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霍山大化坪茶叶

找到约3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大化坪镇:黄茶产业“三步走” 群众收益“步步高”

大化坪镇是霍山黄芽的主产地、原产地和核心区,茶农近万人,茶企130多家,全年茶叶产值2亿元。这里的人们,一大半的经济收入来自茶叶,他们最关心、关心最多的也是茶叶。自市委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工作以来,大化坪镇通过黄茶产业“三步走”,切实为百姓群众解决了一件件的“心头小事”和“发展实事”,群众收益真真正正实现了“步步高”。


一是为黄茶发展营造“暖心的家园”。良好的发展环境是茶企、茶农们的共同心愿。一是扫黑除恶“不松断”。开展常态化排查“村霸”等黑恶势力及基层腐败。今年以来,已开展镇级夜巡37次、村级夜巡69次,创新实施防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和“送法上门”专项行动,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利益诉求“不落空”。受疫情影响,不能归乡采茶是在外茶农的最大心结。大化坪镇因村制宜,通过聘请采茶工、组织镇村干部,成立茶园田间服务管理队伍,形成了一村一队伍、一区一管理的专业管理服务模式,为广大在外茶农免费代采茶叶。截至目前,全镇共出动18支志愿队伍336人次,为78名茶农直接挽回经济损失高达356万元。三是政策奖补“不吃亏”。重点加大茶园新建和改良良种“金鸡种”的奖励机制。在享受霍山县政府“以奖代补”奖补资金的基础上,镇政府同步出台关于茶产业发展奖补政策,重点扶持一定规模的企业和大户,切实让他们得实惠、见效益。截止目前,镇政府共发放各类奖补资金200万元。

二是为黄茶发展按上“智慧的翅膀”。针对茶农、茶企关心的茶叶标准不统一、质量监管不严、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大化坪镇通过“智慧+”,切实提高黄茶品质,增加群众收入。一是用科技来赋能。累计投入100万元,面积达1200亩,建成运营全县首个唯一“数字茶园”“智慧茶园”。利用科技手段,实行24小时全程监管,全面掌握茶树生长过程中含水量、含化物等指标,在施肥、修枝、采摘等注入科学指标,严把“双替代”质量关,覆盖受益36户茶农和16家茶企。二是用合作促成长。政府牵头与安农大进行紧密的校地、校企合作,逐步加大茶叶生产线、核心基地建设、优质茶种资源保护与育种、茶叶产品研发、产学研合作等领域建设,为黄茶产业发展找好“智囊团”“顾问库”,助力迈向新高度。三是用严管提品质。组建14支专业巡查团队,形成“合格上岗”制度,在产品制作中的各个环节巡回监管,确保制作标准、制作工艺符合规范。加大地方保护,彻底遏制外地茶、畈区茶大量涌入以次充好,在主要交通道口设置4个盘查点,对全镇130多家茶叶经营户每周开展一次专业抽检,加大“溯源”保护力度。

三是为黄茶发展夯实“品牌的力量”。黄茶品牌影响力下降是茶农、茶企最在意的发展要事。大化坪镇通过“园区建设”“联盟建设”“文化建设”,着力擦亮黄茶品牌,积蓄发展力量。一是园区建设拉开“骨架”。通过招商引资、整合项目资金和企业入股的方式,建成总投资2亿元的大化坪中国黄茶绿色食品融合产业园,包含茶叶加工厂、毛茶交易市场、成品茶交易中心、茶博物馆、茶楼、茶宿等,配套建设中国黄茶研究院、黄茶保育中心等,壮大黄茶产业发展筋骨。二是联盟建设培育“龙头”。注册1000万元,成立以霍山黄茶为主导产业的大化坪乡村振兴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政府帮扶、政策支持、要素集聚等,力争通过5年时间,将其逐步打造成为行业领域的标杆和龙头。同步吸引广大茶企共同参与,建立黄茶产业发展联盟,形成规范的行业准则。三是文化建设提升“内涵”。利用青年夜校、妇创园、新型农民培育等方式,加大霍山黄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共举办茶艺课堂286次;加大茶谷节点的打造,讲好皮旅中原突围、喻氏六杰等红色历史,加快“一山一镇一环线“、集镇开放式AAAA级景区等建设,以黄茶产业引领茶旅融合新发展。

下一步,大化坪镇将扎实开展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项行动,进一步围绕广大茶农茶企的新希望、新梦想、新期盼,助推霍山黄茶更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化坪镇(李立),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大化坪杯”霍山黄芽斗茶技能大赛圆满举办

6月25日,由霍山县总工会、大化坪镇人民政府、霍山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主办,霍山县茶叶产业协会与霍山大化坪乡村振兴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大化坪杯”霍山黄芽斗茶技能大赛在大化坪镇金茗广场圆满举办。

霍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燕出席活动宣布开幕。

大化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立致辞。

安徽农业大学茶学教授宁井铭宣布比赛规则后,“大化坪杯”霍山黄芽斗茶大赛正式开始。

斗茶又称“茗战”、“斗茗”,是对茶叶品质和制茶技艺进行比试、品评的茶事活动。它兴起繁盛于唐宋时期并流传至今,已逐渐成为全民的民俗活动。参赛队员经过激烈的角逐,评审组对选手们进行专业考察和评审。

现场对手工制茶比赛和干茶评审获奖的选手以及企业进行颁奖。

霍山作为我国古老的茶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丰富,茶产业不仅是霍山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更是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本次大赛旨在弘扬制茶工匠精神,助力霍山乡村振兴,促进霍山经济文化健康发展。

来源:徽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霍山县大化坪镇着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霍山县大化坪镇是霍山黄茶的原产核心区,是霍山黄茶的高品质和高产量“双高”产区,先后荣获全国百佳特产(茶叶)名镇、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镇等国字号荣誉。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将茶产业作为加快发展、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全力推进茶叶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目前,全镇现有茶园3.1万亩,茶叶年产量2000吨,总产值及附加值达4亿元,茶农人均收入近5000元。


突出示范引领。坚持“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市场运作”的产业开发模式,成立全县唯一一家乡镇级乡村振兴公司,流转金鸡山核心区茶园1000余亩,通过实施茶园标准化、示范化升级改造,打造示范基地。持续增大扶强老牌龙头企业力度,加大汉唐清茗、亨大、云雾峰等镇内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理顺土地权属关系,激活土地流转机制,逐步使零星茶园向有资金、懂技术、有市场的大户集中,以大户集中营销,做大做强,带动茶农增收。

打造区域品牌。注重特色品牌回收与利用,重点回收“大化坪”“金鸡山”等知名公共区域品牌,确保核心品牌匹配核心产区;新注册“清风问茶”“酉福草”“爬爬岩”“插花坪”等品牌。规范茶叶市场,打击不正当竞争,遏制外地茶、畈区茶涌入,杜绝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对全镇130多家茶叶经营户定期开展专业抽检,切实加大对茶叶品牌的保护力度。举办参与各类赛事,积极争取茶博会、广交会等展示展销资格,增加品牌知名度,推进茶叶品牌建设。利用青年夜校、妇创园、新型农民培育等方式,加大霍山黄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共举办茶艺课堂350余次,不断提升品牌文化“内涵”。

坚持科技赋能。始终坚持引智聚才,强化科技投入,以科技引领黄茶产业提质升级。挂牌成立大化坪“两强一增”办公室,组织茶叶专业服务队伍,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推进茶园“双替代”行动,已应用推广“双替代”茶园超过2万亩;延长采摘至8月,年产增收逾一亿元。借助安农大雄厚师资和科研力量,建立“校地”、“校企”合作平台,常年开展黄茶科研和技术服务。投入100万元,建成运营全县首个“数字茶园”“智慧茶园”,以大数据进行精确化操作,利用科学的方式来建设立体生态种养结合的现代茶园管理体系。

推进茶旅融合。以金鸡山茶园打造为引领,深入挖掘“红、绿、黄、古”特色资源,精心设计“观大别山杜鹃,品霍山黄芽茶,游大化坪美景,感乡村美好生活”的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以茶文化体验、交流、研学为主体发展系列休闲养生观光旅游项目。同时,抓好红色旅游专项债和大别山滑雪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契机,全方位提升酒店、餐饮和乡村民宿、客栈、农家乐等配套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拓展销售渠道。鼓励定制私人茶园,对金鸡山核心产区中500亩有机生态茶园开启会员认领新模式,提供定制服务,拓展茶园共享,增加茶园附加值。深化供需对接,创新交易方式,持续巩固提升集镇销售实体店、绿色商城旗舰店以及外地专卖店等传统渠道,加强霍山黄茶集团与大黑网络公司协作,大力拓展京东、天猫、京东超市、抖音四家官方店铺销售,推进电子商务、自媒体带货等新型渠道,不断拓宽线上线下双向发力销售渠道。自线上平台组建以来,带动30余家茶企共同入铺销售,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强化扶持保障。组织保障。建立黄茶产业发展联合会,形成地方茶产业共同体,凝聚抱团取暖发展合力。政策保障。立足全镇实际,先后编制出台茶香小镇建设规划、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确保科学发展路径。资金保障。设立茶产业发展奖补专项资金,截止目前,共发放各类奖补资金200万元;搭建政银企协作平台,创新推出茶e贷专项信贷产品,已支持茶叶企业和经营户41户金额241万元。人才保障。建立“手留余香”双创园,争取资金30万元,拓展妇女茶叶知识培训12次300余人次、儿童茶叶知识培训20次500余人次,助力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茶文化普及。

来源:大化坪镇(许超余文),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