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荒山古茶树

找到约166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真假古茶树?六大茶山三招教您准确辨别

“古树茶”一词源自“古茶树”的语境,意指采摘古茶树上的鲜叶加工而成的成品茶叶。古茶树通常指生长年代相对较为久远的茶树,没有明确的树龄标准,一般约定俗成的是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茶树。

现在部分茶友对于古茶树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树龄越长的古茶树,枝干越大越粗。其实不然,古茶树不一定是很大的茶树,有些大的茶树也不一定树龄很久。仅仅靠外表难以辨认,如此,如何辨别古茶树的树龄?

第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到当地与当地人交谈进行了解。很多上了年纪、生活在产茶区的老人,在祖辈们的口口相传中,对于当地茶树的种植和生长情况其实是有大致了解的,通过直接交谈可以大致了解茶树的树龄。

第二,结合当地文献和历史进行推算。例如,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记载,游历云南时,到达顺宁(今凤庆)的筇竹寺,那里的僧人曾以“太华茶”招待:“待老敬茶,乃太华茶之精者,茶冽而兰幽,一时清供,得未曾有”。“太华茶”便是今凤庆的普洱茶。

清雍正六年(1728年),王昶撰写的《滇行日录》中记载:“顺宁(今凤庆)茶味薄而清,甘香溢齿,云南茶以此为最”。

清朝末期,顺宁(今凤庆)知府琦璘倡导种茶,引进外地优良品种,民间大兴种茶之风。顺宁种茶、制茶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六大茶山“俊昌号”创始人骆英才先生作为凤庆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人,在1922年开设“俊昌号”茶庄,率先在鲁史大规模置买荒山种植茶叶,从茶叶种植、初制加工逐步发展到产品直销下关,形成了一条龙服务。

通过文献与历史推测,这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树龄测量方式之一。从现存的典籍中不难发现,古时的凤庆便开始种茶、制茶、卖茶,大部分茶树的历史都在百年以上。

第三,经由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测试得出树龄。例如,2011年7月勐混镇贺开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指挥部组织工作人员对贺开茶叶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出贺开古茶山的茶叶资源历史以来最准确的普查数据。

普查数据为:贺开古茶山古茶树种植面积达16122.73亩,古茶树数量达230余万棵,树径30厘米以上的古茶树有34781棵。茶山区域植被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古茶园集中连片,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密度最高、保护得最好的古茶园。

2011年,勐海县人民政府与六大茶山签订《勐海县贺开古茶山资源保护开发框架协议》。六大茶山获得贺开古茶山的独立开发权。

六大茶山拥有贺开16200亩有机古茶原料基地,以及位于凤庆岔河10000多亩有机生态原料基地。并且在凤庆合资、勐海投资了三个完全符合食品生产标准的现代化茶厂,年生产能力30000吨。

现在,古树茶以其独特的滋味与特质被许多茶人所喜爱,那么爱喝茶的您,也来六大茶山喝一杯吧!一同感受古树茶带来的醇厚滋味。

- End -

湖南省出台首部古茶树资源保护法规 保护保靖黄金茶古茶树资源

12月29日,记者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黄金茶古茶树资源保护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若干规定》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是湖南省第一个古茶树资源保护的法规、第二个获批的“小快灵”法规,有效填补了湘西州茶树资源保护的空白,也实现了湘西州“小快灵”立法零的突破。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科虎出席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若干规定》于2022年8月29日经湘西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于2022年9月26日经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是湖南省出台的首部古茶树资源保护法规。《若干规定》的出台在保靖黄金茶古茶树资源的管理保护、开发利用、约束管控等方面作出了规范,为有效保护和利用保靖黄金茶古茶树资源指明了方向,为助推保靖黄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若干规定》内容采用“小快灵”的形式,共有7条,分别从保护范围、管理职责、开发利用及禁止的有关情形等立法适用范围、遵循原则方面予以舍弃,注重针对性,主要针对保靖黄金茶古茶树资源调整对象,重点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管理作了规范,同时还规定了合理利用的具体情形,并对禁止行为进行规定。


现场颁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黄金茶古茶树资源保护若干规定》单行本。

保靖黄金茶源自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是古老特异性群体茶树种质资源,“保靖黄金寨古茶园”由龙劲坳、格则麦、德让拱、库鲁、团田、夯纳乌、冷寨河等七大古茶园组成,古茶园有2057株古茶树,黄金村七片古茶园中,最古老的“黄金1号古茶树”有418岁,是湖南省唯一植物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被赞誉为“可以喝的文物”。

保靖黄金茶是天然的茶树品种基因宝库,在科研、文化、生态、经济和健康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发展,保靖县全县茶叶总面积15万亩,综合产值达21.6亿元,建成保靖黄金茶万亩示范园2个、千亩茶叶村26个、百亩精品园60个,8万多农民因茶受益,2万人实现稳定脱贫增收,茶产业让一座座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一颗颗茶树铺就了乡村产业振兴之路。保靖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业百强县、湖南千亿茶产业十强县等10余项称号。《若干规定》的出台和施行,标志着保靖黄金茶古茶树资源保护工作进入了法制化,必将有效保护保靖黄金茶珍贵的古茶树资源,促进古茶树资源的持续利用。

来源:红网时刻(记者张艺凡 通讯员 肖铭),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福安白云山麓发现一株野生古茶树

近日,有群众反映在我市晓阳镇境内的白云山麓发现一株古老的野生茶树,省茶叶学会副会长林光华第一时间带领省茶科所和我市茶业、林业部门专家专程考察,记者闻讯一同前往。

跟随着当地村民的脚步翻山越岭后,我们在海拔1300多米的白云山麓发现了这株野生古茶树,其树身前半段呈卧地状,后半段逐渐向上伸展,显得古朴苍劲。大家很是兴奋,立即对这棵茶树进行测量和考察。

树干胸围22.2厘米,直径是7.07厘米


市林业局 教授级高工 杨旺利:树冠的冠幅大概十四平方米。这边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小气候,生长了这棵茶树,非常难得。

晓阳镇东源村村民 彭万康:根据村里面老一辈的人说,这个山麓有一棵老的古茶树,因为都是荒山,找到这边才发现的。

虽然该茶树所处区域早晚温差大,气候相对恶劣。但就在这样不利的环境下,茶树仍长到了三米多高,树上还零星开着几朵茶花。

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游小妹 :因为这个山的周边都没有种植栽培茶树,突然间发现了一棵茶树,我们初步判断,它应该是野生茶。这个茶树的叶片的锯齿是比较稀,叶缘靠基部比较光滑,没有锯齿,叶脉也比较明显,叶片比较厚,芽的鳞片有两三片,从这些特征来判断,它应该是古茶树。

市林业局 教授级高工 杨旺利:根据我们几个专家的分析,这棵树的树龄大概有两三百年,具体的年龄要进一步研究。  

经初步论证,这是迄今为止我市发现的最大野茶树。下一步,研究人员还将对这株野茶树进一步作DNA分子检测,根据其性状来研判所属品种,并着手加以保护,挖掘科研和旅游价值。

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 温铃光:发现这棵野生的古茶树,对于研究我们福安的茶树资源,茶产业的发展有非常好的意义。同时也希望我们广大市民,户外爱好者如果有发现类似的资源,及时和我们茶产业中心报告。

晓阳镇派出所民警 叶华华: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个古茶树,我们将会不定期地开展巡逻工作,希望广大群众也能配合做好保护工作。

记者:吴景华

来源:福安市融媒体中心 今日福安,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62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