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绿茶能煮茶叶蛋

找到约32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Get新技能:茶叶不仅能喝,还能做成各种美食?

说到茶叶,想必大家肯定是再熟悉不过了。清香的茶叶泡出醇厚的茶水,绝对是最佳的饮品。但茶叶除了用水冲泡饮用之外,还有着很多美食的方法,如白族的“三道茶”、傣族的“竹筒茶”、哈尼族的“土锅茶”、布朗族的“青竹茶”和“酸茶”、基诺族的“凉拌茶”等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和学习下,茶叶究竟还能做成什么美食?

用红茶煮茶叶蛋

|香气四溢,颜色鲜亮|

茶叶蛋,在中国北方常简称茶蛋,是一种小吃,它是煮制过程中加入茶叶的一种加味水煮蛋,家常煮茶叶蛋,红茶是好吃又实惠的选择。

因为红茶味道香浓,而且没有苦涩感,煮出来的鸡蛋就会香气四溢,颜色鲜亮均匀。

做法:

1)鸡蛋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没过鸡蛋的表面,大火加热,煮开后,调成中火继续煮8分钟。

2)煮好后,将开水倒掉,迅速冲入冷水给鸡蛋降温。

3)待表皮冷却后,用双手各拿起一个鸡蛋,相互敲击,使鸡蛋的外壳形成裂纹(也可以彻底去皮)。

4)锅中倒入清水,大火煮开后,放入茶叶,然后把花椒,大料,香叶,葱段和姜片放入。等水再次煮开时,放入盐,糖,生抽和老抽搅匀,用小火煮约5分钟关火。

5)最后,将鸡蛋放入调料水中,浸泡超过4小时后,即可食用。

茶叶煮鸡汤

|鸡汤纯正,鲜味十足|

鸡汤讲究微火慢炖,味道纯正鲜美,土鸡以及古树茶叶经过小火慢炖,鸡汤的鲜美加上茶叶的鲜香,再加上少许茶树下种植的中草药。浓浓的鸡汤鲜香味十足。

主要原料:土鸡一只,古树茶适量,生姜片,大蒜片,大葱,老抽,食盐等。

步骤:

和往常一样将土鸡进行煎炒,加入佐料、水煮一定时间,待到暴涨之后,将准备好的古树茶用水冲洗,倒入涨水洗茶,再倒入鸡汤中煮,待鸡肉成熟后即可享用。

茶叶米饭

|简单方便,健康十足|

早在我国唐代的医书《本草拾遗》中就对茶水煮饭有过这样的记载,久食令人瘦。说的是经常吃加有茶的饭菜,可以帮助消化,有效地分解脂肪。

茶水煮饭,操作简单。实际区别在于用水,还是用茶水。

煮饭的茶水可不能太浓,一般三口之家,用3克左右茶叶就足够,浸泡几分钟就可以了。和一般煮饭的程序一样,把茶水倒进米锅,小火煮20分钟就可以等着开饭了。

茶叶面食(面条、馒头)

|颜色好看,味道清香|

先冲泡约500克的茶水,再将茶水和面粉擀成面条,这样做出的面条下锅不仅不糊,味道还极其清新爽口,这种做法也可以制成凉面哟~也可以制成馒头,不仅颜色好看,还味道清香。

云南茶叶炒鸡蛋

|制作简单,好吃生态|

很多人可能没有吃过这道菜,这是云南地区的一道特色菜,外地人可能不怎么吃过,在云南,家家户户喜欢用不同的茶叶作食材,去搭配其他食材,制作出美味的佳肴,其实做法也非常的简单。

主要原料:新鲜的茶青、鸡蛋,植物油、食盐

步骤:1、准备好鲜嫩的茶青清洗两遍,然后锅里倒入适量的清水烧开,加入少量食盐,将清洗干净的的茶叶倒入锅中进行焯水,捞出之后倒入凉水中过凉,沥干水后放入碗中备用。

2、将准备好的鸡蛋打入碗中,加入少许食盐,连同茶叶一起搅拌均匀。

3、锅中多加入一些食物油,倒入搅拌均匀的茶叶鸡蛋液,快速进行翻炒,炒至鸡蛋变黄时,起锅装盘即可(这道美食不宜再加入其它调味料,以防改变茶叶的原始清香)。

茶叶粥

|口味多变,健康方便|

这道美食有些特殊,你可能没听过,也没见过,其实,早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就对茶粥有过记载,但现代人几乎很少有人这样做,其实做法也不难。

主要原料:绿茶,粳米

步骤:1、先将茶叶用温开水冲烫几十秒钟,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

2、将绿茶煮成浓茶汁大约100毫升,去除茶渣,粳米洗净,加入茶汁,文火熬成稠粥即可食用。

3、根据口味加入白砂糖或者枸杞即可。

俗话说”好原料,才能做出好味道”,既然我们想用茶叶做美食,就需要选用好茶叶。

无法想象,杯中喝的绿茶,都经历过什么~

中国是茶叶大国,茶的历史上可追溯至炎黄时期,下至现在茶的英文tea,便是源自于的闽南话里茶的发音tey


随着春天到来,各地的茶芽纷纷冒尖,引发一场“春茶热”。

 

一杯滋味鲜爽的春茶,代表着春天正式开始。

 


不过绿茶虽鲜,相对于茶的几千年历史,可以算是后来产物了,而这正源于制茶工艺的改变。

 

那么,为了这一口青绿鲜爽的春茶,中国人在茶的几千年历史里,究竟经历了什么?


| 吃茶羹


即使是现在,亦有人将喝茶叫作“吃茶”。这源于茶最早被发现当做药用有关,以茶为药,做成羹状,当然得吃。


德昂地区保留的吃茶习惯:利用陶罐腌制酸茶


在秦汉时期,茶虽然被发挥了其他用途,但依然将其与各种蔬菜煮在一起食用。


并且当时并没有什么工艺讲究,直接采用晒干的茶树叶子。

 

这也导致了茶有一个缺点:青草味很重。

 

不仅仅是现代人,古人亦觉得青草味难以忍受。

 

煮茶叶蛋的部分用料


所以在吃茶时,需要在加入一些生姜、大葱和食盐等,有些时候还会加入花椒和橘子皮来掩盖这种青草味,有点类似现代煮茶叶蛋。

 

虽然现在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这种味道当做菜还是非常不错的。

 


并且,如此“吃茶”一直吃到陆羽长大。


| 煮茶汤


大概是某个风情日和的下午,陆羽在吃了当时的茶后,大为不满,怒而起笔写出后来的茶界圣典《茶经》。

 

不过即便对花椒橘子皮大发牢骚,经过陆羽老先生改良的茶汤,依然是加了姜与盐用来调味的。

 


而陆羽老先生能感悟出“泡茶真谛”,其实也源于当时制茶技术的改善。

 


唐时,人们已经发现茶叶的青味可以通过蒸来去除。

 

故当时的制茶工艺是将茶叶在蒸笼上蒸过后,再挤出里面的汁水,最后把茶叶放入模具里压成饼状(类似现在的普洱茶饼)。

 


要喝这样的茶,得先用工具撬下些许,加入姜盐放入火上炙烤后,擂成细末再煮成茶汤。

 

由于泡茶工艺渐渐精细标准化,古人开始将这一步骤演化成艺术,比如宋朝的点茶。 

 

| 点茶艺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艺术的高峰时期。

 

此时饮茶口味渐淡,人们逐渐体会到茶之本味,但只是部分人。


宋代茶饼模型


据说曾有人送了苏东坡一饼“费万钱”的好茶,结果被家人用生姜煮了起来。

 

东坡居士只好感叹“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

 


处于对艺术的追求,宋人在唐人的基础上,将“茶艺”发挥的巅峰至极。

 

点茶的流行令当时的茶人追捧能体现茶膏汤色的建盏


当时的点茶是利用“茶筅”搅动茶膏后茶汤表面浮起的茶沫,“点出”不同画面的图案,如水墨画一般,可谓风雅。


现在的茶白戏便是继承了宋时的点茶。 


| 点茶艺


宋朝之后,除了崖山巨变,饮茶方式也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明代中叶时期,当时的制茶师傅发现了一个更好的保存茶叶香气的方式,那便是炒茶,冲饮式也由此诞生。

 

明代紫砂壶


对于之前的蒸茶工艺(非蒸青),虽然能去除茶的青草味,但无疑,也同样去除了茶叶的鲜甜。

 

而新鲜的茶叶采回之后用铁锅来炒干,通过茶青干燥,茶叶不仅维持了缘由的风味,更因为炒制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额外的香味。

 


至此,中国人终于从茶叶里品尝到春天的滋味。 







随着技术完善和制茶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误会”,红茶、白茶、黄茶等其他茶类在绿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比如采下来的茶叶不立刻进行揉搓,而是等待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产生作用,将茶多酚变成茶黄素和茶红素再进行加热炒干,如此就得到红茶。

 

若发酵程度不够,乌龙茶这种半发酵茶便有了。

 


所以虽然六大茶类各有所好,但各路茶人不约而同,总要在春天时候囤上一点绿茶用来尝鲜。

毕竟,这杯中的鲜爽滋味可是跨越了几千年的春天啊!

不好的茶只配茶叶蛋?当文人的嘴遇到茶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全世界有五十多个国家种茶,有接近三分之二的人口饮茶,但再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对茶有深刻而广泛的理解。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茶不仅存在于“茶米油盐酱醋茶”里,更存在于“琴棋书画诗酒茶”里。

茶本身的文化气质与中国文人不谋而合,当他们相遇,只需一个契机,便火花四溅……

文艺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这句文艺范儿十足的话出自周作人的《喝茶》。

周作人是鲁迅的弟弟,不过其人其文跟鲁迅是大相径庭。有意思的是鲁迅也写过一篇《喝茶》,后面会讲到。

周作人是个生活精细的文人,中国的传统文人对茶都钟爱,他也不例外。

在《喝茶》中,他对喝茶的环境、用水、茶品、茶具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

“中国喝茶时多吃瓜子,我觉得不很适宜,喝茶时所吃的东西应当是轻淡的‘茶食’”。

虽然他自谦喝茶“够不上什么品位”,但仔细听来这话倒像是凡尔赛体。

讽刺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

鲁迅生于茶乡绍兴,与一般文人不同的是,鲁迅不仅喜欢喝茶,更对喝茶有独到见解,并善于借喝茶来剖析社会、人生的弊病。

鲁迅留下了很多与茶有关的词句,比如“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这些话单独看没什么问题,但如果结合上下文语境,就发现带有浓浓的讽刺意味,他嘲讽的是文人墨客的娇气和精神的脆弱。

其实鲁迅追寻的茶是真实自然的“粗茶淡饭”,而不是百般矫情的所谓“工夫”,所以在最后,他说:“我于是想,不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

哲思

“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台湾现代作家林清玄也是一个爱茶之人,他写过很多与茶有关的散文,将自己的人生哲思寄托于与茶的对话中。

比如他在煮茶时,悟到:“煎煮的过程虽然缓慢,茶味却是这样慢慢融入的。没有沉浮的茶叶不会有味,没有沉浮的人生又何尝不是?”

他泡茶时,同一泡茶,在第一泡时苦涩,第二泡甘香,第三泡浓沉,第四泡清冽,第五泡清淡,再好的茶,过了第五泡就失去味道了。

这个泡茶的过程于是让他想起了人生。

青涩的年少,香醇的青春,沉重的中年,回香的壮年,以及愈走愈淡、逐渐失去人生之味的老年。

耿直

“太次的茶叶,便只好留着煮茶叶蛋。”

美食家、作家汪曾祺说他对茶是个外行,但往往外行人说话更一语中的。

比如他说:

“太次的茶叶,便只好留着煮茶叶蛋。”

“天下第一泉、第二泉的水,我没有喝出什么道理。济南号称泉城,但泉水只能供观赏,以泡茶,不觉得有什么特点”

……

不得不说,老先生说话也太耿直了,竟说大实话。

汪曾祺谈吃谈喝,平淡自然,大俗大雅,大概是因为真正发自内心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尝出口腹欲之外的“人生至味”吧。

吐槽

“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

吐槽高价茶,大概是爱茶之人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这种心理,作家老舍体会得更深。

写出《茶馆》的老舍是个地道北平“茶痴”。他说:“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其对茶的痴爱显而易见。

但这样一个茶痴却被物价上涨,逼得不得不“戒茶”。

于是他专门写了一篇文《戒茶》来吐槽:

“我既已戒了烟酒而半死不活,因思莫若多加几种,爽性快快的死了倒也干脆。”

“茶本应该是香的,可现在卅元一两的香片不但不香,而且有一股子咸味!为什么不把咸蛋的皮泡泡来喝,而单去买咸茶呢?”

“我想,在戒了茶以后,我大概就有资格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要去就抓早儿,别把罪受够了再去!想想看,茶也须戒!”

……

读来让人不禁捧腹!

其实不管是吐槽、讽刺还是哲思,文可见其人,文人嘴里笔下的“茶”也可见其人。

他们的真性情、所思所悟往往都与“茶”紧紧联系在一起。

来源:蟹眼看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1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