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南茶北移

找到约135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安晓军:南茶北移回报桑梓以一片茶叶富一方百姓

二月,初春暖阳,万物复苏,又到了一年一度栽种茶苗的黄金时期,位于舞钢市庙街乡的河南千宝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的茶园里,工人在抢抓农时栽种茶苗,在种植沟内,工人们扶正茶苗、填细土,分层压紧……,好一派忙碌景象。

在舞钢市庙街乡,提起河南省千宝农业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安晓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致富不忘乡邻,依靠自己的种茶技术,为家乡父老找到一条致富之路;他不忘社会责任,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人大代表的初心与使命。

初试茅庐,展露小荷尖尖

2003年,安晓军在浙江安吉、江苏溧阳等地担任舞钢市一家棉纺厂的驻外业务员。“南方种茶、南方人也爱茶,跑业务间隙,无论到哪个厂里,大家都会泡一壶茶坐下来聊业务。”安晓军说,“天长日久自己也养成了爱喝茶的习惯,同时也看到了南方无限潜力的茶叶市场。”

一次偶然的机会,安晓军邀请南方的几个朋友到家乡舞钢市游玩,湿润的小气候环境让南方的朋友们惊呼“这里和南方的环境差不多,南方的白茶树在舞钢应该也能存活生长”。

闲聊中的一句话“一语惊醒梦中人”,回到南方安晓军将3000余株茶树运回老家的一处老林场里移栽试种。

一年后,在没人管理的情况下3000多株茶树成活了60%,他当即采下3斤茶叶并带上土壤样本连夜运往江苏,请专家品鉴。“茶叶品质很好,你们老家的水土气候环境完全适合白茶种植。”专家们的定论,对安晓军返乡种茶来说犹如一颗“定心丸”。

从最初毫无章法地胡乱移栽,到多次拜访中科院和常州市的茶研所取经后专门开辟9亩“试验田”试种,几年间,安晓军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潜心钻研、比对数据。2010年,他拿着试种采摘的几斤茶青去江苏参加茶叶评比,一举拿下了当地赛事的金奖,这更加坚定了他“回乡种茶”的信心。

南茶北移,梦想照进现实

2015年,得益于试验田的试种成功,安晓军选择回到家乡,其强烈的返乡创业愿望也很快得到了舞钢市的热切回应: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流转来200余亩荒山当年即抢种白茶120余亩,正式开启了“南茶北移”的规模化种植之路。

一期茶园计划总投资960万元,完成260余亩茶园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可采摘茶园面积120余亩,2020年新扩种栽植茶苗140亩,春茶产量达到325公斤,同时安晓军还建成了标准化茶叶加工厂房,并注册了灵珑山白茶商标。截止到今年,白茶种植基地种植面积扩大到1980亩、能够采摘2000斤白茶。

灵珑山白茶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种植,杜绝使用化肥,杜绝使用除草剂,坚持人工拔草,坚持使用物理防虫除虫,造就了“玲珑山白茶”独特的品质。同时,使用现代化制茶设备经过16道工艺精心加工,因其优良的品质,产品一经上市就被广大消费者抢购一空。

安晓军的“灵珑山白茶”除了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还先后获得全国绿色食品A级认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荣获“中茶杯”第十一届国际鼎承茶王赛金奖、“中国第二十一届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等。

不忘初心,饮水思本源

收益节节攀升,事业蒸蒸日上。怀有“一人富了不算富”理念的安晓军一直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周边村民的生活境况: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他在白茶种植基地创新推出了“保起来”“提起来”“带起来”“增起来”等“帮扶引种套餐”,带动周边群众跟着他一起种白茶,累计吸纳周边9个村的村民前来务工,仅2021年茶园就实现用工两万余人次,同时扶持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达到近20万元。

安晓军说:“通过创新实施土地流转,把无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保起来’;实施‘包干到户’,把贫困户积极性‘提起来’;签订种植合同,把有田地的贫困户‘带起来’;签订代管代种协议,让村集体经济‘增起来’五种模式,真正实现‘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晓军引来的小小白茶成了俺家的‘摇钱树’,这辈子俺怎么也没想到能靠当茶农走上致富路。”村民刘国荣言语中满是对安晓军的赞誉和感激。

致富不忘本,饮水思本源。安晓军坚信:奉献社会既是责任更是担当。他经常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积极参与公益助学和公益事业。2015年以来,他先后资助贫困学生十余名,并长期资助多名贫困学生。

身体力行,当好乡村振兴示范者

作为人大代表安晓军始终不忘发挥代表作用,做群众的引领者,乡村振兴的示范者。

为让群众有长期稳定收入来源,安晓军免费为有条件的群众提供茶苗和种植技术并保护价收购,把有丰富种植经验的“庄稼汉”培养成白茶种植的“新农人”,致力于荒山荒坡长出致富的“金叶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截至目前,共新培植白茶种植大户4人,3个行政村开始规模化种植白茶,新增种植面积500余亩。

“安总把茶苗种植土壤结构、茶苗栽种间距,管理等种茶经验倾囊相授,乡领导多次下企业,谋发展思路,现在不但销路有保障,政府政策又有支持,今天,我刚刚栽种完100余亩的茶苗,与高杆月季交叉种植,花茶套种,增加经济效益。”新培植的东营村大军农业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大军说。

家住庙街乡人头山村的张鸽,家里上有老人,下有孩子都需要照顾,因此她不能外出务工全靠丈夫一人外出打工挣钱,生活有些捉襟见肘,但白茶种植基地却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奔头儿和希望。

张鸽说:“我是2020年来咱茶园上班的,在这干不仅能挣钱,还能顾住家。下一步,我也准备自己摸索着种植几亩茶苗,我相信有茶厂的支持,我家的钱袋子一定会慢慢的鼓起来。”

2015年以来,安晓军的千宝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成功创建为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被中科院授予“糖链植物技术示范基地”,获评河南省“返乡下乡助力脱贫攻坚示范项目”、“三品一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乡村振兴劳模出彩基地等。

其本人也先后荣获“全国首届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省、市、县“五四青年奖章”,平顶山市“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人大代表、第二届脱贫攻坚“鹰城榜样”以及“农业致富带头人”、“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等荣誉。

一叶茶带富一方人。现如今,庙街乡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推进“茶+旅游”融合发展,让茶真正成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依托白茶种植,舞钢市庙街乡人头山村的九龙茶乡景区已顺利通过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评审,今年,安晓军成为全平顶山市唯一的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只要大家受益、群众富裕,我会一直带领大家干下去。下一步,将结合乡村振兴走好茶旅融合之路,以茶为本、以茶为媒,与特色民宿、茶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深度结合,延长白茶链条,发展茶宿、茶食产业,把舞钢市的白茶品牌做大、做强,让小小的白茶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摇钱树’。”安晓军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用实际行动兑现着自己的担当使命。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记者 席茜 通讯员 栗艳艳)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张淑珍:执着于“南茶北移”六十载,上山下田商南茶香

  执着于“南茶北移”六十载,张淑珍——

  上山下田商南茶香(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人物小传

  张淑珍:1937年生,陕西商洛人,商南县茶叶站原站长。她大学毕业后,扎根商南贫困地区,近60年来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商南自古不产茶,如今茶青漫山坡”的奇迹,是广大茶农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为商南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她的事迹曾被改编成电影《北纬三十三度》,她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曾任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

  一袭红棉缎,一双锦织鞋。83岁的张淑珍鬓染霜发,举手投足间,难掩书卷气。

  清晨薄雾里,汽车缓缓驶过山间茶园。张淑珍听闻路边茶树花开,忙让司机停下车。她挽起裤腿,拨开身边的蒿草,手脚并用爬上田埂,察看茶园里草木长势,动作利落又干练。

  “书卷气”也能如此“接地气”。秦岭深山里,这位耄耋之年的“茶叶奶奶”,上山下田与“茶”结缘,已有近六十载。

商南茶园图景。资料照片

  “要用今生所学,造福商南百姓”

  “没有张淑珍,就没有商南茶。”走进陕西商南县,听到最多的就是茶农口里这句话。

  1961年,20多岁的张淑珍从西北农学院毕业,与爱人焦永才一道,放弃了省里的工作,主动要求派往“祖国最需要的艰苦地区”。

  坐上拖拉机,两人在秦岭里颠簸了一天半,辗转抵达山大沟深的商南县林业站。初来乍到,下乡调研,百姓日子过得苦,看得张淑珍直掉眼泪。

  “住进茅草房,穿的破衣裳。晚上溜光炕,白天没有粮。”村里大娘自己吃发酸的浆巴糊汤,却拿出攒下的鸡蛋给了这位“城里来的姑娘”。老乡质朴又热情,让张淑珍心里非常感动,她决定“要用今生所学,造福商南百姓”。

  学林业出身的张淑珍,开始尝试栽植经济树种。她先后引种桉树、油茶,种桑养蚕,但效果都不理想。有一次,县上领导、老红军梅光华来调研,问张淑珍:“我在安康打游击时,看到山坡有很多茶树,老百姓年年采茶卖。咱商南,能种茶吗?”

  在我国种茶历史上,茶叶适生区大都在北纬30°以南。商南,地处北纬33°44′,从无种茶先例。“茶树栽培临界线,真的不能逾越吗?”张淑珍决心试一试,“科学规律,基于以往的成功经验。但既往经验,更要不断地求索、创新。”

张淑珍旧照。资料照片

  开春,张淑珍将10公斤茶籽种在苗圃里,买来的305株茶苗栽在西岗。不料赶上大旱,无一成活。1964年,又移栽700余株茶苗到捉马沟,后来相继死去。

  “照书移栽,咋都活不了?”张淑珍整日苦闷,却也不甘心。丈夫建议她换个思路,“为啥不直接播种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1967年,张淑珍再次点种茶籽,3年后从苗圃采茶,经手工炒青,收获茶叶3斤8两。这3斤8两茶叶背后,凝结着200多万字的数据支撑:土壤、水分、伏旱分析,与江南茶区差异性指标研究……为采集一手资料,张淑珍披星戴月、翻山越岭。

  而深山小城里,“南茶北移”的大幕,正徐徐开启。

  “不能总是坐享其成,要敢于蹚出新路子”

  茶坊,一个以“茶”命名的村庄,离县城不远。千百年来,茶坊村却既不产茶、也不卖茶,徒有其名。1971年,经过勘查规划,商南县第一个茶园在此开建,“茶坊无茶”随即成为历史。

  “那是个冬天,茶坊的荒草坡里,核桃幼苗稀稀拉拉。”张淑珍清晰地记得,村里的动员会上,老乡们听得认认真真。“明天起,咱都来垦荒,开茶园!”

  第二天天蒙蒙亮,刚打开门,漫天鹅毛大雪。张淑珍心里一凉:“开茶园,怕是要黄了吧。”冒雪走到村头,却见上百人挥锄舞锨,在凛冽的寒风里热火朝天地工作。

  “张老师,你有文化,咱们跟着你干!”当时,村民赵诗荣正带着大伙儿铲割枯黄的鹅观草。大伙儿兴致高,个个头上冒着汗。张淑珍心生感慨:“商南百姓的毅力与坚韧,值得我学习一辈子!”

  辟茶园,种茶籽。转眼3年,茶坊村采茶500斤,为“商南无茶”的历史画上句号。张淑珍和百姓一道,在北纬33°创造奇迹,将种茶地向北推进了数百公里!

  栽植推广,技术先行。在县里支持下,张淑珍开设学习班,点种、采摘、杀青、炒干,手把手教导每个环节。“茶园高产,农民才有收益。”张淑珍扎进茶园,试验出“松土保墒,疏花疏果”等丰产措施,让茶叶亩产提高了5倍。短短几年,商南建成茶场36个,开荒种茶2万余亩。

  茶树丰产了,可卖得咋样?1984年底,商洛地区供销社茶叶严重滞销。一听销售渠道堵了,全县的茶农都急了。

  “茶叶,卖出去是宝,卖不出去就是草。”已担任商南县茶叶站站长的张淑珍思来想去,召集36家茶场经营者,提出成立国企“茶叶联营公司”,集产、供、销于一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有头脑,有魄力!”这个石破天惊的想法,得到大家一致赞同。翌年春,销售茶叶1万公斤,营业额11万元;不到10年,茶叶产量翻了40倍,产值超过2000万元。

张淑珍在茶园里。记者高炳摄

  “不能总是坐享其成,要敢于蹚出新路子。”谈及商南茶叶的“转型路”,张淑珍的话语里满是果敢和坚毅。

  “从拖拉机驶入秦岭那天起,就已决定在这里扎根一辈子”

  清明过后,再访茶园,绿意盎然。站在山坡回望,茶坊村里白墙黛瓦,像一颗星星镶嵌在秦岭深处。如今,村里有1200亩茶园,几乎每户都种茶。昔日旧茶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自从茶坊村有了‘茶’,完全变了个模样。”走进茶园里,村支书赵力本感慨。这个当年跟在爷爷赵诗荣后面、雪地垦荒的小孩子,转眼已过知天命的年纪。

  时光荏苒,不仅茶坊在变,“茶叶姑娘”也变成了“茶叶奶奶”。继任者刘保柱深情感慨,“老站长奉献一生,给我们后辈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前些年,老站长患了癌症。她在西安刚化疗完,回到商南第二天,就让人搀着去了茶园。”刘保柱仍记得,茶农们看到张淑珍头戴圆帽,头发、眉毛都脱光了,止不住哽咽。“现在,我们扛起了接力棒,要用实际行动向老站长致敬!”刘保柱说。

  如今,商南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北端的新兴茶区。截至2018年底,全县共建茶园25万亩,年产茶叶5600吨,产值达9亿元;发展茶叶大户4200多户,带动贫困户2.4万人;试制出六大系列、30多个茶品种……

  “茶圣九天应回首,茶经补写商南茶。”奋斗一生的张淑珍,感动了无数人,其事迹被改编成电影《北纬三十三度》。

  退休后的张淑珍,并没有闲着。上茶山、进茶场,研究茶叶新技术。“回想过去,从拖拉机驶入秦岭那天起,就已决定在这里扎根一辈子。”云淡风轻的张淑珍,向记者讲起了她和丈夫百年之后的心愿。

  “我俩有个约定:骨灰要撒在商南的林场里,给树木做肥料。不起坟头、不留痕迹,只愿清风拂山岗。”张淑珍动情地说,“林业人,最怕有火灾。我俩没坟头,就可以不烧纸。春雷阵阵,与我为伴;风吹松涛,就是最美的歌……”(记者高炳制图:汪哲平)

  张淑珍,值得我们敬佩(记者手记)

  在秦岭深处,一扎一辈子。是怎样的精神信念,让张淑珍坚守一生?临近采访结束时,这位82岁的老人讲述了她的童年往事。

  张淑珍幼年丧父,自打记事起,就跟母亲学织衣染布,补贴家用。她做梦都想和两位哥哥一样,进学堂念书,但在旧社会里,这无异于天方夜谭。1949年,12岁的张淑珍终于圆梦:在新社会里,她背起书包,用自己的天赋与努力,改写了人生之路,也改变了商南百姓的日常生活。

  “我这一辈子,都感念共产党。”采访中,张淑珍多次提及这句话。长大后,她也光荣入党,把自己的热血与青春,奉献给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如今耄耋之年,“只愿清风拂山岗”,回首处,初心所寄,秦岭深处闻茶香。

  来源:人民日报

安吉白茶“安家”陕西柞水 种茶成功实现南茶北移新突破

“想在咱柞水种茶?你看以前谁种茶种成了?你这是做梦!”

“种茶就算咧,还想种白茶?你这不是胡整嘛!”

……

这些年,柞水县杏坪镇中台村党支部书记范培勇因为种茶没少遭白眼。

柞水县地处秦岭腹地,北纬33度,早晚温差大,冬季温度最低零下8摄氏度。在商洛,与柞水县相邻的镇安县、山阳县都有茶园,但同属秦岭南麓的柞水县却没有。

柞水人不是没有想过发展茶产业。早在2012年,天堂村就尝试过规模种植茶树,后来县里也不断有人尝试,但始终没成功。这是因为柞水纬度较高,冬季温度低,茶苗无法过冬。

范培勇不死心。他曾见过村民房前屋后有零散成活的茶树,坚信柞水能种茶树。

2018年,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中台村群众搬迁下山,地空了出来。范培勇想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致富,他和村干部一合计,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村里建茶园,打造茶山。

但刚开始,范培勇就被浇了一盆冷水。

2018年11月,范培勇从浙江茶园学习回来后,引进了12万株龙井43茶苗,试种了60亩。不巧的是,碰上了冬旱加春旱,直到第二年5月,茶园才等来第一场雨,缺水加上管理技术不成熟,第一批茶苗的成活率仅为60%。

当时,南京市高淳区对口帮扶柞水县联络组来中台村考察产业,范培勇把挂职柞水县农业农村局的联络组成员赵福荣请来,规划村子茶园的发展。

经过分析,赵福荣判断,在中台村发展茶产业,气候、土壤等条件比较适宜,但这儿的茶园多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坡上,属于高纬度、高海拔栽植,因此,茶苗的选择和栽植技术至关重要。赵福荣推荐种植白叶一号、金萱等耐寒耐旱优质茶叶品种。

范培勇一琢磨,现在市面上的优质白茶,一公斤能卖到四五千元,如果真能种成,群众收入肯定能提高。

“啥?绿茶还没种明白,又想种白茶?”听到这个消息,在茶园工作的村民范培山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白叶一号是浙江安吉白茶,金萱是台湾的高山茶,这都是珍稀品种,要在柞水种,这不是让茶叶北移吗?”

“这不是有专家嘛,咱要相信科学。”不服输的范培勇没有打退堂鼓,他又找到了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黎星辉、商洛茶叶专家王凌云等人咨询,得到专家的肯定后,范培勇更加坚信这事能成。

2019年春,在联络组的帮助下,中台村开始在石家山、张氏沟建立无性系茶叶种植示范园,试种白叶一号和金萱。

让茶叶“搬家”,他们迈过了两道坎。

第一道坎,缺水。

由于山高,茶园灌溉成了问题。起先,村上买了洒水车拉水上山,一趟就要1小时。

范培勇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就带着村民上山找水源。山路崎岖,他们手脚并用前行。在没有路的地方,他们互相搀扶,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出一条小道。就这样,找了一个多月,大家终于发现了一条小溪。

可是,怎么把水引流到茶园呢?铺管道、建水池都需要一大笔资金,钱又从哪儿来?赵福荣看着犯难的范培勇说:“我们联络组想想办法。”

资金问题得到解决后,考虑到茶园的可持续发展,范培勇请专家设计了一套采用水肥一体化节水高效技术的浇灌系统,仅这项浇灌系统的投入就占茶园总投资的四分之一以上。

第二道坎,茶园管理。

在高纬度、高海拔地方种茶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而中台村村民缺乏精细的茶园管理技术。

吸取以往种茶失败的经验,借鉴东部地区茶叶种植新理念,结合柞水实际,赵福荣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把秋栽改为春栽,充分利用夏秋生长,争取壮苗过冬。

开始栽苗了。每天早上6时半,范培勇就带着村民准时上山。

为了把茶苗栽好,联络组专家进园指导,手把手地教村民技术,还不时回头检查,纠正村民不规范操作,直到大家都能正确掌握。

从底肥使用、放样,到修剪、覆盖防冻防晒膜,每一道工序,范培勇都认真看专家演示、总结学习,与专家同吃同住了三个多月,他很快就掌握了茶园管理技术。以前最担心茶苗过冬的问题,现在有了办法。

气温降到零下7摄氏度,范培勇带着村民给茶苗搭棚保温。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再拆保温棚。拆棚的时候,先扎小孔,然后开洞,再慢慢扩大洞口,直到最后去掉大棚,让茶苗缓缓适应新环境。

就这样,第一个冬天过去了。许多人担心的“茶树被冻死”没有发生,茶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

2020年8月,看着地里壮实的茶树,范培勇悬着的心放下了,村民也有了种茶的信心和热情。2021年2月,中台村茶园被联络组列为苏陕协作重点帮扶项目,茶园加快了发展步子,在左家坡等地新建千亩茶园。

今年3月,中台村茶园正式开采,村上炒的第一批白茶,一公斤就卖到4800元。前来调研的中国茶叶学会理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肖斌说:“柞水县种茶成功,实现了南茶北移新的突破,把茶叶种植向北推进了近100公里。”

截至目前,柞水县在5个片区示范种植7个优质茶树品种2090亩,形成集炒茶、包装、品牌设计于一体的全流程产业链,今年预计还将扩建300亩,打造休闲观光茶园。茶树进入丰产期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干茶1万余公斤,带动和帮助当地156户495名群众增收,直接解决500余人就业。

(记者 王婕妤 王晨曦)

来源:陕西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30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