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古代制茶工艺

找到约971条结果 (用时 0.02 秒)

安溪历史文化展今日开放,观众可体验摇青制茶工艺

6月20日,“凤鸣于溪——安溪历史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9展厅正式向公众开放,本次展览是安溪首次在京以较大规模、较为丰富的形式系统展示其璀璨厚重的历史文化,将持续3个月。


6月20日,“凤鸣于溪——安溪历史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9展厅向公众开放。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据了解,安溪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西溪上游,涌现了以一代名相李光地为代表的鸿儒名贤。雨量充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其成为中国乌龙茶的发源地、名茶铁观音的故乡。传统竹藤编技艺也闻名全国,并发展为继茶业之后的第二大特色民生支柱产业,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符号。

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杨帆表示,县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此次展览就是以此为契机,从一个切口展现新时代古县新貌及县域治理的经验。“希望广大观众能通过本次展览,深度领略安溪的文化底蕴和地域魅力。”

展览共分为“溪水流长”“茶韵香悠”“藤姿铁艺”“民俗乡情”四个单元,精心遴选160余件(套)展品、100多幅图片、13个视频,涵盖瓷器、竹器、金属器、藤器、乐器、水晶器、服饰、书法、文献等类别,系统展示安溪的历史文化、艺术创造和民俗风情。

唐代青釉双系罐、宋代安溪桂瑶窑青釉碗、明代安溪窑青花山水人物题诗瓶、清代安溪木雕凤凰花卉木纹堵板……一件件展品,为拂去历史尘埃、回望安溪历史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安溪层层叠叠的茶山、蜿蜒美丽的溪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孙祥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介绍,整个展厅以土色作为基底,揭示了地域文化本质上植根于乡土的孕育;承载信息及内容的墙体结构氤氲着青绿色调,青山绿水相交融,交代了安溪的自然特色;部分立面装饰结构灵感来源于六角穿花、十字编等当地特色藤编技法,既是对传统工艺的提炼展示,又暗含了“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的美好寓意,赞颂一代代安溪人用巧手编织幸福生活。

“除了对每件展品精心布置,展览还注重多感官体验,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嗅觉。”孙祥说,“比如铁艺展品以阵列的形式展示;展览对福建土楼的代表性建筑泰山楼的大门做了对景处理,使空间更具延伸感,观众可在泰山楼前打卡;观展过程中,还未步行到戏台,观众就可听到安溪县的特色剧种——高甲戏;身处展厅中,观众还能闻到淡淡的乌龙茶香。”

展览展出了多个朝代、各类材质的安溪饮茶器具,介绍了安溪最具代表性的六大名茶,如铁观音、本山、大叶乌龙等,展现了安溪铁观音独特的制茶工艺。展厅内可以看到摇青的特色工具,观众可以亲身感受制茶过程。

展览设置“摇青”体验区。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魏月德向记者介绍,此次他从安溪带来当地的铁观音,轻轻用手一拍,茶香四溢。“铁观音的制作要经过采青、晾青、晒青、摇青、杀青、炒青等大大小小十八道工艺,缺一不可。铁观音的香是摇出来的,硬是炒出来的,形是捏出来的,质量是比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藤姿铁艺”单元,甄选出安溪藤铁工艺大师的代表作品进行展出,这是安溪工艺人精品的一次集体展示。一件件看似平凡的竹、藤、木、草、铁,经过巧手,把坚硬的钢铁和细软的藤条,刚柔并济、巧妙结合,变成富有艺术创意的家居用品,堪称“铁骨柔情”。


观众在欣赏藤铁工艺作品。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我看到了一个既熟知又陌生的家乡安溪,许多有着丰厚积淀的历史文化遗存让我格外惊喜和感动。如安溪还保存着各式各样的土楼,有方形的、圆形的、梯形的、三角形的以及异形的,还有古代冶铁遗址、古陶瓷器皿,尤其是李光地高古灵动的书法等。”观展后,安溪籍当代艺术家、雕塑家陈文令告诉记者,文明遗存是故土永久的辉煌,我们在好好保护的同时,要创造出安溪新的文明高峰,以此留给世世代代的家乡子孙作为永久的礼物。

安溪县博物馆馆长易曙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接下来将继续结合展厅展览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做好安溪“三铁三世遗”的活态传承,助力茶香更四溢、竹藤更曼妙、铁艺更铿锵。

(记者 展圣洁)

来源:新京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杀青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制茶工艺

在喝茶时,大家是否想过,茶叶从鲜叶变成熟饼,一共经历了哪几个工序?传统的茶叶制作工序和现代的茶叶制作工序有什么不同?其实,在制茶时,有一个工序非常重要,那就是杀青。

杀青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制茶工艺。在制作普洱茶、黑茶、黄茶、绿茶时,都需要杀青。不过,红茶不需要,白茶也没有杀青的工序。在青茶方面,制作青茶时,包含了“炒青”的制作工序,起到了部分“杀青”的效果,但又不完全相同。杀青这种工艺,是在高温的条件下,停止茶叶中氧化酶的作用,防止茶叶包含的茶多酚与酵素进行发酵作用,使茶多酚的色素得以保留。此外,杀青的另一个作用是促进茶叶中的水分消散,使得茶叶变软,方便制茶工匠的蹂躏。要调配出风味各异的茶品,需要调整茶叶制作的工艺。

杀青的方法包括干热法和湿热法,干热法的导热介质可以分为金属、空气等。用空气导热,就是蒸气导热,用金属来导热,也叫做“斧炒”。如果使用了“揉而之”的方法,这就是“炒青”,这在明代的《五杂俎》中有记录。把茶叶放在阳光底下晒,这种方法叫“烘青”,又叫“晒青”。直接使用蒸汽的那种方法叫做“蒸青”。以上的几种方法,“斧炒”和“蒸青”在古代制茶时会用到。在宋代的茶道记载中,“蒸青”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目前,使用的比较多的方法是“斧炒”。不过,某些极具特色的茶品仍保留了“斧炒”的方法。在机械制茶时,会用到热风机来杀青,导热介质为空气。在杀青时,可以选择要杀的活性素以及留下的活性素,各种活性素的比例多少,会影响茶品的口感。

 

 

从商周生晒到唐宋蒸青:古代制茶技术的第一次大飞跃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聊过茶的生食时代和熟食时代,那时原始先民只是把茶视作食物或草药,鲜叶不耐存放,采摘后便直接食用或煮水合食。

茶叶加工的雏形,一直到商周时期才得以成形,周武王时期设有掌管茶叶的官吏,用于祭祀和丧事,即《尚书顾命》记载的“王三宿、三祭、三诧”。

想用作祭祀,就要找到能长期保存茶叶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日晒脱水,于是便出现了最早的日晒茶,称为”生晒”,和今天的白茶有相似之处。

后来,人们发现散茶经过生晒后,香气非常容易消散,人们就尝试把晒干的茶叶磨成末,或做成茶饼,茶砖,茶片。由此,漫长的茶叶工艺改制史开始了。


蒸青工艺的革新

三国时期,世界上第一部记录茶叶加工的史料《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来膏出之。“北魏拓跋珪时期,也有茶饼工艺史料记载:蜀鄂间居民制茶成饼烘干,捣成碎末,以水饮用。

这些史料的记录,首先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在有意识地加工和长期保存茶叶,其次说明在湖北、四川等产茶区,已经出现了“茶叶作饼”的制茶工艺。


这里所说的饼茶,有压制成型工序,有一个自然干燥过程,煮饮前还要先烤灰捣碎,添加佐料后才会饮用,这充分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叶的采制方法和煮饮技艺都已经有了很大发展。

从三皇五帝到三国两晋,茶从生吃干嚼,到煮饮杂食,到晒干保存,再到采叶作饼,已经具备长期保存与留存风味的条件,为唐宋时期茶叶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朝时期,人们发现生晒的茶叶,总是无法完全去除茶叶中的草腥气,经过反复试验后,发现只需要蒸制一次,茶叶滋味就会大幅度提升,自此,蒸青制绿茶出现,制茶工艺第一次有了质的飞跃。

陆羽《茶经》记载了详细的蒸青工艺:“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强调要先蒸制后再制饼,而且要扎个小孔,以便烘干时串成一串。

蒸青绿茶虽然极大地去除了草腥气,但高温使茶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等物质过度析出,成品滋味苦涩明显,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又将蒸青工艺改为蒸制后施力挤压茶叶,寄出部分茶汁后再制饼,以减轻苦涩味。

后来人们又发现,在蒸制后水洗茶叶,可以使茶快速冷却,而且能保持鲜嫩的本色,成品更加美观,这一制茶方法盛行于宋代,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大观茶论》就讨论过这种工艺的好坏。

制茶工艺的迅速革新,反映的是当时饮茶之风的风行,如果说唐朝的茶文化是“诗画茶琴”,使茶成为了艺术,那宋代茶风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让茶变成了日常生活必需品。

龙团凤饼的出现

纵观宋代社会各个阶层,饮茶之风更织,茶事已深入民间。正如北宋李靓所“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嘴也,富贵贫贱席不用也。”

宋代的制茶工艺,一方面传承了唐代以团饼茶为主的风习,制作更加精美、奢华,尤其是宋太祖年间开始制作的一种“龙团凤饼”,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宋代熊蕃著有《宣和北苑贡茶录》,共收录了方、圆、椭圆、花式等三十八种团饼茶形式,饰面精心雕琢有祥云氤氲,龙凤图腾盘旋期间,造型也是丰富多彩。

在起名上更是极具浪漫色彩,如“龙凤英华”、“龙园胜雪”、“承平雅玩”、“玉除清赏”、“乙夜清供”等,辞藻华丽,意境非凡,可谓是“一朝团焙成,价与黄金逞”。

不过在工艺上,蒸青团茶虽然通过去除茶汁的方式消减了苦涩,但茶叶的滋味也被破坏,为了解决这个新问题,有一种新工艺干脆放弃了团茶,蒸制以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蒸青团茶开始向蒸青散茶转变。

工艺上的不断革新,也促进了品饮观念的转变,北宋中期,煮水和煮茶的器皿由“釜”演变为“瓶”,‘煎茶”发展为“点茶”。

更重要的是,宋人喝茶时逐渐改掉了唐朝以前在茶叶中加盐的饮法,“清饮”开始出现,黄庭坚甚至在《煎茶赋》中写到,茶里放盐是“勾贼破家,滑窍走水”,会败坏茶的真味。苏轼也在《东坡志林》调侃道,唐人煎茶用姜或盐,但“近世有用此物者,辄大笑之”。

总的来说,人们虽然对蒸茶工艺进行了数次革新,但始终无法解决保留香气的问题,直到炒青工艺的出现,不仅让制茶工艺迎来第二次质的飞跃,而且为六大茶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下篇专题文章,我们再来聊聊六大茶类得以诞生的关键——明朝的炒青工艺。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55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