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第一首饮茶诗我国

找到约6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让茶叶融入大众生活!“国际茶日·福茶行天下”健康饮茶活动举办

为迎接第5个国际茶日,5月19日,2024年“国际茶日·福茶行天下”健康饮茶活动,在福州最早有种茶记录(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的冶山遗址——冶山春秋园举办。

相比于往届,今年的亮点更多:既有百席唯美茶席与茶艺师交相辉映,又有茶叶质量安全与科普;既有宋代点茶与少儿茶艺演绎传承,又有花式新茶饮与茶科技创新;既有专业茶师帮你鉴茶,又有打卡问茶积攒小礼物……更有福气多多的福气茶摊和茶集,带给你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潘文毅在致辞中说:2021年以来,我们连续三年举办“国际茶日”健康饮茶活动、“福茶杯”福建省(百姓茶、放心茶)茶叶大赛活动,积极弘扬福茶文化,倡导大众饮茶、健康饮茶,拓展百姓茶、放心茶大市场,搭建福茶流通新平台,促进福茶供应链建设,助力福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持续开展的“福茶行天下”活动,打响“福茶行天下”IP,“福茶行天下”活动被列入福建省支持平台经济举措。这次活动,也是落实福建省大力建设“福”文化的举措,组织的唯美茶席、福气福茶摊茶集展示、展销,开展问茶鉴茶互动和茶叶质量安全科普等活动,呈现了与“福”文化一脉相承,让健康饮茶融入大众生活,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值得关注的是,当天的活动上,万福网发布了4款服务茶产业的产品,旨在进一步推动福茶销售,这四款产品代表了万福网团队对产业服务的深度理解和创新追求。无论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还是推动供应链的高效整合,亦或是赋能市场营销的精准实施,这四款产品都将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福茶网发布的一款茶叶服务小程序,可以链接各项茶叶赛事,便利消费者选茶、买茶。近年来,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和福茶网联合举办系列茶事活动,不断推进数字赋能茶产业,带动茶农、合作社、茶企上线福茶网。截止2024年4月,福茶网平台超1万家企业入驻,上架产品超过1.7万款,注册用户超过196万人,累计交易额89亿元。所搭建的福茶流通新平台,积极促进福茶供应链建设,助力福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来自福建全省的茶人带来了宋代点茶、创意创新茶席、少儿茶艺、闽台茶俗、新茶饮与数字冲泡茶、福气福茶摊茶集、“冶山问茶·大师鉴茶”以及茶鲜叶农残快速检测、茶叶科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彰显亲民、互动,让市民共品茶香雅韵。

现场33个福气茶摊、茶集,来自福州、福鼎、柘荣、武夷山、漳平、建瓯、漳州、泉州,汇集了品品香、鼎白、百丈岩、南岭仙岩、飘香等品牌,展现了福茶的多彩,来自福州、厦门、南平、漳州、在闽台企的茶艺师以及在榕留学生、小朋友们在现场展现了100席精彩茶席,还有许多爱茶市民自发组织的茶席也参与其中,共享福茶之美。

“冶山·问茶——大师鉴茶”,将发挥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与省茶叶质量检测与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力量,形成常态化的市民鉴茶、问茶活动。

据了解,位于冶山的《球场山亭记》记载:唐元和八年(813年)福州刺史裴次元于冶山南辟球场,即山为亭,剔石浚坳,得景二十所。一景一诗共20咏。题诗作序于亭壁,观察推官冯审撰记,原碑残断。考古专家称,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唯一一个马球场遗迹。

碑上有一首诗咏《芳茗原》,是闽中最早茶诗,是福建第一首茶诗。诗中裴次元将福州地区人工种植的芳茗(茶叶)与当时茶中名品的剑南蒙山茶、湖州顾渚茶相提并论,认为不相上下,这无疑成为了研究福州茶文化历史的重要史料。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你知道吗?中国饮茶四大派系

茶馆是中国人在外喝茶的场所,除了品茶之外,还负担了茶友们休闲、交流的功能。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因此茶馆也非常多。特别是在几个经济文化发达,又对茶有特殊感情的大城市里,几乎可以说是茶馆遍地。又由于各地风俗、文化各异,导致茶馆文化也有不同。尤以当今的四大茶门为代表,这四大分别是:东有杭州,西有成都,南有潮汕,北有北京。一些茶馆中的大品牌也都出自这些茶气极盛的城市里。

杭州茶

喝的是精致

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茶产地,尤以绿茶西湖龙井最为出名。历史上当地人就颇爱上茶馆喝茶,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里这样描述过:“茶馆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夜市于大街有车担浮铺者,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茶起之时,需奏乐鸣鼓,非同寻常。”

现在整个杭州有上千家茶馆,而且普遍有着极为精致优雅的设计风格:木圈椅、红缎面、吊兰悠长地从身边滑落。最为惊艳的是处处可见的木雕饰品,可叹是“天下之首”的东阳木雕,把“古色古香”发挥到极致。坐在西子湖畔,让身穿青灰色长袍的“太极茶道”茶师沏好一壶茶,河坊街的吆喝声与店小二手上的长嘴壶一起一落相呼应,此时此景,茶不醉人人自醉。

成都茶

喝的是市井

“无茶不成都”,有人说成都是一个被水滋润着的城市,又由于它是曾经茶马古道的起点,自然也离不开自己的茶馆文化。公元前59年,寓居成都的王褒就在《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最明确的饮茶记载。由于茶。成都也因此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第一家茶馆、第一个茶叶市场、第一首茶诗。

成都人人享受生活的惬意劲全世界闻名。成都人喝茶,那才叫真正的“龙门阵、大碗茶”,不讲究茶的品质,不讲究喝茶的环境。大树阴处,凉棚底下,随随便便摆上桌凳,就可以喝上茶,追求的是喝茶之外的生活状态。唯独用长嘴茶壶倒茶的技法,样式繁多,有很多个门派,“峨嵋”、“青城”等等,一直也是难分高下的。

潮汕茶

喝的是艺术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和福建的连接处,与闽地人有不少的联系。在唐宋茶俗渐渐被遗忘时,潮汕人接过了祖先的衣钵,演化出了全国最精致、最考究、最著名的茶艺,是茶文化的一个新的高峰。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里“倾身事茶”讲的就是潮汕的工夫茶。

功夫茶从选茶、泡茶功夫到茶具,都是十分考究的。用水取自山泉,榄核为炭火,用小炉煮开的水甘甜醇美,味道醇正。茶叶以乌龙、铁观音等为上乘。茶具是一套精美的工艺品,茶缸、“孟臣罐”和三只薄如纸、声如磬的小巧玲珑茶杯,还有茶叶罐和水孟配套,故潮汕人素有“茶三酒四”之说。至于斟茶“套路”更是讲究,总结下来美其名曰:“高冲低筛,淋盖刮沫,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样泡冲出来的茶汤色如琥珀,味道香郁隽永。

北京茶

喝的是贵气

北京的茶,是贵族茶道自市井茶道演变的一个过程,明清两代皇家贵胄精于喝茶,可到了帝国末年,那些遗老遗少对茶的执念其实是一种对过往生活的怀念。老舍《茶馆》一剧里借茶为意向,实际上表现的是市井百态,令人嗟叹。

不过现在的皇城根下,任何东西都沾染着大气,有股富贵含在里头。老舍茶馆泡了十多年的茶汤,与其他省份的茶楼相比,更显得雍容华贵。大红的灯笼挂成串,舞台上锣鼓震天响,京剧唱罢相声接台,直来直往。在这里喝茶,服务员都好为人师,说起茶文化是如数家珍:喝绿茶要用玻璃杯、喝花茶要用盖碗、喝铁观音要用功夫茶具,丝毫含糊不得。作为茶客,也乐得听一番妙趣横生的讲解。

茶友们如果四处旅游的话,不如到各地的茶馆里去坐坐。虽然仅仅是喝茶,但通过喝茶也能能喝出各地的文化来,手中的一杯茶,冲泡起来的都是当地的民俗民风。以小见大,不外如是。

图文:来源网络,如因内容、图片问题,我们会及时更正或作删除处理。

茗香袅袅诗中来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乃华夏之“国饮”,中华又独享“诗国”之美誉,千百年来茶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凡描述茶叶、茶景的诗作,皆称“茶诗”,从西晋至晚清,遗存历代“茶诗”达上万余首。

“心为荼舞剧,吹嘘对鼎钅历。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衣被皆重池,难与沉水碧。”晋代文学家左思的《娇女诗》对两位娇女的容貌举止、性格爱好作了细致传神的描写,而茶饮对她俩的强烈诱惑及有关茶器、煮茶习俗的记述,使该诗成为陆羽《茶经》节录的中国古代第一首茶诗。张载在《登成都楼诗》中写道:“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此为以茶入诗的最早篇章之一。该诗描述了白菟楼的雄伟气势以及成都的商业繁荣、物产富饶、文人辈出的景象,其中除赞美秋橘春鱼、果品佳肴外,还特别炫耀四川香茶。诗人认为茶为全中国人所喜爱的饮料,甚至超过“六饮”。

但是,若论茶诗之妙品,当推盛唐。茶诗全盛于唐代,唐代茶诗约有500首。诗人们咏茶叶、品茶香、赞茗之高洁、记茶会之盛况,也歌唱“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李白有《赠玉泉仙人掌茶》一诗,曰:“尝闻玉泉山,山涧多乳窟。仙气白如鹤,倒悬清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下歇。根柯酒芳津,采服润肌骨。”此诗浪漫飘逸、读来若闻氤氲仙气,别有一番神韵在。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中第三首描写品茗题诗之乐,也出手不凡:“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词。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此诗写于汴梁(开封)禹王台,诗人于鸟语花香的春日夕阳之下,边品味茶香,边凭栏写诗,茶助灵感,诗兴与茶趣融为一体,高雅之至!皇甫冉的《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描述采茶人之不易,“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诗句直白,“草根”味儿甚浓。

白居易咏茶诗数量最多,留传至今尚有70余首,最受推崇者是《茶山境会亭欢宴》一诗,写绝了风云际会品茶斗胜的景象:“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茶名)齐尝各斗新。”在白氏咏茶诗中,茶与酒常常出现在同一篇中,如“看风小溘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自题新昌居止》);“举头中酒后,引手索茶时”(《和杨同州寒食坑会》)等。说起白的好茶,据说与当时朝廷曾下禁酒令、一时长安酒贵有关。其实诗人的爱茶另有一种高远的精神寄托,其茶诗或与闲适相伴,或与伤感为伍,常以茶宣泄沉郁,茶水浇开其胸中的块垒,他自己总结为“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白毕竟是一位胸怀天下的人民诗人,在困境中不失中国文人能屈能伸的清醒,他在《何处堪避暑》中写道:“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从心到百骸,无一不自由,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以茶陶冶性情、欲从忧愤中寻求一条新路来。

其实,与白居易交好的卢仝也是一位以善吟“茶诗”而闻名的中唐诗人,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就脍炙人口,诗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轻,六碗通神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读此诗如吮香茶,体察到品茗者神清气爽、飘飘欲仙的神情,被誉为“七碗茶诗”,千古流芳,卢仝也因此被人称为“茶痴”,赢得茶界“亚圣”之誉。我们从唐诗中还能看出当时茶商云集、市场繁荣的景象,如王建《寄汴州令孤相公》:“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刘禹锡《寄杨八寿州》“八公山下清淮水,茗园晴望似龙鳞”;李嘉佑《送陆士伦宰义兴》:“浅疏通野寺,绿茗盖春山”;项斯《山中》:“蒸茗气从茅舍出,缫丝声隔竹篱间”等,从中不难看出当时中国茶庄、茶园和饮茶的盛行,经济生活的活跃。

陆游生于茶乡绍兴,并在福建建瓯任朝廷茶官,晚年隐于茶乡,知茶甚深,以“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傲视世间,留有“朱栏碧甃玉色井,自候银缾试蒙顶”,“蒙顶茶如正焙香”;“焚香细读斜川集,候火亲烹顾渚茶”等诗句,在《建安雪》一诗中,“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雪飞一片茶不忧,何况蔽空如舞鸥。银瓶铜碾春风里,不枉年来行万里。从渠荔子腴玉肤,自古难兼熊掌鱼”。诗中的“蒙顶”产自四川雅安、“顾渚”根植浙江长兴、“建茶”源于福建建瓯,都是茶中上品。

刘禹锡的《尝茶》,“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在明亮月色里煎茶,茶汤色泽神玄,茶味禅意深深;后人诵罢,都会情不自禁地咽下一点口水。

无论叙事、抒情、咏志、思辨、说古、道今,“茶诗”多借茶寓景、由茶含情,蕴含诸多历史人生意境,若能翻开历史每页每章,处处都有茶汁浸润的斑渍,弥漫缕缕青涩气息。古往今来,茶有贵贱,茶客无高低;不论躬耕垄亩的农人、脸色凝重的诗人,忧国忧民的哲人,喝茶为解渴生津提神醒脑,而能喝便是“茶客”。喝新茶喝好茶更为人生一大快事,倘若旁有“红袖添香”,墨客们的绝句佳作更会源源不断了。

【摘自2017年《吃茶去》(总第67期);作者:海涛(重庆永川),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找到约62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