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皎然名诗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中国古代茶文化历史上的名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西汉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约成于汉朝)中,称之为“荼草”或“选”;

 

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茶发展成为宫廷的高级饮料。西晋到隋朝,茶逐渐成为普通饮料。至唐、宋时代,茶已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普遍饮用之品。

 

历史上涌现出众多爱茶的名人,来看看您认识他们吗?

 

陆羽:传奇“茶圣”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

 

陆羽精于茶道,有了陆羽,茶的原意“人在草木间”和茶道的本质“天人合一”才被广为流传。其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因被后人称为"茶圣"。

 

《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茶经》是中国茶叶生产、茶叶文化历史的里程碑。宋代陈师道在《茶经序》中评论:"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陆羽不仅在总结前人的经验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身体力行,善于发现好茶,善于精鉴水品。陆羽的贡献也日益为中国和世界所认识。

 

卢仝:“七碗”茶诗茶史留名

 

卢仝(约795-835),号玉川子,济源(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对爱喝茶的人而言,对卢同的印象一定是他那首脍炙人口的「七碗茶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卢仝一生爱茶成癖,他的这首《茶歌》,自唐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传唱千年而不衰,至今诗家茶人咏到茶时,仍屡屡吟诵。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可谓人以诗名,诗则又以茶名也。

 

 

皎然:中国茶道之父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

 

其是一位嗜茶的诗僧,不仅知茶、爱茶、识茶趣,更写下许多饶富韵味的茶诗。与茶圣陆羽诗文酬赠,成为「缁素忘年之交」,共同探讨饮茶艺术,并提倡「以茶代酒」的品茗风气,对唐代及后世的茶艺文化的发展有莫大的贡献。

 

皎然与陆羽堪称为中国茶道的双子星座:一个为茶道始祖,一个为茶道之神。

 

白居易:乐天知命 禅茶一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祖籍为太原,后来迁居陕西境内。

 

白居易对自己的爱茶、烹茶技艺十分自信,他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中吟到:"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这在他所作的其他诗作中也可得到印证。

 

诗中还多处提到茶与酒、琴的关系。如"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鼻香茶熟后,腰暖日阳中。伴老琴长在,迎春酒不空"。"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等等。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千古名诗,在对琵琶女的身世深表同情,深刻鞭笞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的同时,也为茶史留下了一条重要的资料:"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浮梁,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北,由此可见唐代已是一个茶叶集散地了。

 

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两年任内,他迷恋西子湖的香茶甘泉,留下了一段与灵隐韬光禅师汲泉烹茗的佳话。白居易以茶邀禅师入城"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而韬光禅师则不肯屈从,以诗签之:"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城市不堪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诗中婉然带讽,白居易则豁然大度,亲自上山与禅师一起品茗。杭州灵隐韬光寺的烹茗井,相传就是白居易与韬光的烹茗处。

 

 

欧阳修:世事无常 惟茶最好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欧阳修除了在散文诗词创作、史传编纂、诗文评论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外,从他的诗文中也可窥出他对茶的钻研工夫。例如,他特别推崇修水的双井茶,有《双井茶》诗,详尽述及了双井茶的品质特点和茶与人品的关系。

 

欧阳修对蔡襄创制的"小龙团"十分关注,他在为蔡襄《茶录》所作的后序中论述到当时人们对小龙团茶的珍视,已成为后人研究宋代贡茶的宝贵资料。

 

中国人历来很讲究泡茶用水,《大明水记》是欧阳修论茶水的专文,文中欧阳修说:「羽之论水,恶汀浸而喜泉流,故井取多汲者,江虽云流,然众水杂聚,故次于山水,惟此说近物理云。」对辨水之论做了一番较为公允的结论。「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这是欧阳修晚年诗作,借咏茶来感叹世情之崎岖多变,当看尽人世沧桑之后,惟独对茶的喜好未曾稍减。

 

苏轼:文坛固有“李白如酒,苏轼如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苏轼忧国忧民,寄情茶道。他把茶比为“佳人”、“仙草”、“志向”,视茶为自己的好友。他通过品茶来体悟人生、感知玄理,并努力从中寻求心灵的解脱。这也成就了苏轼茶香四溢的传奇一生。正如后人所评价:“读苏轼诗文,染茶味清香。”

 

苏东坡烹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认为好茶还须好水配,"活水还须活火烹"。他还在《试院煎茶》诗中,对烹茶用水的温度作了形象的描述。他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

 

苏东坡对烹茶用具也很讲究,他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而最好用石烧水。据说,苏轼在宜兴时,还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苏东坡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赵佶:空前绝后帝王撰写茶叶专著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

 

宋徽宗在位期间,通晓音律、善于书画,甚至对茶艺也颇为精通。他著作《大观茶论》,在中国历史上以皇帝的身份撰写茶叶专著,恐怕是空前绝后的一个。赵佶《大观茶论》包括"序、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和外焙等二十目"。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当时茶事的各个方面。

 

徽宗在序中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补救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对茶于人的情性的陶冶和饮茶的心境作了高度概括。

 

陆游:建茶因陆游而名,陆游因建茶而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陆放翁一生曾出仕福州,调任镇江,又入蜀、赴赣,辗转祖国各地,在大好河山中饱尝各处名茶。茶孕诗情,裁香剪味,陆游的茶诗情结,是历代诗人中最突出的一个。

 

陆游对建茶一向倾慕。陆游在《饭店碾茶戏作》中赞誉建茶:“江风吹雨喑衡门,手碾新芽破睡昏。小饼龙团供玉食,今年也到浣溪村”。这是陆游与建茶结缘的开始。对于建茶的韵味,陆游曾有过多种描述:“舌根茶味永”,“茶甘半新啜”,“瓯聚茶香爽齿开”和“茶散茶甘留舌本”等赞誉建茶的高贵品质。

 

郑燮:茶诗茶联 反映人生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在他的诗文书画中,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茶是郑板桥创作的伴侣,"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

 

板桥善对联,多有名句流传: 楚尾吴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郑板桥喜欢将茶饮与书画并论,饮茶的境界和书画创作的境界往往十分契合。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君不可一日无茶”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即清高宗乾隆皇帝。

 

他对品茶鉴水尤为嗜好,在位期间,曾六次南巡,写下许多咏茶诗篇,为历代群下之最。他善于品水,有一特制银斗,用以量取全国名泉的轻重来评定优劣。

 

相传乾隆 85 岁禅位,一位老臣不无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答曰:"君不可一日无茶",可见他嗜茶之深。乾隆年高退位后,对茶更是钟爱,他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焙茶坞",用以品鉴茶水。他饮茶养身,享年 88岁,是历代帝王中的高寿者。

 

曹雪芹:对茶一往情深

 

曹雪芹(1715-1763),是文学巨著《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祖籍辽阳,先世原为汉族,后来成为满州正白旗"包衣"人。他在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中,对茶的各方面都有相当精彩的论述。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提到的茶的类别和功能很多,有家常茶、敬客茶、伴果茶、品尝茶、药用茶等。《红楼梦》中出现的名茶很多,其中有云南的普洱茶及其珍品女儿茶,福建的"凤随",湖南的君山银针等等。这些反映出清代贡茶在上层社会的使用的广泛性。

 

茶在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表现,处处显得浓重的人情味,哪怕在人生诀别的时刻,茶的形象还是那么的鲜明

晴雯即将在去世之日,她向宝玉索茶喝:"阿弥陀佛,你来得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这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宝玉将茶递给晴雯,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了下去。当八十三岁的贾母即将寿终正寝时,睁着眼要茶喝,而坚决不喝人参汤,当喝了茶后,竟坐了起来。

 

茶,在此时此刻,对临终之人是个最大的安慰。由此也可见曹雪芹对茶的一往情深。

 

蒙顶山:茶圣陆羽与蒙顶山茶 上

       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在中国和世界茶业的史册上,有一个永远绽放着光芒的杰出伟人,那就是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的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陆羽。自唐以来,上至达官显贵,下至普通百姓,凡好茶者无不知晓陆羽之名。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茶叶生产、茶文化历史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道文献,开中国茶书先河,以后的百余种茶书皆源于此。这部茶文化专着对当时全国名茶几乎都有记载,但对中国历史上贡茶时间最长的蒙顶山茶,却没有提及,只提到了雅州,却一笔带过,以致明代诗人、政治家黎阳王(王越)在其诗作《蒙山白云岩茶诗》中写到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对陆羽撰写《茶经》时未对茶史悠久的蒙顶山茶着墨,没有将其评为世上最好的茶而打抱不平,深感遗憾。个中缘由,今徐徐道来。

  一、陆羽的生平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 “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陆羽生于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生活于玄、肃、代、德四朝的中唐这样一个国家由盛到衰的大转折时期。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自幼无父母抚养,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一天清晨,唐代名僧、竟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在西湖之滨散步,忽然听到一阵雁叫,转身望去看见不远处有一群大雁围在一起,便匆匆赶去,只见一个弃儿卷缩在大雁羽翼下,瑟瑟发抖,就口念一声“阿弥陀佛”,快步把他抱回寺庙。随后,为其起名,以《易》占卦辞,“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将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用“鸿渐”为字。陆羽在智积禅师的抚育下,学文识字,习诵佛经。智积法师不但擅长品茗,而且能煮得一手好茶,对茶事也颇有研究。陆羽常年伴随左右,煮茶奉茶,又与茶结缘,儿童时期就接触到了茶艺,这为他今后专事茶艺研究打下了基础。由于陆羽自幼志不在佛,而有志于儒学研究,故在其十二岁时离开寺院。此后曾在一个戏班子学戏,因生性诙谐,曾一度为伶工。陆羽在演出之余钻研剧本,竟做起了编剧。后来,还编写了三卷幽默作品《谑谈》。唐天宝五年(746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聚饮中,看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其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读书之余,陆羽经常去采摘生茶,为邹夫子煮茶烹茗,并受业七年,学问日精。天宝十一年(752年),陆羽辞别邹夫子下山,开始遍访天下名茶、遍品天下名水。同年,结识了原礼部郎中,时被贬为竟陵司马的崔国辅,成为“忘年之交”。崔国辅为唐代着名诗人,与李白、杜甫交往甚深。也就是说,陆羽在此时已间接地走进了唐诗顶峰期的诗人圈。陆羽与崔国辅交游三载,常谈论诗文、品茶评水,终使学问与日俱增,为后来的茶学研究留下深厚积淀。天宝十三年(754年),陆羽离开竟陵,专心致志踏上考察茶事之路,先后跋山涉水到达鄂西、川东、川南、豫南、鄂东、赣北、皖南、皖北、苏南等地,品泉鉴水,搜集大量茶事资料。天宝十五年(756年),由于“安史之乱”,关中难民蜂拥南下,陆羽也随之过江,继续采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的茶叶资料。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阳。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杼山妙喜寺,潜心从事茶的研究和着述。时与高僧皎然同住,结成忘年之交。同时结识了灵澈、李冶、孟郊、张志和、刘长卿等名僧高士。此间,他一面交游,一面着述,对以往收集的茶叶历史和生产资料进行汇集和研究。同年底,完成《茶经》初稿。唐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大历九年(774年),湖州刺史颜真卿修订《韵海镜源》,陆羽参与其事,乘机从古籍中搜集历代茶事,补充《七之事》一章,至此真正完成《茶经》的全部创作任务。我们今天见到的《茶经》,便是774年的修订本。五年后,经增补修订的《茶经》于建中元年(780年)刻印成书,正式问世。

  当时,陆羽以他的人品和丰富的茶学知识名震朝野,唐代宗曾诏拜其为太子文学,又徙太常寺太祝,但都未就职。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酷爱自然,坚持正义。刘长卿曾诗赞陆羽:“处处逃名姓,无名亦是闲。”陆羽在《六羡歌》中也自吟:“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二、陆羽的主要成就

  (一)统一了“茶”字

  唐代以前,还没有出现“茶”字。《诗经》中,称茶为“荼”,《尔雅》中称茶为“槚”,《晏子春秋》中称茶为“茗”,《凡将篇》中称茶为“荈”。陆羽《茶经》问世之后,“茶”字得以统一和流传。

  (二)茶学和茶文化上的贡献

  陆羽是中国茶学的创立者,他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陆羽还是“精行俭德”的茶道精髓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提出了茶道之九难(一采造、二鉴别、三器具、四用火、五选水、六炙烤、七碾末、八烹煮、九饮法)和精行俭德、洁均敬雅的茶德礼仪精神。总之,《茶经》搜集整理了唐代以前包括茶艺、茶道、茶事在内的一系列文化思想,搭设了茶文化的基本构架,勾划了茶文化的总体轮廓,其形成标志着中国茶文化体系的正式形成。陆羽一生不遗余力地致力于茶文化研究,把饮茶文化这一件形而下的生活品类推进到了非常考究、雅致、专业化的程度。他的朋友、唐代诗人耿讳诗赞陆羽是“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宋代诗人梅尧臣咏赞:“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当时采摘未甚盛,或有高士烧竹煮泉为世夸”;宋代陈师道在《茶经序》中评论:“夫茶之着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三)文学、史学等方面的贡献

  陆羽生前和高僧名士为友,在文坛上是活跃和有地位的。他工于诗词,善于书法,在《全唐诗》、《全唐文》和《唐才子传》等许多文化典籍中,都收有其作品和《传记》;一生博学多才,着书颇多,如《南北人物志》、《吴兴记》、《虎丘山记》、《灵隐天竺二寺记》、《武林山记》等。 他的一生,学问不囿一业,涉猎广泛,博学多能,所有活动和爱好,表明他不仅是一位茶文化专家,同时还在诗学、音韵学、书法艺术、史学、方志、地理学诸方面都有建树。所以,他同时还是一位才学逸群的文学家、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不过,他在诗文和史地方面的着作与成就,如同古人所说,“他书皆不传,盖为《茶经》所掩”,几乎全部被他在茶学和茶业上的突出贡献淹没了。

  三、《茶经》及“八之出”部分的主要内容

  《茶经》分上、中、下三卷,共十章,论述了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等,内容丰富、详实;文字虽不多,但全面、准确、深刻地概括了有关茶的一切知识。其中,“一之源”考证茶的起源及性状;“二之具”记载采制茶工具;“三之造”记述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四之器”记载煮茶、饮茶的器皿;“五之煮”记载烹茶法及水质品位;“六之饮”记载饮茶风俗和品茶法;“七之事”汇辑有关茶叶的掌故及药效;“八之出”列举茶叶产地及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指茶器的使用可因条件而异,不必拘泥;“十之图”指将采茶、加工、饮茶的全过程绘在绢素上,悬于茶室,使得品茶时可以亲眼领略茶经之始终。

  其中,第八章“八之出”部分的原文和注中,主要记述唐代茶叶产地和品质,评论各地所产茶之优劣,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成八大茶区产茶地区的八个道、四十三个州郡、四十四个县,每个茶区出产的茶叶按品质分上、中、下、又下四级。

  书中提到的茶叶名称,大致分为三个大类:第一是类是他亲自到过的地方,如浙西远、淮南道的某些州?,特别是浙西浙东的部分叙述得很细致,具体到了产茶的寺院;第二是从图经、方志等其他资料收集而来的,如剑南、浙东、淮南道的某些州;第三类是他喝到了那个地方的好茶,但没去的,如实注明,即所谓“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的茶区“未详” 的地方。

  这部分内容为:“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剑南以彭州上,绵州、蜀州次,邛州次,雅州、泸州下,眉州、汉州又下。浙东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黔中生恩州、播州、费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其中,对剑南道的原文和注释为:“以彭州上(原注:生九陇县马鞍山至德寺、堋口,与襄州同),绵州、蜀州次(原注:绵州龙安县生松岭关,与荆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县西山者,并佳;有过松岭者,不堪采。蜀州青城县生八丈人山,与绵州同。青城县有散茶、末茶),邛州次,雅州、泸州下(原注:雅州百丈山、名山,泸州泸川者,与金州同也),眉州、汉州又下(原注:眉州丹棱县生铁山者,汉州绵竹县生竹山者,与润州同)。”

  从中可以看出,陆羽对当时的全国好茶的排名是这样的:第一梯队:峡州(远安、宜都、夷陵)、光州(光山县黄头港)、湖州(长城县顾渚山谷)、彭州(九陇县马鞍山至德寺、堋口)、越州(余姚县瀑布泉岭);

  第二梯队:襄州(南漳县山谷)、荆州(江陵县山谷)、义阳(钟山)、舒州(太湖县潜山)、湖州(山桑、儒师二坞、白茅山悬脚岭)、常州(义兴县君山悬脚岭北峰、圈岭善权寺、石亭山)、绵州(龙安县松岭关、西昌、昌明、神泉县西山)、蜀州(青城县丈人山)、明州(鄮县榆荚村)、婺州(东阳县东白山)、邛州;

  第三梯队:衡州(衡山、茶陵二县山谷)、寿州(盛唐县霍山)、宣州(宣城县雅山、太平县上睦、临睦)、杭州(临安、于潜二县天目山、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睦州(桐庐县山谷)、歙州(婺源山谷)、雅州(百丈山、名山)、泸州(泸川)、台州(始丰县赤城);第四梯队:金州(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梁州(褒城、金牛二县山谷)、蕲州(黄梅县山谷)、黄州(麻城县山谷)、润州(江宁县傲山)、苏州(长洲县洞庭山)、眉州(丹棱县铁山)、汉州(绵竹县竹山)。

  “八之出”部分记述了8个分布在剑南道北部的产茶区,分别位于彭州、绵州、眉州、邛州、雅州、泸州、其中蜀州和汉州,彭、蜀、邛三州均在成都平原西部的近山地带,雅州、眉州和汉州则分布在成都平原的周边。陆羽的记述,说明当时四川茶叶生产发展得很快,表现出他对蜀茶有一定的了解。这里面没有提到蒙顶山茶,只提到雅州,但评价不高,指出百丈山、名山产茶,但品质次之。

  作者简介

  陈开义,男,46岁,现任四川省雅安市茶办副主任、雅安市名山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先后担任过名山县文体局局长、名山区文联主席)。先后在《中华茶文化》、《茶博览》、《茶周刊》、《中国茶叶市场》、《中国茶业》、《走遍中国》、《星星诗刊》、《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人大权力报》、《四川政协报》、《调查与决策》、《四川三农》、《农村建设》、《四川茶叶》、《四川省情》、《四川文学》、《四川旅游》、《四川文艺》、《县域经济》、《茶缘》、《四川水利报》、《深圳特区报》、《天天快报》和今日头条、北京茶叶网、亚太茶业网、凤凰网四川、中华名茶网、茗边、手机搜狐网、手机新浪网、新茶网、茶旅世界等50余家媒体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件)。参与主编名山抗震救灾专着《撼魂》,参与编辑《茶祖故里行》、《吴之英评传》、《丰碑》等着述,作品曾多次入选《蒙山雅韵》、《蒙山春来早》、《撼魂》、《茶祖故里行》、《品味》、《蒙顶山》、《二郎山》等专辑,着有个人文集《杯中岁月》。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先后参与主编《蒙顶山茶文化读本》、《蒙顶山丛谭》》等茶文化书籍,主编名山区文艺刊物《蒙顶山》和《雅安日报。今日名山》蒙顶文苑文艺副刊和编辑《蒙顶山茶》刊。

蒙顶山:茶圣陆羽与蒙顶山茶 上

   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在中国和世界茶业的史册上,有一个永远绽放着光芒的杰出伟人,那就是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的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陆羽。自唐以来,上至达官显贵,下至普通百姓,凡好茶者无不知晓陆羽之名。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茶叶生产、茶文化历史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道文献,开中国茶书先河,以后的百余种茶书皆源于此。这部茶文化专着对当时全国名茶几乎都有记载,但对中国历史上贡茶时间最长的蒙顶山茶,却没有提及,只提到了雅州,却一笔带过,以致明代诗人、政治家黎阳王(王越)在其诗作《蒙山白云岩茶诗》中写到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对陆羽撰写《茶经》时未对茶史悠久的蒙顶山茶着墨,没有将其评为世上最好的茶而打抱不平,深感遗憾。个中缘由,今徐徐道来。

  一、陆羽的生平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 “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陆羽生于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生活于玄、肃、代、德四朝的中唐这样一个国家由盛到衰的大转折时期。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自幼无父母抚养,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一天清晨,唐代名僧、竟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在西湖之滨散步,忽然听到一阵雁叫,转身望去看见不远处有一群大雁围在一起,便匆匆赶去,只见一个弃儿卷缩在大雁羽翼下,瑟瑟发抖,就口念一声“阿弥陀佛”,快步把他抱回寺庙。随后,为其起名,以《易》占卦辞,“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将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用“鸿渐”为字。陆羽在智积禅师的抚育下,学文识字,习诵佛经。智积法师不但擅长品茗,而且能煮得一手好茶,对茶事也颇有研究。陆羽常年伴随左右,煮茶奉茶,又与茶结缘,儿童时期就接触到了茶艺,这为他今后专事茶艺研究打下了基础。由于陆羽自幼志不在佛,而有志于儒学研究,故在其十二岁时离开寺院。此后曾在一个戏班子学戏,因生性诙谐,曾一度为伶工。陆羽在演出之余钻研剧本,竟做起了编剧。后来,还编写了三卷幽默作品《谑谈》。唐天宝五年(746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聚饮中,看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其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读书之余,陆羽经常去采摘生茶,为邹夫子煮茶烹茗,并受业七年,学问日精。天宝十一年(752年),陆羽辞别邹夫子下山,开始遍访天下名茶、遍品天下名水。同年,结识了原礼部郎中,时被贬为竟陵司马的崔国辅,成为“忘年之交”。崔国辅为唐代着名诗人,与李白、杜甫交往甚深。也就是说,陆羽在此时已间接地走进了唐诗顶峰期的诗人圈。陆羽与崔国辅交游三载,常谈论诗文、品茶评水,终使学问与日俱增,为后来的茶学研究留下深厚积淀。天宝十三年(754年),陆羽离开竟陵,专心致志踏上考察茶事之路,先后跋山涉水到达鄂西、川东、川南、豫南、鄂东、赣北、皖南、皖北、苏南等地,品泉鉴水,搜集大量茶事资料。天宝十五年(756年),由于“安史之乱”,关中难民蜂拥南下,陆羽也随之过江,继续采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的茶叶资料。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阳。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杼山妙喜寺,潜心从事茶的研究和着述。时与高僧皎然同住,结成忘年之交。同时结识了灵澈、李冶、孟郊、张志和、刘长卿等名僧高士。此间,他一面交游,一面着述,对以往收集的茶叶历史和生产资料进行汇集和研究。同年底,完成《茶经》初稿。唐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大历九年(774年),湖州刺史颜真卿修订《韵海镜源》,陆羽参与其事,乘机从古籍中搜集历代茶事,补充《七之事》一章,至此真正完成《茶经》的全部创作任务。我们今天见到的《茶经》,便是774年的修订本。五年后,经增补修订的《茶经》于建中元年(780年)刻印成书,正式问世。

  当时,陆羽以他的人品和丰富的茶学知识名震朝野,唐代宗曾诏拜其为太子文学,又徙太常寺太祝,但都未就职。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酷爱自然,坚持正义。刘长卿曾诗赞陆羽:“处处逃名姓,无名亦是闲。”陆羽在《六羡歌》中也自吟:“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二、陆羽的主要成就

  (一)统一了“茶”字

  唐代以前,还没有出现“茶”字。《诗经》中,称茶为“荼”,《尔雅》中称茶为“槚”,《晏子春秋》中称茶为“茗”,《凡将篇》中称茶为“荈”。陆羽《茶经》问世之后,“茶”字得以统一和流传。

  (二)茶学和茶文化上的贡献

  陆羽是中国茶学的创立者,他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陆羽还是“精行俭德”的茶道精髓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提出了茶道之九难(一采造、二鉴别、三器具、四用火、五选水、六炙烤、七碾末、八烹煮、九饮法)和精行俭德、洁均敬雅的茶德礼仪精神。总之,《茶经》搜集整理了唐代以前包括茶艺、茶道、茶事在内的一系列文化思想,搭设了茶文化的基本构架,勾划了茶文化的总体轮廓,其形成标志着中国茶文化体系的正式形成。陆羽一生不遗余力地致力于茶文化研究,把饮茶文化这一件形而下的生活品类推进到了非常考究、雅致、专业化的程度。他的朋友、唐代诗人耿讳诗赞陆羽是“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宋代诗人梅尧臣咏赞:“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当时采摘未甚盛,或有高士烧竹煮泉为世夸”;宋代陈师道在《茶经序》中评论:“夫茶之着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三)文学、史学等方面的贡献

  陆羽生前和高僧名士为友,在文坛上是活跃和有地位的。他工于诗词,善于书法,在《全唐诗》、《全唐文》和《唐才子传》等许多文化典籍中,都收有其作品和《传记》;一生博学多才,着书颇多,如《南北人物志》、《吴兴记》、《虎丘山记》、《灵隐天竺二寺记》、《武林山记》等。 他的一生,学问不囿一业,涉猎广泛,博学多能,所有活动和爱好,表明他不仅是一位茶文化专家,同时还在诗学、音韵学、书法艺术、史学、方志、地理学诸方面都有建树。所以,他同时还是一位才学逸群的文学家、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不过,他在诗文和史地方面的着作与成就,如同古人所说,“他书皆不传,盖为《茶经》所掩”,几乎全部被他在茶学和茶业上的突出贡献淹没了。

  三、《茶经》及“八之出”部分的主要内容

  《茶经》分上、中、下三卷,共十章,论述了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等,内容丰富、详实;文字虽不多,但全面、准确、深刻地概括了有关茶的一切知识。其中,“一之源”考证茶的起源及性状;“二之具”记载采制茶工具;“三之造”记述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四之器”记载煮茶、饮茶的器皿;“五之煮”记载烹茶法及水质品位;“六之饮”记载饮茶风俗和品茶法;“七之事”汇辑有关茶叶的掌故及药效;“八之出”列举茶叶产地及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指茶器的使用可因条件而异,不必拘泥;“十之图”指将采茶、加工、饮茶的全过程绘在绢素上,悬于茶室,使得品茶时可以亲眼领略茶经之始终。

  其中,第八章“八之出”部分的原文和注中,主要记述唐代茶叶产地和品质,评论各地所产茶之优劣,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成八大茶区产茶地区的八个道、四十三个州郡、四十四个县,每个茶区出产的茶叶按品质分上、中、下、又下四级。

  书中提到的茶叶名称,大致分为三个大类:第一是类是他亲自到过的地方,如浙西远、淮南道的某些州?,特别是浙西浙东的部分叙述得很细致,具体到了产茶的寺院;第二是从图经、方志等其他资料收集而来的,如剑南、浙东、淮南道的某些州;第三类是他喝到了那个地方的好茶,但没去的,如实注明,即所谓“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的茶区“未详” 的地方。

  这部分内容为:“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剑南以彭州上,绵州、蜀州次,邛州次,雅州、泸州下,眉州、汉州又下。浙东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黔中生恩州、播州、费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其中,对剑南道的原文和注释为:“以彭州上(原注:生九陇县马鞍山至德寺、堋口,与襄州同),绵州、蜀州次(原注:绵州龙安县生松岭关,与荆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县西山者,并佳;有过松岭者,不堪采。蜀州青城县生八丈人山,与绵州同。青城县有散茶、末茶),邛州次,雅州、泸州下(原注:雅州百丈山、名山,泸州泸川者,与金州同也),眉州、汉州又下(原注:眉州丹棱县生铁山者,汉州绵竹县生竹山者,与润州同)。”

  从中可以看出,陆羽对当时的全国好茶的排名是这样的:第一梯队:峡州(远安、宜都、夷陵)、光州(光山县黄头港)、湖州(长城县顾渚山谷)、彭州(九陇县马鞍山至德寺、堋口)、越州(余姚县瀑布泉岭);

  第二梯队:襄州(南漳县山谷)、荆州(江陵县山谷)、义阳(钟山)、舒州(太湖县潜山)、湖州(山桑、儒师二坞、白茅山悬脚岭)、常州(义兴县君山悬脚岭北峰、圈岭善权寺、石亭山)、绵州(龙安县松岭关、西昌、昌明、神泉县西山)、蜀州(青城县丈人山)、明州(鄮县榆荚村)、婺州(东阳县东白山)、邛州;

  第三梯队:衡州(衡山、茶陵二县山谷)、寿州(盛唐县霍山)、宣州(宣城县雅山、太平县上睦、临睦)、杭州(临安、于潜二县天目山、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睦州(桐庐县山谷)、歙州(婺源山谷)、雅州(百丈山、名山)、泸州(泸川)、台州(始丰县赤城);第四梯队:金州(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梁州(褒城、金牛二县山谷)、蕲州(黄梅县山谷)、黄州(麻城县山谷)、润州(江宁县傲山)、苏州(长洲县洞庭山)、眉州(丹棱县铁山)、汉州(绵竹县竹山)。

  “八之出”部分记述了8个分布在剑南道北部的产茶区,分别位于彭州、绵州、眉州、邛州、雅州、泸州、其中蜀州和汉州,彭、蜀、邛三州均在成都平原西部的近山地带,雅州、眉州和汉州则分布在成都平原的周边。陆羽的记述,说明当时四川茶叶生产发展得很快,表现出他对蜀茶有一定的了解。这里面没有提到蒙顶山茶,只提到雅州,但评价不高,指出百丈山、名山产茶,但品质次之。

  作者简介

  陈开义,男,46岁,现任四川省雅安市茶办副主任、雅安市名山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先后担任过名山县文体局局长、名山区文联主席)。先后在《中华茶文化》、《茶博览》、《茶周刊》、《中国茶叶市场》、《中国茶业》、《走遍中国》、《星星诗刊》、《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人大权力报》、《四川政协报》、《调查与决策》、《四川三农》、《农村建设》、《四川茶叶》、《四川省情》、《四川文学》、《四川旅游》、《四川文艺》、《县域经济》、《茶缘》、《四川水利报》、《深圳特区报》、《天天快报》和今日头条、北京茶叶网、亚太茶业网、凤凰网四川、中华名茶网、茗边、手机搜狐网、手机新浪网、新茶网、茶旅世界等50余家媒体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件)。参与主编名山抗震救灾专着《撼魂》,参与编辑《茶祖故里行》、《吴之英评传》、《丰碑》等着述,作品曾多次入选《蒙山雅韵》、《蒙山春来早》、《撼魂》、《茶祖故里行》、《品味》、《蒙顶山》、《二郎山》等专辑,着有个人文集《杯中岁月》。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先后参与主编《蒙顶山茶文化读本》、《蒙顶山丛谭》》等茶文化书籍,主编名山区文艺刊物《蒙顶山》和《雅安日报。今日名山》蒙顶文苑文艺副刊和编辑《蒙顶山茶》刊。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