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芳村饮茶好地方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芳村茶史 | 芳村40年:荣辱兴衰,砥砺前行——访陈国昌

芳村40年:荣辱兴衰,砥砺前行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至今已近40年。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作为广东的省会城市——广州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在诸多领域为全国探路、领全国之先。而茶,是广州的代表性元素,尤其是芳村,中国较大的茶叶批发市场所在地,她的故事又是怎样,我们来为大家慢慢解读。

其实,芳村茶源,历史悠久。

据芳村《东漖镇志》记载:“南宋朱开禧元年(1215年)黎氏、严氏从南雄珠玑巷南迁广州,后有定居芳村花棣(地)之南者,寻根溯源其祖籍在江浙,以种茶为业,历经百年,人口逐渐繁衍、兴旺,便建新村,命名为‘茶滘村’”。南迁广州的黎氏与严氏不仅在这里种茶,还种花。茶园与花园相融,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花地,人称“岭南第一花乡”。花,是芳村传统产业。其实芳村的茶,与花有关,可谓“先有花,后有茶”,是鲜花产业带动了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芳村因花市兴盛,终日车水马龙,附近茶楼、茶园兴起如雨后春笋。

清朝,珠江南岸芳村出产茶叶,当时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北岸十三行出口茶叶,一“产”一“出”相得益彰。我国早年闻名世界的茶叶、丝绸、瓷器等,都是经过这里飘洋过海、源源不断地出口异国他乡,这让芳村人引以为傲!

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动荡,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粮食紧缺。村民们被迫毁茶种粮,以求温饱,所以,芳村地区从此不再种茶。

而后,改革春风,再续茶缘。

陈国昌:“茶”纳百川,有容乃大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排在最末一位,说明人们是先解决温饱问题,才会延续其它享受。改革开放的春风,也是一个机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才越来越被重视。”今年已71岁的老广州人——陈国昌先生说道。陈国昌,是原广州南方茶叶商会会长、原广州市南方茶叶市场董事长、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2007茶业年度经济人物。芳村由一个单纯茶叶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为中国茶产业的历程,他则是核心的见证者之一。

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芳村和山村主要种植蔬菜、稻谷、茉莉花等,计划经济时,采摘的茉莉花要按任务量上交国家。后来,多余的茉莉花,人们则开拓思维,用来加工成茉莉花茶。著名的百花香料厂就在芳村,最高峰时,芳村花厂达到100多家。

80年代时,所谓的芳村茶叶市场,其实是洞企石路、山村、石围塘等,零散有一些人在做茶和卖茶,路两边是临时建筑,初期只有三四十家,到了80年代末期,大概一百多家经营户,主营茶类包括花茶、绿茶、乌龙茶、红茶等。

众人齐力,茶飘香

而对于广宁人,据陈国昌介绍,70年代,就有广宁人过来芳村建厂;80-90年代,陆续也有一些湖南人、云南人、福建人、浙江人、广西人等来此做茶叶生意。其中,80年代时广宁人数量占的比例较大。

“茶讲究‘和’,具有包容性,任何茶都是好朋友。而一个茶业市场的发展和强大,也需要各个地方的人们,一起来奋斗!”

确实,那些为茶付出大半辈子乃至一生的老茶人,是让人敬佩的!在采访过程中,他时不时会提起一些老茶人的名字,比如:七八十年代即到芳村从事茶业的先锋(曾大成、谭其文、吴奕镕,刘洪波,黄朝财、江绍楼、陈林生等)、茶学教授专家(袁学培、王登良、曹藩荣等)、力推茶文化的老领导(邬梦兆)、专注茶艺者(陈国璋、范增平等),以及已故的“茶界泰斗”张天福、陈国本等,说起这些名字时,他的眼里闪烁着光,充满了回忆……他说,茶业的发展,要好好感谢这一类老茶人的辛勤付出。

90年代,是信息化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改善。而芳村茶业市场经营面积不断扩大,基本形成茶文化产业市场。越来越多的人涌进芳村创业,期待在这挖第一桶金。1995年,南方茶叶总汇挂牌成立。1997年,南方茶叶商会成立,市场的经营环境得到进一步规范。

“1998年至2004年,是福建乌龙茶很兴盛的时期,很多人的第一桶金来自销售乌龙茶类。”

2001年,第二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的“中国茶王拍卖”中,100克铁观音“茶王”拍出了12万元的高价。

2002年11月25日,芳村茶博会拍卖再掀高潮,20克母树“大红袍”茶叶被一商家以18万元的天价拍走,再次创下广东茶叶拍卖史上的惊人纪录。

2004年10月14日,第五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举行茶王拍卖,在“安溪茗茶铁观音茶王评比大赛”中评出的100克铁观音茶王,最终以20.4万元的拍卖价成交。(还有往年的拍卖高价,在此暂不一一列举。)

致富热潮,疯狂普洱

对于普洱茶“热”,是缘于何时?答案是21世纪。

陈国昌说:“这有一个过程。”接着,他拿出珍藏已久的两款茶,神秘地告诉笔者,“我今天带来两款特别的普洱茶,估计在市场比较少能见到!”

原来,第一款是2002年广州市芳村春光茶叶厂生产的“茗缘”牌茶叶,荣获2002年广州博览交易会普洱金奖,据说后来拍卖出2.6万元/斤的高价。

第二款是2005年中国广州(国际)博览交易会上,第四届全国名优茶质量评比大赛中,荣获散茶茶王的番禺德利茶业(陈家华侨)旧普洱。6月17日由博晟拍卖行承拍,50克旧普洱茶以13万元拍出,被誉为“王中王”旧普洱散茶。

可见,普洱茶在21世纪初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据悉,曾任广州市委副书记、第八届广州市政协主席的邬梦兆退居二线后,一心一意推进广州茶文化。2000年创办了“广州国际茶文化节” 、“广州国际茶博会”,并连续成功举办十多年,首届茶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有效促进茶贸易,推动茶经济的发展。当时芳村区政府强烈要求在芳村举办第二届茶文化节,促进芳村茶叶的发展。以前芳村的交通都是泥泞的小路,后来市政府拨款3000多万元,加上区里拿出一笔钱来完善道路建设。南方茶叶市场在2001年落成,并举办第二届、第三届茶文化博览会。

此外,从2003年起,邬梦兆在全国率先组织策划如“普洱陈茶一条龙展”、“听千年琴声,品百载普洱”等各种类型的普洱茶普及活动。

2004年,自大益改制以来,切入的市场点便是珠三角等地,尤其是“两广地区”的东莞芳村等地,有效促进普洱市场的发展。

2004年起,芳村普洱茶市场越来越“热”,催生了全国普洱茶“热”,尤其是在2006年和2007年初期,普洱茶非常“大热”,供大于求,产能过剩,当市场达到非常饱和后,四月份某一天,普洱茶市场似乎“停滞”了。陈国昌说:“之前价格的过度上升,是市场不健康的表现,高达一定程度后,市场会让其回归‘正常’”。

笔者想说:确实如此,当社会供需关系处于宏观不平衡,市场价格达到一定峰值后,市场则会进行自发性的“市场调节”, 即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经济的运行。

回归理性,稳步发展

2008年—2017年,无论是茶商、茶人,都开始逐渐回归理性。也有不少品牌更加追求品质,认真做茶。

各地举办许多与茶相关的活动,大力宣扬茶文化,倡导“茶为国饮”,比如:全民饮茶日、马帮贡茶万里行等。

除了上文提及的南方茶叶市场,后来,各大茶叶市场相继落成,如:广东芳村茶业城、启秀茶城、山村茶叶城、芳村茶叶批发市场、承鸿茶世界、锦桂茶叶市场、正好茶叶市场、江南茶博园、万象茶叶城、大笨象茶叶城、明阳茶业市场……

芳村,逐渐成为全国世界范围内规模较大、辐射面较广、商户较集中的大型茶叶集散中心。

“广州不产茶,为何却有这么大的交易市场?”对此,陈国昌说主要有四大原因。第一,广州人常说:“得闲(有空)过来饮茶啦!”而不是说“饮酒”等,“饮茶”文化深入民心,已成为一种表示友善、亲切的代名词。第二,广州是一个包容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外地人也进入广州从事茶生意。第三,得到政府、协会等的支持。第四,茶是一种健康的饮品,至于哪款茶好,那就是适合你自己的就好。

目前,普洱茶仍然是芳村茶叶市场的主体茶类,陈国昌表示:“未来,普洱茶应该会平稳发展,但其它茶类也会百花齐放。”

最后,他说,无论大小型茶品牌,都是在为茶业市场发展作付出,他对茶企寄语:

芳村——茶文化与茶产业相结合的圣地

有惊无险,广州的新冠疫情终于结束,盘旋在人们头顶的阴霾也终于消散干净。此次疫情重点荔湾区域,芳村这个茶叶市场七次核酸检测,从业人员感染数为零。在我看来原因有二,一是做茶的人大都非常严谨;二是经常喝茶能够提高免疫力。虽说还没有具体的研究报告,但为零的感染率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以前很想写一篇关于芳村与普洱茶相结合的文章,可一直找不到切入点。看到芳村顺利度过此次危机后,便提笔写了下来。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普洱茶产于云南,兴盛于广州芳村。每当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大家都会认为广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饮茶之风极为盛行,所以芳村成为了普洱茶的中心。从表面上看的确如此,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其他地方同广州的差距越来越小,大型茶城也越来越多,可广州芳村的地位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这是为何?

今年早些时候,习大大在视察福建武夷山,谈及茶产业的时候曾指出:“武夷山这个地方物华天宝,茶文化历史久远,气候适宜、茶资源优势明显,又有科技支撑,形成了生机勃勃的茶产业。要很好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继续加以完善、巩固、坚持。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大大的话何尝不适用于芳村啊,芳村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就是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打造了一个庞大的普洱茶生态圈,借助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一跃成为中国普洱茶市场的中心。

在芳村很多人眼里,茶叶往往是自己的身家性命,甚至比身家性命还重要的存在。但实际上真正重要的是芳村这个普洱茶胜地,以及当今集品饮与收藏为一体的文化体系。跟这个体系相比,任何一款普洱茶都显得微不足道。

普洱茶虽然越陈越香,可终归会化为尘土。但普洱茶市场却可以不断地发展壮大。只不过这个过程并不是一代人或是两代人所能看到的。但我相信许多年以后,一定会有传承数代的藏家,也会有屹立百年的老店。比如再过二十年,大益就会成为一家百年老品牌。

图片来源:大益茶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尽管几经波折可还是走到了今天。相比百年前的风雨,现在已经到了再次复兴的关键时刻。能使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站起来的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以及不朽的意志。

可以预见在以后会有很多考验等待着我们,而芳村也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可只要把普洱茶文化做大做强并不断的传承下去,哪怕遇见再大的风浪,芳村也一定能够安然度过。

曾经茶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远播海外,只不过因为国事衰败,才被西方列强钻了空子,抢走了本该属于中国人的荣耀。如今中华民族将再次崛起,将以属于中国人的方式出现在世界舞台的中央。与曾经巧取豪夺的强盗们不同的是,我们献给世界的是一壶又一壶的香茗,而不是那一箱又一箱害人的鸦片。届时芳村不再是中国人的芳村,而是世界人的芳村。

来源:作者:兰陵王 大益行情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全国最会喝茶卖茶的地方,广东有多猛?

干毛茶产值由2018年的44.3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56.8亿元。”今年7月,一组来自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公开数据显示,在过去的4年中,广东全省干毛茶产值增长超3倍,极大提升茶农收益。

亮眼数据背后,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功不可没。2018年,清远。2019年,潮州。2020年,梅州。2022年,江门,即将到来。乘乡村振兴之东风,广东勇立潮头,4年来连续举办茶叶产业大会,展示广东茶业发展成果、绚丽多姿的茶文化,将其打造成广东同世界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提升粤茶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广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切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事业都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在第四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即将举办之际,广东晒出茶产业“成绩单”,以一份诚意满满的答卷,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彰显广东茶人的信心与决心。


广东茶:多个“第一”傍身走在全国前列

提起广东,你会想到什么?连续三十年GDP全国第一、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全国第一……作为“尖子生”,广东在“先富”上率先突破,总是以经济大省的形象出现。实际上,广东还是名副其实的茶叶大省,在茶叶领域创下了多个“第一”,再度走在前列。

广东茶之“第一”,体现在,这片热土上,诞生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茶产业联盟;成为第一个制定生态茶园建设标准的省份;拥有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茶树活体“基因库”,国内外茶树种质资源1800多份。

广东茶之“第一”,体现在,这里的人们事茶饮茶、爱茶乐茶,茶叶消费全国第一,25万吨/年,占全国十分之一;茶叶流通全国第一,年流通量近600亿元、约占全国的1/5,广州芳村交易额达13亿元/年;茶叶收藏量全国第一,仅东莞一地藏茶量就有50万吨;茶博会数量全国第一,仅珠三角每年便有20多场。



粤茗飘香,源远流长。自南朝梁武帝时期东莞僧人建雁塔寺于铁炉岭(今茶山镇)沿山种茶,拉开广东种茶的序幕,广东就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唐代陆羽撰写的《茶经》一书,记载了韶州茶叶,如今的乐昌西石岩洞中,仍有其题写的“枢室”二字;自唐代以来,广东名茶众多,到清代产茶县已有65个;清中后期广州十三行开辟了改变世界的茶叶之路,而今广州芳村成了“茶叶华尔街”、中国茶叶市场风向标。翻开中国茶叶发展的历史长卷,广东无疑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发轫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的珠江,流经六省穿越五岭最终汇入南海,奔腾而来浩荡而去,成就了这片南粤大地开放与包容的性格,开拓与创新的品格,也赋予了广东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站在磅礴而辉煌的过去面前,广东人想到的是求变、是创新、是进取。

广东茶人:敢为天下先奋起再出发

让我们把日历翻回到2018年,这一年,是广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要年份;这一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元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发展掌舵领航、把脉开方。

茶,一片小小的叶子,也在这一年大放异彩。

2018年5月12日,首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在清远拉开帷幕。成立广东茶产业联盟、评出广东十大最美茶园授牌仪式、选出广东十大好春茶、举办茶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向世人展示广东的“绿水青山、生态好茶”。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贞琴(时任广东省副省长)在会上指出,广东要做优茶品质、唱响茶品牌、拓展茶市场、弘扬茶文化、共享茶红利,“让我们携起手来,合力推动广东茶产业大发展,共同掀开新时代茶产业新篇章。


”按照“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一届届办下去”的部署,2019年11月8日,以“天韵粤茗、工夫潮州”为主题的第二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在潮州举行,广东生态茶园认定企业集体亮相,筑牢广东茶产业绿色、生态、安全、高效的底色。

时隔一年,2020年11月1日,第三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落子客都梅州,其中大会云展会打造广东茶企矩阵,将茶叶产品聚集推介,将广东数字茶业进一步升级。

在广东茶叶产业大会的带动下,茶事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鹤山红茶文化节、凤凰单丛茶文化旅游节、丰顺高山茶文化节、英德红茶头采节、仁化白毛茶开采节……一场场茶叶盛会,擦亮着一个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当地茶叶的名气上去了,我们茶企也跟着受益。”“获评广东十大好春茶并在茶叶大会上展示后,很多外地客商主动找上门来买茶。”“这几年销量越来越好,可以说供不应求,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自苍茫巍峨的南岭雄关延绵至烟波浩渺的珠江口,从云雾缭绕的凤凰山麓蜿蜒到川流不息的九州江畔,南粤大地茶香氤氲经久不散。广东的茶企茶农们,用最淳朴的话语,表达着最纯粹的喜悦,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景正在这里变为生动现实。

广东茶产业:基础实、平台大、底色绿、链条长

在广东,茶是什么?是老广们雷打不动的一盅两件慢慢叹,是潮汕人种在基因里的一瓯三杯关公巡城,是客家人待客时那碗热气腾腾的擂茶。

在广东,茶更是一头连着千万茶农,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的大产业,更是美了环境、旺了经济、富了百姓,为茶农谋利、为饮者造福的优势产业。

四年来,广东在茶产业发展上狠下功夫,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在全行业平稳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种植结构、生产结构、经营结构同步调整优化,经济体量、科技实力、综合效能跃上新台阶,生态茶园建设成果显著,综合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巩固了广东作为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第一消费大省、第一流通大省的地位。四年来,广东茶产业基础更实了。133.9万亩的种植面积带来13.95万吨的产量;主产区潮州、梅州、清远、河源四市茶叶种植面积占全省63.8%,集群化发展显著;形成了以潮州、梅州为主产区的单丛乌龙茶,以清远、韶关、河源为主产区的特色红茶,以梅州、河源、湛江等为主产区的大叶种绿茶,以江门新会为主产区的特色柑茶正成长为中国第七大茶类。四年来,广东茶产业平台更大了。广东茶叶经营主体超4000家,现有茶类区域品牌30个,产值340多亿元,培育名牌产品179个,打造了“英德红茶”“潮州单丛茶”等一批知名品牌;全省创建16个省级茶叶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内农民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4.6%;建设35个省级茶叶类专业镇、256个专业村,带动农户10万余人。


四年来,广东茶产业底色更绿了。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茶园”建设,取得领先地位,共有122家企业先后创建和通过生态茶园认定,覆盖主要茶区,辐射带动茶园面积超20万亩,为我国茶叶产业贡献了“广东经验”“广东模式”。

四年来,广东茶产业链条更长了。新式茶饮异军突起,诞生了以喜茶、奈雪的茶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本土茶饮品牌,形成茶叶消费新热点,激活市场潜力。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新式茶饮相关企业达7.2万余家,占全国同类企业数约19%。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第四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即将到来,广东将再次以茶为媒,以茶会友,做好“三茶”统筹,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让千年粤茶盛世起航。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领风气之先的广东,必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奋进的姿态,用情用心用力绘就茶产业发展的崭新画卷。

【记者】林佳

【来源】南方农村报南方+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