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描写茶的古诗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143 秒)

武夷山问茶

一、登山

对于山水一事,我自小并没什么感觉,在平原生活,也习惯了极目四望,大道无边。诗词里写山水的辞章读起来基本毫无感觉,而此次在武夷山中的经历,真正让我知晓了什么叫山水,再回顾以前读过的诗词或范宽石涛等画家的山水画,随即知道了什么叫“胸中有丘壑”,古诗里的一些常用到的字眼不再是文学化的描述,而是经过语言高度浓缩出来的现实景象。

进山之前,考虑到体力不足,在小店中买了一支登山手杖,刻意没有跟随旅游团的大部队,而是自己独行。早春的四月,行走在武夷山起起落落的山路上,深感不易。萨特说“他者即地狱”,可现如今自己一个人呆着的机会多么难得,独自杖行山中,感受着从未有过的轻松,思绪飞扬。古人常“隐居山林”,这样的山林,若能在此间汲泉煮茶,或静而禅坐,再或者三五好友吟诗作对,行曲水流觞之雅事,再复何求?

走在蜿蜒的山路上,不时看到一丛一丛的茶树,青黄色的芽头刚刚冒出来,我偷偷采了一两个放在嘴里,没有经过炒制的芽头微微发涩并不好吃,可毕竟见到了真正的茶叶,也算小长见识。继而前行,行到幽僻处定有几张石凳等待着你小憩片刻。我坐在一处极狭窄的小山谷中,放眼望去,看不到一个人的踪迹,只是听着远远的人声,像是大部队的旅行团在讲解景点。我坐在石凳上,点起一直烟来,听到人的“叫唤”声此起彼伏,所谓“叫唤”,在我的方言里是没有缘由的大喊大叫的意思,古人比较雅,称为“长啸”,果然画面更有古意。如此说来,绿林好汉啸聚山林,其实是最为诗意和惬意的事了。“长啸”是人本性的一种流露,到此山中,幽深僻静,远处传来滴滴答答的水声,人间诸事抛诸脑后,不“叫唤”才怪呢!我刚要学着长啸一二,却看人群向我移来,遂强压了回去,离开了那个小山谷。好不懊恼。

对于现代人来说,停止目前或得意或糟糕的人生,到山林之中,亲近山水,溪流鸟鸣相伴,或许是最好的减压方式。重要的是,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停驻,梳理,回味,遐想,这令我只恨行程太紧。

而后乘竹筏漂流九曲溪。所谓“九曲”,两个弯为一曲,九曲便是十八弯。坐在竹筏上,从“九曲”一直漂到“一曲”,其间又生许多感慨。终于明白了什么叫“碧水”,原来看到书里写“碧水”,我想水不是透明的么,怎么会是绿的?以为是夸张的写诗。但在山中溪流,才知碧水是最为贴切和写实的描写,不由钦佩。碧水是水深到一定程度,并且在没有波澜的情况下形成的颜色。四川有种花茶名曰“碧潭飘雪”,“碧潭”二字,已无修辞,世界本来就是这样,还用什么修辞吗?而在顺流而下的时候,又明白晚明张岱在《陶庵梦忆》里写的“磊磊泉水”之“磊磊”是什么意思。如果说“碧水”形容的是静水,那“磊磊”二字便是对活水的描述。灵动的流水碰在圆圆的鹅卵石上,稍一盘旋,形成白色的小窝后马上流走,便是“磊磊”的意境了。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漂流,时而经过高崖下的碧潭,又时而经过狭窄的溪流看见那“磊磊之水”,真是让人生出临渊羡鱼之感,可“羡鱼”可不是为了“结网”,而是想要化身为彼,亲近这碧水活泉了。

二、问茶

早春四月,因公往福建,先后经福州、武夷山、厦门,短短流连,长长回味。闽地的细弱,纤雅和轻淡,附着茶香茗韵,碧水丹山,渐次在我脑海中搭建起一种独特格调,让人不卒忍离。

当我去时,红色木棉花正骄傲地盛放,我却想起德化白瓷与建州黑盞的影像来,这两者是我心中的福建印象,多少有些神秘的色彩,莫如这木棉来得直接和热烈。

热烈之后,隐藏在武夷岩茶背后的花香与岩韵,以极其含蓄的方式,透过鲜亮的茶汤,散发出来。闽北乌龙久闻其名,得此际遇入武夷一探,更浇心中块垒。

所谓岩茶,产自武夷山景区,在岩称岩茶,在麓称洲茶。岩茶品种繁多,以大红袍最为出名,其他如水仙、肉桂、奇兰等品,皆各有其韵,自成一品。南唐文人统称之为“晚甘侯”,寓意茶性霸气如王侯,回甘长久。又有四大名丛,乃正岩茶中的上品,曰铁罗汉、白鸡冠、半天腰、水金龟。

现如今,正宗的大红袍已非我辈能喝的上了,可岩茶风韵,通道颇多。肉桂,老从水仙,陈年水仙,品种丰富。对我来说,最大的乐趣便是投茶之后,手捧盖碗,深嗅数秒后的感觉。花香如桂、如兰,藏在干茶里,热水一激,纷纷并出。每种岩茶的香气大不相同,各有层次与风骨。就像人一样各有性格:有的霸道,直冲肺腑,有的甘冽,口舌生津,有的绵软,毫无后劲,有的又醇厚,神游万里不觉已晚。

令我沮丧的是,我不是茶人,并不能明辨其品质、工艺、香气和真假,岩茶之道、之味、之品,始终参悟不透。沮丧之余,恨不得化身一茶农,采茶制茶,与茶相伴,抑或遍访茶师,明道解惑,奈何深处闹市,亲近不得。 还是喝茶吧,我在心里劝自己。

短短一天,在武夷山中行走,山间水间,意间心间,人生能到此有一日,不易。离开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定会再访武夷,再来亲近这碧水丹山。

(摘自2012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刘斌)

一碗茗糜好消暑,看唐人如何吃茶粥

中国既是“茶的国度”,又是“诗的国家”。文人爱作诗,也爱喝茶,于是诞生了大量茶诗。通过这些诗词,千百年后的读者们可以一窥茶史,同时也得以还原古代文人的生活场景。

唐代茶文化兴盛,上至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下至平民百姓,田闾之间,嗜好尤切。而至夏日,唐人则会吃茶粥来消暑。“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从王维、储光羲等人的诗中,可知原来茶粥在唐代是消暑的佳品美食。

茶文化学者杨多杰的著作《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精选唐、宋、明、清四代文人茶诗三十首,谈人情物理,论茶学渊源。澎湃新闻选摘其中《吃茗粥作》一节,从中可知唐代的茗粥应是既有茶又有米,同时兼顾各种香料食材的米糜。现在还能喝到唐代同款的茶粥吗?杨多杰在湖南省安化县探访黑茶时,曾见识了当地的梅山擂茶,就颇具唐代茗粥的古风。


湖南、江西、广东等地的擂茶,类似唐代茶粥《吃茗粥作》(唐)储光羲

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

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

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

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

(《全唐诗》卷一百三十六)

有一年在日本东京的表参道闲逛,误打误撞地走进了大名鼎鼎的茶茶の间。这家小店的主理人和多田喜,被当地媒体称为日本茶三贤人之一。我在他的店中喝了一款名为“流星”的日本煎茶,名字虽美,味道却也平平。日本茶总体滋味单薄,香气甜度的层次感都有先天的不足。

欣赏完了流星,已经临近中午,于是就留在店里体验茶餐。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反倒是这顿茶餐里的一碗茶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日本的茶泡饭一样,茶粥里也看不见茶叶的影子,而只是用浓郁的茶汤调味,口感清爽,健康营养。据店员介绍,这款茶粥颇受日本白领一族的欢迎,近期已成为流行的时尚餐饮。


唐阎立本(传)《萧翼赚兰亭》,画面中描绘了唐人喝茶的情景


《萧翼赚兰亭》(局部)其实中国自古以来,便有食用茶粥的习惯。亦或者说,茶粥也是中国众多饮茶习惯中的一种。要聊起茶粥的掌故,便不得不提唐代储光羲的茶诗《吃茗粥作》。老规矩,还是从作者聊起。

储光羲,大约出生在公元706年,比诗仙李白小五岁,而比茶圣陆羽大二十七岁。他祖籍兖州(今山东兖州),居家则在润州(今江苏镇江)。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中进士,当过安宜等地县尉,后辞官归隐。

到了唐天宝六载到七载(公元747-748)时,又出任太祝、监察御史。安史之乱时,储光羲于长安城陷落后被叛军所俘,并无奈接受了伪职。虽然后来又逃归朝廷,却还是遭到问责,论罪贬到岭南,最终卒于贬所。

诚然,储光羲并非一位成功的政治家,但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储光羲擅长写田园诗,宗法自然是陶渊明的诗风。我们这里不妨读一首较为知名的《钓鱼湾》: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开头两句,描绘了钓鱼湾的美好春景。首句点题,兼点时令。二句一个“乱”字,写出杏花繁盛之貌,颇为灵动。三、四两句,写垂钓时所见景物及心理活动,两句纯用白描,体物细致,描写真切。结尾两句,抛开垂钓,转出新境。原来诗人意不在得鱼,而是等待友人来访。全诗透露出诗人虽在垂钓,但其注意力却并不只在鱼上,而是在观照自然景物中得到一种怡然自得的乐趣。


《唐人宫乐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全画描写了后宫女眷奏乐与饮茶、喝酒的场面可能因储光羲与同为著名田园诗人的王维年代相近,因此后人总是会拿储、王与陶三位诗人进行比较。不得不说,储光羲是盛唐时期最爱写田园诗的文人,也最善于写质朴无华的古体诗。因此,后代不少人甚至觉得连王维都不如储光羲。像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中就说:“储光羲《田家》诸作真朴处胜于摩詰。”的确,储光羲非常擅长写田园风格的五言古诗。包括这首茶诗《吃茗粥作》,也是秉承了他一贯的清丽文风。但是,储光羲之最终没有像李白杜甫一样,成为光耀千古的大诗人。究其原因,可能就是诗风太像南北朝时的陶渊明了。艺术创作,不是模仿秀。咱们拿茶来举例子,例如白茶吧,原来只有福鼎、建阳、政和、松溪等几个传统产区。可自打白茶火了之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争相生产制作白茶。一时间,出现了茶叶山河一片白的奇观。但是模仿终归是模仿,各地的“类白茶”做不出自己的特色,还是终难跻身于名茶之列。写诗与做茶,其实是一个道理。


唐周昉《调琴啜茗图卷》当然,这是单从文学角度的苛刻探讨。储光羲这首《吃茗粥作》,兼顾文学性与茶学价值,仍是不可多得的茶诗佳作。说完了作者,咱们再来看题目。其实茗粥一事,也不是唐人的发明,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美食。陆羽《茶经》中,便记载了西晋时期一件与茗粥有关的事件。其中写道:“傅咸《司隶教》曰‘闻南市有蜀妪作茶粥卖,为廉事打破其器具,后又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困蜀妪,何哉?’”

由此可见,西晋时不仅已经有了茗粥的做法,而且已经有了贩卖茗粥的小贩。那么茗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咱们来看诗文。

开篇的头两句,写的是时间。

显然,这首诗写在盛夏时节。树林子里的鸟都飞不动了,气温之高,可见一斑。在这样的暑天,诗人自然也是无精打采。一没有空调,二缺少冷饮,古人又该如何避暑呢?接着的三四两句,写的就是对策。

念,这里解释为爱怜。君,是对友人的尊称。原来在这样的热天,储光羲竟然外出访友了。在“鸟雀静不飞”的暑热之时,诗人的朋友率性地将“山中衣”脱去,躲在梧桐树的阴凉下休息了。所谓“山中衣”,即隐士穿的服饰,诗人也借此机会,向读者透露出了友人的身份。要知道,精英最重形象。甭说古代的官场,就是现如今的职场也是一样。再热的天气,外企白领也永远得穿的西装革履。热不热?热。累不累?累。能不能脱?不能。可隐士就不同了,人家不管那些繁文缛节,想脱就脱,潇洒的不得了。从“念君”二字可以看出,这位隐士的生活态度让混迹官场的储光羲羡慕坏了。

虽然已经宽衣解带,躲进了树荫之下,但还是觉得热得不行。远处的天空,倒是飘着几朵白云,但却也不曾遮蔽住烤人的“炎晖”。天气太热,走也走不了,坐又坐不住。怎么办呢?

淹留,即挽留之意。实在热得不行,储光羲的这位隐士朋友决定拿出避暑降燥的杀手锏——茶粥。


擂茶的原料,各地擂茶原料略有不同夏天喝茶粥,似乎是唐代文人的共识。例如储光羲的好友王维,在茶诗《赠吴官》开篇便说:“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

茗与茶,是同义字。糜,是煮得稀烂的粥。因此,王维笔下的“茗糜”就是储光羲诗中的“茶粥”了。单吃茶粥可能有些单调,于是乎再配上一些“蕨薇”。所谓“蕨薇”,其实就是野菜。暑热时节,大鱼大肉,难以下咽。只有清粥小菜,最是开胃消暑。

最后两句诗,写的是闲情。

一碗茶粥下肚,清热去火,满口留香。诗人与隐士似乎住得挺近,所以也不急着回去。等到红轮西坠,暑热退去,再慢悠悠地散步回去也不迟嘛。一句“徐徐归”,写出了现代人所最缺乏的一种慢生活。五代时的名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其实也是继承了盛唐诗人的闲情。这样的结尾,极具诗情画意,引发人无尽的联想。我们读者的脑海中,大可以之为题,形成一幅诗意的水墨画,含蓄隽永,情味无穷。

虽然诗读完了,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唐代的茶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当代散文家汪曾祺先生在《寻常茶话》一文中写道:

“日本有茶粥。《俳人的食物》说俳人小聚,食物极简单,但‘唯茶粥一品,万不可少’。茶粥是啥样的呢?我曾用粗茶叶煎汁,加大米熬粥,自以为这便是‘茶粥’了。有一阵子,我每天早起喝我所发明的茶粥,自以为很好喝。”

汪先生笔下的这种茶粥,便与我在东京茶茶の间里喝到的相同。因为用的是茶汁,所以是只有茶香而不见茶叶。


擂茶需要将原料磨碎但唐代的茶粥,却不会是这样。理由非常简单,当时流行的是煎茶法。将蒸青茶饼磨碎后,直接放入容器中煎煮。喝的时候是连茶汤带茶叶一起下肚,并没有茶水分离的概念。所以据我推测,储光羲所饮的茶粥,里面一定有茶叶。除去茶叶,茶粥中的内容可能还很丰富。《茶经·六之饮》中记载:

“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显然,陆羽对于这种大杂烩式的饮茶习惯持批评的态度。但他自己也讲,当时仍是“习俗不已”。储光羲比陆羽年长近三十岁,所以饮茶习惯自然也正是《茶经》中批判的那种“什锦派”了。据此我大胆推测,估计储光羲解暑的茶粥里,是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什么都有才对。


确定了茶粥的内容,咱们再来聊聊茶粥的形态。

王维仅比储光羲大五岁,算是同时代的诗人。王维在《赠吴官》一诗中,称茶粥为“茗糜”。糜,是煮得稀烂的粥。从这一点线索,便可看出这碗茗粥的状态应该是熬煮到近似于米糊状才对。

梅山擂茶,颇具唐代茗粥的古风总体来说,唐代的茗粥应是既有茶又有米,同时兼顾各种香料食材的米糜。既有茶叶煎煮过的清苦,也有茱萸葱姜等物的辛香,食客的味蕾被充分的刺激调动。苦夏之日,茶粥自然成了消暑的佳品美食。那么现在还能喝到与储光羲同款的茶粥吗?还真可以。我在湖南省安化县探访黑茶时,曾见识了当地的梅山擂茶,就颇具唐代茗粥的古风。

制作梅山擂茶,原料主要是新鲜茶叶若干,炒米、鲜花生仁、熟花生仁等物。除此之外,还要两样重要工具,即擂钵和擂茶棒。所谓擂钵,是当地烧制的一种粗制陶器。个头大小宛若蒸锅,但却是倒圆锥形,里面还有一排排的暗齿,起到加快研磨力度的作用。至于擂茶棒,则是半米长短的木棒。多用已结了油茶果的山茶木制作而成,坚固耐用且气味清香。


茶人擂茶,安化县广播电视台/王厅摄当地人打擂茶时要坐下,用双腿固定擂钵,再用右手攥紧擂茶棒,左手扶稳擂钵的口沿,一下下地戳下去。发出有节奏的响声。一般制作擂茶时,先擂的是米以及生花生仁和生芝麻,随后再放入新鲜采摘的茶叶,最后则是炒熟的花生仁。这些食材不是简单的冲泡,而是要上火去熬煮,最终呈现的状态不是清汤寡水的茶汤,而是糊状黏稠的汤羹。


安化县举办的擂茶大赛,安化县广播电视台/王厅摄香喷喷的坚果炒米,再加上茶汁的调和,造就了梅山擂茶滋味甜咸适中,口感粗中带柔的独特风味。当地老百姓,至今保留着三餐两茶的生活习惯。夏日解暑,冬天驱寒,美味又健康。更有趣的是,当地老百姓习惯说“吃擂茶”而非“喝擂茶”。这岂不又与储光羲《吃茗粥作》的说法暗合了吗?各位有机会到安化,除去喝一杯黑茶,也别忘了吃一碗擂茶。

那活化石般的饮茶习俗,正是大唐遗风。


杨多杰著《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本文节选自《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

来源:澎湃新w,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明代文学家徐祯卿的煎茶图

 

明代文学家徐祯卿的煎茶图

作品简介:《煎茶图》是明代文学家徐祯卿所作诗词之一。

 

【作品原文】

 

惠山秋净水泠泠,煎具随身挚小瓶。

欲点云腴还按法,古藤花底阅《茶经》。

 

【作者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 

在文学流派上,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并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王世贞《艺苑卮言》内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书法亦是一绝,王世贞称: “待诏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少年草师怀素,行笔仿苏(轼)、黄(庭坚)、米(芾)及《集王书圣教序》晚岁取《集王书圣教序》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一家。”

 

【作品赏析】

 

这显然是首题画诗,《煎茶图》不知是谁的画作。

首句写惠山秋天的风貌,用一个“净”字来概括,虽略嫌简淡,但毕竟精确。几乎无可取代。次句入题,再现图画中的景况,写人兼写物。“小瓶”是“煎具”之外的事物,可能是茶叶瓶。它承上启下,牵出点茶的事来。“欲点云腴还按法”,要按成法去做,就得找依据,于是端坐古藤花下,仔细翻阅陆羽《茶经》中的“五之煮”。

有关环境的描写尽管笔墨不多,却有点有面,层次清楚,印象明晰。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