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品茶女

找到约53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文徵明及其《品茶图》

明代的文徵明,既是著名书画家,又是文学家且崇道家。文徵明生于1470年11月,初名壁,字徵明,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吴县)人。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文徵明出身仕宦之家,早年攻诗文书画,师从吴宽、李应祯、沈周等。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屡次科考不中。直到54岁时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才得以直接入吏部参加考核,授翰林待诏一职。此时文徵明的书画已负盛名,求购者甚多,因而不免受到翰林院同僚的羡慕嫉妒恨。故文徵明心中闷闷不乐,在三年中三次上书请辞才获批准。57岁辞归乘舟南下,回苏州定居,以翰墨自娱,无意仕进。文徵明的山水画有“粗笔”“细笔”两种风貌,人称“粗文”和“细文”。

文徵明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受白居易、苏轼影响较大,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著有《普田集》三十五卷。

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岁次辛卯年,文徵明以写实手法创作了著名《品茶图》,图中记述了当日的山中茶舍有宾主三人,其中的两人端坐茶舍内谈兴正浓,正享受对啜之趣,而有一茶僮正在侧屋准备间正忙着对炉煮水,这时,茶舍外不远处,有应邀参加茶会的另一文友、茶友正趋步过桥前来的情景。

《品茶图》题诗云:“碧山深处绝纤埃,面面轩窗对水开。谷雨乍过茶事好,鼎汤初沸有朋来。”诗后跋文写道:“嘉靖辛卯,山中茶事方盛,陆子传过访,遂汲泉煮而品之,真一段佳话也。徵明制。”(钤“文徵明印”白文印及“衡山”朱文印)。

《品茶图》跋文中提到的陆子传即陆师道,字子传,号元洲,改号五湖,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人。嘉靖十七年(1538 年)进士,历官工部主事、礼部主事、尚宝司少卿。陆子传平日嗜茶作画,后来以母亲年迈请辞归乡,家居十四年师事文徵明,工小楷、古篆,著有《左史子汉镌》《五湖集》。其书画代表作为《乔柯翠林图》。陆子传一家可谓书画之家,其女陆卿子亦工诗画,但其子陆士仁喜欢仿制其父书画。

《品茶图》画面茶舍中人物正是文徵明与陆子传师徒对饮图,大有借品茶来互相欣赏对方才气之意,这种场景,正如明代文人杨慎所言:“不独品茶兼品士。”品茶于山水间是文人雅趣,“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大抵文人品茶对饮,通山水之魂魄。一山一水,一室一茶,人心之隔阂,彼此之是非,俱远矣。茅屋几间,画中几人,一壶茶即通心灵世界。

为了弘扬中国茶文化与品茗意境之美,以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及与茶事相关古画为题材,台湾中华邮政在2016年5月5日发行《三茶图古画》邮票一套三枚。此邮票全张枚数十八枚,票幅30×50(毫米),共发行九十万套。三茶图邮票除了上述文徵明《品茶图》(面值25元)之外,另有宋代刘松年创作的《撵茶图》(面值5元)和宋代钱选创作的《卢仝烹茶图》(面值15元)。

《撵茶图》所呈现宋代点茶法。一人手推茶磨撵茶,边上置茶帚与拂末各一,以拂聚茶末;另一人左手持茶盏,右手执茶瓶正在点茶。桌前风炉,炉火正炽,上置提梁鍑烧煮沸水;《卢仝烹茶图》画中以宜兴朱泥茶壶煮茶,是明代中期以后的叶茶泡法。一人煽火烹茶,炉上置单柄壶,旁置双层朱泥提梁壶;正面白衣文士为唐代诗人卢仝,身旁摆放三足朱泥茶壶、白瓷茶瓯、朱漆茶托、书画册等,反映品茗论书的隐逸生活。(舒曼茶话写于2019年1月18日浦东清茗斋)

寻找品茶的人

三年了,我一直在怀念着那间茶屋,怀念着茶屋里那个卖茶的年轻女子,不知她用心所等待的那个真正品茶的人,如今是否已经等到,但她那原本的板凳,本色的茶桌,陶瓷的茶盅清晰地储存在我的记忆中,至今没有褪色,就连茶屋与茶屋所隔档的那些密密的风铃在我幻觉里依旧响得那么清脆。

那是一个新茶刚刚上市的季节,应朋友之约,我第一次来到她的茶屋,品品当年的新茶。我很清楚地记得,那晚凉风习习,我穿着一套很合身的西服,和几个朋友一道进了她的茶屋,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她把我们带到一处灯光朦胧的茶座,随后为我们沏上一壶茶,当时那个女孩不慎将开水滴在了我的手上,我本能地痛叫了一声,那个女孩连声道歉,谁知我的朋友执意要请她的老板过来。就在此刻,一个年轻的女子走过来,但她没有什么姿色,看上去就知道她不懂得怎么化妆。她一进来脸上堆满笑容地说:“我就是老板,不好意思,服务员没有服务好,请原谅!”她转过头问我要不要请医生看看。我说没事。这时我的朋友开玩笑说:“他可是我们圈里受保护的作家哟,你要是把他的手烫伤了,那就摊上大事了。”大概是冲着“作家”一词,她足足地看了我好几分钟。也就是在那一天晚上,她很低价地收了我们的茶钱,连座位费都给免了,并笑容可掬地对我说:“先生!能否方便留下您的电话?”

以后的日子,我经常接到她的邀请,她邀请我去她的茶屋,邀请我去看她在大学校园里写的感人的爱情小说,去听她——一个茶农家孩子成长的故事。

她说她原本可以进入一家好企业,只是不愿跟一个与她竞争的同学伤和气,她选择了放弃。她爱自由,所以她经营了这间茶屋。她很爱文学,她所写的小说曾经令许多大学女生伤心落泪过,当然也包括她自己。她很怀念山里的茶棵地,怀念童年的生活:儿时,她被父母背到茶棵地,就在地里拉着茶枝,绕着父母斜背在身上的茶篮,东倒西歪,直到父母拿来麻酥、糕点或甜糖。她忘不了摘茶的奖励,虽说钱不多,但想到商店里甜糖和香饼的诱惑,她有着使不完的劲。在父母不给零花钱的那个年代,她感激这些茶棵,而且是茶叶经济帮助她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如今,我再也没有在茶季回家采过一片茶叶,为了慰藉内心的牵挂,所以我在城里开了这个茶屋。”

她说她每次沏给我喝的都是山里原汁原味的野茶,“茶叶不好看,就像我,但味道很不错。”她打气地对我说,“我不美,可是一颗心却同别的女孩子一样,有细密的枝节,需要爱与被爱,这些年来,我一直在静静等待,渴望一个人能懂我,能像品茶一样地读我,能在茶过三杯之后,触到我心底深处最疼痛的美丽……”

听到这些,我有些沉醉,我似乎觉得她所说的那个人就是在指我,而我已是一个结婚生女的人了,我不能伤害她,不能为她如此寂寞的青春增添一些活力。我记得我走的那天晚上,风铃被我碰了一下,铃铛星星一样,碎落一地。以后,因工作的关系,我调到了另一个小城,再也没有去过她的茶屋。听说茶屋夜夜客满。如今,却不知她是否找到了属于她自己的那个真正品茶的人?

【摘自2015年第4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石泽丰(安徽池州)】

佳人如茶,历史上那些女茶人,你都知道几位?

说起喝茶,人们似乎总是认为男性占据了主力地位,对茶的贡献也超过了女性。但在茶的历史也上有很多女性都对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们的存在,让茶文化平添了许多温柔与妩媚。

奶茶“创始人”:文成公主

现在很多女生都喜欢喝奶茶,也知道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但是却不知道文成公主是奶茶的创始人,也是藏茶文化引领者。

文成公主平生喜欢茶,她与松赞干布成亲时,陪嫁的嫁妆除了有金银首饰、绫罗绸缎,还带去了茶叶。刚到西藏时,文成公主很不适应那里多肉少菜的饮食习惯,而且觉得牛、羊奶膻味特大。后来她为了解腻,经常吃完牛羊肉后喝些茶解腻。再后来她发现把茶倒进奶之后,口感更好,这就是最初的奶茶。

为陆羽所推崇:鲍令晖

陆羽在《茶经》列举了诸多茶人,但有位女性茶人却是熠熠生辉的,她就是南朝女诗人鲍令晖。

鲍令晖是“元嘉三大家”之一的鲍照的妹妹,也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鲍令晖的诗才虽不如鲍照,可是鲍照却对宋孝武帝这样说过:“臣妹才自亚于左芬,臣才不及左思”可见才华横溢。她曾专门写过赞美名茶的《香茗赋集》不过遗憾的是,该著作已散失。

千古第一女“文青”:李清照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婉约派代表女词人,很多人都认为她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不过,李清照早期其实是个爱喝茶、性格活泼的女性。也写过很多关于茶的诗词,也喜好斗茶。

据记述,李清照夫妇,在山东青州老家隐居的十多年中,每当饭后,他们就坐于藏书满屋的“归来堂”书屋里烹茶,然后随便讲一件史事,谁先说出这件事在某书、某卷某页,谁就可以先饮茶。李清照博闻强记,才思敏捷,常常占先丈夫一筹。

唐朝首位女茶艺师:李治

李冶,是唐朝诗坛上享有盛名的女诗人,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李冶以诗歌茶艺闻名,经常与名士品茶论道,直到遇到"茶圣"陆羽,方知自己茶艺之浅薄,从而拜陆羽为师,潜心钻研茶艺。

她自幼聪慧,悟性极高,又得"茶圣"悉心指导,茶艺茶道造诣突飞猛进。在唐朝那个诗才遍地茶道风行的古代,中国"诗茶”巅峰时代,她力压众美,成为才情茶艺兼备的“中国第一女茶艺师”

唱跳俱佳:梅妃

梅妃是唐玄宗的宠妃,她不仅诗词弹唱俱佳,还是一位出色的茶人,她与唐玄宗斗茶的故事也被人所津津乐道。

《梅妃传》曾记载唐明皇与梅妃斗茶,梅妃凭着优雅娴熟的烹茶技艺,煮的茶清香四溢,胜于众人,唐明皇饮之甚为夸赞。由此可见,梅妃不仅在茶艺上技高一筹,而且才情极高。后来,梅妃被称作最早的长安女茶人,对长安茶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巧制“荷花茶”:陈芸

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里,有这样段:"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量,置花心,明早取出,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文中的“芸”,就是沈复的妻子陈芸,陈芸喜欢喝茶也爱捉摸,荷花茶便是她的作品。“红袖添香茗解语,待月西厢醉清风”。陈芸是历史上不多的可以与丈夫在平常生活中谈诗作画、听雪煮茗的女子。

从古至今,女子对茶的喜爱绝不亚于男子,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诠释了对茶读到的爱意而已。女子对苏东坡曾说:“佳人似佳茗”,爱茶女子,如茶般清雅,带着茶香,淡雅娴静,眉目安然,气质恬然。

来源:云南龙润茶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0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