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干毛茶图片

找到约27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强化源头管理,抓好茶鲜叶生产第一关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21年全国干毛茶总产量306.32万吨,内销总量为230.19万吨,名优茶对内销额的贡献率长期保持在70~75%。在茶叶产大于销的情况下,提升茶叶品质是茶产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日前,福建农林大学和说茶传媒特邀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成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树栽培学科首席研究员、国家土壤质量福安观测实验站站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宁德综合试验站站长尤志明,带来《从源头夯实茶叶品质的基础》讲座,分享茶树栽培过程中影响鲜叶质量的关键因子和提升鲜叶品质的主要途径。

品质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政策促推从源头做好茶树种植管理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表明,2021年度福建茶园面积居全国第5位,干毛茶产量与产值分别为第1位与第3位。福建是乌龙茶、红茶、白茶等3大茶类发源地,具有自然生态独特、茶树品种独特、制作工艺独特、香韵独特等优势,在我国茶产业中享有把品种与工艺做到极致的美誉。毛茶产值的高低取决于茶叶品质,而茶叶品质形成的关键取决于品种(鲜叶质量)和制茶技术。因此,在未来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提升茶叶品质的破题方向之一是进一步提高鲜叶质量,将茶树栽培过程也做到极致以生产优质的鲜叶。


△图片来源:尤志明《从源头夯实茶叶品质的基础》PPT内容

早在2018年,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绿色发展质量兴茶的八条措施》,其中2条就是茶园生态化、栽培绿色化,这是从政府层面要求广大一线茶叶生产者要树立好茶从种植开始的观念。2021年8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关于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从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大力推行生态茶园建设和推广茶园绿色生产先进技术,再次强调从源头抓起、从生产优质的鲜叶原材料来夯实茶叶品质的基础。


△图片来源:尤志明《从源头夯实茶叶品质的基础》PPT内容

聚焦到具体的产业实践上,2017-2020年安溪县采取了重奖铁观音制茶大师的举措。要求新时代茶师,不但要会手上功夫,更要善于茶园管理,并将茶园管理评比列入比赛环节;2020年还在全县开展“十佳茶园”评选,为的就是从源头抓好茶树的种植管理,进而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茶青。

探究好茶鲜叶原料标准茶叶品质形成有哪些奥秘?

不同的茶类对鲜叶原料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选择相应的品种可以显著地提高茶叶品质。鲜叶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酚/氨)较大者一般适制红茶,酚/氨比值较小者一般适制绿茶,酚/氨比值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般比较适合制乌龙茶。


△图片来源:尤志明《从源头夯实茶叶品质的基础》PPT内容

目前福建茶叶生产上种植的茶树品种,其适制茶类大致可按下图来划分。

△图片来源:尤志明《从源头夯实茶叶品质的基础》PPT内容

不同的茶类具有不同的品质特征,因而对鲜叶原料的要求也就有所差别。


△图片来源:尤志明《从源头夯实茶叶品质的基础》PPT内容

影响鲜叶质量的因子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

1茶树品种特性及其生育状况

品种不同,其芽叶大小、形态、色泽、内含品质成分的多少和比例不同,其构成的鲜叶品质基础也是不同的。茎叶和根系是茶树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转、合成与转化的器官。茶树生长过程分为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等3个阶段,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茶树生理活力不同,其芽叶的内含物含量与比例及根系状态不同,茶青的产量与质量也不同。茶树生理活力愈强,则茶青的产量与质量愈高。


△图片来源:尤志明《从源头夯实茶叶品质的基础》PPT内容

2生态条件

主要包括土壤、气候因子(气温、光、水分)和海拔。其主要通过影响茶树体内氮的代谢、同化产物积累来影响茶青质量。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不同地区小气候环境不一样,生态条件不同,产出来的茶青也有所区别。如安溪铁观音,内安溪海拔高度,森林覆盖率高于外安溪,内安溪的成品茶品质大体优于外安溪;对于武夷岩茶来讲,正岩茶的质量也明显优于半岩茶与洲茶。

“高山云雾出好茶”,体现了好茶与良好的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在实践上,常常存在一方面强调“高山”茶、“山头”茶,但却在另一方面对茶树栽培重视不足,甚至把“不施肥”的失管或抛荒茶园作为市场卖点,此种做法不可取。好的生态环境也应重视栽培施肥管理,让茶树养分充足,才能产出好的鲜叶原料。

高山良好的生态条件,能出好茶,但并不是绝对的,茶叶品质也非海拔愈高愈好。有研究认为海拔500~700米高度,茶叶香气相对较好。


△图片来源:尤志明《从源头夯实茶叶品质的基础》PPT内容

我国有不少名茶也出在低地丘陵或江河湖海之滨,但其共同之处是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生态条件好,如西湖龙井等。因此,我们需要茶园生态化,栽培绿色化,以创造适宜生态条件,培育肥沃土壤,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低海拔地区茶鲜叶的质量,进而提高茶叶的品质。

3栽培技术措施

栽培技术措施包括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其中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居首位。茶树所需元素中,碳、氢、氧主要来自空气和水,矿质元素则主要从土壤中吸收,其中含量多、作用大且土壤供应不足的是氮、磷、钾,需要通过施肥来满足茶树对矿物质营养的需要。


△图片来源:尤志明《从源头夯实茶叶品质的基础》PPT内容

从鲜叶夯实茶叶品质的基础,提升茶鲜叶品质三举措

从目前我省茶叶生产情况来看,提升茶鲜叶品质的主要途径,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推进生态低碳茶的认证

推进生态低碳茶的认证,是今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根据我国茶产业绿色生产及保护利用生态环境优势方面存在短板而提出的一项重点推进的工作。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资料,2021年全省生态茶园占比达80%以上,为推进生态低碳茶认证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态低碳茶评价技术规范(试行)》对茶园生态用地、土壤管理和固碳措施有具体的要求。

(1)茶园生态用地

隔离带、防护林、生态功能带等茶园生态用地总面积不小于茶园总面积的10%。

(2)茶园土壤管理

①肥料用量:氮肥(纯N)总量控制:红茶、乌龙茶13~20kg/亩;乌龙茶(采夏暑茶)18~26kg/亩;氮磷钾肥比例保持在1:0.2~0.3:0.3~0.4;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总养分中来自有机肥的养分不少于30%。

②病虫害防控: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化学防治次数不超过2次/年,化学农药用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降低50%以上。

(3)茶园固碳措施

①茶园地面覆盖,覆盖物质包括杂草、修剪枝叶、树皮木屑和作物桔杆等;

②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性能,提高土壤碳储量;

③茶园行间、梯壁留草或种草;

④主要道路、沟渠种植行道树,行道树每公顷宜种植50株以上。

2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有机质含量主要从3个方面着手:堵绝贫化源、建立茶园有机质自我丰富的良性循环、增加外源有机质数量。主要措施:一是增施有机肥;二是茶园覆盖,套种绿肥;三是平衡施肥,促进无机-有机物质转化;四是按规范建设生态茶园(省地方标准《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规范》(DB35/T1322-2013)、农业行业标准《生态茶园建设指南》(NY3934-2021))。


△图片来源:尤志明《从源头夯实茶叶品质的基础》PPT内容

3根据加工的茶类科学施肥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茶类品质养分用量和配比存在差异化响应,不同茶类(或同一茶树品种加工不同的茶类)需求养分配比各不相同。福建不同茶区适宜的氮、磷、钾比例见下表。

现有市场上销售的复合肥料,其氮、磷、钾比例有1∶0.29∶0.43;或1∶0.29∶0.62;或1∶1∶1等,具体应选择哪种肥料产品,以其氮、磷、钾的比例最接近拟加工的茶类所需的氮、磷、钾的比例为最佳。

磷、钾投入比例过高,不但浪费,而且会增加茶树开花结果,过多消耗树体养分进而降低茶青产量和品质。

△图片来源:尤志明《从源头夯实茶叶品质的基础》PPT内容

市面上的有机肥种类多,需要认准哪些参数标准?茶树在栽培的过程中可以引进哪些智能化设备进行高效管理呢?扫描下方二维码,回看直播收获更多精彩!也欢迎转发视频讲解,让更多人了解茶叶品质从源头管控的重要性。

来源:说茶ShowCha 尤志明、王未名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千亿产茶省”发展情况一探,下一个将会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

回升向好的中国经济,映射在每个地区的发展之中。截至目前,我国31个省份2023年GDP数据已全部出炉,这些亮眼的经济发展成绩单中,也有茶产业的一份努力。

△图片来源:人民网

茶业是融汇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除干毛茶总产值外,还有许多与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社会经济效益蕴藏在茶业全产业链中。从这个维度看,茶叶所带来全产业链产值规模近万亿元。具体到各个省份,当前,已有多个产茶省迈入了“千亿茶产业”队伍。

透析千亿产茶省的茶业发展脉络,可以给到行业哪些发展启迪?

什么决定了茶叶产值?

探析四大千亿产茶省发展走势

截至目前,中国“千亿茶产业”队伍中,共有四个成员。分别是2018年入局的福建省,2020年入局的云南省,和2021年双双加入队伍的湖南省、四川省。

回望过去6年的千亿产茶省茶叶综合产值增速情况,会发现这些千亿产茶省,大都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态势。而其能取得千亿茶产值,离不开政府与企业的多维发力和前瞻的政策指引、完备的品牌策略。


△数据源于各省公开信息,标注“/”的为暂未公布当年数据情况

福建:首个千亿产茶省的发展之路

2022年福建省茶园面积361万亩,毛茶产量52万吨,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1500亿元,茶叶出口金额5.31亿美元。其中,毛茶单产、全产业链产值、出口金额均居全国第一。而早在2018年,福建省便以1035亿元的茶叶综合产值,成为首个破千亿的产茶省。

茶产业是福建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福建接连发布《关于推进绿色发展质量兴茶八条措施的通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福建省做大做强做优茶叶出口行动方案(2022-2024)》等意见措施,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这片中国茶业的宝藏福地,也孕育出了如中茶福建公司、中茶厦门公司、八马茶业、华祥苑、品品香、武夷星等优秀的全国性龙头茶企。

△松溪县生态茶园(“说茶”摄)

云南:云茶向世界

当前,2023年的云南茶叶全年数据还未公布。从去年数据来看,2022年,云南茶园总面积达749万亩,茶叶总产量53.39万吨,云南茶产业全产业链实现综合产值1380亿元。除黄茶外,世界六大茶类云南都有生产,尤以普洱茶和滇红茶为最。从2021年的1071.1亿元到2022年的1380亿元,短短一年时间里,云南茶产业综合产值增长了200多亿元,其增势可谓一骑绝尘。

云南茶业有着富饶且独特的生态优势,数据统计,云南现有古茶树67.66万亩、2062.68万株。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古茶林的申遗成功,也进一步揭示着云南茶业走向世界的步伐。

△景迈山古茶园盛景(八马茶业供图)

湖南:“五彩湘茶”的蜕变历程

据行业统计,截至2023年底,湖南省全省茶园面积达到352万亩,茶叶产量33.8万吨,出口茶叶4.3万吨,出口金额1.2亿美元,综合产值达1062亿元。

作为产茶大省,近年来湖南省不断强化茶科技领先优势,提升茶叶关键核心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塑造“三湘四水五彩茶”的独特发展格局,坚持文化、科技双龙驱动,重基础强科技,从源头开始把产业、产品做到极致,实践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历程。


△图片来源:长沙晚报

四川:茶界黑马何以迎头赶上

2023年,四川茶叶综合产值再创新高,达到1200亿元。据悉,这是川茶年产值连续3年突破千亿元大关,也是2021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同比增长11.1%。飞快的增长速度,显露出四川省非同寻常的“黑马”之势。

四川省茶产业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更是持续加大着对茶产业发展的投入,2023年,四川省同步推进基地高标准建设、茶叶精深加工、拓展销售渠道、品牌营销,进一步推动产值提升。

△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下一个千亿产茶省

将会花落谁家?

当前,正是中国茶升级发展的“黄金时代”,除了上述这些千亿产茶省,还有越来越多的产茶省份也显露出非同寻常的发展走势。那么,下一个破“千亿”大关的产茶省份会是哪一个呢?

贵州

在2022年的全国各省干毛茶产值中,贵州省居于首位。2023年,贵州全省茶园面积稳定在700万亩,茶叶产量46.9万吨,单单干毛茶产值便达到643.8亿元,是下一个千亿产茶省的有力竞争对手。

浙江

早在2021年,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深入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便提出,力争到2025年,茶园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产量保持在20万吨左右,一产产值超过300亿元,茶叶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0亿元。

湖北

2021年,湖北省印发《重点农业产业链实施方案》,指出,茶叶产业链力争2025年综合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做强恩施玉露、宜红茶、赤壁青砖茶等区域公用品牌。从2022年数据来看,湖北省茶叶综合产值已突破800亿元。

陕西

2023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出到2027年,陕西全省茶园面积将稳定在300万亩,产量达到15万吨,第一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元,跻身全国千亿级茶产业强省行列。

广西

“十四五”以来,广西大力推动广西千亿元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以六堡茶为引擎,茉莉花茶、早春茶等特色优势茶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2023年,是中国茶蓬勃发展的一年,无论是大国外交中频繁登场的茶元素,还是在各大茶事活动中兴旺发展的茶贸易,都显露出了这一年茶产业的辉煌图景。展望2024,更大的机遇与可能性,正持续涌现不断成长的茶产业。我们期待看到越来越多的产茶省迈入千亿茶产业队伍,期待看到中国茶迎来更多的光辉时刻。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春茶目前发芽情况如何?茶农又受到哪些影响?2020年春茶品质如何?

  图文:茶业复兴

  二月下旬,全国多地已经进入春茶开采期,而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茶区都采取了封路措施,严控人员进出。发稿日当天,已有部分村寨通知解除封路,但依然要面临外来人员需要居家隔离14天的情况。复工和鲜叶采摘成了茶企眼前的难题,困境下,春茶目前发芽情况如何?茶农又受到哪些影响?2020年春茶品质如何?

  茶业复兴就此采访收集了疫情下各地春茶采摘情况、价格波动、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等热点问题,供大家参考。


  云南茶区

  古茶树基本暂未发芽

  老班章

  最早发芽的一波古树茶得等到三八节后

  去年老班章(古树)春茶的开采时间在3月20日后,大面积开采则是在清明节前后。老班章村民和森对茶业复兴说,按目前情况来看,今年老班章(古树)春茶发芽时间可能与去年差不多,“现在才2月中下旬,还早,村里只有极少部分茶树(非古茶树)有发芽的动静,即便是要采最早发芽的一波(古树)茶叶也要等到三八节后,但那个时候每家也仅能采得一公斤左右鲜叶,连一锅茶都不够炒。”据此推算的话,今年老班章古树春茶大面积开采至少也要等到4月份。

  2月20日,老班章茶园里少量发芽的茶树(非古茶树)

  受全国疫情影响,老班章自1月26日开始封村,具体解封时间还待上级通知。且不说外地茶商暂时无法进村,现在就连对内老班章村管理得也相当严格:凡是出了村寨的人近期内不允许再进入。

  就老班章春茶茶价而言,如果到了春茶大规模采摘期,茶商还无法正常出入老班章村寨的话,受价格波动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卖散料的茶农,而其他与企业合作或自有品牌的茶农,相对来说受疫情影响的茶价波动较小。

  目前,老班章大多数村民最担心的是万一到了春茶季村子还处于封闭状态,招不到采茶工该怎么办?和森说,以往老班章村民雇佣的采茶工多来自澜沧和部分来自景洪的橡胶农,“去年情况特殊,茶量较少,雇工人数没有可比性,如果按正常采茶量来说,每年春茶季我家的雇工人数在15—16人左右,包吃住人均工资为130元/天。今年雇工价格基本上变动不会大,而且最关键的是到时候疫情能不能缓和、干活的人能不能来到。”

  在春茶季真正到来之前,老班章村民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安心待在村子里,照常为茶树除草,悉心养护这片健康的供养之地。

图片描述  

  易武

  雨水充足,小树少部分发芽

  易武片区的情况,我们采访了守山联盟李润,他告诉茶业复兴,去年的2月23日,易武才迎来了第一场春雨,今年的春雨比去年提前了两个星期,部分乔木茶和小树茶已经开始发芽了,但小树大量进入开采期还要等到二月底三月初,古树则要等到三月初以后才会逐步开采,李润推测今年的春茶要比去年来得早一些。

图片描述  

  易武台地茶园的茶叶

  受到疫情的原因,古六山各村寨基本都封路了,不让出进,现在村里对是否开采还没有明确规定。往年春茶季,尤其是三月份以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游客、旅行团都会到访易武,按照目前的状况来看,如果疫情不能在三月以前结束的话,茶山会很冷清,如果疫情能在三月得到制止,四月份的茶山依然会很热闹。春茶是每一个茶商都绕不开的点,现在社交很方便,虽然一个电话一个微信就可以足不出户销售茶叶,但李润还是期待春茶季能在茶山和全国各地的老朋友们聚一聚。

  为了迎接今年春茶的到来,易武很多茶农、茶厂都扩张了初制所以及精制加工厂,然而疫情的出现,会让整个产业链都受挫,但在李润看来,易武作为金字塔顶端的山头,今年的价格相对于往年浮动不大,部分山头可能还会稍有涨幅。每年采摘期间,易武茶区需要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些务工人员集中在红河州等茶区周边的州县,如果进入采摘期,疫情还未得到控制的话,茶山将面临“难请工”的问题,如若不能解决,大部分茶叶将来不及采摘而老在树上。易武片区工人薪资大多在150--200元每天,如果找不到人,加多少工资都没用。

图片描述  

  景迈

  少雨多雾,古树未发芽

  关于景迈片区的春茶情况,我们连线了景迈世家刀玉,刀玉告诉茶业复兴,景迈今年雨水比较少,冬天的气温也比去年底,霜比较多,目前景迈山小树已有非常少部分发芽的,小树茶要到月底才会需要工人开采。古茶还未见发芽,预计要到3月20号以后才可以陆续开采。预计今年春茶上市时间和去年差不多,要到4月初。据惠民镇人民政府统计,2018年景迈古茶园年产干毛茶约416吨,生态茶3年产干毛茶约1180吨。从目前的天气情况来看,今年的浮动不会太大。

  景迈茶山在疫情期间也采取了管制措施,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进入。景迈山的采茶用工都是本地的,这些工人采完山下的台地茶之后,正好就可以上山采茶了,疫情对采摘用工不会有太大影响。刀玉目前最担心的是受疫情影响,很多订单还无法落实,对春茶期间的资金链会有一定影响。

图片描述  

  千家寨片区

  雨水较少,大小树均未见发芽

  嘉德茶庄园的李星瑶向茶业复兴介绍了镇沅九甲千家寨片区茶园的情况:和2019年一样,该片区目前雨水较少,茶园海拔较高,大多在2000米左右,预计春茶小树的发芽时间在3月20号左右,古树会更晚,要进入4月份之后才会陆续发芽。嘉德茶庄园去年做了几吨的春茶料,李星瑶预测今年的产量和价格应该和去年差不多。

  疫情期间,镇沅县并未出现病例,村子之间道路未封,只是不让出县城,外来的客商进不来。李星瑶告诉茶业复兴,往常2月底3月初就有客人来,今年没有来,因为客户许多都是外省的,疫情对春茶,特别是春季茶山行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嘉德茶庄园以及镇沅其他茶厂用工基本都是本地的,受疫情影响不大,目前茶厂已经接到通知,要复工的话要向县茶咖局以及镇政府进行双重备案,目前比较麻烦的是发快递比较难,要发快递的话要自己开车到县城。

图片描述  

  攸乐

  今年雨水比较少,春茶会比去年要晚一些

  攸乐山亚诺茶农切微告诉茶业复兴,攸乐的春茶去年从3月上旬逐渐请工人开采,但今年雨水比较少,估计要比去年要晚一些。3月份主要是小树、放养的乔木开采,古树会更晚一点。在切微看来,2020春茶价还无法预测,毕竟茶叶都还没开采。攸乐山有一些固定的大厂收购茶叶,往年的情况,大厂3月中旬才会开始收购,每年也会有一些外地茶客上山收茶,如果疫情不结束,还是会有一定影响的。切微家去年做了500公斤左右的春茶,她告诉茶业复兴今年暂时还没订单,要等新茶上市,现在来说还有点早。

  我们在采访中得知,攸乐从1月29号就开始封村,什么时候解封还没有通知。疫情不结束的话招工采茶比较难,以前是周边的寨子来采茶,现在封村了,暂时无法进出,但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也在积极协调,讨论如何解决春茶季用工问题。“去年采茶不包吃住是120/天,今年估计也不会涨,我们村采茶季请工比较多,不能随意涨价,要涨价需要通过集体开会决议”切微说。

图片描述  

  影响春茶发芽的因素

  “春风十里,不如一品春茶,沉醉芳华”,对于春茶,国人讲究的都是事不宜迟,以早取胜,大家都急着“争一口先、抢一口鲜”。没有哪种茶类比绿茶更爱春茶,茶芽经过一冬的休眠和养分积累,有机物质充足,加之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使得春季茶芽肥硕,内含物质丰富,它的鲜爽度、饱满度和协调度都极高。尤其是头春茶,蕴含了整个春天的精华部分。不论是绿茶、红茶还是普洱都在追求头春,但又没有哪种茶类,会比绿茶更爱春天的鲜爽。绿茶的“早、新、优”是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因此人人都想拔得头筹。

  在普洱茶中,虽然也讲春茶,但秋茶并不比春茶品质差,往往秋茶或是春秋拼更受消费者喜爱。另外,普洱茶并不会因上市时间早晚出现大的价格差,因此目前只讲春茶,不会像绿茶一般严格区分头春、明前。但人们依然无比盼望茶树早日发芽,毕竟一年的希望都凝聚在了那一小抹绿意上。

  影响春茶发芽时间的原因有很多,茶树的品种特性、树龄等植物学因素,采摘方式、茶树修剪方式和肥培水平等栽培管理因素,以及气候条件和茶园地形地势等环境因素,春茶发育时间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别。农业专家通常通过计算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来预测茶叶的发芽时间。

  一般而言,古树茶整体发芽时间往往比台地茶园晚上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因为古茶树新陈代谢较慢,且生长地往往海拔更高,温度较平原地区更低。作为群体种的古茶树,每棵树和每棵树之间的发芽时间也都不同。

图片描述  

  2020年春茶品质如何?

  每一年,人们都关心春茶品质如何。

  每一年,得到都是相同的答案:今年茶质是最好的一年。

  今年茶质最好,是因为人来得少,没有人干预茶树生长。

  去年茶质是最好的一年,因为2019年干旱,长得慢,量又少,品质最佳。

  前年也是茶质最好的一年,因为2018年雨水充沛,夏茶根本来不及摘就老了。

  大前年呢?当然也是品质最好的一年。因为2017年气候冷,少了很多病虫害。

图片描述  

  2016年是很正常的一年,那茶自然是最好的年份。

  在专家眼里,影响茶叶品质因素很多,权重不一,很难通过单一因素给出绝对的答案,只要不出现重大环境灾害、采制过程符合标准,都是好茶。消费者们通常并不买账。

  我们只能说,去年好的,今年不会差;去年差的,今年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感谢各位受访者对茶业复兴的大力支持

  文:杨静茜、王娜、周重林、罗安然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罗安然


找到约26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