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李记谷庄普洱茶质量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李记谷庄1900,不只有好茶,还有传承百年的家族茶文化

百年老字号、云南省著名商标“李记谷庄”昆明老街形象店,2018年6月底在历史悠久的文明街开门营业。篆体书写的黑底金字招牌,配以隽秀的英文,与古色古香的老街道相映成趣。这个历经百年风雨,浓缩了中国西南世纪沧桑的老字号品牌,开启了一段崭新的历程。今天为大家讲述“李记谷庄”品牌故事第2期。

品牌故事(第2期)


上次说到,李记谷庄在第二代传人李学秀手上,发展迅速而达到全盛,成为畅销的边销茶、外销茶和内销茶,尤其受少数民族欢迎。到了第三代传人李发其时,刚好碰上“统购统销”时期,私家作坊一律被废除,李记谷庄的制茶技艺只能秘而不示于世。


1.


几十年后,李记谷庄创始人李文相的第四代孙中,出了一个名叫李明的人物,他自少年时便在外打拼。


2005年,在外拼创了20多年的李明回到小景谷,投资千万,建了一座明清风格建筑特色的茶厂,作为李记茶业的第四代传人,矢志秉承先人的制茶工艺,弘扬李记茶业的遗风。



茶厂开起来后,李明注入现代卫生、生态标准,定下了“三为”“四严”“五确保”的生产纲领,为李记谷庄再续百年前的辉煌打下了坚实基础。


2.


“三为”即为李记谷庄的百年品牌负责、为李记谷庄百年树立的信誉负责,为李记谷庄茶的消费者负责。这是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的担当和责任。“四严”即严把原材料采购关;严把卫生标准关;严把加工规范关;严把出厂检验关。




李记谷庄的原材料,均来自景谷县景谷乡海拔1860米的无量山系大叶种老树晒青毛茶。这种茶芽长而壮,白毫多,银色争辉,叶片大而柔软,新稍生长期长,持嫩性好,所含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茶氨酸和水浸出物含量都高于一般中小叶种茶。

 

卫生标准方面,李记谷庄更是做出了多方面的创举。



以前,茶农们晒茶,都是随便铺一张席子,就放在地上晒,灰尘、鸡屎满地。李记谷庄建起之后,要求茶农们必须离地晒茶,晒茶的周围必须围起篱笆。

 

以前,茶农用一条口袋装了茶叶之后装化肥,装了化肥又装谷子;一口锅,炒菜煮饭之后煮猪食,用完之后又炒茶,这在无形中影响力普洱茶的品质,李记谷庄为此建造初制所,统一发放口袋,统一发放铁锅,做了60000条装茶的专用口袋,免费送给当地茶农,又买了5000口炒茶铁锅送到茶农家里,改变茶农不良的卫生习惯,这样一来,就完全改变了茶农杀青不注意卫生的习惯,大大提升了茶叶的品质。

3.


加工规范方面,李记谷庄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流程,离地发酵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传统的普洱茶发酵是在地面,导致茶叶接触地面而腐烂,变质,结块,影响茶叶的品质和口感,甚至大肠杆菌超标,不卫生,还会囿于天气的变化而导致发酵质量受影响。离地发酵,采用不锈钢板将茶叶隔离地面发酵,扬长避短,让茶叶发酵达到最好的效果。



走在李记谷庄的茶厂里,你会看到工作人员都穿着统一的帽子和鞋套,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在专心地工作。清洁车间里无灰尘无死角,全面呈现出一派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普洱茶企业的风貌。严格的流程管理,以及食品、安全、卫生等方面的严格把控,让李记谷庄有底气打出了自己的“五确保”。



“五确保”即确保购进的原材料农残留不超标;确保加工的茶叶都是大叶种老树茶;确保加工流程全卫生控制;确保产品不含杂物异物;确保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家标准。这样的要求,与其说是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不如说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自我造血。



每一步的精耕细作,让李记谷庄这个百年品牌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到了今天,李记谷庄茶的经销商已经遍布全国两岸三地,并在检疫检验极度严苛的日本、韩国、美国等地,都开设了经销机构。



“若有广大的心,一片茶叶,也可以跨泰山、超北海,与千里外的知音相逢聚叙。若有细腻的情,一片茶叶,也能润灵台、破孤闷,与我们最微细的心思相会同行。”创业维艰,李记谷庄之所以有今天的百年声誉,是其先辈卧薪茹苦、舍生创业所塑造起来。李记谷庄到了今天,不只有好茶,它还拥有传承百年的家族茶文化。


“三茶”统筹 茶香四溢——普洱市茶产业发展综述

峰连天际边,茶香绕山间。四月的普洱景迈山,茶香馥郁,连绵起伏的古茶林、生态茶园里,一丛丛茶树在云雾之间吐出新芽,腰挎竹篓的茶农在此间穿梭,指尖翻飞忙着采摘的是新一年的春季茶,一幅“人勤春光好,茶香促共富”的画卷在景迈山徐徐展开。

近年来,普洱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茶统筹”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抢抓发展机遇,写好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三茶统筹”大文章,全市茶产业持续壮大,进一步确立了茶产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主角”地位。

宁洱县贰龙山茶园。(饶雪松摄)

一片叶子托起茶农“致富梦”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茶产业是普洱市第一支柱产业,漫山遍野的现代茶园、生态茶园,生机盎然的古茶山、古茶林,成为普洱绿水青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边疆少数民族增收致富的“靠山”。

“我家有古茶林30多亩,生态茶50多亩,今年由于天气干旱,春茶不论是色泽还是口感都特别好,加上我家是手工制茶,卖的价钱也高。目前,景迈山上古树茶每公斤在1000元左右,生态茶每公斤在300元左右。”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芒景村芒景上寨村民小组茶农南俊杰一边忙着炒茶一边高兴地说。在芒景上寨村民小组和南俊杰一样享受茶叶丰收喜悦的还有茶农艾先,“我家生态茶园有30多亩,古树茶10多亩,是茶叶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你看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楼,开上了轿车,生活质量一点不比城里差。”艾先难掩丰收的喜悦。

为进一步促进茶农增收,近年来,普洱市大力推进茶产业基地有机化、加工标准化、企业集约化、市场品牌化,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全市茶产业整体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普洱市坚持把第一车间建在茶园,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茶园改造,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达60.4万亩,获有机认证企业300户、证书388张、认证产品678个,认证企业和认证证书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图片景迈山古茶林。(周思雨摄)

同时,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向世人展示了“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案例”。澜沧古茶港交所正式上市,成为中国普洱茶第一股。普洱景谷李记谷庄茶业有限公司入选中华老字号拟认定名单。共有15家茶企业入选云南“绿色品牌”目录,澜沧古茶、祖祥、龙生、天士力帝泊洱,先后上榜“云南十大名茶”,澜沧古茶跃居云南绿色食品十强企业,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创新攻坚、茶咖农合作社筑基”的茶咖产业市场主体“新雁阵”。2023年,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普洱市制定《普洱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了《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为普洱茶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目前,普洱市茶园总面积达209万亩,综合产值450亿元,茶叶初制所2192个,茶叶SC企业387户,规上企业20家,茶农人数111万人,茶农人均收入近7000元。小小茶叶托起了茶农“致富梦”。

图片春芽。(饶雪松摄)

科技加持提升茶产业“含金量”

如果说茶产业是一艘船,那么茶科技、茶文化就是这艘船的双桨,为茶产业“乘风破浪”提供动力。

普洱茶的好品质,源于环境、成于科技。普洱拥有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普洱茶学院、云南农大热作学院、普洱学院、中国热科院云南研究院、普洱茶研究院等多家教研、质检机构,已成为科研、教学、服务保障机构最集中的地方,形成了部门协同、工作联动、资源共享、产业互助的发展格局。

普洱祖祥高山茶园基地。(思茅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普洱,依托中国工程院刘仲华院士专家团队及普洱科技特派团科技力量,培育了一批支撑茶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专业人才队伍和熟练技术工人。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普洱茶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研发了以大叶种茶为主要原料,复配其他植物资源、果汁、代糖等其他特色食品原料的新型茶饮产品2个,目前两款产品已完成中试。思茅区茶产业发展大数据平台及智慧茶山物联网提升改造项目硬件与软件配套调试和上线测试工作已完成,目前已有3家茶企业开展系统试运行。

思茅区打造智慧生态茶园。(思茅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谁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谁就拥有产业发展的明天。截至2023年,普洱市建成茶树种质资源圃34亩,收集保存大叶茶种质资源2117份,基本完成了云南濒危大茶树的活体保存工作。建立了种质资源数据库,筛选出特异资源20多份。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与浙江大学茶学系联合开展野生茶树驯化试验,有望选育出野生茶树新品种,填补国内没有野生茶树驯化品种的空白。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先后选育出“云梅”“云魂”“矮丰”“普茶1号”“普茶2号”五个省级茶树良种,尚有普研1号、普研2号、秀芽、大叶黄冠等一批待审定品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全市良种茶园面积80余万亩,其中良种推广面积最多的是云抗10号,其次是雪芽100号,零星推广的有紫娟、普景1号、景谷大白茶、景谷大黄芽等一批新品种。

技术成果只有转化,才能推动产业发展。目前,市茶叶科学研究所获得专利20余项,并将相关研发成果进行转化,解决了普洱茶产业发展方面的诸多难题,为普洱茶实现清洁化、机械化、数字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红茶加工数控技术与推广”项目成果的推广,每年新增纯收益11250万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文化带动激活茶产业“软实力”

尘园、普洱花弄里、不苦茶馆、普洱非遗会客厅、银生茶庄园、中华普洱茶博览苑……在普洱,一个个古朴典雅、茶香萦绕的茶馆随处可见;一处处茶庄园、茶景区熠熠生辉,吸引着各界人士、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悠久的种茶史、制茶史、饮茶史,在普洱各地孕育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今天,这些由茶产业衍生出的茶文化,又促进了茶产业发展。

银生茶庄园。(思茅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普洱市不断加快茶旅有机融合,以茶兴旅、以旅促茶,茶旅融合成为带活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和谐发展的特色路径,茶文化旅游人气逐年攀升。

今年春节,各茶庄园游人如织,游客身处郁郁葱葱的茶园之中,开启茶香之旅。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区推出穿越古茶林徒步活动、新春茶会、非遗技艺展示、民族服饰旅拍等活动,为游客提供美好的茶旅体验,游客均突破4万余人次,旅游收入创历史新高。普洱打造的“无界茶生活”主题茶会,是一个以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交流品牌,以“不歇茶室”“无界茶会·一期一会”“无界茶会·年度盛会”三种形式展现不同茶会文化,游客在茶会上体验制茶技艺、欣赏茶艺,观看茶文化表演,沉浸式品味普洱、爱上普洱。

游客在银生茶庄园体验采茶制茶。(思茅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目前,全市有茶庄园30个,茶(馆)店9800家,茶马古道、帝泊洱生物茶谷、中华普洱茶博览苑等茶主题的4A级景区品质不断提升,正逐步推进孟连雅咪红茶庄园、惠民芒云小新寨茶庄园,吸引专业消费人群向产区聚集,庄园消费、特色茶空间、咖啡馆(店)消费、集市消费正在普洱拉开序幕,“周边游”“周末游”等茶文化渐兴渐浓。普洱市正在以大产业的理念整合茶文化和传统茶产业,借助茶文化赋能茶产业发展,带动全市茶旅进一步实现融合发展。

一个个茶园一层层翠绿,一片片茶叶一浪浪碧波。在“世界茶源”——普洱,嘹亮悠扬的茶歌越唱越响,生态与发展、富裕与美丽相互交织融合的格局已然形成。

作者丨臧灵

来源:普洱发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