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凌云白毫茶的市场前景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凌云白毫茶产业发展背后的政协故事

“凌云白亳茶产品金毫喜获世界特别金奖,世界排名总分第四”这是从今年4月15日至16日在2023北京国际茶叶及茶艺博览会暨第八届亚太茶茗大赛感官审评北京马连道京华茶叶评审会上传来的好消息。曾为朝中茶叶贡品、号称名茶之母的凌云白毫茶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凌云县有一个美丽的别名叫“茶乡凌云”,连绵不断的群山终年云雾缭绕,亚热带季风吹拂,四季气候温和适宜,雨水充沛,土壤肥沃、结构疏松,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山脉间承载着纵横交错的江河,......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着各种生机勃勃的物种,凌云白毫茶就在这样的山间生长了千年。


一张叶子,承载着千万人的口粮。多年来,凌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注重抓好绿色生态有机茶这篇大文章,着力推进茶叶产业高效发展和品牌提升建设,进一步打牢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凌云县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融入乡村产业振兴主战场,为茶叶产业提质高效发展找短板、寻良策、发好声,演绎了许多履职为民的政协故事,使白毫茶产业成为茶乡人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抓调研,建良策

如何在生态凌云建设中打造“金山银山”?让一张张飘香四溢的白毫茶成为一方致富产业,是近年来凌云县政协在开展“乡村振兴委员行动”中一直在思考的课题。在县政协委员花名册中,有从事种茶的、有制茶的、也有泡茶的,还有许多是饮茶的。多数委员对茶叶很了解,但又很陌生。陌生的是对茶叶产业发展的前景、制约瓶颈和创新突破等搞不清、不知情、不关注。在推进系列委员专项行动中,凌云县政协把焦点聚到茶叶产业发展上,积极引导和支持委员发挥优势、特长,关注和参与助推茶叶特色产业发展。委员们主动作为,深入调查研究,寻找发展良策。通过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助推茶产业发展,先后向大会提交《关于推动生态茶园建设的建议》等11件提案,这些提案或从茶园管理、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或从营销渠道、培训指导、政策扶持等各方面进行建言,其中有5件被列为县政协重点督办提案。“今年我的茶园面积获得政府以奖代补的资金补助,在茶园管理上还获得技术指导”凌云县加尤镇茶农杨大妈激动地说。在县政协的跟踪督办服务下,一部分意见建议被吸纳到职能部门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助农增收具体措施当中,如茶叶品种改良、低产改造和产业以奖代补等已经惠及更多茶企、茶农。


铸品牌,增效益

品牌决定品质,品牌成就大产业。为打造凌云白毫茶品牌,增强茶叶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白毫茶知名度,凌云县政协找准切入点,精心谋划协商议政课题。先后组织政协常委和有关委员深入辖区内产茶基地和茶叶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各位茶农、茶叶老板在发展茶叶上有什么困难,特别是在品牌打造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意见,请尽管说出来”“建议整合全县各个茶叶加工厂,实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宣传”在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就茶叶品牌问题充分听取基层茶农、茶企意见,找寻破解品牌打造诸多堵点、痛点的“金钥匙”。为学习借鉴外地产业品牌打造先进经验,还组织委员到西林、乐业等县考察“取经”,撰写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召开政协常委议政性专题协商会议,围绕“茶叶品牌提升,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议题,安排5名常委分别作了《做强茶叶品牌助力农民增收》《凌云白毫茶高质量发展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思考》等发言,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领导到会议现场进行回应。“品牌需要品质作为支撑,茶叶产业要增效离不开品质、品牌的保障。建议扭住茶叶品质的有效提升和品牌影响力的牵引,把凌云白毫茶这个公共品牌做实打响”凌云县政协主席罗胜明强调。县委对县政协提交的调研协商成果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召集县委农办、农业农村局等进行集中研究,出台了推动“凌云白毫茶”公共品牌落地的系列政策措施。


强培训,做代言

如何让凌云白毫茶家喻户晓、进入寻常百姓家,带动全民养成知茶、爱茶、饮茶、讲茶的良好习惯?“我提议,把制茶泡茶技艺作为今年委员培训的必修课”“通过培训,让委员知茶、饮茶和讲茶成为示范,带动全社会参与我县茶叶拳头产业发展”“增加茶叶产业考察学习内容,提升委员参政议政水平,进而为茶产业呼吁和代言”,这是今年一季度召开县政协常委会议审议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和工作要点时听到最多的声音。为发挥委员主体作用,集智聚力助推茶叶产业走出去、品牌影响力提上来,2023年7月,凌云县政协与县乡村振兴局携手联合举办凌云县白毫茶特色产业技能人才专题培训班,安排150余名政协委员分批次参加专题培训。从产业发展的专业角度精心安排了《中国茶文化发展史茶叶基础知识》《六大茶类制作技艺及品质特征与健康》《凌云白毫茶发展历史》《盖碗冲泡行茶技艺、壶泡法行茶技艺》《茶席美学与运用、茶事商务接待礼仪》等内容,邀请茶业知名专家授课,对全体政协委员和全县部分干部职工进行茶知识普及。培训期间,县政协还向全体政协委员发出“茶业振兴委员行动”倡议书,号召委员们做到“四个主动”:即主动了解茶文化,做凌云白毫茶的“内行人”。主动学习茶礼知识,做凌云白毫茶的“普及员”。主动养成饮茶习惯,做全民饮茶的“推动者”。主动推广茶产品,做凌云白毫茶的“代言人”。“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懂得了茶叶还有那么多的学问和对人体有这样多的养生益处”“作为政协委员,我将积极响应政协组织号召,传承‘以茶促智、以茶养性,以茶养德’的茶文化精髓,多做凌云白毫茶的宣传者,多讲凌云白毫茶的故事,多发政协助推茶产业发展的好声音。”委员们参加培训后纷纷表示。


据了解,凌云白毫茶拥有“色润、毫多、香高、味醇、耐泡”等特点,目前已成功开发出绿、红、青、白、黄、黑六大茶类的20多个系列产品。有茶园面积11.2万亩,有机茶面积2.3万亩;茶叶种植面积、人均产茶量居广西前列,全县有5.6万人从事种茶、制茶、售茶等,小小茶叶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2023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干茶产量3089.32吨,产值达3.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2%、22.74%,茶农户均收入3.84万元,同比增长10.16%。

随着凌云白毫茶产业链不断延伸拓展,美丽茶山将逐步转化成金山银山。一幅茶叶香、农民富、乡村美的画卷正在桂西大地上徐徐展开。凌云县政协在深入推进系列委员行动中也必将持续讲好政协动人的故事,递交满意的履职答卷。

文字丨阮孟霖 刘海燕

来源:壮志凌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广西凌云:采冬茶促增收 有机六堡茶前景可期

12月9日,天刚刚亮,李荣书骑着自己的摩托来到位于百色市凌云县加尤镇央里村的茶园采冬茶。做了10年茶农,今年还是他第一次采冬茶。

“往年9月底就没有茶采了,但今年10月到12月还可以采茶,采一天大概有200元,3个月大概多15000元的收入。”李荣书笑着说,早上采茶,晚上拉去茶厂卖,当天就能收到钱。

李荣书在浪伏有机茶园采冬茶。人民网记者 沈泉池摄

李荣书口中的茶厂就是浪伏。早在2000年,浪伏就在凌云县建成广西首家有机茶园。“以前没发现冬茶的好,都把它当肥料留在大地了。”广西浪伏六堡茶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农艺师黄大雄笑着说,他同时也是凌云白毫茶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采冬茶就是采当年五六月份长出来的茶叶,我们发现这些茶叶经霜打以后多糖多酚类等内含物比较丰富,加上我们多年研究的积累,在技术和制作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使得我们可以用冬茶来制作冬季有机六堡茶。”黄大雄介绍,目前他们围绕茶科技率先制作出来的蜜香有机六堡茶比较受年轻人的喜爱。

“开展采冬茶还有更重要的意义。”黄大雄说,自己是茶农出身,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凌云人。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漫山遍野的茶叶,成为乡亲们致富的“金叶子”。往年,采茶主要是一年中的3月至9月,另外5个月茶农需要另外找收入,开展采冬茶不但能额外增加茶农3个月的收入,也解决了企业加工人员冬季就业问题,茶农和加工人员增收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效益。

黄大雄(左)在传授徒弟手工制茶技艺。人民网记者 沈泉池摄

茶农罗宗等给记者算了笔账。“我们两夫妻采冬茶一天大概有300多元的收入,多三个月的采茶,一年增加差不多3万多元的收入,我们当然乐意了。”罗宗等说这话时满脸的笑容。目前在浪伏小镇采冬茶的茶农有100多户。

制作六堡茶周期长,收益慢,但市场前景很好,对企业来说核心是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资金方面要感谢桂林银行,今年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贷款,给茶农开设账户,每天茶农采茶的收入,直接从银行划到茶农账户上,银行相当于我们企业的出纳员,这样的服务太好了。”广西浪伏六堡茶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国包说,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就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干,预计今年企业同比增收15%,实现总产值约8000万。

“我们针对凌云县白毫茶制定了‘白毫贷’,今年下半年贷款资金近2000万元,有效解决了茶企、茶农资金短缺的困难。”桂林银行百色凌云支行行长黄凤说,为更好的服务村民,银行专门在央里村设立了金融服务点,村民可以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金融服务。

据了解,茶产业是凌云县的特色农业产业,茶叶总面积达到12万亩,有机茶面积2.3万亩,当地涉及种茶、制茶、售茶,从业人员占全县总人口的22.5%,是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凌云白毫茶更是声名在外。

制作好的有机六堡茶存放在地窖里。人民网记者 沈泉池摄

“凌云白毫茶能作为6大茶类的原料,通过不同的工艺,制作出品质非常优良的茶,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做了一辈子的茶,黄大雄深有感触地说:“家乡有这样的好东西,一定要守正创新,守住传统、守住品牌,在制茶工艺上不断探索创新,制作出更好的产品。”黄大雄对此信心满满,这样的信心也来源于有机六堡茶在市场上的表现。近年三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浪伏有机六堡茶仍以30%的销量逐年增加,前景可期。

近年来,广西从顶层设计出发,积极构建六堡茶全产业链体系,茶产业从小到大不断蓬勃发展,“广西六堡茶”企业正抱团开拓市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来自南宁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六堡茶已经成为广西在海外最受欢迎的产品,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

来源:广西六堡茶网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探秘六堡茶制作过程

据南宁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六堡茶成为广西在海外最畅销的产品。六堡茶是如何制作的?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来到广西百色市凌云县的浪伏小镇,探秘用冬茶如何制作六堡茶。

采茶、摊青、杀青、揉捻、干燥、渥堆、晾干、压饼、陈化……记者跟着茶农和制茶工人体验了一天制作六堡茶的工序。

广西浪伏六堡茶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农艺师、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副会长黄大雄介绍,六堡茶也属于黑茶类,最早的“黑茶”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因成品茶的外观逐渐呈黑色而得名,汤色红浓透亮,茶底呈黑褐色,茶味甘厚绵柔、醇正红润。不同产区各有千秋。香型根据不同产区、不同厂家分别有糯香、蜜香、菌香、松香、槟榔香等丰富的各种香型,千姿百态。目前广西正在演绎着多彩六堡技艺。而凌云白毫茶制作成的六堡茶比较特殊,是递进式香型,即三年内富有蜜香,四至六年特别紧压茶糯香更明显,八年以上则聚蜜香、糯香、菌香为一体的复合香型,很有层次感,目前蜜香型比较受年轻人的喜爱,每年以30%销量递增,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广西从顶层设计出发,积极构建六堡茶全产业链体系,茶产业从小到大不断蓬勃发展,呈现量价齐飞、产销两旺的高速发展势头。2021年,六堡茶综合产值110亿元。2022年,六堡茶公用品牌价值37.64亿元,居广西茶叶第1位,被评为2022年中国茶叶最具品牌发展力品牌。

清晨,当地茶农上山采冬茶。人民网记者 沈泉池摄

茶农把当天采得的茶叶拉到茶厂。人民网记者 沈泉池摄

茶叶上机摊青,促进茶叶挥发青草气,水分适度散发,多酚类等物质适度转化。人民网记者 沈泉池摄

茶叶通过杀青机,破坏茶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氧化,挥发水分,增加茶香。人民网记者 沈泉池摄

机器揉捻,揉成条形,同时造成茶叶细胞破碎、茶汁溢出,溢出的茶汁附着在已成形的叶表面。人民网记者 沈泉池摄

烘干后的茶叶,进一步促进茶叶的色、香、味的形成。人民网记者 沈泉池摄

渥堆,这是黑茶制造中特有的工序,“渥”是指将茶叶洒上水。“堆”是指将茶叶堆起来,茶叶经过渥堆后碳水化合物、水化果胶、水浸出物增加,茶多酚降解,这些变化使茶汤变得甘、滑、醇、厚。人民网记者 沈泉池摄

这是经过60渥堆发酵后的六堡茶。人民网记者 沈泉池摄

渥堆发酵可以把六堡茶压制成饼状,方便储存。人民网记者 沈泉池摄

压制好的六堡茶放入地窖陈化,根据品质的要求陈化的时间不同,至少180天以上。人民网记者 沈泉池摄

来源:广西六堡茶网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