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滇红集团官网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军茶集团】五代茶人的制茶梦想:让世界喝上云南好茶

从原始森林的深山树叶,到远销海外的国际化茶饮;从手口相传的家族茶园土法制茶,到工厂流水线的标准化制茶;从茶马古道的以茶易马与互贸互市,到互联网时代的跨境电商与线上销售......

百余年前,在美丽的云南临沧,在北回归线与澜沧江交汇的秘境茶山,一群淳朴勤劳的茶山少数民族世代与茶共生,殊不知一场时代与自然的美妙碰撞也在悄然发生。随着人民生活的日渐向好,古老的茶文化不再束之高阁、来自云南深山的普洱佳茗也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一壶佳茗诉茶话,今天我们将为您还原一个国饮复兴再次亮相世界的茶叶故事。

茶叶的绿色,是我军人的颜色、也是我茶人的颜色

“励精图治,打造知名中国茶叶品牌;笃行致远,倡导健康优质茶生活,通过五代制茶人的不懈努力,我们将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努力把云南茶推向世界”。日前,当记者来到康乐茶城对云南军茶农业集团创始人、中国普洱茶传承人、集团董事长郑少凡作专访时,这个富有朝气的九零后开口说出的一番豪言壮语,让人感叹之余不免心生敬畏。这位英俊潇洒、骨子里却透着云南茶人勤劳善良本性的军茶集团“少当家”,在匆匆接受了记者采访后,就踏上了赴京的飞机,他说这次是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节目录制。

图为云南军茶农业集团董事长郑少凡先生(茶帅)

我们都觉得他行色匆匆,而对于他手下的员工来说却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们说,因为郑少凡先生除了集团董事长职务以外,在全国范围多岗位上还身居要职:著名节目主持人、音乐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云南省职业经理人协会副会长、官渡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副秘书长、云南上水文化传播集团创始人、云南上水融媒体发展集团创始人、云南军茶农业集团创始人、昆明军茶茶业开发集团负责人、大理南涧彝族自治县政府特聘茶产业推荐官、快手广告职业资格认证磁力聚星星选达人、抖音直播带货营出营营员、CCTV-3中华媚丽巧厨娘栏目主持人、云南省组委会导演、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评审团评委等,而其网名“茶帅”则名气更甚,所以,一年四季在全国各地都闪现着他的身影,在全国茶届、音乐届、网红届等都有着他的知名度。

图为云南军茶农业集团董事长、大理南涧县茶产业推荐官郑少凡先生(茶帅)右一,吉尼斯世界纪录协会高级认证官麦克·温森特(中),南涧凤凰沱茶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章(左一)

茶帅郑少凡告诉记者,作为云南军茶第五代传承人,他目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传承祖辈的茶产业,使之做大做强,让这饼来自家乡的好茶走向世界,让世界喝上云南好茶。

敢想敢干的年轻人也许正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搭上了党的好政策和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列车,就让云南茶走向世界缩短了进程,能够让几代云南军茶人的梦想在第五代传承人的手中得以实现。

拿得起与放得下,关于茶的舍与得

想要完整了解五代云南军茶人的传承历史,就得追溯到上世纪,了解云南的茶人先辈们是怎样制茶、卖茶的,为此,记者采访了作为云南军茶第四代长辈的李安淇女士,她目前就任云南军茶农业集团副董事长、昆明军茶茶业开发集团总经理等集团要职。

李安淇是拉祜族,从小就在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懂过村磨烈寨长大,在家乡有着大片的茶山及古树茶林,在他们那里至今仍保留着先辈们传承下来的茶树栽培和采茶制茶方式。

图为云南军茶农业集团副董事长李安淇女士

据李安淇回忆,在她很小时因为家里很穷,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都是茅草房,对那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屋外下雨屋里漏,睡觉时漏雨没有伞,他们就会把装肥料的塑料口袋披在身上来避雨。家里有口大铁锅,记忆中的阿婆煮饭、煮猪食、炒茶都用它,那时,也不讲口味和品牌,多数人家都喝土罐烤茶,还有部分人家制茶后就将其装在大口袋里背到集市上卖,那时的茶不值钱,也不分好坏,也就是几毛钱一斤。

她说,过去小时候常听阿婆说,她的祖祖辈辈都是守着“金山银山”却年年受穷,那时的制茶工艺都很简陋,如何采茶、制茶都是要靠一代代人手把手传承下来,茶的品种比较单一,也卖不上价,茶人不是靠茶养活,还得种庄稼、种菜来保障生活。

直到第四代茶人时期,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机,茶农们才开始被重视,人们对普洱茶的喜爱也日渐加深,随着对普洱茶内涵价值的深度挖掘,茶价逐年上涨之后茶农们的日子也才一天天好了起来。李安淇可谓是这一时代普洱茶产业逐渐兴旺发展的见证者。

她说,由于亲历了阿婆那个年代茶农的心酸,她在高中毕业后,就留在了城市里打拼,卖服装也不愿意回家乡制茶、卖茶。直到2012年,她才猛然醒悟,发现普洱茶才是先祖留给他们的宝贝,以前习以为常的茶树才是真正的摇钱树。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告别了城市回到家乡,先是用在外打拼积攒的钱扩张了茶山,还租了一部分荒山种茶。

随着云南普洱茶产业的高速发展,茶的品质、品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产品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为了赶上时代的步伐,在创出自家品牌的同时,进入省城发展也就摆上了议事日程。

2017年,李安淇带着家乡的茶来到昆明,入驻康乐茶城,店名唤作勐库大雪山茶厂,作为品牌在昆明的展销窗口,这个门店一直保持至今。在说起来昆明的创业经历时,李安淇感慨万千。她说,当时来昆明发展人生地不熟,遇到的困难和压力可真不少,秉承真心待客、诚实做人的原则,凡来店里的客人一律免费喝茶,走时还赠茶,到了吃饭时间,还请客人吃饭,所以,第一年就亏了18万,差点打了退堂鼓。当时有人说她人太傻,哪有这样做生意的,而她始终认为,只有付出了才会有回报,“舍得”就是必须先“舍”,才会有“得”,这是长辈们从小教会她的做人道理。

俗话说:好人必有好报。或许是她的真心和善良感动了天和地,所以,第二年她就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位“贵客”,一位在昆明做生意的浙商一次在品尝了她的茶后兴奋地说道,这正是他多年来寻找的真正的普洱茶味道,为此他一口气就买了20万的茶。当她带着茶过去交货取钱时,忐忑不安的李安淇心里却泛起了嘀咕,“我都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还以为是不是遇上了骗子”,然而事情的结果却超出她的想象,当天她就拿到了20万的货款,这是她到昆明以来做的第一笔大买卖,也是她经营茶叶赚到的第一桶金。由于前期的慷慨付出,让她后来的生意顺风顺水,苍天不负有心人,善良终究获得了回报。

从“厨房”到“厅堂”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

时间来到了2018年,为纪念先辈们的辛苦耕耘;为铭记老辈、青辈们从军过程中感染贯彻的军人品质;为更好的发展和将深爱的普洱茶推向世界,云南军茶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应时而生。集团中由老、中、青组合各抒所长,老一辈人就在家乡守护茶园、从源头把控品质匠心制好茶;再由家族中的八零和九零后一辈在昆明“冲锋陷阵”运营发展;随着新时代年轻人与互联网思维新玩法、新形态的加入,军茶集团也开始了将传统售卖模式引向产业化纵深发展。

图为军茶集团中青代赴茶山采茶

目前,军茶集团作为一家现代化的茶业集团,已发展成为以普洱茶产销为核心,兼营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等板块业务为一体的茶业集团。集团产品以中高端品质普洱茶为主,搭配优质滇红茶与云南白茶,多品类让世界喝上健康的云南生态茶。军茶集团始终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诚守志、意正修身,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相融合,依次建立“运营服务体系”、“商品体系”及“视觉体系”等,为顾客提供有品质、有文化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目前,军茶集团已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拥有万亩生态茶叶原料基地,同时,为满足广大茶友的不同口味需求,集团与冰岛、曼松、景迈、百花潭、桃子寨、班章、贺开、弯弓等名山老寨的优质原料茶农保持常年合作,并对部分原料稀缺山头的核心区古树享有原料鲜叶采摘权。

集团旗下产品“冰岛南迫”、“冰岛·美人头”等生茶系列;“大雪山·珍品熟饼”、“懂过古树”等熟茶系列;“懂过白茶”、“ 老白茶”等白茶系列;“滇红砖”、“一品红”等红茶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喜爱。

随着普洱茶市场的日渐兴盛,从云南临沧走出的第六代军茶集团茶人新生代们怀揣着薪火相传的茶叶初心,伴随着从“军方特供茶叶品牌”到“面向广大市场消费人群”的转变,军茶普洱也将以一贯强硬的品质保障为广大消费群众带来一流的茶叶品饮体验,同时以品牌化、现代化的运营理念投入到空前巨大的普洱茶蓝海市场中。

云南军茶农业集团未来五年计划向知名茶品牌迈进。他们将用新的理念、新的产品形态、新的标准、新的技术以及全新的茶叶营销生态,打造走向世界的新式中国茶叶品牌。军茶集团始终坚持守正创新,通过不断提升产业链运营,优化冗余中间环节,直击茶叶原产地。个性化增值板块推出高端定制及私享茶旅服务:提供专属定制茶山游,从一对一的个性化线路制定到极具民族风情的菜品选择,私享茶山游将带领品质客户亲临茶山秘境,体验自主采摘茶叶、亲赴茶厂参观制茶做茶、亲手压制个人专属纪念茶饼、参观茶窖茶仓、躬体力行体验产品背后的历史与故事,同时收获无可替代的精神休憩与绝妙体验。

为确保产品口感恒定统一,同时将传统茶叶制造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老中青几代人同时凝聚在军茶集团的同一步调下,不断超越,成就经典。随着品牌化运营的不断增强;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伴随国家将茶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的有力号召,军茶集团潜心开发满足现代人不同生活场景需求的茶制品,精益求精只为让消费者放心喝上一杯健康好茶,同时积极与当地政府一起钻研提高茶叶生产能力、改善茶产区茶农的生活现状。一路走来,军茶集团深耕细作,期愿与消费者、茶区茶农共同打造新式健康美好茶生活。

杯有余香,茶歆余响

末了,虽天色向晚但大家仍旧沉浸在往昔的辛勤趣事与茶叶历史的长河中流连忘返,诉不完道不尽的故事正如杯中之茶,味已淡可依旧口留余香、经久不散。直到把盏言茶之后方才惊觉,往日习以为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背后,也是一段段真实发生在茶山深处不为人知的茶叶史话;杯中一片普普通通的树叶竟也穿越百年,见证了发生在一个制茶世家上的时移势迁;而眼下一个民族本土茶品牌的兴起也更是成为了民生向好、国力兴盛的生动展现。如今,茶叶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面向广大市场消费人群的新时代茶企,相信军茶集团也将以一贯强硬的品质保障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一流的茶叶品饮体验。在未来的发展中,愿军茶集团持续发挥品牌的力量,深度挖掘传统茶文化的价值,结合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让中国传统茶叶文化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山城日报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中国茶叶深度报告:全品类运营的茶叶领军企业

中国茶叶:中粮控股的茶叶龙头企业,员工持股充分。中国茶叶是新中国成立后,贸易系统中最早建立的全国性专业总公司,公司定位全品类、一体化运营的茶叶品牌企业。近3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速15%,扣非利润复合增速35%,ROE稳定在12%-15%,呈现稳健发展势头。公司实控人为中粮集团,合计持有55%股份,其中员工持股平台持股15%,涵盖核心高管等业务骨干共195人,股权激励充分。

茶叶行业:产量保持个位数增长,国内企业极为分散,集中度有待提升。1)全球: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589.7万吨,同比增长3.49%,近10年复合增速为4.35%,中国和印度是最大的产销国,合计占全球总量67%;茶叶出口量长期稳定在180万吨左右,肯尼亚、中国和斯里兰卡为主要出口国,茶叶进口量长期稳定在170万吨左右,巴基斯坦、俄罗斯和美国为主要进口国。2)中国:2019年国内茶叶产量278万吨,同比增长6.4%,过去10年复合增速达7.4%;生产品类来看,绿茶产量占比达63%,小品类白茶和黄茶增速较快;消费品类来看,绿茶和黑茶销量占比达75.6%。3)竞争格局:从品类格局看,绿茶、红茶和白茶产地分布广泛,行业集中度低;而乌龙茶和黑茶产区高度集中,行业格局逐步由分散向集中发展,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从上市企业数据来看,2019年行业前二天福和中茶收入均不到20亿元,行业销售规模2740亿元,全品类市占率不足1%,中茶主品类乌龙茶销量市占率约1.7%。近几年,国内茶叶行业消费正呈现品类多元化趋势,品牌茶的占比逐步提升。

公司业务:全产业链布局能力突出,老字号品牌嫁接全品类。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全产业链管控+一流的技术团队,上游资源整合优势突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痛点有望得到有效解决,带动行业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趋势发展。1)产品方面:公司拥有全品类八大系列茶叶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其中以乌龙茶和普洱茶为主导,2019年两者收入占比52%;各品类间价格差异大,白茶和普洱茶均价在200元以上,而花茶和绿茶均价在30元左右。2)品牌方面:公司主品牌“中茶”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子品牌“海堤”、“猴王牌”、“蝴蝶牌”、“百年木仓”等均是细分品类、细分区域的代表品牌。3)渠道方面:品牌茶业务以经销为主,2019年收入占比超过80%,原料茶对接B端客户,如龙夫山泉、三得利等;公司在华南市场规模最大,2019年收入占比38%,华南、华北和电商增速较快,其他地区渗透率提升潜力充足。

未来增长路径:发力普洱和绿茶品类,努力打造高价位单品。一是在普洱茶消费需求旺盛背景下,募投项目解决自有产能瓶颈,目前CR3仅3.3%,产能落地有望助推其市场份额提升;同时未来计划通过多重合作方式,利用产业资源优势补足绿茶第一大品类短板,打造另一增长极。二是收缩产品线,聚焦培育明星大单品,驱动产品均价提升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我们认为借鉴小罐茶经验,中茶具备高品质产品的生产能力,期待在产品定位和品牌塑造方面更加灵活化。三是募投项目通过营销网点建设和媒体战略合作,提高品牌影响力,加大开拓西南、华北、华东等空白市场需求。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0年-2022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6.6/19.5/22.5亿元,同比增长1.8%/17.7%/15.3%,净利润分别为1.7/2.1/2.4亿元,同比增长5.0%/19.3%/15.7%;每股收益分别为0.25/0.30/0.35元(未考虑上市摊薄)。随着募投项目提升公司产能以及上市后中茶品牌力的逐步提升,我们认为公司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产量和价格波动风险、新冠疫情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报告正文

目录

1.公司简介:中粮控股的茶叶龙头企业,员工持股充分

1.1公司概览:全品类、一体化运营的茶叶龙头企业

中国茶叶是一家定位全品类、一体化运营的茶叶品牌消费品企业。中国茶叶是新中国成立后,贸易系统中最早建立的全国性专业总公司,统一经营和管理全国茶叶的收购、加工、出口和内销业务。七十多年发展过程中,经历几轮改革后,公司形成以“国饮中茶”为品牌主张,主营业务为各类茶叶及相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红茶、六堡茶、白茶、安化黑茶、绿茶及相关制品等。

公司业绩:近3年收入复合增速15%,扣非利润复合增速35%。公司营业收入2017年12.3亿元2019年16.3亿元,收入复合增速达15.11%;净利润2017年1.81亿元,2019年1.66亿元,复合增速达2.61%,其中2018年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受非经常损益基数影响,2017年公司处置原联营公司湖南猴王茶业有限公司产生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达0.83亿元;扣非净利润2017年0.8亿元,2019年1.44亿元,复合增速高达34.59%。

近3年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17-2019年公司毛利率从39.56%提升至41.25%,扣非净利率从6.48%提升至8.86%,盈利能力逐年提升,主要得益于品牌茶业务收入增速较快;期间费用率从29.37%小幅下降至28.33%,主要是管理费用率下降所致,2019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5.59%、11.62%、-0.26%。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2019年公司ROE保持在12%-15%区间,ROE低于同行企业主要是盈利能力相对一般所致(根据招股说明书,近3年澜沧古茶净利率在20%-25%),过去3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保持在30%左右,较为良性。

1.2管理团队:核心高管来自中粮集团,消费品从业经验丰富

核心高管主要来自中粮集团,年富力强。自公司前身中国茶叶公司成立起,一大批先辈奠定了新中国茶产业发展的基础,时任农业部副部长,“当代茶圣”吴觉农出任中国茶叶公司首任经理,为企业长期发展积累充足的资源禀赋。目前从公司管理团队分布来看,核心高管主要来自中粮集团,具有在茶叶、酒水、互联网等消费品相关行业多年从业经验,年龄普遍在50岁左右,整体团队年富力强。

1.3股权结构:中粮集团为实控人,高管均有持股

中粮集团为公司实控人。从公司股权结构来看,中土畜持有中国茶叶40%股权,中茶员工持股平台(茶缘一二三四号)合计持有15%股权,中粮集团100%控股中土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粮集团,中土畜与中茶员工持股平台为一致行动关系,中粮集团通过中土畜合计间接控制中国茶叶55%股份,中粮集团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中央企业。中国茶叶控股子公司有14家,旗下共设有73家分公司。


高管及核心骨干持股充分。中国茶叶作为国资委首批开展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十家央企子公司之一,2017年完成了核心员工持股工作。公司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造和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了优胜劣汰、经营自主灵活、内部管理人员能上下、员工能进出、收入增减的市场化人才机制,有效增强了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公司员工激励通过中茶员工持股平台实现,该平台涵盖了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等195名核心员工,合计持股占公司股权的15%。

2.行业情况:茶叶产量保持个位数增长,国内集中度有待提升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茶、可可、咖啡),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60多个,饮茶人口超过20亿;茶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成分,具备提神醒脑、助消化、抗氧化等功能。茶起源于中国,唐朝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其问世将普通的茶事上升成一种充满文化气息的艺能,有效推动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广受世界各国消费者喜爱。

2.1全球茶叶行业:产量保持个位数增长,中国和印度是主产销国

全球茶叶产量: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09年以来全球茶叶产量增速逐步放缓,近10年复合增速为4.35%,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589.7万吨,同比增长3.49%。

全球茶叶产销分布:中国和印度是最大的产销国,合计占全球的67%。1)产量方面: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前三国家分别为中国、印度、肯尼亚,对应产量为261.6、133.9、49.3万吨,占世界产量比例分别为44.36%、22.71%、8.36%,产量前十国家占全球产量的94%。2)销量方面:2018年中国是全球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消费量达211.9万吨,前十大茶叶消费国还包括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埃及。在主产国中,中国和印度亦是茶叶主要消费国。从人均消费量来看,土耳其最高为每年人均3.04千克,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均位列全球前十五名,消费量均不足土耳其的一半。

全球茶叶出口量:长期稳定在180万吨左右,肯尼亚、中国和斯里兰卡为主要出口国。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近年来世界茶叶出口量保持平稳状态,2018年出口量为185.4万吨,同比增长3.5%,占总产量的31.4%,即主产国茶叶以国内直接消费为主。从出口情况来看,2018年前五大茶叶出口国分别为肯尼亚、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和越南,合计占全球出口量的80.3%。

全球茶叶进口量:长期稳定在170万吨左右,巴基斯坦、俄罗斯和美国为主要进口国。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近年来世界茶叶进口量亦保持平稳状态,2018年进口量为173.8万吨,同比增长1.2%,占总产量的29.5%。从进口情况来看,2018年前五大茶叶进口国分别为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英国和埃及,主要是产量比较少的国家,前五进口国合计占全球进口量的38.8%。

2.2国内茶叶行业:产量逐年稳步增长,绿茶是产销第一品类

产区分布:四大茶区盛产茶叶品种差异较大。中国茶区辽阔,主要茶叶产区分布在北纬18°-37°、东经95°-122°范围内,覆盖上千个县市。从区域划分来看,我国共有华南、西南、江南、江北四个国家一级茶叶产区。由于在土壤、海拔、水热、植被等方面存在差异,四大茶区所产出的茶叶品质和类型也不同,比如华南茶区主产红茶、乌龙茶,西南茶区主产红茶、普洱茶,江南茶区主产绿茶、花茶,江北茶区盛产绿茶。

茶叶产量: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稳步增长,西南茶区产量居前。根据国家统计局和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19年国内茶园面积达3123千公顷,同比增长4.6%,过去10年复合增速达5.5%,其中云贵川三省茶园面积最大;2019年国内茶叶产量达278万吨,同比增长6.4%,过去10年复合增速达7.4%,其中福建、云南、湖北、四川等地产量居全国前列。

生产品类:绿茶产量占比达63%,小品类白茶和黄茶增速较快。我国茶叶产量稳步增长背景下,茶类结构变化较小。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9年绿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产量分别为177.29、37.81、30.72、27.58、4.97、0.97万吨,占比分别为63.47%、13.54%、11.00%、9.87%、1.78%和0.35%。其中,绿茶、乌龙茶产量占比较去年有所下降,白茶、黄茶产量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47.41%、22.56%。

消费品类:绿茶和黑茶销量占比达75.6%,2019年茶叶均价小幅下滑。2019年国内茶叶销量达202.6万吨,同比增长6.02%,过去10年复合增速达8.3%,国内茶叶销售总额为2739.50亿元,同比增长2.95%,均价为135.25元/公斤,同比下降2.90%。分品类来看,绿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销量分别为121.42、31.86、22.60、21.63、4.22、0.83万吨,占比分别为60.0%、15.6%、11.2%、10.7%、2.1%、0.4%。

茶叶进出口占比不大,出口以绿茶为主,进口以红茶为主。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9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达36.65万吨,同比增长0.52%,出口量占总产量的13.2%;出口额达20.20亿美元,同比增长13.61%,出口均价5.51美元/公斤,同比增长13.14%;其中绿茶出口额13.18亿美元,占比达65.3%,红茶3.49亿美元,占比达17.3%。2019年我国茶叶进口量为4.34万吨,同比增长22.25%;进口额为1.87亿美元,同比增长5.06%;进口均价为4.31美元/公斤,同比下降13.97%。红茶为主要进口茶类,进口量为3.64万吨,占比达83.9%。

2.3竞争格局:龙头企业市占率不足1%,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

细分品类竞争格局:绿茶、红茶、白茶集中度低,乌龙茶、黑茶集中度较高。我国是唯一生产六大茶叶品类的国家,品类之间的产品差异除了与产区有关外,发酵工艺即氧化程度的不同,使得茶叶口感区别较大。国内著名的十大名茶,诞生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分别是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六安瓜片,十大名茶中有6个绿茶,2个乌龙茶,1个红茶,1个黄茶。从各品类格局来看,绿茶、红茶和白茶产地分布广泛,行业集中度低;而乌龙茶和黑茶产区高度集中,行业格局逐步由分散向集中发展,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茶叶头部企业市占率不足1%,未来集中度有待提升。目前我国茶叶企业以中小、私营为主,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较少。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茶叶企业展报告》,2017年我国茶叶企业总数约为6万余家,其中规模企业为1600余家,仅87家企业总资产超过1亿元,6家企业总资产超过10亿元。从2019年上市企业和其他公开数据来看,港股上市企业天福收入18亿元,是行业最大的,其次就是中国茶叶收入16亿元,在行业全品类的市占率均低于1%。分品类来看,中茶的主品类乌龙茶和红茶2019年销量市占率约1.7%。

茶叶行业发展趋势:消费呈现品类多元化,品牌茶占比逐步提升。1)品类多元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茶文化的不断推广,茶叶消费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多样化尝试,茶叶消费呈现品类多元化的趋势。同时,茶叶消费从“礼品”“自饮”需求不断延伸和细化,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近年来随着茶叶收藏价值等的兴起,高端收藏类消费需求、定制类需求增长显著。2)品牌茶占比提升:随着消费者对茶叶品牌消费意识不断强化,品牌茶叶企业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根据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7年品牌茶叶市场销售额达2085亿元,占比88.6%,2018年品牌茶叶市场销售额达2394亿元,占比稳步提升至90%。

3.公司竞争优势:全产业链布局能力突出,老字号品牌嫁接全品类

3.1核心竞争力:全产业链管控+领先的技术团队,资源整合优势突出

目前茶叶行业仍然是个典型的传统农产品行业,由于产区分散,上游原料价格受天气等影响波动大,呈现出有品类无品牌的现状,我们认为茶叶由农产品过渡到消费品阶段,行业上游的有效整合成为首要突破口,而上游整合要求企业具备强大的资源禀赋和全产业链的充分布局,中国茶叶在这方面优势显著,有望带动行业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趋势发展。

全产业链管控优势:核心产区全布局,凭借强资源禀赋建立产品标准化体系。1)原料端: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和官网,中国茶叶在大股东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背景下,通过“公司+供应商+农户”运营模式控制优质茶叶资源,在全国四大主产区均有布局,外购原料一般会建立供应商名录实行准入制度,并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原料品质的稳定。2)生产端:公司在国内主要茶叶原产区均建有生产基地,拥有厦门、福州、泉州、云南、湖南、黄山六大加工基地,具备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和设备,专业化程度高、生产标准严格。目前公司有6个茶叶生产平台标准化生产体系,1个大型综合茶叶研发中心,拥有10间专业实验室,获得多项技术专利。从近3年公司各产品原材料采购价可以看出,普洱茶和绿茶采购价波动幅度最大,2018-2019年陆续成立中茶凤庆和中茶黄山,加大普洱茶和绿茶产区布局,我们认为随着稳定产能的逐步释放,有望逐步解决原料供应不稳定带来的采购价剧烈波动的行业痛点。

一流的产业专家团队,助力成为行业标准“领跑者”。自公司前身中国茶叶公司成立起,一大批先辈奠定了新中国茶产业发展的基础;时任农业部副部长,“当代茶圣”吴觉农出任中国茶叶公司首任经理,是茶叶机械化和标准化机制茶工艺创始与传承者。根据公司官网显示,中茶也是普洱熟茶发酵工艺、新白茶工艺、黑茶专利菌种和工艺的创始者。目前,公司拥有多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特级大师和高级专业技术大师,多名内部专家在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担任职务,参与各级茶叶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审定共计20项,成为茶叶行业企业标准的“领跑者”,如公司制定了乌龙茶、普洱茶、紧压茶、袋泡茶、茉莉花茶等多项产品企业标准,其中多项指标高于国家标准要求。2019年公司员工总人数2277人,其中研发技术人员270人,占比达11.86%,强大的研发团队有助于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有效促进我国茶叶产业迈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阶段。

3.2产品:以乌龙和普洱茶为主导,全品类运营满足多元化需求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红茶、六堡茶、白茶、安化黑茶、绿茶及相关制品等,基本涵盖主流茶品类,各类茶产品各具特色。公司具备全品类运营模式优势,满足消费多元化需求。

乌龙茶和普洱茶收入占比超过一半。从收入构成来看,2019年乌龙茶和普洱茶两者收入占比达52%,2018-2019年收入增长主要由乌龙茶、普洱茶、六堡茶驱动,其中乌龙茶和普洱茶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六堡茶增速超过30%。从每千克均价来看,各茶类产品价格差异很大,白茶和普洱茶均在200元以上,而花茶和绿茶在30元左右,且受茶原料采购价的波动影响,近3年产品均价波动较大。从毛利率来看,核心产品毛利率在50%左右,价格最低的花茶、红茶和绿茶毛利率在20%-30%。

3.3品牌:主品牌“中茶”文化积淀深厚,多个子品牌为细分品类代表

公司茶叶品牌丰富,多数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老字号称号。中国茶叶是国内最早系统性经营茶叶产供销的企业,“中茶”被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在中华老字号资源库中是唯一一家全品类茶叶企业,连续多年在茶行业百强中排名第一,在品牌积累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目前公司主品牌“中茶”拥有雄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子品牌“海堤”、“猴王牌”、“蝴蝶牌”、“百年木仓”等均是细分品类、细分区域的代表品牌,覆盖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红茶、白茶和绿茶几大品类,多个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等称号,并成为部分大型会议的指定用品。营销方面,公司统一终端门店门头形象,在主流媒体持续进行中茶品牌整合营销。

3.4渠道:品牌茶以经销为主+原料茶对接B端,华南市场占据三分之一

品牌茶业务占比超过80%,增长势头良好。公司茶叶产品销售模式分为经销和直销,其中品牌茶业务采取“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原料茶业务主要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以B端客户为主,公司根据下游客户需要,向客户销售经初加工的优质原料茶,主要下游客户包括统一、农夫山泉、三得利、今麦郎等国内外饮料生产企业。近3年公司品牌茶业务增长势头良好,2019年品牌茶收入12.78亿元,同比增长16.9%,占比达到80.5%,原料茶业务收入3.09亿元,同比下降11.8%,占比接近20%,反映B端客户订单有一定波动。

传统批发渠道占比超过一半。从渠道细分来看,公司有传统、门店、电商、商超、特通等5大类渠道模式,2019年占比分别为54.5%、14.5%、6.5%、0.4%、4.6%,近3年传统、电商和特通渠道(团购等)占比稳步提升;其中经销渠道以传统和商超渠道为主,如茶叶批发市场、茶叶交易中心等,直销渠道以门店和电商渠道为主。

市场分布:公司在华南市场规模最大,收入占比达38%,从近3年增速来看,华南、华北市场和电商增速最快,2019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3%、40%、24%,其他地区渗透率提升潜力较大。

4.未来增长路径:发力普洱和绿茶品类,努力打造高价位单品

4.1扩充产能布局,以普洱茶和绿茶为主要增长点

普洱茶品类属性独特+产区集中,消费兴起背景下,行业格局有望率先走向集中化趋势。普洱茶在几大茶品类中消费认知度相对较高,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1)产品香气独特、汤色明亮滋味醇厚回甘,具备健康保健等特性;2)普洱茶在干燥环境下可长期储藏,且由于其内含物质在微生活动的影响下得以进行转化,具备越陈越香的特点。3)产区集中在云南少数区域,具有产区稀缺性,外来资本进入放大品类认知度。因此,普洱茶凭借独特的保健功效与收藏价值获得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青睐。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普洱茶成品茶产量从2009年4.5万吨增长至2018年14.3万吨,年均复合增速达13.7%,远超茶叶总产量7.5%的复合增速;目前普洱茶CR3市占率仅约3.3%,但2019年头部企业增速均在15%以上,未来集中度提升潜力充足。

普洱茶:募投项目解决自有产能短板,助推品类份额提升。目前公司自有产能超过3万吨,2017-2019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0%、74.2%、58.7%,现有产能尚未满产运行,但普洱茶生产方面主要采用租赁第三方进行生产,价格掌控力较弱,自有产能方面存在短板。本次公司上市募资拟投资2.9亿元用于云南普洱茶产能建设项目,对中茶凤庆现有厂区的基础设施、动力电源和消防安防等方面进行整体改造,引入先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提高普洱茶紧压茶、小包装产品的生产加工产能,同时建设云南普洱茶原料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紧压茶加工产能3000吨/年,小包装普洱散茶加工产能500吨/年,滇红茶加工产能250吨/年。随着后续项目投产,我们认为普洱茶的采购价稳定性将有效提升,为提高普洱茶市场份额奠定扎实基础。

绿茶:未来计划通过多重合作方式,强化绿茶第一大品类短板,打造另一增长极。绿茶作为行业第一大品类,中茶的销售规模较小,公司上市后有望在丰富的产业资源和资本市场共同推动下,积极提高绿茶品类销量量,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计划在未来2-3年推进在安徽、浙江等地区的基地建设,加强与安徽、浙江、四川、湖北等地区优势茶叶企业的合作,适时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弥补公司绿茶业务短板。

4.2精简产品数量,努力打造高价位明星单品

收缩产品线,积极培育明星大单品,驱动产品均价提升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从近3年数据来看,公司最高价位的产品每公斤均价只有200元,大量产品均价不到100元,导致公司毛利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澜沧古茶的60%+(招股说明书数据),我们认为核心原因一是全品类运营模式下,各条产品线的总数量过于冗杂,导致价格定位不清晰;二是高价位核心单品的打造力度不够,品牌塑造层面有待加强。根据招股书,未来2-3年公司计划将精简产品数量,优化产品结构,形成“高销量、高毛利”的核心产品为主,并搭配有长期稳定供应的经典民生茶的产品体系;将重点打造几款有传承有代表性的超级单品,对潜力单品进行重点推广宣传,形成更多具有突出市场影响力的明星产品。

小罐茶异军突起,产业经营思路值得中茶借鉴吸收。根据茶周刊显示,小罐茶成立5年多时间收入突破10亿元,产品定位全品类高端茶品牌,通过整合优势茶业资源以及借助互联网思维快速取得一定市场份额,我们认为小罐茶核心解决了行业几大痛点:产品使用便捷性、高品质的稳定性、品牌定位的有效认知度。从京东商城自营店显示,小罐茶的乌龙茶等组合产品,同等重量的产品均价是中茶的接近4倍,充分体现了品牌效应带来的高品质认知溢价。目前茶叶行业处于品牌认知初期,产业机会依旧较多,对于中茶未来培育高价位单品,我们认为具备一定优势,中茶作为行业内资源禀赋最强的企业,有能力提供高品质标准化的产品,只是在产品定位和品牌塑造方面仍需要灵活化运作;在股权激励充分驱动下,中茶机制具备较强灵活性,我们期待企业能积极培育或引入优秀销售人才,为未来产品升级提供运营支持。

4.3加大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提高区域市场渗透率

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项目:本次上市募资,公司拟投资2.9亿元,计划三年内在全国范围大中型城市内新设50个营销网点,单店面积约200平方米;加强与权威媒体的战略合作,树立“国饮”形象,加强品牌曝光和流量转化,提升品牌影响力。茶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产品的重要代表,品牌认知一直不足,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有望借助资本市场功能将品牌张力发扬光大;同时随着渠道覆盖面的扩大,产能布局的逐步完善,公司有望逐步开拓西南、华北、华东等空白市场需求。

5.盈利预测

1)乌龙茶:2019年收入占比29.5%,考虑疫情影响和价格的波动性,我们预计2020年-2022年乌龙茶销量分别增长5%、15%、10%,均价同比增长3%、-4%、6%,对应收入分别增长8.2%、10.4%、16.6%。

2)普洱茶:2019年收入占比22.5%,近几年处于较快增长期,考虑疫情影响和价格的波动性,我们预计2020年-2022年乌龙茶销量分别增长20%、25%、15%,均价同比增长15%、-4%、15%,对应收入分别增长38%、20%、32.3%。

3)其他茶类:2019年收入占比均低于10%,考虑疫情影响和价格的波动性,我们预计2020年-2022年花茶收入分别增长-33.5%、14.4%。-13.3%;红茶收入分别增长-28.8%、23.1%、-12.6%;六堡茶收入分别增长-1%、31.3%、15.5%;白茶收入分别增长8.2%、23.6%、13.3%;安化黑茶收入分别增长-10.8%、11.6%、-5.5%;绿茶收入分别增长-38.3%、35%、-7.3%。

盈利预测:综上分析,我们预计2020年-2022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6.6/19.5/22.5亿元,同比增长1.8%/17.7%/15.3%,净利润分别为1.7/2.1/2.4亿元,同比增长5.0%/19.3%/15.7%;每股收益分别为0.25/0.30/0.35元(未考虑上市摊薄)。随着募投项目提升公司产能以及上市后中茶品牌力的逐步提升,我们认为公司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6.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茶行业涉及茶叶品类众多,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快速拓宽销售渠道和营销网络、及时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将有可能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市场份额降低的风险,进而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受到影响。

原材料产量、价格波动风险。茶叶鲜叶产量受气候变动影响较为明显,倒春寒、冰冻高温干旱等恶劣气候都有可能导致当年茶叶减产,进而导致茶叶价格上扬。报告期内,公司导致茶叶价格上扬。报告期内,公司茶叶原料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例较高,如果茶叶原料市场价格受减产等因素影响发生大幅波动,公司业绩也将存在大幅波动的风险。

新冠疫情风险。当前海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扩散过程中,新增确诊病例尚未见到明确下降拐点,若疫情持续扩散,将对全球以及国内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程度不利影响,居民聚会餐饮活动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茶叶需求。

食品安全风险。类似于三聚氰胺这样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于行业来讲是毁灭性的打击。对于食品的品质事件而言,更多的是安全事件,带来的打击也是沉重的。

原标题:中国茶叶深度报告:全品类运营的茶叶领军企业【中泰食品饮料】

注:内容转自中泰食品饮料,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云南临沧春茶3月开采,除了春茶三难,我们还发现了……

它地处西南边陲,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前沿窗口城市,它地处北回归线,四季如春,是世界闻名的茶叶黄金带与民族长寿带,它就是“中国红茶之都”——云南省临沧市。临沧是“滇红”茶的发源地,普洱茶的主要原产地之一,也是云南大叶茶的最大生产基地,以滇红工夫茶、红碎茶、普洱茶、绿茶为主的系列产品享誉海内外。

本期分享临沧市部分地区、企业的春茶采摘、价格、市场等方面调研信息。总体来看,临沧茶区春茶长势稳定,收购价格持续上涨,历年“顽固”问题依旧存在,地方政策引导与企业策略调整是推动本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图源/网络

01

2023春茶长势良好,茶青价格上浮

调研显示,凤庆、勐库等茶区2023年春茶采摘时间预计从3月中上旬开始,一直持续至五月上旬,今年极端天气较少,茶园长势稳定,茶叶质量较好,预计鲜叶(茶青)收购价格较去年有所增长,单一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大专茶、CTC红碎茶鲜叶等不同类型的鲜叶价格区间在3-100元之间。

受调研企业反馈,在自有茶园基地的基础上,它们还会积极向当地茶农收购鲜叶,配合地区茶叶主管部门进行春茶管理与采摘,收购工作进行。

02

春茶三难:成本上涨、用工短缺、资金周转

去年春茶调研中,我们提到了春茶采制时期存在的用工短缺与成本上涨的问题,调研中,临沧同样存在这些问题,受调地方在相关问题方面分享了他们的解决方案。

受调研企业反馈,受疫情影响,库存积压大、资金回收困难为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加上人工成本上涨、鲜叶收购价格上涨等因素推动茶采制成本进一步上升,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表示,普洱茶生产成本来到150-200元/千克。

同时,在“公司+协会+农户”的合作模式下,在春茶管理采摘期间,茶农茶园分散,管控难度大,也是用工难的原因之一。

勐库茶区相关单位表示,在保障春茶采摘方面,目前正积极向全市发布春茶采摘临时工招聘公示,另一方面在引导茶农错峰采摘,及时采摘。

凤庆茶区相关单位从金融扶持、技术培训、春茶指数等方面服务地区春茶采摘收购工作,保障生产经营主体春茶收购资金;提升基地管理水平,确保鲜叶品质;指导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春茶收购,保障茶农利益。

图源/人民网

03

新趋势:茶叶质量需求推动智慧茶园

临沧天下茶都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反馈,公司目前以有机茶叶生产为主,与当地有机茶园签约收购鲜叶、毛茶,目前满足其渠道销售的符合相关指标(重金属、氟含量、农残等)的鲜叶或毛茶规模小;并且,企业目前需求量大的边销茶板块,原料价格以及检测费用较高,成本难以控制。除名优茶外,企业今年毛茶生产成本价区间来到30-100元/千克。

从茶区相关单位了解到,随着智慧茶园、智能加工技术的成熟,目前当地正在逐步试点智慧茶园建设,从技术层面进行茶园土壤、光照、病虫害等监测,为茶园管理提供实时的监测数据,除此,还积极推广茶园绿肥种植与有机肥,推动地区整体春茶鲜叶质量提升,为茶叶国内外销售打开市场提供坚实助力。

勐库茶区相关单位表示,目前,当地茶叶销售模式以国内内销为主,初精制加工并存。2023年茶区扶持主要有:绿色基地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银行融资担保、科技创新支撑、三产融合发展等领域。

凤庆茶区相关单位表示,目前,当地茶叶销售模式主要是国内内销、进行毛茶批发、精制深加产品进行批发零售等。2023年在茶企业扶持上的主要政策将从组织企业参展、展销,走出去找订单、找客户;积极宣传推介;做好“凤庆滇红茶”品牌;推进茶产业科研创新等几方面入手,综合提升本地茶产业软实力与硬实力。

图源/网络

04

春茶销售主赛道:展销、直播

受访几家茶企反馈,今年将继续在直播方面下功夫,是线上销售主流方式,随着疫情放开,各地茶博会、农副产品展销、茶乡行等线下营销模式也被安排上日程,利用企业资源,全面开展营销工作。

在茶品牌林立,销售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塑造茶叶品牌也是各企业的营销重点。目前,除“勐库大叶种茶”、“凤庆滇红茶”、“镇康马鞍山茶”、“云县白莺山茶”、“云县大朝山茶”等地理标志茶品牌外,“临沧味”、“天下茶都”、“凤宁”、“三宁”、“峡山”、“大摆田”、“龙泉”、“蒲门”、“古茶林”、“香竹箐”、“凤勋”、“王子冠”等品牌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05

茶旅项目打造热情依旧

受访企业表示,目前企业均有开发茶旅项目,游客可以游茶山、观赏千年古茶树、体验滇红茶、普洱茶制作、品尝本土美食和选购原产地高品质茶产品等。随着2023的旅游行业的开放,企业还将积极联合本地旅游资源,建设综合性旅游服务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多出游体验。

临沧地处北回归线,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7.5℃,是世界上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方,这里拥有80多万亩野生古茶树,千年以上古茶树25517棵,是茶友探茶的必去之地。同时,临沧还是世界闻名的茶叶黄金带与民族长寿带,拥有“中国恒春之都”、“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全球避暑避寒宜居宜游地标城”、“2014中国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等美誉,是养生佳地。

锦秀茶祖图源/临沧市政府官网

鸣谢:

临沧市农业农村局

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凤庆县三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凤庆凤宁茶业有限公司

临沧天下茶都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