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猴魁茶的来历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绿茶之王(太贫猴魁)4月16日正式开园

4月16日,太平猴魁将迎来开园仪式!每年其他茶叶都已纷纷上市后,太平猴魁才悄然登场。但总有大批的茶商、茶客,愿意在黄山脚下专心等待太平猴魁的开园。他们等候的,不仅是杯中的那份清香和甘醇,更是源自核心产区的稀缺和珍贵。

太平猴魁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核心产区仅限猴坑一带,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茶芽挺直、肥壮细嫩,外形魁伟、色泽苍绿,兰香高爽、滋味甘醇,是绿茶中的佳品,也是一款国礼茶。

太平猴魁核心产地猴坑只有20多户人家,15天采摘期一过,即开始养护茶园。优质的太平猴魁产量稀缺,价格高达几千元一斤,深受茶客追捧。每年来猴坑买茶的商客,绵延好几公里。

专心等好茶,好茶不乏味

太平猴魁的采摘时间与其他绿茶不同,大多数绿茶采摘时间越早越好,以明前出产者为上品,且茶芽越细嫩越好。唯独猴魁,每年要到四月中下旬才开始采摘。谷雨至立夏之间15-20天的是其最佳采摘期,且每年开园时,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开园仪式。

太平猴魁开园仪式传统又隆重,当地茶农要虔诚地祭祀茶王树。悠悠的祭歌,从神农尝百草一直讲述到太平猴魁的来历、传承和发扬过程。表达了猴坑人对“茶王树”的感恩和崇敬之情,并祈佑茶农增产增收!

太平猴魁的采摘和制作都十分讲究,采茶时有“四拣八不采”的要求。

四拣是指拣高山不拣低山,拣阴山不拣阳山,拣壮枝健枝不拣弱稍病枝,对采回的叶子还要进行拣尖。

八不采即无芽不采、小不采、大不采、瘦不采、弯弱不采、虫食不采、色淡不采、紫芽不采。采制猴魁茶一般是上午采、中午拣、下午制,当天完成。

其实,一款好茶,是一个圆满的生态系统。虽然它的味道,自有深浅变化,但好茶不乏味。

有人喜它的清浅,有人好它的浓醇,有人钟意它的芳香,有人偏爱它的苦涩。有一千个茶人,就有一千种茶的味道。

即便是同一款茶,喝起来的滋味也会千变万化。每种味道里,也许都住着一段人生的过往。茶是回忆,也是思量,是那袅袅的烟气里,诉说的故事,越来越长。

太平猴魁:太平世界劳瞻望 雾隐天都月上迟

如果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那么我要说,猴魁之后不识茶。也只有这可与五岳争锋的黄山,方能孕育出如此令人一见便难忘怀的太平猴魁。它从寂静中醒来,山谷丛林,地孕天养。一叶见方寸,一茶现万千。

“刀枪云集,龙飞凤舞”用来描述太平猴魁最合适不过了。冲泡后的太平猴魁,苍绿硕大,幽香如兰,凌厉似剑。闻其味甘香如兰,尝其滋幽而不冽,即使驰骋茶界多年的老茶客,也能被它一杯征服。

太平猴魁属于六大茶类中的绿茶。其工艺原理与普通绿茶无异,但其具体制作却极为考究,连采摘都严格遵循“四拣”的原则:拣高山不拣低山;拣阴山不拣阳山;拣生长旺盛的大茶棵,不拣其它品种的茶树;拣挺直茁壮的嫩梢,不拣弱梢病枝。许是如此严苛的制作条件,方才造就了太平猴魁独一无二的口感吧。

这么一款风姿独具的绿茶,论其来历自然也少不了各方故事传说。我最初知道这款茶,便是听身边老人闲谈时说的这么一个故事:传说古时候,在黄山居住着一对白毛猴,生下一只小毛猴,有一天,小毛猴独自外出玩耍,来到太平县,遇上大雾,迷失了方向,没有再回到黄山。老毛猴立即出门寻找,几天后,由于寻子心切,劳累过度,老猴病死在太平县的一个山坑里。山坑里住着一个老汉,以采野茶与药材为生,他心地善良,当发现这只病死的老猴时,就将他埋在山岗上,并移来几颗野茶和山花栽在老猴墓旁,正要离开时,忽听有说话声:“老伯,您为我做了好事,我一定感谢您。”但不见人影,这事老汉也没放在心上。第二年春天,老汉又来到山岗采野茶,发现整个山岗都长满了绿油油的茶树。老汉正在纳闷时,忽听有人对他说:这些茶树是我送给您的,您好好栽培,今后就不愁吃穿了。这时老汉才醒悟过来,这些茶树是神猴所赐。从此,老汉有了一块很好的茶山,再也不需翻山越岭去采野茶了。为了纪念神猴,老汉就把这片山岗叫作猴岗,把自己住的山坑叫作猴坑,把从猴岗采制的茶叶叫做猴茶。由于猴茶品质超群,堪称魁首,后来就将此茶取名为太平猴魁了。

传说虽带有几分神话色彩,却也充分展示了在美丽愿景中诞生的太平猴魁之风姿,连山中精灵都奉之为宝的茶,自然不是凡品。君不见,那无数骚人墨客亦对其赞美和偏爱,“雨霁千峰翠展眉,灵猱先占最高枝。太平世界劳瞻望,雾隐天都月上迟。”写不尽其至美意境;“清泉细煮香盈屋,绿雪新尝味似诗。”抒不完其诗意悠长。

提到太平猴魁,自然不能不提一提太平猴魁手工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方继凡和他的猴坑茶业。从茶树的种植,茶叶的采摘、翻炒,到最后那一杯兰香,这个过程对方继凡来说,不只是在做一款茶,更是一种与茶的对话。制茶虽辛苦,却也是探境求索、从心归璞之路,是茶道,亦是人道。茶若人生,都应倾注真心认真对待。大概是本着这样的信念,方继凡用了二十多年时间,终于将深藏在云山雾海中的太平猴魁推广至全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茶魁首”。

人与茶,宛若同根,一样的温柔却又暗藏坚韧,粗尝是苦,细品是香。就如这太平猴魁,先有万般锤炼方才有如今杯中悬沉刀剑,先耐住深藏山中人不知的寂寞,才有搅动兰膏四座香的惊艳出场。俗世纷扰,我们都是红尘赶路人,累了不妨暂且停下来,泡一杯猴魁,绿意沉浮间,清香自来。

文/晓凡

来源:《徽茶》2021年8月刊,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茶的故乡,史上最贵茶叶排行榜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自古以来,饮茶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许多珍稀的茶叶身价比黄金更加昂贵,是深受上流社会追捧的“杯中之物”,称为“茶奢”。迄今为止,茶叶商品中,价值连城者已不在少数。


云南金瓜贡茶 

价格:文物,无价

金瓜贡茶也称团茶、人头贡茶,是普洱茶独有的一种特殊紧压茶形式。清雍正七年即1729年,云南总督鄂尔泰在普洱府宁洱县(今宁洱镇)建立了贡茶茶厂,选取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以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敬贡朝廷。清人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成团,有大中小三种。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称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 制人头贡茶的茶叶,据传均由未婚少女采摘,且都是一级的芽茶。采下的芽茶一般先都放之于少女怀中,积到一定数量,才取出放到竹篓里。这种芽茶,经长期存放,会转变成金黄色,所以人头贡茶亦称“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

若以收藏来看,金瓜贡茶无疑是现存的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在港台茶界,被称之为“普洱茶太上皇”。现今公认存世陈期最长的普洱茶,是藏于故宫的金瓜贡茶,已有百年之久。据称,这些金瓜贡茶,曾有专家取了一些试泡,评语是:“汤有色,但茶叶陈化、淡薄”。这也正好印证了邓时海先生之说:“大多数的金瓜贡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金瓜贡茶的最极品。”

年份最久的“普洱金瓜贡茶”已成国家二级文物,真品仅有两沱,分别保存于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北京故宫博物院。2007年云南普洱市为迎回金瓜贡茶,活动主办方投保了保额为1999万元的巨额保险。此茶已是“神茶”,只有供人们参观供奉了。现行世的所谓金瓜贡茶,皆是后来某些茶厂的跟风之作,不足以信。


武夷山母树大红袍 

价格:1040万元/公斤

母树大红袍,生长于武夷山景区天心岩九龙窠,树龄350年左右,清代即已名扬天下。传说清朝进贡茗茶,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享用。母树大红袍目前仅存6棵,生长于武夷山景区天心岩九龙窠。

1998年在首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上,有富商以15.68万元的高价在拍卖中竞得20克母树大红袍。2005年,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拍出19.8万元。同年在第7届武夷山红袍节上20克武夷山母树大红袍又拍卖出20.8万元的天价,相当于1040万元/公斤。如今母树大红袍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绝对的珍稀茶种,在2006年政府已禁采。“史上最贵”已不足表述,因为它早已无价。

母树大红袍与普通大红袍的区别:

母树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景区,目前世上仅存6株(皆由种子发芽长成),至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虽只有六株,却分为三个品种,分别为:雀舌、北斗、奇丹,“三枞六株”因此而得来。大红袍母树享誉全球,被列入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既是武夷山著名景点,又是武夷岩茶的品牌象征。为保护大红袍母树,武夷山市为此投保一亿元,自2005年后就停采。

纯种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扦插繁育(无性繁殖)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其产地、制作工艺、品质特征都与母树大红袍基本一致。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因为无性繁殖不存在代数,统一称为纯种大红袍。

商品大红袍,这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大红袍,指的是母树大红袍中某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一般有4—5个品系的茶叶)。大红袍的拼配在品种上十分讲究,在拼配比例上更加讲究,集各种名枞优点于一体,使香气滋味达到高档名优岩茶的标准,因此大红袍拼配技术常常是各茶厂的机密。而拼配出来的商品大红袍既具有大红袍的传统特征,又因拼配而弥补了单一品种的不足,更使大红袍脱离了传说中的量少天价,成为了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之一。


清宫茶膏

价格:954万元/公斤

普洱茶膏,在公元一千多年前,便跻身庙堂之高。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此段文字表明: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不像其它贡茶以担计算,凸显珍贵。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或许正是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记载之中。历经南唐、北宋,至清朝终于大兴,成为清朝宫廷皇室御用,民间因其制作工艺复杂、产量极为稀少而无流通,最终令茶膏的身价倍增,成为代表特定阶层的高档奢侈品。

普洱茶膏如此尊贵,价值完全可以与金玉媲美。2004年,鲁迅、许广平夫妇收藏的3克清宫普洱茶膏被神秘买家以1.2万元高价购得;2007年,一块82克的清宫普洱茶膏被人以85万的高价收购;2010年6月,一盒清宫普洱茶膏(105.6克)被拍,以100.8万的天价成交。


这盒100.8万的普洱茶膏,取材于云南大叶普洱茶为原材料,经熬制、厌模这两道主要程序而成。其工艺极为考究,熬制的普洱茶膏,色如黑漆、膏体平滑细腻、表面富有光泽。造型呈四方委角形,上表面中心为团寿字,四角隅以蝙蝠纹装饰,图案布局疏密均匀,花纹规整,纹样呈阳文,与茶膏表平面形成鲜明的凸凹感,具有独特的美感。在拍卖现场,茶艺师将少量普洱茶膏碎末放入盛满热水的透明玻璃杯,不一会儿,杯中汤色色泽即如红宝石一般,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关注。


福鼎绿雪芽母树

价格:710万元/公斤

绿雪芽,仙茶也,相传为太姥娘娘手植。国家第一号良种“福鼎大白茶”的始祖,“白毫银针”、“太姥银针”的古称,傲霜雪于百丈,历枯荣于千年,形神俱丰;受云雾之呵护,得泉露之滋养,色香皆绝。目前绿雪芽已被政府列为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004年宁德茶文化节上,100克的福鼎大白毫母茶“绿雪芽”,以71万元的天价被拍出。

福元昌圆茶

价格:414万元/公斤

百年福元昌,有“茶中极品”之称,可谓传世普洱茶王。“元昌号”茶庄创立于光绪初年,是倚邦茶区最富盛名的商号之一。光绪年间中期,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商号规模,元昌号在种茶区易武镇开设了茶厂分行,即“福元昌号”茶庄,专门以大叶种普洱茶菁,制造精选茶叶,每年运销至全国各地。

2013年,嘉德拍卖行成交了一桶20世纪初的福元昌圆茶,成交价为1035万元/筒。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由此可知当时的1筒约2.5公斤,折合下来相当于414万元/公斤。

此筒福元昌圆茶,共七饼,以竹心篾包裹,篾上原有字,因年久而剥落,已无从辨认。此筒圆茶采用优良的大叶种普洱茶菁,条索宽扁,茶叶厚大,土栗、灰色兼而有之,油光淡薄,茶气强烈,表现出易武山优质普洱茶的特性。筒内有内票,正方形,蓝色图字,饰一周回纹装饰图案,图案内写明:“本号在易武山大街开张福元昌号……以图为记,庶不致误,余福生白”,共八十八字。同时,每饼茶都有一张浅蓝色内飞,手工钤盖朱砂红印,意指此款茶属阳柔型茶品。


锦绣茶王香竹箐

价格:350万元/公斤

在离凤庆七十多公里的尽头、香竹菁的最高处,便可以看到号称有3200年历史的茶王之母——锦绣茶王,它是凤庆栽培型古茶树的代表,也是世界上发现的最粗大古茶树,它的树干直径足有1.84米,8个人才勉强围得起来。2015年4月17日,第二十五届茶文化艺术节在“滇红之乡”云南凤庆县开幕,以这株3200年高龄茶树原料做出的2015“锦秀茶王”茶品最终被台商以35万元/100克拍下,一举夺得了“普洱史上最贵的茶”的桂冠,相当于350万元/公斤。


安徽太平猴魁

价格:200万元/公斤

太平猴魁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由于黄山低温多湿,土质肥沃,云雾笼罩,故而茶质别具一格。其核心产区为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以猴坑村猴坑、猴岗、颜家品质最佳。太平猴魁为我国“尖茶之冠”,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2004年,在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茶王”称号。

自太平猴魁地理标志成功注册后,价格就开始不断攀升。2005年5月14日,首届“黄山杯”精品名茶专场拍卖会上,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100克“六百里太平猴魁”拍出了15.9万元的高价,一度成为茶业界的美谈。而很快,这个记录就被它自己刷新了。2009年5月,济南“国礼茶安徽太平猴魁名茶拍卖会”上,100克太平猴魁最终拍卖价到了20万元,相当于200万元/公斤。产这种天价茶的“茶王树”,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被当地人视为圣物。每年太平猴魁开园当天,村民们都会锣鼓声声,祭歌悠长,并以一对金童玉女用嘴含采太平猴魁茶,表达对“茶王树”感恩、崇敬之情,祈愿茶叶的丰收和生活的美满。


安徽黄山毛峰

价格:170万元/公斤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黄金片”和“象牙色”是黄山毛峰的两大特征。

同样是2005年的首届“黄山杯”精品名茶专场拍卖会上,50克黄山毛峰被来自上海的一家企业以8.5万元价格拍下,相当于170万元/公斤。这家上海企业表示,这批茶的用途“主要作为镇店之宝,用于展览展示。”据行家透露,这批茶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是由28名茶姑,历时一周从海拔千米以上的独有茶树品种“滴水香”中精心采摘了200斤香芽,再从中精选出50斤鲜叶,由4名制茶高手采用独家工艺制成十余斤成品茶,最后用羊毫笔从成品茶中筛选了半个月才选出来的,可以说费尽心思。 


西湖龙井御前十八棵

价格:150万元/公斤

即使没喝过,想必你也一定知道“西湖龙井”的大名。龙井主要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这就是“御前十八棵”的来历。在2005年,仅仅100克的“御前十八棵”就卖到了近15万元。而如今,此种茶叶一年的产量只有二两,价值真的无法估量!


河南信阳毛尖

价格:149万元/公斤

苏东坡曾说:“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因其条索细秀、圆直有锋尖、白毫满披而得名“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名“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紧、直、多白毫、香高、味浓、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1915年信阳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被誉为“绿茶之王”,是最优质的名优绿茶之一。


2006年“极品信阳毛尖拍卖会”上,信阳毛尖茶王“蓝天玉叶”,被一位来自上海的买家,以14.9万元/100克的价格拍走,相当于149万元/公斤,令不少竞拍者都咋舌不已。


凤凰单丛宋种1号

价格:100万元/公斤

凤凰水仙原产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区。传说南宋末年,宋帝赵昺南下潮汕,路经凤凰山区乌际山,日甚渴,侍从们采下一种叶尖似鸟嘴的树叶加以烹制,饮之止咳生津,立奏奇效。从此广为栽植,称为“宋种”,迄今已有900余年历史。由于其茶叶品质特征具有清高持久的天然花蜜香和木甜香,滋味鲜浓饱满、生津回甘和耐冲泡,“宋种”得到国内外茶叶界的赞许。

宋种1号是凤凰茶区现存最古老的一株茶树,系从乌岽山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筛选而成,生长在位于海拔约1150米的乌岽李仔坪村顶厝几块巨大的泰石鼓之间,树龄达600多年。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每年宋种1号的采摘都要举行隆重的采摘拜祭仪式,前来观礼的各地茶商、茶农及社会各界人士云集,场面盛大。2016年4月,在广东省潮州凤凰县的凤凰单丛宋种开采仪式上,潮州凤凰单丛宋种1号以100万元/公斤的价格拍卖。

但遗憾的是,这棵见证了凤凰山茶文化几百年传承的母树可谓命途多舛,先前人为管理不当也就罢了,1987年更遭一精神病人砍伐,后来好不容易恢复了少许元气,管理户又在其附近大量栽种新茶树争夺养分,后有游人络绎不绝前来参观和拍照,受人为攀采和践踏,致使树势衰退,产量连年下降。


安溪铁观音

价格:67万元/公斤

铁观音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2012年6月的中国海峡名器名茶春季珍品拍卖会上,清香型铁观音以6.7万元/100克价格成交,相当于67万/公斤。


贵州都匀毛尖

价格:66.6万元/公斤

贵州所产茶叶中,以都匀毛尖为最。都匀毛尖主要产于贵州都匀市,由毛爷爷于1956年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都匀地区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峡谷溪流,林木苍郁,云雾笼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6 C,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加之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土质是酸性或微酸性,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不仅适宜茶树的生长,而且也形成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属于贵州名优绿茶。

“在中国的绿茶领域,贵州绿茶是上品,而在贵州绿茶中,都匀毛尖是极品,是奢侈品。”这是业内人士给都匀毛尖的定位和评价,也是对都匀毛尖品质的最高褒奖。都匀毛尖具有“外形紧细卷曲、毫毛均匀满布、色泽绿润,茶汤嫩黄绿明亮,香气嫩栗香高而持久,滋味鲜爽回味干甜,叶底嫩匀、黄绿明亮”的品质特点。2011年,3个标底的“都匀毛尖特制珍品茶王”(150g装)在现场开拍,拍卖总成交价格达22万元,其中,“都匀毛尖特制珍品茶王”二号(150g装)最高成交价格达10万元,相当于66.6万元/公斤。


熊猫茶

价格:44万元/公斤

熊猫茶,全称熊猫生态茶,指生长在熊猫栖息地四川雅安的熊猫生态茶山、采用熊猫粪便施肥种植的茶。2011年7月12日,环保汉字熊猫书画家、四川大学老师安琰石在雅安参加中国熊猫网创办一周年座谈会上,听到来自卧龙的熊猫专家说,熊猫的吸收功能很不好,大概只吸收了所吃食物30%的营养。“这不就意味着还有70%的营养在熊猫的粪便里。”安琰石认为,绿茶有防癌的功效,而熊猫的主食是竹叶,竹叶里含有相同的抗癌成分,用熊猫粪便养茶,更会有防癌效果。2012年3月17日,采茶姑娘在四川雅安开始了“熊猫茶”的首次采选。

顶级“熊猫茶”定价为每斤219865元人民币,寓意“21世纪地球村长久发展顺利,我有环保责任”。2012年3月27日,四川“熊猫茶”正式上市销售,上市的“极品熊猫茶”仅为21份,售价约2万元人民币,仅为一两。此茶上市后,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认为安琰石将茶叶定价如此高,纯属炒作,对此,安琰石说:“物以稀为贵,世界上就这么多熊猫,产生的粪便也就这么多,茶叶当然要定价最贵。”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