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各民族茶俗

找到约208条结果 (用时 0.435 秒)

茶知识:云南民族茶俗

百花齐放

云南各民族茶俗

“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以饮之。”今天“大理三道茶”和“银生三道茶”还能诠释这种古老的饮茶方式,云南是个多民族地区,不同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不同的饮茶文化和习俗。

1

白族三道茶

“大理白族三道茶”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现已成为白族民间婚庆、节日、待客的茶礼。

第一道为“苦茶”,即为烤茶;第二道为“甜茶”,烤茶、煮茶时放入少许红糖(蜂蜜)、乳扇、桂皮等,这样沏成的茶,香甜可口;第三道茶是“回味茶”,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放的原料换成适量红糖(蜂蜜)、炒米花、花椒粒、核桃仁等。

2

银生三道茶

一道为彝族百抖茶,即为烤茶,将茶置于陶罐中,在文火中反复抖烤数百次,将茶叶烤透,注入沸水,在文火中煮片刻即可饮用;二道为糊米茶,就是把大米炒糊、加红糖或蜂蜜与炒过的茶一起煮而饮用,此法还可用于治疗腹泻等;三道为椒姜茶,在烤茶、煮茶时加姜片、花椒、桂皮等,喝了能发汗,多用于治疗感冒,这些简单的方法千百年来在缺医少药的地方被广泛使用。

彝族百抖茶

3

竹筒茶

是傣族、拉祜族人民世代相袭的一道待客的传统茶饮。傣族、拉祜族是与竹子相伴的民族,将茶放入新鲜的竹筒中,将其口封紧,放在火塘上烘烤备热,烤至发出茶叶清香,取下加入适量的蜂蜜,然后将沸腾的山泉水倒入竹筒中,再烤煮片刻,即可饮用。

4

石板烤茶

佤族人世代沿袭的一道待客茶饮,取一块本地较薄的石板置于火塘之上,放入适量茶梗,加入“三七”花叶,用手不停地翻炒,直至茶梗发黄,“三七”花叶缩筋成卷,发出茶叶的香味,取之入罐,加入沸水,稍煮片刻,即可饮用。是一道提神补气,解疲开胃,健体美容的佤家礼仪茶饮。

5

其他茶俗

云南各少数民族茶俗还有哈尼族的公主茶、尼人的土锅茶,基诺族的凉拌茶,布朗族的青竹茶和酸茶,佤族的烧茶和擂茶,纳西族的“龙虎斗”和冲盐巴茶,傈僳族的油盐茶和响擂茶,回族的罐罐茶等,每一种饮茶习俗都深深融入了不同民族的文化。

茶农晒茶

来源:新华国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探秘:丰富的贵州民族茶俗

贵州在茶叶的利用、生产加工、商品流通等方面都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区之一。古黔先民通过辛勤劳作,特有的民族风情相传,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铸就出丰富多样、具有地方民族风格的贵州茶文化。

石阡茶园  苏康 摄


历史走廊中的黔茶足迹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山地内陆省份,贵州历史上的“贡茶”及地方名茶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至今各民族仍保留着较为原始的制茶工艺和饮茶习俗。

1980年,贵州省茶叶科研人员在晴隆县和普安县交界处发现了一枚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地化所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确认为四球茶籽化石,距今至少已有100万年,这显示了贵州作为茶树发源地的古老历史。

从物质流通角度来看,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至今尚留存着古驿道,久安曾经是上云南下四川的交通要道之一。在黔中很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很多古道,而世人大多知道“茶马古道”“蜀道”“丝绸之路”等概念,对于贵州境内的这些古驿道却鲜有人知。近日也有专家提出了“古苗疆走廊”的概念。

从地域空间上看,“古苗疆走廊”指的是明代以后正式开辟的古驿道。驿道全长2600里,贵州境内约1180里,是元明到晚清时期数百年来维系西南与中原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的大动脉。其沿线及周边地域的各民族互动频繁,留下了厚重而多样的历史文化积淀。

雷山采茶女  吴长春 摄


另一方面,在《贵州古代史》一书中,多处记载了濮苗民族将烹煮技术运用于茶叶加工之中,不仅如此,他们还逐渐形成了“以茶代酒”的习俗,使饮茶成为了古黔人民普遍的待客之道。《贵州古代史》中有这样一段概述:“在夜郎市场上,除了僰僮、笮马、髦牛之外,还有构酱、荼、蜜、雌黄、丹砂等商品,商业较发达,市场是相当繁荣的。”当地人自擂茶、油茶的制作中,将饮茶与吃茶结合起来,变饮茶为喝油茶、吃擂茶,既养生又治病,很快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风尚。《华阳国志 南中志》云:“平夷县,郡治,有跷津、安乐水。山出茶、蜜。”唐蒙在经过夜郎去南越的路上,曾看到路途有构酱和荼蜜作为农副产品在市场上出售。可见此时的古黔濮苗民族,已经把蒸煮枝术运用到了茶叶加工上。

汉代,贵州绿茶已经成为有名的土特产品,并出现了茶树种植园的记载。晋朝傅撰在《七诲》中,记载了当时八种珍贵的特产,“浦桃、宛柰、齐柿、燕栗、峘阳黄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极石蜜”。其中的“南中茶子”就是指今天黔滇一带所产之茶。作为古代地理名词,南中相当于现在的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三省。三国以蜀汉为根据地,故指巴蜀以南之地为南中。这一句说南中产茶子,自然也就产茶。据庄晚芳的解释:“当时种茶树,要到南中去选取茶子,这是可信的。当时茶树种植未广,而南中这一广大地区是茶树起源地,茶品好。”这说明,当时贵州的濮人制作的茶,已成为有名的土特产品。

 

语言典籍中的黔茶流变


贵州茶的优异品质,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被茶圣陆羽所发现,陆羽在《茶经》中记述:茶在“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早期反映贵州民族地区茶文化的,就有宋代著名文人黄庭坚在贵州游玩品饮名茶都濡月兔后,曾作茶词:

阮郎归茶词

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月团犀腌斗圆方。研膏入焙香。

青箬裹,绛纱囊。品高闻外江。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


黄庭坚这阙词是赞美贵州当时的名茶都濡月兔。都濡是唐代贵州境内的一个县名,在今天务川县内。务川境内的苗族和仡佬族长期炒制、饮用着这种茶,黄庭坚赞美都濡茶“品高”“春味长”和“焙香”,可以说很好地概括了都濡茶的特点。

贵州特有的地理山川、人文气候的变迁,长期形成的山乡异俗,显示出地域文化的鲜明特征。民族文化绚丽多彩,美不胜收,其中民族茶文化,是贵州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唐代以前的古代汉语中,代表茶的汉字有茶、诧、茗、苦茶、皋芦等等,均与贵州山地少数民族的方言一定关联。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是世界上较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祖先,对我国的茶叶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民族语言文字的角度考察贵州部分世居少数民族“茶”的称呼,是研究黔茶少数民族茶文化的重要方式。“茶”的名称有一个逐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在古代汉语中表明茶字含义的多个汉字,与贵州山地今少数民族方言有关联。荼、苦荼、檟、蔎、荈、诧、茗、皋芦、锅芦等古代代表茶的汉字,中外学者认为与贵州山地少数民族的方言有关。

石阡茶灯  黄芳华 摄


贵州苗族的茶字方言有几种发音:西部高寒山区织金平桥苗族称茶为“阿沱”;黔西南州贞丰县坡柳苗族称茶为“将”;安顺苗族称茶为“及”;黔南贵定、龙里、惠水三县交界处苗岭主峰云雾山地哈爬苗称茶为“几”;遵义地区湄潭矛坪山地部分苗族称茶为“刷”。其他民族如黔南布依族叫茶为“荈”“改”之音;黔西南州贞丰布依族称茶为“杀”。黔东南州黎平侗族称茶为“谢”,安顺仲家称茶为“者”。盘县老厂彝家称茶为“爬拖”。

日本著名茶学专家桥本实在近著《茶树的起源》中写道:“居住在湖南、贵州山地的少数民族土家族,其发音为‘tujia’,与中国茶的古字‘荼’‘檟’的发音相近,似可以认为中国茶的发源地在这一带。”可见,贵州少数民族,当时的濮苗民族,是最先利用茶的先民,他们曾经为中国和世界茶叶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多民族孕育的黔茶习俗

 

贵州在茶叶的利用、生产加工、商品流通等方面都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区之一。古黔先民通过辛勤劳作,特有的民族风情相传,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铸就出丰富多样、具有地方民族风格的贵州茶文化,其内涵极其厚重。贵州山地少数民族至今仍沿袭古老的制茶工艺和饮茶习俗,拥有许多具有鲜明贵州多民族的独特的茶事茶艺、茶史茶法、茶文学、茶风俗等,如黔北仡佬族的“干劲汤”、苗族的“擂面茶”、侗族的“打油茶”、彝族“罐罐茶”以及坡柳“孃孃茶”等。贞丰坡柳苗族和布依茶农,将茶树嫩梢采回,经炒揉再理直,用棕榈叶将茶捆扎成火炬状的小捆,然后让其晒干或挂于灶台上干燥,最后用红绒线扎成别致的“娘娘茶”“把把茶”,因茶叶形如毛笔头、故又称“状元笔茶”。

山间小路  吴长春 摄


又如盘县彝族茶农,将茶炒揉后捏成团饼状,用棕片包好挂在灶上火炕上炕干,这种茶古时叫“苦荼”,团饼茶盛产于唐代。距今已是千年了,贵州西北高寒地区的威宁、毕节、赫章、纳雍、大方等彝族同胞,自古至今沿袭吃“罐罐茶”习惯,黔东南州侗族的“煮油茶”更是闻名遐迩。

基于贵州茶悠久的种植历史和文化发展,古代贵州地区诞生了不少“贡茶”,如宋代贡品“黔州都濡月兔两饼”,明清贡品“贵定云雾茶”,历史上享有盛名的“镇远天印茶”,解放初期享受盛名的“都匀毛尖”和“独山毛尖”,清代贡品“施秉毛尖细茶”,这些贡品名茶都是贵州产茶历史的见证,与当地的民族茶俗一脉相承,流长久远。

“三回九转”就是旧时贵州大部分地区“以茶为聘”的婚俗礼仪和“茶定终身”的婚俗规制。“三回”即:放信茶,亦称头书;二道茶,亦称允书;三道茶,亦称庚书。“九转”即在“三茶”基础上完成“纳彩、问名、纳喜、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礼仪程序。“三茶”加上“六礼”即为“九转”。虽然今天此茶俗已经消失,但仍然在学术界和旅游景区被人们关注。

羊多 茶香 景美  舒文钧 摄


黔西南自治州晴隆、普安一带的苗族,在元宵、端午等节日,家家户户均不可少擂茶,再放些糯米丸子,煮熟后一并食用,尤以晴隆县碧痕山区、普安县地瓜区,青山区的山寨最盛,当地俗称“擂茶面”。就在晴、普地区发现有大片乔木和半乔木野生大茶树,并发现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茶籽化石,可以说,贵州苗族古老饮茶习俗和野生大茶树及拟茶籽化石三者,再加上当地民族的茶方言,这绝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科学的必然,也就是贵州民族茶文化最具特色的代表之一。

贵州茶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茶马古道和盐茶古道,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融合;通过“史迪威公路”与“驼峰航线”,为争取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做出了非常特殊的历史贡献;更是通过广州、上海、汉口口岸,曾经为年轻的共和国换回了大量亟需的外汇……不仅如此,世代居住在贵州的少数民族,更是将茶的饮用文化演绎到了极致。贵州许多不为外人知道的民族民间茶文化,堪称茶文化的活化石。可以说,贵州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正待发掘的茶文化宝库。如今的贵州茶,不仅是经济民生,关乎着数百万茶农与茶商的生计,也是文化民生,仍将继续推动着文化的发展。

 

      文 | 刘彦青 肖坤冰

编辑 | 周芸吉

一球盘点:令人叹服的云南少数民族茶俗

盘点|令人叹服的云南少数民族茶俗

  西南边陲,彩云之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优越出众的大叶种茶,也哺育着淳朴善良的各民族人们。

  千百年来,他们将茶视为圣物,与当地古茶树相依相守。每个民族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对茶的理解与热爱。

  今天,一球君就带大家一起,走进云南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探寻别具风情的民族文化,体验令人叹服的茶俗茶礼,看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是如何在云南人手中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1、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是大理白族人们独有的茶道文化。他们热情好客,讲究先客后主,闻名天下的“三道茶”,便是他们的待客交友之礼。

  第一道,是具有浓郁苦味的纯茶,不加任何调味品,寓意做人应当吃苦耐劳,方能有所作为;第二道,是在“苦茶”的基础上加入乳扇片、芝麻、红糖等甜品配料,象征着生活的先苦后甜;第三道,是在茶水中放入蜂蜜、炒米花、花椒等佐料,喝起来酸、甜、苦、辣各味俱全,令人回味无穷。

  “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既是白族人调节人际关系和传扬民族茶文化的方式,亦蕴含了他们以和为贵、处世淡然的人生哲学。

  2、布朗族——青竹茶

  布朗族,也是最早种茶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千年茶农”之誉,他们主要聚居在布朗山景迈山等地。在布朗山深处的老曼峨寨子,距今已有1400年左右的历史,这里仍保持着数千亩古茶园,遍布在寨子四周的原始丛林中。

  长久以来,布朗族人在离开村寨进山劳作或野外狩猎时,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来鲜嫩的茶叶,砍来粗壮的竹筒,盛上清澈的山泉活水,置于火上煮沸并烘烤制作青竹茶。

  制作方法虽然有点原始简陋,但喝起来却别有风味,茶香竹香融合一起,浓醇鲜爽,沁人心脾。

  3、哈尼族——土锅茶

  毫不夸张地说,哪里有古茶树,哪里有大茶园,哪里就有哈尼族。人住到哪里,茶树便种到哪里。在他们的生活中,茶与人,是密不可分的一体。

  哈尼族喜欢饮用土锅茶,这是一种古老而方便的饮茶方法:先用大土锅将山泉水烧开后,放入特制的“南糯白毫”,熬煮数分钟后,茶汤呈绿黄色,便舀入竹制茶盅内饮用,清香润喉,回甘生津。

  在劳作之余,他们还喜欢和家人一起坐下来喝茶闲侃,尽享天伦之乐。当有外族贵宾来访时,淳朴的哈尼族人也会煮制这种“土锅茶”招待,把他们当成远方的亲人。

  4、基诺族——凉拌茶

  佛家有语云: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栖息于西双版纳州攸乐古茶山深处的基诺族,便是一个被称为“吃茶”的民族。他们很少与外界来往接触,至今仍保留着原始部落的生活状态,也延续着人类早期以茶为食的古老民俗。

  他们擅于种茶、制茶、吃茶,尤其偏好“凉拌茶”。即采来鲜嫩的茶叶,用手搓揉后,然后加入切碎的大蒜、辣椒、食盐及少量泉水,再用筷子搅匀以更好入味,待片刻后即可食用。所以,凉拌茶更像是一道菜,将茶叶的味道发挥到极致,酸、甜、苦、辣、咸,尽在其中。

  5、德昂族——酸茶

  世代居住在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的德昂族,也是一个崇尚种茶、饮茶的民族,被誉为"古老的茶农"。

  在德昂族茶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中,便这样吟诵道:茶叶是德昂的命脉/有德昂人的地方就有茶山/神奇的传说留到现在/德昂人的身上还飘着茶叶的芳香

  在生活中,德昂族人的饮茶方式颇多,而风味最独特的,莫过于“微酸微苦味甘甜”的酸茶了。其传统做法,通常是把采摘来的新鲜茶叶原料,放入竹筒里压紧,密封竹筒口,使其发酵后再咀嚼食用。茶味酸苦略甜,在气候炎热时嚼上几口,有提神解乏之效。

  6、拉祜族——烤茶

  一个拉祜族老翁说:拉祜族人很爱喝茶,尤其是烤茶。不只是因为它的焦香让人沉醉,还有在他们那个年代的回忆。

  如果有客人来了,他们必须用烤茶来招待。烤茶的制作虽然简单,但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将茶叶直接放在烧热的陶土罐子里烤香,待茶叶变得焦黄之后,冲入开水,煮沸后饮用。

  这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焦糖香与豆香,是水、土、火与茶之间的亲密结合所成就,是茶叶从水土中吸收而来的精华。烤出来的茶,汤色浓艳,味道浓酽,醇香诱人。

  7、藏族、纳西族——酥油茶

  茶与盐,前者为饮品,后者为调料,看似毫无瓜葛,却在“酥油茶”身上密切交集。初饮酥油茶,可能很多人会不习惯它的味道。但对于居住在高原地区的藏族、纳西族等同胞来讲,它的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这是一种在普洱茶中加入酥油、盐巴等佐料,经特殊加工制成的茶饮,茶香浓郁,奶香扑鼻,可解腥肉之食、青稞之热。饮用之后,御寒、耐饥、提神,是生活在滇西北民族的生命之饮,既能迎来远方的贵客,也是礼仪祭祀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8、傣族——竹筒香茶

  傣族人喜欢临水而居,与竹为伴。心灵手巧的傣族人,既能制出日常使用的竹水桶、竹纺车,也能造出美轮美奂的傣家竹楼。他们还把对水与竹的喜爱之情,融合到民族茶文化当中,制出了别具风味的“竹筒香茶”。

  竹无俗韵,茗有奇香,竹筒茶可谓是竹与茶的完美结合。既有普洱的浓郁茶香,又有竹子的清雅气韵,不由令人耳目一新。这是傣族人世代相袭的传统饮品,亦是一道敬奉宾客的礼仪茶品。

  当普洱遇上傣香竹

  茶香温润,竹香清新

  两者交融,知“竹”常乐

  七彩云南,广袤天地,中国56个民族,就有25个少数民族扎根于此。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几乎每个民族都与茶有着不解之缘,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渐渐演变成风格各异的特色茶俗和吃茶方式,不约而同的是——对茶的虔诚敬意与深深迷恋。

  每一片茶叶,都有属于自己的光阴故事,每一个民族,都有令人叹服的茶俗风情。云南许多民族,早已将茶融入生命血液中,形成一种坚定的文化信仰,为我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找到约207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