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黑砖茶金花

找到约661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中茶黑茶园·大师黑砖茶荣获特别金奖

  近日,2020年北京“两展一节”茶叶产品质量推选结果公布,中茶黑茶园·大师黑砖茶荣获2020年北京“两展一节”茶叶产品质量推选特别金奖,中茶小金花、中茶冰碛岩荣获金奖,3项金奖入囊,中茶安化黑茶用实力说话。

  本次推选活动共收到111家企业选送的221个有效茶叶样品,茶类涵盖安化黑茶、红茶等11个大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依照“公平、公开、公正、公益”的宗旨原则,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按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国家标准(GB/T23776-2018)和各类茶叶产品标准相关要求进行综合评审。

  中茶安化第一厂送评的中茶黑茶园、中茶小金花、中茶冰碛岩凭借“硬核品质”、“出众设计”和“独特韵味”从200多个茶品中脱颖而出,得到组委会审评专家的高度认可,金奖荣誉,实至名归。

  金奖好茶,与您共品

  01、中茶黑茶园·大师黑砖茶

  中茶黑茶园,大师精工,懂茶更懂爱茶人

  精选10年陈原料为材,

  中国制茶大师姚呈祥亲自操刀,

  从选料到筑制,精心把控每一个细节,

  分毫之间显工夫!

  40余年功力,巧工手筑,

  成就一杯丰腴、醇厚好茶。

  02、中茶小金花

  百年老茶仓,专利金花菌

  源自百年木仓的专利金花菌,

  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加持,

  独特杏仁香,甘爽好味道,

  社交应酬、享受美食、关爱亲友,

  有中茶小金花。

  03、中茶冰碛岩

  矿石层中生,岩韵齿间存

  中茶冰碛岩精选安化冰碛岩环境

  孕育的原生大叶种为材,

  创新发酵工艺,传统手工筑制,

  浓酽饱满不失丰富层次,自带岩骨花香。

  品黑茶,选中茶。作为拥有百年制茶底蕴的老厂,中茶安化第一茶厂坚持正统工艺,传承正宗配方,只为奉献安化黑茶“正源之味”!

  来源:木仓君有话说

黑茶中茯砖茶、花砖茶、黑砖茶有什么区别?

茯砖茶、黑砖茶和花砖茶都属于安化黑茶紧压茶中的砖茶类,都经过后发酵过程,但这三者砖茶又各有其特点。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茯砖茶

茯砖茶约在1860年前后问世。当时用湖南所产的黑毛茶踩压成90公斤一块茯砖茶的篾篓大包,运往陕西泾阳筑制茯砖。茯砖早期称“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称“伏茶”。

茯砖茶压制要经过原料处理、蒸气沤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成品包装等工序。其压制程序与黑、花两砖基本相同,其不同之点是在砖形的厚度上。因为茯砖特有“发花”工序,除需要很多条件外,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求砖体松紧适度,便于微生物的繁殖活动。茯砖与黑、花两砖另一个不同之点,是砖从砖模退出后,不直接送进烘房烘干,而是为促使“发花”,先包好商标纸,再送进烘房烘干。烘干的速度不要求快干,整个烘期双黑、花两焙长一倍以上,以求缓慢“发花”(即产生冠突散囊菌)。

茯砖茶外形为长方砖形,规格为35×18.5×5厘米。特制茯砖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厚,汤色红黄明亮,叶底黑褐尚匀。普通茯砖砖面色泽黄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尚浓,汤色红黄尚明,叶底黑褐粗老。每片砖净重均为2公斤。1986年起茯砖的规格逐步小型化,茯砖茯在泡饮时,要求汤红不浊,香清不粗,味厚不涩,口劲强,耐冲泡。特别要求砖内金黄色霉菌(俗称“金花”)颗粒大,干嗅有黄花清香。

花砖茶

“花砖”的名称由来,一是由卷形改砖形,二是砖面四边有花纹,以示与其它砖茶的区别,故名“花砖”。“花砖”历史上叫“花卷”,因一卷茶净重合老秤1000两,故又称“千两茶”。花砖茶正面边有花纹,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纯正,滋味浓厚微涩,汤色红黄,叶底老嫩匀称,每片花砖净重2公斤。

花砖茶的制造工艺与黑砖茶基本相同。花砖茶原料,过去分洒面茶与包心茶,压制进把差的茶叶压在里面,较好的茶叶压在外面。60年代中后期,1958年,白沙溪茶厂再次进行工艺改革,在提高面茶和茶质量的同时,不分面茶和里茶,进行混合压制。压制花砖的同时,不分面茶和里茶,进行混合压制。

作为"三砖"中的最高级别,花砖茶的原料和花卷茶一样,大部分是三级黑毛茶及少量降档的二级黑毛茶,总含梗量不超过15%.黑毛茶进厂后,经过低温冷发酵、七星灶烘焙、筛分、拣剔、拼堆等工序制成半成品,再进入称茶、蒸茶、入箱、紧压、冷却、退砖、修砖、验砖、干燥、包装等工序制成成品,其制作工艺与黑砖茶相同。与茯砖茶相比,花砖茶砖身被压制得更加紧实,砖面乌润光滑,斜纹图案清晰,棱角分明,堪称黑茶中的艺术品。

黑砖茶

黑砖茶,因用黑毛茶作原料,色泽黑润,成品块状如砖,故名。

传统黑茶砖每块重2公斤,呈长方砖块形,长35厘米,宽18.5厘米,厚3.5厘米,砖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茶叶香气纯正,汤色黄红稍褐,滋味较浓醇。为适应大众化的需求,研制了小规格的精品黑砖条茶,制作工艺更为巧妙,使茶品极具人性化,该品砖身紧实,不易受潮霉变,收藏数年仍不变味,适于烹煮饮用,尚可加入乳品和食糖调饮。

安化生产黑茶历史悠久,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由户部正式定为运销西北地区以茶易马的"官茶"后,陕、甘、宁、晋地区的茶商,到朝廷在各地设置的茶马司以金(货币)易领"茶引"(按:明制茶课引规定:上引五千斤、中引四千斤、下引三千斤),至安化大量采购黑茶砖,运销西北地区以茶易马(按:明洪武二十二年所定茶易马分上、中、下三等:上等马每匹一百二十斤、中等马每匹七十斤、下等马每匹五十斤)。大都运往兰州再转销陕、甘、青、新、宁、藏少数民族地区。明末清初西北地区的"边茶"十之八九由安化黑茶供应,多在陕西泾阳压成茶砖。

1939年,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在安化县设厂大批量生产黑砖茶,产品分"天、地、人、和"四级,统称"黑茶砖"。1947年,安化茶叶公司设厂于江南镇,在茶砖面上印有"八"字,称"八字茶砖",供不应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砖茶厂(白沙溪茶厂前身)积极扩大生产,产品改称"黑砖茶",主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来源:大茶网购,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两百担黑砖茶——我们必须缅怀与铭刻的历史

两百担茯砖茶面世,以其高品质、璀璨的金花在业内家喻户晓,通过两百担了解到两百担背后的故事,把我们带入到那个百废待兴,激情燃烧的年代。而就安化而言,1953年正是安化茯砖茶研制成功的年代,打破了茯砖茶产在安化,发花在泾阳的传统观念。而安化砖茶的研制年代更早,更具有时代历史的意义。

黑砖茶诞生于1939年,它的诞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安化黑茶作为重要的物资,一直是西北不可或缺的生命之饮,远销至苏俄,延续了上千年。众所周知,1939年正逢抗日战争时期,抗战军兴,1939年6月9日行政院长孔祥熙有签发训令说明:

查茶叶为我国对外贸易特产,且为易货及换取外汇之重要物资,所有全国茶叶改良丶产制丶收购丶运输及对外易货各项事宜,自应统一管理,以专权责。兹责成中国茶叶公司办理,并指令该公司总经理寿景伟主持其事,仍由贸易委员会督导进行。财政经济丶交通两部及产茶各省政府均应随时予以协助。

抗战期间安化黑茶外销的对象主要是苏联,因为苏联同意中国以易货方式用茶叶换取军需及医药。战时交通屡屡断绝,西北市场大闹茶荒,为增进运输效益,销俄茶叶以体积小而重量足的砖茶为主。另一个原因西北丶青藏为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黑茶,故中茶公司将砖茶列为重点生产项目。

1937年中茶公司成立,总经理寿景伟至湖南安化考察後成立中茶安化支公司,而湖南省政府於1938年4月16日成立物产贸易委员会茶叶处,後改为茶叶管理处,分设长沙和安化办事处,监督检验制茶,管理收购丶运输和出口。1939年5月委派湘省茶叶管理处副处长彭先泽力主於安化设厂就地压砖,以节省运输成本方便输出,先行试制黑砖茶,质量经认定後即於安化建厂以机器压制黑砖茶,所产制的砖茶除销俄外,也大量供应甘肃丶新疆等西北地区。

如今80余年过去,祖国从历史的硝烟中走来,走向了富饶强盛,而那段历史却刻入了国人的骨子里,那些为了赶出日寇,解放中国,建设祖国的鲜血与热泪值得我们永远铭记。钟爱两百担的茶友们知道两百担这个名字的由来以及她背后的故事,这三个字代表着中国与苏联的国际友谊,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期盼,代表着中国建设者的辛勤付出,代表着新中国的喜悦。而这一切却源于少为人知的安化黑砖茶,因为安化黑砖的研制成功,使战时的西北免于茶荒之苦,使祖国和苏联的国际友谊更为紧密,从苏联易货得来的军需与医药支撑着我们赶出日寇,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度。

所以,如果说两百担茯砖茶是我们激情与喜悦的记忆,那么两百担黑砖茶便是我们必须缅怀与铭刻的历史。

找到约65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