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茗山从哪里上去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茶王节 曼糯山探茶

曼糯,勐海县西北勐往乡的一个普普通通布朗族村寨,我对这个寨子不陌生,这是当年我父亲他们去澜沧黑山剿匪的必经之路,也是前些年我当记者时采访野象伤人的地方。可我父亲和我都没有在意这是一个出产好茶的地方,只知道曼糯是勐海县靠澜沧县最近的一个村寨。

曼糯的确不在江外六大茶山之列,勐海县的茶山主要集中在西南边,曼糯则独自处在最北边。由于这里靠近普洱市澜沧县和思茅区交界处,历史上这里是勐海的通往内地的重要驿站,也是澜沧江上的重要渡口。因此,曼糯并不是一直沉寂的,曾经的曼糯是茶马古道上连接勐海和普洱极为重要的中转站,一度车来人往,兴盛一时。从前,西双版纳地区几乎所有的江外茶,都需要从佛海经勐阿、勐往到再从曼糯再运往普洱,再运往昆明,一路北上由澜沧、双江、临沧、大理、丽江、中甸进藏,还有一路直向西接由澜沧、西盟、孟连进入缅甸。

  

旧时的勐往称临江,虽不在江外六大茶山之列,但在勐海茶业史册中却榜上有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勐海茶的产量居十二版纳之首。佛海南糯茶厂和佛海茶厂以及各大茶庄的原料:“东有车里供给,西有南峤供给,北有临江供给”。佛海茶区指今天的勐海县城周边和南糯山、勐宋、格朗和一带,南峤茶区指今天的勐遮、西定、勐满、勐混、打洛一带和布朗山的一部分,车里茶区指今天的景洪大勐龙、勐宋一带和布朗山靠景洪的一部分。临江包括今天的勐阿和勐往一带,其中曼糯是临江的主要产茶区。当时,十二版纳的茶叶产量为佛海约一万担,南峤约五千担,临江五、六百担。那时候的佛海茶是国家控制的“战略物资”,可以说佛海各族人民是为当时的抗战作了贡献的。

由于战略地位重要,在民国时期,勐往曾设思普边行政分局、殖边分署、临江行政区和临江设治局等更替性机构,1949年设临江县府于此。

1954年昆洛公路修通,茶马古道行人渐少,曼糯也就连同古道被人们渐渐遗忘了。西双版纳刚解放的时候,我父亲在勐海部队当通讯员,就是从曼糯出勐海,一路穿过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寨子以及汉族居民区,到沧源去剿匪部队送信。在我父亲的描述中,他一路看到的是坝子里金黄的稻田,山上茂密的原始林。那些被当地人叫做白花沟和樱花谷的地方,尤其让人感觉这些地方美得犹如仙境,让人心醉。

由于大量种植经济作物,等我进入曼糯寻找我父亲说的仙境时,山上的几乎看不到成片的大树,只有些近几年恢复起来的次森林,还有那几棵孤零零的矗立在甘蔗地边和茶林中的老树,山间带着硫磺味的小溪依然奔流不息,那个被当地人称作“蚌塘”的温泉浴池每到晚上依然热闹非凡,知了不知疲惫的在树上进行着集体主义的鸣叫,那在路边巨石上睡卧的斑斓大虫,河边草坪上翩翩起舞的孔雀早已不知去向。路上每隔数百米就会出现的路牌提示:前方有野象出没,请保持警惕。告诉人们这里仍然是一片充满生命活力的森林。

等我到了曼糯才知道,在我之前早有人造访和关注这片茶山了,普洱茶文化大师詹英佩的《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和周重林的《寻物记》,都比较详细的介绍过曼糯寨子。我的好兄弟云南著名诗人和作家雷平阳在《巨石上的曼糯》中,把这个普通的布朗族村寨看做是“江外茶的流通之路”。

在告庄开茶店的老普,带我走进曼糯村的岩迈家,他的汉族名字叫李志荣,是读书的时候老师帮起的,詹英佩、周重林到寨子里考察时就是他陪同的,他还得意的对我说,写书的人他见过多了,州茶办的领导彭哲陪着省里的大作家雷平阳来过他家,州里的作家边八哥还送过他书,说着就从书架上取出一本边八哥写的《神象的儿女们》来给我看。

曼糯因为茶叶早在很多年前就进入了小康,水泥路通到了山外,茅草房和木头楼已经被华丽的洋楼替代。曼糯曾经是江外普洱茶的重要茶区,一度拥有五千余亩茂密古茶园。曼糯大寨从古到今是布朗族集居地。几百年以前,他们的先民沿着澜沧江从勐卯龙迁徙过来,茶树的人工栽种也从那时开始。布朗族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民族,从远古时代开始,他们的先民濮人就居住在中国南方和中南半岛,是云南省最早的原住民,西双版纳的布朗族接受了中南半岛传入的南传佛教,但他们民族的魂—茶,却是始终如一的。其他民族对他们的称谓是“腊”,那么“腊”在傣话和布朗话中都是茶的意思。他们和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联系,茶贯穿于布朗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礼俗等方方面面。学术界有过定论,布朗族是最早种植茶树的民族,也是最早饮用茶叶的民族,他们每迁徙到一个地方,都会种下茶树。因此,他们被称为“古老茶农”和“茶神的儿女”,凡是有布朗族生活遗迹的地方,都会有茶树。

岩迈说小时候村寨周围的山坡上全是古茶树,用现在的统计方法计算,估计在万亩以上。布朗族缴官租和吃盐穿衣全都靠这点茶叶。听老人讲,在昆明到打洛和勐海到澜沧的公路没有通之前,每天都会有几十上百的马帮在勐往休整之后就开始翻越曼糯山又过澜沧江。那个时候,寨子边上都有供马帮歇息饮水的凉亭,寨子里也在马帮歇脚的时候拿出自己的茶叶,与他们交换些生活必需品。

但后来一会儿种粮,一会儿又种甘蔗,再就是种橡胶,三番五次的折腾来去,茶园生态遭到了较大破坏。如今虽然只剩下了两千五百余亩的古茶园,岩迈仍十分骄傲地说曼糯茶是最棒的,只是过去不为人所发现罢了。

其实曼糯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不同的是这里的人种茶的专心种茶,卖茶的专心卖茶,特殊的管理模式和采摘方式,让曼糯的藤条茶整体通透,芽头更加肥壮饱满。当许多茶园还在在酣睡,尚未发芽,曼糯的古茶园却是生机盎然,茶芽又肥又壮惹人爱。因其光热空气充足,制成的茶常常有特殊的香气。

从地理山脉走向来看,曼糯一带的崇山峻岭,与著名的普洱茶江外六大茶山的勐宋山连为一体。这里的海拔大多在一千五百米到二千米,气候温和,适宜云南大叶茶种的生长种植。


曼糯山算不得名山大川,但是群山环抱,大片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山野间草木繁茂,风光绮丽,水土相适的自然环境,使它成为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

曼糯的布朗族先民迁徙到曼糯山,就在这里开始了万亩古茶园的种植,也开始了对茶山的守望。

他们把理想和希望同时播撒在这片原始、古老的土地上。除草、松土、修剪,他们以亘古不变的执着为它默默付出,才使得古茶山能穿越岁月的沧桑,把绿色的希望延续至今。让我们今天还能继续领略它的丰饶和美丽。

和傣族喜欢近水而居的习俗不同,布朗族是个喜欢与山为伴的民族,他们顺着山脉的走向迁徙,在他们认为可以长出希望的大山怀抱里播种,在古茶的清香里恬然而居。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曼糯虽然地处偏远,却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符合茶树喜温、爱湿、耐阴的特性。

而且这里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宜人,绝少污染,对茶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正如清代的冒襄在《岕茶汇钞》中说的:"岕茗产于高山,浑是风露清虚之气,故为可尚。"灵秀之山,必产灵草。在大自然的清风玉露滋养下,布朗山的普洱茶得以绵延生长,千年不息。


普振一,今年有48岁了,2003年以前他当过协警、卖过水果,就是没有跑过茶山。

一次,他在勐养摆水果摊,遇到一对香港的夫妇,向打听基诺山在哪里,他把自己卖水果的三轮摩托车留在加油站,带着他们去基诺山和易武收茶。香港人看小伙子老实,就给他一张银行卡,请他带为收茶,每年都要收好几十吨。从此,他走上了泡茶上山的路,一发不可收。从象明、易武到布朗山的江内外六大茶山他都跑遍了。

他父亲看他辛苦,就对他说你不用到处乱跑,离我们老家坝散只有十多公里的曼糯有好茶,那里就有好几百年的茶树。

他到曼糯一看,无数的古茶树,隐现在云海深处和云海的周围,摇曳翠绿的古茶树沙沙作响,在习习的微风中轻诉着远古的神秘,陪伴它们的只是那个终身与茶相伴的茶神的儿女们——布朗族。

当时,曼糯的干毛茶每公斤才是十四五块,与现在的2400元——2600元一公斤,差了十万八千里。他毫不犹豫的开始了“只做曼糯茶”的茶叶市场与品牌生涯,追求的只是品质。

现在普振一的名气和曼糯的名气一样,一直呈爆增趋势,他的身边也聚集了几个做茶的粉丝。什么连云港的青青,河南的阳阳。他们会经常一起到曼糯山的神石下面,眺望那个曾经是一个碧波荡漾的湖泊,后来长满稗子,再后来又长满水稻的勐往坝子。普振一在想,坝子里的稻作民族能让稗子驯养成为滋养人类成长的稻米,山地民族能把一片叶子驯养成为润泽人类灵魂的茶,这两者间都有一种共同的推动力——劳动与智慧。

岩盛37岁了,这位人称“茶圣”的濮人后裔,小学没有毕业就回家放牛,家里有30亩茶园,但在那些年茶叶价格起不来,那几亩山谷地还是无法让他们吃饱饭。

后来他跟着茶王舅舅岩迈和普振一大哥学卖茶,卖自己家的茶,也收其它家的茶卖,去年卖了一吨多,收入60多万,最高的年份可以收入80多万。

早在10年前他就盖起了钢筋水泥的洋楼,但在设计上他保留了本民族干栏式建筑的特色。前年,他又加盖了一层新房。两次建房花了180万。大女儿小儿子,都在乡上的学校读书,全村一半人收入跟他家差不多。雨林古茶坊来收我的茶,我跟着好过了,普哥来收我的茶,我也跟着好过了。我每年都要帮寨子里的人卖茶,他们也跟着好过了,其他地方的人来帮我摘茶,他们也跟着好过了,从岩盛的这些言谈举止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民族满满的自信和自豪。


茶界流行一棵树一袋单株茶的茶叶品牌消费方式,这种茶因为采用一棵树的纯料,价格高一些但是也有一定的消费群体,每年来认领茶树的人不少,不讲诚信的人也有,有些人把茶拿走了,但一直不付款。有一家所谓的保护机构来认领茶树,每年给250元的加工费。但是人家不是拖欠钱款,就是压级压价。我们就不和他们合作了。

岩迈2000年当小组长,他对寨子里的发展很用心,对寨子里的历史变迁也很清楚。

他说,曼糯大寨是布朗族,大寨顾名思义就是很大的意思,现在寨子有7个寨子五座缅寺的遗址,布朗族只剩下曼糯大寨,其他的搬到勐遮和西定、巴达那边去了。寨子里原来是有佛寺的,五十几年前的“运动”中拆除了就没有再建,没有寺庙本来是件好事,人们可以专心的做自己养家糊口的营生,但也给一些图谋不轨的人创造了机会。三十多年前的某一天,寨子里来了几个四川人和贵州人,给曼糯人带来“天地即将毁灭”的噩号,寨子里90多户男女老少,不上山不下地,终日捧着“圣经”祈祷,期待那一天来临的时候,自己能够顺利的进入天堂。然而天堂鸟没有如期降临,曼糯山的天空依然湛蓝如洗,勐往坝的田野正在由葱绿变为金黄,随着那几个“传教士”被法办,从梦中醒来的人们又回归茶园。今天,当村干部的岩迈,仍然担心发生在其他茶山的打牌耍钱,买卖黑彩这类不劳而获,期待天上掉馅饼的麻烦事,不知哪一天会落在寨子头上。

最早进入曼糯的汉族姓吴、姓徐,过来帮工就落户到了曼糯,接着一户姓孔的人家过来卖麦芽糖就没有回去,后来就有汉族人陆续搬来,他们和拉祜族和彝族组建了现在的曼糯上寨、中寨,他们也种茶和制茶、卖茶。2000年村委会就成立茶叶合作社,大家和谐共享茶叶带给人们的福利。

2019年5月北京农科院专家来鉴定曼糯的茶树不少于800年,如果是这样,布朗族搬到这个地方应该在800年以上了。专家们说,除了测年轮看树龄,主干的直径也可以测出树龄,一般直径在20公分的是200年;直径在27公分就是500年,直径在30公分以上的就是800年。

寨子里已经将古茶园列为保护区,把最老的的两棵茶树尊为茶王茶后,称为耐腊。村委会成立了茶叶生产合作社的初衷,也就是为了规范茶叶生产管理和销售。

每年春季,也就是每年3月18日,寨子里都要举行隆重的祭茶仪式,祭过茶后才开始采摘春茶,寨子里讨亲嫁女都要祭拜茶王,布朗族把茶叫做冕,至高无上的礼物。说明茶在布朗人心中的地位。


布朗族最早是把茶叶当野菜食用的,直到今天,岩迈他们还保留着吃“得责”茶的习惯,其实这是凉拌茶的一种,村民们上山劳动时,带着冷饭和盐巴辣子,吃饭时采一把茶树的嫩叶,用盐巴辣子一拌,就是下饭的“得责”,随着布朗族人对“得责”野生茶认识的加深,人们开始人工种植,野生茶转化成人工栽培的“腊”后,需求量也大大增加。布朗族人便把茶采下来带在身上,劳动累时就把茶放到嘴里含着,借以消除劳累。

我在勐海工作时,尝过不少布朗族的风味茶。酸茶布朗语叫“冕”,是布朗族自食、招待贵客或作礼物互相馈赠的一种腌菜茶。制酸茶时先将鲜叶蒸熟,放在阴凉处晾干后,装入竹筒中压紧封好,埋入土中,几个月甚至几年后,遇上喜庆之事或客人来访时,将竹筒挖出,取出茶叶拌上辣椒,撒上盐巴来款待宾客,也可以直接嚼食。

吃酸茶的习俗非常古朴,一般早、晚各吃一次。我的战友岩赛龙是打洛曼息寨的布朗族,前些年我到打洛去采访,在打洛的露水街遇到他,硬把我拉到他家去喝茶吃饭,在我坐在阳台上喝茶时,岩赛龙指挥着家人火塘边忙乎开了,不一会儿就传出罗锅焖饭和烧辣椒的香味。吃饭时,岩赛龙从竹筒中取出酸茶,教我放入口中,慢慢嚼食,边吃边唠家常。这种酸茶具有解渴、提神、健身和消除疲劳等功效,是布朗族人的美食与保健食品。

岩盛家为我们准备的午饭是地道的茶餐,老茶炖老鸡汤清香鲜甜,喃咪茶酸辣可口。布朗族的喃咪茶多半是受了傣族喃咪的影响,喃咪是西双版纳各民族皆爱食用的一种酱,一般用菜花沤制和用树番茄烧制而成,食用前拌入辣椒、花椒、蒜和芫荽等佐料,即成一碗风味独特的酱,用各种生菜蘸食,也可直接佐餐。

喃咪茶也就是蘸喃咪吃的茶,是勐往等地的布朗族人以茶当菜的一种吃法,就是将新发的茶叶,即一芽二叶采下,放入沸水中稍烫片刻,以减少苦涩味,再蘸喃咪吃。新鲜茶叶也可不用沸水烫,直接蘸喃咪吃就行。

吃过饭,岩迈用刚采摘回来的茶,用锅炒,手揉,阳光晒干后,把茶放入小茶罐中,在火塘上烤香,然后放水熬成茶汤让我们喝。我才喝了一口便觉眼睛明亮,头脑清醒。这种味道让我想到了诸葛孔明让水土不服的士兵喝烤茶解暑的传说。

岩迈告诉我,布朗族人在出远门或野外劳作时不方便带茶罐等茶具。便就地取材,砍伐碗口粗的鲜竹筒为煮茶工具。竹筒注入山泉后放于火堆上烧烤,等水煮沸后放入茶叶,煮成茶汤后倒入短小的饮茶竹筒内饮用。青竹茶兼有茶香和青竹香,香醇爽口,饮后回味无穷。饮青竹茶,一般常在吃过竹筒饭和烤肉后饮用,这种具有浓郁山野特色的饮茶方式,让我回忆起童年时代生活过的阿佤山和德昂山,这三种民族同宗同祖,语言和生活习俗差异不大,也都是爱茶、种茶的民族。

布朗族不但制茶、吃茶,也敬茶。茶在布朗族的生活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在婚丧嫁娶及其他重要仪式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布朗人爱茶、敬茶、敬畏自然,他们相信万物有灵,正是他们对世间万物的尊重,才使千年茶园常绿,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云雾缭绕的曼糯山,不仅隐藏着好茶,同时也暗藏着一条古老的茶马古道。在网络信息发达和交通便捷的今天,岩迈不用在带着“曼糯古茶”的茶饼,全国各地的去那些茶叶博览会上去推销曼糯的品牌,那些在村民家中的茶室品茶,在客栈中坐等茶树发芽地南来北往的茶客,领着寨子里的小姑娘在茶园里钻出钻进拍照的摄影师,已经充分展示出这座古茶山,这条古茶道在新时代的春潮中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曼糯让我看到了一个从原始社会末期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又在新时代迅速的振奋起来的族群。现代历法替代原始物态历法,现代教育替代原始刻木记事,电子打火替代原始的钻木取火,互联网程控设备代替原始的刀耕火种,现代家电替代火塘罗锅,汽车摩托替代人背马驮,现代医疗替代巫术驱邪,别墅洋楼替代草棚木屋。

“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物质生活逐步充裕”。当我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我的工作笔记上写下这样的文字的时候,我觉得好像还缺些什么,当我看到岩迈正在用手机跟客户讨论今年的茶叶价格的时候,当我看到岩盛在电脑前用物联网发货的时候,当我看到岩慎九十多岁的奶奶穿着干净整洁的民族服装在舞针弄线绣花衣的时候,我感觉到真正的变化是这个民族身上的精气神,是那种满满的幸福感后面的自信,一种安心定志,踌躇满志的自信。

作者:国防战士

来源:勐海文艺,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茶之道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最早制茶饮茶的国度。自上古神农时代的【药饮】至唐代陆羽的【瀹饮】,再到明代的【泡饮】,茶文化涵盖了修身养性之道。时至今日人们又应通过何种途径来满足内心的精神渴求?中国传统茶道,承袭自唐宋茶人师祖的茶事风雅,在现代生活中以茶为媒介,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茶器



最让人真切感受到这样一席茶味道的,就是这些因茶而设的器具。说起来,无论是唐代陆羽创制的茶器二十八式,还是宋代审安老人的十二种茶器,抑或现代茶席包括煮水器、泡茶器、品茗杯这些茶器十余种的选择,不同的材质器形,以及它们之间彼此连接关系,都隐藏着神秘的符号,而经验老道的喝茶人是符号的破译者,从这只壶、那只杯的关系中,在心里慢慢勾画出将要喝到茶的性格和味道。


茶器的选择,是对泡茶人的反作用,泡茶人对器皿的取舍尺度,从要冲瀹的茶品、所用冲泡手法来考量,进一步还要感知季节、时辰这些因素对茶的影响,最终呈现出一席茶。


茶席



茶席是茶事进行的空间,也是泡茶人对茶事认识的综合表达。一个茶席的思考重点,是如何展现所要泡的茶。由此,茶席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不是独立于茶事之外的,而是由泡茶人结合当下和对茶性的理解而通过铺陈的细节来呈现的。四季的更迭、晨昏交替,气候的转变、泡茶空间所在,这些因素都是日常泡茶择茶要考虑到的因素,也是泡茶人积累的生活素养。


选择契合的茶品,由对茶性的认识出发,选择茶的泡法、再由此决定泡茶的茶器具,其他配合的器具围绕这个内容而配合,呈现出的茶席,自然带有鲜明的季节和地域性。当然不同的茶席也是可以观察其中蕴涵的季节因素的。春天的某日,天气微濛。选择碗泡台湾高山乌龙茶,高山茶的清冷韵致能够在这样的天气里更深长细腻的表现出来。


茶器除品杯以甜白釉的品杯来感受纡回的香气和细腻口感外,茶碗、杯托、花器多是暖色调的陶器,而蓝色席布上一枝北方早春的海棠更是微带清寒季节的鲜明意味。在暑气渐生的时候,夏天的茶席常以简淡的色彩和清简的茶器营造清凉的夏日空间,一簇小黄杨的茶花、石砚的茶盘、景德镇的白瓷杯,让人有清泉石上流的凉意。这一席泡的是凤凰单丛的黄栀香。黄栀香是单丛茶里高香鲜爽的一种,口感微苦而生津迅速,正是适合溽热天气来消暑的。


茶声


起炭从点燃一枝油薪竹开始,鹅毛扇扇动的风声里,油薪竹的火焰带着一缕白烟自下而上地升起,龙眼炭开始有爆裂声,让人心生期待,不过这个时候的扇子舞动反倒更加透着舒缓和沉稳。直到炭炉里噗地一声,火焰结结实实地围绕在逐渐泛白地炭块之间。壶里地水开始鸣叫,正是所谓“松风”的鸣响。注水温壶、投茶入壶、出汤入杯,淅沥水声和器皿碰撞的声响,如果静下心来,就会听到茶席上全然不同的情绪,隐约而细微,但是却让人清晰探寻到最无可隐匿的内心。


茶事



对喝茶这件事,古人说得直白,“饮茶以客少为贵,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 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仔细思量,其中的深意并非单以形式上人数的多寡来断定喝茶雅俗之别,避免嘈杂喧嚣回归内心的宁静和疏淡才是喝茶的本意。


近年爱茶者人数日增,若不是把茶当做解渴的饮品或者攀比的名品,会渐渐觉察到喝茶的过程会带给我们的更多滋养。这样的滋养,隐于平淡生活中了然无痕地与茶的对话,由此养成对茶深切感知的思考习惯,又凭借不同的喝茶形式传递,无论是独啜还是约几个朋友茶聚,是常年如同抽丝剥茧般积累得来的喝茶理念在特定时空的集中展现。


每次茶会有不同形式的表达,茶品茶器的选定、茶席的铺陈,花木的选择、空间的安排,凡此种种细节,远超想象。茶品的选定,关乎对茶客人的体贴,除季节气候而外所要瀹泡的茶品前后逻辑也同样要考虑到对味觉体感的影响。茶会上容易被忽略的茶谱,如同古曲的工尺谱,其实是茶会的法度。让茶与器之间辉映出另一番神韵,使不同茶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长期养成的功夫。


茶会



茶会不同的茶席空间错落组合,移步易景的观念来自中国传统园林的风致。在一个空落的厅堂里,“无中生有”构建出传统的花木掩映、心手闲适的意境。这些形式的背后,由无数个细小的信念和绵密的行为在做支撑。爱茶人的行为理念总是如同细流在茶事中涓涓流过。


入口屏风前陶罐里粗大的枝条,并非是为了营造气氛而砍伐的树木,是前几天经过离家不远的路边时,看到园林工人正修剪花坛里的枯死的树木,理下长长短短的枝条是为了保证花木过冬保留必须的养分,一大捆用麻绳捆扎的不同种类的枝条被我欣然讨要过来,将要丢弃在路边的枝条在茶会上恰恰就是意态天然的点睛之笔。这大概就是所谓无用之用,这样的器物在每次茶会里都会出现,都会唤起很多人内心的柔情,也都会成为提亮茶事的一笔。


一场茶会,对于泡茶人和喝茶人来说,是彼此的成就。交织而成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的飨宴,其实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但在被视为弥漫着粗浮气息的时代,能够专心去成就一瞬的绚烂,是一种隽永的深意。茶会对客人来说,喝到一杯感怀于心的茶汤,他也许不会看到背后琐碎的过程,但正是这些不断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日常琐屑,让小小的茶汤能够幻化万千的心意。


茶会结束的时候,打包整理器具、家具收拾整理搬运——又回到最初的空落,似乎一切了无痕迹。朋友来告别,有了依依不舍的伤感,这也许是一场茶事另一个不在预料中的提醒,对每个当下珍惜就好。



喝茶,真的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常会遇到一些朋友,提及茶总是小心地说:自己不懂,即便是喝茶,也是随便喝喝。不管这谨慎的态度是不是谦虚,其实懂不懂茶对大多数人来说,真的不那么重要。如果喝了某款茶感觉还不错,能接着喝下去就足够了。


喝了那么多茶,面对茶的类别,还是一知半解。


六大基本茶类


1、发酵篇


六大茶类的划分基础是在制作中,由茶叶发酵的不同程度决定的。发酵程度同时影响着茶的口感和功效,这就是为什么你要了解它的原因所在。



发酵程度越高的茶,茶性更温和,比如红茶、黑茶就适合胃不太好的人喝;相反,不发酵或是轻度发酵的茶,茶性微寒,适合降火去燥,但脾胃较弱的人应适量。



2、品类篇



3、冲泡篇

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茶性,顺应茶性泡出来的茶,才能最大发挥茶的口感、香气、汤色。六大茶的冲泡方式多种多样,只要记住绿茶和黄茶不要闷着,其它想怎么泡就怎么泡,没有特定的冲泡手法,别人告诉你的方式不见得适合你自己,只有你自己喜欢就好。


4、储存篇



5、功效篇


绿茶


六大茶类之首。

零发酵,茶多酚最多。

性微寒,微苦,回甘。

清热祛燥,提神醒脑。

不适合肠胃较弱的人群。


白茶


茶中珍品。

轻度发酵,茶性清凉。

滋味清淡、回甘。

富含茶多糖,适合降糖需求人群。


黄茶


中国独有茶类。

汤色杏黄清澈。

轻微发酵,口感清爽香醇。

富含茶多酚和咖啡因。

提神醒脑,消食化滞。


乌龙(青茶)


绿叶镶红边,绿茶+红茶之和。

又叫青茶,属半发酵茶。

降血脂、胆固醇,适合三高人群。

提神醒脑,不宜空腹饮用。


红茶


世界人民最爱。

茶性温润,无刺激。

口感甜醇。

调节脾胃功能,适宜肠胃不好的人群。


黑茶


红、浓、陈、醇。

后发酵茶类,微生物发酵。

香气独特,口感醇厚。

改善肠道环境,调节脂肪代谢。




中国茶道


唐代诗人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云:


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中国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清代。


中国茶道有三义: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


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诗文、字画、建筑、天然环境相结合,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糊口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饮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实于饮茶的艺术形式之中,重在修炼身心、了悟大道;饮茶即道是中国茶道的最高追乞降最高境界,煮水烹茶,无非妙道。



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新静要真闲。茶是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真。



鲁迅先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茶道法则:


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

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①煎茶 ②斗茶 ③工夫茶


“茶圣”陆羽煎茶


斗茶图卷

赵孟頫: 斗茶图 (元代画家)


而喝饮茶历史发展到现在,人们对茶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改进,以使饮茶这一过程更加丰富细腻。现今中国功夫茶操作规程有以下十三程式,合称为功夫茶十三程式。


一、行茶注点,如人饮水,各有异趣

二、温壶:茶欲展香必先温壶,作为行茶前的暖身动作。热水可在壶内停留片刻,同时可进行赏茶。

三、赏茶:从观赏茶叶的外形,进而期待茶汤,是引导客人走入茶人预构情境的必要流程。

四、温盅:壶水可直接温盅,应专注于每一环节的注水倾汤,当做指尖运气的练习。

五、温杯:夏天温盅的水可利用以暖杯,冬天则可分别预热。待茶出汤前再将杯中之水倾出,有利聚香。

六、纳茶:球形或体积小的茶可直接经茶则入壶,膨松或条形茶则可借助茶匙,先往后松茶再推前。若茶则太小,可把茶则当滑溜梯,边转动茶仓边溜茶。唯茶则不应停靠在壶口,恐沾湿。

七、注汤:水应煮沸再依茶类需要而降温,烧水壶点注时可注意由低注点再直线拉高,待水满至壶约七八分时,再压低以断水,如书法的提笔与按笔,点注时指尖应自然运气。气压低闷时壶小不易展茶,可做淋壶追热的动作,先循壶外圈后往内圈淋,或右手从五点钟方向运水切入。

八、候场:壶是茶修行的道场,一如面对结跏趺坐的行者,应避免心浮气躁,干扰茶汤的气场。茶人在候汤的片刻可目视壶而作观想,心定神闲。

九、出汤:倾壶瞬间应如跳水员腾空一跃之势,可先放开壶盖,到一定角度在扣紧,然后九十度角垂直手腕,放松手臂,待茶汤几近倾出,再做个回壶的动作将剩余茶汤尽出,避免久浸苦涩。

十、分茶:斟茶时需注意茶盅角度,流口的中心点微微朝内,便于控制汤流。利用拇指与中指力量运转茶盅,使茶汤一如橄榄油的滑度落下。

十一、传杯:浅托能突出杯身线条,但不易将杯托起,可利用手的虎口靠着杯身角度将茶传送出去,并注意此刻杯身是否呈水平状,避免茶汤溅出。

十二、去渣:当茶汤高潮退去渐趋平淡时,应适时停下。观赏叶底是主人向茶做的最后致敬,一如送行者的姿态,庄严感怀。

十三、清壶:去渣后以热水涤荡壶体,并借水之旋力将茶末瞬间倾出。食指扣入鋬内,以中指与拇指运转壶身,唯壶嘴应微微朝上,避免碰撞。

饮茶十三式看起来过于繁琐,但对真正热爱饮茶之人而言,却不必可少。如苏东坡诗句所写:“从来佳茗似佳人。”可见饮茶个中之味,余味无穷。



中国茶道常用禅语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佛教对茶道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如名山名寺产名茶,佛教推动了茶叶的生产;寺庙施茶,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寺中以茶礼佛,以茶敬客,丰富了茶礼的表现形式;然而最重要的贡献当属把禅语、佛典、公案融入茶事活动,为中国茶道注入了灵魂。


一、无


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茶室中常挂的墨宝。


无成为禅语出于赵州和尚的无公案。从前有一个僧人问赵州和尚:门前那只狗是否有佛性? 发问的僧人心里想,佛经中写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么狗自然有佛性,师父回答一定是有。可是赵州和尚回答却是无。


赵州和尚是有道高僧,他不会不懂众生皆有佛性。但是他为什么偏要说无呢?这是这段禅宗公案的关键。按理讲,既然众生皆有佛性,狗是众生之一,狗当然亦有佛性,可见赵州和尚所说的无不是世俗所说的无,而是超越了世俗认为的有、无之上的无,是佛教的世界观的反映。


讲到无,不能不提起五祖传道的典故。禅宗五祖弘忍在将传授衣钵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了悟心得,谁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


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学高僧,他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认为这偈文美则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谛。而当时寺中一位烧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认为,慧能了悟了。于是当夜就将达摩祖师留下的袈裟和铁衣钵传给了慧能,后来慧能便成了禅宗六祖。


因为慧能明白了诸性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真理。只有认识了世界本来无一物,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一物中物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


茶学界普遍认为,只有了悟了"无"的境界,才能创造出"禅茶一味"的真境。无是茶道艺术创造的源泉。


二、直心是道场


茶道界把茶室视为修心悟道的道场。这一禅语典出《维摩经.菩萨品第四》。据该经记载:有一天光严童子为寻求适于修行的清静场所,决心离开喧闹的城市。在他快要出城时,正巧遇到维摩诘居士。


光严童子问他:你从哪里来?


我从道场来。


道场在哪里?


直心是道场。


听到维摩诘居士讲直心是道场,光严童子大悟。既然直心是道场,那么又何必要离开这喧闹的都市去四处寻找清静的修身之地呢?


“直心”即纯洁清静之心,要抛弃一切烦恼,灭绝一切妄念,纯一无杂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无"直心",就是在最清静的深山古刹中也修不出正果。


维摩诘也称为维摩,是与佛祖同时代的著名居士,他妻妾众多,资财无数,一方面潇洒人生,游戏风尘,享受世间富贵,一方面又精悉佛理,崇佛向道,修成了救世菩萨,在佛教界被喻为火中生莲花。


茶道认为现实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证道、悟道在现实中就可进行,解脱也只能在现实中去实现。"直心是道场"是茶人喜爱的座右铭。


三、平常心是道


这一禅语出自《五灯会元》卷四。赵州从谂禅师在其修行之初曾问师父泉普愿:


如何是道?


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道后来广为流传,成为千古名言。平常心是指把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等,按世俗常规去办事的主观能动之心彻底忘却,而保持一颗毫无造作,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贪不嗔的虚静之心。


这则公案的含义十分丰富,茶道和禅宗一样,通过提倡平常心是道来强调随性适意,安闲无为,应缘投物,随机应变。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禅,事事是道。我们提倡平常心是道,还体现了禅宗与茶道对解放人性的追求,以及直面声色世界,用心去拥抱大自然的现实态度。


四、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这句话典出《五灯会元》卷二。有一次有个僧人问崇慧禅师达摩祖师尚未来中国时,中国有没有佛法。 崇慧说:尚未来时的事暂且不论,如今的事怎么做? 僧人满头雾水,莫明其妙,又问:我实在不领会,请指点。 崇慧禅师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意思是长空万古永存,风月朝朝不同。隐指佛法与天地同存,不依达摩来否而变,而禅悟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着眼自身,着眼现实,着眼当前,而不管达摩来否。


五、横眠竖坐


典出《五灯会元》卷十一。蕴聪禅师嗣法于首山省念禅师,达到大悟后住襄州谷隐山传道说法。有一天一个僧人问他:什么是道? 蕴聪禅师回答:车子碾,马儿踏的就是道。 来僧又请教:什么是道中人? 禅师答:倒着睡,竖着坐的就是道中人。


这个典故与千利休的茶道即烧水点茶是同一境界。横眠竖坐是人的固有习性。求道即是随缘任运,破除我执与法执。达到人性的彻底解放,获得完全的自由,无拘无束地做到横着睡、竖着坐。道在平平常常的日常生活之中,获得了人性解放的人即是道中之人。



六、月印千江水


典出《五灯会元》卷十四。典故反映了悟道成佛的心路。


有个僧人问道隐禅师:什么是成佛之路? 禅师答:神妙地指示着人的灵机的,就是那碧波澄澈的秋水中映现着的月亮。 僧人又问:三家同时来邀请,不知去谁家才好? 道隐禅师回答:月印千江水,门门尽有僧。 禅宗精神和茶道义理一样,好比月印千江水,普照大千世界,谁悟了它,谁就能见性成佛。


七、不如抛却去寻春


典出《柳亭诗语》。宋代理学家朱熹写了首诗:川原红绿一时新,暮雨朝晴更可人;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陆象山听到后高兴地说:元晦(朱熹字元晦)到现在总算是觉悟了!


禅宗认为,对禅的追求,不应当把自己关在书斋或埋头在古籍中,而应当到大自然中去。中国茶道特别崇尚亲近自然,观照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因为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佛理智慧的显现。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八、青山不碍白云飞


典出《五灯会元》卷三。有个僧人问河南紫玉山的道通禅师:怎样才能够从三界中解脱出来? 道通禅师不回答而反问:你在里边已待多少时间了?

僧人又问:究竟如何解脱? 禅师说:青山不碍白云飞。


佛教把世俗世界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超脱三界才能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磐的境界。道通禅师把青山比做囚禁思想、束缚人性的戒律,而人性如白云,只要白云想飞,青山是阻碍不了的。


九、日日是好日


典出《云门广录》卷中,《碧岩录》亦有载,其大意是有一次上堂时,妙总禅师说:云门文偃曾对弟子说‘十五号以前暂且不问,十五号后的日子怎样,请每人说一句。’ 没等众人回答,他自己就说‘日日是好日’。妙总禅师认为云门文偃把佛法和世间法都说完全了。



如下禅语也是茶人十分喜欢并经常引用的:


吃茶去。


看脚下。


柳绿花红。


独坐大雄峰。


春来草自青。


云在青山水在瓶。


永夜无风月独清。


摘茶更莫别思量。


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中国茶道暗语】


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


喝茶是长辈的,用食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


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五、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六、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很多地方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七、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八、暗下逐客令



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九、无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欲有“某人无茶色”。


十、茶三酒四秃桃二



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于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



【中国茶道的道家理念】


一、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二、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三、坐忘


“坐忘”石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四、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厨师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五、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中国茶道是美的哲学


日本茶道是美的宗教,中国茶道可称之为美的哲学。归纳起来主要基于五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中国茶道美学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奠定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基础的宗师们不是佛学大师,而是大哲学家。如老子、孔子、庄子、以及《周易》的作者等等。


其二、中国茶道美学理论基础源于一些哲学命题。如“和”、“道”、“气”、“神”、“气韵”、“意境”等等。


其三、中国茶道美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释、道、儒三教的哲学理念。


其四、中国茶道美学强调的不是从美学的一般表现形式上去欣赏和理解茶道美而是从“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出发,要求“涤除玄鉴”、“澄怀味象”从小茶壶中去探求宇宙的玄机,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悟人生百味。


其五、中国茶道美学不仅仅是茶事活动中追求美感的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从哲学的高度,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看茶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茶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艺术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总之,中国茶道中既有佛教圆通空灵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旷达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


我国茶道审美文化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即乃虚静之美也。


追溯历史,早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对于虚静之说,就曾经有过种种论述,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也……虚静之说,本是根底于道家的审美学说。虚者,即虚无之谓也。就大处来说,天地本是从虚无而来,万物本是由虚无而生。至于就小处来说,即如我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这个虚静之美,其“虚”与“静”之间的辩证关系则亦不例外。这就是说,静乃始于虚也。有虚才有静,无虚则无静。虚静之间的辩证关系之真谛,即在于此。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比之日本“茶道四规”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是因为,日本茶道文化属于禅道文化,亦即佛门文化的性质。故尔就日本茶道来说,他们在茶事操作的程式中,在茶道审美的过程中,其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需要表达佛门的教义并教规。这就正如日本禅师寂庵宗泽所说的那样:茶意即禅意也,因此舍掉禅之外,就没有茶意;不知道禅味的话,也就不知道茶味。这证明,日本茶道就其本质来说,它只不过是一种禅道模式。他们奉行的茶道美学,则是禅味至上主义的禅道美学,始终至虔至诚地追求充满禅道理念的枯寂之美。所以,就日本茶道来说,他们很难体悟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试想,若让心界的全部空间充满宗教的教义、教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如此境况,怎能有感悟茶道的虚静之美可言呢。当然,日本茶道的宗教信仰,本是无可厚非的。这里作出两种不同性质的茶道审美文化的比较,旨在说明因两国国情的不同,因而彼此在茶道审美文化方面亦殊有差异。正视这一点,则更有利于彼此之间开展茶道文化交流,便于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关于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对于日常品茗审美而言,并非空泛,仔细品味,有助于在品茗生活中更好地获得审美感悟。其实虚静之说并不玄奥,只需明白一点,即静乃始于虚也,在内心世界的空间里,在受到外物之苦时,在品茗审美之前,需把心灵空间的挤轧之物、堆垒之物,尽量排解开去,静下神来,定下心来,开始走进品茗审美的境界,静静领悟茶之色、茶之香、茶之味、茶之形的种种美感,以及赏鉴茶道文化生活中的择器之美、择水之美、择侣之美、择境之美。这一切,不正是属于虚静之美的境界么﹖


由此可知,历代诗人兼茶人在从事咏茶的创作生活中,在茶道审美的感悟并吟咏中,自然皆离不开亦虚亦静的精神氛围与精神境界。尤其当心灵世界的静氛形成之时,则更给茶道审美感悟并咏茶创作营造了最佳契机。禅有禅悟,茶有茶思。就茶道审美与咏茶创作来说,茶悟出茶思,茶悟出茶情,茶悟出的是不失茶氛的灵气,茶悟出的是不失茶韵的美感,这一切皆跟所谓禅悟迥乎其异。需知,由茶悟而升华,即堪达于无穷美妙的艺术境界,甚至达于像卢仝在《七碗茶诗》中所讴歌的那般如梦如幻,如恍如惚,如通仙灵,如御清风的诗性境界。这正是中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包括虚静之美所达到的一种最高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


或问,这虚静之“静”,是不是意味着自始至终需“静”得鸦雀无声,需“静”得肃穆庄严,如日本茶道那般地枯寂呢﹖当然不是这样。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实质上是指心灵世界的虚静,至于外界环境的宁静,兼顾即可。只要自我心灵不失虚静,则茗叙也罢、说笑也罢、听曲也罢、赏戏也罢,在啜茗中兴之所至,或则朗吟,或则放歌,或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皆无不可。无怪蜀都一带茶馆,历来盛行摆龙门阵,那就叫做静中有闹,闹中有静,雅中有俗,俗中有雅。这可以说是虚静之美的一种动态样式,动态风貌罢。


文/网络综合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