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茅山红茶叶

找到约30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湖南句容:“茅山长青”红色茶旅二日游

2021,共庆建党百年,红色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渊源流传,在绿意盎然的茶乡,红色足迹也曾在这片土地绵延,红色文化在茶乡早已生根发芽,同茶乡一起飘香世界。2021年5月22日浙江杭州举办的第三届茶乡旅游发展大会上,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中国茶产业联盟联合发布了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让我们一一欣赏这些大美风光吧!

重温红色足迹

爱家乡,拥自然,享发展

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

等你来寻!

READING句容“茅山长青”红色茶旅二日游

路线所在地区:江苏省句容市

最佳旅游时段:4月-5月适合旅游方式: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本地特色茶品:茅山长青、茅山翠眉、黄金芽、金山翠芽

句容“茅山长青”红色茶旅二日游路线介绍

访先烈遗迹,品容城茶香——句容“茅山长青”红色茶旅二日游路线贯穿了全国六大山区抗日战根据地——茅山抗日战根据地的中心地带,这里是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的地方,是一片被革命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在八年抗战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为了纪念革命前辈,句容人民建设众多的红色景点,著名的有新四军抗日纪念馆,陈毅、粟裕铜像等,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

其中茅山茶叶的栽培历史,源之于民国初年的爱国实业家纪振钢纪振钢创立的茅麓公司,抗日战争中,陈毅元帅“三顾茅麓”,同纪振钢纹枰论道,共商抗日大计,得到纪振钢的鼎力支持,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陈毅元帅和茅山道院道长品茗论道,道士参加新四军抗日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在翠绿茶园环抱下的茅山风景区,有红色经典、道教圣地的美誉,是国家5A景区,山脚下就是著名的茅山茶场。

上世纪80年代,句容市茶叶专家田宝良和当地的制茶能工巧匠,在高庙茶场(现江苏茶博园)研制成高档芽头茶,为了纪念抗日英烈,命名为茅山长青,寓意为革命烈士的精神像挺拔秀丽的茅山一样万古长青。从此,茅山长青的美名飘香大江南北,在全国茶叶评比中多次获得金奖,2019年品牌价值达45亿元,成为江苏名茶。

茅山革命老区茶叶栽培面积达3万亩,规模较大的有茅麓、高庙等8个面积超千亩的茶场,品种不断更新,有宝华玉笋、雾歧翠眉、浮山云雾等名优茶。

句容“茅山长青”红色茶旅二日游,将红色景点和茶园美景有机串联在一起,让游客在茶香中品味红色记忆,回味乡村生活。

线路景点介绍

01

江苏茶博园

以“茶叶福地,科技洞天”著称的江苏茶博园坐落于道教圣地--茅山北麓20公里处,距离镇江句容市城区9公里。园区占地面积2500亩,茶园自然景观奇特秀美,水网错落,具有典型的“五山一水四分田”景观,山水茶林神韵引人入胜。整个园区以“感悟茶文化、体会茶境界”为主题,精心打造特色“茶”文化妙品,是集教学、科研、科普、文化、休闲、养生于一体的茶业博览园。

江苏茶博园紧紧围绕“茶”主题,汇集江苏省内茶业资源,以习茶院、茗萃园为重点,以茶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举办江苏省手工制茶能手大赛、江苏省茶艺大赛、全民饮茶日等活动,依托学院资源,丰富园区科教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拘一格的形式展示园区的资源特色,为社会各界及来到此地的中外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现已成为一个优秀的、极具特色、内容丰富的科普教育基地。多年来陆续荣获“长三角城市群茶香文化体验之旅示范点”、“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2016年获批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江苏茶博园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季,整个茶博园有40多个主题景点,目前已形成了两条“茶”旅游线路:一条是由习茶院、茶叶知识长廊、茶与健康长廊、竹长廊、天下第一壶、茗苑广场、百茶园、百竹园、百药园、茶史馆、茶学院等多种景观组合而成的茶竹林科普文化景观;另一条是老子茶馆、茶艺表演馆、制茶体验馆、百果采摘园、生态养殖园、茶情高尔夫、垂钓中心、素质拓展中心、露营基地、滑草场等多种乡村体验方式组合而成的茶园林休闲娱乐景观。

江苏茶博园集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于一体,是一处特色显著、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江苏茶博园景区大门

习茶院

茶园廓桥

02

茅山茶场

茅山茶场位于大茅峰西麓,1958年2月创建,定名为茅山茶场,2005年荣获“江苏省乡村旅游3A级景点”。主要茶叶产品有茅山长青、茅山翠眉、茅山眉绿、茅山白茶等。2018年,茶园面积1095亩,其中无性系茶园765亩。

茅山茶场一直致力于提升茶树种植、生产技术,提高茶叶品质。1983年生产的一级烘青茶被评为省级优质茶,1986年句容首创研制成功茅山长青茶。定型推广生产以来,在全国茶专业评比中多次获奖。每年发展10-20亩无性系品种,以龙井43、龙井长叶、乌牛早等良种替代句容当地茶种,实现了品质与数量的双重突破。高产量的同时也保证了茶叶的高品质。2010年,引进良种白茶种植,由于气候与土壤的先天优势,出产的白茶氨基酸含量高于市场同类白茶,色泽更鲜亮、口感更鲜爽。

如今茅山茶场又由传统茶叶生产向多元化发展,从单一的茶叶生产向茶林间作、茶果间作、茶菌(食用菌:灵芝、姬菇)间作发展。并开发以茶文化宣传推广为主,集观赏花卉、应时鲜果、畜禽、鱼鳖养殖等多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观光项目。独特的茶园果树间种,茶园樱花间种,一年四季茶园风景各异,春天可赏樱花、桃花、芍药,夏天锦带兰常开不败,秋天脆柿挂果,橙黄喜人。茶园旁有鱼鳖混养鱼塘,鱼塘四周建有长廊,可以在优美的环境中,享受休闲垂钓;设有烧烤区、帐篷营地以及吊床树林,是假日亲子休闲好去处。除了以上这些休闲项目,在茅山茶场还可以体验茶叶采摘、观赏手工茶制作过程、茶艺表演、深入体验茶事茶趣,让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能体验乡村趣味,体会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茶园

采茶

茅山长青

茶苑

03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坐落于句容市城东南的茅山风景区内,是全面、系统地反映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历史的专题性纪念馆,是兼具教育、收藏、研究、会议、旅游和文创、文保等多项功能的文旅综合体。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社科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荣誉称号,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弘扬铁军精神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为保存历史记忆,缅怀革命英烈,教育激励后人,经江苏省委批准,纪念馆于1985年9月建成开放。1995年建成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1998年在原址基础上翻建新馆;2005年实施纪念碑二期扩建工程;2008年实施纪念馆新展厅扩建工程;2019年建成开放茅山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心。

全馆占地245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万米,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由主馆陈列区、国防教育区、纪念瞻仰区和茅山爱国主义活动中心4个部分组成。馆藏文物、史料等1万余件(套)、书画作品600余幅和红色图书1万余册,拥有中共七大代表证(国家一级革命文物)等70余件三级以上珍贵革命文物。陈列展览区由前后两座主体建筑构成,展馆造型别致,雄伟壮观。开设新四军苏南抗日斗争历史陈列馆、新四军将帅陈列馆、新四军英烈馆、新四军廉政建设史实馆、新四军先遣支队暨韦岗战斗历史陈列馆等5个专题陈列以及1个临时展览馆和1个红色旅游书屋;开设新四军廉政建设网上虚拟数字展览馆和新四军苏南抗战历史网上虚拟数字展览馆。

2008年起纪念馆向社会全面免费开放,周边还有茅山风景区、九霄万福宫、白鹭生态园、茅山道温泉等休闲娱乐景点,附近特色农庄、特色民宿、度假酒店等一应俱全,给游客带来完美的旅游体验。未来纪念馆将依托茅山红色资源,进一步挖掘铁军精神内涵,发展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加强抗战文物设施保护与利用,完善旅游一系列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打造长三角区域红色旅游目的地,促进红色文旅融合发展。

新四军纪念馆大门

新四军纪念馆内部

04

新四军抗战胜利纪念碑

新四军抗战胜利纪念碑坐落于当年新四军浴血奋战的茅山北麓、望母山山巅之上,位于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瞻仰区内。由镇江市全体党员交纳特别党费,于1995年9月1日建成。纪念碑宽6米,高36米,碑名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后刻有114字纪念碑文。纪念碑须弥座高3.13米,寓指镇江市全体党员31.3万人;碑身28米,寓指新四军一、二支队来自南方八省;碑前317级16米台阶,6组台阶寓指6月,最后17级寓指17日,即指韦岗战斗胜利纪念日(1938年6月17日)。

纪念碑目前不仅是茅山红色革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已成为茅山人文景观中必不可少的游览内容。1997年春,附近居民偶然发现每当在纪念碑下燃放鞭炮时,碑前上空就会传出“嘀嘀达”的军号声这一奇特现象后,来这里的游人就更多了。此景点现被誉为"世界一绝"。对于这种奇特现象,风景区有关领导请了很多专家来研究此种现象,一种解释是说与纪念碑前317级台阶有关;另一种解释说是与纪念碑所在望母山结构有关;还有一种解释说是因地磁场作用,枪炮一响,就会再现当年的军号声,但都没有确凿的证据。如今,该景点已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旅游景点。游客除瞻仰纪念碑雄姿、缅怀先烈以外,“放鞭炮,听军号”也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参与内容。

英雄在天之灵再次吹响了奋进的号角,这是对当今盛世的讴歌,是对今人的激励。游人接踵而至,在军号声中缅怀先烈,在军号声中陶冶情操,激发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如今茅山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已成为长三角区域广大游客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开展红色之旅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纪念碑前”浩气长存“牌坊

新四军抗战胜利纪念碑

05

方山茶场

方山茶场位于句容市东南部茅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境内,处在茅山腹地生态环境优越的江苏省有机农业圈中,茶园依山坡而建,自然风貌独特,山清水秀,气候怡人。东靠有机农业圈公路,西靠104国道,北靠常溧省道,宁常高速由西向东横穿场内,交通十分便利。

方山茶场始建于1958年3月,系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2000年9月改制为国有企业,注册资金90万元,固定资产360万元。现有土地面积1250亩,其中:茶园面积600亩,其中,良种茶200余亩(品种有大毫、龙井长叶、迎霜、浙农113#、乌牛早、龙井 43#、安吉白茶、福鼎),林地、荒山650亩。现有生产厂房3000余平方米,加工机械设备30余台套。主导产品有“金山翠芽”、“茅山长青”、“九龙翠竹”、“方山翠眉”、“烘青”及各类炒青绿茶,其中“金山翠芽”、“茅山长青”名特优茶曾多次分别获得全国“中茶杯”,江苏省“陆羽杯”特等奖、一等奖。

方山茶场内部建筑参照江南园林风格建造,着重于运用水景和古树、花木来创造素雅而富于野趣的意境,黑瓦白墙与蓝天绿树相互映衬,古朴淡雅,清新悦目。同时注重空间上的抑扬顿挫,茶场的建筑是一个从城市环境到自然环境的过渡空间,为茶园的豁然开朗打下了基础。茶场内还配有餐厅,游赏倦了,在这里品茗赏景,碧柳垂条,春色盎然,茶香沁人,香远益清,餐厅的特色美食——蜜汁南瓜、海派三拼、苏轼爆鱼等味道也是堪称一绝,目之所及皆是美景,舌尖起舞均是美味,鼻尖所感尽是清香,绝佳的体验令游客感到身心开阔,流连忘返。

方山茶场大门

茶园一景

茶园餐厅

06

浮山果园

浮山果园海拔300多米,常年云雾缭绕,像被云雾托起,称为浮山,是当年新四军后方医院所在地,地势险要,是茅山山脉组成部分。

浮山果园引进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技术,发展富硒茶,把传统茶叶提升为现代功能性饮品。浮山果园是句容市国有场圃,已投入100多万元,购置先进制茶设备,同时送2名制茶师傅到外地学习技术,严格按照地产名茶生产工艺标准精心制作富硒茶。为尽快打开富硒茶的市场,浮山果园去年12月注册了"浮翠硒茶"商标,果园目前富硒茶面积约80亩。今年4月,首批富硒茶即可上市给市民品尝。

浮山由火山喷发形成,满山是宝,更是一方的群山之首,东西有龙山、红山、东庐山拥护。平坦的山顶地势较高,上接天空云雾,下有夜潮黑土。特别是在春暖花开之季,地气升腾,云雾缭绕,使山顶茶园分外得势。每到春茶开采季节,早晨是雾幕笼罩,中午是茶头湿润,到了傍晚时分,棵棵茶树又挂满了滴滴露珠,行家称它“云雾茶”。浮山顶上的“百茶园”很有名气,已有上百年历史;浮山的周围同时还分布着许多古代的大土墩,当地人称作“宝宝墩”,南京博物院1975年挖掘考证,此类土墩属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先民的墓葬,属句容土墩墓带其中的南段部分。学术定名“浮山土墩墓群”,目前正大力发展良种茶园,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为浮山果园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茶场俯瞰

茶场全景

茶园一角

07

天王白沙惨案纪念碑

天王白沙惨案纪念碑坐落于天王镇白沙村,白沙自然村依山傍水,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新四军打游击的根据地。陈毅、粟裕、江谓清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以茅山为根据地,经常出入白沙村,率领新四军凭借山区的复杂地形和绿色屏障,在这里坚持开展抗战,打击日寇与汪伪汉奸武装。

1943年5月,反动政府汪伪自卫团、句容县第六分团余兴德等人,为向其主子侵华日军邀功请赏,将梅庄、青杆、下张等地被捕的新四军十六旅供给部副部长涂风初,新四军联络站站长刘超,通讯员陈永清、小螃蟹等六人,以及参加抗日活动的两名国民党人,用烧红的铁丝穿刺肩膀锁骨串联在一起,押至白沙村东毛狗洼活埋。这就是震惊茅山地区的“白沙惨案”。涂风初烈士 牺牲时年仅43岁。青山有幸埋忠骨,历史铮铮鉴英豪,为纪念以身殉国的烈士们,2017年7月7日天王白沙惨案纪念碑落成, 如今纪念碑发挥着更为深远的纪念意义和教育功能,维护英雄烈士的尊严和荣誉。每年来到白沙村的游客都会前来瞻仰纪念碑,铭记烈士,铭记历史。

在白沙村,游客们可以寻找到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盛景:传承红色文化,发扬亚夫精神,观农田胜境,品农家美味,尝农林硕果,赏园艺花卉,游田园村落。

白沙游客中心

白沙游客中心

园内一景

注:图片及内容版权归句容市农业农村局所有

红色征程,千古流芳不忘那山,不忘那水,不忘那路如今,再回首繁花似锦,绿水缠绵云峰沐雨,碧染茶田民族融合,欢声笑语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委员会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金坛茅山:茶文旅融合“渐入佳境”

拥抱“茶旅融合”,让“一片叶子”创造多元价值,将生态旅游和茶园风光、茶文化相结合,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着力发展以茶文化体验为主的茶园休闲观光游,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多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游客身在茅山就能体验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茶之旅”。

以茶为媒书写茶旅融合故事

金坛出好茶,得益于地理的得天独厚,四季爽润,气候宜人,雨量充分,植被覆盖率高,土壤富含丰富的养分。不少人都知道这里是“金坛雀舌”“茅山青锋”等著名绿茶的产地。“金坛雀舌”是江苏唯一一只通过无公害食品、有机茶双认证的产品,“茅山青锋”也已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前50强。

“山水林泉相依,盐茶药果共生,宫观非遗相应。”茅山是金坛重要的产茶区之一。度假区内茶园茶厂遍布,茅山森林世界茶园、方麓茶场、茅麓茶场、御庭春茶业、鑫品茶业等等。

轻嗅茶香、仰望星空、静听蝉鸣……倚靠百亩茶田的茅山森林世界茶田帐篷许游客一个“森林梦”。茅山森林世界有机茶园占地面积约300亩,年产茶叶2000斤左右,特色茶田美宿——星空球形帐篷酒店和茶田帐篷每年都吸引无数游客打卡。

品一杯茶,赏山看水。每年春季,东方盐湖城都会推出采茶、炒茶、制作茶点的活动,让游客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一茶一世界,从采茶、炒茶,在古风穿越中体验功夫茶表演等一系列网红玩法。今年“五一”假期,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达11.9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2760万元。

在芥舟,可体验宋代点茶,温杯、投茶粉、注水、打抹茶。金坛茅山森林康养基地拥有“茶海寻仙”茶田步道、“水岸悟道”亲水步道、“乡村田园”乡村步道等,行走其间,在“森”呼吸中领略自然风情。

生态为基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茶叶,一头连着千万茶农,一头连着消费者和旅游者,如何让“一片叶子”创造出更多元更丰富的价值,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将茶叶生产、科普教育、科技示范、休闲观光、餐饮购物融为一体。

茶旅融合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尹福生最有体会。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尹福生依托自然山形办起“茅山茶海”,茶园种植总面积达1000多亩,是一个集“喝茶、饮料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六茶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

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茶产业发展越来越红火,乡村旅游发展风生水起。“游客可以参观茶园、加工厂,亲身体验采茶制茶、茶艺培训,进行茶文化互动。

“春茶只有一季,其余时间这里的茶山茶园就变成了景区。”尹福生积极推进茶旅互动,带动当地茶农因茶致富、因茶兴业,促进旅游与茶文化的深度融合。

因茶兴业创新创意为路径

春风十里,不如茶香一缕。以茶园为韵、生态为基,以美丽乡村为型、创新创意为路径的金坛茅山将不断拓展文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

在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可赏山水茶田的迷人胜景,可品“金坛雀舌”“茅山青锋”等名优绿茶,还有“金坛红”“茅山白茶”等新创名优茶,真正让“住茶园、观茶景、品茶饮、购茶品、体茶俗、知茶史”贯穿于茶园旅游的过程中。

以文化为灵魂,以茶文化为主题,以茶事活动为媒介,打造集茶文化休闲旅游、茶园生态观光体验、主题民俗、艺术创作、茶文化研学等一体的茶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据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茶旅融合品牌活动“金坛雀舌茶道会”已经连续举办四届了,今年将举办第五届,此外还将召开“2022年乡村振兴大会——茶旅融合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让“小茶叶”踏上“大茶业”转型之路,让袅袅茶香飘向万千游客。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梅源),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0年江苏茶叶产业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中国茶产业不断快速发展,茶园面积达300万公顷,茶叶产量达260万吨,居世界第一。茶叶是21世纪健康饮料,茶产业成为我国农民增收、农村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茶产业既是农业产业,也是文化产业,是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交流,从“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的经典论述,到“万里茶道”“茶之友谊”等“茶叙外交”。

茶是全世界喜爱的健康饮品,喝茶成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组成与标志。2020年,世界联合国粮农组织把每年5月21日,定为世界饮茶日,将促进茶产业提质和茶文化提升。

一、江苏茶产业的特点

江苏茶叶主要集中在长江下游南北两岸的丘陵地区,产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古代贡茶发源地之一,以“小而精”著称。2019年,全省茶园面积为50.77万亩,开采面积45.21万亩,无性系茶园面积17.99万亩。干毛茶总产量1.53万吨、产值27.65亿元。

江苏省茶叶管理技术先进、制茶技艺精湛,洞庭山碧螺春、南京雨花茶、句容茅山长青、宜兴红茶、金坛雀舌、溧阳天目湖白茶等众多区域品牌获得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创新开发了茶叶新产品及精深加工系列产品,茶产品不断丰富。名优苏茶品质全国领先,在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江苏绿茶荣获全国第一,绿茶特等奖中我省占近四成,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江苏展团多次获“最佳组织奖”、“最佳设计奖”,洞庭山碧螺春被评为“中国优秀区域公用品牌”,无锡毫茶、金坛雀舌、茅山长青等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

二、江苏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茶产业发展空间有限。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江苏宜茶区域部分生产茶园被征用开发,宜茶丘陵山区面积有限,茶产业发展空间和规模扩展受限,茶园面积发展停滞并出现萎缩现象,苏茶产量和规模全国占比下降。

二是产业链技术集成不足。近年来,以茶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各类科技项目远不能与其他园艺作物相比,每年科技投入低于周边浙江、安徽、山东等省。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如下:

品种结构环节。良种是产业的基础,我省存在无性系良种化率低、品种结构与地方产品不配套,特色区域产品缺少适制品种支撑;育种手段落后,选育品种滞后于生产需求;引种区试缺少系统性,新发展企业引种存在盲目性等。

茶园管理环节。新建茶园成园慢,投产见效慢,新发展茶园管理受气候、区域小环境、草害等影响,新茶园建设管理成本逐年增加。老茶园存在施肥习惯不良导致土壤酸化、板结现象严重,茶园管理设施化、机械化普及不足。

茶叶生产环节。江苏企业区域产品以春茶生产为主,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低,亩产效益不高。近年来红茶产量持续增长,但中小叶种红茶品质特色表现、工艺稳定性缺少技术支撑。多茶类开发技术支撑不足。

三是技术示范推广力度有待继续加强。政体行企联合及省、市、县、乡技术力量融合推广力度不够,培训、观摩、论坛针对性不强,技术落户能力薄弱,导致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成果转化效率不高。

四是江苏茶企规模偏小。省级茶叶龙头企业仅13家,与国内大型企业相比差距较大,产业化程序低导致技术推广、品牌培育与市场拓展不足,市场占有率和覆盖度趋降。

五是品牌多而不强。江苏茶叶品牌如洞庭碧螺春、阳羡雪芽、连云港云雾茶等传统苏茶品牌和建国后开发的南京雨花茶、金坛雀舌、无锡毫茶等品牌价值和效应尚未彰显,区域局限性强,影响力不大。尤其是历史名茶碧螺春,因保护措施不到位,而深受外地仿冒茶冲击。

总体而言,全省茶叶产业由快速发展期,逐渐步入到“适度规模、提质增效、绿色发展”阶段,保持茶叶高效、优质,实现提质增效,促进江苏茶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产业发展丞待解决的问题。

三、采取的对策及成效

近年来,我省茶产业坚持绿色生态创新发展,以打造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为目标,加快种植、加工、营销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培育壮大茶业龙头企业,打造苏茶知名品牌,拓展营销渠道,综合施策,协同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茶产业结构调整

以推进适度规模,优化区域布局为重点,着力推进茶园向优势区域集聚,以重点茶叶主产县为主,布局茶产业体系推广示范基地,促进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我省产茶区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宁镇扬和连云港丘陵地区,以及徐州新沂和淮安盱眙等地。近年来,我省分类打造10个2万亩以上的茶叶主产县目前南京市江宁区3.9万亩、南京市高淳区2.66万亩、南京市溧水区2.64万亩、宜兴市7.5万亩、金坛市4.31万亩、溧阳市7.2万亩、苏州吴中区3.86万亩、仪征市3.47万亩、句容市4.25万亩等茶园面积均在万亩以上。

以提高良种化率,优化品种结构为重点,分区域推广适宜优特茶树新品种,加快新建良种茶园和老茶园改种换植。茶叶产业体系在南京和句容新建2个茶树种质资源圃,累计引栽茶树品种161个,通过引种区域试验,筛选出适合江苏推广的无性系良种20个。在南京高淳、无锡宜兴、常州金坛等地加快推进良种替代,良种覆盖率快速提升。强化对地方品种资源保护,选育地方优良品种。

以发展名优苏茶,优化产品结构为重点,体系分别组织开展“江苏省红茶品质品鉴”、“苏浙皖白茶产业发展论坛”、“连云港云雾茶品质评价与品鉴”等活动,推动名优绿茶和红茶标准化生产,加强茶叶精深加工与开发,发展茶粉、茶食产品。

(二)推进茶园基础设施建设

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良、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推进新机遇,全面提升茶园或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按照机械化、生态化要求改造提升茶园道路沟渠、节水灌溉装备,构建果林茶自然生态生产基地,有效提高茶园生产能力;按照标准化、清洁化要求,提升茶叶从初级加工、精细加工、成品包装等全产业链加工场地等良好环境;按照连续化、智能化加工的需要,加快推进茶叶加工设备改造升级,提高茶叶加工能力与水平。

(三)依托科技创新提升产业

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依托江苏省茶产业技术体系、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推广体系,加强与国内茶叶科研院校合作,培养生产一线技术骨干。

近年来,我省加快茶叶穴盘育苗快速成园、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茶园机械化管理等技术集成,全面提升茶园产出能力。

2017年来,我省金坛、句容、南京、溧阳、仪征等示范基地分别在新建(现有)茶园布局“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对茶叶水肥需求进行科学调控,使其达到高产、稳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该技术的应用,与常规施肥相比,每亩减少用水30㎡、减少用肥量15㎏,精确控制了灌水量、施肥量;与常规管理相比,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小区平均芽长增长12%,芽头密度增加3.8%;每亩平均减少了2个劳动力,节本增效近千余元,经济效益显著。

体系针对我省存在的茶园施肥习惯不良,土壤酸化严重等现象,研究茶园化肥减施、茶园有机肥替代、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集成茶园“有机肥替代”、“专用肥技术”、“沼液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模式,通过模式的推广应用,有效减少茶园化肥的施用,化肥减施率达69.8%,实现亩增产幅度达52%,有效促进茶园可持续发展,提高茶叶品质。通过三年示范和推广,继金坛成为首批果菜茶有机肥替代示范县之后,宜兴太华建立技术示范镇,无锡、苏州、常州、镇江、南京和扬州均建立了化学肥料减施增效技术示范点,茶园减肥增效模式已推广辐射面积10万亩左右。

加快推进夏秋茶资源综合利用、茶叶精深加工与新产品开发、茶园有机肥替代等关键技术进行针对性攻关,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组建江苏茶叶专家服务团,定期到茶区、茶企开展指导与服务,实现科技成果与生产有效对接。

(四)加快质量安全与品牌培育

质量安全是品牌的基础。近年来,组织开展不同茶类茶叶从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包装、贮运等全产业链安全技术集成。

引进化学生态和物理防治技术、基于植物-昆虫信息交流的“语言”—挥发物引诱防治、基于鳞翅目昆虫异性引诱—性信息素并产业应用等茶园化学农药减施技术的应用,促进茶叶绿色安全可持续化发展。基于病虫绿色防控和化学肥料减肥增效的双管齐下,非水溶性高效低毒农药、数字化精准色板、天敌保护型色板、生物制剂(如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茶尺蠖性信息素合成剂、天敌投放等)和太阳能窄波LED杀虫灯等环境友好型病虫防控技术规模示范和大面积推广,茶园病虫防控已从依靠化学农药转变为化学、物理、生物和农艺相结合的绿色、安全、高效防控综合技术,目前已推广面积30多万亩,全省规模茶场全面绿色防控,农药使用频率从原来的7-8次降低为1-2次,质量抽检农残达标100%。

我省茶树品质有效提高,质量安全得以保障,全省绿色食品认证工作顺利进行。作为我省最大的商品茶生产基地,宜兴全市7万亩茶园顺利通过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全省73家茶叶企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6个品牌茶叶为国家和省级名牌农产品。

组织开展区域品牌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保护、知名品牌创建,培育茶叶驰名商标和江苏省著名商标。重点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绿茶以洞庭(山)碧螺春、南京雨花茶、天目湖白茶、金山翠芽、阳羡雪芽、无锡毫茶、金坛雀舌等,红茶以宜兴红等打造苏茶品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鼓励参加省“陆羽杯”名特茶评比及省内外各项品牌评估、推介等活动,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推介苏茶品牌。

(五)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利用我省茶园临近城市景区、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等资源优势,推进茶园休闲观光体验综合体建设,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茶文化旅游景点、主题公园和主题酒店,举办“全民饮茶日”等活动,形成全民饮茶、爱茶的良好氛围。

推进茶产业与医药、大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以喝茶健康为主题,推动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引导茶企在茶区建设茶体验场、茶产品展示购物店等,传播茶文化,延伸产业链,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组织开展茶艺技能竞赛,制茶、评茶技能大赛,培育茶艺、制茶、评茶等苏茶文化传承人,培养茶产业乡土人才。

注:内容来源农业见闻与记录,图源网络,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