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杭州湖心亭茶馆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从星级茶馆看茶产业创新发展

陆尧老师是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茶馆行业办公室顾问,事茶30多年,不断在为传播茶文化修渠引水,铺路架桥。

陆尧老师在茶馆网推出了特约专栏——《陆尧聊茶》,每周他都会在这里给大家聊聊对茶和茶馆的独特见解和感悟。今天聊的是中国星级茶馆和茶产业的创新发展。

截止到2021年,中国星级茶馆的数量已近400家,全国茶叶销售额远超3000亿元,茶馆业成为了拉动茶产业发展重要的亮点与支点。

欢迎大家提问、交流、转载。

观察茶产业现状,茶叶种植加工是基础,流通消费是关键;而流通消费的重要载体与窗口,就是遍布城乡的茶馆。改革开放以来,茶馆业成为拉动茶产业发展重要的亮点与支点。

1

星级茶馆应运而生

2001年前后,杭州、上海、宁波等地陆续出现了星级茶馆。在此基础上,商务部委托国资委调研、起草了《茶馆等级划分与评定》、《茶馆经营服务规范》和《茶艺师岗位技能要求》,并从2013年起先后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实施。根据茶馆规模、经营年限、设备设施、服务质量等内容打分评定,分为五级,一星级起步,五星级最高。

截至2018年6月底,中国星级茶馆超过了220家,地方星级茶馆也有不少。其中,贵州黔南、福建武夷山、湖南长沙、河南郑州、广东深圳、河北邯郸、云南昆明、广西南宁、内蒙呼和浩特、安徽芜湖和贵州贵阳等地比较重视,星级茶馆事业发展较好。

其中,贵阳市政府奖励星级茶馆力度较大。评上五星级茶馆奖励50万,评上四星级茶馆奖励40万,评上三星级茶馆奖励30万。中国星级茶馆中,郑州瓦库茶楼与可以兴茶艺馆、杭州国际茶人邨、广州茶园尚品茶艺馆、上海湖心亭茶楼与相爷府茶楼、北京老舍茶馆与私聊茶舍、清香林茶艺馆、王府茶楼、天津清茗雅轩、西安黑黄茶轩与吉盛祥茶艺馆、宁波月影轩茶艺馆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较好。

2

星级茶馆服务管理标准化

几年来,按照商务部三个标准,星级茶馆老板与员工同心协力,在着力练好内功的同时,为茶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经验。

硬件方面:

一是私密性。茶馆消费者通常很在意隐私保护问题。因此,标准规定:五星级茶馆单间不能少于8个。越来越多的馆主开茶馆时尽量多设置单间;大堂也尽可能多安排卡座。这样,到茶馆商谈学术或商业机密的、谈情说爱的客人也越来越多。

二是通透性。2003年以后,茶馆业更加重视通风、空气质量问题。雾霾来了以后,空气清新更成为馆主们日常工作的重点。北京私聊茶舍专门在大堂增设一面水墙,上面爬满藤萝植物;每个单间加装两台空气净化器和负离子发生器,被消费者誉为“进门是北欧”。

三是舒适性。星级茶馆的灯光、音乐、桌椅高度的适配性与茶叶茶具的适配性、无线网络速度等都很讲究。比如,上午刚开门适合放什么音乐、下午容易困适合放什么音乐、晚上打烊前适合放什么音乐。特别是,“坐着沙发喝茶舒服”已开始成为消费者与茶馆馆主的共识,因而成为老茶馆升级改造和新茶馆筹建的重要内容。

四是安全性。标准对茶馆经营的安全性有严格规定。因此,星级茶馆的防火逃生通道标识明显、完好,茶叶质量可追溯。另外,顾客在星级茶馆消费,财物的安全性、单间的隔音性也都有保障。

软件方面:

一是服务规范、统一。比如,统一着工服、佩戴工号牌;茶艺师站姿,统一为右手压左手(或者左手压右手)、置于腰间,女生双脚为丁字步(男生双脚夹角45度);客人消费后离店时,帮助开车门,目送客人离去;等等。

二是项目支撑,增值服务项目越来越多。茶馆执行标准,一方面是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障并调动员工积极性。为此,很多茶馆在确保传统茶水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增加附加值较高的服务项目,开了个好头。比如,西安福宝阁营业时间提供当地股票、航班、汇率、气象等即时信息;北京和静园、广州茶园尚品举办茶艺培训、心理咨询;北京八马、厦门山国饮艺、南阳涅阳红等高温季节为过往行人免费提供茶水;上海相爷府、芜湖静和雅苑推出旗袍秀。这些,都得到了社会认可,增加了收入。陆尧据此还提出了“茶馆经营项目支撑说”。

三是员工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执行三个标准以来,星级茶馆员工持证率稳步提高,与茶产品营销与茶艺服务相关的技能逐步增加,有些技能熟练程度也稳步提高。陆尧提出的“茶馆需要阿庆嫂”、“靠人文关怀、专业水准与增值服务赢得未来”等理念,正逐步变为现实。

更为重要的是,有些星级茶馆,开始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经营管理业务,帮助员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这让陆尧十分高兴,建议所有星级茶馆、百佳茶馆积极借鉴。

3

星级茶馆与茶产业互动,推动现代化进程

茶产业现代化过程中,种植加工阶段茶科技拉动作用大些,流通消费阶段茶文化拉动作用大些。同时,茶馆业的成长,与茶产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上述星级茶馆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值得非星级茶馆和茶产业上游、中游有关单位借鉴。

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观念更新。比如,1996年,陆尧率先发表茶文化旅游文章,提出茶之旅的概念,论述了茶之旅的路线、景点、礼品、吃、住、行等要素。那时,将茶山、茶园视为茶之旅的重点。如今,茶产业及茶馆业有了长足发展,市场导向、消费拉动成为主流,茶之旅的重点应该转移到城市和茶馆。类似这样更新并需要普及的观念还有:带餐和打麻将的茶馆是法律允许的正规茶馆,未来90%以上的茶是工业化生产的既安全又便捷的快饮快销产品、另外10%左右的茶保持手工制作和热饮慢品消费方式,茶不仅是健康的好朋友、也是时尚的好朋友,茶是社会进步和身心健康的润滑剂,等等。

二是茶品牌集中度需要提高。茶馆的基本定位是服务品牌,加上种植加工类茶企的品牌建设,最好由第三方企业认证。同时,像浙江的“一县一品”、贵州的“三绿一红”、江西的“四绿一红”值得借鉴,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现用“中茶牌”统一华茶品牌的历史重任。

三是人才培养。茶产业和茶文化事业都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从业人员。眼下及今后一个时期,更需要泡茶能手和卖茶能手,更需要能够用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国内外传播科学饮茶知识和茶文化知识的茶艺师、茶市长、茶教授、茶记者和茶培训师。

综上所述,星级茶馆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标准化经营管理的新经验,而茶产业现代化又为星级茶馆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相信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过程中,二者能够依靠创新获得可持续发展。

注明:原文发表于2018年第8期《茶博览》杂志陆尧茶话专栏,全文图片由陆尧提供。

作者简介

陆尧,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原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年鉴编辑部原副主任、经济管理杂志社原社长助理。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茶事业部主任,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理事,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理事,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顾问,新中国六十周年茶事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炎黄文学社理事、副社长。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福建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茶文化研究员,河南周口职业学院客座教授,贵州黔南师范学院客座教授。赢家大讲堂签约讲师,中建启航授课专家,师董会特聘高级专家。深圳东部华侨城茶文化顾问,江苏方圆紫砂集团茶文化顾问,瓦库星级茶馆建设茶文化指导顾问。

1991年参与创办北京财贸学院茶业经济研究所,任副所长、副研究员,1994年为北京语言学院外国留学生讲授《茶文化发展简史》,1999年参与北京市茶艺专业创办与授课,2000年参与北京茶艺师考题出题与评审,2004年获得中国教育电视台“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奖杯,2014年担任首届中华优秀茶教师评选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9年开始,为国家邮政局干部和教育、科研、卫生、市场监管等行业事业单位干部授课。

已出版《99'现代茶产业发展论文集》(合编)、《茶艺实践指南》、《茶韵诗魂》、《中国茶膳》(合著)、《茶馆经营管理》等茶产业与茶文化书籍8本。

来源:茶馆网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间心仪茶室,胜过一切繁华

茶馆是专门饮茶的地方,叫法五花八门,有茶馆、茶楼、茶坊、茶肆、茶寮等,很多还带有其他功能,如打牌、听戏、下棋、猜谜语。

茶馆是一间房,又不单是一间房,它有好听的名字:云来茶楼、香茗居、仙来茶楼等。进茶馆的人,冲着解渴的不多,多是来消磨时光。最好有几个志趣相投的友人聚在一起,畅谈天南海北,于是便有了“泡茶馆”的说法。

泡茶馆重在一个“泡”字上,在茶馆里呆上几个时辰,在慢悠悠的过程里,让茶水把心情舒缓开来,时间不知不觉流去,直到心满意足,才泡出些味道来。这样一种打发生命的浪漫,成了古往今来一道绵延不绝的风景。


茶馆在两晋时出现,张载《登成都楼》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之句。

南宋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京都临安出现了许多富丽堂皇的大茶坊,供达官贵人寻欢作乐开展社交。“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顿青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

明代随着说书弹唱的涉入,泡茶馆已从官宦富家渐渐渗透到市井百姓,话本文学里多有记载。明代中晚期,大运河两端茶馆业兴旺,杭州全市大小茶坊八百余所。

茶馆真正鼎盛是在清朝。随着八旗子弟入关,他们饱食终日之余无所事事,在康乾盛世年间,出现了“太平父老清闲惯,多在酒楼茶社中”的世风,茶馆人满为患,火爆兴盛。


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有休闲社交功能的茶馆又在广大城乡兴起。特别在一些大中城市的茶馆里,各色人等络绎不绝,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在家泡茶,那叫解渴;到茶馆泡茶,才叫生活。

天津众多茶馆里,多数人以享受艺道为主。他们听马三立的相声、何德利的快板书、杨少华的天津时调、王毓宝的京韵大鼓、河南坠子等,不少人泡得不亦乐乎。

成都茶馆多设小方木桌竹制大靠背躺椅,泡茶馆的人可坐可躺,三五人围成一桌闲摆“龙门阵”,说天道地,纵古论今,也可醉在四川扬琴、金钱板和川剧的素唱里。


杭州茶馆虽不如成都多,但也茶客云集,尤其是西湖畔,古朴典雅的茶馆林立,缕缕茶香扑面而来,一边品尝茶泡香茗,一边欣赏民族艺术,堪称高雅享受。

广州的茶馆,“茶道”与“食道”巧妙结合,茶中有饭,饭中有茶,小碟、小碗、小笼、小盘摆满一桌,将广州人吃茶的情调表现得淋漓尽致。

北京的茶馆博采众长又有自己特色,不但可欣赏到功夫茶、台湾茶艺、北京的大碗茶等,同时还有京剧、杂技、大鼓争相登台,热闹非凡。

上海茶馆约始于清同治初年,著名的茶馆有老城隍庙一带的老得意楼,二楼吃茶兼听评书。老城隍庙还有湖心亭茶楼,紫砂茶具古朴雅致,环境幽雅宁静。


泡茶馆因人不同,内容情调各有千秋。

鲁迅在广州任教时,常到茶馆饮茶,他的很多小说情节也发生在茶馆中。他在杂文里曾对茶馆的作用进行概括:了解新闻,闲谈心曲,听听说书。郭沫若喜欢品茶,与茶馆有不解之缘。1964年7月,他途经广州,到北园茶馆饮茶时即席赋诗道:“北园饮早茶,仿佛如在家。瞬息出国门,归来再饮茶。”

好茶馆还要有好茶联,妙联趣语有无限天机和内涵,让人品出精神境界中的一方新天地。

如“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些生花妙笔,使茶客怦然心动,欲罢不能。

老年人泡茶馆,多半泡在吹拉弹唱的故事里,品赏艺术形式和勾人情节,或摆“龙门阵”侃大江东去,逍遥晚年。

时下,青年人也加入了泡茶馆的行列。他们喜欢休闲,特色,情调。鲜果配清茶,伴着可心音乐,捧几本图书杂志,谈笑风生,轻松自在。

学习工作繁忙之余,不妨走出家门,邀三五好友,品几杯清茶,何乐而不为呢?

来源:茶悦世界,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