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荷叶茶什么样子是好的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茶在画中,意蕴无穷

茶在画中,意蕴无穷

——评叶梓先生《茶痕:一杯茶的前世今生》

茶,在中国诸多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可以说是最具有典型性的一种文化符号,以茶为纽带,“琴棋书画诗酒茶”和谐地融为一体,被古人并称为人生七大雅事。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叶梓先生的新作《茶痕:一杯茶的前世今生》就是这样一本以中国古代茶画为着眼点,全面展现中国历代文人各种风雅生活的集子。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这些出自历代名家之手的“茶画”的深刻关照,与创作者穿越时空进行“对话”,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的传统文人生活的世界。

从最初发源于喜马拉雅山麓的一种山茶科(Camellia sinensis)野生植物到置于各色杯盏中静待人们品饮的茶汤,从古代中国解毒之“药物”到整个现代世界为之迷醉的饮品,从“自然之物”到“人造之物”,再到“文化之物”——茶的这一复杂角色演变过程是历代的茶人们智慧凝聚的结果,这其中既包括采茶人的艰辛劳作,制茶人为提高工艺的奇思妙想,更包括文人雅士们或储雪烹茶,或调琴品茗,或跋山涉水只为寻找一泓上好泉水的雅趣。而在物质文明几乎全盘洋化的现代社会,要想重温古人的这番诗情画意,除了需要一腔与古人遥相呼应的文人情怀,还要求作者具备极高的综合人文素养,这其中既包括茶叶知识(如历代制茶饮茶之法沿革、各朝盛行之茶器特征、历代茶叶论著与茶诗,对名泉和名茶的分布和了解等),也包括较高的书画艺术鉴赏能力以及阅读古文献的能力。简言之,对于引领现代读者穿越重重历史迷障领略此类“茶画”之美,一颗“赤子之心”与综合性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二者缺一不可。作者童年在西北天水的淳朴乡居生活以及后来多年从事茶文化写作的经历使得他恰好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从而有了展现于读者面前的这本《茶痕:一杯茶的前世今生》。

“茶画”——即以茶事为题材或与茶有关之画,这是作者自己对于画的一种分类,并非艺术史学科的专业划分。按照不同的分类法,这些画实际上涉及山水画、高士图、侍女图、花鸟画、宫廷画、文人画、清供图,甚至是近代丰子恺的漫画。尽管这些画各具风格,采用了不同技法,但其内容都与茶有关,如采茶、饮茶、烹茶、点茶等人们熟知的古代茶事,或者只见山水之间隐隐绰绰的两三间茅舍,怀抱水瓮行色匆匆的隐者,又或者只是一段红烛,一树玉兰花与瓷瓶里旁逸斜出的一枝梅花,或月色下寂寥的一只茶壶几个茶杯。在本书中,作者不仅体现出较高的书画鉴赏能力,以茶为主线,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历朝历代各大书画名家的绘画风格、技巧及其创作背景,使普通读者在阅读完此书之后也能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演变有大致了解。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通过建立在文献阅读、各地博物馆藏品中的实物考证以及对“茶画”的解读之上的“三重证据法”,尽可能地为读者还原了传统中国关于茶的社会文化史,充分挖掘出了这些古画的历史文献学意义。

“以图证史”是现代史学研究中一个新的趋向,有学者曾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图像所传递的信息,是文字无法取代的;反之,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有时也是图像所无法胜任的,所以图和文经常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汉语中就有图书、图籍、图注这样的词汇。在本书中,作者以图像为主,辅以文献资料与器物考证,极为可信地还原了一些现代已经失传的“茶法”,例如宋代的“点茶”法在书中的多篇文章中都有所述及。众所周知,自宋以降,在宋徽宗赵佶的引领下,茶事进入了追求精致的鼎盛时代,饮茶之法由唐代的煎茶法逐渐演变为更为精致繁复的点茶法,然而具体是怎样的“点”法,文献记载却语焉不详,以至于在当代的各种“雅集”活动中,茶人们所还原的“点茶”之法都按照各自的理解有所差异。作者以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藏的刘松年的《撵茶图》为视觉证据,依次描述了画中所出现的茶帚、茶盏、汤瓶、风炉、茶釜、贮水瓮、茶筅、茶盏、盏托以及茶罗子、贮茶盒等宋代点茶器具,并将点碾茶、煮水及注汤等过程进行了动态的还原:“把磨好的茶用拂末收集,放置于桌上的分茶罐中,然后由另一人开始点茶,先从右手覆荷叶盖的大水瓶中,用水瓢取水入铁瓶,放在风炉上面煮水,煮至汤嫩水熟后倒于茶瓶,再从分茶罐中用则取出茶末,放入大汤中,加注嫩汤热水后,拿起茶筅,用力点拂,至水乳交融、白沫泛花时,复用茶杓分茶。”在《雅集》一文中,作者参照赵佶所著的《大观茶论》,在《文会图》的那张大案上找到了“瓶宜金银,小大之制,唯所裁给”、“勺之大小,当以可受一盏茶为量”、“盏色贵青黑”与“茶色尚白”等各种物证,生动地描述了从“云脚散”再到最后“咬盏”的宋代点茶之美。在《竹炉记》中,作者开篇即修正了“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之语出自苏轼之讹传,显示了作者查阅文献的实证精神,而非只是人云亦云的附和,然后再从南宋杜耒的词到明清的画作,对“竹炉”的材质、外观、设计与使用之法进行了一番考证。此外,在对浩瀚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的过程中,作者还发现了一些以前尚未引起茶学界重视的“遗珠”,比如吴门四大家之一的沈周著有茶论《会茶篇》及《书茶别论后》,但后人大多推崇其画,却忽视了其“茶论”。作者指出若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则更能理解在明代成化、弘治以后苏州地区经济繁荣、生活富足的社会背景下,文人热衷于会饮品茗、垂钓听泉、赏花观月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从画中窥见渗透到明代文人骨子里的风流蕴藉。

对于书中所选出来之历代茶画,作者不仅仅从文化史的角度对历代饮茶习俗进行了“解读”,同时在行文之中亦投射出一种深刻的时代“关照”精神。阅读此书时,我总能感受到不断交替出现两种对比强烈的意象:草木葱茏的江南与大漠黄沙的西北;物质匮乏的童年与生活富足的现在;越来越不堪拥挤的城市与回不去的故乡;拙朴的粗瓷大碗与精致的茶器……这与作者的成长经历有关,作者年少时是在甘肃天水的农村度过的,祖父在屋檐下煮罐罐茶的场景以及院落中开得极艳的牡丹成为了作者成年后不断追溯的一个永恒意向。尽管现在身居繁华的杭州,尽管这里产最名贵的西湖龙井,尽管现在喝到的茶比祖父所煮之茶价格不知贵了多少倍,尽管众人皆知“茶,南方之嘉木也”,然而作者声称“自己坚硬的心今生今世注定只属于沙枣花开放的茫茫沙漠。”作者感叹“现在的高官富商。他们买得了茶具,能买走一颗静心品茗的心么?”然而不止是富商们,当刘益谦捧着2.2亿元的明成化鸡缸杯饮茶的照片在网上曝光后立马引起轩然大波,人人都盯着那只世界上最贵的茶杯,谁还在乎茶是什么滋味?可见即便是普通人现在也庸庸碌碌中逐渐遗失了淡然品茗的“赤子之心”。那样的储雪烹茶,写经书换茶,为了一壶好茶可以翻山越岭去乞求一壶好水的风雅都已经湮没在了时光的洪流里了,那样的云淡风轻只属于工业社会之前的那个中国社会。其实,不管是茶的浓烈,还是茶的淡雅,不管是置于粗陶大碗还是金银茶器中,千百年以来茶一直都只是它原来的样子,荣辱不惊,静静等待它的有缘之人。

像作者一样,每个迷失于钢筋水泥之中的城市游子想必心中都有一个回不去的故乡,而在寂静的夜里,在异国他乡阅读这样的文字,安静地翻阅这些关于茶的画,拙劣地模仿古人“卧游”之心境或许就是对自己心中那壶故乡“罐罐茶”的告慰吧。

【摘自2016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肖坤冰(四川成都)】

不同年份的白茶,喝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遇到好的茶,除了想尝点,还总想着藏点,这是茶友们的共性。好白茶是有共性的!自然也是“收藏界”炙手可热的产品。

工艺上不炒不揉,称之为“最天然的茶”。新茶鲜甜醇柔,陈茶各具韵味。

5年牡丹

2017年的味蕾之旅,茶气饱满,口感趋于稳定,香郁耐泡。干茶呈现墨绿色,芽头披满白毫,芽叶自然舒展

汤色杏黄明亮,叶底嫩匀完整。此时的白牡丹毫香奔涌而出,香气中青味逐渐减弱荷香隐隐而出,为醇厚甘甜的茶汤带来了更多惊喜。

10年牡丹

2012年臻品老料之作,冲泡后花香、毫香、荷叶香依次而出。香气层次丰富,茶汤顺滑,口感甜润不失厚度。

品饮时滋味醇厚、顺滑,茶汤入口有厚实感和绵绸感,且甜感十足,饮后齿颊留香,陈韵略显。

15年牡丹

陈化15年的白牡丹,多年的陈化使得茶叶药香气显著,随着冲泡次数的更迭,药香,枣香,荷叶香令人神怡。

在普通泡法下可达二十余泡,老白茶还可以煮来喝,随着热量持续升温,从表层至内里的物质均得到释放。

20年牡丹

2002年至今的岁月的沉淀,干茶色泽褐润较深,芽毫银灰白光亮,呈色较为一致,汤色红褐呈琥珀色,茶汤入口有细微收敛。

汤香呈现枣香悠扬、药香并重、陈醇香显露。回味甘甜,甜爽且宜人,盖香,杯底香十足。冷嗅叶底枣香柔和持久,余韵悠长。

白茶金库中秋新品5年牡丹、10牡丹、15年牡丹、20年牡丹,甄选年份好茶,传承口碑品质,从茶中感知时光馈赠的形色气韵,是藏茶上乘之选。

茶界:2017龙井春茶来袭!仔细看却是奇葩茶又来开大会!

 

 

奇葩,这个从古至今的难题,并且永不泯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奇葩的身影!他们的呈现形式堪称魔幻大片,无法捕捉和揣摩。

 

而茶界,奇葩的花样更是层出不穷,高深莫测……

 

茶语网编辑就在春节期间奋笔疾书,与各种奇葩耐心沟通交流后,为各位看官提供奇葩招式秘籍。一来,防止被奇葩;二来,与人斗其乐无穷,长假后无心工作?那就先乐一乐好了。

 

1

 

第一招:2017龙井春茶来袭!

 

在冬天喝到头春茶,实乃幸事一件

 

2017年2月3日,立春。也就是在这一天,茶语网编辑已经在某地找到在售的2017年春茶,而且还是产自湖南。

 

更加幸运的是,就连2017年的西湖龙井也有了。

 

茶语网编辑体力好,再多搜索一会儿发现全国各地尽是春,都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生活在地球上了。

 

对此,售卖西湖龙井明前茶的网店店主的解释是:我不管你怎么说,反正我们家的春茶就是发芽了!还给我发了一堆模糊不清的照片并表示是当天拍的。

 

敢问浙江省气温才10度左右茶叶就能长成这样?敢问这样的芽头是拿来做西湖龙井的?

 

茶语网编辑不知道是该怀疑他的智商还是自己的智商。我还在南方的冬天里烤着火,你却在一样的南方里收割春茶。

 

2

 

第二招:奇特的新工艺

 

茶叶就像可乐,还是喝冰冻的好!

 

最近喝茶就像吃牛排一样,只喝7分熟,不喝全熟的,难道是因为这样比较嫩?

 

7分熟的铁观音的呈现方式简直惊悚,它竟以坨的样貌出现在茶人眼前,微商大咖的宣传图旁边一般还有个美女抱着。询问茶叶的人甚至会问:老板娘真的这么漂亮吗?

 

一般来讲,微商大咖的营销手段就是每天给你科普错误的茶叶知识,并且每天秀一张自己喝茶的照片。文案如下:

 

今天天气好,今天天气不好,今天天气刚刚好,喝一杯吧!

 

除了外貌,它的保存方式也很独特。

 

不仅要放进冰箱,还要放进冷冻室,结冰后才能喝!并且必须在五月内饮用完。请问店主,你让老铁怎么想?

 

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买家秀呈上。

 

有人看到评论道:“难道有几分姿色,就能够卖个球吗?”

 

(朋友圈的美图,确实看着还挺想买的)

 

不仅是铁观音要冰冻,水仙也要冰冻,如果你愿意的话,普洱也有冰冻的。冰冻新工艺,成体系生产。

 

茶语网编辑与店家闲聊几句后就接不下去了。对于工艺他基本无话可说,甚至连一套说辞都没有,反正总归一句话:这个是湿茶,就是没有完全烘干的,香气比干茶更好!

 

干脆以后卖菜的农家也把菜弄湿再冰冻起来好了,新鲜营养。

 

3

 

第三招:绝对的嫩芽,艳丽的外形。

 

金骏眉的哀伤,低价不说还要身穿黄金战衣

 

自2013年,北京市高院针对由“金骏眉”商标引发的商标异议复审案做出二审判决,最终认定“金骏眉”是一种红茶约定俗成的通用名称,不应作为商标注册,并据此判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重新做出裁定。

 

自此之后,各式各样的金骏眉就都有了出路,茶语网编辑的朋友就有一段辛酸史。

 

她在网上和一个位于贵州的茶叶店店主聊茶,聊着聊着对方居然说自己还有金骏眉,并且还特意补充一句,你需要哪种香型的?我们都有。

 

茶语网编辑的朋友当时就觉得简直懵了。不过这还只是个开始,茶语网编辑为了一探究竟,自己也去微商和茶城感受了一下,那感觉相当酸爽。

 

“名副其实”的金骏眉!全身金灿灿,犹如佛光照瞎我的双眼!

 

但我们印象中的金骏眉长这个样子。

 

对于金骏眉的璀璨,他们是这样解释的:“我们都是采用的嫩芽,所以才有这么黄。”

 

对于低廉的价格,他们是这样解释的:“小妹自己家里的茶叶,价格实在些。”

 

虽说便宜,但其实各个商家卖的金骏眉都不算低,也要好几百,不过200多大洋你就想买一斤至少800大洋的正宗金骏眉也还是有点天真了。

 

再加之茶界所推崇的工匠精神,现在的店家自创了一套新的“工匠精神”,让你情不自禁、泪流不止。

 

你都看过我的身份证了!我们是认真做茶的茶人!(来,茶语网编辑的身份证拿去~)

 

“父亲制茶,我卖茶”,父亲守着茶山30余年,还要求大家不要买假货了!茶语网编辑都忍不住要哭了。立马跪下感恩店主赐予我66元一斤的良心金骏眉。

 

4

 

第四招:花草茶的新生

 

不怕你没见过,就怕你连想都没想过

 

还有这种创新的,想想也是有点可怕,不知道那买了这种茶的人可还好?一轮图片轰炸后,你可能会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真的。

 

茉莉花生普茶、玫瑰生普茶、荷叶普洱茶、还有不知道什么茶……

(感人的买家秀)

 

(无与伦比的撞色)

 

5

 

第五招:摸不透的新品种

 

来一杯没有人参的人参乌龙茶提提神?

 

茶语网编辑说得好,只要初入一个新场所想要买茶,很多妖魔鬼怪就要现形了,如果您是穿金戴银的土豪兄弟,那鬼怪的等级还会陡增。

 

这不,前脚刚一踏入茶城,一杯“人参乌龙茶”映入眼前。

(它说:“不要以为我是青豆。”)

 

然后茶语网编辑与老板聊了起来,从干茶外形到制作工艺,从人民币再到茶人情怀。

 

茶语网编辑说:“请问这个茶怎么长这个样子?像膏状一样。”

 

店主避开我的问题答道:“这个很耐泡,也很回甘,一颗泡开是一大片茶叶。”

 

茶语网编辑机智地连续发问:“这是什么工艺呢?”

 

老板胸有成竹,显然早就有一套说辞:“这是半发酵茶,经过低温长时间烘焙,你可以到百度查一下,泡开和其他的叶底差不多。”

 

“我们这款是福建产的,台湾工艺。”

 

对于人参二字茶语网编辑也很是好奇:“茶里有人参吗?”

 

老板还算诚实:“我们店里没有人参的,你想要的话可以推荐。”

 

……

 

到最后,茶语网编辑自行百度科普了一下,人参乌龙茶早在古代就有了,是有西洋参的乌龙茶,外形也是这个模样。不过据资深茶人透露,十几年来并没有喝到过传说中有西洋参的乌龙茶。

 

新年刚过,一睁眼看到这些奇葩集锦,是不是对新的一年感到有些胆怯?

 

奇葩虽然多,但只要和茶语网编辑一样有个火眼金睛的技能、学富五车的茶专业知识以及因为穷而不敢乱买东西的健康心态,被奇葩这颗顽石绊倒的可能性会大幅缩小。

 

对了,不怕骄傲地说,每天登录茶语网就是快速进阶的捷径之一。

 

撰文/黑侠

制图/灰白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