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买茶找我的图片

找到约115条结果 (用时 0.046 秒)

你曾经交过的买茶智商税——还包年

第一次写文章,没逻辑,就是扯一扯现象。因为这么多年过来了,这种现象还是只增不减!

我平时有时间都会逛逛一些贴吧,论坛什么的,发现很多人都会贴自己买的茶叶图片问平台的大神们说:这茶叶好不好,值不值多少钱,什么什么的。

得到的答案要么就是"你被骗了“,要么就是”垃圾茶“,要么就是"这根本不是正宗的,你要找我买就对了,天地良心,XX直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等等。

看完这些回复的你,我想说的是,就算这茶叶本身没问题,都让这些大神给说成是垃圾堆里的破烂了。你还有心情喝得下去吗?虽然现在互联网发达,产品信息透明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拿出来问,有些东西需要自己学,自己摸索,互联网信息发达是让你去学习了解基础知识,对于判断好坏,每个人都有一个标准,没有正确答案。我觉得F冰冰很漂亮,你也会觉得她很漂亮吗?茶叶本属非标品,千人千口,没有一款茶叶拿出来是能得到百分百的赞同。

信不信你拿十万一斤的茶叶出来给我喝,我也能给你整出个五条八条的缺点?所以对于买的茶叶好不好,值不值你花的钱,完全就是依你个人的判断为主。两百块一斤的茶你喝得顺口,还挺香,还能回甘,今天喝完睡觉的时候做梦都想着明天还要再喝这个茶,这茶就值这个钱。五百块一斤的茶你喝了没啥茶味,也不怎么香,感觉不出哪里值500,那他就不值500块(可能真的值五百,只是你的水平还很差,喝不懂!)

上面说了那么多废话,就是想告诉你,买茶不要人云亦云,自我感觉良好就行。有那时间这问问那问问,不如自己多喝两泡,细细品之,提升品茶水准来得实在。实在喝不出东南西北,可以有缘认识一些茶商,自己出点快递费,让人寄点样品给你品尝,现在不都很流行这么交易么?样品喝得好再买,大部分商家现在都能接受这种方式,因为生意确实很难做。为了卖你半斤一斤茶,前期吃点亏都不在话下。不好就换,好就留下。大道至简,不要整天想着花100块,商家只能赔本卖!那茶农赚什么钱,厂家赚什么钱,物流赚什么钱,包装商赚什么钱,房东店租赚什么钱,商家赚什么钱?这些七七八八的钱你们要是都去算清楚了,这茶叶你也不用买了。当然也有一些商家样品给你寄好的,等你花钱买的时候给你换差的,这种渣渣万里挑一,每个行业都会存在,只能自认倒霉。唯一安全的就是一次少买点,分多次买,大不了每次都自己出运费(反正包邮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道理谁都懂,但就是喜欢听“包邮”两个字,真不知道怎么想的,连我自己买东西也是喜欢包邮的,不包邮的总觉得被商家多坑了几块肉似的)。

人最可怕的就是明知道自己犯错误,还不知悔改!活在自己的世界,觉得每次的错误都可以被原谅。下面要说的是大部分存在的现象。你们自己对号入座。

商家网店做活动,一斤茶只要两个肉包钱,还包邮。图片拍的真漂亮,各种龙飞凤舞,香气满屋飘,叶儿片片飞的。一顿操作猛如虎,下单一付X.X元,还包邮。真特么捡便宜了。坐等到货品尝。结果收到的就是你心中的垃圾货,真不值,连一块钱都不值,送给你喝都不要的那种。上线一顿差评+CNM,等心中平静以后,看到某家又在做活动,一斤茶只要四个肉包钱,包邮还送杯子,真划算!下单操作,无限死遁环,智商曝表!你说人家商家错了吗?没有错,错的是你自己!

茶叶界常说的一句老话叫:茶无什么什么,适口为珍。意思就是茶无贵贱,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十块钱有十块钱的受众群体,五百有五百的受众群体,一千块有一千块的群体。你明明是五百的群体,为什么非要去买十块的产品?还不是因为你想占便宜,最后交了智商税。

我们买茶叶,一开始要清楚自己能承受的价格范围。比如你最多能接受500元一斤茶,因为现在买茶渠道很多,可能500是正常的零售价,但是如果能混熟一些茶商,你确实可以花300买到500的品质(千万不要相信你花100就能买到500的品质,不可能!无利不起早,经商做生意,大家都要混口饭吃,有些钱要让人赚,只是赚多赚少)。那么你就试着少量买点,觉得可以,跟商家也聊得来,你就可以在他这边常买,边买的同时,多跟商家聊聊茶叶知识,人家多少都会告诉你一些,起码能让你少交智商税。

等你对茶叶掌握一定认知以后,这时你就可以再多接触一些渠道,用最合理的价格买到你喜欢的茶叶。平时要是有时间,可以到自己当地的一些实体店里,坐下来,让小妹泡泡茶,喝一喝。跟人家买个半斤一斤的,借机会多聊聊茶叶知识,人家也是很愿意分享的是吧。

作者:厦门赵云

茶叶店萧条的背后:茶叶不明码标价!买茶的都怕被坑!

买茶,都怕被坑。

线上买茶,交学费,好歹是明码标价。线下买茶,若是每个客户都坑一样,倒也认了。然而,很多茶店,没有标价,三两句话套出你懂不懂茶,不同的人卖不同的价。

久而久之,线下的人越来越少。同样是被坑,大家宁愿选择被线上明码标价的坑。而且,相对透明的线上,还真有机会淘到好茶。

-01-喝茶,要交学费

一个刚入门不久的茶友,留言说:关注你半年了,想试试你的茶。

于是,老杨就送给他一大包茶样,顺带包邮,标上每一饼的价格。

茶友试了茶之后,直接从玉溪跑到昆明来找老杨。

茶店不明码标价,怕被坑

茶友一见面就说:我喝茶才3年,不敢去实体店,去过几次,太坑了。

虽说老杨也这么想,但老杨还得硬着头皮说:大多数茶老板卖茶,还是货真价实的。

茶客摇摇头:重点是茶叶店不明码标价,我心里没谱,感觉买哪家的茶都会被坑。

茶客越说越气愤:你问一下你的客户,有谁没在线下交过学费(茶友们都交过学费吗?)。像我这种刚入门不久的,泡个茶给我喝,我也喝不出什么。不想买,茶老板还不高兴,

有的茶老板很厉害的,懂茶的去,报个能接受的价格。但我们小白去,喝茶聊聊天,知道你懂不懂茶,什么价格卖给你,看心情。回头客?人家只想坑你一把,从来就没想过回头客。

现在,干脆不去了,不想欠那人情债。

喝杯冰岛压压惊

老杨一听茶客这么愤怒,赶紧给他换个茶,说:给您泡个冰岛老寨的中小树压压惊噶。

茶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试过你的茶了,我只消费五六百一公斤的懂过,800多一公斤的忙肺、曼岗这类茶。

老杨赶紧说:茶叶,多试试不同的。平时有茶友买一般的茶,我也会送冰岛坝歪,下磨烈,昔归这些茶样。平时喝口粮,偶尔试试名山。

老杨刚把茶汤倒出来,茶客就端起公道杯闻了闻,说:脂粉香、花蜜香,真的有,舒服。

说着,端起茶杯细呷一口,说:茶汤厚滑,生津回甘也很好,名山就是名山,虽然是中小树,辨识度也高。

茶客一连喝了几杯冰岛老寨的中小树茶,心情也好多了,不那么激动了,缓缓地说道:我去茶城看了看,完全没有人。如果线下实体店明码标价,卖给我们跟卖给你们懂茶的是同一个价,还是会有人去的。

老杨也不敢说什么,只能说:我年纪比你小很多,真不懂茶。去别人店里喝茶,我根本就喝不出一款茶什么级别,值多少钱。我交过的学费更多。

茶客一脸匪夷所思地看着老杨,像是很不相信卖茶的也要交学费。

老杨只能淡淡地说:茶圈,不交学费,还叫江湖吗。

-02-玩茶,谁没被坑过

2019年,老杨刚入行的时候,去了茶城某家店里。

茶老板是个四五十岁的人,一见到当年23岁的小杨,就拍着胸脯保证:

小伙子,你找我买茶是找对了。我是XX(外省)的,做茶26年了,做普洱茶也有15年了。我卖的都是回头客。

先吹捧,再卖茶

小杨听他这么厉害的吹嘘,好像有点怪怪的,正打算走,不料,这老家伙很热情的拉着小杨坐下来,继续说:小伙子你哪里人。

小杨说出故乡。茶老板又继续吹:你们那里老板多啊!你还年轻,前途无量。一阵彩虹屁,吹得小杨很舒服。于是,茶老板开始卖茶了。

中年大叔从蛇皮口袋里抓出一把茶叶(忽视掉下的灰尘),冲泡出来,小杨喝了一口,赶紧说:感觉有苦味。

茶老板当即就说:不苦不涩不是茶。然后,茶老板也喝了一口,面不改色地带节奏,问:苦味是不是没了。

小杨把茶汤咽下去,苦味的确没了。茶老板继续问:中国有6亿人喝茶呀,知道为什么吗?

小杨一脸期待地看着茶老板,老实地摇摇头:不知道。

茶老板说:就是你刚刚喝下去这种感觉,苦尽甘来。就跟人生一样,你(可)现(以)在(放)还(心)年(坑)轻,以后一边喝茶,一边奋斗,你就会懂茶的魅力。

小杨被他忽悠得一愣一愣的,竟完全信以为真了。

图片

茶老板又给小杨倒了一杯茶,继续喝一杯,像是更苦了,小杨赶紧问:这个茶为什么不甜,听说好茶有点香甜。

茶老板却面不改色地说:香甜?你要当心加香精的香精茶、糖炒茶。

这话一出,吓得小杨心头一紧,心里感激着:还好遇到这位大叔。

试试我的珍藏茶

喝着喝着,茶老板站起身来说:我给你喝一个我特别珍藏的茶叶。一听珍藏二字,小杨马上想到葡萄酒的分级,珍藏,肯定是好茶无疑了。

只见茶老板跑到楼下,拿出一个蛇皮口袋,一手伸进去捞出一把,丢在盖碗里,冲泡出来,小杨喝了一口:这个茶好像更苦了。

茶老板说:我这个是老班章,你听说过老班章的霸气吗?我珍藏的茶,一般人我是不会拿出来给他喝的。

老杨点点头,像是遇到好人一样非常激动:听说过,老班章跟拉菲一样有名,但是很贵,我喝不起。

茶老板赶紧说:贵,那是你遇到奸商了。市场上,人家卖6000块一饼,我做的是回头客。我给你8000一公斤,相当于1600一饼。

小杨居然信以为真了,以8000一公斤的价格,买了他很多(真的很多)“老班章”散茶。

你,被坑了

自以为左手握着大拉菲,右手玩着“老班章”的小杨有点飘了,把这些茶跟一瓶名庄葡萄酒放在一起,卡嚓卡嚓拍照发圈。还抽空带着自己的老班章找一个喝茶十几年的老司机试一把。

喝茶的哥们年纪比较大,喜欢有话直说。试了两泡,直接来一句:你这老班章8000一公斤?500都不值,兄弟,你被坑了。

小杨还有些不信邪,又找个喝茶的亲戚试了一下,结果也说这茶很一般。

茶老板:你把我的老班章换了

发现被坑的小杨,拖着麻袋里的茶叶,回到茶老板的店里,告诉他:你这茶叶有问题,我要退货。

茶老板顿时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居然来一句:小伙子,这不是我卖给你的老班章,你把我的老班章调包了吧。

听到这种话,小杨好想说一句:MD,公海拉菲的都没有你会玩。

然而,茶老板就是不承认,坚持说这不是他真正的老班章。

小杨问喝茶的老司机朋友怎么办,他说:没办法,一堆毛料,也不能证明什么?只能认栽了。

被大坑一笔之后,但凡有人跟小杨提起普洱茶,小杨就说:劳资玩拉菲的,看不上普洱茶这种坑货(当时真这么说的)。

但是,正是因为被坑后有点不甘心。一天喝,天天喝,不断喝不同的茶,渐渐地,也遇到有良心的茶老板,喝到好茶,逐渐迷恋上喝茶的感觉。

喝的越多,越了解普洱茶,就慢慢喜欢上普洱茶了。

所谓信任,至今不信

但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加之在茶山上,又被人坑过,连鲜叶能调包那种坑。原以为茶城套路深,我可以回农村。却不想茶山路也滑,人心更复杂。

所以,到如今,有人跟老杨谈起茶行业的信任,老杨都会呵呵一笑。

春天做茶,从鲜叶到毛料,全程看着。至于线下喝茶,没那道行,不敢去。

因为被坑过的缘故,对实体茶店还有一些偏见:总感觉不明码标价,就是看人下菜的。

也理解不了:到了今天,其他行业都是明码标价,茶行业为什么不愿意用自己的品牌信誉明码标价。

明知道这种偏见不对,但仍然根深蒂固的这么想。

写在最后:

茶的世界,痛并快乐着。

说的有点犀利,但是,说的都是那些满口诚信,实际坑茶友,一堆茶叶全靠吹的人。

在线下好好做实体的老板,请不要放在心上,直接飘过。

线下服务要改进

市场在改变,如今,线下门店越发艰难,守着老旧的运营模式,坐等茶客上门,本就艰难。

好不容易来一个,茶叶还不明码标价。茶客买了,自己喝了不合适,退货的时候还来一句你把我老班章换了。茶客感觉会被坑,渐渐地也就不来了。

遇到一些坑人的老板,坑刚入门的人,但未来的某一天,对茶有了了解,谁还愿意去线下买茶,谁还想看试了不想买就拉下脸的茶老板的脸色。

终究,市场的混乱是改不了的。卖茶,有人把茶当作一生的事业,有人只想捞一把。

爱茶的茶商,唯一能做的是:做茶,应遵守长期主义,守好质量,薄利多销。

而茶客,无非是量入为出,找到信任的人,长期买茶。必须说的是:喝茶,卖茶的人说的话,只能喝好自己的茶,

看茶叶江湖风起云涌罢,看业内之间相互斗法,

何尝不是一件趣事。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不得不说的西湖龙井:去哪儿买茶?

又到一年一度采茶季。在杭州,无论你做茶还是不做茶,都无法越过西湖龙井开采、新茶上市这样的热门话题。媒体记者,加上大量的新生主力自媒体人士很早就去茶园采风捕捉新茶开采的消息了。真正的开采之前,都是茶农或是专家依据茶树长势及天气气候变化而出的判断,消息杂乱,真真假假。近年来,杭州市有关部门都会在新茶开采前举行一个新闻发布会,告知一个官方的开采日。
今年的西湖龙井官方的开采日是3月15日,比去年早了一星期到10天。

我们去向茗边的粉丝或合作伙伴的品牌商家问询,采是采了,但没有大面积开采!
一些茶农茶商说,政府说开采了,总得上山去摘一下,能采的茶芽并不多。3月16日中午,记者在梅家坞“十里琅珰”牌坊前的一家农户门前看到,结队而归的采茶女齐口同声向老板说:没得采!

伴着采茶舞曲的那一幅幅采茶事茗图,成为当日茗边头条的计划流产。3月16日茗边采风团走进梅家坞的采风,只是到此一游地走了个场,未能激发起用镜头、用眼睛、用心灵茗边式的创作激情。
我们也是太急了。这么喜欢茶,没有必要跟着大家去蹭热点。

西湖龙井!西湖龙井!这是一张杭州的城市名片!流淌在这座城市居民骨子里的是西湖文化背景下的自豪,没有一座城市能像杭州这样与茶靠得这么近,一湖的风雅,满山的烂漫,在春风捎来的春的信息里,那一抹新绿新芽,原来是长在心里的。某种程度上,西湖龙井的春茶,便是很多人精神的后花园,无所依凭、无所追忆,一年一度新茶便是最值得的期待与回忆!新茶的开采,也便成了城市的节日!

我们这样来诠释它!


配图摄影:中茶博 余遵义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可是!可是的可是,这样一种全民情结的城市文化名片资源并没有转化为全民消费的购买力,说茶的氛围很浓,喝茶的氛围没有像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普洱茶那样品鉴成风、玩家辈出。西湖龙井物质层面的好好坏坏,意见领袖不是来自消费层面的玩家与真正的品茗爱好者,而是行业专家垄断了意见市场。审评专家的签名版,便成了最佳西湖龙井的背书。
在政府层面,把防止假冒作为主要的管理手段,在加工厂装监控、商品贴防伪原产地商标,在源头上是管住了属地的生产企业,但对散布在全国各地的终端市场有可能存在的假冒行为,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也像管源头企业那样监管到位。过分地把注意力放在真真假假上,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其实一张防伪原产地标并不能解决所有企业的诚信问题,政府也没有必要为有法人主体的企业产品、品牌做信誉背书。




这一个真真假假,让众多喜欢西湖龙井的人在信念层面上的咯噔与疑虑消耗了原先美好的购买冲动,购买的冲动在不断反复的犹豫中变得没有了方向,成熟品牌的认知,需要就是买它这种不需疑虑的冲动!
每年的春天,都会接到很多茶友的电话,买西湖龙井,买哪家?我们能不经思索地说出它的品类代表吗?贡牌、狮峰、狮牌、卢正浩、西湖牌、御牌、艺福堂、六和塔、顶峰、三和萃……或其他什么牌子?
说不出来,或者底气不足地说出来,说明西湖龙井茶的企业子品牌的美誉度与影响力,还没有像安溪铁观音之八马,武夷岩茶之武夷星,普洱茶之大益下关七彩云南”等那样具有品类的认知度与影响力!
配图摄影:中茶博 余遵义
  到哪里去买西湖龙井?茶农经济模式的西湖龙井,大众的消费习惯,在抢新抢早的头采季节,大多数是选择去茶村找茶农买茶,媒体指向的价格行情指数里,也是将茶农卖出的价格作为商品销售的参考价格,在媒体曝光下,西湖龙井茶的采购价格是透明的,今年的头拨茶的茶农价是4200元/斤,那么商家卖什么价格呢?按照国际流行的定价法则,市场终端的价格是进价的四到五倍?所有的西湖龙井茶的商家有这个底气作价吗?咬咬牙公开开出超过万元价格的极少,张一元、吴裕泰每年开出的零售最高价每市斤都没有超过上万,比之武夷岩茶、普洱茶动辄几万的价格,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说实在的,在源头产区的溢价能力并不高。

  茶农们以采制时间早晚来定价,有点像时令性抢鲜商品,明前茶贵。其实,品牌企业要规模化经营,产品必须标准化,拼配是必不可少的。在透明的茶农收购价格下,习惯的定价法则是传统批发买卖的进价顺加法则,溢价能力并不高。但是欣喜地看到了,浙茶狮峰等品牌开始尝试爆款计划,狮峰品牌联手西泠印社推出的新品大师匠心中国礼”,这不仅是行使品牌定价权的尝试,更是在文化经营层面突破传统营销的尝试。
  
因为品牌不够强势,所以游客才会去茶区找茶。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的,去山头找茶,资深的茶友去熟悉的茶农找或预定,一般的游客很多是被站街的无证导游拉了去专门为游客准备的商家或定点的茶农家买茶,蹲在现炒制的锅子边等新鲜出炉的新茶,总该是真正的西湖龙井好茶了吧?
龙井村、翁家山、杨梅岭、狮峰山、梅家坞,还有龙坞,长在西湖行政区168平方公里茶园里的茶叫西湖龙井应该不会有错。一般的消费者只知道一个西湖龙井,只有玩家层面的茶友才会知道,西湖龙井之下,过去曾经有过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的说法,属于风景区管辖的是一级保护区,现在改叫西湖龙井的核心产区了,核心产区的价格要明显高于非核心产区。当景区的人说我是核心产区时,西湖区龙坞人便说,龙坞才是西湖龙井茶最大产区,占西湖龙井的七成……这一杯西湖龙井茶啊,即便是在政府管理部门,景区、西湖区、乃至杭州市各有各的管理理念与说法,提高到杭为茶都,擦亮西湖龙井作为杭州城市名片的高度,应该说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与发展是缺乏顶层设计的,谁都管,有时是谁都不管,最典型的是西湖龙井的品牌企业在全国行业性活动的表现,他们除参加家门口的杭州茶博会外,集体缺失参与行业大活动及知名行业展会,早就成了常态,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好日子还能过多久呢?企业子品牌只求保真不求核心竞争力专啃老祖宗留下金字招牌的守业思路,是西湖龙井企业做不强做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全国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总有一天也会落后于人,区域公用品牌,市长做,还得市场做,茶产业模式由属地茶农为主体守业守土型转向跨界资本融入的打造超强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开拓型,将有效资源效益扩大化,真正在市场消费终端实现品牌最大化溢价,才是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的目的与根本!从解决农产品的卖难,到追求品牌最大化溢价的卖好价,这不单单是西湖龙井,而是所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再造赋能的使命!
让卖茶不再难,
让买茶也不难!


作者孙状云系茗边头条、《茶讯》创始人、主编,中国发展研究院农业农村品牌战略研究中心专家顾问、研究员。

找到约107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