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香港茶王”的套路究竟有多深?

香港茶王的套路究竟有多深?


今天的关键词——黑暗。


天是黑的,今天黑,明天黑,未来黑,永远黑。


一开始,都不会信,到后来,大家都学会了相信,这还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都会习惯。


员外郎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世界复杂,你到底敢相信谁?


有读者提问,茶界谁的书可以相信,我说谁的也别相信,包括我的,非要找一个,信自己。


01


身边的朋友总是喜欢去香港买茶,前几年比较多,这几年逐渐少了下来,但是,老茶的市场越来越大,喝的群体越来越多,身边朋友的朋友也开始跑香港买茶。


为什么非要去香港买茶呢?


因为传说老茶都在香港,尤其是百年老茶,印级老茶。其实,都是只是传说。


去香港买茶,都要找世界茶文化协会的几个会长买茶,为什么都非要找会长才能买茶呢?好像这个会的成员都是会长,不是名誉就是现任,大家都是官,大概香港的茶商都与乾隆帝心态一样好,天朝抚有四海,凡是冠名世界的来头就比较大。关于这一点,我们另择时间再谈。


或者是大家都觉得找“香港茶王”、“教父”买茶是一件极度荣耀的事?


买一堆贵的离谱的假老茶,这有什么值得显摆的呢?


是表示你有钱,还是你就是有文化品位?


这是购于“香港茶王”,也就是世茶会王会长的茶,图片如下:



茶叶名称为“1960年代正易武古树茶青,参香枣香老饼茶”。


既然是号称60年代的茶品,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上世纪六十年代云南茶产业的背景,资料来源于《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志》(主编:魏谋城):


1960年,这是大跃进的第三年... ...于是个茶区全民上山,大采茶叶,普遍出现“一把捋”“抹光头”的采摘法,甚至砍到茶树,扫落地茶以充任务,年终总结,全年发展新茶园不过10万亩,产量比上年下降两万担,茶园进一步受损。


1961年,全国茶叶产量和收购均比上年陡降60%左右,云南省也基本如此... ...茶树成了三炷香(光丫枝),生产严重下降。云南全省茶园由上年的62.82万亩锐减为46.7万亩,一年之间减少16万亩。(笔者注:2018年,云南省茶园约为600万亩。)


1962年,开始实行收购茶叶奖售政策。


1963年,收购毛茶实行价外补贴20%。


1964年,严禁茶叶自由上市以利增收增产。


1965年,云南省委书记阎红彦亲自抓保山县老营万亩茶样板的建设工作。


1966年,从原来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云南分公司划出,成立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7年,由于当时贯彻执行质量验收制度被视为资本主义的关、卡、压,加以批判。因此收购不讲质量,收进了无用的粗老茶、野生茶,甚至假茶近万担,积压在仓库多年。


1968年,这一年茶叶加工、销售和出口数量比“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锐减。


1969年,省茶司下放职工29人到思茅的省第四“五七”干校,脱产高“斗、批、改”,留下坚持业务工作的仅有11人。


始于1958年的“大跃进”经济实验,事实证明是一场大失败,全国出现大规模的饥荒,史称“三年自然灾害”。


原新华社记者杨继绳在《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中记载,安徽无为县昆山乡新华村一老妇人所食之肉乃其子之尸,当时即将饿死的人争吃无主尸肉也时有发生。“记得年少时听外婆提过一句关于大饥荒时的惨状,当时已非缺粮是真的无粮可炊,当树皮草根被吃完后,村民捞出自家粪坑中的蛆虫洗了煮食,蛆虫吃完吃观音土,尽管如此依然饿殍一片。有一家媳妇因无营养产下死婴且累得虚脱,家人闭门含泪烧开了锅……”


1958年开始“大跃进”,持续到1962年,1963年到1966年“四清运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整个60年代,内地运动不断,搞经济生产被视为搞“资本主义”,生产秩序被全面打乱。


这是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云南省公司的记录也可以清楚地表明当时云南茶产业的状况。


值得普洱茶人幸运的是,在这种艰难困苦,缺衣少粮,人相食的年代,云南人民依然顽强地生产了王会长的“1960年代易武古树茶”。


02


王会长怎么知道是易武的古树茶青呢?


《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志》大事记一栏中有记载:


“1958年,废除青毛茶按季节生产季节命名的成规,将原来称为春尖、春中、春尾,二水,谷花,底茶等茶名,一律不分季节而按质量分为五级十等。”


从这条记录我们可以知道,1958年开始,云南茶产业的原料收购变化,以级别来论价,而不是季节来论价,1958年之前的收购方式类似今天的山头纯料茶的收购。


也就是说思茅的坝子茶,勐海的坝子茶、勐海的大山茶、易武的茶等等,属于勐海茶厂毛茶收购片区覆盖的茶,都是按级别收购,不分什么山头茶、坝子茶,更不知道何为“台地茶”、“古树茶”。


台湾有个茶商写作的茶书把“1958年”篡改为“1985年”,这样一颠倒,市场当然就认为1985年之前的茶品都是纯料了。于是,市场还真有源源不断的60年代古树茶出现。


而且,当时以易武为首的古六大茶山并非原料来源的主产区,与勐海的产量天差地别,时至今日,易武茶区都只是核心优质原料产区,而并非产量的主要来源地。



当时的收购价,凤庆、思茅、临沧价格最高,勐海的价格最低,原因在于条形好看、内涵物质的高低与否。这可以说明,当时的产业判断茶品原料好坏的标准与今天大相径庭。


今天认为的好茶,在当时的评定则是最差。


如"省茶司"志书大事记中所载:


“1967年,收进了无用的粗老茶、野生茶,甚至假茶近万担,积压在仓库多年。”


这可以清楚地表明,当时的产业认为“野生茶”、“荒野茶”等等古树茶一类的茶是无用的茶,甚至与假茶无异。


03


“香港茶王”的茶叶名称为“1960年代正易武古树茶青,参香枣香老饼茶”,饼茶也就是当时的“圆茶”,圆茶又称“侨销圆茶”,是外销的品种。


外销品种有着严格的“标准样茶”管理体系,从毛茶收购到成品茶加工,知道贸易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标准样茶”。


比如收购环节有:收购建议样、收购标准样、收购参考样、收购检查样、请示处理样。


成品茶加工环节:加工建议样、加工标准样、加工试行样、贸易成交样。


对于“标准样茶”的制样单位、加工单位、寄送、包装、保管、处理、费用等等都有一套繁复的管理。


管理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工方、贸易方、收货方保证大货与样茶的一致性,这就需要“拼配”。


茶叶实施大规模的拼配之后,茶区的特点就消失,保留的是茶品的特征,比如当时7542、8582等茶品,否则,云南茶产业实行繁复的一套“标准茶样”体系就失去意义。


有些所谓的市场大师通过所谓的茶饼来分析原料、通过口感来判断原料,其实可以判定为这些人在作秀,只是一种表演,与实际的茶品判断毫无关系。



所谓的“1960年代易武古树茶”,不过是一场子虚乌有的滑稽戏,只不过,茶王、教父都喜欢吹牛,有一次,某茶叶媒体采访,茶王说1992年就来云南省茶叶公司进口茶叶,其实不知道,一个样茶管理都如此严格的公司,怎么可能让一个门外汉进门。


只不过,市场就是这样奇怪,越是奇葩的聊天,媒体传播越是快,越是奇葩的身份,越是一大堆信众。


员外郎说,我也是一身清白,为了梦想,我可以穿越一切。


授权转载自:吴疆说普洱

作者:吴疆,作家,茶文化学者。写作《普洱茶营销》、《普洱茶营销--七子饼鉴茶实录》、《吴疆说普洱》。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