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花茶有那些名字

找到约4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闲来静处,花间有茶

  花间,是一个好词,让人思绪翩跹。

  当年,远距中原的蜀,“为西南之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聚出其中”,富庶无比,又无熊熊燃烧的战火,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好去处。乐不思蜀的,是刘阿斗。乐而居蜀的,是那些文人骚客。那一帮吟小令中调的男儿,不知怎的,偏偏沉溺于香软词风,爱上旖旎柔媚的小词,开始旅愁闺苑、合欢离恨的吟唱。他们醉生梦死,信的是“人似鲜花花映人,醉卧花丛君莫笑”,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这是婉约派的风格,绝非关西大汉的秉性,没有血性的刚烈。

  那个叫张泌的中书舍人,身世有些模糊,令人记忆深刻的,是他的那首词:“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拭燕脂,惹教双翅垂。”这首极其清新的词,让晚唐五代的一个词派,有了香艳的名头。

  花间派词人,吟咏的对象,大多是女子。如阿娇,这位陈姓女子,虽然贵为皇后,却被司马迁认为“太骄”。她的故事,人所皆知。这个叫刘彻的人,4岁时,在远远没有成为汉武大帝之前,金屋里想藏的,就是她——他的表姐。

  女人如花,不知是谁先说出的,比喻贴切、形象。这种说法,应该出自于《诗经》时代。《诗经》中,对女子的比喻,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缭乱,以玉为喻,以草木为喻,甚至以日月星辰、鸟类为喻。更多的,是以花为喻。娇艳鲜花,极富生命力,以此为喻,成为中国传统女性审美经典,所谓秀色可餐。花有百媚千红,女人风情万种。女人花,摇曳在滚滚红尘中,花香浮动,暗香盈袖。乱花渐欲迷人眼,词人的绮情艳思,汩汩流淌。

  茶,也是个好词。这一生长在南方的嘉木,仅凭薄薄的叶子,就风靡世间,不可一世,风光无限。茶,“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客来正月九,庭迸鹅黄柳。对坐细论文,烹茶香胜酒”,是高风雅士的做派。难怪,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乃“精行俭德之人”最爱。

  “从来佳茗似佳人。”是独步千古风流的苏东坡说的。女子与茶,也极其有缘。

  传说,某个冬日,茶商陈古秋与人品茶。陈古秋取出一包茶叶冲泡,茶叶是一位姑娘送他的。茶冲泡好后,盖碗刚一揭开,一阵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在缓缓升腾的热气中,一位美丽姑娘的身影,若隐若现,手捧一束茉莉花。渐渐地,姑娘的身影隐去,变成一团热气,唯有茶香,袅袅不散。这茶,名字好听:报恩仙。为报陈古秋出资葬父之恩,这位姑娘,耗费毕生精力,已辞人世。或许是得到点化,陈古秋将茉莉花加到茶中,制出茉莉花茶,为花茶上品,清香宜人。

  夏日,江南多荷,莲叶何田田。荷有晨开夜合的习性,“荷叶初开犹半卷。荷花欲拆犹微绽”,被“宰相词人”晏殊认为“此叶此花真可羡”。水面之上,新荷抽出的枝丫,犹如一支画笔,饱蘸墨彩,在花尖上绽放。月色、星光之下,人们划船到水深处,将新茶搁置在新花之中,为的是,熏染一夜清香气,汲大自然之灵气。翌日清晨,早起的人们,将茶取出,捧得一怀清香,在薄薄的轻雾里,惬意而归。

  如此场景,在《浮生六记》里也有记载:“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味道尤绝。”

  这样的茶,是与花香一起氤氲的,沈复喜欢。更何况,有佳人在侧。他唯一的感觉,只有沉醉,想来也如李易安,沉醉不知归路。

  这个叫芸的陈姓女子,“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她兰心蕙质,心思细腻,“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林语堂语),极懂生活之美。

  “闲来诗酒茶相伴,不负此生不负卿。”这位红袖,既会添香,也会奉茶。与其相处,有绵绵相思,有志得意满,更有琴瑟之欢、鱼水之乐。这样的时光,这样的意境,隽永深远,妙不可言。

  他喜欢的,还有静处。

  在《浮生六记》中,沈复这样描述:“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复,世态炎凉,优游闲岁月,潇洒度时光。”

  这样性情的光景,也令人羡煞。

  他喜欢静处,或许是在芸离世之后。欢愉时光,总是短暂。世间总有百般好,终有挥霍殆尽时。少了卿卿我我,少了情投意合,剩下的一人,静处便是回味,更是排遣。这一点,也十分契合诸葛孔明在《诫子书》里的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我有时也想,沈复的选择,为什么是“静处”,而不是“清坐”呢?

  “晨兴绝无思,清坐还复佳。夜气不啻存,俗氛殊未来。居然类禅定,正尔悟心斋。明发谢西爽,故山先梦回。”想来,清,这“浊”的对立面,其间大义,一个静字,是不能完全概括的。清,是透明,无杂色,更无杂念。风在动,即是心在动。连静都做不到,又怎能言及清呢?

  “人,一个人时,才是真正的自己。”在静谧之中,携优雅之趣,与另一个自己相遇,可以把盏言欢、欢喜对斟,也可以赏花、品茶、论道。这是我们想要的情趣和风景。《红楼梦》中,林黛玉抚琴时,“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上头,或在林石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崖上”。这是选择环境之静。“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眺望远方落霞,眼中无物;闭目养神静气,心无旁骛。若静影沉璧,此乐何极!

  文益禅师诗云:“幽鸟语如篁,柳摇金线长。烟收山谷静,风送杏花香。永日萧然坐,澄心万虑忘。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好一个“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这位法号无相的五代僧人,是中国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法眼宗僧人参禅时,“一切现成”,是重要“话头”。

  “一切现成”,是活在当下吗?当下众生,终日忙忙碌碌,心间塞满块垒,忙乱无绪,怎会静处?连静的心绪都没有,如何抵达花间有茶的心境?没有幽趣,又如何得享其间乐趣?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任崇喜(河南开封)】

茶叶有多少种?在饮茶的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茶叶有八大类,除了红茶、绿茶以外,还有乌龙茶,还有白茶、黑茶、黄茶。

这几种茶之间有交叉吗?乌龙茶和青茶是一种茶吗?黑茶和普洱是一种茶吗?

黄茶和白茶感觉很相似,区分的标准在哪里?

在饮茶的方式上有什么分别?

营养价值上呢?


绿茶


(上图是安吉白茶,叫做安吉白茶其实是绿茶,同理还有天目湖白茶)


绿茶未经发酵。根据杀青时候的工艺分成
1.炒青绿茶(根据不同形状又分成长炒青,扁炒青,圆炒青等)这种工艺的绿茶一般被人为是最好的,所以我们知道的名茶大多属于炒青绿茶。龙井,庐山云雾茶,碧螺春等
2.烘青绿茶(常见于安徽) 六(lu四声)安瓜片 太平猴魁
3.晒青绿茶    这个搞不好快失传了。。。
4.蒸青绿茶   事实上这种工艺在日本还是在流传的。比如玉露茶。
其实好的绿茶是很嫩的,我试过用泡完的绿茶煎荷包蛋是可以吃哒~比小葱香哦


黄茶


(图蒙顶黄芽,除了黄一些还是很像绿茶)


黄茶是绿茶工序加多一道闷黄实现一点点的发酵
按照叶片大小嫩度分成黄芽,黄小茶和黄大茶
比较有名的就是蒙顶黄芽  君山银针了


白茶



(这是寿眉,完全不一样了吧,一般白茶有白色的毫毛)


传统白茶只产于福建。跟绿茶工艺就差很多了,有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叫做萎凋。通常来说发酵程度会大于黄茶。所以我感觉会酸酸的。
(其实白茶和黄茶区别很容易分。黄茶特别是黄芽茶是嫩嫩黄黄的很像绿茶,白茶就不一样了)
比较常见的白茶有三类吧?
1.白毫银针 身披白毫,模样似针
2.白牡丹
3.寿眉 也就是贡眉了  长得非常粗犷,像落叶一样。据说70年代香港茶楼里都是这个。


青茶

    

(上图是条索明显的凤凰单丛)

(上图是团成小球的铁观音)


青茶就是乌龙茶了。半发酵,发酵程度高于前三者,低于红茶。乌龙茶是以香气著称的。青茶多按照产地划分:

闽北乌龙     著名的岩茶就是闽北乌龙了,大红袍是岩茶的其中一种,由于是按照树种分类,所以岩茶有非常多非常多的种类呢。说到大红袍,其实几千上万块的都是假的,知道贡品是什么么?

闽南乌龙      铁观音 其中按照工艺又分成清香,酸香,浓香。但如果你问我广东茶楼里那种是什么型,我只能呵呵了。大概是酱香吧~笑~

广东乌龙      凤凰单丛 这种茶又是乌龙茶里最香的,所以它的分类也以香味命名。比如说芝兰香,姜花香,还有姜花香里出名的通天香。

台湾乌龙      冻顶乌龙 东方美人(就是香槟乌龙了)我是很喜欢东方美人的,因为发酵程度大很像红茶。对的那我还不如喝红茶好了。


红茶


(写了高级两字就真的会变高级,我是相信的)


红茶是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以上所有茶叶。按照制作工艺分成功夫红茶和小种红茶。此外还能加一个红碎茶。

1.小种红茶     小种又分成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区别就是是否产在武夷山桐木关。正山小种是非常古老的茶,传说中所有红茶的都源自它,包括现在很火的金骏眉。
2.工夫红茶     除了小种都是工夫红茶了。包括云南的滇红,安徽的祁红,广东的英红等。
3.红碎茶         很多红茶传到国外,就成为切碎了放在茶包里那种了。比如著名的立顿啊车仔。


黑茶


(在公道杯里可以看到普洱的颜色是酒红的哦,生茶时间久了是会这样)


黑茶,所谓后发酵茶,是制作完放在那儿待他自己发酵。所以这个发酵程度很难讲了,取决于你存放多久不是吗。黑茶也是按照产地划分的,藏茶,云南黑茶(普洱),广西黑茶(六堡)等。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普洱了。这个也分成两种

生茶       这是传统工艺了,普洱进行杀青之后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储存,是干仓生茶了,放个20年,就能成为老生茶,这个时候茶叶已经发酵差不多了,是很贵的。如果不幸受潮,就会成为湿仓货,价值就会大打打折扣。一般说投资就是指生茶了。

熟茶        由于生茶发酵需要很长时间,现代人就发明了熟茶。就是一般生茶做好了,多了一道工序渥堆。原理就跟沼气池差不多吧。放在一起温度升高发酵。熟茶发酵程度大于新的生茶,口感柔和。但由于这是一门时间的艺术,所以很多人会推崇生茶。


花茶

    

(碧潭飘雪)


花茶即香片,这个的分类法则就和以上完全不一样了。很多人觉得花茶就是菊花茶啊玫瑰花茶。其实不是的。真正的花茶是选取茶胚,然后用花朵的气息去沾染茶叶,最后去花留叶。好的花茶不太会让你看到花朵的。


比如茉莉花茶,取烘青绿茶,用好多层茉莉花去芯,层层垒起来窨(xun四声)制,绝对不是混在一起那么简单。


——————————————————————————————————

至于泡制方法。


现在中国所谓的茶艺我看到大多是功夫茶的方法。就是美丽的大姐姐着穿旗袍用修长的手指为你服务的那种。

总的来说~比较嫩的茶叶,像绿茶黄茶,要用低一点的水温,80来度就好了。可以选择中投上投法(叶片沉的话)放在玻璃杯里冲就行了。

发酵大一点的茶叶呢,乌龙红茶一类的,就需要用热一点的水在盖碗或者紫砂壶里冲泡出汤了。

至于普洱一类很粗犷的茶叶,甚至还可以用小壶在炉子上慢慢煮。冬天很有意思的。



品茶方式     这个我想讲多两句了


就是拿小杯子喝啊。喝高香型的乌龙茶会用闻香杯。
我觉得这个心态很是要端正的。
一般的同学呢,能喝出来个正山小种的松烟香已经很厉害了。但有时候会听到有人喝了一口茶就说,嗯,这个茶树龄大概多少,放了多久多久。我会有点无语,也许个别茶叶比如普洱生茶是可以喝出来储存时间,那也是极其厉害的人才能做到。何况每棵树,每批茶叶,每种储存方法都不一样,怎么可能做到一品就能说出来呢。
遇到这种人我心里是会呵呵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好多人都喜欢贵的不得了的茶叶。其实无论是大红袍,金骏眉,还是狮峰龙井。真正产量就只有一点点的一点点,哪里够全国的土豪消费。你真的以为那些就这个名字漫天要价,上万块一斤的就是真的了吗?
一两千一斤的价位,金骏眉是绝对买不到真的,但运气好的话却可以买到不错的正山小种,滇红你快能买到极品了。你会选哪个呢?
还有,真的时间越久越好吗?熟茶low了吗,超市就没有春天了吗。我觉得都不一定的,我曾经喝完自带的各种茶叶,然后在国外超市买7刀一大盒的荔枝红茶。对的就是所有人都不齿的超市罐装茶。但是居然煮出来一屋子荔枝的香甜味道,还是很振奋人心的。
跟钱没有关系,找到自己喜欢的最重要吧。

说高深一点还有茶道。
茶经里有写的,点茶煮个开水还分腾云驾雾啊鱼珠蟹目之类的。这个我觉得太悬了有点装神弄鬼不喜欢。
不过比较有兴趣的书里描写古人的斗茶,用茶在纸上写东西。
至于禅茶一味。
这个更厉害了,我觉得在这个年龄还是别想这个了吧,好好学习以后突然想明白再说。对于僧人,茶道还会和香道结合在一起。对香道虽说很有兴趣,但因为完全没有接触只是听喝茶时候人家聊起,东南亚地名一大堆根本记不住,一块木头也好多说法。对于不清楚的东西,我通常会默认水很深,然后作远观仰视状。希望有一天也可以泛泛地接触。
我听一个长辈说在日本,茶道有时会焚极品的香,那个香灰之后是要喝掉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生物或者化学都学过的啊,碳化的东西怎么会有益健康呢?总觉得大家很喜欢把一个东西追求到极致,但你到底是追求这个东西呢,还是追求这种极致带来的快感呢?
就像你喝很贵很贵的茶,或者弄很高端的茶道,累都累死了,真的会有享受吗?
貌似跑题了。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了。


比较实际一点的话,如果你自己喜欢做小茶点,中式的西式的其实完全不用讲究搭配。无论是烤饼干还是蒸点心,比追求狂拽酷霸屌要有趣多了。


营养价值


理论上来说,发酵程度越轻,那营养保留越好。
但我想说这个茶叶放在杯子里就那么一点点,你就算全部吃到肚子里也不会大补吧,何况是冲出来水喝呢?
如果想要补充氨基酸,你可以喝饮料多吃蔬菜
想补充维生素C,你可以吃维生素片或者大橙子大菠萝
如果像补充矿物质  喝矿泉水都是可以的。

哪种方式都比喝茶效率高。

原作者:王诺诺

那些让你误解多年的茶知识!

喝茶是我们日常的一部分,喝了多年茶,学了多年茶知识,感觉自己应该也算是资深茶友了,是否资深?谁说的也不算,全答对以茶知识你就资深!




1、茶的故乡是中国?

真相:千真万确


解释:有的舆论认为印度是茶叶的故乡。其实,中国才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19世纪末,英国人威尔逊在《中国西部游记》中写道,“在四川中北部的山坡间,曾经看到普遍高10尺左右的野生茶树丛”。


这是首次在我国发现野生茶树的报道。而印度等地茶叶等产的历史还不到二百年,因此,茶树的原产地,毫无疑问,应该是中国。


2、浓茶解酒

真相:假的


解释:有人认为,酒后喝浓茶,有“醒酒”作用,这是一种误解。茶叶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醉酒后喝浓茶会加重心脏负担。饮茶还会加速利尿作用,使酒精中有毒的醛尚未分解就从肾脏排出,对肾脏有较大的刺激性而危害健康。


因此,对心肾生病或功能较差的人来说,不要饮茶,尤其不能饮大量的浓茶;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可以饮少量的浓茶,待清醒后,可采用进食大量水果、或小口饮醋等方法,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使酒醉缓解。


3、“纯料”的普洱完全没有经过拼配?

真相:假的


解释:普洱茶的“拼配”概念具体包括六个方面:等级的拼配、茶山的拼配、茶种的拼配、季节的拼配、年份的拼配、发酵度的拼配。


很多人提到的“纯料”,是指由同一茶山同一季节的茶叶制作而成,占普洱茶拼配技术中的两项。所以,不能简单认为“纯料”的普洱茶完全没有经过拼配。



4、洗茶只是为了洗茶尘?

真相:假的


解释:很多人认为洗茶只是为了洗去茶叶中不干净的夹杂物如茶灰、尘埃等, 其实不然。多数情况下,“洗茶”的主要目的是浸润茶叶,帮助茶叶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饮用者很快感觉到茶叶香味。有部分爱茶者更愿意称之为“醒茶”、“润茶”或“温茶”。


5、老铁需要定期复焙?

真相:假的


解释:一些茶友认为陈年铁观音,一定要定期复焙高火工才有储存价值,殊不知陈茶若多次走火,叶底就得碳化,品饮起来茶感水薄,空洞,也就不是老乌龙真味了。陈茶如果保存得当,是不需要再复焙的。



6、剩茶留在壶里有助于养壶?

真相:假的


解释:剩茶不能留在壶里,隔夜的茶汤会有陈味,陈味渗进壶体,不但不能帮助养壶更是对紫砂壶的一种破坏,用这样方式养出的壶喝茶,对身体有害。


7、紫砂壶不宜泡绿茶?

真相:真的


解释:名优绿茶冲泡时水温较低,在85度左右,过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浸泡时间会破坏绿茶的风味,所以一般不建议用紫砂壶冲泡绿茶。条件受限时,也可以考虑用紫砂壶短时间浸泡绿茶后立刻倒出茶汤,而且泡茶时壶盖需要打开。


8、所有茶都适宜紫砂壶泡

真相:假的


解释:不是所有茶都适宜用紫砂壶泡。紫砂壶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宜兴紫砂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


因此很多人认为紫砂壶泡茶是最好的。其实不然,紫砂壶只适于泡经过发酵的茶叶。如果用其冲泡绿茶花茶类效果反而不佳,冲泡什么茶类选用什么茶具都是有讲究的并不是所有茶类都适宜用紫砂壶。



9、洞庭湖碧螺春出产于洞庭湖?

真相:假的


解释: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洞庭湖碧螺春,属于绿茶,实际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而并非产自于洞庭湖。


10、“安吉白茶”是白茶?

真相:假的


解释:安吉白茶并非白茶,而是采集白化的芽叶,以绿茶工艺制成的绿茶。每年春季,低温让新生的“安吉白茶”茶树叶片中的叶绿素合成受阻,出现阶段性白化,该阶段的茶叶氨基酸含量很高,从而保证了安吉白茶香郁、滋味鲜醇的品质。 



11、西湖龙井都是绿色

真相:假的


解释:消费者有一个误区,以为好龙井一定漂亮,绿茶要绿,其实不然,西湖龙井好在于:1、口感:回味甘甜;2、香味:独特的豆香;3、泡开后在杯中的形状……并且好的龙井干茶会绿中带黄燥米色。


12、变色茶宠有毒?

真相:不一定


解释:变色茶宠一般是感温变色茶宠,以树脂为主要原料,这些茶宠淋上热茶水后会立即变得五颜六色,冷却后恢复到原来的颜色。或者是在烧制好的茶宠上涂上一层遇热就会发生颜色变化的化工材料,也能达到变色的效果。变色茶宠用来把玩没问题,但喝茶时最好不要淋茶水到变色茶宠上。茶宠泥料里的化学试剂淋上茶水后,遇高温发生反应,容易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毒素。


13、有茶毛毛都是好茶

真相:假的


解释:“没有茶毛毛还叫好茶吗?”林志玲的这句广告语,让很多人都认定有茶毛毛的茶才是好茶,其实不然。


俗称的茶毛毛是茶毫,也叫茶毛。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其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一般来说,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所以这个指标在很多情况下作为茶叶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茶叶的好坏并非由茶毛毛的多少来衡量。很多茶都有茶毛毛,特别是绿茶红茶,如毛尖等。但并非所有的茶都可以一概而论,如龙井,在加工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叫辉锅,辉锅的目的主要是干燥茶叶,促使茶叶香气物质的进一步形成,但它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磨掉茶叶表面的茶毫,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点,所以龙井的嫩度并不能看茶叶茶毫的多少来决定。


14、抹茶不是绿茶

真相:假的


解释:抹茶——源于中国的日本国粹,与国内常见绿茶形态有所不同,但是也是绿茶的一种。抹茶属于纯天然蒸青超微细粉体绿茶,是用茶树嫩叶经高温蒸汽杀青及特殊工艺处理后,瞬间粉碎成200目以上的纯天然茶叶蒸青超微细粉末,最大限度地保持茶叶原有的天然绿色以及营养。



15、绿茶粉不是抹茶

真相:真的


解释:抹茶不同于一般的绿茶粉,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茶叶粉碎物。抹茶粉是用优质新鲜绿茶,经过蒸汽蒸青,石磨碾磨,超微粉碎,低温干燥而成。且抹茶对原料的质量要求较高,要求采用氨基酸、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高的茶叶。


同时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较低。绿茶粉原料基本上都是普通的炒青,然后单纯的把绿茶采用瞬间粉碎法,粉碎成绿茶粉。


16、茶越新鲜越好

真相:假的


解释:新茶是指摘下不足一月的茶,这种茶形、色、味上乘,品饮起来确实是一种享受。但因茶叶存放时间太短,多酚类、醇类、醛类含量较多,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


如果长时间饮新茶可出现腹痛、腹胀等现象。同时新茶中还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咖啡因等,过量饮新茶会使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可产生四肢无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茶醉”现象。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应忌喝。



17、花茶不是花越多越好

真相:真的


解释:花茶不是花越多越好,毕竟是茶不是花。品质好的茉莉花茶一般含花量很少,只闻花香,不见花干。


桂花茶窨制时不起花,花和茶叶混在一起。有些花茶含花量很多,多数是拌花茶,有时在销售时,也根据消费者的需要适量拌花。窨制花茶最后一个步骤就是捡剔。


现在多数使用机器风选,将花瓣剔除,如果花瓣较多,说明捡剔不干净。



18、茶和牛奶同喝会造成骨质疏松

真相:假的


解释:有说法是茶叶中的鞣酸,能与牛奶中的钙结合,降低肠道对钙的吸收,长久造成骨质疏松,其实不然。与蔬菜相比,茶并不是鞣酸的主要来源,一泡茶中所含鞣酸是4-6毫克,半杯牛奶中含有120毫克左右的钙,相溶钙的损失不到十分之一,不可能造成骨质疏松。


19、喝茶不可以代替喝水

真相:真的


解释:茶叶中的氟在适宜摄入量范围内对人体是有益的微量元素,有利于钙和磷在骨骼中沉积,可加速骨骼成长,具有维护骨骼健康、防龋齿等保健作用,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氟中毒。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天应摄取氟1.5毫克-3毫克。因此,不能以茶代水,喝4杯茶喝4杯水较为合适。


20、饮茶会使血压升高

真相:假的


解释:茶叶具有抗凝、促溶、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及改善血液中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等作用,可防止胆固醇等脂类团块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防冠状动脉变窄。


特别是茶叶中含有儿茶素,它可使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血脂亦随之降低,从而使血压下降。因此,饮茶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21、君山银针、沩山毛尖属绿茶类

真相:假的


解释:信阳毛尖、鸠坑毛尖、都匀毛尖等都是绿茶,不要误以为名字带毛尖、带针就是绿茶了。君山银针、沩山毛尖都是黄茶而并非绿茶。我们都知道白毫银针是白茶,因此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君山银针也是白茶。


但实际上,君山银针是黄茶。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黄叶黄汤是其主要特点。



22、普洱熟茶才是黑茶


根据工艺来分类的话普洱熟茶才是黑茶。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由汉族茶农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判断黑茶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是,黑茶有一个后发酵环节。“后发酵”即是将己制成的晒青茶,在符合卫生条件的仓库中渥堆,洒水,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使之发酵,加速茶叶的后熟作用。


熟普的加工工序更加接近黑茶种类的评定,因此,一般将熟普归为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




23、红茶冷后变浑浊,说明是好茶

真相:真的


解释:红茶冷后变浑浊了,说明是好茶。很多人在喝红茶时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茶汤冷后会变浑浊。这是因为茶中含有茶多酚,而红茶在发酵时部分茶多酚会转化为茶黄素,茶黄素,茶褐素。


在高温状态下咖啡碱与它们都成游离态,但随温度的下降,它们会通过缔合而成缔合物,并表现出胶体的特性,使茶汤由清转浑而出现“冷后浑”的现象。


这与红茶的鲜爽浓强度有关,鲜爽度越强的红茶,冷后浑的现象越明显。温馨提示各茶友买红茶之时可以根据这一特征来购买喔。


@文章来源于普洱茶,重在分享!

找到约4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