干脆拿着相机在路上拍起照片来。此时,一个村民赶着马,身上扛着百十斤重的小型农用机械,竟然在古道上健步如飞。我与他攀谈古道的历史,小伙告诉我,这段路是茶马古道赫赫有名"九曲十八弯",到塘房村还早着哪。随后,他唱着"身着大地头顶天,星星月亮伴我眠。阿哥赶马走四方,阿妹空房守半年"的赶马调很快消失在古道的尽头。

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年(1665),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地区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后,凤庆茶叶产品开始流入丽江。20世纪20年代,大理喜州严子祯在下关建立"永昌祥"商号,开始生产经营沱茶和藏销紧茶,并在叙府(今宜宾)、重庆、汉口、上海和缅甸瓦城设立分号。而凤庆青毛茶,是"永昌祥"沱茶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当时"永昌祥"商号所生产的沱茶有三个牌子:一个是本牌沱茶,重九两二,用明前春尖制作,双江茶占60%,凤庆茶占40%;一个是副牌沱茶,重八两二,凤庆茶占60%,勐库茶占40%;还有一个是正记牌沱茶,重八两二,同样是取勐库茶香味浓郁,凤庆茶兼备外形美观之特点制成)。因此,严子祯于1928年在凤庆专设"永昌祥"商号,竞购凤庆青毛茶。到20世纪30年代末,凤庆的茶叶商号发展到20多家,从此,凤庆茶由马帮沿着"顺下线"倾销各地。

沿着古道一路向上行进,阳光透过湛蓝的天空投射到山头上,让山林遍染了一层金黄色,清冽的山风吹过,卷起一层层的落叶,抬头仰望天空,干枯的树枝盎然的屹立在蓝白相间的天际,直指苍穹,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那密密的枝杈里,孕育着来年生机勃勃的绿色和百折不死的生命之魂。脚下的道路崎岖坎坷,这真的就是那条千年的古道么,千百年来,这条道路曾经是何等的繁华,过往商贾,游人如穿梭般的从它身上走过,它也曾承载着多少人的希望和梦想,谁又能说清楚,在它身上演绎过多少感人的故事呢,世事如烟,沧海桑田,它如今就像一位年至耄耋的老人,静静的躺在这里,在它的梦里,是否还依稀记得那往日的繁荣以及行人如织的那些年代?如今,只有偶尔路过的徒步探险者和匆匆而过的狩猎人还能让它偶然醒来,可是,又有谁能静静的聆听它的故事呢,那划过枝头的风声,是否就是它的低声哀怨。

到达塘房村,我们的目光被石头房屋豁然点亮,瓦是石板,墙是石墙,地是石地,石头做成的房子里,住着终年和石头相伴的人。

石头是塘房的财富,这里产的石头像千层的油饼,用扁锤沿石角一敲,就能起下一大块。一层一层的石板,像一本厚厚的书,层次之间不毫粘连,只要你乐意,就可以随意的翻阅。村民们建房就地取石,不做任何二次加工,没有污染,无需能源。石材是天然具备的,木材是自然生长的,粘接的材料无需运输。墙是石头砌的,支离的碎石,平面往外地块块砌起,不用半点沙灰水泥粘合。石墙的顶上,再架木椽,木椽的上面,再铺石板。石板从檐口铺起,块块叠压,至脊而收。石材的地基,石材的墙体,石材的屋面,天然的材料,被塘房村人巧妙利用,筑屋造房,建宅修舍。村里的老人说,这样独特的石板房,雨季,屋顶石板遮挡,水不入室。晴天,满室潮气蒸发,沿缝隙罅漏四散飘逸,室内很快又可干爽如初,居住于内,冬暖夏凉。

大块小块的石板,充当了遮风挡雨的屋瓦,参差不齐的石板,在一幢房子的屋顶上,都被派用到了最为恰当的位置。这就是塘房村人的高明,深知才尽其用、物尽其能之理。对于石板来说,再不规则的长相,塘房村人都能给它们找到最为恰当的位置。

石头垒成的房子毕竟不能建得太高大。在村里,几乎每间屋子都一般大小,而且结构也基本相同。屋子都不高,高一点的人走进屋门,可能还得稍微低下头。并且,每间屋子里都没有一扇窗户,只有一个天井,是屋子采光的重要途径。

村民搭建的石屋,大多是随意而为,有的石块横着叠砌,有的斜着堆砌,大石块和大石块之间用小石块补缝加固,连木质的梁柱也特别讲究自然,用在石屋里还是保持原来的形状,没有刻意修整过。使得塘房村的石屋显得更加硬朗,看上去厚实凝重,极具质朴之感。

走进一户人家,里面别有洞天,大大的天井里,有石头砌的猪圈、鸡窝,院里有长石头条搭的凳子,地面是用薄石条铺成。猪圈里喂猪的槽子是石凿的,洗衣服的搓板是石板做成的,捣蒜用的也是石锤、石臼。小院里香椿、月季花、木槿花香味弥漫。

主人家在办喜事,几个小伙正往青石板上放肉,我们一问,才知道要做塘房特色菜--青石板烤肉。石板能烤肉?我有点不相信,因为石板遇火加热会炸裂,怎么能把肉烤熟?带着好奇,我到了烤肉的厨房要一睹石板烤肉的真面目。几个烧得火苗通红的炭火盆并排支在厨房里,炭火上有一块石板搭在上面,另一块一摸一样的石板压在烤肉上,打开上面的石板,果然里面夹着猪肉在烤。这种石板烤肉就是用新鲜的猪肉直接放在石板上烤成的,工艺很简单,石板烤出的肉外观看焦黄焦黄的,让人垂涎欲滴。割下一块来,嚼在嘴里,味道既香又脆,不像直接在炭火上烤出的肉有烟熏火燎的味道,也许,这应该是人们爱吃塘房烤肉的真正原因。

石水缸是塘房人家的必需品,每家每户都有,这家家必备的石水缸,样式并不统一,有的能装十多担水,有的只能装两三担水;形状上,正方形、长方形居多,当然也有正六边形等。水是从屋后的老林里用水井槽引来的,水井槽用龙竹或整棵的圆木挖成,涓涓的山泉沿着高高低低的水井槽,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坡,把塘房人家的石水缸装得满满的,做饭、洗菜时就舀水缸里的水用。

村里的老人说,石水缸装的水清凉冰爽,我舀了一瓢水咕咚咕咚地一气喝下,那沁人心脾的清凉和痛快深入五脏六腑。

走在村里石头铺成的小道上,不知是否因为经年累月的缘故,高高低低的石头路也不觉得崎岖。犹如走进了时光隧道,仿佛回到了古代的世外桃源。

据史料记载,1693年农历八月十四,徐霞客从保山市昌宁县进入凤庆县城,与前往下关的马帮一道走上了茶马古道,乘竹筏渡过澜沧江,翻越骡马萎坡来到塘房村歇脚。据传,一老者还用石板烤茶热情招待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有幸在另一户人家品尝到了青石板烤茶。青石板烤茶是塘房村人的一种独特饮茶方式。石板是薄片青石,质地细腻而均匀,似乎不容易找。在温火上预热十多分钟后,石板都有些烫手了。主人从竹筒里取出几小撮早已准备好的晒青茶。这可是开春第一尖春茶揉制的呢,据说是专门款待第一位踏春而至的客人。诱人的茶在青色的石板上欢快地翻滚着,烤茶最讲究火候,几个来回叶色渐渐由棕黄色变成棕褐色,整个院子也已经是茶香漫溢了。将烤好的茶叶收入备好的竹筒,所有的茶具都是竹制的,据说这样茶才更香。

茶叶在水中沸腾的一刻,香气弥漫。主人将茶壶盖子一扣,再用沸水浇注壶身,接着将竹制的茶杯翻转用水洗净,片刻之后,青透的茶水一一流入竹杯。一切流畅得让我有些眼花,一晃神,香茶已在眼前,我赶紧双手接过,低头一品。真可谓“石屋忘言对此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鸟鸣片影斜”。

老人们说,塘房是一个被茶香侵泡的村庄,当年茶马古道最盛的时候,每天来往的人像排队一样的经过。据《滇南新语》记载,在明代,凤庆就能用手工制造出太平茶、玉皇阁茶,色、香、味可与龙井茶媲美。有了这样的好茶,清乾隆26年(1761年)顺宁知府刘靖督土民修建青龙桥于镇南金马明子山脚下的澜沧江上,走过澜沧江过金马翻越黑山门,就到糖房。青龙桥连通的茶马古道上茶事不断,凤庆茶源源不断进入内地、上贡朝廷、远销东南亚,茶叶也成为凤庆人的"绿色银行"。每逢街天,悠长的山街成了各种茶叶交易的场所,那叶形平肥的“尖山云雾”、条索分明的“太华茶”、细润色正的“银毫”、秀美质佳的“特级功夫茶”……各色茶叶摆满悠长的街巷,浓郁的茶香令人心旷神怡。在茶市上,随便坐下与茶农闲话家常,都能拉出一大堆茶诗、茶经、茶文、茶德等等话题来。彼此兴致浓了,甚至会忘了买卖之事,沉浸在茶话之中。真可谓“茶中日月长,茶话情根深”。

或许正是受凤庆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熏陶的缘故,在塘房村,人们从茶园采回鲜嫩的茶叶,洗净晾干后用手揉软搓细,放进一只大碗中,再加上柑橘叶、酸竹笋、大蒜、辣椒、盐巴等佐料拌和,就成为一碗"凉拌茶"。这种茶,滋味变化多端,苦中透出暗暗鲜香,是下饭的好凉菜。有的则把采来的新鲜茶芽放进小缸里,撒上盐巴拌匀,层层压紧,腌制几个月后,拌上佐料,也是开胃佐餐的好菜。当然也有三五人相聚一起,持一杯茶香,怀一份闲情,细细品茗,渐渐境宁心净,在幽香芬芳中涤尽俗尘,享人生之无穷真趣。

塘房村子偏僻,但这里生产的茶味道好,香气浓,那香气,据说,在村庄山顶的黑山门都可以闻到。塘房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制茶,能不香么?何况,四周都是茶山,即使没有烘焙茶叶,村子也被茶山的阵阵清香氤氲着。何况,村里的人家都爱喝茶,日泡茶夜泡茶,茶汤的香气不时腾挪着。几十年数百年,这里的房砖屋瓦,这里的柴门木窗也该都贮满了茶香。

特别是清明时节,村子里的人都要分捡茶叶。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一个个手指灵活,动作麻利。面对竹蔑盘里堆着的待分捡的茶叶,平日里大大咧咧的男人,也变得轻柔灵巧起来。茶对塘房人受益最深,塘房人对茶的感恩也最重。茶祥和的性味熔铸成了塘房人淡泊名志的个性,他们不骄不燥,安于现状,默守着"明窗净几安居好,清茶淡饭滋味长"的格言,一生一世耕作于茶园之中。许多年来,塘房的这种个性,就像苏辙在《茶诗》中所写的一样:"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他们的个性已与茶的风格无异。茶园丰收了就丰收了,吃好点穿好点塘房人从不吝啬,财多财少塘房人看得并不重,男人有钱全花在茶园上,女人有钱全花在茶歌茶舞茶艺上,他们不知道把茶兑换成金条、美元深埋于地窖之中,他们不知道把茶兑换成戒指、项链包几个情人养几个"二奶"疯狂几回。他们把功夫全花在茶上,制作出名扬中外的好茶,不断丰厚茶文化底蕴内涵的实在。

1927年,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艾芜南行时,也是与马帮结伴,经过云南驿、顺宁、塘房、鲁史、保山等地到达缅甸的。抗日战争期间,鲁史至顺宁驿道还一度成为抗战军需物资的重要供给线,大量的军用民用物资都从这里进出……由于塘房交通位置的重要,直至民国时期始终是中外客商汇聚的繁华村庄。

1938年秋,中国原有的红茶产区在日军侵华过程中沦陷,红茶作为重要战略出口物资货源断绝,为换取外汇,支援抗战军需,中国茶叶贸易股份公司派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到云南开辟新的红茶生产基地。多方考察后,冯绍裘终在凤庆觅得制作上乘红茶的鲜叶,着手试制属于云南的红茶并一举成功,定名为"滇红"。首批"滇红"通过凤庆、塘房、鲁史古道、祥云,从滇缅公路运到昆明,再装进木箱铝罐,转运香港出口,转销伦敦,以每磅800便士的最高价格售出,立即引起世界茶界的轰动。鲁史古道也成为那段日子唯一驮运过红茶的茶马古道。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无数"滇红人"的辛勤努力,“滇红”得以发扬光大。1996年,为了做强做大“滇红”,云南省凤庆茶厂整体改制为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继续承担起传承"滇红"的历史重任。滇红集团出品的"滇红特级工夫茶"在1958年被认定为国家外事礼茶,1986年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将其作为国礼赠送来华访问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从此,香高味纯,形美色艳,品质独特的滇红茶与印度、斯里兰卡红茶相媲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名茶。

核桃是塘房村的摇钱树,塘房村民倚山而居,每户人家房前屋后大都是核桃树。道路旁、地角边,或者半山坡上,到处都生长着核桃树,一棵棵,一片片,星罗棋布。我们去的时候错过了核桃树葱绿的季节,此时的核桃树光秃秃的,或多或少让人看起来有些萧条。村里人告诉我,谷雨过后,玉米苗刚刚冒出尖儿,核桃油绿的叶子就会像一双双绿色的小手,在春风中向人们飘然招手,一串串绿绒绒的花朵,倒挂在绿叶丛中,那是春天的田野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八月十五核桃香”。当地村民已习惯的认为,到了农历八月十五,核桃仁渐渐饱满,可以放开嘴去品尝。在这个时候,你漫步山野,一串串又大又圆的核桃,挂满了整个枝头,远远望去,象挂满了一串绿色小灯笼。有的树枝的因核桃结得太多了,把树枝压得趴到地面来;有的挂满核桃的枝条,甚至伸进小院里。核桃青果最好吃,从树上采摘下来,用专制的核桃刀,把白胖胖的核桃仁拔出来,轻轻剥掉仁外边一层白生生的薄皮,油而甜,味道极美。

核桃可烧着吃,外壳不砸开,放在火旁,经过烘烤,核桃的油脂分泌,异常的香。把鲜核桃仁捣碎,将鲜辣椒在烧红的炭灰里烧熟洗净切碎,用盐混合凉拌,不仅美味,而且开胃、健胃。还可以用作调料做花卷,将核桃果仁捣碎后,和盐、葱花、熟油搅拌在一起,涂在馒头上蒸熟,果仁的香味遍布花卷,吃起来香甜可口。

当然,最好吃的还是塘房核桃糖,塘房产大麦,当地人用玉米面、大麦芽等熬成糖稀,粘稠状,呈黄黑色。玉米是塘房村的特产,它的甘甜很能讨好塘房高海拔的土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糖稀是对白糖严重匮乏的一种补偿,在塘房却意外与核桃结亲,成为那个年代里特有的风景和味道。

早年的核桃糖用核桃仁、芝麻、糖稀烀制,用一口大铁锅将核桃仁、芝麻炒熟了,搓去核桃仁皮,均匀地摊开,每一层上掺一点糖稀,反复几次,冷却后,核桃糖就制成了。核桃糖是孩子们冬季的上佳零食。晚上饿了,就切几块来吃,要香味有香味,要甘甜有甘甜,要滋补有滋补,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走出塘房村,寻一处墙边的石凳歇歇脚,摘一束在石缝中长出的野花闻闻香,看屋前公鸡昂首阔步踱过石头的街道。夕阳西下,身边和脚下的石块静静地闪烁着岁月的印痕,深情的散发着石头的光芒。我知道,那些深深浅浅的印记,明明暗暗的沧桑,那是一种无言的石头历史,更是一种特有的村落文化,塘房以特有的魅力,支撑起了滇西茶马古道一方数百年的历史,这是一条辉煌的道路,这是一部生活的历史书籍,无论什么时候,都永远值得我们用心去阅读,永远值得我们用步伐去丈量。

【摘自2016年2月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庄文勤(云南凤庆),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普洱茶商朱老板的烦恼:成也收藏,败也收藏!

2014年,做茶8年的昆明茶商朱老板,在跟客户说,存钱真不如藏茶。

事实上也是如此。

2009年,朱老板把勐库茶山的茶叶都收了一批,磨烈、南迫、地界,正气塘,还有极少一部分老寨。

2013年,他在2009年3块钱一公斤收进来的正气塘,价格翻了六七倍,其他茶叶的涨幅也十分可观。

尤其他手里的一点冰岛老寨,2011年,冰岛老寨茶园已经被人承包,他之前收的冰岛,在小圈子里流通,价格涨了近百倍。

茶叶价格涨得那么快,朱老板自己也变现成功,他才敢逢客户就说:存钱真的不如藏茶。

但是,这两年,越藏压力越大了。

经过11年的发展,古树茶的价格似乎快到顶峰了,要说藏一点茶等着升值吧?现在山头茶价格再往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要说,藏了吧,又不甘心。万一哪天茶价又涨了,又恨不得扇自己800个嘴巴不是。

更重要的是,一年接一年,品牌做出来了。年年都做冰岛坝歪、地界的茶,突然不做,对产品延续不好;做的话,成本实在是太大。

最近几年,朱老板只能咬牙坚持,每年把大部分资金投在春茶的鲜叶上,每年6月份,再把成品茶源源不断地运到昆明。

除了在茶山上的订单,平时也卖点茶叶,无论是老茶还是新茶,卖掉一饼就赚了一饼。到了年底,把茶农的货款结了,运营成本一除去。朱老板除了剩下一大堆茶叶,就只剩点生活费了。

来年春茶,又得准备一些钱,做茶叶去。就这样,几年下来,朱老板的库存已经相当可观,少说也是10来吨。

按茶叶来估算身价,朱老板的名寨茶、古树茶,其他茶叶加一起,怎么说也是个千万富翁。但好多质量很好的茶叶,销量不好,现金流少得可怜。

朱老板也怀疑:是古树不够纯?还是茶叶质量不好?或者是自己做茶不够用心。好像都不是啊!

朱老板只能对自己说:没有库存就不叫普洱茶了,无论以前的茶叶,还是新做的茶叶,卖掉一饼就是赚,卖掉一批就是大赚。

只是,茶难卖的大背景下,客户,到底在哪里?

——以上内容来自巡茶纪,感谢作者付出。

编者结语:

前几天我问版纳的小李:你家的倚傍古树茶给我搞一点呗;小李说早卖完了,要不我给你弄点薄荷塘的,国有林里,只有本地土著才进得去的那种图片图片

昨天保山的小刘问我:老师,可否帮我团购一下我老家的古树茶呗,几百块的成本加个几十块的加工费就可以了图片图片,要知道她家的茶园离那棵3200年的茶王树直线距离也就几十公里.......

同一方水土,同样的茶树,同样的人们,却是不一样的境地。名山茶、名寨茶年年涨年年一茶难求;离名山、名寨近一点的多少还可以沾点光,可更多的普洱茶哪怕品质很好也是无人问津,这就是现实。

纵观当下普洱茶市场,是一个非常矛盾、非常煎熬、非常奇葩、非常混乱,一个充满投机主义、多极分化严重的市场。

茶马古道的生命力

这两天读了一篇陈保亚教授课堂录音的整理稿件,名为《茶马古道上语言接触与通语的形成——走向田野,认识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茶马古道六君子踏上这条隐没神秘又危险的古道时,他们仿佛具备了回溯时光的能力,在多次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了多个学科门类的研究成果。

我们都知道茶马古道穿越的川滇臧大三角地区山高谷深,行进非常艰难。在陈教授的演讲中,他说“为什么要去翻越这些地方?因为产茶区四川、云南等地区和耗茶区青藏高原是分离的。耗茶的高寒民族的生活区域不产茶,所以就形成了远征的茶马古道。”

“远征”,是茶的远征,也是人的远征,这个词也仿佛也让云南茶显得更具力量。

云南:一面是边疆,一面是前沿

典籍里的云南,在中原王朝的眼里总是偏远的蛮荒之地。即便是到明王朝时期,中原、江南人的认识中,云南仍是遥不可及。偏远的云南,实际上既是边疆的,又是前沿的。相对内地来说,作为边疆垂地的云南的确偏远,偏远到直到汉武帝时,云南才开始进入中原王朝的视线。但这只是地理上的偏远,尽管所处区域山河纵横,给交通往来带来诸多不便,但云南从未夜郎自大,眼界是开阔的。因为相对南亚、东南亚文化板块,云南又是中国的西南前沿地区。

“茶马古道”这个中国人视觉下命名的新生词汇,从命名至今不过短短25年;从发现到命名再到现在的耳熟能详,乃至成为云南的一大文化符号。我们说茶马古道,说的不只是一条单纯意义上的道路,而是指一个庞大的古代交通网络,这个网络中的历史人文,以及通过这个网络流动着的文明。

茶马古道的黄金时代,发挥着的主要是茶马运输功能,也就是茶马古道真正活着的时代。那个时代,是传统普洱茶兴盛的时代。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现代普洱茶,产量和运输交易量早已超过了传统普洱茶时代的千百倍,但运输途径早已现代化,与茶马古道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了。但这并不能湮没茶马古道现在存在的价值。如今当我们重新去审视茶马古道,就会发现尽管在许多地方古道已经难觅芳踪,却依然鲜活地存活着。不只存活于记忆里,书本上,还存活于我们的生活中,文化里。

南方丝绸之路:亚洲大陆的第一条国际大通道

在人烟稀少的公元前,我们很难臆想一条路需要多少年的时光才能形成。但至少在2200年前,川滇一带就出现了一条从成都出发,穿越重重高山,横跨岷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后经腾冲直抵缅甸、印度的国际大通道——蜀身(yuān)毒道。这条比丝绸之路更早横亘于亚洲大陆的“国际大通道”,早期是如何开通的已经无从考证。据英国人哈维《缅甸史》、霍尔《东南亚史》等著作,公元前2世纪前,中国的丝绸就从缅甸经印度到达阿富汗,甚至远及欧洲。蜀身毒道是从成都出发,分南、西两路进入云南的。南道分岷江道、五尺道两段,岷江道由成都沿岷江南下至宜宾,是由李冰烧崖劈山修筑出来的。五尺道则是由秦朝将领常頞修筑,从宜宾出发,经豆沙关进入云南的盐津、大关、昭通后,又出云南进入贵州的毕节、威宁,然后经可渡关驿再次进入云南宣威、曲靖。常頞开通的五尺道,多数地方是对蜀身毒道的僰道(古县名,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南安边镇)至味县(古县名,治所在今云南曲靖三岔一带)段的拓宽、修整。也就是说,常頞修建的五尺道,实际上只到曲靖一带,我们现在说的五尺道应当是后人按五尺道的标准不断修整拓建的。这条道从曲靖继续向前,经昆明过楚雄后,最终抵达祥云的云南驿。

西道为牦牛道,是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司马相如沿先秦时期的古牦牛羌部南下故道修筑而成,所以又称灵关道,唐时称清溪关路。从成都出发经邛崃、芦山、雅安、汉源、泸沽、西昌、盐源、攀枝花进入云南,经永仁、大姚抵达云南驿。

南、西两路在祥云县的云南驿汇合后,经南涧抵达大理,然后经漾濞至永平过澜沧江的兰津古渡进入保山。这段古道因横越永平境内的博南山,被称为博南道。过澜沧江后是贯穿保山全境的永昌道,出保山后取道三路进入腾冲,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翻越高黎贡山的南斋公房古道,现被众多户外爱好者、旅游者所拥趸。

从腾冲到缅甸(掸国)的线路,资料显示多达27条,主要的有腾西北线、腾北线、腾西南线。腾西北线自腾冲县城经古永、牛圈河从现在的友谊关进入缅甸后,经甘稗地、俄穹、昔董坝、大湾子、瓦宋抵达密支那,计105公里入缅,250公里到达缅甸密支那,经9个马站,需时8天。腾北线自县城经固东、小辛街、茶山河、大竹坝、平河、片马,行205公里后抵达缅甸拖角,再从拖角西南行215公里可达密支那。腾西北线、腾北线在密支那汇合后,延伸至印度的雷多(列多)。腾西南线从腾冲、梁河、盈江到缅甸八莫,计255公里到达八莫,经7个马站,需时7天。从八莫可顺江南行或陆路通缅甸各地,可达泰国和东南亚各国。

南方丝绸之路从腾冲至印度,主要指腾西北线和腾北线,这是古代内地到达印度最近的路线。从腾冲算起至印度雷多约为680公里,需时20天左右。从古至今,无论是巨商大贾还是行商小贩,无不风餐露宿地常年奔波于这条弯曲、崎岖、坷坎、难行的商道上,沟通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贸易往来,带来了沿线繁荣和文化发展。

滇藏茶马古道:茶叶运输大通道

滇藏茶马古道及后来并入茶马古道系统的,洒落在更广阔山野间的许多古道,就比较草根或者低微了。尽管这些古道历史上曾在货物流通、商旅往来、文明传播的过程中,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文献中有确切记载的寥寥无几。甚至许多条道,卑微得连个名字都没有。要不是20世纪90年代,“茶马古道六君子”凭借一腔热血深入考察并命名,我相信这个庞杂的古代交通网络,至今仍会荒芜在崇山峻岭间日益败落。

我们今天所说的滇藏茶马古道,主干线是从现在普洱茶的主产区西双版纳、普洱、澜沧一带出发的。当勐腊、勐海、澜沧一带的茶汇集到思茅、宁洱一带后,古道继续穿行在茶的主产区景谷、镇沅、景东、南涧,经巍山进入大理。然后从洱源、剑川、鹤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出云南,进入西藏芒康,经左贡、邦达、昌都、洛隆宗、工布江达抵达拉萨。

另一条茶马古道从现在的四川雅安、汉源一带出发向西,经泸定、康定、雅江、理塘、巴塘从竹巴龙过金沙江后,抵达西藏芒康汇入滇藏茶马古道。当滇藏茶马古道到达拉萨后,可经江孜、亚东进入尼泊尔、印度一带,与南方丝绸之路在南亚次大陆相逢。

实际上,这只是滇藏茶马古道的主干线。以这条干线为主轴,向四周延展开的支线是十分繁杂的。另一条进藏的支线,从思茅、宁洱一带出发,沿德宏、保山进入怒江,再沿怒江大峡谷前行,经丙中洛进藏。从古普洱府,也就是现在的宁洱出发,经墨江、元江、峨山、玉溪直达昆明的线路,也是这些支线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因为这条路,以最近的距离将茶产区与南方丝绸之路连在了一起,经五尺道直达四川、中原乃至京城,形成了贡茶古道。

滇藏茶马古道从丽江到德钦这段,除主干线过金沙江经桥头、中甸、尼西,再过金沙江到奔子栏,翻白茫雪山到德钦外,还有另外两条可供选择。一条是沿金沙江北上,经巨甸、塔城、拖顶、霞若翻格里雪山到奔子栏,与第一条路交汇北上;另一条是从巨甸西进维西,再顺澜沧江北上经小维西、康普、叶枝、换夫坪到德钦。所以我们无从以某一条单一的线路来指代茶马古道,因为这是一个庞杂的交通系统。

就滇藏线而言,这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茶马古道,是茶叶运输的大通道。其形成的历史,应当不晚于唐朝初年。因为早在唐初南诏国尚未统一六诏之际,来自青藏高原的吐蕃势力就已经进入到了洱海区域北部的丽江乃至剑川、洱源一带了。吐蕃势力的到来,至少说明在当时的吐蕃与南诏国之间,存在着一条往来“便利”的通道。彼时,这条通道更主要的用途,应该是军事,但当时云南的茶叶,也开始通过这条通道运送到藏区。

滇藏茶马古道的真正兴盛,主要源自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

古道上流淌着的文明

如果说南方丝绸之路和滇藏茶马古道是这一交通系统的两大主干线,那么以这两条主干道为骨架,呈现出来的这个交通系统是十分庞大的,我相信没几个人能把整个茶马古道系统的来龙去脉完全说清楚。

除了两大主干线外,这个系统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支线与干线相连,并向外延伸,不断拓展和丰富着茶马古道的内涵。比如从勐腊进入老挝的滇老东南亚古道,可经老挝直通东南亚国家;从红河进入越南的糜冷道,在汉朝就已经形成;从大理、鹤庆、丽江、永胜进入四川西昌的贡茶道;以鹤庆为起始的买马古道,就是宋朝和大理国之间形成的以马和茶为交易的古道……

作为一个非常具体的载体,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茶叶、食盐、药材、棉布、丝绸、日常用品等等,或由骡马、牦牛驮着,或是人背肩扛,往来穿梭于古道,沟通起不同区域间货物往来的同时,也让古道沿线的许多村寨、集市因古道而兴。当然这只是我们可以直观看到的,这条古道最伟大的地方,还在于它是文明传播的路径,促进人类文明交流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融合发展。茶马古道串联的喜马拉雅文化带,素来有“亚洲文化水塔”之称,这片区域也是民族迁徙的走廊,众多民族文化在此孕育并走向世界。

大理、喜洲、丽江、束河、独克宗借助昔日在古道上的重要位置留下来的富集文化遗产,成为旅游热潮下的第一批受益者。而更多的古镇,正凭借被湮没已久的古老容颜,以艺术般的沉静、优雅和古朴,吸引来无数好奇的目光。丙中洛、沙溪寺登街、鲁史、云南驿、磨黑、碧溪、娜允、易武、石羊、光禄、黑井、娜姑、诺邓、蛮耗、建水、团山、石屏、迤萨……在云南的茶马古道沿线,这样的古镇、古村落有几十个,每一个都是大地上的珍珠,每一颗珍珠里折射出的光芒,都可以编织起一本以小见大的史书。

可以说,在许多历史时期内,茶马古道与普洱茶是相辅相成的,以至今天我们说茶马古道离不开茶,特别是普洱茶;说普洱茶的文化与历史同样离不开茶马古道。如果说普洱茶是茶马古道必不可少的维生素,那么茶马古道就是普洱茶的文化基因……

本文节选自

《茶马古道的生命力》

作者丨段兆顺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17年3月刊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