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茗山生态茶

找到约1,134条结果 (用时 0.023 秒)

隐匿在武夷山里的“柘洋茶”

出版《柘一红》茶文集那阵子,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省里的一个图书馆寄了一本。不日,便收到了馆藏证书,算是意外一喜,更为让我吃惊的是,额外还有一大包武夷山的私房茶,寄茶人署名“少茗”。乍一看,里边有个“茗”字,虽然彼此未曾谋面,还真有“茶缘”之巧合。武夷岩茶蜚声海内外,加上《乔家大院》里,乔致庸对乱世中的武夷茶路进行疏通,更是让武夷山茶大红大紫。

收存“私房茶”当日,恰有嗜茶瘾君子在我书房逡巡,便被强要了许多去,心里暗自发疼了好一阵子。后来一机警,便是从摆放《柘一红》的书橱里抽取部分书出来,留出一个豁缺,将剩下的“私房茶”悉数填充,再用《柘一红》覆盖之,经年日久,亦舍不得吃。

周日闲来,随同摄影家协会的友人去观赏在宁德柘荣当地举行的全省养生菜肴烹饪比赛。在“琳琅满目”的美食里,不乏舌尖上的茶元素。我亦一并巡览了围在周边的柘荣特色伴手礼。原本以为“柘”是生僻字,“柘荣”经常被误读为“拓荣”,很少商家愿意在商标注册方面冒这样的风险。可是有趣的是,除了“柘一红”茶之外,柘荣(古称柘洋)还有许多茶酒等商品被冠之与“柘”字相关联的商标的,而且中华“谐音文化”被用得风趣幽默、淋漓尽致。比如“柘样香”、“柘样白”、“柘洋红”、“柘龙太子参”系列等等的,这可算得上是彰显柘洋“不屈不挠”精神的一种文化自信吧?

柘荣古称柘洋,人文历史悠久,秦属闽中郡,西汉属闽越国,东汉为会稽郡辖地,三国属吴建安侯官县,晋至南朝属温麻县,隋为原丰县属,唐宋时期为长溪县辖,宋淳熙九年设柘阳里。元至元二十三年,柘阳里分为柘洋上里和柘洋下里。明正统六年设巡检司于柘洋城,清雍正十二年后隶属霞浦。

1945年柘荣建县后历经两次撤并,人民群众为此进行长期不懈、不屈不挠的“复县”历程,诉求才得以恢复。后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每每柘荣县域经济不容乐观时,当地干群仍以“被裁撤”的历史危机感来自警自励、艰苦奋斗、滴水穿石、励精图治。

带着这样的爱乡情结与草根秉性,一批又一批带着泥土芳香的柘洋茶酒被精制酿造出来,在经济复苏里实现了文化自觉与自信。然后一批又一批的柘洋茶人去了北京天津“攻城略地”、开设茶庄,推广柘荣生态茶;一拨又一拨的柘荣茶商也南下武夷,用真性情与好禀赋与当地同行“合纵连横”、共谋发展模式与方式。于是隐匿在武夷山“柘洋茶”被惊异地发现了——那些在武夷山里意外“采到”的“私房茶”,就是武夷山里也有一个美其名曰“柘洋”的生态乡村,而且它的南边紧紧靠着的邻村“黄柏”,恰恰又是与柘荣的黄柏村“同名同姓”。柘荣茶人初来乍到便被这些个耳熟能详、亲切自然的称谓迷醉得眼花缭乱了。

据查,柘洋村位于黄柏溪两岸,山好、水好,茶叶品种繁多,香气怡人的水仙茶、肉桂茶是柘洋村主产,品种茶也有十多种,茶叶质地近于岩茶,名闻全国各地。又,武夷山“柘洋村”移民后来大多来自“浙江龙泉”,那么柘荣据此起名谐音的“柘龙”系列产品,恰恰又与此巧合。

“枇杷不是此琵琶,怨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古代文人收到“枇杷”,尚可以笑谈“承惠琵琶,听之无声,食之有味。”那么现在柘荣茶人发现了隐匿在武夷山里的“柘洋茶”,是不是也可以在赏笑之余,寻得一些图腾的商机呢?

少茗先生给我的武夷山“私房茶”大致有七泡,每一泡都会有不同的花香。七碗吃不得也,毕竟两腋习习清风生......

【摘自2015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周贻海(福建柘荣)】

茗战杭州,茶醉钱塘;茗动茶都,风雅九街——“国茶杯”第五届中华茶奥会今日闭幕,茶奥奖牌榜全在这里


茗战杭州,茶醉钱塘,武林自古繁华。

 

茗动茶都,风雅九街,几多痴茶男女。

 

经过三天激烈的角逐,12月2日下午,“国茶杯”第五届中华茶奥会在龙坞茶镇落幕,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布局下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茶奥会搭建了茶文化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它生动活泼地发扬了“茶为国饮”的丰富内涵,开创了中华茶奥会的新局面。

 

第五届中华茶奥会副主席、杭州市政府副市长王宏主持闭幕式



短短三天会期,茶艺大赛、仿宋茗战、茶品鉴及沏泡技艺竞赛、茶席与茶空间设计赛、茶具设计赛、“茶+”调饮赛、茶服设计赛(茶服秀)、“茶说家”演讲大赛有序开赛,“中国茶•食品技术高峰论坛”、“中国茶产业联盟常务理事会”和“中华茶奥会工作研讨会”三大会议也顺利召开。

 

本届茶奥会紧紧围绕“科技茶奥、品质茶奥、人文茶奥、活力茶奥、时尚茶奥”的主题,比拼茶技茶艺、贡献思想智慧、探讨合作途径、展望未来愿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来自全球12个国家的1000多名选手为全国乃至世界奉献了一场茶香浓郁的竞技盛宴。他们以茶会友、PK技艺、展示风采,把中国茶和茶文化娓娓道来。



闭幕式现场,大会组委会颁发了八大赛事43个项目的45枚金牌、 71枚银牌和119枚铜牌,表彰了特别贡献奖、组织奖等奖项。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茶奥会主席孙忠焕在总结梳理本届大赛相关情况时强调,茶奥会既搭建了合作交流的平台,又有思想创见的分享;既贡献了茶界智慧,又促进了产业前行,是一届名副其实的特色精品茶界盛会。它与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形成互补之势,为促进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相比往届,本届茶奥会规模、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活动还呈现出赛事内容更丰富、赛事活动更开放、赛事组织更规范、赛事保障更圆满、赛事成果更权威的特点。

 

尽管本届茶奥会的帷幕已缓缓落下,但是中华茶奥会让茶从高大上的文化图腾走到每个消费者身边,使茶真正服务于消费者的“初心”始终都在。同时,茶奥会联合各方资源、高效耦合,共同推进茶业大发展的美好愿景也仍在持续……

 

“国茶杯”第五届中华茶奥会奖牌榜:


【“茶说家”演讲大赛

 

社会组

金奖(1名)

 

徐黄涛

 

银奖(2名)

 

敬賢

张小雷

 

铜奖(3名)

 

吴伟唯

朱珊珊

纪本飞

 

学生组:

金奖(1名)

 

吴贻锴

 

银奖(2名)

 

李骞

王宇

 

铜奖(3名)

 

臧丹晴

宁雪

高元祖


“茶说家”演讲大赛金奖


茶服设计赛

 

金奖(1名)

 

红庐

 

银奖(2名)

 

子如自制

月印池

 

铜奖(3名)

 

章凡

唐颐洁

爱莲说

 


茶服设计赛金奖


“茶+”调饮赛

 

产品组

金奖(1名)

 

郑坚丰《仲夏夜之梦》

 

银奖(2名)

 

蒋远靓《饮露》

潘天贻《茶咖攻略》

 

铜奖(3名)

 

吴钤云、王齐方《白雪茶姬》

顾川燕《紫云英》

苏琦《青梦》

 

个人赛 

金奖

董燕茹  《醉染胭脂》

 

银奖

杜欣怡  《虹落茶池》

郑炀凡 《昨日晴空》

 

铜奖

钟振啸《百香果荔枝乌龙》

黄枫秋 《秋茉》

宋怡 《一如少年》

 

团体赛

金奖

张泽芳 等


银奖

梁琛 等

张楠 等


铜奖

陈丹恬 等

夏安艺 等

陆庭怡 等

 

“茶+”调饮赛金奖


【茶席与茶空间设计赛

 

金奖(1名)

 

应国宏

 

银奖(2名)

 

黄晓濛

王肃政

 

铜奖(3名)

 

王芳

宋敏敏、江秀金

金波


茶席与茶空间设计赛金奖


茶品鉴及沏泡技艺竞赛

 

绿茶组

金奖(1名)

 

常熟市虞景茶业有限公司——白碧螺


银奖(2名)

 

杭州古森茶业有限公司“梵熹”——西湖龙井

浙江天瑞贸易有限公司——天也翠珠

 

铜奖(3名)

 

安康龙寨富硒茶业开发有限公司——龙寨茗芽

岳西县饴兰茶业有限公司——岳西翠兰

安吉至申茶业——安吉白茶  

 

红茶组

金奖(2名)

 

桃源县君和野茶开发有限公司——桃源红茶.君和云领1028

杭州亨达茶业技术开发公司——古树红茶

 

银奖(4名)

 

溧阳市一壶春茶业有限公司——得天牌岩红

绍兴柯桥寺山茶业有限公司——阿晓问茶蜜红

兰溪市千年甘露轩茶庄——古树红茶

浙江嘉茗科技有限公司——赛过初恋.天姥红茶

 

铜奖(6名)

 

贵州苗岭醉美人茶业有限公司——“醉美人”红茶  

紫金县龙窝镇松坑茶场——松坑红茶  

湖南省香木海茶业有限公司——芙蓉山红茶

安化县洢水四保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叶种红茶二级

汉中尚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红茶:绯流芳

绍兴柯桥寺山茶业有限公司——天一工夫寺山红

 

普洱生茶组

金奖(1名)

 

镇沅千家寨印象农产品庄园有限公司——普洱百年古树生茶

 

银奖(2名)

 

深圳市相期以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普洱生茶:易武

勐海顺兴茶业有限公司——普洱生茶:冰岛地界

 

铜奖(3名)

 

杭州市祥益茶业有限公司——普洱生茶:贺开古树

云南省景洪市妙音禅茶厂——普洱生茶:布朗  

杭州千瓯雪茶叶有限公司——普洱生茶:雪山仙子

 

乌龙茶组

金奖(2名)

 

武夷山唐家生碧玺茶业科技有限公司——碧熹岩茶

潮州市狮头茶叶实业有限公司——乌岽东方红

 

银奖(4名)

 

粗石茶园——草兰香单丛  

武夷山茶话溪游茶业有限公司——大红袍

北京华兰香茶行——天禄岩老树水仙

建瓯市小青厂——矮脚乌龙

 

铜奖(6名)

 

草木制叶(厦门)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武夷大红袍  

草木制叶(厦门)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武夷山慧苑坑石乳

北京华兰香茶行——百年野化水仙(92.46分)  

永春县法云云端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百年单株水仙  

佛山市南海普云天茶庄——东方美人  

粗石茶园——蜜兰香单丛

 

白茶组

金奖(2名)

 

Topotea舍予茶院(澳大利亚——白毫银针

苏州艺皇茶业——牡丹王

 

银奖(4名)

 

福鼎市鼎垚茶业有限公司——白牡丹

福建福鼎东南白茶进出口有限公司——2018“多奇牌”白牡丹

福鼎一末茶业有限公司——白牡丹

福鼎市山之语茶业有限公司——白牡丹

 

铜奖(6名)

 

福鼎佳人香茗——牡丹王

福鼎谷莱丰茶业——白牡丹

杭州艺韵茶业有限公司——白牡丹

福建福鼎东南白茶进出口有限公司——2018“多奇牌”白毫银针

福鼎市集韵茶业有限公司——白牡丹

福鼎谷莱丰茶业——华茶一号牡丹

 

黄茶组

金奖(1名)

 

霍山县吉庆茶叶专业合作社——霍山黄芽

 

银奖(2名)

 

霍山茗歆茶叶有限公司——霍山黄小茶

德清莫干山黄芽茶业有限公司——“云鹤牌”莫干黄芽(鸠坑)

 

铜奖(3名)

 

霍山县大侠茶业有限公司——黄大侠牌2号黄芽茶

德清莫干山黄芽茶业有限公司——“云鹤牌”莫干黄芽(中黄一号)

霍山县吉庆茶叶专业合作社——霍山黄大茶  

 

黑茶组

金奖(2名)

 

湖南省香木海茶业有限公司——芙蓉茯

广西贺州市四季茶文化学堂——六堡茶

 

银奖(3名)

 

安化县洢水四保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安化黑茶:手筑茯砖

安化梅山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梅山五郎福茯砖茶

广东省汕头市泰裕茶行——2003年熟饼

 

铜奖(5名)

 

安化县洢水四保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安化黑茶:花卷茶

湖南省香木海茶业有限公司——芙蓉千两

兰溪市千年甘露轩茶庄——普洱熟茶(儒茶)

湖南省香木海茶业有限公司——芙蓉天尖

长沙上府茶叶有限公司——寻味•金旺茯       

 

鉴茶组金奖

金奖(2名)

 

王少婕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郑秋月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冲泡组金奖

金奖(2名)

 

吴超园 南京福盛缘茗茶

黄晨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鉴茶与冲泡技艺


金奖

梁晓玲 杭州柔润茶叶有限公司 


银奖

曹婷婷 杭州湖畔居茶楼

王少婕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赵悦伶 浙江大学


铜奖

陈嗣英 个人

杨艺影 浙江蓝城恒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袁雪 个人

黎攀 浙江大学

田苗 敬和然


茶品鉴及沏泡技艺竞赛金奖


仿宋茗战

 

老年组

金奖(1名)

 

叶水娟

 

银奖(2名)

 

徐军

王炽英

 

铜奖(3名)

 

金锦妹

王瑜

赵锦华

 

外宾组

金奖(1名)

 

安智恩


银奖(2名)

 

戴乐

Gabriella

 

铜奖(3名)

 

BAHMAMADOU BIILO

NGAMBOULO NISIGERWAIS

OVCHARENKO IGOR

 

青年组

金奖(1名)

 

沈欣宇

 

银奖(2名)

 

任旭明

牟苗苗

 

铜奖(3名)

 

马可盈

李和颖

徐璐苑

 

少儿组

金奖(1名)

 

钱璟林

 

银奖(2名)

 

潘王昊

王洋婕

 

铜奖(3名)

 

宋一豪

沈金婷

樊梁均尚


仿宋茗战金奖


茶艺大赛

 

第五届中华茶奥会茶艺大赛——品饮茶艺比赛

 

学生组

 

杨莹  金奖(绿茶)

瞿加妮  银奖(绿茶)

张又科  铜奖(绿茶)

何伊丽  金奖(红茶)

蒋缅龙  银奖(红茶)

何洋  铜奖(红茶)

彭宇轩  金奖(乌龙茶)

臧丹晴  银奖(乌龙茶)

林卡娜  铜奖(乌龙茶)

陈露  金奖(白茶)

林慧珍  银奖(白茶)

钟邝诗怡  铜奖(白茶)

江泽林  金奖(黑茶)

张蕊  银奖(黑茶)

陈青青  铜奖(黑茶)

李文茜  金奖(黄茶)

章蓉斐  银奖(黄茶)

马美霞  铜奖(黄茶)


社会组

 

祝欣怡  金奖(绿茶)

高凌飞  银奖(绿茶)

纪本飞  铜奖(绿茶)

羽月梅  金奖(红茶)

陈小春  银奖(红茶)

李起风  铜奖(红茶)

金爱妹  金奖(乌龙茶)

付玲玲  银奖(乌龙茶)

黄漫  铜奖(乌龙茶)

梁晋菡  金奖(白茶)

方思萍  银奖(白茶)

张言  铜奖(白茶)

梁培琳  金奖(黑茶)

居怡芸  银奖(黑茶)

钟育  铜奖(黑茶)

夏海菲  金奖(黄茶)

俞东晓  银奖(黄茶)

李孟霞  铜奖(黄茶)

 

品饮茶艺比赛金奖


第五届中华茶奥会茶艺大赛——个人创新组比赛


金奖

 

钟平  

 

银奖

 

张蕊

杨芳芳

 

铜奖


朱仪敏钰

臧丹晴

闫海燕


个人创新组比赛金奖


第五届中华茶奥会茶艺大赛——少儿茶艺团体组比赛

 

金奖(1名)

 

《叶业传承 辉煌永恒》

选手:杨子含、童品皓、华梓涵、陶彦朵

 

银奖(2名)

 

《厨房里的茶奥会》

选手:宫意然、仇晨曦

 

《茶乡小咪彩》

选手:辉昊宇、赵梦徐、李璐、熊若妤、兰敉

 

铜奖(3名)

 

《凌云茶缘》

选手:李思骐、翁晓荷

 

《茶香润童年》

选手:钱艺文、钱艺丹

 

《少年铜壶情》

选手:张允颢、宋沅航

 

第五届中华茶奥会茶艺大赛——团体创新组比赛

 

金奖


《芳华》

选手:董星媛、张盛凯、董燕茹、海睿、郑炀凡

 

银奖

《70.80.90》

选手:高琳珊、白柠茵、杨颖

《无时无刻》

选手:杨一帆、肖燕、周旋

 

铜奖

《茶路》

选手:德力格尔、任洁、毕伟波、王诗语、王馨辉、李静

《天辽地宁 辽江盛情》

选手:臧丹晴、张蕊、王宇、宁雪

《城市味道》

选手:黄小倩、沈雨凡、杨颖、沈韵炜、何伊丽

 

少儿茶艺团体组、团体创新组比赛金奖


【第五届中华茶奥会“中茶博杯”茶具设计赛

 

金奖:(6名)

《迹》作者:胡梦秋

《梅子初青》作者:金逸瑞

《孤舟伴山水》作者:叶思文

《茶器·青韵》作者:卓鑫伟

《茗砂四贴》作者:吴芝娟

《锥子》作者:高申

 

银奖:(12名)

《自在》作者:吕易洁

《喝彩丰收》作者:张海平

《青茶》作者:王武

《蕉叶印象》作者:娄恺

《静谧》作者:徐思亮

《武夷茶器——公道自然》作者:杨义东

《山水之语》作者:吴锡飞

《流光》作者:高申

《男闺蜜》作者:高申

《流动的篇章》作者:明伊

《珐琅彩花瓶》作者:九山窑

《青花柴窑》作者:九山窑

 

铜奖:(18名)

《茶韵》作者:黄友斌

《仲秋》作者:李钊

《祥云盖碗》作者:刘旭栋

《围》作者:唐铭阳

《小鸟快客杯》作者:吴跃栋

《乘风破浪》作者:张海平

《陶泥绿》作者:高申

《莲台参茶》作者:林萍

《佛•座莲壶》作者:吴昉

《白霜》作者:娄恺

《山云瓷雨》作者:王佳钰

《湖影吉祥马蹄式盖碗》作者:陈锋

《水月壶》作者:造青

《葵口盖碗三件套》作者:金 鑫

《风盉》作者:李超

《天地大观》作者:孙天舒

《红釉白彩》作者:九山窑

《静水流深》作者:张海平

 

优胜奖:(28名)

《宋式白茶泡碗》作者:郑少华

《山水之间》作者:田栋升

《无形•道融》作者:汪斌

《傲骨铮铮》作者:孙天舒

《自在壶》作者:造青

《常乐壶》作者:造青

《谐和茶语》作者:徐星

《莲·盏》作者:陈沈玲

《兄弟》作者:杨尚成

《理想生活》作者:徐星

《湖影吉祥共融茶盏式盖碗》作者:陈锋

《一缕芳香》作者:罗诗彬

《武夷茶器——返璞归真》作者:杨义东

《凝碧》作者:高申

《疏影》作者:明伊

《舞韵》作者:高申

《节节高升》作者:孙天舒

《石梅》作者:吴芝娟

《窑变》作者:高申

《奶白牵牛花》作者:明伊

《一抹兰》作者:明伊

《雷锤柴烧》作者:九山窑

《对弈》作者:高申

《绿野仙踪》作者:明伊

《秋冬季节》作者:高申

《蒙古茶酒杯》作者:九山窑

《树下风流》作者:九山窑

《高足拉纹窑变》作者:九山窑


“中茶博杯”茶具设计赛金奖


第五届中华茶奥会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杭州市政府原市长孙忠焕作总结发言

甘饴山峦 茗韵景迈——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8月中旬起,由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出品发行的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美丽云南》(第三季)更新上线。继2022年成功推出31集后,今年计划推出69集。该系列微视频以“世界遗产”“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云南特有民族”“云南美名”“云南美物”“云南旗舰物种”“云南非遗”“云史”“云山”“江河源”十个系列选题出发,串联起云南万物,为观众诠释一个意象万千的美丽云南。敬请关注!

今天,一起看《甘饴山峦茗韵景迈——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符合世界遗产标准,这一独特的古茶林保护管理体系充分尊重当地地理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种群,实现了对生态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展现了山地环境下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人民对自然资源互补性利用的独创传统知识和生态文化。遗产构成要素中的村寨与传统民居建筑在选址、格局和建筑风格方面,充分体现了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认识和利用的生态智慧。

——世界遗产委员会


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景迈山——“人类茶文化史上的奇迹”“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世界茶源”

《云南省志·文化志》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全世界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乔木林下人工栽培型森林古茶园。千百年来,布朗族与傣族等世居民族在此保留了传统的近自然种植方式,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


景迈山万亩茶林

所谓“林下茶种植技术”,就是构建培育起“乔木层—茶树层—草本层”的立体群落结构,茶林内的生态系统如同一个微型的生态圈,每种生物物种都发挥着自己的生态功能和作用。


景迈山古茶林

原始森林中上层的乔木是茶树的保护伞,其枝叶分泌散发出的植物精气能够驱除林中的病虫害,又能遮蔽高原上的强光,还能将各个不同起源的茶林分隔。景迈山下奔腾的南朗河积聚了大量水汽,顺着落差近2000米的河谷爬升成雾。在雾与乔木的缝隙之间,阳光漫射,茶树便能在柔和的光线中安然生长。


云雾弥漫景迈山

茶树层中穿插种植桂花树、多依树、含笑、樟树等中小乔木和灌木,花香、草木香裹挟着茶香,轻盈的芳馨交迭着厚重的茗韵,凝结出景迈山古茶独特的气息。

茶树上的各类附生、寄生植物和林下草本植物形成近自然的群落结构,林下的枯枝落叶形成的腐殖层养育着土壤,昆虫、小型动物和谐相融,为茶树提供天然肥料,林中的落叶又为土壤提供了有机物质。许多昆虫和鸟类在茶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家园,与茶树相互依存,吃掉了茶林中的虫害,守护了茶树的生长。林在茶中起,茶在林中生。


云海、森林、茶山

茶树种植历史与世居民族的定居开发史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布朗族、傣族是景迈山世居民族,之后到来的哈尼族、佤族、拉祜族生活于此,汉族后来又不断移入。


上山采茶

景迈山之灵气源于澜沧水土之美,集天地万物之精华,得人类传承之智慧,契合了大美和谐、天人合一的哲学精妙。在1300多年前,布朗族祖先帕哎冷带领部族在景迈山开疆辟壤、种植茶园,并给后代留下了这样的遗训:

“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遭灾害死光;我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你们也会吃光用完。就给你们留下茶树吧,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茶树是布朗人生命的一部分。而布朗族的祖先濮人是最早利用野生古茶树和最早栽培、驯化古茶树的族群。他们每户都有自家的茶林和茶圣树。

每年4月,布朗族都要举办“山龛节”,遵循祖训把最隆重的祭品恭敬地献给“茶神”,祈福来年风调雨顺,惠泽家园。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总面积191平方公里,遗产核心区72平方公里,包括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3片分隔防护林。古村寨环绕在茶树中,景迈山上留下了糯岗、翁基、芒景上寨、芒洪等传统村寨。村寨原始风貌浓郁、自然风光秀丽、民族特色突出,完整保存着景迈山布朗族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完整保留和传承了原生态文化,被誉为“千年布朗古寨”。


芒景古寨

时间已经证明了祖先遗训的正确性,一片片小小的茶叶在景迈山人手中翻飞,形成了从祭茶、采茶、制茶到经营茶的一条逐渐完整的生产链。伴着久久弥留的茶香,当地经营着代代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2010年6月,景迈山全面启动申遗工作。2014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2015年3月18日,普洱市到国家文物局汇报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工作,正式递交申遗文本。2021年国务院批准“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为2022年中国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申遗文本送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3年9月17日,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填补了世界遗产里茶文化主题项目的空白。这是我国第57项世界遗产,云南省第6项世界遗产。

文化景观特指“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茶是世界上人类利用历史最为悠久的品饮植物之一,但此前,世界遗产名录中尚无一例茶类遗产。而同样作为品饮类的葡萄酒(园)类遗产已有10项,咖啡类遗产2项,香槟遗产1项。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全球第一个茶类农业文化遗产。

森林、茶园、古村寨共同塑造了景迈山以古茶林为核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合理分布、功能有机融合的整体景观。林生茶,茶绕村,人养茶。景迈山古茶林在一代又一代种茶人的努力下,走向了世界。聚集世界的目光,在盏盏茶炉的沏浸中,景迈山古茶林生态文化景观,也将随着飘香的茶韵一起,为世人带去寸寸光阴沉淀出的震撼。

不论外界怎样风起云涌,景迈山都静静伫立在这里,一年又一年孕育茶树生长。林茶互生、人地共荣,景迈山在未来还将继续带着这份人类与自然的寄托,和谐共融、生生不息。

来源: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120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