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海雾茶是什么茶

找到约60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林清玄喝茶40年的感悟

演讲主题:《茶禅一味,一生一会》


引言:

一个读者说他11岁就开始读我的文章,现在已经20多岁,在10年间一直没有见过我,所以充满了想象,没想到见到我的时候是“相见不如怀念”。他很伤心,林清玄怎么长得这个样子,那么丑。我说:如果你从17岁开始写作,写了40年,大约就是我现在这个样子。



在四川找茶

我来过成都四次,第一次在1996年,那次是为了找茶,去青城山找茶。因为我读到过一本书,书上说在明清的时候,青城山有献给皇帝的青城贡茶,青城山的道士在做好茶以后,把茶装在锡瓶里,捧在手上从青城山的最高处走下来,由于青城山终年有雾,道士下山的时候,头和胸在云雾之中,然后慢慢飘下来。山下早有皇帝派来的白马,接到茶以后,七天七夜兼程赶赴京城……看了这个故事,下决心一定要去青城山。于是到了成都,雇了一部车。但路不好,正在修路,司机摁着喇叭就上路了,一路上喇叭就没有停过。当然到了青城山有些失望,白马不见了,锡瓶没有了,道士做的茶是用品质很差的塑料袋包着的,泡出来也不好喝的。在青城山找了一天茶,下山的时候,路边有卖小黄瓜的,一块钱一条,哎呀,黄瓜最好吃!当时心中比较复杂。


三、四年前,又来了一次成都,转道去了雅安,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在雅安的一个书店问路,没想到书店的老板和老板娘是我的粉丝。他们就很开心,请我喝茶,带我找茶。第二天去了蒙顶山,当时茶叶博物馆刚刚盖好,但感觉和在青城山的差不多。在蒙顶山的茶堂里喝的茶,离想象还有一段距离。有点失望,最后走来走去,找到一间永兴禅寺。这里有很多和尚,喝了他们的蒙顶甘露,觉得不虚此行。后来很遗憾,永兴禅寺每年产30斤的蒙顶甘露,我只带了2斤下山,下山后非常后悔,当时该把它所有的茶都买下来。


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每年产茶的季节,开着车到台湾几个著名的茶区买茶,只要有好的茶就全部买下来。所以,我的家里有三个冰柜,里面全是茶。当把茶买回来以后,我坐在椅子上盯着三个冰柜,心想:今年的茶我全都准备好了。不会再缺茶了。



小时候的吸茶——中国茶道的丰富

我从3岁开始喝茶,我父亲是一个农夫,家里比较穷苦,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我们家特别穷,家里有十八个兄弟姐妹,我排行第12,所以要写武侠小说,可以把我写成“林十二少”,随时可以射出一把飞刀。在这个物质条件这么差的地方,怎么可以喝茶?我的父亲非常爱喝茶,家里院子中有一个石桌子,上面放一个铁铸的大茶壶,下面是一个炉子。父亲和他的朋友,耕作归来,围着石桌子,每人手里一个小茶壶。小茶壶和现在宜兴的茶壶不一样,茶壶嘴比一般的长3、4倍。喝茶时,把茶叶抓到小茶壶里,然后向里面倒开水,用手抓住小茶壶,吸茶,茶壶不大,一口就可以吸完,现在看起来好像比较野蛮。


一个日本茶道专家采访我,我还提起了这件事,大人们吸完茶,不会收茶壶的,要等妈妈第二天来收,等大人们走光,我会把壶内剩下的茶吸光,看见大人围在一起喝,我认为一定是好东西。这位茶道专家说,你们这种喝茶的方式,还真的比较野蛮。我看到一本明朝的书,介绍了这种喝茶方式“每有客来,自壶一把”。随你自己的喜欢,加茶叶、添水。因为每个人喝茶的浓度、喝茶的时间、喝茶的方式都是不一样,“茶中香味,只在一时”,茶里最香醇、最巅峰的味道只有很短暂的一刻。日本专家问“会不会很烫?”我说不会,因为茶壶里的茶叶塞得很满。大约2/3都是茶叶,茶水很少,刚好一口。



日本的茶道是严苛和孤寂的,每年春茶上市,我会到日本京都奈良去喝茶。日本的茶道是从中国传过去了,其实是中国当时寺庙的饮茶方式。


日本喝茶很严格,他们一般不在家里喝茶,而是茶堂喝茶,到茶堂要穿过一个小的花园,茶堂很小,叫“方丈”,一丈见方,是中国寺庙主持居住的地方。门口有一个板子,原供武士放刀剑的,现在是放背包、鞋子的地方。茶堂狭小,东西不多,一般要挂一幅画,放一瓶花,花一定是单数,不是双数。花也有讲究,不能用太香的花,可能破坏茶的香味,不能用太艳的花,可能影响对茶的视觉感受。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终于喝到茶。日本人招待客人喝茶会用专门的碗,要分正反两面,他会将正面朝向客人端过来,客人接到碗不能立即喝,要把碗转一面,让正面对着主人,表示对主人的感谢。然后才开始喝,喝的时候不能停,要喝完,表示这茶很棒,喝完了不能要求第二碗,要求第二碗会被赶出去的。因为你要留着喝这杯茶的余味离开茶堂,永远只能喝一杯,才会永远记住当时的感觉。所以,日本的茶道是非常的严肃,非常的规矩。


我和日本的茶道专家讨论时说,你们日本的茶道只学到了中国茶道的一点点,你们没有学到文人的茶道(苏东坡、黄庭坚的茶道),也没有学到老百姓的茶道。要学老百姓的茶道,到四川来吧,非常的自由自在,一人一把茶壶可以,你喝一百杯也没有人管你。中国的茶道虽然传到很多地方,但是我们茶道要比传出去的,层次、内容丰富得多。这是外国人没有办法理解的。



茶圣陆羽

一次,我在法门寺看到出土的茶具,感动得不得了。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可以做出这么精美的茶具,这些东西现在都很难仿造,可见当时中国的茶道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在这个高峰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茶圣陆羽(733年-804年)。


我最佩服的三个唐朝人分别是:陆羽、六祖慧能、玄奘大师。这三个人都出生在最贫穷的阶层,陆羽不但是孤儿,而且是弃儿。据《新唐书》记载:他从小被复州竟陵(今天的湖北天门)智积禅师收养,到了6岁,他自己给取名字陆羽,字鸿渐,意思是“漂流在陆地上的一根羽毛”。一次,我在成都武侯祠看到徐悲鸿的题词“万古云霄一羽毛”,马上想到了陆羽。六祖慧能也是一样,砍柴为生,和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听到了《金刚经》就突然开悟了。历史上的经典很多,有两部是孤儿写的,一部是《茶经》,一部《六祖坛经》。这些孤儿的成就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即使你身在最偏远、最贫贱的地方,你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你也可以达到人生最高的境界。当我年轻的时候,读到他们的传记,我感动得哭了。如果我和他们一样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说不定也可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陆羽从小不喜欢念经,喜欢饮茶泡茶,但师父不准他泡,他立下志向“喝遍天下的水,饮遍天下的茶”。陆羽11岁离开寺庙,走遍了中国十大茶区,品评天下名茶。当然,中国太大,还很多茶陆羽没品到。所以,我到很多茶区去找茶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联:若有陆羽辞公到,应是人间第一茶。陆羽品评出怎么样的水是好的:泉水、井水、河水、江水、雨水、雪水。陆羽的《茶经》内容丰富、深刻,到现在还没有一部可以超过它的,它是第一部《茶经》,也是最好的一部《茶经》。


一次我到夏威夷去旅行,去找喝茶的地方,听说有一个日本人的花园里有。我就跑去了,走进茶堂,就看到一幅画,画面是一个非常熟悉的人,画前面摆着一本书,踮起其脚尖一看,上面写着《茶经》,《茶经》前面供着三杯茶。老板说他每天开门的时候,要拜陆羽,再供三杯清茶,祈求他生意很好。我感动得不得了,在一千多年后,在一个想象不到的地方,还有人把陆羽当神来供。可是,在中国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感动?有多少人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


陆羽的了不起不只是他写了《茶经》,他是一个天真浪漫的人。他如果和朋友相约,“虽千里冰封、虎狼当道,而不失言也”。他感伤的时候,就走到山顶上去“极目而歌、痛哭而归”。陆羽给我们留下茶文化的精髓:你如果要真正了解茶文化,一定要做一个天真浪漫的人。陆羽的名声很大,皇帝听说以后,下旨让他做官,他接到第一封旨意,当天晚上翻墙逃走。后来,又被查到他在哪里,皇帝的第二封旨意来了,他远远看到皇帝派人送旨意的人来,立刻翻墙跑了,“不知所踪”。各位,你们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做官的原因。


茶圣、茶神留下的就是“永远保持天真浪漫的精神”。浪漫是什么,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思考,把你的生活步调放慢,这就是浪漫。


陆羽留下的第二个财富就是,他说茶是“南方有嘉木”,“最宜精勤简德之人”。精,注重生活细腻品质;勤,勤快,有积极性;简,简朴,在茶座喝,5块钱就可以了,到酒吧,一杯下去,几周的茶就没有了,那就不是简朴了。德,是好品质的人,只有好品质的人才喝得出好茶。


从技术到觉悟

我年轻的时候,受到他们的影响,去追寻文化的需要。但是我离开家乡以后,没有好的环境。所以,我非常注意喝茶,想在茶里面品位出陆羽的精神。


开始我喝茶很技术性的,收来的茶放在冰柜里面,心中很开心,我的茶永远也不会匮乏。那时候,我还不真正懂得怎么喝茶,比较重视茶的品质,产自哪个茶区,怎样泡茶才能泡出最好的品质。比如说,一次到洞庭湖买到碧螺春,有人告诉我,泡碧螺春水温必须要70度,我在家摆了一排杯子,60度、70度、80度、90度、100度……果然,70度的最好喝。当时喝茶就是这样技术性的。


慢慢的我发现,这样喝茶,并不能进入茶的心。到后来,我进入的佛教的世界,体味到只有真正注重内在修为的人,才可以进入茶的心。我进入宗教也有很多奇特的因缘,我在年轻的时候非常渴望成功。在这个社会上,通常讲到成功,就是有名、有钱。到30岁时,所有人都认为我是一个成功的人。我是台湾最大杂志的主编,所有的文学奖都拿过,没有拿到的都是不重要的。我还在电视台主持一个电视节目,在电台主持一个广播节目,所以名声很响亮。台湾《成功》杂志评选台湾十大成功人士“宝岛十大才俊”,我是排在第一位的,排在我后面那个人叫马英九,排在马英九后面的是陈水扁,他们后来都当了总统,我为什么没有当总统,因为我不是很感兴趣。人们都认为我是成功人士,成功应该带来幸福和快乐,但我感觉既不幸福,也不快乐。成功就要每天开五个会,要和你的上级讲话,要统领很多的人。


有一天,在报馆等小样中,翻到一本《至尊奥义书》,这是印度哲学非常重要的一本书。打开第一页就吓了一跳:“一个人过了30岁,就要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到30岁还没有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就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道路。”当时我正好30岁,却没有觉悟,就好像被别人打了一个巴掌。多年后,我才发现被骗了,那个时代,印度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9岁,30岁以后就危险了。


发现佛教对于觉悟讲得最好,“觉”就是“学习来看见”,“悟”就是我的心在悟。“觉悟”就是学习来看见我的心。“佛”是“觉者”就是彻底觉悟的人,“菩萨”是走向觉悟的人,懂得觉悟以后,发现自己走错路了,自己和走向更高境界的追求是向反的,也明白了陆羽看到旨意为何要翻墙逃走,因为他知道,那不是他要走的路,他为了寻找觉悟就跑到深山里面去隐居,用佛教的话就是闭关。我每天打坐四、五个小时, “守八关斋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言”、“不饮酒”、“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过渡打扮,不用化妆品,洗澡不用香皂)、“不睡高广大床” (不用那些高档次的、很豪奢的床和椅以及床上用品)、不非时食(非时就是不是时候,具体地说就是指的从日中到第二天清晨,也就是过午不食)


闭关三年后,一次下山买吃的,要买水果,老板不在,在哪里等着老板回来。一个人过来问我“老板,你的苹果一斤多少钱?”我大吃一惊,我闭关多日,修行那么高,你还看不出来,心中很气愤。感觉站错了地方,站在卖肉的地方,突然有人过来问:“老板,五花肉怎么卖?”心中更气,原来以为闭关三年以后,内心已经改变,但我的外表并没有改变。于是,我下山开始弘扬我吸收到的宗教的一些东西。这个时候,我才把“茶”和“禅”结合起来。



奠定茶禅文化的两位禅师

讲到禅与茶,就要提起两位对中国茶文化影响很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百丈怀海禅师。达摩禅师面壁修行,为了避免大瞌睡,把两个眼皮撕掉,丢到地上,没想到长出两课树,就是茶树。而茶树叶就好像两个眼皮。上课打瞌睡,可以找两片茶叶,画两个眼睛贴在眼皮上,老师一定不会发现。当然,这只是传说。


赵州从谂禅师留下一个公案“吃茶去”。我曾经专门到石家庄柏林禅寺去了解这个公案。赵州从谂禅师在渡化僧人时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因为常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有“赵州茶”的称号。当时,有徒弟来参访他,他问别人“你吃茶没有”,因为当时茶叶很珍贵,喝完了要把茶叶从茶壶中掏出来吃掉。徒弟回答没有吃掉,他说“你去吃茶吧!”第二个徒弟说“我已经吃过。”他说“你再去吃一点吧!”旁边的侍者问他到底怎么回事,赵州禅师说“你也去吃茶吧!”


百丈怀海禅师写过一部书《百丈丛林清规》,因为以前寺庙叫丛林,最大的丛林有5000多人,比较小的也有1000多人,人员良莠不齐。清规中最有名的是“一天不作,一日不食”,表面上看,这句话是说一天不工作,一天不吃饭,深一层的含义则是:一天不修行,一天不吃饭。百丈禅师经常与弟子们一起劳动,锄草、种地、收割、打麦无所不能,即使到了八十高龄,仍然坚持不辍。在清规中专门有一章讲饮茶,僧人一天应该饮茶两次,上下午各有一次(上午10点与下午3点左右)。喝茶前,在茶堂外打茶鼓,通知喝茶的时间到了,每个和尚捧着自己的钵,鱼贯而入,茶堂由茶头管理,由专人舀茶,进入茶堂要禁声,只能喝一碗。日本的茶道就是从这里来的。


品茶的四大益处

赵州从谂禅师、百丈怀海禅师奠定了禅与茶结合的基础。茶禅一味,为什么呢?喝茶会带来与人生有关的四个意义


第一,喝茶会让人静心,从前烧水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以前是烧木头,一烧就要一两个小时,水煮好,再泡好茶已经2个多小时,这时你的心会异常安宁。


第二,从容,喝茶的整个过程有很多细节,你快不得,所以你的心就变得从容。


第三,专注,泡茶是一个接着一个步骤。


第四,单纯,喝茶时不会想东想西,你会回到一个很单纯的状态。


这四个意义正好禅的要求一样。繁体的“禪”的左边是表示的“示”,右边是单纯的“单”,“禅”就是单纯的心,但单纯的表示。禅不是去外面寻找一个东西,而是回归到自己单纯的状态。


一天,到寺庙里参佛,看见一个妈妈拜得非常虔诚,脸上的光辉就像案头上的菩萨一样。突然有一个孩子来喊她“妈”,妈妈很有定力,不理小孩,小孩连着叫了好几声,生气了“妈,你没听见我叫你吗?”妈妈也很生气,抬起头来,表情由菩萨变成了天王,“你没看见我在拜佛吗?”孩子没有退缩,伸出手来“给我十块钱,买冰。”妈妈更生气,立刻从天王变成夜叉,“把我从这么虔诚的拜佛中加出来就是为了买冰!”“你要吃冰,等我拜佛拜完了再来要钱嘛。”小孩顶撞道:“你现在不拜佛,佛也不会走;但现在不买冰,卖冰的就会走了。”


禅宗中讲大悟30会,小悟300会。当时就开悟了,佛的确不会跑掉,你拜佛的心单纯了,这就是禅,你为儿子买冰的心单纯了,这也是禅。你拜佛的心不单纯,就不是禅。我在书中经常提到这种单纯的状态。


一次我在无锡,有人带我去看一个大佛,这是一个铜佛,用了700多吨佛。看到山底下有很多人在拜佛,铜佛很高大,但铜佛的头上有一颗避雷针,大约有两层楼那么高。这个铜佛自己都怕被雷打到,还能保佑我们?祈求铜佛还不如回到自己单纯的心,回到佛心。


台湾有个小城鹿港,鹿港有个庙准备刻一个佛,从福建请了一个师傅来刻,刻完以后大家赞叹“还是大陆的师傅刻得好”。一个在佛像前挖鼻孔的孩子说,这个佛像刻得不好,这个佛像的鼻孔那么小,而他的手指那么粗,他自己都不会挖鼻孔。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佛像都“不能挖鼻孔”。



活在当下

茶和禅有很多形通的地方,最重要就是“单纯”。怎样进入单纯状态,就是看脚下,活在当下,活在眼前的一刻。当下是佛经里面最小的时间单位。一个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一秒钟60个霎那,一霎那60个当下。活在当下,要切断过去的烦恼,也要切断对未来的担心。所以,我写过一句话,倾宇宙之力,活在当下。把全宇宙的力量集中起来,活在眼前这一瞬间,就是活在当下。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活在当下。我父亲在院子里种树,这种树是桃花心木,要长20年,是做家具最好的木头,切开以后中间是桃红色的,非常漂亮。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本里面,就收了我的一篇文章,就叫做《桃花心木》,这种树和一般的树不一样,要把树叶扫干净才会长得好,因为它的根需要更多的呼吸。每天早上4、5点钟就要起来扫树叶,我的心里很不平衡“什么树不好种,偏偏要种这种树!”一天爸爸看我们扫得愁眉苦脸,把我们叫过去,“爸爸教你们一个简单的方法,你们以后在扫树叶之前,先去摇树,把明天的树叶摇下来。两天扫一次就好了。”第二天起得更早,因为要先摇树,摇到一半发现上当了,摇树比扫树叶更累!把树叶扫干净了,坐在院子里很开心,明天就不用扫树叶了。好奇怪,风吹过来,树叶又掉了一地。兄弟姐妹集合在一起开会讨论,一个有智慧的哥哥说“可能摇得不够用力,明天再继续摇。”第三天起的更早,摇得更起劲,希望把明天的落叶摇下来好在今天一起扫掉。可是,即使把树都摇死了,明天的落叶也不会在今天落下。所以,在小时候,我就知道要把今天的事做好,今天很圆满,今天就很好。


如果把有钱、有权、有地位当作成功,成功的人就很少。我在四十岁以后知道这不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恕与包容,你今天就成功了。如果你每天都懂得成功,就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活在当下,是非常重要的。



喝茶的修行

有位慧海禅师,徒弟问他怎样修行,他说:“我的修行很简单,就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 徒弟说:“每个人都这样,谁在吃饭的时候睡觉?” 慧海说:“我和一般人不同,一般的人吃饭的时候‘百般思索’,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吃饭的时候会想,昨天那一顿真好吃,这一顿会怎样、不会!因为你会去比较,明天还会有更好吃的,所以眼前这碗饭永远不会是最好的一碗饭。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希望赚更多的钱,有更多的利益,可以升官发财,没有办法专心的睡觉。


这是一种好的修行的方法:吃饭的时候专心的吃饭,活在当下;睡觉的时候专心的睡觉,活在当下;喝茶的时候专心的喝茶,活在当下;谈恋爱的时候专心的谈恋爱,活在当下;失恋的时候专心的失恋,活在当下。每一刻都活在当下,都活得非常的饱满,活得非常的有力量。有些人会说:这好难做到。我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每天回到家里,端起茶来,先不要喝,而是升起一个念头,好好的、专心来喝这杯茶吧,因为可能这辈子再也喝不到第二杯一模一样的茶。


(林清玄端起一杯茶)哎呀,在这里喝到这杯茶,真好喝。因为你的全身心都投入到那一杯茶里面,它当然就好喝。只有你每一次喝茶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心,你才可以进入“茶的道”,才可以进入“茶的境界”。一位禅师说:端起茶杯来,要有和爱人会面时欢喜、期待的心;轻轻放下茶杯时,要有和爱人离别时不舍和缠绵的心。这和人生的道路一样,很多人喝玩茶很粗鲁,谈恋爱失败不是不舍和缠绵,而是“把茶杯都打破”。这就没有进入人生的境界,人生的境界是取决于内在的选择。


昨天在杜甫草堂演讲时就讲到中国字非常有意思。第一个是“仙”,什么人是人可以成为神仙,就是那些心灵境界不断向上走的人。第二个是“俗”,就是人的心不断往山谷走。什么是山谷,就是被物质的烦恼捆绑的地方。第三个是“佛”,就是不是人的意思。为什么佛不是人,因为人都有五种障碍(五毒:贪、嗔、痴、慢、疑),佛是经过内心的觉悟把五毒变成了悲、智、行、愿、力(慈悲、智慧、实践、愿望、力量)。


玄奘大师和六祖慧能的修为都达到很高的层次。皇帝来请他们,都被拒绝,因为的他们的境界已经超过了皇帝,以他们的修为都已经看到1000年后的事。


你喝茶可以选择一辈子不了解茶的内涵;也可以选择不断地在喝茶的时候,体味到人生的滋味,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观音菩萨有一个咒语:六字大明咒注音嗡(ōng)嘛(má)呢(ní)叭(bā)咪(mī)吽(hōng),这有祈求内心莲花开放的意思。


一个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听了我的演讲后,觉得很好听,让我再唱一遍,并把这六字大明咒写成英文“all money give me home”,“所有的钱都在我家”,他说“我没想到,你们佛教能做怎么棒。”同样的东西,有些人听到的是世俗的、物质的。寻找茶文化的更高境界不是你人生的必然选择,但你的一次重要的选择。



人生的三个境界

人生有三种境界,一种是物质和欲望的境界,要过更好的生活。有的人在这个境界中会感到很痛苦,一是因为你的的物质欲望永远不会得到满足,二是因为欲望的满足是非常短暂的。吃了很好的一餐饭,很快就过去了。科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舌尖到喉头有15厘米,如果你是长舌公或长舌妇,可能有17厘米。但你第一天吃的是2万元的大餐,或是一般的馒头,第二天到厕所去检查,出来的都是一样,很短暂。


有些人就想向更高的境界迈进,第二种境界就是文明的、文化的、艺术的。可是到了这个境界,仍然不能免除人生的痛苦与彷徨。即使你有最好的修养,你也不能避免“有生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烦恼炽盛。


活着就是痛苦,你不能选择你的故乡,不能选择你的父母,不能选择你的兄弟姐妹,还有更痛苦的,你不能选择你的长相。有时候,有人跑来拍我的肩膀,“林老师,你长得像达摩祖师。”他以为我听了很开心,其实我很难过,长成达摩祖师不是我的过错,是我父母的过错。还有人说,你长得像庙也的18罗汉,回家撞墙撞18次,撞死算了。


“老”是痛苦的:40岁开始变老,今年比去年老;50岁是这个月比上个月更老;60岁是这个礼拜比上个礼拜更老;70岁是今天比昨天更老;到了80岁,下午比上午更老。所以刚才主持人说,欢迎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先生,我气得差点夺门而出。你没有看到我心,和你一样年轻吗?


“死亡”的痛苦的一种永恒的痛苦。“爱别离”,相爱的人免不了要别离。“怨憎会”讨厌的人偏偏做了你的先生、太太。“求不得”,你想要的却偏偏得不到,你买的彩票,就是开不出来。“烦恼炽盛”,烦恼像火一样的燃烧。


还有没有更高的境界,就是宗教的、灵性的、精神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是没有烦忧的境界。孔子在《论语》中赞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吃的是一小碗稀饭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他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喝茶的三个境界

一个人前后达到这三种境界,人生就圆满了。如果没有达到,就不是完美的人生,茶道也是一样,也有这三种境界。一开始是技术性的,去买最好的茶叶,最好的茶叶大红袍,很贵,商店里也有大红袍,那多是假的。真正的大红袍只有三棵,现在死掉一棵,剩下两棵。你要看这两棵树要买68块钱的票,走了一个小时,他们告诉你,山壁那两课树就是大红袍,看完了就回家了,看一眼就要68块,有的商店里几十块的大红袍会是真的吗?每年大红袍收下来要拍卖,这两颗大红袍采下的茶叶,只能做七两到八两的茶叶,一两茶大约可以卖到二十几万的人民币。所以,不可能喝到真正的大红袍。


也不要伤心,每年这两颗大红袍的树枝都会剪下来几枝栽培,长出来的叫“大红袍二代”,一斤大约二千块钱。还是很贵,没有关系,“大红袍二代”也会剪下来几枝,长出来的不叫“大红袍三代”,这样没有人会去买,叫“小红袍”,非常有趣。


我曾经在武夷山住过,就是为了找大红袍和这里的四大名茶:一种叫“白鸡冠”,泡完茶以后,茶叶是绿色的,红边,像鸡的鸡冠;一种叫“水晶龟”,泡完以后,茶叶浮在水面,就像乌龟一样;一个叫“铁罗汉”,铁观音大家知道,但不太熟悉“铁罗汉”,铁罗汉喝起来比较刚强,很有力量,很浓苦,就像一个罗汉;还有一种叫“半天妖”,长在半天里的妖怪,“半天妖”这种茶可以泡七次,每一次味道都不一样,所以叫“半天妖”。喝到这些茶,再想到它们的名字,感觉别有味道。


在技术层面,要找遍天下的茶,你没有那么多的精神,没有那么多的钱,没有那么多的力量,所以要走向另一个境界。如果你要寻求物质的层面,就会很痛苦。


为了找茶,我像陆羽一样走遍了很多茶区。一次。我在重庆喝到了一泡茶,叫做“君山银针”,非常好。一查资料,原来是长在洞庭湖边的君山岛上,我就立下志向一定找到。第二年,我从台湾到了香港,坐飞机到了湖南,又坐了四个小时的车到了岳阳,再做船进去就是君山岛了,可是,他们对我说:今天月圆,洞庭湖涨潮,你不能坐船过去。于是我要在岳阳住了一天,我问岳阳有没有好的宾馆,他们说有一家朱镕基总理住过的。果然,在房间里有朱镕基总理的签名。我觉得很开心,没想到晚上有很多跳蚤来咬我。早上一算,有一百多个包。现在应该改善多了。到了湖边,坐了四十分钟的船达到君山岛,感动得不得了。这个感动不在于茶,而在于整个寻茶的过程,那个故事。这里就进入第二个层面,不只是喝茶,茶后面有很多故事。在君山岛上喝“君山银针”,当地的农人告诉我,你在外面喝到的都不是真正的“君山银针”,真正的“君山银针”已经卖完了。


喝茶的第二个层次,是后面有很多故事什么是第三个层次。有一次我到武夷山去找茶,这种茶很多人都听过,但没有喝过,叫做“正山小种”,它产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的山上,这里有2000多米高,是一个管制区,要申请《入山证》才能进去。我们办了《入山证》,还请了政协的人带着我们,跑到了最山顶的地方。


到了产“正山小种”的地方,我大吃一惊,那个地方只有50多户人家,但有一个外国人的别墅,还有一个教堂。问了一下,住着的是英国人,他们是英国女王派来的人,他们的职位叫“监茶使”,就是英国女王派到武夷山,监视茶农生产“正山小种”的大师。居然有这样的职位,这个职位已经存在了几百年。


我想找到这两个人,没想到茶已经采完了,这两个大师回去休假了。没想到英国女王喝的茶是武夷山2000多米高的地方出产。采完以后,直接运到码头,用船运到英国。所以一般的人喝不到真正的“正山小种”。这是一种很好的红茶,为什么叫“正山小种”,叶子小如针尖,泡出来完全是深红色。


接下来,喝茶的人痛苦的事出现了,就是要买茶回家。我问茶农:“这个茶可不可以卖给我?”“不行”我说“一斤1000块”“2000块”“不行”“3000块”“不行”“一斤4000块”“还是不行”我问“为什么?”他说“还剩下两斤,这两斤已经答应要给别人,其中一斤是给领导的,另一斤是英国人要来拿的。”我想了一个方法,对茶农说“下次领导来的时候,你对他说,由于天气不好,今年没产那么多茶,少了一斤,领导不会怪你的。”茶农是很老实的,听了以后就开悟了,“我怎么没想到这一招!”就把其中的一斤卖给我。


所以,在找茶中,除了有故事,还有想象,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你就可以从这个故事,你就可以从故事进入更深的灵性的、精神的境界中。


我在大陆到处找茶,找到以后就会带回家,带回家干嘛?不是去卖,而是和有缘的人分享。这是茶更高的境界,不是独饮,而是分享,分享你的人生,分享你的体会,分享你在找茶的过程中对人生的一些体会,这就会让你的文化扩散出去。



我的茶叶收藏

我在家里面收藏了两、三百种茶,都用陶罐装起来。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样收藏,茶有两种,一种是可以收藏的,一种是不可以收藏的。不可以收藏的是新茶、绿茶,可以收藏的是老茶、熟茶。新茶和熟茶怎么分呢?茶制作的方法可以分成一、三、五、七、九成熟,五分熟以上的茶可以收藏,五分熟以下的茶不可以收藏。所以龙井、竹叶青、碧螺春、君山银针,拿到以后,最好找朋友分享,喝掉。如果是普洱茶、沱茶、铁观音的老茶、乌龙茶的老茶,可以收藏。收藏为什么不要找铁罐、塑料袋,因为在这些器皿中,茶的温度与外面的温度相同,但又不能透气,放久了就变成了粉末,化掉了。陶罐会呼吸,它可以随着气温变化,它还可以把气吐出来,这个茶就可以保存很久,每一年把这个茶拿出来品位一下、看一看。


一般的人收藏茶,会写什么茶,是哪一年的。我不是,我会为每一种茶取一种名字。比如说我在结婚的时候,我找到了茶农,让他做20斤茶,我把茶装在陶瓮里面,外面写上我太太的名字,这就是我结婚是时候做的茶。这样很好,每一年就不用买结婚礼物,到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就拿一些出来喝,我们来喝结婚时做的茶吧!我的大儿子出生的时候,我做了一坛茶;我的小儿子出生的时候,我做了一坛茶;我的女儿出生的时候,我也做了一坛茶。在特别的纪念日,我会把它拿出来泡。如果有朋友,送我非常好的茶,我就会把他的名字写在装茶叶的陶罐上。本来都摆是角落,听说他要来,摆在中央。然后,和他一起喝,告诉他这是15年前,你送我的那泡茶!


啊,分享是喝茶非常重要的境界。如果你独有天下最好的茶,而没有和朋友分享,这个茶存起来有什么意义?你看陆羽,陆羽在一生中,最丰富的就是朋友,他有很多朋友,几乎每天都是和朋友在喝茶。很多唐朝的诗人,都会记载他们和陆羽喝茶时的情景。茶是要和朋友分享的。茶是很珍贵的东西,它和我们的心灵有关,和我们的人生有关,还有很多科学家证明茶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对身体有健康,不是说喝了寿命就会增长一岁,没有那么神奇。


我认识一个台湾收藏普洱茶的人,他花在收藏普洱茶上的钱,超过三千万。有一天,这个人中风死掉。有人问,他每天都喝百年普洱茶,怎样会中风死掉。我说,如果你天天喝百年普洱茶也会死掉的,普洱茶一般应该喝15—20年的。这是开玩笑哈。


我不是很懂茶,但我是很爱茶的。我在找茶中,为茶寻找更高地位和境界。所以,我非常感谢我一生中有喝茶的习惯,喝茶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不只自己喝茶,我还教我的孩子喝茶。我的孩子从三岁就开始喝茶,有客人来,我就叫他们给客人泡茶。客人们看到小孩子坐下来,烧水、泡茶,内心非常的稳定,非常的从容,非常的专注,他们非常的感动。小孩子从小喝茶,长大以后有什么好处,他不会喝可口可乐,他不会喝加糖的饮料,他会觉得那个太难喝。我们家的人,到那里去都会带一罐茶,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饮料都没有茶好喝。



小结:


现在茶道没落,青年人不再喝茶,如果青年人从小就喝茶,知道茶里面有这么多文化的内涵,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在茶里面奉献他们的心血,将来这个茶文化就可以不断的延续下去。喝茶的时候,记住先对自己说,再也不能够喝到同样的茶。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能养心,善茶之人能提升人生境界,心性平和,能面对生命困境。


现场回答:


1、所有的人都应该去喝茶,通过喝茶可以使他们静心去修行。


2、茶文化的没落,并不代表中国文化进入没落期。中国文化永远不会没落。茶文化的没落在茶的质变,现在饮茶的人,已不讲究茶的品位、茶的思想。小时候,没有告诉你茶的文化,长大以后就会忽视它的存在。所以,要加强对小孩子的教导,茶文化就不会没落。


3、盖碗茶是非常好的一种茶文化,你如果去法门寺,也可以看到它,它应该是流传超过千年。盖碗茶和“宜兴壶”是一回事,品质是一样,可是发展中走了不同的 路。盖碗茶也是由自己来决定,加多少水,什么时候加,都是由自己来决定的。这和宜兴壶是一样,所以我在家里,没有朋友,我也会用盖碗喝茶,特别是喝绿茶, 用盖碗是非常好的。


4、酒文化和茶文化有相通的地方。喝酒喝到最高境界,与喝茶喝到最高境界是一样的。我希望大家知道,只要是文化,达到最高的境界就是相通的。


最近我写了一副对联“茶味禅味,味味一味;诗心佛心,心心相印。”茶的味道和禅的味道的相通的,所有的味道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用心的去品味,你在什么东西 上都可以得到那个品味。“品”是三个口,“味”是一个口,一个东西分四口吃,就是品味。因为有品位,你就可以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所有的味道都可以品味到更 好的境界。写诗的心和佛的心是相印的。诗人写诗写到最高的境界,我们认为这里面有禅的味道。就好像你读王维、苏东坡、白居易、陶渊明的诗,你会发现那和佛 的境界很接近。


佛教的法师开悟以后,他们不会做别的事情,他们会写诗,把他开悟的心情写成诗歌,那写的诗歌都非常优美,跟诗人写的诗的境界是一样的。当你打破这些界限, 你会发现,其实都是一个味道。这也是我来成都做报告的目的,希望大家知道,往更高的境界迈进就对了,不要去分别,哪一个是比较厉害,哪一个是比较好的。


5、“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烟酱醋茶。” (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爱茶的人读了都不是滋味,为什么把茶放在后面。前面的七种都非常浪漫,在情人节送给情人玫瑰,是很浪漫的,如果送给情人酱油, 就比较现实,太世俗。有些人不开心,就把茶放在前面“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不需要改变,表达了诗人的一种心境,茶虽然排在14种东西的最后一位,但它的包容力最大。你可以一天不作画,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你可以一天不沾酱,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你可以一天不要一束花,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排到最后一名,不 一定就是最坏的的。


去年,我读到一份科学报告,在中国最杰出的,有成就的人小时候读书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原因有三个:第七名到第十七名是人际关系最好的, 他们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他们是压力最小的;他们是除了课业之外兴趣最多的人。所以他们就成功了。读到这里,我感动得不得了,终于找到我成功的原因了,我小的时候,我那个班总共只有17个人,要读到18名,也不那么容易。最后一名,也没有什么不好。


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不以为然,其实这十四种东西都非常重要,看你的心里怎样看待它,这要你有好的心理,它在第几名都是重要的。


6、安详,就是静心与从容。静心、从容、专注、单纯其实是一个东西,这种状态每个都可以得到。我小时候爱读世界伟人传记。后来,我统计发现了从前的人都没有发现的一个观点,所有世界的伟人,古今中外的伟人,都喜欢散步。这是很奇怪的,为什么所有伟大的人都喜欢散步。本来我想申请专利的,今天在成都我很开 心,就教给各位。你看看,老子喜欢散步,孟子喜欢散步,孔子喜欢散步,李白、苏东坡、白居易……你想到的伟人都喜欢散步。为什么?好奇怪?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那时候没有汽车。


但散步和走路不一样,散步是安详的、放松的、从容的,他们就可以思考很多很深刻的问题。西方的伟人也喜欢散步:贝多芬、爱因斯坦……所以安详不再是禅宗和喝茶可以得到的境界,你散步可以得到这个境界,你听音乐也可以得到这个境界,你坐下来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得到这个境界。当你有分别的时候,你的境界就失去 了,所以你要没有分别的看待人生的每一件事情。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林清玄喝茶40年的感悟(深度好文)

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1月23日,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过世,终年65岁。


个人简介


林清玄,1953年出生 ,中国台湾省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他是最爱茶的作家之一,留下无数关于茶的散文和演讲。


演讲主题:《茶禅一味,一生一会》


引言:

一个读者说他11岁就开始读我的文章,现在已经20多岁,在10年间一直没有见过我,所以充满了想象,没想到见到我的时候是“相见不如怀念”。他很伤心,林清玄怎么长得这个样子,那么丑。我说:如果你从17岁开始写作,写了40年,大约就是我现在这个样子。



在四川找茶

我来过成都四次,第一次在1996年,那次是为了找茶,去青城山找茶。因为我读到过一本书,书上说在明清的时候,青城山有献给皇帝的青城贡茶,青城山的道士在做好茶以后,把茶装在锡瓶里,捧在手上从青城山的最高处走下来,由于青城山终年有雾,道士下山的时候,头和胸在云雾之中,然后慢慢飘下来。山下早有皇帝派来的白马,接到茶以后,七天七夜兼程赶赴京城……看了这个故事,下决心一定要去青城山。于是到了成都,雇了一部车。但路不好,正在修路,司机摁着喇叭就上路了,一路上喇叭就没有停过。当然到了青城山有些失望,白马不见了,锡瓶没有了,道士做的茶是用品质很差的塑料袋包着的,泡出来也不好喝的。在青城山找了一天茶,下山的时候,路边有卖小黄瓜的,一块钱一条,哎呀,黄瓜最好吃!当时心中比较复杂。

三、四年前,又来了一次成都,转道去了雅安,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在雅安的一个书店问路,没想到书店的老板和老板娘是我的粉丝。他们就很开心,请我喝茶,带我找茶。第二天去了蒙顶山,当时茶叶博物馆刚刚盖好,但感觉和在青城山的差不多。在蒙顶山的茶堂里喝的茶,离想象还有一段距离。有点失望,最后走来走去,找到一间永兴禅寺。这里有很多和尚,喝了他们的蒙顶甘露,觉得不虚此行。后来很遗憾,永兴禅寺每年产30斤的蒙顶甘露,我只带了2斤下山,下山后非常后悔,当时该把它所有的茶都买下来。


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每年产茶的季节,开着车到台湾几个著名的茶区买茶,只要有好的茶就全部买下来。所以,我的家里有三个冰柜,里面全是茶。当把茶买回来以后,我坐在椅子上盯着三个冰柜,心想:今年的茶我全都准备好了。不会再缺茶了。



小时候的吸茶——中国茶道的丰富

我从3岁开始喝茶,我父亲是一个农夫,家里比较穷苦,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我们家特别穷,家里有十八个兄弟姐妹,我排行第12,所以要写武侠小说,可以把我写成“林十二少”,随时可以射出一把飞刀。在这个物质条件这么差的地方,怎么可以喝茶?我的父亲非常爱喝茶,家里院子中有一个石桌子,上面放一个铁铸的大茶壶,下面是一个炉子。父亲和他的朋友,耕作归来,围着石桌子,每人手里一个小茶壶。小茶壶和现在宜兴的茶壶不一样,茶壶嘴比一般的长3、4倍。喝茶时,把茶叶抓到小茶壶里,然后向里面倒开水,用手抓住小茶壶,吸茶,茶壶不大,一口就可以吸完,现在看起来好像比较野蛮。


一个日本茶道专家采访我,我还提起了这件事,大人们吸完茶,不会收茶壶的,要等妈妈第二天来收,等大人们走光,我会把壶内剩下的茶吸光,看见大人围在一起喝,我认为一定是好东西。这位茶道专家说,你们这种喝茶的方式,还真的比较野蛮。我看到一本明朝的书,介绍了这种喝茶方式“每有客来,自壶一把”。随你自己的喜欢,加茶叶、添水。因为每个人喝茶的浓度、喝茶的时间、喝茶的方式都是不一样,“茶中香味,只在一时”,茶里最香醇、最巅峰的味道只有很短暂的一刻。日本专家问“会不会很烫?”我说不会,因为茶壶里的茶叶塞得很满。大约2/3都是茶叶,茶水很少,刚好一口。



日本的茶道是严苛和孤寂的,每年春茶上市,我会到日本京都奈良去喝茶。日本的茶道是从中国传过去了,其实是中国当时寺庙的饮茶方式。


日本喝茶很严格,他们一般不在家里喝茶,而是茶堂喝茶,到茶堂要穿过一个小的花园,茶堂很小,叫“方丈”,一丈见方,是中国寺庙主持居住的地方。门口有一个板子,原供武士放刀剑的,现在是放背包、鞋子的地方。茶堂狭小,东西不多,一般要挂一幅画,放一瓶花,花一定是单数,不是双数。花也有讲究,不能用太香的花,可能破坏茶的香味,不能用太艳的花,可能影响对茶的视觉感受。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终于喝到茶。日本人招待客人喝茶会用专门的碗,要分正反两面,他会将正面朝向客人端过来,客人接到碗不能立即喝,要把碗转一面,让正面对着主人,表示对主人的感谢。然后才开始喝,喝的时候不能停,要喝完,表示这茶很棒,喝完了不能要求第二碗,要求第二碗会被赶出去的。因为你要留着喝这杯茶的余味离开茶堂,永远只能喝一杯,才会永远记住当时的感觉。所以,日本的茶道是非常的严肃,非常的规矩。


我和日本的茶道专家讨论时说,你们日本的茶道只学到了中国茶道的一点点,你们没有学到文人的茶道(苏东坡、黄庭坚的茶道),也没有学到老百姓的茶道。要学老百姓的茶道,到四川来吧,非常的自由自在,一人一把茶壶可以,你喝一百杯也没有人管你。中国的茶道虽然传到很多地方,但是我们茶道要比传出去的,层次、内容丰富得多。这是外国人没有办法理解的。



茶圣陆羽

一次,我在法门寺看到出土的茶具,感动得不得了。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可以做出这么精美的茶具,这些东西现在都很难仿造,可见当时中国的茶道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在这个高峰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茶圣陆羽(733年-804年)。


我最佩服的三个唐朝人分别是:陆羽、六祖慧能、玄奘大师。这三个人都出生在最贫穷的阶层,陆羽不但是孤儿,而且是弃儿。据《新唐书》记载:他从小被复州竟陵(今天的湖北天门)智积禅师收养,到了6岁,他自己给取名字陆羽,字鸿渐,意思是“漂流在陆地上的一根羽毛”。一次,我在成都武侯祠看到徐悲鸿的题词“万古云霄一羽毛”,马上想到了陆羽。六祖慧能也是一样,砍柴为生,和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听到了《金刚经》就突然开悟了。历史上的经典很多,有两部是孤儿写的,一部是《茶经》,一部《六祖坛经》。这些孤儿的成就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即使你身在最偏远、最贫贱的地方,你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你也可以达到人生最高的境界。当我年轻的时候,读到他们的传记,我感动得哭了。如果我和他们一样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说不定也可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陆羽从小不喜欢念经,喜欢饮茶泡茶,但师父不准他泡,他立下志向“喝遍天下的水,饮遍天下的茶”。陆羽11岁离开寺庙,走遍了中国十大茶区,品评天下名茶。当然,中国太大,还很多茶陆羽没品到。所以,我到很多茶区去找茶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联:若有陆羽辞公到,应是人间第一茶。陆羽品评出怎么样的水是好的:泉水、井水、河水、江水、雨水、雪水。陆羽的《茶经》内容丰富、深刻,到现在还没有一部可以超过它的,它是第一部《茶经》,也是最好的一部《茶经》。


一次我到夏威夷去旅行,去找喝茶的地方,听说有一个日本人的花园里有。我就跑去了,走进茶堂,就看到一幅画,画面是一个非常熟悉的人,画前面摆着一本书,踮起其脚尖一看,上面写着《茶经》,《茶经》前面供着三杯茶。老板说他每天开门的时候,要拜陆羽,再供三杯清茶,祈求他生意很好。我感动得不得了,在一千多年后,在一个想象不到的地方,还有人把陆羽当神来供。可是,在中国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感动?有多少人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


陆羽的了不起不只是他写了《茶经》,他是一个天真浪漫的人。他如果和朋友相约,“虽千里冰封、虎狼当道,而不失言也”。他感伤的时候,就走到山顶上去“极目而歌、痛哭而归”。陆羽给我们留下茶文化的精髓:你如果要真正了解茶文化,一定要做一个天真浪漫的人。陆羽的名声很大,皇帝听说以后,下旨让他做官,他接到第一封旨意,当天晚上翻墙逃走。后来,又被查到他在哪里,皇帝的第二封旨意来了,他远远看到皇帝派人送旨意的人来,立刻翻墙跑了,“不知所踪”。各位,你们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做官的原因。


茶圣、茶神留下的就是“永远保持天真浪漫的精神”。浪漫是什么,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思考,把你的生活步调放慢,这就是浪漫。


陆羽留下的第二个财富就是,他说茶是“南方有嘉木”,“最宜精勤简德之人”。精,注重生活细腻品质;勤,勤快,有积极性;简,简朴,在茶座喝,5块钱就可以了,到酒吧,一杯下去,几周的茶就没有了,那就不是简朴了。德,是好品质的人,只有好品质的人才喝得出好茶。


从技术到觉悟

我年轻的时候,受到他们的影响,去追寻文化的需要。但是我离开家乡以后,没有好的环境。所以,我非常注意喝茶,想在茶里面品位出陆羽的精神。


开始我喝茶很技术性的,收来的茶放在冰柜里面,心中很开心,我的茶永远也不会匮乏。那时候,我还不真正懂得怎么喝茶,比较重视茶的品质,产自哪个茶区,怎样泡茶才能泡出最好的品质。比如说,一次到洞庭湖买到碧螺春,有人告诉我,泡碧螺春水温必须要70度,我在家摆了一排杯子,60度、70度、80度、90度、100度……果然,70度的最好喝。当时喝茶就是这样技术性的。


慢慢的我发现,这样喝茶,并不能进入茶的心。到后来,我进入的佛教的世界,体味到只有真正注重内在修为的人,才可以进入茶的心。我进入宗教也有很多奇特的因缘,我在年轻的时候非常渴望成功。在这个社会上,通常讲到成功,就是有名、有钱。到30岁时,所有人都认为我是一个成功的人。我是台湾最大杂志的主编,所有的文学奖都拿过,没有拿到的都是不重要的。我还在电视台主持一个电视节目,在电台主持一个广播节目,所以名声很响亮。台湾《成功》杂志评选台湾十大成功人士“宝岛十大才俊”,我是排在第一位的,排在我后面那个人叫马英九,排在马英九后面的是陈水扁,他们后来都当了总统,我为什么没有当总统,因为我不是很感兴趣。人们都认为我是成功人士,成功应该带来幸福和快乐,但我感觉既不幸福,也不快乐。成功就要每天开五个会,要和你的上级讲话,要统领很多的人。


有一天,在报馆等小样中,翻到一本《至尊奥义书》,这是印度哲学非常重要的一本书。打开第一页就吓了一跳:“一个人过了30岁,就要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到30岁还没有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就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道路。”当时我正好30岁,却没有觉悟,就好像被别人打了一个巴掌。多年后,我才发现被骗了,那个时代,印度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9岁,30岁以后就危险了。


发现佛教对于觉悟讲得最好,“觉”就是“学习来看见”,“悟”就是我的心在悟。“觉悟”就是学习来看见我的心。“佛”是“觉者”就是彻底觉悟的人,“菩萨”是走向觉悟的人,懂得觉悟以后,发现自己走错路了,自己和走向更高境界的追求是向反的,也明白了陆羽看到旨意为何要翻墙逃走,因为他知道,那不是他要走的路,他为了寻找觉悟就跑到深山里面去隐居,用佛教的话就是闭关。我每天打坐四、五个小时, “守八关斋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言”、“不饮酒”、“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过渡打扮,不用化妆品,洗澡不用香皂)、“不睡高广大床” (不用那些高档次的、很豪奢的床和椅以及床上用品)、不非时食(非时就是不是时候,具体地说就是指的从日中到第二天清晨,也就是过午不食)


闭关三年后,一次下山买吃的,要买水果,老板不在,在哪里等着老板回来。一个人过来问我“老板,你的苹果一斤多少钱?”我大吃一惊,我闭关多日,修行那么高,你还看不出来,心中很气愤。感觉站错了地方,站在卖肉的地方,突然有人过来问:“老板,五花肉怎么卖?”心中更气,原来以为闭关三年以后,内心已经改变,但我的外表并没有改变。于是,我下山开始弘扬我吸收到的宗教的一些东西。这个时候,我才把“茶”和“禅”结合起来。



奠定茶禅文化的两位禅师

讲到禅与茶,就要提起两位对中国茶文化影响很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百丈怀海禅师。达摩禅师面壁修行,为了避免大瞌睡,把两个眼皮撕掉,丢到地上,没想到长出两课树,就是茶树。而茶树叶就好像两个眼皮。上课打瞌睡,可以找两片茶叶,画两个眼睛贴在眼皮上,老师一定不会发现。当然,这只是传说。


赵州从谂禅师留下一个公案“吃茶去”。我曾经专门到石家庄柏林禅寺去了解这个公案。赵州从谂禅师在渡化僧人时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因为常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有“赵州茶”的称号。当时,有徒弟来参访他,他问别人“你吃茶没有”,因为当时茶叶很珍贵,喝完了要把茶叶从茶壶中掏出来吃掉。徒弟回答没有吃掉,他说“你去吃茶吧!”第二个徒弟说“我已经吃过。”他说“你再去吃一点吧!”旁边的侍者问他到底怎么回事,赵州禅师说“你也去吃茶吧!”


百丈怀海禅师写过一部书《百丈丛林清规》,因为以前寺庙叫丛林,最大的丛林有5000多人,比较小的也有1000多人,人员良莠不齐。清规中最有名的是“一天不作,一日不食”,表面上看,这句话是说一天不工作,一天不吃饭,深一层的含义则是:一天不修行,一天不吃饭。百丈禅师经常与弟子们一起劳动,锄草、种地、收割、打麦无所不能,即使到了八十高龄,仍然坚持不辍。在清规中专门有一章讲饮茶,僧人一天应该饮茶两次,上下午各有一次(上午10点与下午3点左右)。喝茶前,在茶堂外打茶鼓,通知喝茶的时间到了,每个和尚捧着自己的钵,鱼贯而入,茶堂由茶头管理,由专人舀茶,进入茶堂要禁声,只能喝一碗。日本的茶道就是从这里来的。


品茶的四大益处

赵州从谂禅师、百丈怀海禅师奠定了禅与茶结合的基础。茶禅一味,为什么呢?喝茶会带来与人生有关的四个意义


第一,喝茶会让人静心,从前烧水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以前是烧木头,一烧就要一两个小时,水煮好,再泡好茶已经2个多小时,这时你的心会异常安宁。


第二,从容,喝茶的整个过程有很多细节,你快不得,所以你的心就变得从容。


第三,专注,泡茶是一个接着一个步骤。


第四,单纯,喝茶时不会想东想西,你会回到一个很单纯的状态。


这四个意义正好禅的要求一样。繁体的“禪”的左边是表示的“示”,右边是单纯的“单”,“禅”就是单纯的心,但单纯的表示。禅不是去外面寻找一个东西,而是回归到自己单纯的状态。


一天,到寺庙里参佛,看见一个妈妈拜得非常虔诚,脸上的光辉就像案头上的菩萨一样。突然有一个孩子来喊她“妈”,妈妈很有定力,不理小孩,小孩连着叫了好几声,生气了“妈,你没听见我叫你吗?”妈妈也很生气,抬起头来,表情由菩萨变成了天王,“你没看见我在拜佛吗?”孩子没有退缩,伸出手来“给我十块钱,买冰。”妈妈更生气,立刻从天王变成夜叉,“把我从这么虔诚的拜佛中加出来就是为了买冰!”“你要吃冰,等我拜佛拜完了再来要钱嘛。”小孩顶撞道:“你现在不拜佛,佛也不会走;但现在不买冰,卖冰的就会走了。”


禅宗中讲大悟30会,小悟300会。当时就开悟了,佛的确不会跑掉,你拜佛的心单纯了,这就是禅,你为儿子买冰的心单纯了,这也是禅。你拜佛的心不单纯,就不是禅。我在书中经常提到这种单纯的状态。


一次我在无锡,有人带我去看一个大佛,这是一个铜佛,用了700多吨佛。看到山底下有很多人在拜佛,铜佛很高大,但铜佛的头上有一颗避雷针,大约有两层楼那么高。这个铜佛自己都怕被雷打到,还能保佑我们?祈求铜佛还不如回到自己单纯的心,回到佛心。


台湾有个小城鹿港,鹿港有个庙准备刻一个佛,从福建请了一个师傅来刻,刻完以后大家赞叹“还是大陆的师傅刻得好”。一个在佛像前挖鼻孔的孩子说,这个佛像刻得不好,这个佛像的鼻孔那么小,而他的手指那么粗,他自己都不会挖鼻孔。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佛像都“不能挖鼻孔”。



活在当下

茶和禅有很多形通的地方,最重要就是“单纯”。怎样进入单纯状态,就是看脚下,活在当下,活在眼前的一刻。当下是佛经里面最小的时间单位。一个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一秒钟60个霎那,一霎那60个当下。活在当下,要切断过去的烦恼,也要切断对未来的担心。所以,我写过一句话,倾宇宙之力,活在当下。把全宇宙的力量集中起来,活在眼前这一瞬间,就是活在当下。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活在当下。我父亲在院子里种树,这种树是桃花心木,要长20年,是做家具最好的木头,切开以后中间是桃红色的,非常漂亮。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本里面,就收了我的一篇文章,就叫做《桃花心木》,这种树和一般的树不一样,要把树叶扫干净才会长得好,因为它的根需要更多的呼吸。每天早上4、5点钟就要起来扫树叶,我的心里很不平衡“什么树不好种,偏偏要种这种树!”一天爸爸看我们扫得愁眉苦脸,把我们叫过去,“爸爸教你们一个简单的方法,你们以后在扫树叶之前,先去摇树,把明天的树叶摇下来。两天扫一次就好了。”第二天起得更早,因为要先摇树,摇到一半发现上当了,摇树比扫树叶更累!把树叶扫干净了,坐在院子里很开心,明天就不用扫树叶了。好奇怪,风吹过来,树叶又掉了一地。兄弟姐妹集合在一起开会讨论,一个有智慧的哥哥说“可能摇得不够用力,明天再继续摇。”第三天起的更早,摇得更起劲,希望把明天的落叶摇下来好在今天一起扫掉。可是,即使把树都摇死了,明天的落叶也不会在今天落下。所以,在小时候,我就知道要把今天的事做好,今天很圆满,今天就很好。


如果把有钱、有权、有地位当作成功,成功的人就很少。我在四十岁以后知道这不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恕与包容,你今天就成功了。如果你每天都懂得成功,就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活在当下,是非常重要的。



喝茶的修行

有位慧海禅师,徒弟问他怎样修行,他说:“我的修行很简单,就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 徒弟说:“每个人都这样,谁在吃饭的时候睡觉?” 慧海说:“我和一般人不同,一般的人吃饭的时候‘百般思索’,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吃饭的时候会想,昨天那一顿真好吃,这一顿会怎样、不会!因为你会去比较,明天还会有更好吃的,所以眼前这碗饭永远不会是最好的一碗饭。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希望赚更多的钱,有更多的利益,可以升官发财,没有办法专心的睡觉。


这是一种好的修行的方法:吃饭的时候专心的吃饭,活在当下;睡觉的时候专心的睡觉,活在当下;喝茶的时候专心的喝茶,活在当下;谈恋爱的时候专心的谈恋爱,活在当下;失恋的时候专心的失恋,活在当下。每一刻都活在当下,都活得非常的饱满,活得非常的有力量。有些人会说:这好难做到。我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每天回到家里,端起茶来,先不要喝,而是升起一个念头,好好的、专心来喝这杯茶吧,因为可能这辈子再也喝不到第二杯一模一样的茶。


(林清玄端起一杯茶)哎呀,在这里喝到这杯茶,真好喝。因为你的全身心都投入到那一杯茶里面,它当然就好喝。只有你每一次喝茶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心,你才可以进入“茶的道”,才可以进入“茶的境界”。一位禅师说:端起茶杯来,要有和爱人会面时欢喜、期待的心;轻轻放下茶杯时,要有和爱人离别时不舍和缠绵的心。这和人生的道路一样,很多人喝玩茶很粗鲁,谈恋爱失败不是不舍和缠绵,而是“把茶杯都打破”。这就没有进入人生的境界,人生的境界是取决于内在的选择。


昨天在杜甫草堂演讲时就讲到中国字非常有意思。第一个是“仙”,什么人是人可以成为神仙,就是那些心灵境界不断向上走的人。第二个是“俗”,就是人的心不断往山谷走。什么是山谷,就是被物质的烦恼捆绑的地方。第三个是“佛”,就是不是人的意思。为什么佛不是人,因为人都有五种障碍(五毒:贪、嗔、痴、慢、疑),佛是经过内心的觉悟把五毒变成了悲、智、行、愿、力(慈悲、智慧、实践、愿望、力量)。


玄奘大师和六祖慧能的修为都达到很高的层次。皇帝来请他们,都被拒绝,因为的他们的境界已经超过了皇帝,以他们的修为都已经看到1000年后的事。


你喝茶可以选择一辈子不了解茶的内涵;也可以选择不断地在喝茶的时候,体味到人生的滋味,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观音菩萨有一个咒语:六字大明咒注音嗡(ōng)嘛(má)呢(ní)叭(bā)咪(mī)吽(hōng),这有祈求内心莲花开放的意思。


一个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听了我的演讲后,觉得很好听,让我再唱一遍,并把这六字大明咒写成英文“all money give me home”,“所有的钱都在我家”,他说“我没想到,你们佛教能做怎么棒。”同样的东西,有些人听到的是世俗的、物质的。寻找茶文化的更高境界不是你人生的必然选择,但你的一次重要的选择。



人生的三个境界

人生有三种境界,一种是物质和欲望的境界,要过更好的生活。有的人在这个境界中会感到很痛苦,一是因为你的的物质欲望永远不会得到满足,二是因为欲望的满足是非常短暂的。吃了很好的一餐饭,很快就过去了。科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舌尖到喉头有15厘米,如果你是长舌公或长舌妇,可能有17厘米。但你第一天吃的是2万元的大餐,或是一般的馒头,第二天到厕所去检查,出来的都是一样,很短暂。


有些人就想向更高的境界迈进,第二种境界就是文明的、文化的、艺术的。可是到了这个境界,仍然不能免除人生的痛苦与彷徨。即使你有最好的修养,你也不能避免“有生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烦恼炽盛。


活着就是痛苦,你不能选择你的故乡,不能选择你的父母,不能选择你的兄弟姐妹,还有更痛苦的,你不能选择你的长相。有时候,有人跑来拍我的肩膀,“林老师,你长得像达摩祖师。”他以为我听了很开心,其实我很难过,长成达摩祖师不是我的过错,是我父母的过错。还有人说,你长得像庙也的18罗汉,回家撞墙撞18次,撞死算了。


“老”是痛苦的:40岁开始变老,今年比去年老;50岁是这个月比上个月更老;60岁是这个礼拜比上个礼拜更老;70岁是今天比昨天更老;到了80岁,下午比上午更老。所以刚才主持人说,欢迎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先生,我气得差点夺门而出。你没有看到我心,和你一样年轻吗?


“死亡”的痛苦的一种永恒的痛苦。“爱别离”,相爱的人免不了要别离。“怨憎会”讨厌的人偏偏做了你的先生、太太。“求不得”,你想要的却偏偏得不到,你买的彩票,就是开不出来。“烦恼炽盛”,烦恼像火一样的燃烧。


还有没有更高的境界,就是宗教的、灵性的、精神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是没有烦忧的境界。孔子在《论语》中赞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吃的是一小碗稀饭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他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喝茶的三个境界

一个人前后达到这三种境界,人生就圆满了。如果没有达到,就不是完美的人生,茶道也是一样,也有这三种境界。一开始是技术性的,去买最好的茶叶,最好的茶叶大红袍,很贵,商店里也有大红袍,那多是假的。真正的大红袍只有三棵,现在死掉一棵,剩下两棵。你要看这两棵树要买68块钱的票,走了一个小时,他们告诉你,山壁那两课树就是大红袍,看完了就回家了,看一眼就要68块,有的商店里几十块的大红袍会是真的吗?每年大红袍收下来要拍卖,这两颗大红袍采下的茶叶,只能做七两到八两的茶叶,一两茶大约可以卖到二十几万的人民币。所以,不可能喝到真正的大红袍。


也不要伤心,每年这两颗大红袍的树枝都会剪下来几枝栽培,长出来的叫“大红袍二代”,一斤大约二千块钱。还是很贵,没有关系,“大红袍二代”也会剪下来几枝,长出来的不叫“大红袍三代”,这样没有人会去买,叫“小红袍”,非常有趣。


我曾经在武夷山住过,就是为了找大红袍和这里的四大名茶:一种叫“白鸡冠”,泡完茶以后,茶叶是绿色的,红边,像鸡的鸡冠;一种叫“水晶龟”,泡完以后,茶叶浮在水面,就像乌龟一样;一个叫“铁罗汉”,铁观音大家知道,但不太熟悉“铁罗汉”,铁罗汉喝起来比较刚强,很有力量,很浓苦,就像一个罗汉;还有一种叫“半天妖”,长在半天里的妖怪,“半天妖”这种茶可以泡七次,每一次味道都不一样,所以叫“半天妖”。喝到这些茶,再想到它们的名字,感觉别有味道。


在技术层面,要找遍天下的茶,你没有那么多的精神,没有那么多的钱,没有那么多的力量,所以要走向另一个境界。如果你要寻求物质的层面,就会很痛苦。


为了找茶,我像陆羽一样走遍了很多茶区。一次。我在重庆喝到了一泡茶,叫做“君山银针”,非常好。一查资料,原来是长在洞庭湖边的君山岛上,我就立下志向一定找到。第二年,我从台湾到了香港,坐飞机到了湖南,又坐了四个小时的车到了岳阳,再做船进去就是君山岛了,可是,他们对我说:今天月圆,洞庭湖涨潮,你不能坐船过去。于是我要在岳阳住了一天,我问岳阳有没有好的宾馆,他们说有一家朱镕基总理住过的。果然,在房间里有朱镕基总理的签名。我觉得很开心,没想到晚上有很多跳蚤来咬我。早上一算,有一百多个包。现在应该改善多了。到了湖边,坐了四十分钟的船达到君山岛,感动得不得了。这个感动不在于茶,而在于整个寻茶的过程,那个故事。这里就进入第二个层面,不只是喝茶,茶后面有很多故事。在君山岛上喝“君山银针”,当地的农人告诉我,你在外面喝到的都不是真正的“君山银针”,真正的“君山银针”已经卖完了。


喝茶的第二个层次,是后面有很多故事什么是第三个层次。有一次我到武夷山去找茶,这种茶很多人都听过,但没有喝过,叫做“正山小种”,它产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的山上,这里有2000多米高,是一个管制区,要申请《入山证》才能进去。我们办了《入山证》,还请了政协的人带着我们,跑到了最山顶的地方。


到了产“正山小种”的地方,我大吃一惊,那个地方只有50多户人家,但有一个外国人的别墅,还有一个教堂。问了一下,住着的是英国人,他们是英国女王派来的人,他们的职位叫“监茶使”,就是英国女王派到武夷山,监视茶农生产“正山小种”的大师。居然有这样的职位,这个职位已经存在了几百年。


我想找到这两个人,没想到茶已经采完了,这两个大师回去休假了。没想到英国女王喝的茶是武夷山2000多米高的地方出产。采完以后,直接运到码头,用船运到英国。所以一般的人喝不到真正的“正山小种”。这是一种很好的红茶,为什么叫“正山小种”,叶子小如针尖,泡出来完全是深红色。


接下来,喝茶的人痛苦的事出现了,就是要买茶回家。我问茶农:“这个茶可不可以卖给我?”“不行”我说“一斤1000块”“2000块”“不行”“3000块”“不行”“一斤4000块”“还是不行”我问“为什么?”他说“还剩下两斤,这两斤已经答应要给别人,其中一斤是给领导的,另一斤是英国人要来拿的。”我想了一个方法,对茶农说“下次领导来的时候,你对他说,由于天气不好,今年没产那么多茶,少了一斤,领导不会怪你的。”茶农是很老实的,听了以后就开悟了,“我怎么没想到这一招!”就把其中的一斤卖给我。


所以,在找茶中,除了有故事,还有想象,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你就可以从这个故事,你就可以从故事进入更深的灵性的、精神的境界中。


我在大陆到处找茶,找到以后就会带回家,带回家干嘛?不是去卖,而是和有缘的人分享。这是茶更高的境界,不是独饮,而是分享,分享你的人生,分享你的体会,分享你在找茶的过程中对人生的一些体会,这就会让你的文化扩散出去。



我的茶叶收藏

我在家里面收藏了两、三百种茶,都用陶罐装起来。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样收藏,茶有两种,一种是可以收藏的,一种是不可以收藏的。不可以收藏的是新茶、绿茶,可以收藏的是老茶、熟茶。新茶和熟茶怎么分呢?茶制作的方法可以分成一、三、五、七、九成熟,五分熟以上的茶可以收藏,五分熟以下的茶不可以收藏。所以龙井、竹叶青、碧螺春、君山银针,拿到以后,最好找朋友分享,喝掉。如果是普洱茶、沱茶、铁观音的老茶、乌龙茶的老茶,可以收藏。收藏为什么不要找铁罐、塑料袋,因为在这些器皿中,茶的温度与外面的温度相同,但又不能透气,放久了就变成了粉末,化掉了。陶罐会呼吸,它可以随着气温变化,它还可以把气吐出来,这个茶就可以保存很久,每一年把这个茶拿出来品位一下、看一看。


一般的人收藏茶,会写什么茶,是哪一年的。我不是,我会为每一种茶取一种名字。比如说我在结婚的时候,我找到了茶农,让他做20斤茶,我把茶装在陶瓮里面,外面写上我太太的名字,这就是我结婚是时候做的茶。这样很好,每一年就不用买结婚礼物,到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就拿一些出来喝,我们来喝结婚时做的茶吧!我的大儿子出生的时候,我做了一坛茶;我的小儿子出生的时候,我做了一坛茶;我的女儿出生的时候,我也做了一坛茶。在特别的纪念日,我会把它拿出来泡。如果有朋友,送我非常好的茶,我就会把他的名字写在装茶叶的陶罐上。本来都摆是角落,听说他要来,摆在中央。然后,和他一起喝,告诉他这是15年前,你送我的那泡茶!


啊,分享是喝茶非常重要的境界。如果你独有天下最好的茶,而没有和朋友分享,这个茶存起来有什么意义?你看陆羽,陆羽在一生中,最丰富的就是朋友,他有很多朋友,几乎每天都是和朋友在喝茶。很多唐朝的诗人,都会记载他们和陆羽喝茶时的情景。茶是要和朋友分享的。茶是很珍贵的东西,它和我们的心灵有关,和我们的人生有关,还有很多科学家证明茶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对身体有健康,不是说喝了寿命就会增长一岁,没有那么神奇。


我认识一个台湾收藏普洱茶的人,他花在收藏普洱茶上的钱,超过三千万。有一天,这个人中风死掉。有人问,他每天都喝百年普洱茶,怎样会中风死掉。我说,如果你天天喝百年普洱茶也会死掉的,普洱茶一般应该喝15—20年的。这是开玩笑哈。


我不是很懂茶,但我是很爱茶的。我在找茶中,为茶寻找更高地位和境界。所以,我非常感谢我一生中有喝茶的习惯,喝茶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不只自己喝茶,我还教我的孩子喝茶。我的孩子从三岁就开始喝茶,有客人来,我就叫他们给客人泡茶。客人们看到小孩子坐下来,烧水、泡茶,内心非常的稳定,非常的从容,非常的专注,他们非常的感动。小孩子从小喝茶,长大以后有什么好处,他不会喝可口可乐,他不会喝加糖的饮料,他会觉得那个太难喝。我们家的人,到那里去都会带一罐茶,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饮料都没有茶好喝。



小结:


现在茶道没落,青年人不再喝茶,如果青年人从小就喝茶,知道茶里面有这么多文化的内涵,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在茶里面奉献他们的心血,将来这个茶文化就可以不断的延续下去。喝茶的时候,记住先对自己说,再也不能够喝到同样的茶。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能养心,善茶之人能提升人生境界,心性平和,能面对生命困境。


现场回答:


1、所有的人都应该去喝茶,通过喝茶可以使他们静心去修行。


2、茶文化的没落,并不代表中国文化进入没落期。中国文化永远不会没落。茶文化的没落在茶的质变,现在饮茶的人,已不讲究茶的品位、茶的思想。小时候,没有告诉你茶的文化,长大以后就会忽视它的存在。所以,要加强对小孩子的教导,茶文化就不会没落。


3、盖碗茶是非常好的一种茶文化,你如果去法门寺,也可以看到它,它应该是流传超过千年。盖碗茶和“宜兴壶”是一回事,品质是一样,可是发展中走了不同的 路。盖碗茶也是由自己来决定,加多少水,什么时候加,都是由自己来决定的。这和宜兴壶是一样,所以我在家里,没有朋友,我也会用盖碗喝茶,特别是喝绿茶, 用盖碗是非常好的。


4、酒文化和茶文化有相通的地方。喝酒喝到最高境界,与喝茶喝到最高境界是一样的。我希望大家知道,只要是文化,达到最高的境界就是相通的。


最近我写了一副对联“茶味禅味,味味一味;诗心佛心,心心相印。”茶的味道和禅的味道的相通的,所有的味道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用心的去品味,你在什么东西 上都可以得到那个品味。“品”是三个口,“味”是一个口,一个东西分四口吃,就是品味。因为有品位,你就可以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所有的味道都可以品味到更 好的境界。写诗的心和佛的心是相印的。诗人写诗写到最高的境界,我们认为这里面有禅的味道。就好像你读王维、苏东坡、白居易、陶渊明的诗,你会发现那和佛 的境界很接近。


佛教的法师开悟以后,他们不会做别的事情,他们会写诗,把他开悟的心情写成诗歌,那写的诗歌都非常优美,跟诗人写的诗的境界是一样的。当你打破这些界限, 你会发现,其实都是一个味道。这也是我来成都做报告的目的,希望大家知道,往更高的境界迈进就对了,不要去分别,哪一个是比较厉害,哪一个是比较好的。


6、“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烟酱醋茶。” (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爱茶的人读了都不是滋味,为什么把茶放在后面。前面的七种都非常浪漫,在情人节送给情人玫瑰,是很浪漫的,如果送给情人酱油, 就比较现实,太世俗。有些人不开心,就把茶放在前面“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不需要改变,表达了诗人的一种心境,茶虽然排在14种东西的最后一位,但它的包容力最大。你可以一天不作画,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你可以一天不沾酱,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你可以一天不要一束花,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排到最后一名,不 一定就是最坏的的。


去年,我读到一份科学报告,在中国最杰出的,有成就的人小时候读书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原因有三个:第七名到第十七名是人际关系最好的, 他们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他们是压力最小的;他们是除了课业之外兴趣最多的人。所以他们就成功了。读到这里,我感动得不得了,终于找到我成功的原因了,我小的时候,我那个班总共只有17个人,要读到18名,也不那么容易。最后一名,也没有什么不好。


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不以为然,其实这十四种东西都非常重要,看你的心里怎样看待它,这要你有好的心理,它在第几名都是重要的。


7、安详,就是静心与从容。静心、从容、专注、单纯其实是一个东西,这种状态每个都可以得到。我小时候爱读世界伟人传记。后来,我统计发现了从前的人都没有发现的一个观点,所有世界的伟人,古今中外的伟人,都喜欢散步。这是很奇怪的,为什么所有伟大的人都喜欢散步。本来我想申请专利的,今天在成都我很开 心,就教给各位。你看看,老子喜欢散步,孟子喜欢散步,孔子喜欢散步,李白、苏东坡、白居易……你想到的伟人都喜欢散步。为什么?好奇怪?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那时候没有汽车。


但散步和走路不一样,散步是安详的、放松的、从容的,他们就可以思考很多很深刻的问题。西方的伟人也喜欢散步:贝多芬、爱因斯坦……所以安详不再是禅宗和喝茶可以得到的境界,你散步可以得到这个境界,你听音乐也可以得到这个境界,你坐下来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得到这个境界。当你有分别的时候,你的境界就失去 了,所以你要没有分别的看待人生的每一件事情。


什么是千家寨爷号普洱茶系列“八大爷”

大爷:马邓茶

【地理位置】

马邓茶区位于者东镇及和平镇辖区内,地处镇沅县东部,哀牢山西南麓,阿墨江上游者干河两岸。马邓茶区主要以麦地、马邓、凹龙、学堂、樟盆、木厂、帮海、东洒、者铁、新村等10个村为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新光、者整、者东光山、丫口、那壮、麻洋等7个村委会。

图与本文无关

【生态特征】

马邓茶区,山地海拔差异大(海拔857—3137.6米之间),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年平均降雨量1500—1770毫米,年平均气温19.8℃,境内山高谷深、群峰起伏、沟壑纵横、河道迂回曲折,茶区最高海拔是新村的哀牢山无名峰为3137.6米;最低海拔是者干河渡口为857米。茶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雨,冬春多雾,相对湿度较大,非常适宜普洱茶的生长。

【茶树品种】

马邓茶区茶树主要品种有马邓大绿茶有性系大叶群体种及云抗10号、云抗14号、紫娟等无性系品种。马邓古茶树属有性群体种,小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植株较高大,树姿开张,分枝较稀,叶片水平或下垂状着生,叶背茸毛多,芽叶生育力较强,产量较高,抗寒、抗旱性均强。

【品质特征】

马邓茶品质优良,是镇沅县传统历史名茶,亦是云南八大名茶之一,适制普洱茶、绿茶、红茶。马邓古树茶原料加工而成的晒青茶,条索肥壮、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香气馥郁、茶碱不腻、滋味浓厚回甘。

【人文历史】

马邓茶历史悠久,传说三国时期孔明大军南征路过哀牢山者干,兵马遭瘟疫所困,寻得茶汤解困,孔明赐了“马登茶”之名,后简称“马邓茶”。据史料记载,当地土著彝民种植马邓茶已有800多年历史。清咸丰6年(1856),反清义军李文学部将李文东率兵退居镇沅者东、文龙哀牢山一带,千余士兵不幸染上伤寒、痢疾,独有三位体弱老卒安然无恙。问之,谓常饮本地马邓茶。便命人摘取马邓茶,轻者沸水冲泡频饮,重者加生姜、食盐、焦糯米熬汁服用,几日便痊愈。由此,马邓茶在民间声名鹊起,获得广泛认同。

【产业现状】

马邓茶区有现茶园面积3.07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3.033万亩)。涉及14个村民委员会,涉及茶农4791户18348人。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7户(SC认证),茶叶初制所39个,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12个。已有7家企业1.68万亩获得有机茶园认证证书,2019年茶叶总产量2188.2吨。

【产茶历史】

马邓茶是镇沅县传统历史名茶,亦是云南八大名茶之一。清朝年间,马邓茶曾经作为贡茶进贡清廷,辉煌一时,新中国建立后,马邓茶作为佳品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1981年在全省名优茶鉴评会上荣获云南省八大名茶的殊荣。据资料载,1990年5月14日,泰国公主玛哈扎克星·诗琳通殿下在访问中国期间,在云南省政府宴会上喝了马邓茶后,称赞不已,当即表示要将该茶带些回国饮用,省政府便赠送她200斤马邓春茶,此事一时被传为佳话。马邓茶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规模化发展种植茶叶,者东政府1995年成立马邓茶叶公司,下辖马邓、波浪、麦地三个茶厂,经过不断发展壮大,马邓茶走上了优质、高产、高效之路。

图与本文无关

二爷:老海塘茶

【地理位置】

老海塘茶区位于镇沅县田坝乡,茶区主要以瓦桥、李家2个村为核心区,辐射周边岔河、田坝、胜利3个村。瓦桥村距田坝乡人民政府驻地约9公里、距镇沅县城68公里。

【生态特征】

老海塘茶区海拔差异大,海拔在1420-2400米之间,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节气温差异较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全年无霜期在320天以上,有40%时间云雾缭绕,形成茶叶所需的大量散射光,十分有利于茶叶色、香、味等各种内含物质成分的形成。

【茶树品种】

老海塘茶区茶树品种主要有: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等有性系大叶群体种及云抗10号、云抗14号、长叶白毫、雪芽100号等无性系良种。

【品质特征】

老海塘茶品质优良,茶气十足,条索紧结,墨绿润泽,汤色金黄透亮,滋味醇厚,香气纯正、独特,具有蜜香或花香味,回甘滑顺,杯底留香,回味无穷,有过喉圆滑甘润之感。

【产业现状】

老海塘茶区有生态茶园面积6845亩,茶农涉及5个村民委员会974户。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2户,茶叶初制所4个,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3个。已有1家企业1200亩茶园获得有机茶园认证证书;2家企业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茶叶总产量393吨。有栽培型古茶树(园)居群面积1600亩,最具代表性的是老海塘古茶园,位于瓦桥村海塘村民小组,茶树种植历史悠久,保存完好、树体大小均匀,古茶品质优异。核心区有栽培型古茶树600亩,树龄在300年以上,最早可追溯到1686年,最大茶树基干径27公分,高5米;核心区共有13公分直径以上古茶树2799株,较小的直径13-14公分,最大的直径达50公分。

【产茶历史】

“老海塘茶”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据海塘的一座墓碑和有关家谱记载,江西籍的艾氏、方氏、叶氏、刀氏等为躲避战乱,于明朝永乐十年(1413年)举家搬迁到老海塘定居,把先进的中原文化也带入这蛮荒之地,并开始规模种植茶叶。清朝雍正年间(公元1723年),在当地发现了恩耕盐井,盐茶贸易逐渐兴隆起来,带动海塘茶的发展。到清朝雍正七年,海塘茶通过马帮运销昆明、西藏乃至京城,成为了地方名茶。雍正皇帝品后赞曰:“茶出海塘,色黄味甘,野中有柔,绝茶也”。此后,海塘茶名声远扬。民国时期,老海塘的地主艾福明从景谷县引进大量勐库茶种回海塘育苗种植,不断扩大了海塘茶的种植面积。“老海塘茶”因地名“海塘”而得茶名,素有“普洱公主”之称,被列为云南八大名茶之一。

三爷:砍盆箐茶

【地理位置】

砍盆箐茶区位于镇沅县勐大镇,县境西北部,无量山南麓。砍盆箐茶区核心区为文况村,辐射带动周边库达、白水、半坡、文夺、文卜、马台、西山、大山、新街、文来、文开、文雷、南康等13个村。古茶山的代表性茶园坐落于文况村砍盆箐村民小组,地处恩乐、按板、勐大三镇的交界地带,属无量山系。距离村委会13公里,距离镇政府28公里。

【生态特征】

砍盆箐茶区位于无量山脉自然保护区腹地的原始森林中,海拔差异大。地处无量山南麓、勐统河中游两岸,镜内皆属澜沧江水系,海拔1200至2100米,年平均气温18.9℃,年降雨量1300-1700毫米。茶区周围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6%,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由于高差大,沟壑纵横,土夹沙砾的自然地貌,铸就了砍盆箐茶区特有的地形地貌。

【茶树品种】

砍盆箐茶区茶树品种主要有勐库大叶茶、马邓茶等有性系大叶群体种。砍盆箐茶株高大,自然生长可达5米以上,树姿半开张。

【品质特征】

条索紧实圆直,色泽油润、嫩茎暗红;内质独特,以茶汤金黄明亮,花香层次明显,回甘效果持久,质感饱满,香甘重滑,山野气韵明显。

【产业现状】

砍盆箐茶区生态茶园面积1.392万亩,分布在14个村民委员会。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3户,已有2户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茶叶初制所9个,有茶叶合作社6家,茶叶总产量778.9吨。

最具代表性的是砍盆箐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文况村砍盆箐小组,有栽培型古茶树(园)居群面积400余亩,百年以上古茶树858棵。

【产茶历史】

砍盆箐茶因产地而得名。据村民祖上相传,原来由外地进入砍盆箐没有道路可走,他们的祖先带着一把斧子,从山中砍倒大树,制作成船形的木盆,逆流而上到此地定居,需要出去时又砍倒大树,制作成船形木盆顺水漂流而下,因而得名。先人到此避乱求存时栽种下了砍盆箐古茶树,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如今古人活动遗址已被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栽种的茶树长成茂密的茶园,距今年代已无法考证,仅能从高大粗壮的古茶树推之年代久远。民国时期,云南省曾组织斗茶比赛,砍盆箐茶和马邓茶均获奖,但由于交通闭塞,砍盆箐茶逐渐被人淡忘。1976年,公社工作组下乡人员到砍盆箐,发现这里的茶好喝,很特别,报告公社、县上,并逐级上报到省上。同年省上派人到砍盆箐采摘鲜叶加工,经茶叶专家化验、评比。1978年在省外贸系统名茶品质评定中被认定为云南八大名茶之一,1989年荣获省名茶证书。砍盆箐茶近年来因独特品质备受茶商追捧,目前已成为镇沅县境内茶价最高的茶区。

四爷:打笋山茶

【地理位置】

打笋山茶区主要以台头、山街、介牌村民委员会为核心,覆盖周边文平、文索、焕习、文兴、文缅、长安、秀山、黄梨、兴隆及勐大镇平和、英德11个村民委员会。国土面积555.4平方公里。最远核心区台头村距振太镇人民政府驻地约35公里、距镇沅县城123公里。台头、山街、介牌村行政上隶属镇沅县振太镇管辖。

【生态特征】

打笋山茶区,山地海拔差异大(海拔1478--2530.1米之间),辖区海拔最高点是文平村宝仓山2530.1米;最低点是文索村老王章组老马坟1478米,平均海拔为1652米。年降雨量865-1284毫米,年平均气温17℃,大于和等于10℃的有效积温6205℃,茶区地处南亚热带季风生物气候,给当地带来温湿多雨的环境。植物生长旺盛,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森林覆盖率达72.2%,分布有丰富的壳斗科、木楠科、松科、蔷薇科、榆科等植物,空气清新,山青水秀,气候温热、湿度高、雨量充沛,光照资源十分富裕,一年中雨雾天气多,非常适宜普洱茶的生长。这里有古茶林、和尚寺、文板水库、丁家凹水库等原生态特色景观。

【茶树品种】

打笋山茶区茶树品种主要有:景谷白茶、文和白毫等有性系大叶群体种及云抗10号、长叶白毫、雪芽100号等无性系品种。如打笋山茶区代表性植株文和白毫,小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植株较高大,树姿开张,主干显,分枝密,叶片稍上斜或水平状着生。叶片大,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身平,叶面平滑,叶缘微波,叶尖急尖或渐尖,叶齿浅细,叶质柔软。芽叶纤长,黄绿色,茸毛特多,产量较高,适制绿茶,条索纤长,翠绿色,白毫多,清香持久,滋味甘醇。

【品质特征】

打笋山茶区条索粗率朴正,茶汤黄绿透亮,汤感较甜柔,苦重于涩,茶气足,香气幽野,茶质厚,滋味醇顺,回甘快而持久,汤质饱满,叶底丰润,山野之气较强。如太和甜茶;汤色黄绿明亮,有兰花、稻花香、微涩,回甘持久生津,汤质饱满,叶底黄绿匀齐。

【经典名品】

打笋山茶区代表性品牌有“太和甜岩”。

太和甜茶”属云南古老的传统红茶,普洱晒红茶。2019年荣获世界红茶质量推选“中国红茶类银奖”。

【人文风情】

振太镇有10735户36035人,居住汉族、彝族、傣族等14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6万人,占总人口37.75%。难搭桥——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历史名桥。据《新纂云南通志》载:“此桥建于两岸峭壁间,就崖砌墩嵌为半圆石拱桥,跨径单孔7米,长10米,高20米。”普洱专注于地域文化研究的黄桂枢先生曾到此一游,惊叹不已,随手题联一副:“难得飞虹横壁卧,搭通困道顶天开。”

【产业现状】

打笋山茶区有生态茶园面积1.03万亩,涉及14个村民委员会,涉及茶农1560户577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茶农涉及10个村民小组404户1497人。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2户,茶叶初制所18个,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6个。已有1家企业1700亩茶园获得有机茶园转换认证证书;2家企业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茶叶总产量610.1吨。

打笋山茶区主要分布在振太镇山街、抬头、界牌村等彝族和汉族混居区。有栽培型古茶树(园)居群面积10220亩,古茶树约1.39万株,种植历史悠久,集中、连片成林分布,保存完好,古茶品质优良。打笋山茶区树龄最大的古茶树位于文索村文和组,单株年产量4公斤。

【产茶历史】历史上的振太,盛产名茶“晒红毛茶”,是普洱晒红的原产地。它以甜著称,故名“太和甜茶”,制茶历史可追溯至三百余年前。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堪称普洱市乃至国内外地方民俗茶技艺的奇葩,是太和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结合地方茶资源、民俗文化、气候特征而独创的工艺。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饮茶习俗和茶文化。因此,这一名茶被业界人士命为“云茶古代商品化的活见证”,产地振太也被业界尊为“晒红故里”。当然,振太除了原产晒红毛茶,也产晒青毛茶。

振太小寨难搭桥作为茶马古道遗迹,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几百来一直屹立于深涧的悬崖峭壁之上,这是昔日大理、景东、镇沅出缅甸、泰国茶马大道的必经之地,见证了当年普洱茶的繁荣,在桥上仿佛回到了“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年代,是山里的先民最早走向外面的茶马大道。

五爷:老乌山茶

【地理位置】

老乌山茶区主要以镇沅县按板、振太2个镇文立、罗家、那布、塘坊、沙河、文怕6个村民委员会为核心,覆盖周边按板、振太、勐大3个镇文牍、杏城、宣河、红星、联盟、安康、玉河、小寨、文东、文蒙、桂花甲、大井12个村民委员会。北纬23°51'31'',东经100°53'25''。位于镇沅县西南部,地处无量山中段,勐统河下游和威远江上游两岸。东与恩乐镇、古城镇接壤,南与田坝乡和景谷县凤山镇接界,西与振太镇毗邻,北与勐大镇相连。

【生态特征】

老乌山茶区海拔差异大(海拔1200~2200米之间),最高点是沙河村岩子头2200米;最低点是桂花甲村以那许1200米,平均海拔为1900米。年降水量1390-1502毫米,年平均气温18℃,大于和等于10℃的有效积温6570℃。茶区属亚热带立体气候,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气候温凉,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是典型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老乌山属澜沧江水系,这里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撒落着水塘、湿地、泉眼无数,其中最大的要数菠萝坝水库、文板水库、二道坝水库、芹菜塘水库,周边还分布有古茶林、山茶谷、樱花谷、桫椤林、杨梅园、和尚寺等原生态特色景观,特殊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和气候优势为老乌山茶高端品质的形成奠定了天然基础。

【茶树品种】

老乌山茶区茶树品种主要有: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等有性系大叶群体种及云抗10号、云抗14号、长叶白毫、雪芽100号、景谷大白茶等无性系良种。

【品质特征】

老乌山茶芽头肥大,条索紧实,汤色金黄透亮,滋味醇厚,入口爽滑,回甘持久,香高馥郁,品味独特,口感清醇,富有收敛性,耐冲泡,叶底肥厚,杯底留香,山野之气强烈。

【产业现状】

老乌山茶区共有茶园面积1.36万亩,分布在18个村民委员会,涉及茶农0.25万户0.98万人。有栽培型古茶树(园)居群面积1.09万亩。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2户,茶叶初制所33个,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16个。4家企业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4家企业获得有机茶园转换认证证书。2019年实现茶叶总产量856.7吨。老乌山茶树其枝条如柳条般纤细,可随风而舞,婉若众仙子聚于云雾之中翩跹起舞,因其形像辨,枝似藤,韵如柳,被当地人冠以"辫子茶""藤子茶""柳条茶"等称谓,业界时髦叫法称为"藤条茶",也因此老乌山被称为“中国藤条茶之乡”。近几年来,随着普洱古树茶热在市场上掀起的热潮后,老乌山古茶山的"藤条茶"因茶叶的品质上佳,也逐渐被茶商茶客所追捧。老乌山是镇沅县境内最大的古茶区,也是普洱地区面积仅次于景迈山的古茶园,从野生型到驯化型再到栽培型均有分布,成为茶树类型不同时代的活标本群落,被业界称为"一座活的古茶树博物馆"。茶园呈块状分布,大多藏匿于无量山中与森林混生在一起,部分茶园在村寨边,以粮间种,生长繁茂。老乌山茶区中树龄最大的栽培性古茶树位于文怕村河头组,被尊称为茶神树。

【产茶历史】

无量山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在这个茶树起源中心,无量山中段的老乌山是种植采摘加工茶叶较早的一个地区。现存成片的古茶林成为普洱茶进化发展的见证。据史记载,古城柳追和城(镇沅)茶叶作为一种商品生产,在唐朝已初具规模。老乌山因茶而兴,成为当时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茶叶集散地。老乌山上遗留下的野生茶林、茶马古道遗迹,见证了普洱茶发展演化的历史,佐证了普洱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三国时期,南中(即今滇中、滇西及贵州西部地区)的茶已经很有名气。晋代傅巽在《七诲》中将之与大宛国的苹果(宛柰)、天竺的冰糖(西极石蜜)等物并称为一时之名产。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普洱茶不断发展沉淀,通过茶马古道、古丝绸之路向世界各地传播。“神奇的东方树叶”成为中国茶叶的代表,扬名海外。

汉末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推行先进的腹地农业,教民发展农业、茶叶,轶事、故事颇多,如采茶要祭茶祖,世代相传,延续至今,这些都是老乌山茶文化的特殊内涵。

明清以来,随着内地汉人移民的增加和清政府藉改土归流对盐、茶、矿等地方资源实施控制,清朝雍正七年(1729),云南总督鄂尔泰垄断茶利,在镇沅府推行岁进用茶进贡的制度,选用最好的茶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进贡皇室,普洱茶成为了贡茶的一员。老乌山罗家古茶树林群落,成为朝廷贡品原料基地。清人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成团,有大中小三种。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称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同时,普洱茶成贡茶中的新宠,更有“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之美誉。清乾隆年间,镇沅城内世代以制茶售茶为业的罗家茶庄,所生产的龙团、凤饼被指定为朝廷贡品。老乌山上万亩古茶林成为罗家贡茶茶园,为罗家赢得了不少封赏。一直到清未时期,老乌山茶叶交易逐渐衰落。民国七年(1918),罗大为在按板镇磨庆村响水龙王庙创办了茶叶种植、茶园管理、制作加工培训班。办学三年为镇沅、景东、景谷培养了许多技术骨干。

六爷:五一茶

【地理位置】

五一茶区位于镇沅县城西南部,与按板、勐大相连,与砍盆箐茶区相邻。无量山中部,距镇沅县城28公里,核心茶区在恩乐镇五一村,因五一村得名“五一”茶。茶区辐射按按板镇磨庆村,恩乐镇大平掌村、古城镇民主村、南京村、文广村。五一自产茶,野茶遍山,但它实因“五一绿茶”而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它清新鲜爽、甘甜润口、幽香杯长,是性价比较好的绿茶,被视为“亲民之茶”成为人们礼尚往来探亲访友馈赠之佳品,“五一茶”也成为新时代镇沅茶的代表名词。

【生态特征】

五一茶区地处无量山向东南延伸余脉,红河江水系,山地海拔差异大,年降雨量达1680毫米,年平均气温15.5℃,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茶区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夏秋多雨,冬春多雾,相对湿度较大,非常适宜普洱茶的生长。茶园主要分布于海拔1600-2000米的无量山区,这里云雾弥漫、林木苍茫、流水潺潺、林茶相依,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五一茶的优良品质。

【茶树品种】

五一茶区茶树主要品种有云南勐库大叶群体品种及云抗-10号无性系品种。

【品质特征】

五一茶品质优良,适制普洱茶、绿茶、红茶,主要产品有“五一生态”系列绿茶和“五一”普洱茶系列,“五一生态”系列绿茶具有“汤色翠绿、香高味醇、回味甘甜、茶碱不腻”等特点,“五一”普洱茶系列具有“滋味醇厚、回甘持久、香气纯高”等特点。

【人文历史】

五一茶区是古茶马道西线进藏的必经之路,修建于清乾隆57年(1793年)的玻烈河石拱桥现保存完好,其建桥碑和茶马古道狗碑故事至今仍在传诵。相传进藏马帮锅头不小心在玻烈大歇场丢失了钱袋子,随行藏獒也同时丢失,当从西藏回普洱再度途径玻烈大歇场时,发现自己的藏獒死在这里,头朝西方,匍匐在地的尸体已腐烂,尸骨下压着主人的钱袋,忠诚的藏獒为了主人守护着钱袋,并献出了生命,主人为了告慰义犬在此立下了“犬冢”。

【产业现状】

五一茶区有生态茶园面积0.5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0.56万亩)。涉及7个村民委员会。有古茶树居群(野生茶树居群和栽培型古茶居群)面积2.36万亩,其中野生茶树居群2.28万亩,栽培型古茶树居群0.08万亩。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户(SC认证),茶叶初制所4个,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2个。1家企业0.27万亩获得有机茶园认证证书。2019年茶叶总产量149.7吨,综合产值0.21亿元。

七爷:千家寨茶

【地理位置】

千家寨茶区位于镇沅县东北部,哀牢山西南麓,东与新平县者竜乡以哀牢山主峰为界,南与本县者东镇相接,西与景东县花山乡相望,北与楚雄市双柏县鄂嘉镇接壤。千家寨茶区以和平、三台、果吉和九甲4个村为核心区,辐射带动登高、勐真、甸坑和文岗4个村。

【生态特征】

千家寨茶区平均海拔1780米,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水16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区内,境内地貌复杂、林幽物奇,气候垂直差异突出,形成热带、亚热带、温暖带3种气候类型,森林覆盖率达80%,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多种气候类型,造就了千年野生古茶树优越的生长环境,是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典型代表。

【茶树品种】

千家寨茶区茶树品种主要有: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等。

【产业现状】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造就千家寨出好茶,茶区共涉及8个村,茶园面积5892亩,茶农382户。共有茶企业3家,茶叶初制所16家,茶叶合作社4个。2家企业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3家企业获得有机茶园转换认证证书。2019年实现茶叶总产量361吨。千家寨古茶树分布广泛,100年以上古茶树有上万株,古茶主要分布在和平村拉桌山·麦子山·山门口·蛮崩,三台村大路边·车树,果吉村陈家·看牛场·大田,文岗村争山·肖家·罗家,勐真箐头·杨家。千家寨1号古茶树的发现有力的证明了中国是世界茶源地,千家寨也因此是成为了世界茶人向往的朝拜圣地。

【产茶历史】

千家寨茶区最具代表的野生茶树是树龄为2700年、被誉为“世界野生茶树王”的千家寨1号古茶树(上坝)及树龄2500年的千家寨2号古茶树(小吊水),其中千家寨1号古茶树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野生大茶树,树高25.6米,树幅22×20米,基部干径1.12米,胸径0.89米,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

公元1874年5月,大理反清彝族头领李文学在南涧乌龟山遇害,其部李学东率余众继续战斗。1875年11月,统众到北纬东经101°14′海拔在1700—2800米的牢哀山中,继续与清庭对抗。1876年7月,李学东病逝于南华县属大古村后山,哀牢山彝族抗清起义最后失败,兵败后的彝族起义军移居到现九甲千家寨中。当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对李学东余部网开一面,命当时的景东府收编其残余,并区划上至哀牢山60余公里,下至景东嘟噜河口30公里属其势力范围,归其管辖。令所有义军姓千,命其居住地为千家寨。

镇沅县九甲镇和平村委会蛮崩周氏,祖籍江西濂溪堂,先祖周振河迁移云南,第九代传人周家兵任职地方保甲,赶过马帮,行走于茶马古道,将千家寨茶叶运往缅甸(易地)、老挝等地换回食盐布匹等。

八爷:茶山箐茶

【地理位置】

茶山箐茶区位于镇沅县田坝乡,无量山东南麓支系,气势磅礴的无量山大营主峰把田坝乡分为南北两面,南面是红河水系,北面是澜沧江水系,两种有明显差异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品质各异的老海塘茶区和茶山箐茶区。茶山箐茶区主要以民强村(茶山箐村民小组)为核心区,辐射周边三合、联合2个村民委员会。茶园核心区距田坝乡人民政府驻地约28公里、距镇沅县城110公里。

【生态特征】

茶山箐茶区海拔差异大,海拔在1280-22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大于或等于10℃的有效积温5840℃,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节气温差异较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全年无霜期在320天以上,有40%时间云雾缭绕,形成茶叶所需的大量散射光,十分有利于茶叶色、香、味等各种内含物质成分的形成。

【茶树品种】

茶山箐茶区茶树品种主要有: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等有性系大叶群体种及云抗10号、云抗14号、长叶白毫、雪芽100号等无性系良种。

【品质特征】

茶山箐茶品质优良,条索壮实,色泽黄褐尚润,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醇和甘甜,香气尚浓,汤汁饱满,叶底黄褐尚亮,杯底留香,山野气韵明显。

【产业现状】

茶山箐茶区茶园面积3070亩,其中:栽培型古茶树(园)居群面积1050亩,最具代表性的是茶山箐古茶园,主要分布在哈尼族和彝族的混居区,种植历史悠久,呈块状分布,保存完好、树体大小均匀,古茶品质优良。茶区共有茶农463户,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户,茶叶初制所3个,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1个。已有1家企业2000亩茶园获得有机茶园认证证书;1家企业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茶叶总产量200吨。

【产茶历史】

“茶山箐”中的“箐”,指当地四季流淌的清澈山泉水。传说史上匪患不断,该茶区山高地偏路远,是古人避世而为。古人以种茶为饮品,代代相传,后人发现此地茶质上好,茶味独特,喝来口感饱满,回甘持久,山野气韵强烈,就以“茶山箐”命名。茶山箐茶远销版纳州、广东、甘肃、香港等全国各地,名传他乡。

转来源:芳香镇沅,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8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