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老舍茶馆加盟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用1095个日夜,见证一个百年传奇茶叶品牌的再次闪耀

 

时光回到2015年3月4日,那天正是茶语“茶美”锴哥的生日,当晚在西双版纳勐海,月明星稀,没有乌鹊绕树,但他很感慨地表达了对于未来中年生活的忧心。

 

事实上,这一天对锴哥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过生日,而是和陈升号董事长陈升河先生,以及在这一天之后将走上普洱茶舞台的陈升福元昌号总经理——陈植滨先生,一起讨论关于如何执行陈升福元昌这一品牌的上市工作。

 

 

陈升河先生和陈植滨先生都是潮汕人,在西双版纳已经做了多年的普洱茶,早已声名鹊起。

 

江湖上最炙手可热的老班章,便是陈升号这个品牌当中最重要的一支产品。

 

▲ 陈升河先生

 

这一次,他们选择的是易武;这一天,也可以算是陈升福元昌的“元年元日”。

 

第二天,他们去了易武,此次行程的目的地是传说中的易武福元昌老宅。

 

两辆车,八个人,路上从勐海到易武的路,蜿蜒曲折、颠簸不平,坐在车后座的几个人全被甩得晕车。

 

▲ 曾经破败的福元昌老宅

 

对普洱茶稍有研究的茶友都知道,福元昌是易武这块福地的一个传奇,在国内各大拍卖行的大拍上都是明星级拍品。

 

2013年在嘉德拍卖会上,福元昌老茶拍出了一千零三十五万的天价,而这个财富故事的发端,都是出自西双版纳易武乡福元昌老宅这座看似貌不惊人的小院。

 

▲ 经陈升河收购并修复后的福元昌老宅

 

那天聊了很多,也说得很远,现在还能记起来的,是陈植滨在福元昌老宅的栏杆边,很焦虑地望向远方。

 

▲ 陈植滨先生

 

作为一个从未操盘过这么大项目的人,“如履薄冰”都已经无法完全形容此时他的心情,他很神经质且不停地问锴哥——

 

你觉得能做到多少,你觉得能做到多少?

 

记得当时在座的人还有原福元昌号的创始人余福生先生的嫡孙余智畅老先生,他很斩钉截铁地说:“一定可以做下来!”

 

有了决心,还得有执行;有了执行,还得抠细节。设计包装、规划产品线、收料、拼配、品尝,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亲力亲为。

 

陈植滨少不了亲人的鼎力支持。

 

年过半百的陈升河兴致万千,在余家传承的合作帮助下开始研究陈升福元昌的产品,为了呈现最完美的福元昌产品,他撬开了“留着本想退休后享受人生”的珍藏福元昌圆茶。邀请专家一起不停地品鉴,整整喝掉了两筒福元昌老茶——按照2013年拍卖价来算,金额高达两千万!

 

▲ 陈升河先生

 

陈植滨的大哥——勐海陈升号总经理陈柳滨,是茶痴陈升河一手带出来的制茶、拼配高手,也是企业经营的一把好手。

 

对于陈植滨的支持,大哥陈柳滨不仅传授不少企业经营的不二法门,甚至还亲自上阵为陈升福元昌的产品连做了几天拼配。

 

▲ 陈柳滨先生

 

好一派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而在这同时,陈植滨却还没有完整的经营团队。重庆、版纳、深圳,最后那几个月时间里,他的登机牌堆起来要比一本小说还要厚。

 

陈植滨知道,这对他来说既是一个最大的机会,也可能是一场人生最大的挑战。

 

还好,天从人愿。

 

还好,一切顺利。

 

2015年9月13日,北京,老舍茶馆。陈升福元昌品牌暨产品第一次亮相于茶友及整个普洱茶圈;

 

 

2015年9月20日,东莞,陈升福元昌招商会顺利举行。

 

站在台上的陈植滨,拿着演讲稿,侃侃而谈,但细心的人却能看到他耳边和额头渗出的汗水。

 

如果不出意外,这是他第一次站在台前,面对如许多人——陈植滨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他有着潮汕人内心的精明,但更多的却是容忍和宽厚。

 

 

就在这次上台以前,面对镜子,他曾试图背诵这篇演讲稿,但只要一想到即将要面对这么多人,脑海就是一片空白,最后还是选择了拿着稿子上台。

 

 

出乎意料的是,所有经销商的反应都很好,这可能也是源于他在表述当中,提出来的那个“概念”,后来这6个字也成为了陈升福元昌的企业理念。

 

茶地道,人厚道。

 

用后来陈升福元昌公司员工的话来表述就是,“我们就最看不得人欺负老板”——

 

也正是因为“人厚道”这三个字在陈植滨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无论是生意还是喝酒,他看起来都和这个充满了丛林法则的生意场有些格格不入。

 

还好,上天不会欺负厚道人,那次招商会非常成功,从第一年首家旗舰店进驻北京南锣鼓巷之后陆续在全国开设加盟门店超过12家,首年出货额1128万。

 

 

这对于一个初创期的茶叶品牌来说,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那天晚上,陈植滨喝了很多,喝醉了,所有的艰难和重压,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报答。

 

但这并不是结束,这只是一个开始。

 

上游的原料资源,中游的产品设计及工艺,下游的经销商渠道,都是不可或缺的,而陈升福元昌在此之外最重要的是经营团队并不完善,人力缺失;

 

电商布局,也未展开,在全国各个区域也并未如成熟企业一般,有完善的终端。

 

这个时候,人员就成了这个时期最大的问题——没有成熟的经营,就不可能构建出成熟的销售渠道。

 

而陈植滨多方搜罗后,终于力邀圈内有经验有梦想的团队加盟,使得陈升福元昌人力结构的完整有了可能。

 

在陈植滨的带领下,运营团队在陈升福元昌“疆土”的拓展上,钉下了一颗又一颗的“钢钉”。

 

2016年9月,到陈升福元昌的第二个年头,新开设广州芳村、云南景洪、重庆南滨路3家直营店、全国加盟门店也超过27家、出货额超过3200万。

 

 

2017年,对陈升福元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观山茶会”。

 

陈植滨带着他的产品,带着他对普洱茶的梦想,走向了其他六大茶类。

 

他和各个茶类的非遗大师交流、恳谈,彼此叙述对于各自茶类的认知,以及对于“一筐好茶应该有的标准”的认知判断上的探讨……

 

 

他们还聊了些什么,我们不便一一赘述,茶语网上有很多关于观山茶会的视频,有兴趣致力于研究这些的茶友,可以翻来细细品读。

 

2017年12月,陈升福元昌老宅。陈植滨将与他一起对话过的各茶类大师,都邀约到西双版纳易武乡陈升福元昌的老宅当中……

 

彻夜长谈、酩酊大醉。

 

2018年,一款名为“观山”的普洱茶产品,就此诞生。

 

 

这是陈植滨在吸取了各家之长以及领悟了真正的“何为一筐好茶的标准”以后做出来的产品。

 

我们无法用文字去描述这款茶的全部味道,但“香鲜气足、底厚韵深”这八个字,可能会对你有些启发。

 

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陈升福元昌已经走了足足3个年头,这是一个真正的从无到有的企业,我们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第一年在全国开设加盟门店超过12家,首年出货额1128万;

 

第二年新开设广州芳村、云南景洪、重庆南滨路3家直营店,全国加盟门店也超过27家,出货额超过3200万;

 

第三年的江苏海安,深圳梧桐山,截至如今陈升福元昌全国直营门店已发展到6家,门店总数60家,预计到今年全国门店总数超过100家,出货额预计将超过7000万……

 

这些数字都足以描绘这个企业的成长,而对陈植滨个人来说,收获最大的除了陈升福元昌品牌的成长以外,还有他上台讲话可以不再哆嗦。

 

 

这三年的岁月并未在他的脸上、身上留下什么印记,他还是很爱笑,以及很厚道。

 

陈升福元昌,三周年快乐!

 

 

热烈祝贺茶语网战略合作伙伴欧尚汽车旗下,不止7座的中大型SUV——欧尚COS1°潮W@N上市!

 

 

今在上虞,翠茗飘香——“上虞翠茗”北京推介会盛大举行

茶圣觉农上虞缘,虞山舜水翠茗香。6月10日下午,值2023北京“两展一节”举办之际,绍兴作为本届“两展一节”的主宾城市,由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主办,绍兴市上虞区农业农村局承办的“上虞翠茗”北京推介会在北京展览馆如期举行。

这是一场规模大、规格高的品牌推介会,也是一场“上虞翠茗”专场品鉴会,此次上虞组织代表性茶企携高品质好茶集体亮相北京,旨在以北京茶博会为契机,为北京民众呈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环境优雅、茶香满城的上虞形象,让当地市民对“上虞翠茗”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更传递出产业共赢发展的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两展一节展会上,茗边为来自绍兴市的三款茶叶公用品牌作了推介,如果说西施石笕是条形茶的代表,越乡龙井则是扁形茶的代表的话,那么上虞翠茗是卷曲形茶类中的翘楚。可以说是创造了单次展会上单个省市的多品类推介的记录。既让茶品走进了北方市场,也让浙江绿茶获得了北方消费市场的认可。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姜仁华,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副理事长危赛明,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兴荣,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原会长、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原会长、名誉会长梅峰,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原助理巡视员、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原副会长黄继仁,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罗延发,绍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刚,绍兴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建勇,绍兴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加恩,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茶叶科科长俞燎远,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刁学刚,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俊毅,绍兴市上虞区政协原副主席徐光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茶业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大发国际集团董事会主席周敏,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张素娟,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公关部总监黄滢,知名茶人、北京茶业协会专家委员、吴裕泰原总经理孙丹威,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治辉,北京老舍茶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超,王府茶楼董事长王晓芳,北京和静园茶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娇,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驻京分会长项建春,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驻鲁分会会长夏张桂,北京更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企划部经理马玉海,菁英茶业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经理彭军胜,北京东方骏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申屠国方,北京东方国艺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志惠,茗边主编孙状云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孙蔚担任本次推介会主持人。

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俊毅首先致辞,他提到,上虞是茶缘悠久之地。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早在汉代,境内东南山区已有“大茗”野生茶树;初唐时,就有人工栽培和加工茶叶的记载,“茶圣”陆羽泛舟舜江考察,在《茶经》中写道“浙东以越州上”;清朝顺治、康熙年间,上虞本色芽茶、贡熙珠茶均被列为贡品。上虞是茶产业蓬勃之地,现有茶园面积4.5万亩,茶叶企业近百家,拥有茶叶省级名牌2只、著名商标8只,是国家级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浙江省茶树无性系良种先进区。盛产翠茗、龙井、针形舜毫、辉白等多种名茶,其中,以翠茗茶产量最大、销售最广,其花卷形,翡翠色,甘爽味,嫩清香,具有浓郁的高山茶特点。上虞也是茶文化兴盛之地,作为现代茶业开创者和奠基人吴觉农先生的故乡,上虞在2001年成立了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凝集了全国一大批茶叶经济、科研、文化杰出人士,继承当代“茶圣”衣钵,大力弘扬茶文化精神,全区学茶、饮茶、爱茶氛围浓厚,有着“中国茶文化之乡”的美誉。2023年是上虞区全面启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元年,区政府将茶产业纳入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格局,全面实行统一的商标使用、生产技术、质量标准、产品包装、指导价格、品牌宣传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上虞茶叶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今年2月初,上虞区隆重举行“上虞翠茗”茶叶公用品牌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三茶”统筹的上虞标识,并启动系列推介活动。下一步,上虞区将持续加大投入,整合优势资源,进一步擦亮“上虞翠茗”品牌,推动上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上虞区的产业发展。他提到,近年来,上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大力推动茶产业链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化茶叶体系,产业综合效益逐年提升,成为了做强区域公用品牌的一个鲜活代表,在获得诸多荣誉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上虞区委区政府整合资源,统筹谋划,聚力打造上虞区域茶叶公用品牌,组建区茶叶品牌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全面实行“统一商标使用、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指导价格、统一品牌宣传”的“六统一”管理模式,基本构建了1个中心、16家核心加盟企业和多家品牌经销店组成的“1+16+N”的茶叶产销体系。2023年,正式启用了“上虞翠茗”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以此为抓手,规范茶产业发展,提升茶品牌效应,持续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

2023年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国茶振兴”五年计划的“市场振兴年”,恰逢经济加速回暖、消费信心提振的良好机遇,“上虞翠茗”作为上虞区向世人展示农业现代化水准、城市品位和文化符号的一张金名片,此次走进北京国际茶业展,是一次主动出击开拓市场、抢抓发展机遇的有益尝试,为广大茶企、茶商搭建了一个深化交流、发展共赢的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致辞,对于上虞区茶产业的发展提出三点感受:一是上虞打造茶产业,一定要高举“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这一伟大的旗帜。如果说中国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茶产业一路发展,真正最伟大的奠基人,不管是科技层面、政策方面,还是文化层面,“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称之第一是当之无愧的。所以从现在开始再一次打造“上虞翠茗”这一区域公用品牌,应该把“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放在我们品牌标签的第一位;二是绍兴是中国珠茶的发源地,上虞翠茗的外形是珠茶中的顶级和极品,清香嫩香融为一体,上虞的环境、品种、工艺铸就了上虞翠茗形美、香雅、滋味鲜爽、回甘生津等特点。作为一款名优绿茶,上虞翠茗是无可挑剔的好茶,它的品质能够为未来品牌进一步的升华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将外形制作的更精致、更整齐,制作成均匀一致整齐的珍珠一样,颜值将更美;三是上虞翠茗应从上虞出发,向全国布局。在名优茶里面无非是针形茶、扁形茶、圆形茶、卷曲型的,上虞茶是圆形茶的极品,而圆形茶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加工的标准化、品质的均匀度、对原料的挑剔度相对而言要更好把控,上虞完全有机会将其做到规模化的大品类。在这一背景下,期盼上虞成为中国不管是产区还是销区,都能感受到这款茶的魅力。由于消费群体、消费能力和消费背景的限制,可以将上虞翠茗分为高、中、低三级,将消费群体的覆盖面做得更大。

圆桌会议环节,上虞区政协原副主席、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原会长徐光华,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茶叶科科长俞燎远,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茶业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大发国际集团董事会主席周敏四位专家发表真知灼见、建言献策。

徐光华会长就上虞在践行三茶统筹、助推品牌升级上发表了看法。他谈到上虞是“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的故乡,也是中国茶文化之乡。上虞产茶历史悠久,是上虞农业一大支柱产业。近几年,上虞区委区政府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实施了茶产业的生态化、品牌化融合发展,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与一二三产融合的新的体系。并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抓牢现代化茶园建设,以茶叶的良种为核心;二是培育茶企,常规的名茶企业需要向茶叶深加工企业发展,拉长产业链;三是抓标准,浙江大学对上虞翠茗的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了项目立项,其中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了指导;第四是在茶文化建设上,上虞每年以吴觉农先生纪念活动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俞燎远科长在发言中提到,上虞是浙江的重点产茶县,上虞翠茗是浙江一个比较小众、有特色、有亮点的名优绿茶。上虞区委区政府对茶产业非常重视,印象中今天的推介会已经是上虞区委区政府今年举办的第四场活动,充分体现了政府对茶产业的重视,区政府在上虞茶文化提标扩面、茶产业发展提质培优、茶科技提档升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大量的工作,使名优茶不管在品质也好,地位也好,内质成分都在不断提升。上虞茶叶产业经济、文化、功能等方面也在不断拓展。

王岳飞在发言中提到,对于上虞一是充满感恩,作为一名茶人,对于上虞充满感恩之情。感恩吴觉农老先生成就了如今中国的茶学,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茶业专业。因为吴觉农先生才有当代中国茶学的教育和科研的体系。对我来说,也是对浙大茶学来说,对于上虞来说,对吴觉农先生更是充满感恩之情。并提到,关于茶产业“三茶统筹”融合发展,即是政治家、企业学和科学家的统筹,科技这一块就是让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走进上虞。

周敏会长在发言中提到,茶产业需要以文化做引领,让更多的人从心灵上以文化为输出,以科技作赋能,让茶叶更富有附加值,也给销区带来更好的发展。东北本是不产茶,却是销区的风向标。产业是兴国的一个产品,作为渠道商,也作为销区,我们是排头兵。希望上虞翠茗在东北飘香,通过强强联合、相互扶持推动上虞茶行业的发展。

绍兴市上虞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陈丹与大发国际集团董事会主席周敏,绍兴市上虞区茶叶产业协会会长陈金富与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驻京分会会长项建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作为现代茶业开创者和奠基人吴觉农先生的故乡,近年来上虞区持续加大投入,整合优势资源,进一步擦亮“上虞翠茗”品牌,深入实施生态化、品牌化、融合化战略,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三“茶”统筹和三“产”融合的现代茶业体系,打造高附加值、高品质、高融合的青春茶产业,推动上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 助力产业兴盛

作为浙东古老的茶乡,上虞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被评为国家级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国家级龙井茶原产地保护区、浙江省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先进县、浙江省茶树无性系良种先进县、中国茶文化之乡。

这一座古老茶乡蕴含的深厚文化积淀,让茶文化得以薪尽火传。早在汉代,上虞境内东南山区已有称作“大茗”的野生茶树。至唐代始,有人工栽培和加工茶叶。“茶圣”陆羽曾于公元764年泛舟舜江考察,《茶经》中即有茶叶“浙江以越州上”的记载。清顺治、康熙年间,上虞所产本色芽茶、贡熙珠茶曾被列为贡品。在历代的史籍中,记载着许多的上虞名茶:后山茶、凤鸣茶、覆卮山茶……可见上虞的茶叶历史同上虞一样悠长久远。

上虞作为传统的绿茶产区,现有茶园面积4.5万亩,茶叶企业近百家,拥有茶叶省级名牌2只、著名商标8只。目前,盛产翠茗、龙井、针形舜毫、辉白等多种名茶,其中以翠茗茶产量最大、销售最广,因其具有花卷形、翡翠色、甘爽味、嫩清香的浓郁高山茶特点,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喜爱。

强化科技赋能 推动提质升级

近年来,上虞区加强与中科院、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提升上虞翠茗茶“三摊三烘三炒”的九制特色加工工艺,指导5条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修订发布两项团体标准。实施茶树良种工程,提升茶叶生产基地,累计提升改造茶园面积3000余亩,创建省级生态茶园3个。

实施品牌使用准入制,与加盟企业签订承诺书,实行授权使用,确保品牌健康发展。上虞区政府通过将茶产业纳入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格局,全面实行统一的商标使用、生产技术、质量标准、产品包装、指导价格、品牌宣传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上虞茶叶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积极引导茶叶企业、合作社加盟共同参与品牌建设,抱团发展,形成合力,目前已有16家企业加盟,截至4月底,累计包装特级、一级、二级上虞翠茗茶2306公斤,产量较去年增长25.2%,产值较去年增长30.5%。加强产品开发,设计4款上虞翠茗产品包装和3款延伸产品(竹节罐伴手礼,上虞翠茗专用杯,文创书签)。推动茶旅融合,发布全区首条茶旅精品路线,利用旧茶厂场地改造建成的心池民宿成为网红打卡点,为村集体每年增收近20万元。

品牌提档升级 带动产销两旺

今年2月28日,上虞区举办了“上虞翠茗”茶叶公用品牌新闻发布会,“上虞翠茗”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和logo标识正式发布,品牌的升级启用对上虞茶产业和“三茶”统筹发展是一个新的起点,将带动引领全区名茶产销“两旺”。上虞区自全面启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以来,通过提档升级品牌、严格把控质量、创新丰富品类等举措,按照“六统一”模式科学管理,持续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为提高“上虞翠茗”的影响力,上虞区积极策划开展系列茶事活动,打造上虞茶叶对外宣传的窗口。发起建立上虞区茶叶产业协会、上虞区茶文化促进会等行业组织,大力挖掘上虞茶文化,鼓励企业参与茶文化、茶叶农旅融合等项目建设,推进茶叶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业态深度融合,实现知名度美誉度齐增。

如今,“上虞翠茗”的品牌管理和营销模式正逐渐规范化,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上虞茶产业融合提质,提高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正逐步实现产业兴旺、茶农增收的目标。

来源:茗边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今在上虞,翠茗飘香——“上虞翠茗”北京推介会盛大举行

茶圣觉农上虞缘,虞山舜水翠茗香。6月10日下午,值2023北京“两展一节”举办之际,绍兴作为本届“两展一节”的主宾城市,由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主办,绍兴市上虞区农业农村局承办的“上虞翠茗”北京推介会在北京展览馆如期举行。

这是一场规模大、规格高的品牌推介会,也是一场“上虞翠茗”专场品鉴会,此次上虞组织代表性茶企携高品质好茶集体亮相北京,旨在以北京茶博会为契机,为北京民众呈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环境优雅、茶香满城的上虞形象,让当地市民对“上虞翠茗”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更传递出产业共赢发展的期待。

上虞翠茗是卷曲形茶类中的翘楚。此次推介会,既让茶品走进了北方市场,也让浙江绿茶获得了北方消费市场的认可。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姜仁华,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副理事长危赛明,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兴荣,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原会长、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原会长、名誉会长梅峰,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原助理巡视员、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原副会长黄继仁,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罗延发,绍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刚,绍兴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建勇,绍兴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加恩,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茶叶科科长俞燎远,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刁学刚,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俊毅,绍兴市上虞区政协原副主席徐光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茶业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大发国际集团董事会主席周敏,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张素娟,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公关部总监黄滢,知名茶人、北京茶业协会专家委员、吴裕泰原总经理孙丹威,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治辉,北京老舍茶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超,王府茶楼董事长王晓芳,北京和静园茶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娇,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驻京分会长项建春,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驻鲁分会会长夏张桂,北京更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企划部经理马玉海,菁英茶业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经理彭军胜,北京东方骏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申屠国方,北京东方国艺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志惠,茗边主编孙状云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孙蔚担任本次推介会主持人。

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俊毅首先致辞,他提到,上虞是茶缘悠久之地。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早在汉代,境内东南山区已有“大茗”野生茶树;初唐时,就有人工栽培和加工茶叶的记载,“茶圣”陆羽泛舟舜江考察,在《茶经》中写道“浙东以越州上”;清朝顺治、康熙年间,上虞本色芽茶、贡熙珠茶均被列为贡品。上虞是茶产业蓬勃之地,现有茶园面积4.5万亩,茶叶企业近百家,拥有茶叶省级名牌2只、著名商标8只,是国家级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浙江省茶树无性系良种先进区。盛产翠茗、龙井、针形舜毫、辉白等多种名茶,其中,以翠茗茶产量最大、销售最广,其花卷形,翡翠色,甘爽味,嫩清香,具有浓郁的高山茶特点。上虞也是茶文化兴盛之地,作为现代茶业开创者和奠基人吴觉农先生的故乡,上虞在2001年成立了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凝集了全国一大批茶叶经济、科研、文化杰出人士,继承当代“茶圣”衣钵,大力弘扬茶文化精神,全区学茶、饮茶、爱茶氛围浓厚,有着“中国茶文化之乡”的美誉。

2023年是上虞区全面启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元年,区政府将茶产业纳入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格局,全面实行统一的商标使用、生产技术、质量标准、产品包装、指导价格、品牌宣传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上虞茶叶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今年2月初,上虞区隆重举行“上虞翠茗”茶叶公用品牌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三茶”统筹的上虞标识,并启动系列推介活动。下一步,上虞区将持续加大投入,整合优势资源,进一步擦亮“上虞翠茗”品牌,推动上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上虞区的产业发展。他提到,近年来,上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大力推动茶产业链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化茶叶体系,产业综合效益逐年提升,成为了做强区域公用品牌的一个鲜活代表,在获得诸多荣誉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上虞区委区政府整合资源,统筹谋划,聚力打造上虞区域茶叶公用品牌,组建区茶叶品牌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全面实行“统一商标使用、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指导价格、统一品牌宣传”的“六统一”管理模式,基本构建了1个中心、16家核心加盟企业和多家品牌经销店组成的“1+16+N”的茶叶产销体系。2023年,正式启用了“上虞翠茗”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以此为抓手,规范茶产业发展,提升茶品牌效应,持续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

2023年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国茶振兴”五年计划的“市场振兴年”,恰逢经济加速回暖、消费信心提振的良好机遇,“上虞翠茗”作为上虞区向世人展示农业现代化水准、城市品位和文化符号的一张金名片,此次走进北京国际茶业展,是一次主动出击开拓市场、抢抓发展机遇的有益尝试,为广大茶企、茶商搭建了一个深化交流、发展共赢的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致辞,对于上虞区茶产业的发展提出三点感受:一是上虞打造茶产业,一定要高举“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这一伟大的旗帜。如果说中国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茶产业一路发展,真正最伟大的奠基人,不管是科技层面、政策方面,还是文化层面,“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称之第一是当之无愧的。所以从现在开始再一次打造“上虞翠茗”这一区域公用品牌,应该把“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放在我们品牌标签的第一位;二是绍兴是中国珠茶的发源地,上虞翠茗的外形是珠茶中的顶级和极品,清香嫩香融为一体,上虞的环境、品种、工艺铸就了上虞翠茗形美、香雅、滋味鲜爽、回甘生津等特点。作为一款名优绿茶,上虞翠茗是无可挑剔的好茶,它的品质能够为未来品牌进一步的升华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将外形制作的更精致、更整齐,制作成均匀一致整齐的珍珠一样,颜值将更美;三是上虞翠茗应从上虞出发,向全国布局。在名优茶里面无非是针形茶、扁形茶、圆形茶、卷曲型的,上虞茶是圆形茶的极品,而圆形茶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加工的标准化、品质的均匀度、对原料的挑剔度相对而言要更好把控,上虞完全有机会将其做到规模化的大品类。在这一背景下,期盼上虞成为中国不管是产区还是销区,都能感受到这款茶的魅力。由于消费群体、消费能力和消费背景的限制,可以将上虞翠茗分为高、中、低三级,将消费群体的覆盖面做得更大。

圆桌会议环节,上虞区政协原副主席、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原会长徐光华,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茶叶科科长俞燎远,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茶业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大发国际集团董事会主席周敏四位专家发表真知灼见、建言献策。

徐光华会长就上虞在践行三茶统筹、助推品牌升级上发表了看法。他谈到上虞是“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的故乡,也是中国茶文化之乡。上虞产茶历史悠久,是上虞农业一大支柱产业。近几年,上虞区委区政府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实施了茶产业的生态化、品牌化融合发展,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与一二三产融合的新的体系。并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抓牢现代化茶园建设,以茶叶的良种为核心;二是培育茶企,常规的名茶企业需要向茶叶深加工企业发展,拉长产业链;三是抓标准,浙江大学对上虞翠茗的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了项目立项,其中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了指导;第四是在茶文化建设上,上虞每年以吴觉农先生纪念活动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俞燎远科长在发言中提到,上虞是浙江的重点产茶县,上虞翠茗是浙江一个比较小众、有特色、有亮点的名优绿茶。上虞区委区政府对茶产业非常重视,印象中今天的推介会已经是上虞区委区政府今年举办的第四场活动,充分体现了政府对茶产业的重视,区政府在上虞茶文化提标扩面、茶产业发展提质培优、茶科技提档升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大量的工作,使名优茶不管在品质也好,地位也好,内质成分都在不断提升。上虞茶叶产业经济、文化、功能等方面也在不断拓展。

王岳飞在发言中提到,对于上虞一是充满感恩,作为一名茶人,对于上虞充满感恩之情。感恩吴觉农老先生成就了如今中国的茶学,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茶业专业。因为吴觉农先生才有当代中国茶学的教育和科研的体系。对我来说,也是对浙大茶学来说,对于上虞来说,对吴觉农先生更是充满感恩之情。并提到,关于茶产业“三茶统筹”融合发展,即是政治家、企业学和科学家的统筹,科技这一块就是让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走进上虞。

周敏会长在发言中提到,茶产业需要以文化做引领,让更多的人从心灵上以文化为输出,以科技作赋能,让茶叶更富有附加值,也给销区带来更好的发展。东北本是不产茶,却是销区的风向标。产业是兴国的一个产品,作为渠道商,也作为销区,我们是排头兵。希望上虞翠茗在东北飘香,通过强强联合、相互扶持推动上虞茶行业的发展。

绍兴市上虞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陈丹与大发国际集团董事会主席周敏,绍兴市上虞区茶叶产业协会会长陈金富与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驻京分会会长项建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作为现代茶业开创者和奠基人吴觉农先生的故乡,近年来上虞区持续加大投入,整合优势资源,进一步擦亮“上虞翠茗”品牌,深入实施生态化、品牌化、融合化战略,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三“茶”统筹和三“产”融合的现代茶业体系,打造高附加值、高品质、高融合的青春茶产业,推动上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 助力产业兴盛

作为浙东古老的茶乡,上虞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被评为国家级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国家级龙井茶原产地保护区、浙江省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先进县、浙江省茶树无性系良种先进县、中国茶文化之乡。

这一座古老茶乡蕴含的深厚文化积淀,让茶文化得以薪尽火传。早在汉代,上虞境内东南山区已有称作“大茗”的野生茶树。至唐代始,有人工栽培和加工茶叶。“茶圣”陆羽曾于公元764年泛舟舜江考察,《茶经》中即有茶叶“浙江以越州上”的记载。清顺治、康熙年间,上虞所产本色芽茶、贡熙珠茶曾被列为贡品。在历代的史籍中,记载着许多的上虞名茶:后山茶、凤鸣茶、覆卮山茶……可见上虞的茶叶历史同上虞一样悠长久远。

上虞作为传统的绿茶产区,现有茶园面积4.5万亩,茶叶企业近百家,拥有茶叶省级名牌2只、著名商标8只。目前,盛产翠茗、龙井、针形舜毫、辉白等多种名茶,其中以翠茗茶产量最大、销售最广,因其具有花卷形、翡翠色、甘爽味、嫩清香的浓郁高山茶特点,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喜爱。

强化科技赋能 推动提质升级

近年来,上虞区加强与中科院、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提升上虞翠茗茶“三摊三烘三炒”的九制特色加工工艺,指导5条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修订发布两项团体标准。实施茶树良种工程,提升茶叶生产基地,累计提升改造茶园面积3000余亩,创建省级生态茶园3个。

实施品牌使用准入制,与加盟企业签订承诺书,实行授权使用,确保品牌健康发展。上虞区政府通过将茶产业纳入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格局,全面实行统一的商标使用、生产技术、质量标准、产品包装、指导价格、品牌宣传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上虞茶叶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积极引导茶叶企业、合作社加盟共同参与品牌建设,抱团发展,形成合力,目前已有16家企业加盟,截至4月底,累计包装特级、一级、二级上虞翠茗茶2306公斤,产量较去年增长25.2%,产值较去年增长30.5%。加强产品开发,设计4款上虞翠茗产品包装和3款延伸产品(竹节罐伴手礼,上虞翠茗专用杯,文创书签)。推动茶旅融合,发布全区首条茶旅精品路线,利用旧茶厂场地改造建成的心池民宿成为网红打卡点,为村集体每年增收近20万元。

品牌提档升级 带动产销两旺

今年2月28日,上虞区举办了“上虞翠茗”茶叶公用品牌新闻发布会,“上虞翠茗”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和logo标识正式发布,品牌的升级启用对上虞茶产业和“三茶”统筹发展是一个新的起点,将带动引领全区名茶产销“两旺”。上虞区自全面启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以来,通过提档升级品牌、严格把控质量、创新丰富品类等举措,按照“六统一”模式科学管理,持续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为提高“上虞翠茗”的影响力,上虞区积极策划开展系列茶事活动,打造上虞茶叶对外宣传的窗口。发起建立上虞区茶叶产业协会、上虞区茶文化促进会等行业组织,大力挖掘上虞茶文化,鼓励企业参与茶文化、茶叶农旅融合等项目建设,推进茶叶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业态深度融合,实现知名度美誉度齐增。

如今,“上虞翠茗”的品牌管理和营销模式正逐渐规范化,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上虞茶产业融合提质,提高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正逐步实现产业兴旺、茶农增收的目标。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