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六妙白茶保存

找到约25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六妙白茶保存什么样的仓储才安全?

  对于白茶来说,有句俗话“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白茶的仓储对白茶后期的转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白茶的合理存放过程也可以视为白茶加工的延续。库房的基本要求防潮、避光、隔热、防污染,周围无异味,库房干燥,通风、通气,排水便捷,仓内温度不超过30℃,相对湿度控制在20%以下,专库专用。

  1.防潮要求

  科学的角度要求,茶叶的含水率应该在6%,才能保证茶不变质。超过6%就容易返青。在阴雨天气时,仓库应严格要求,禁止进出取货,保持仓内干燥。

  2.避光要求

  光线的直接照射下,茶叶内的叶绿素等化学成分分解氧化而变色,出现“日晒味”,降低茶叶品质。所以在整个仓储期都要避光处理。

  储存白茶的包装可以选用锡箔纸,密封保存,这样既可以防潮又可以避光。

  3.隔热要求

  高温会使茶叶的内含物质氧化加快,促使茶叶“陈化”加快。所以在夏季高温期间、要尽量保持仓库里的气温不超过30℃,还要采用既能隔热又能密封的容器贮存茶叶,从而避免高温环境对茶叶质量的影响。

  4.防污染要求

  茶叶由于含有棕榈酸并且具有较多毛细孔,所以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在仓储中应专仓专用,不能与其他商品,特别是有味的商品存放在一起,另外注意不能用有气味的包装材料包装茶叶,在茶叶的运输过程中也要注意防止污染。

  5.包装物要求

  在古代,白茶一般以布袋、陶瓷罐、木箱储存,现代为了运输方便和销售的需要,多用塑料复合薄膜作为内包装,以木箱、纸箱作为外包装。复合薄膜质轻、不易破损、热封性好、价格适宜,同时具有优良的阻气性、防潮性保香性、防异味等许多优点,在包装上被广泛应用。

  用于茶叶包装的复合膜有很多种,如防潮玻璃纸、聚乙烯纸、铝箔、双轴拉伸聚丙烯、聚偏二氢乙烯等。由于多数塑料薄膜均具有80%~90%的光线透射率,为减少透射可在包装材料中加入阻碍紫外线透射材料或者通过印刷、着色来减少光线透射率。另外,可采用以铝箔或真空镀铝膜为基础材料的复合材料进行遮光包装复合薄膜袋包装形式多种多样,有三面封口形、自立袋形、折叠形等。由于复合薄膜袋具有良好的印刷性,用其做销售包装设计,对吸引顾客、促进茶叶销售更具有独特的效果。

高标准助力技术创新,白茶系列标准引领产业跨越式发展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清香鲜醇,具解毒、退热、降火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2010—2020年是我国白茶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十年,全国白茶产量从0.48万t跃升至7.35万t,农业产值从4.01亿元跃升至75.20亿元,成为六大茶类的后起之秀。

作为世界白茶的原产地和主产区,闽东和闽北的白茶产量占全国白茶总产量的60%以上,白茶已然是福建省极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如今的白茶,不仅是消费者心中念念不忘的“毫香蜜韵”,更是我国茶叶标准工作者十多年辛勤付出的见证者。福建白茶从当初的“无人识白茶”发展至如今的“无人不识白茶”,离不开白茶标准技术体系成功建立的功劳,白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正是践行“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最佳答卷。

1. 标准建立走在行业前沿

无论是处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低迷时期,还是享负盛名的发展时期,白茶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创新始终走在行业前沿。传统白茶不炒不揉、外形松散,不利于运输和保存。紧压白茶在加工技术上的突破,为白茶带来了新的消费体验,也催生了老白茶消费热潮。市场的热捧令白茶产业曾一度遭受产品掺杂掺假、品质参差不齐、引用标准五花八门等市场乱象的困扰。《紧压白茶》《紧压白茶加工技术规范》《老白茶》《白茶仓储技术规范》等创新型白茶系列标准的及时发布与实施,对肃清市场乱象、筑牢白茶品牌基石、引导白茶科学储存与消费等发挥了显著的引领作用。

白茶散茶与紧压白茶

2. 标准制定紧扣创新内涵

白茶标准体系,紧扣创新内涵,深扎科学土壤,与时俱进,为产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年份白茶中“老白茶酮”的主要成分——N-乙基-2-吡咯烷酮取代的黄烷醇类(EPSF)成分的发现与鉴定为陈年白茶保健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将年份白茶的风味品质与保健功效的研究工作推入分子水平。修订的《白茶》(GB/T 22291—2017)标准首次将“产品可长期保存”写入茶叶标准中,并在数据调查的基础上,将成品茶含水量由7%调整至8.5%。这些以试验结果为依据的创新性条款,为日益庞大的陈年白茶市场发展提供了标准支撑;配套的储存技术规范、老白茶的产品标准及白茶冲泡与品鉴标准的制定,助推了陈年白茶的消费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

2021年2月召开的《白茶泡煮与品鉴方法》标准研讨会

3. 标准体系相对完善

实现让一片叶子富裕一方百姓,标准体系的构建是关键,做大做强具有区域特色的白茶产业,推动产业朝着提质增效方向发展,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是引导生态茶园建设、安全生产加工、科学贮藏的重要措施。我国白茶标准体系经过13年来的耕耘,整体结构较为完善,标准内容涉及品种、栽培管理技术规范、白茶(常规白茶、紧压白茶、老白茶)定义与特征、加工技术规范、储存技术规范、冲泡与品鉴等,基本实现了栽培、加工、产品、仓储、消费5个领域的全产业链、立体化的覆盖。白茶标准体系从茶园到茶杯的深度覆盖,充分保障了白茶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这也是白茶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4. 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工作

白茶企业主动参与国标、行标、地标的制修订工作,成为团标和企标的主导者。当前我国核心白茶标准的起草单位,除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茶叶标准管委会、茶叶行政主管部门外,还有以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天湖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政和瑞茗茶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长期主动参与白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白茶标准化生态茶园(照片源于品品香公司)

标准化白茶仓储窖(照片源于六妙公司)

白茶行业在长期标准化工作中,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并以企业为主体推动团体标准的建设,为白茶产业制定了一批满足市场需求和行业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提升企业标准水平,对生产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提升的改革举措,提升白茶行业的整体标准化水平具有积极影响,同时这也是10年来我国茶叶标准管理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重心。

在福建省,“政、产、学、研”共同孵育的白茶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注重通过自主创新来提升标准竞争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白茶加工技术和标准水平的提升作出了积极探索与实践。2020年9月,福鼎白茶顺利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一批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截至2020年,我国共有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11个省份生产白茶,展现了当前我国白茶产业不可小觑的产业实力。

来源:中国茶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无人机、生物“黑科技”……一大波神操作助力茶产业!


“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笙到山里。焙中清晓朱门开,筐箱渐见新芽来。” 这是唐代诗人描写春天茶农采制新茶的情景。每年的这个时候,茶农都无比期待自己家的“头采”白毫银针开启春天的序幕。



在福鼎点头镇大坪村的六妙白茶庄园内的凉青棚内,茶农们早已带上自家新采的白毫银针排起了长队,准备卖个好价钱。编织袋、竹篓、箩筐里的翠嫩茶青,排队等候着生产技术人员的检验。看茶、闻香、称斤、签字、开具交易凭证……一切流程尽然有序,好不热闹!




茶农在六妙白茶庄园排队等待交易茶青


平日安静的六妙白茶庄园,今日特别热闹,迎来一行人兴致盎然地“围观”茶叶交易、凉青摇青的过程。他们,都是福建农业相关的从业人员、专家学者。


为推进全福建省茶产业绿色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绿色发展质量兴茶八条措施》精神,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在福鼎市举办了全省推进茶产业绿色发展现场培训班。
今天早晨,在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明旺的带领下,培训班学员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学习,赴福鼎市不用化学农药绿色示范茶园、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基地、福鼎白茶交易市场、白茶窖藏文化馆,实地了解当地推动茶产业绿色发展工作开展情况。



六妙白茶董事长庄长强向陈明旺等参访人员介绍茶窖


尽管今日春寒料峭,在凉青棚外的一栋楼里,却保持着四季恒温、恒湿的设定,让人顿生暖意。原来,这里是国内首创的庄园茶窖,借鉴于法国红酒庄园的酒窖,结合茶叶存放特点设置专业的茶窖来存放茶叶。茶窖温度在22℃至23℃,由于连日阴雨,气候潮湿,室内还开了抽湿器保持室内干燥,非常接近茶叶最适宜保存条件。


六妙白茶庄园的茶窖


茶窖由多个走廊和存茶室组成,层架上摆满了茶箱,上面的挂牌写着私人藏茶的姓名,并封存完好。




一场令气温“跳水”的春雨中,培训班一行人继续来到位于福鼎白茶核心原产地、国家级生态乡镇——磻溪镇。海拔600米以上的大沁茶园,茶山郁郁葱葱,因气温骤降,四周雨雾缭绕。高山云雾出好茶,今日也眼见为实。


大沁白茶茶园


漫步茶园,历史的年轮在这片山地中留下岁月的痕迹,不少茶树的底部长满苔鲜。“大沁茶园在我们当地被唤作‘知青茶园’。”福建大沁茶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颖向参观者介绍,大沁茶园开垦于1971年,园中几十年的老茶树比比皆是。


为了提倡生态、环保种植,大沁公司始终遵循高标准有机茶园的管理要求,杜绝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除草剂等,精心维护这片茶园的白茶生长。


大沁茶园


在参观过程中,来自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农科院的专家也现场介绍了茶园内的防虫环保“黑科技”—— 茶树间放置如“黄金盾牌”一般的黄色粘虫板;引诱害虫扑向灯的光源,再喷药除之;装置内部放置诱虫剂,通过诱虫剂释放出气味吸引害虫将其捕获……


无人机抛洒捕食螨


最后登场的是一个无人机“秘密武器”,满载麸皮中混有害虫小绿叶蝉的天敌——捕食螨(携白僵菌),抛洒在茶园中,达到无公害生物除虫的目的。此外,人工采除的害虫卵块、虫苞、护囊等先放在有沿的坛子中,坛沿放水,害虫跑不掉,寄生蜂、寄生蝇类却可飞回茶园。



茶园里春意盎然


在大沁茶园中漫步,道路两旁种植了山茶花、樱花、桂花、紫薇、桃树等,总共有万余棵。可谓茶中有花、花中有茶、茶中有树、树中有茶。此时正值万物复苏,山花浪漫的时节,美不胜收。



亲身体验茶青交易、采茶制茶和餐馆茶园绿色发展实例后,今日下午3:00,“全省推进茶产业绿色发展现场培训班”于福鼎市自然资源局三楼会议厅正式召开。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分管局长及相关科站负责同志;32个茶叶主产县(市、区)农业农村局、茶业局(站、中心)有关同志;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专家;重点茶叶龙头企业负责人;省农业农村厅有关处室、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和宁德、福鼎市有关人员约200人参加培训。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黄华康出席培训班并讲话。他强调,福建茶产业实现“超千亿”,迈上了新台阶,站在了新起点,新起点必须要有新作为。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也是我省实现赶超目标的关键之年,对巩固发展农业农村良好形势具有重大意义。全省茶叶部门要立足新职能新形势新任务,以促进茶产业绿色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加快转变茶产业生产方式,着力构建现代茶叶产业体系,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他指出,推动茶产业绿色发展是大战役、新战役,需要精心谋划、分类施策,汇聚力量、共同推进,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持投入品减量化、坚持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坚持科技引领科技支撑、坚持推进清洁化生产。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宣传、加强培训、加强监管、加强共治、加强引导、加强投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在建设新福建中再立新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献礼!


培训班上,福鼎、安溪、武夷山等产茶县(市)领导及华祥苑、福建春伦、品品香等品牌茶企负责人进行了发言,介绍各自推进茶叶绿色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茶叶是福建的特色优势产业,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2012年,省人大颁布实施了全国第一部茶产业地方性法规《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省政府又制定出台了《关于提升现代茶产业发展水平六条措施》《关于绿色发展质量兴茶八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品质、打响品牌为重点,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在全国率先倡导茶园不使用化学农药,全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茶产业作为福建乡村产业兴旺新增长点,作为福建特色现代农业的亮点,作用不断凸显。



福建茶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0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2018年,全省茶叶全产业链产值在全国率先突破1000亿元大关,毛茶产量、单产、良种推广率、茶叶出口货值增幅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全省现有茶叶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0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25家,产业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02品牌打造成果丰硕。

全省有34个茶叶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被评为中国茶叶十大区域公用品牌,“福鼎白茶”被评为中国茶叶优秀区域公用品牌。组织开展“闽茶海丝行”经贸活动,打响“清新福建 多彩闽茶”品牌,去年全省茶叶出口2.4万吨、增长23.4%,金额3.5亿美元、增长44.8%,创历史新高。福建名茶还多次亮相“茶叙外交”,大大提高了福建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03茶农增效增收显著。

全省茶叶主产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茶叶收入占比达25%以上。随着茶产业效益的逐步提升,茶农增收明显,其中安溪县依靠发展茶产业,安溪从国家级贫困县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茶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文字_耳东

编排_初空

图片_耳东、六妙茶业、大沁白茶

找到约25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