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六安茶红楼梦

找到约5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谁言茶苦涩?

夏夜,坐在阳台上,目视远方,手握一杯茶。这是一杯泡久了的浓茶,入口充斥着苦涩,脑子里突然跳出了一个问号:谁言茶苦涩?

是苏东坡吗?居士文章名闻天下,理应是那个时代无上的骄傲,但实际上不但没能成为当时的宠儿,却二度受迫害,流放岭南吃荔枝,靠阳光止饿。即使身处地远天偏,那群政敌小人也不让他安静消停,按说居士的人生是充满了苦涩了。但翻开苏东坡近百篇关于茶的诗文,却是爱之极深。“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居士不言茶苦涩。

是曹雪芹吗?曹公因为家道衰落,饱尝人世间的辛酸,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潦倒,常“举家食粥酒常赊”,靠着卖画和亲友的接济过日子。据一些红学家考证,曹雪芹就是在这样极端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创作,最终因贫病无医而“泪尽而逝”,一书只写出了半部。他的人生也应当是极苦难的,可在《红楼梦》中,六安茶、老君眉茶、女儿茶、龙井茶、枫露茶,款款名品亮相,好喝极了,还借刘姥姥之口说:“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曹雪芹也不言茶苦涩。

是白居易吗?此公天资聪颖,五、六岁的时候便能学着作诗,九岁已“谙识音韵”。十六岁时,他的诗才已被当时的大诗人顾况所欣赏。因家境贫困,直到二十七岁时才到长安应试。四十四岁被贬,到七十岁时,又任刑部尚书,可谓仕途迭宕,命运多舛。此公爱茶,一生不离左右,“穷通行止常相伴”,早上要喝一碗、中午要喝一碗,午睡完要喝一杯、晚上要喝一碗、吃完饭要喝上两碗,酒后更要喝一碗。被贬后更是自己种起茶来。如此看来,此公喝茶,定是苦涩相伴左右,“老来齿衰嫌桔酸,病来肺渴觉茶香”,到了晚年,他的感受却只是一杯茶香了……

横亘的是岁月的轮回,丰富的是我们的梦寐,伤痛的是我们的旅途。旅途,我们并不苦涩,因为我们还有清茶相伴。

不错,是清茶。清茶,天生就是苦涩缠身,却尽情释放。我们呱呱落地之后,美好总是前辈描绘的秀色,诱惑着我们前行的脚步。清茶,总是用丰厚的滋味浸润我们的脚步,苦涩的、清香的,都是人生的一个伴,一口清心剂。

爱茶之人,无论茶自何来?茶味多浓?味多丰富?渴求的就是那份清心。那份清明必是在滚滚红尘中蕴涵着的悠远,沉沉浮浮中自有一番精彩的述说。

南方的夏,夜风依然含着淡淡暑气,身体的汗微微渗出,杯中的茶味已经完全调适了味觉,似味又不是味,远方一串串车灯移动,电视上忽然飘出很美的女中音“……唱歌的人不许掉眼泪……听歌的人不许掉眼泪……”那一瞬,鼻竟然酸了,眼也有点涩了。

难道是我在说茶之苦涩?回首往事,回忆过去的脚印,自怜是大抵的,因为外扬的冲劲,遭遇了风催雨残,因为专注于美好,失去过很多的理解,怨过天也恨过地,一度让青春无语。努力的积绽,每一节的顿挫,每一浪的起伏都在讲述精彩的故事,只要骨子里的坚韧依然,苦涩也是精彩的美化师。既然有所求,必须有所苦涩,要不何来那丝丝扣扣的纪念呢?

我也不言茶苦涩,因为我爱浓茶,唯有浓才让我感受到好,浓茶浓情,苦点算什么?涩点又如何?活着,就是一个历程,甜可以历,苦照样也得历,不然何来精彩?

孔子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摘自2016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谢忠荣(广东阳春)】

乾隆皇帝的茶事

诸位茶虫可知道,乾隆皇帝作为这么一位喜欢在古代书画真迹留白上满满盖戳的鉴赏家,这么一位对瓷器品味独特以至于被现代的网友欢乐追捧的花式审美者,在喝茶品茗这件事儿上,却是出奇地云淡风轻。


他所创制的茶事格调超群,即使放在整个茶文化史上也不遑多让。



乾隆皇帝曾经自创了一款茶,名叫:三清茶,是用松子、梅花和佛手泡的茶。乾隆十一年(1746)秋巡五台山,回程时路过定兴,遇到一个雪天,乾隆皇帝雅兴很高,搜集雪水,在毡帐中烹煮这款他人生的最爱。


还作了一首《三清茶》诗:“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烹以折脚铛,沃之承筐雪……”如此高古的品味,实在令人称奇,比《红楼梦》里那位用梅花上的雪水烹茶的妙玉也不逊色。


乾隆四十六年(1781),在《咏嘉靖雕漆茶盘》的诗注后,他这样写道:“尝以雪水烹茶,沃梅花、佛手、松实啜之,名曰三清茶。


纪之以诗,并命两江陶工作茶瓯,环系御制诗于瓯外,即以贮茶,致为精雅,不让宣德、成化旧瓷也。”


嗯,诸位茶虫们理解得没错,茶的故事又回到了乾隆皇帝对花式瓷器的热情中了。他下令让工匠制作了一些喝茶的瓷杯,杯子的外围环绕着自己的诗句。


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这杯子很精雅,比起宣德、成化的瓷器来一点也不输。看图说话:


定制了这么多瓷杯的乾隆皇帝要怎么使用这些杯子呢?他又有新发明:三清茶宴。


这不同于一般昭示皇恩浩荡的酒宴,而是邀请皇帝心中认定的最有文化品位的侍臣一起来品茶、作诗。

茶宴举办的日期在每年正月上旬,由皇帝亲自择吉日以定。与宴名单的确认也有既定流程,一般先由奏事处首领太监事先晋呈名单,由皇帝裁夺圈定,确认之后太监再奉旨将名单交给奏事官,宣召有关臣工按时入宫。


茶宴举行的当天,奉旨进宫的大臣提前两个时辰到达,由宫殿太监引入。席间所用果品虽然为了配合茶宴特地清淡,但是也会提前甄选准备,同时,也会为与宴者准备好笔墨纸砚。


宴时,诸臣朝服衣装,鱼贯而入,叩首皇帝,按序入座,清乐响起,三清茶方始奉上,之后便是乾隆皇帝品茶、赋诗,臣工传阅,依韵恭和。


如果皇帝心情特别好的话,就会把三清茶诗瓷杯赏赐给侍臣。比方说参加过三清茶宴的著名才子纪晓岚就曾经获赠过这样的杯子,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涕零之情,他连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是这么写的:


红沁丹沙白腻脂,越窑风露满花瓷。

凡茶不敢轻煎注,上有君王自制词。


——

《侍宴重华宫联句赋·蒙赐三清茶盏恭记二首》其二


看官没看错,纪晓岚对这个赏赐的杯子有点诚惶诚恐:花瓷上满满的自制词,在这样的神物面前,怎么能轻易使用普通茶叶呢?


这样的高端定制,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无从安置,除了“蒙赐”、“恭纪”之外,只能永远地供奉起来了。


其实茶宴这件事,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涵而言,在中国传统的饮茶文化中规格一直是很高的。茶宴源于魏晋,正式记载则见于中唐。

《茶事拾遗》记载“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与友人一起举办茶宴,当时很多诗人的诗作中也明确出现了“茶宴”之说。宋代“以茶会友”逐渐成为文人之间相互酬唱的风雅之行。帝王家办茶宴,唐太宗、宋徽宗都很知名。论及席间风雅,清代康熙朝也已有召集文臣学士与宴赋诗之事。


然而,乾隆皇帝的三清茶宴自有超越前代的独到之处。他钦点文臣中能诗者十八人与宴,暗喻“十八学士登瀛洲”之意,后来增至二十八人,喻合二十八星宿。


茶宴中,更采用他个人创制的三清茶款待侍臣,只布果盒为席,不及其他肴馔,席间饮茶品茗,有清雅之意,亦寓清廉之意。可以说,正像赏鉴书画、督造花瓷那样,乾隆皇帝用自己的独特审美和文化情怀,又将传统文化中的茶事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事实上,乾隆朝的茶宴韵味独特,也的确蕴含着诸多传统文化的元素:“三清茶”既有文人逸士“雅”的一面,“三清茶宴”也有以帝王之尊亲贤礼人的一面。


十全的乾隆就是这么有个性有创意,一生作了四万首诗可不是盖的,他永远文思如喷泉。


文思从哪里来呢?一杯醇香普洱茶就有了!



《烹雪用前韻》

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来足夸雀舌。

点成一椀金筌露,品泉陆羽应惭拙。


这是乾隆皇帝对普洱茶的高度赞誉,他还创造了以普洱茶为中心的新茶道。此外,酷爱炫耀天朝大国风范的乾隆,给外国使臣的礼品也是普洱茶。


乾隆创造以普洱茶为中心的新茶道


这么说,大红大绿接地气的乾隆帝,品鉴能力也是很可以的嘛,至少在品茶鉴茶能力上,值得一个大大的点赞。


乾隆喜欢普洱茶的历史人尽皆知,但乾隆也是一位带货达人,这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


这个故事发生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当时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为了加强与中国的贸易,便派遣外交使节马嘎尔尼率领一支庞大的使臣团前往清帝国拜会乾隆皇帝,这也成为中英外交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


马戛尔尼带领天文数学家、艺术家、医生以及士兵组成的使团,携带最能代表英国文明的天文、地理仪器、车辆、船式等“贡品”出使中国。1793年7月1日,马戛尔尼一行在舟山登陆,短暂停留后,从外海入天津,然后进京。马嘎尔尼带来的西洋礼物,让乾隆皇帝龙颜大悦。


为了彰显清帝国的威严,乾隆也准备非常丰厚的礼品,在这些礼品当中,普洱茶(金瓜贡茶)赫然在列。不知是出于对普洱茶的偏爱,还是因为普洱茶的贵重,乾隆分批、多次加以赏赐英国使臣团。在这几份礼单中,多次出现了团茶、茶砖、女儿茶、茶膏、大普洱茶团(可能是饼茶)等与普洱茶相关物品,可谓是一次全方位的推广。


如今这段记载已经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今日旧事重提,就是希望大家能够记得,两百多年前,有一位叫做爱新觉罗弘历的帝王亲自带货普洱茶。

 

文章最后,附上当时的礼单,供以大家参考:


  附录:

 

  赐该国王百花蟒缎二,袍缎、线缎各四,紫檀彩漆铜掐丝珐琅龙舟仙台一,玉器八,玛瑙盂盘一,瓷器二百有二十,漆器三十七,葫芦器十四,文竹挂格、棕竹漆心炕格各二,花卉册页二,画绢二十,洒金五色字绢笺纸、白露纸、高丽纸各二十,墨六匣,各样扇四十,普洱茶团八,六安茶八瓶,武彝茶四瓶,茶膏、柿霜四盒,哈密瓜乾、香瓜乾各四盒,藕粉、莲子各二盒,藏糖三盒。

 

  随敕书赐国王龙缎三,蟒缎二,妆缎七,百花妆缎六,倭缎三,片金缎二,闪缎、袍缎、蓝缎、彩缎、青花缎、衣素缎、线缎、帽缎各四,绫、纺丝各二十二,罗十三,杭绸七,画绢、白露纸各百,洒金五色绢五十,五角笺纸、高丽纸各二百,宫扇十三,十锦扇百,连三香袋四盒,十锦香袋八盒,锦香袋四盒,香饼四盒,普洱茶团四十,茶膏、柿霜各五盒,哈密瓜干、香瓜干二盒,武彝茶、六安茶各十瓶,藕粉、莲子各三盒,文竹炕桌二,雕漆炕桌二,挂灯十二,墨二十匣;


图片



  正使龙缎、帽缎各一,妆缎、倭缎各二,蓝缎、青花缎、彩缎、杭绸各三,绫、纺丝各六,茶叶二瓶,茶膏二盒,砖茶二块,大普洱茶团二,刮膘吉庆一架,青玉全枝葵花洗一,玛瑙葵花碗一,玛瑙葵花碟一,藏糖二匣;副使龙缎、帽缎各一,妆缎、蓝缎、倭缎、青花缎、彩缎、绉绸各二,绫、纺丝各四,茶叶四瓶,茶膏一盒,砖茶二块,女儿茶十,白玉全枝蔡花洗一,花玛瑙菊花瓣碗一,葫芦器藏糖二匣;

 

  副使之子龙缎、妆缎、倭缎、青缎、蓝缎、锦、漳绒、帽绒各一,绫、纺丝各三,绉绸二,茶叶二瓶,砖茶二块,茶膏一盒,女儿茶八,藏糖一匣;

 

  总兵官、副总兵官二员,每员龙缎、妆缎、倭缎、蓝缎、青缎、帽缎、锦各一,绫、纺丝各三,绉绸二,茶叶三瓶,砖茶二块,茶膏一盒,女儿茶八,藏糖一匣;


图片



  通事、管兵等官四员,每员龙缎、妆缎、漳绒、锦、蓝缎、彩缎各一,绫、纺丝各二,茶叶二瓶,砖茶二块;

 

  代笔、医生等官九员,每员龙缎、妆缎、锦、漳绒、蓝缎、彭缎、绫、纺丝各一,茶叶二瓶,砖茶二块;

 

  贡使从人七名,每名绫、绸各二,布四,银十两;


  吹乐、匠作、兵役等六十七名,每名绫、绸各二,布四,银十两;内地护送官二员,大缎各二;

 

  贡船留存管船官五名,每名回子布、高丽布、波罗麻、兼丝葛各二;

 

  留存贡船兵役水手共六百十五名,各高丽布、回子布、小增城葛、波罗麻各一。

穿越“大观园”,品味红楼梦中茶——六安茶篇

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静室花解语,品茗话短长。

对于我们爱茶之人,会发现《红楼梦》的字里行间弥散着茶叶的甘洌醇厚、茶具的精致繁复、茶点的新奇精巧……

据统计,《红楼梦》中出现了龙井茶、六安茶、杏仁茶、枫霜茶、老君眉、女儿茶等各种各样的茶。

我们将带各位茶友“穿越”大观园,一一品鉴红楼梦中茶。

今天是第三杯茶——六安瓜片。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写到: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初看似是对六安茶的否定,实际上这个情节也展示当时六安茶的受欢迎程度。

大观园中最德高望重的贾母叫妙玉把好茶拿来,妙玉奉上六安茶,正说明当时六安茶珍贵。

六安瓜片的由来

六安茶一般是指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来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六安瓜片在所有茶叶中是最特别的地方是它是唯一一种无茎无梗,单片生叶的茶叶。形状扁平,叶面较大,像葵花子,慢慢被叫成了“瓜片”。又因为产自六安市,六安瓜片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六安瓜片在唐朝时被称为“庐州六安茶”,庐州是今天的安徽合肥,历史上庐州管辖过六安县,唐朝时六安茶被庐州上贡于中央,所以唐朝有记载为“庐州六安茶”。明朝始称“六安瓜片”,作为绿茶品种之一,被当作上品茶,极品茶。清朝是六安瓜片名盛之时。

新中国成立后六安瓜片的地位也不下降,被当作贡茶并有时会作为国礼赠送给他国。比如在197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博士首次访华,六安瓜片就被作为国品礼茶馈赠,这里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缓和当时两国的矛盾,也使六安瓜片作为我国名茶之一的地位更加稳定。

六安瓜片的制作工艺

六安瓜片能和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等同称为我国十大名茶,它的另一个“过人之处”便是它的制作工艺。

首先六安瓜片产自安徽六安市的低山丘陵,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 太阳照射,光能资源丰富,降水多,湿度大,土壤类型复杂,不同产地土壤类型有差别,加上气候光照等条件影响,使得此地的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六安瓜片的品质就高了。

品种最高的六安瓜片是在谷雨前后采摘的,这时的茶叶内含物丰富,成茶香气浓郁。采摘标准主要以一芽二三叶为主,人民多数习惯称为“开面”采摘。再者,要对采摘好的茶叶进行筛选,分为三类,嫩叶,老片和茶梗。然后是制茶过程,在茶叶进行过摊开散热放凉之后,嫩叶炒成“银针”形,茶梗炒“针把”,然后叶片分为老嫩片,炒制“瓜片”。这种制作工艺在我国绿茶初制工艺是即独特又最为科学的一道工序。

把采摘的茶叶分开,即可保证品种,也干净卫生,提高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六安瓜片的冲泡

准备一壶开水,一只透明玻璃杯,然后用开水清洁杯具,将3g六安瓜片投入玻璃杯中,茶水比例为1:50,然后向杯中注水七分满,顺时针旋转杯身,静候3分钟,待茶浸润舒展开后,即可品饮六安瓜片,茶汤饮用至茶杯1/3处,即可再次续水饮用。

如果想了解更多《红楼梦》中的茶世界,那你一定不可错过2021年4月23-26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1、3、11号馆第13届北京茶博会现场举办的“满纸茶香今何在——首届寻找“红楼梦中茶”大型文化活动”。

本次活动将通过3大主线、6场活动推动红楼梦与茶的深度融合,茶友们可以现场品味《红楼梦》书香与茶香的交融,更有  《红楼梦》知识竞答、文化论坛讲座、红楼梦现场游园会等各类趣味体验式活动精彩纷呈。

活动主题:传承经典,回味茶香

支持单位: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北京马连道建设指挥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

学术支持单位:北京曹雪芹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组委会

注:文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委员会,图源网络,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