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花茶二窨指的是什么

找到约50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茉莉花茶上不了台面?那是你不懂它!

时值9月,又到了茉莉花盛放的时节。

关于茉莉花茶,最直接的印象,莫过于香。

茉莉花茶的香,属于你无法忽略的那一种:一盏茶推到跟前,花香透过茶汤弥散,澄澈,轻灵,满室芬芳,喝上一口,花香沁人心脾。

一朵花,到一杯茶,需要经历多少?

从初春的茶坯,到夏末秋初的茉莉;

以花换茶,脱胎换骨,

不变的,是茉莉始终清幽芬郁的香气。

今天,《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小编就和大家聊聊“人间第一香”——茉莉花茶。

茉莉花的主要产区在哪儿?

我国茉莉花四大主产区。 (图片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我国茉莉花的四大主产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福建省福州市、四川省犍为县和云南省元江县。

四大产区茉莉花的特点是什么?

四大产区茉莉花。(资料图)

横州茉莉花在全国占有主导地位,产量最高,市场比重最大,价格相对较低。

福州茉莉花窨花次数最高,最少为4窨,最高为9窨,因此价格最高。

犍为茉莉花虽然花期短、单产低,但花蕾大、花瓣厚、花朵净重大。

元江茉莉花上市最早、花期长,具有价格优势,且在浓香型花茶产品中表现较好。

茉莉花的窨制工艺是什么?

窨制工艺流程图。 (图片来源:网络)

茉莉花的窨制工艺是决定茉莉花茶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茉莉花茶的传统窨制工艺极为复杂,包括茶坯处理、鲜花处理、茶花拌和、静置窨花、通花散热、收堆续窨、起花、复火干燥等,此一过程为一个窨次。

《茉莉花茶加工技术规范(GBT34779-2017)》。

从最新版的国家标准《茉莉花茶加工技术规范(GBT34779-2017)》可以看出,等级越高的茶坯合计用花量和窨次越多。这意味着,窨制的次数越多,所需的茉莉鲜花就越多,所耗费的时间也越长,香气就更浓郁。

茉莉花茶制作过程之一——窨花。 杜佳徽 摄

普通茉莉花茶在3~4窨、中档茉莉花茶在5~6窨、高档茉莉花茶可达8~9窨。

至于说10窨,11窨以及更高的,一般不太可信。因为茶叶的吸香能力是有天花板的,到阈值后会反向吐香,9窨几乎是极限了。

茉莉花茶的茶坯有哪些?

茉莉花茶的茶坯主要有两种:绿茶和白茶。

绿茶窨制的茉莉花茶:花香强,茶香弱。

由于烘青绿茶的含水量较低,能够很好地吸收花香。因此,绿茶窨制的茉莉花茶,花香强过茶香。

白茶窨制的茉莉花茶:花香弱,茶香强。

由于白茶的含水量较高,吸香能力较弱。因此,白茶窨制的茉莉花茶,茶香强过花香。

总的来说,绿茶吸香能力好,适合更喜欢花香的人,而白茶则更能凸显茶本身的滋味。

如何选购茉莉花茶?

1

看外形

优质茉莉花茶,原料嫩度好,外形细紧壮结,锋苗显露,多毫,净度好,不能有杂物,且色泽嫩绿匀整。

而级别较低的茉莉花茶,色泽黄褐,匀整度和净度都不高,而且多带有茎、梗。夏秋茶比较枯绿欠油润,陈茶色泽灰暗。

2

闻香气

茉莉花茶的香气,主要从鲜度、浓度、纯度三个方面来判断。

鲜度,指茉莉花茶的鲜灵程度,就是香气是否新鲜。茉莉花茶讲究“一嗅即感”,香气很敏锐。而不新鲜、陈味,都是低档茉莉花茶或陈茶的特征。

浓度,即耐泡度。好的茉莉花茶香气持久,更耐泡;而低档茉莉花茶香气不持久,而且香气薄,第一泡有香气,但二泡就闻不到了,说明浓度非常不好。

纯度,说的是茉莉花茶的花香、茶香是不是够纯。比如有的茉莉花茶虽以玉兰花打底,但不能出现玉兰花香气,更不能有烟焦味及其他异味。

3

观汤色,品滋味

好的茉莉花茶,汤色清澈明亮,色泽黄绿,而劣质茉莉花茶大多暗黄或泛红。

滋味上,好的花茶滋味纯正浓醇,一般滋味与香气关联很大,香气鲜,滋味爽;香气浓,滋味醇。

4

看叶底

好的茉莉花茶,叶底细嫩多芽,芽多说明嫩度好,色泽黄绿软亮;而劣质茉莉花茶叶底欠匀整,色泽暗,形状粗展,如果茎梗多,说明嫩度较差。

茉莉花茶如何存放?

茉莉花茶在保存过程中,要严禁与有异味的物质接触,贮藏的容器要保持清洁,并密封好,防止香气散发。

此外,保存环境要保持干燥,如果空气湿度大,水分进入茉莉花茶里,会影响茶的口感以及香气。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花茶,花草茶,花果茶,是什么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娇艳的花儿纷纷绽放,处处散发着春天的气息。每逢春日便是赏花的好时节,此时,三五好友结伴出游,欢声笑语中,欣赏美丽的花朵很是惬意。今日春光明媚,花开正好,微风不燥,相约农大看桃花吧!农大的观音湖,有些许小西湖的味道,特别是春晖桥两岸的桃花的味道,尤为醉人。



春天是属于花的季节,花有花语,茶有茶言,不少茶友都相约赏花踏青。当这些花和茶结合在一起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值得寻味。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我们福州的特产茶——茉莉花茶。


【一】花茶?花草茶?花果茶?


花茶,又称香片,与花草茶、花果茶不同的是,花茶是由烘青绿茶作为原料制作茶坯,后在不同季节、不同花期,以鲜花配香,茶叶会利用自己的吸附气味特性吸收花香,从而形成花茶的特有风味,属于再加工茶类。花茶不仅茶香鲜醇,更是花香入水。最著名的花茶,当属福州茉莉花茶,是由茉莉鲜花和烘青绿茶窨(yin)制而成。除此之外根据所用的鲜花不同,还有玉兰花茶桂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玳玳花茶等。普通花茶都是用绿茶制作,也有用其他茶类制成的,有如玫瑰红茶,桂花乌龙茶等。


而花草茶、花果茶,是以植物的花、茎、叶、果实甚至根作为主进行干燥而制成的饮品原料,严格意义上不算是茶,可统称为类茶。你叫流行的有玫瑰花茶、杜仲花草茶、百合花茶等。



  【二】何处寻花?


品饮过茉莉花茶的茶友应该都能发现,在茉莉花茶里寻花,只闻其香,不见其形。


茉莉花茶里没有茉莉花却花香馥郁,就在于它的“窨制”工艺。在夜间,茉莉花花瓣微张、将开而未开之时采摘,待到晚上花开飘逸时,与上等的绿茶混合,茶叶充分吸收花香,期间不断翻动茶叶与花,直至花香散尽。


而不见其形是由于花茶在制作工艺中需要经过的重要工艺——“起花”。起花是指绿茶茶胚经过与鲜花拌和、窨制后,用起花机把茶和花分开,且等级越高的茶叶应该筛得越干净。也许有些茶萌新可能会认为多此一举,花朵留在茶叶中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起花工序,多量的花体仍留在茶叶中,冲泡时会使茶汤滋味苦涩,从而影响花茶口感的鲜爽。而且茶叶中是否残留花渣也是评判一款花茶品质好坏的因素之一。近年也有新创茶品,谓“碧潭飘雪”,出于美观考虑,在窨制后加入茉莉干花作为点缀,在冲泡时就可以看到嫩绿的茶叶夹杂着花色花瓣在水中漂浮。



【三】花香茶忆


冰心在《我家的茶事》中回忆起童年是对茶千丝万缕的情愫。“这时我总想起我故去的祖父与父亲,而感到茶特别香洌,我虽然不敢沏太浓,却是从那时起喝到现在”。


犹忆总角之年,猴王牌的茉莉花茶是我所接触的启蒙茶。不仅是家家户户的玻璃杯和搪瓷缸、红金相间的塑料包装,不仅是那位戴着厚重眼镜、手持一杯冒着热气腾腾的茉莉花茶的数学老师,不仅是坐在第一排、沉醉于袅袅水汽中茉莉花香气的我,一幕幕都构成了一个时代里的人对茉莉花茶的共有记忆。


  这一碗茉莉花茶中别有一番青涩质朴的人生况味,让人不由联想起茉莉花蕾一低头的娇羞和惹人怜爱,茶叶的诚挚容纳与伟岸承载。这一场未成熟的悸动与探索,成全了花茶的香与味的相互融合,犹如蒲苇与磐石般的爱情。在茶烟缭绕中,花茶不言。“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六大茶类之外,还有第七大茶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喝茶。

喝传统茶,每天从色彩各异的瓶瓶罐罐里,取出形态万千的茶叶冲泡,实在有意思。

不禁好奇,如今传闻的七大茶类,究竟指的是什么?

类别一:绿茶

绿茶,根据加工工艺不同,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晒青绿茶。

像耳熟能详的龙井茶、碧螺春,都属于炒青绿茶;

烘青绿茶,有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等;

蒸青绿茶,有煎茶、玉露等;

晒青绿茶,如滇青、川青……

类别二:红茶

红茶,根据加工工艺不同,可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三类。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红茶正山小种,以及金骏眉,皆属于小种红茶;

中国十大名茶中的祁门红茶,也被称为祁门工夫红茶,就属于工夫红茶,此外还有滇红工夫、川红工夫等;

红碎茶有“叶片碎末”之分,滋味浓烈,需加香料、辅料冲泡,主要用于出口。

类别三:黄茶

黄茶,根据鲜叶原料、加工工艺不同,可分为芽型、芽叶型、多叶型、紧压型四种。

像比较有名的蒙顶黄芽、君山银针,都属于芽型黄茶;

芽叶型黄茶,如湖南的北港毛尖等;

多叶型黄茶,如广东的大叶青茶等;

紧压型黄茶,为采用上述原料蒸压成型的黄茶。

类别四:白茶

白茶,以芽叶嫩度划分,从嫩到老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类。

都说“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白茶,始于白毫银针的创制。

白毫银针,有福鼎产的“北路”和政和产的“南路”之分。

类别五:乌龙茶

乌龙茶,以产地划分,可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式(湾)乌龙等。

大红袍、武夷岩茶等,都属于闽北乌龙;

闽南乌龙,有铁观音、本山、黄金桂等;

广东乌龙,有凤凰单丛、岭头单丛等;

台式(湾)乌龙,有包种、冻顶乌龙……

类别六:黑茶

黑茶,以地域划分,有湖南黑茶、四川黑茶、湖北黑茶、广西黑茶、云南黑茶等。

湖南黑茶,如安化黑茶,代表性茶有“三尖茶”(天尖、贡尖、生尖)、“花卷茶”(千两茶、白两茶等)……

四川边茶,因销路不同,分为南路边茶(雅安藏茶)、西路边茶;

湖北黑茶,如老青茶等;

广西黑茶,如六堡茶等;

云南黑茶,如普洱熟茶……

类别七:再加工茶

常见的花茶,有茉莉花茶、桂花茶、白兰花茶、玫瑰花茶……花香与茶底融合,沁人心脾。

除了加天然花香窨制的花茶之外,袋泡茶、紧压茶、粉茶,都属于再加工茶。

2014年茶叶分类国家标准定义,以加工工艺、产品特性为主,结合茶树品种、鲜叶原料、生产地域进行分类,共划分出七大茶类。

也就是说,在六大茶类之外,还有第七大茶类——“再加工茶”。

来源:杯小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