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毛峰和毛尖有什么区别

找到约46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毛尖"与"毛峰"有什么区别

  毛峰与毛尖,还没喝过的茶友,可不要只听了名字就糊涂了! 

  毛峰与毛尖,都属于绿茶类,具备绿茶的功效与作用,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细细说来,区别还是蛮大的。毛峰和毛尖的区别,就从这4个方面开始说吧。第一是产地,第二是品种,第三是制作工艺,第四是口感。

  产地
  毛尖是绿茶,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信阳毛尖、都匀毛尖。毛尖比较细嫩,口感也是特别清爽。
  毛峰也属于绿茶,产地很多,主要有云南,峨眉,遵义等,但正宗原产地为安徽黄山。
  信阳毛尖,是河南信阳产的茶叶,是绿茶的一种。黄山毛峰,是安徽黄山产的茶叶,也是绿茶的一种。
  品种
  毛尖,中小叶种茶树鲜叶制,成品毫显而不露;
  毛峰,大中叶种茶树鲜叶制,成品白毫明显。

  工艺
  毛峰跟毛尖都是有白毫的,只不过在制作工艺上的不同,所以在外形上难免会有一些差异。以信阳毛尖和黄山毛峰来说:
  信阳毛尖的制作是一种改良的绿茶工艺,信阳毛尖的鲜叶(信阳本地人称之为"青凋")必须在采摘当天炒制完成。传统炒制分"生锅(杀青)、熟锅(理条)、烘焙"三个工序。
  黄山毛峰的制作分采杀青,揉捻,干燥烘焙三道工序。传统工艺的毛峰在烘焙的时候分毛火和足火两个程序,毛火用明炭火,足火用暗炭火。现代工艺的毛峰所用烘干机烘干。

  口感
  毛尖茶外形条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
  由于信阳毛尖比重高,开汤后茶芽沉底,汤色绿里带黄,香气清高,熟板栗香高长、鲜浓,滋味鲜爽,余味回甘,叶底嫩绿匀整。信阳毛尖品过三巡,满口生津,栗香充盈齿喉,留下无尽绵长的回甘和回味。以香高味浓而著称。
  毛峰茶条索紧细,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
  黄山毛峰干茶比重轻,开汤后亭亭玉立,两泡过后才会徐徐落下,黄香气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绿亮匀整。黄山毛峰较之信阳毛尖口感略为清淡。
  而至于谈到毛峰和毛尖哪个好,毕竟都属于十大名茶,毛峰从制作上讲是烘青绿茶,毛尖茶多半是炒青绿茶,口感不太一样,这个需要根据个人口味来判断。(来源:茶叶微刊,图来源:茶友网图库)


你知道信阳毛尖采摘时间对茶叶的影响吗?

你喜欢喝信阳毛尖吗?

你知道信阳毛尖的产区都在那里吗?

你知道不同时间采摘的信阳毛尖有什么区别吗?

别着急,我们一起来看看。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

名茶产区:信阳市浉河区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连云山、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俗称"五云两潭一寨"。

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从外形上看则匀整、鲜绿有光泽、白毫明显。

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

在用玻璃杯冲泡绿茶时,不少人会被信阳毛尖的外表所吸引,茶叶随着水缓缓飘落,光是盯着杯子就能看半天,如果喝到地道的茶,也会被它的内在所折服。然后一杯接一杯,清新的绿茶让我们体验到了春天的第一口鲜,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信阳毛尖的寒,体寒的人还是要少喝,偶尔喝一喝解解馋,不然胃着实受不了。当然,胃好的人也要注意,喝得多,容易饿,如果在喝了绿茶之后,再来一桌地道的信阳菜,那我便是称之为“春天的满足感”。

如果你也想,欢迎和我们一起到信阳茶山游。

不过,在这里温馨提示,今年的信阳毛尖还没有上市,好茶还需等待哦!

优质信阳毛尖的特点应该是:大、清、浓,而不是现在市面上所说的:小、浑、淡。

地道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汤色透亮,味道清香扑鼻,而不是汤色深绿或发黄、混浊发暗,不耐冲泡、没有茶香味。

温馨提示:地道车云山国有林信阳毛尖是可以用100℃的水直接冲泡的,不存在把茶叶烫坏一说。

根据信阳毛尖的生长季节,当地人习惯以鲜叶采摘期为标准,将其划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白露茶)

一般指当年5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茶树休养生息一个冬天后,春茶新梢芽叶肥壮,叶质柔嫩,毫毛多,叶片中有效物质含量丰富,是全年品质最好的时期。

当地人习惯按春茶生长期将其分为明前茶、雨前茶和春尾茶。

明前茶

清明节(阳历4月5日左右)前采制的茶叶。春天刚刚冒出的嫩芽采制而成。这期间的茶叶嫩,喝着有种淡淡的香。

因为生长速度慢,几乎100%嫩芽头,是信阳毛尖级别最高的茶,大山采制的明前茶是信阳毛尖珍品里的极品。

雨前茶

谷雨(阳历4月20日左右)前采制的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茶叶的生长正在含苞怒放,一芽一叶正式形成。泡好'条形'虽然仅次于明前级,但是味道稍微加重了。这种茶结合了对信阳毛尖外形的档次感、还它的口感为一体。(外形,口感各占50%)。主要适合稍高档消费的人群。

春尾茶

春天末期(阳历5月底)前采制的茶。

和明前茶、雨前茶相比,条形稍差,但是耐泡好喝,价位相对比较便宜。

当地人喝的普通茶叶大多是春尾茶。

夏茶

指6-7月底采制的茶叶,随着温度升高,茶叶也迅速生长。

叶片中可溶物减少,咖啡碱、花青素、茶多酚等苦涩味物质增加。

因此,夏茶味道微苦涩,香气不如春茶浓。

叶子泡出来比较大、宽。

但夏茶耐泡,价位便宜。

秋茶

8月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称为秋茶,也叫白露茶。

秋季的茶树经过春、夏两季采摘,新长出的叶片内所含物质相对减少,叶色泛黄,大小不一,滋味、香气都较平淡。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

来源:赢和茶频道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抛开迂腐的教科书套话,以喝茶人的角度看几种黄山绿茶的特点

我很烦那些介绍茶叶的套话

特别是绿茶

10个茶叶9个都差不多

所以我真实的想法

就是写一篇茶叶介绍的文章

然后提醒你们

相信自己的感觉,不要教条主义......

很多时候,大家介绍茶叶是有范本的,很多专业课老师教学生的时候,也会按照固定的套路告诉大家各种茶叶一定是啥味道,香气什么的很多也是看书上教的去硬套,不知道这算是严谨还是迂腐?可是大家都没在意,教材是十几二十年前的,现在的市场工艺和品种早就变的更丰富了。

我TM烦死那些套路了,我就想客观的好好聊聊茶叶,然后你们好好看看、然后多买点、我多挣点、我再多喝点不同的茶叶、然后再多给你们客观的介绍茶叶.......

多好的良性循环

1

如有雷同,并非巧合

如果说卖茶有套路,那么很多人形容茶叶就有范式,比如说绿茶里面。鲜爽,回甘,香高,味醇 ,几乎所有茶叶都这么形容。其实这是一种看似专业,但是对消费者不怎么友好的词汇,因为你一看上去,全国五湖四海都这么形容,不看产品名称你都不知道你买的什么茶。要是我自己买茶叶,一看上去都这样,我也会有一种骂娘的感觉。

你去买龙井:鲜爽,香高,味醇

去买黄山毛峰:鲜爽,回甘,香高

去买信阳毛尖:鲜爽,回甘,味醇

去买安吉白茶:鲜爽,香高

......

拜托各位茶企大佬们,写介绍能否走点心呢?

2

是“专业压制”还是“同流合污”?

其实一直以来,销售文案对茶叶的介绍过于范式化,包括我自己网店产品介绍写的还是不够友好,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绝大部分是无法站在单一描述角度去理解茶叶特点的。例如很多时候我们所谓黄山毛峰的香气高,仅仅是相对毛峰的高,大多数时候,黄山毛峰的高香和龙井的高香不是一回事,所以这样的介绍一定很容易让客户理解有歧义,商家往往是给自己埋雷。

所以我认为,在跟客户介绍茶叶的时候,并不是真的要显示出自己的专业性,而更是要说客户听得懂的东西。

所以借此机会,也想简单来聊一下黄山几款茶之间的异同,这样有助于各位茶友去选择。

3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烘青茶,毛峰比较适合口感清淡的客户,特别早期的毛峰,强度不是很高,耐泡度一般,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香气

毛峰因为是烘青,大部分还是清香,嫩栗香之类的香气,也会有一些近似花香。当然,也有人说毛峰有兰花香,有没有呢我现在觉得不需要纠结,每个人的感受真的不一样。但是毛峰的清香,花香,都是属于比较清幽的,其实跟高香扯不上关系,所以追求浓厚香气的朋友,可能炒青工艺会比黄山毛峰更合适,当然,部分火工较高的毛峰,也可能会出现栗香,炒豆香的。

滋味

一般现在为了追求外形的好看,很多高档毛峰都是不揉捻的,所以也导致现在很多明前毛峰滋味比较清淡,所以毛峰从滋味和香气上来说,整体走的都是清雅一条路线的,当然好的毛峰鲜爽度也会很好,同样会口齿留香,但就算这样,整体的感觉还是偏柔的。

另外针对这个毛峰的问题,我们高端的有分两种工艺,一种传统的古法制作的毛峰增加揉捻的,相对于普通的毛峰,滋味会浓厚不少。一种是理条的,头采的滋味会相对淡一些,但是胜在外形优,同样还是具备绿茶的鲜醇。目前已经开启预售,有需要加文末那个卖茶的微信。

外形

此外,黄山毛峰作为烘青嫩采绿茶,还有一个特点是高等级茶叶芽叶成朵,泡在水中会有很不错的悬浮感,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在中国绿茶消费习惯中,外形占比因素很高,这也是一个不值得过于吹嘘但客观存在的优势。

综合来说,毛峰更适合喜欢清淡的人。

4

大方茶

大方是一种扁炒青,算是黄山的一种小众茶,紧跟着毛峰写主要是这个茶在某种程度上是跟毛峰走的两条路线,更适合喜欢口感偏浓的人。

机制大方

机制大方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不能算是传统大方了,其整体路线因为市场的要求,其实都更倾向于如今的龙井风格,因为大方目前很多都是批发往浙江,充当龙井茶高价销售。但实际上大方和龙井虽然接近,但是滋味会更浓一些(感觉还是多酚类物质更多)。

香气

机制大方一般都是明显的栗香,这一点都不需要想象,买到茶一闻就知道,在黄山的绿茶种类中,已经可以算是香气特别高浓的绿茶了。但是缺少毛峰和猴魁的那种清花香的感觉。

滋味

还是相对于毛峰和猴魁,会感觉滋味更浓厚,强度也会更高,对口腔的刺激感也越强,其带来的回甘和生津也更持久。特别适合喜欢喝浓茶的人。

手工大方

我为什么大方这个小品种我还分两个类型做,客观说并非是手工工艺上有多突出,我觉得手工工艺对其滋味香气风格会带来很大的不同,并且生态才是其真正的卖点,实际体验就是能喝的出来生态环境特别好,茶叶一进嘴就是甜的。

香气

鲜嫩香,清香,并非是机制的浓厚的板栗香,其实手工因为比较难做到机器那么高的温度炒制,所以香气整体没有那么高长,所以跟机制大方来比,手工的大方在香气高,浓的程度要低很多。整体会走的嫩香,清香的风格。

滋味

甜爽,鲜醇,润厚,欠爽。手工大方的滋味也是优点和缺点非常明显的,滋味上能喝的出来生态真的很好,比较甜,一进嘴就甜,而且那种鲜度也非常强烈。但是因为是手工人加茶油炒制,不知道是不是师傅做的时候,刷的油没控制好,在2020年的手工大方滋味厚但是欠爽是我的切身感受。希望在2021年我能够跟师傅多多沟通,解决这个问题。

5

太平猴魁

猴魁最大的特点就是厚,而且因为品种持嫩性好,几乎是中国唯一的以大为美的绿茶,而且更难得的是,大叶子提供了非常不错的滋味丰富性,同时因为持嫩性好还不苦涩。

香气

猴魁也是属于烘青,但猴魁因为品种特征的关系,香气除了嫩栗香,甜香外,部分品种确实会带有比较明显的兰花香,但是猴魁香气可以用高而且长来形容,依旧不能算浓香。

滋味

猴魁真正出彩的是其滋味,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厚,其实客观说猴魁真的是需要好好称赞一下的,不仅普绿茶常规该有的鲜、爽、醇、回甘等特点都有,而猴魁还有一个与其他绿茶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厚,有一些猴魁甚至会感觉倒茶汤的粘稠感,而且这么大叶子一般也不会苦涩,所以猴魁的滋味,真的可以在绿茶里面独树一帜的。

那客观来说,我觉得猴魁是香气,滋味,都比毛峰会更浓厚,同时又不带有苦涩。站在喝茶人的角度,我会觉得好的猴魁能给人带来回味更好,特点也更加明显。而且从市场层面说,猴魁几乎可以算是黄山最拿得出手的绿茶了。

6

滴水香

圆炒青工艺,命名是因为茶树品种而非商品名称。

滴水香这个树种是我在喝黄山绿茶里面,我个人感觉,唯一除了猴魁外清晰兰花香的绿茶。

香气

因为是炒青工艺,所以滴水香一般会有比较好的甜香,嫩栗香,同时不知道是不是品种的原因(这个品种我了解的也少,猜测)有时候会有兰花香。所以香气上可以算高,长了。

滋味

滴水香我觉得是介于大方和毛峰之间的一款绿茶,有着适中的口感,再加上其炒青工艺带来的高香也并没有掩盖本身的清花香,所以也是非常不错的一款绿茶,而且相对耐泡,所以特别适合办公室牛饮。

7

喝绿茶的三个进阶过程

其实简单介绍完我自己销售的这些黄山绿茶,我只站在喝茶人的角度,绿茶大概我认为进阶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其实先搞清楚不同工艺之间的特点,第二个阶段弄清楚不同茶叶品类直接的区别,第三个阶段弄清楚品种和山场之间的特点。

1.0工艺优先

江南茶区的绿茶,工艺上对香气影响在很多时候是凌驾在品种之上的。所以,对于消费者,如果喜欢香气高浓的,选择炒青工艺的绿茶,喜欢清爽清淡的,选择烘青。

2.0品类差异

当明白炒青和烘青等之间的区别后,其实是可以喝喝不同品类之间的区别的,比如同为炒青的碧螺春和龙井到底有什么不同,同为烘青的毛峰和猴魁有什么区别等等。

3.0追核心小产区

我认为绿茶选择进阶终极角度,还是要会懂得品种和产区的特征,如果你喝茶懂得抛开工艺去看品种和地域,任何一种工艺只是决定了茶叶的大致走向,茶叶品种不同,地域不同,其实内涵物质不同,协调出来的香气滋味综合看,还是有很明显的差别的。所以如果你已经大概了解清楚了炒青和烘青工艺带来的区别,那么确实可以去看看品种和地域的区别了。

虽然我第一段讲的工艺对香气凌驾在品种之上其实主要还是香气和风格,而绿茶往往又是一种很吃原料的茶类,所以好的产区的鲜叶做出来的优点和普通产区(包括品种也是一样)之间,还是会有一定差距的。

不过有一点,这里所谓的核心小产区我指的是有明确优质特征小气候,这一点有时候跟市场上追捧的小产区包含会更大,而不是简单市场追的产区概念。举个例子,黄山毛峰一般都认为休宁的品质一般,但是有个叫做流口的地方,海拔不高,但是出来的鲜叶有着明显的高山韵。所以我这里讲的核心小产区会比市场火热的概念产区范围要大的多。

简单来说,当你真正喝茶喝到一定的水准,是完全可以去追山场的,这里面是有很多微观的区别是可以明确感知的。那这里仅仅适合很小很小一部分人,其实对小产区的具体差别,如果没有盲品分辨的能力,就不必追求核心产区,但是绿茶相对简单,喝茶人的基数也很大,很多时候喝茶有个三五年的茶客基本都能喝出来的。

找到约44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