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打响品牌

找到约2,360条结果 (用时 0.753 秒)

乡村振兴“十大领跑品牌”之桃源红茶:美丽乡村日子“火”“桃源红茶”世界香

晨采陌上茶

“雪峰山野藏奇葩,桃源仙境出红茶。”

在巍巍武陵与莽莽雪峰比肩,悠悠沅水与千溪万瀑交汇之处,藏着桃源红茶这朵“奇葩”。

她从人间仙境般的世外桃源里走来,“碧乳霜华紫笋尖,绿窗映出指尖尖,鼠溪四月蚕桑少,解造红茶倾不廉”是对她最早的记载。

她传承名震茶界的“湖红工夫”,被奉为饮中珍品,清末明初便风靡全球,荣登中国红茶三大品牌宝座。

她挑起富民强县的大梁,以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谱写着一片叶子成就一个品牌、兴旺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振兴广袤乡村的华美乐章。

标准化建设的桃源县茶园 张云龙摄

品质立牌传承“湖红工夫”

说起桃源红茶,绕不开“湖红工夫”。“湖红工夫”既是湖南省历史悠久的工夫红茶的代名词,更是湖南工夫红茶乃至中国工夫红茶高品质的象征。

咸丰七年(1857年),闽赣茶商在桃源设庄收购鲜叶,试制工夫红茶,冒充建茶(产地福建建溪流域)出口欧洲,始为“湖红工夫”;同治四年(1865年),于桃源沙坪开埠运销红茶,因桃源生产的红茶香高味浓,品质与建茶有明显差异,而就以“湖红工夫”出口,深受欧洲国家消费者欢迎,桃源红茶由此盛行。

百尼茶庵打造的茶马驿馆文化展厅,古老的制茶机械诉说着历史传承 张云龙摄

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确定了桃源红茶县的定位,着手发展茶产业。为此,湖南省外贸公司在沙坪创建桃源茶厂,主要精制出口工夫红茶。作为“湖红工夫”的原产地,桃源生产的“湖红工夫”红茶出口欧洲市场直至20世纪末期。

一个半世纪来,桃源茶业几起几落,走过了一条坎坷、曲折的道路,唯有桃源红茶经久不衰、历久弥香,在发展中不断崛起。

一望无边的松阳坪茶园

近年来,桃源县委、县政府更是把“桃源红茶”作为桃源县特色农副产品中茶叶的公共品牌来开发,制订了“桃源红茶”产业发展规划,并立下了“世人只要提起红茶,就能想到桃源红茶”的目标。

为此,桃源县专门成立了“桃源红茶”地理标志产品公共品牌开发领导小组和管理办公室;全县30余家企业统一打造“桃源红茶”县域公共品牌;制定了《桃源红茶加工技术规程》、《富硒桃源红茶(天然)生产技术规范》等标准,全县推进茶园绿色防控体系,组织企业逐步向绿色和有机茶方向发展;加强生产技术服务和指导,邀请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等为茶农培管茶园把脉,全方位提升“桃源红茶”的内在品质。

桃源县万亩生态有机茶园基地

2016年,“桃源红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7年,桃源县便开始对“桃源红茶”公共品牌进行授权使用,旨在保障“桃源红茶”地标农产品品牌形象、品质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2019年1月1日,“桃源红茶”公共品牌进行了重新授权,目前授权使用“桃源红茶”地理标志的经营主体31家,其中企业24家、合作社7家。

乌克兰前总理尤里?伊万诺维奇?叶哈努罗夫在全民品茶周暨桃源红茶节开幕式上为桃源茶叶企业颁发“丝路名品”证书

此外,桃源县还通过建立监管机构,构建了县镇村企业(基地)四级监管网格;健全监管制度,制定并执行《桃源县农业投入品监管制度》《桃源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监管员和协管员工作职责》《桃源县农产品产地巡查指导制度》,同时严格投入品市场准入、购销台账、实名购买等制度;实行县级行业主管部门与证书持有人双重管理,规范用标行为;建立常态化质量安全检测机制,实现茶叶基地和生产、收储、销售环节全覆盖;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定期开展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抽查等措施,进一步对“桃源红茶”实行规范监督管理。

在这一系列严格的、规范的监督管理下,“桃源红茶”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充分发挥桃源大叶性状稳定、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以及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等9种营养成分的优良品种优势基础上,融入“湖南红茶”省域公用品牌体系,做“湖南红茶”核心子品牌和有“桃源大叶”品种优势的特色产区。“花蜜香,甘鲜味”的“桃源红茶”,实现了“湖红工夫”创新发展,是“湖南红茶”在茶树品种上突破的典型代表和特色标杆。

“桃源红茶”荣获“湖南十大名茶”称号

2019年,“桃源红茶”荣获“湖南十大名茶”称号;2020年,在第十二届湖南茶叶博览会上“桃源红茶”被评为2020湖南茶叶“精准扶贫十大区域公共品牌”,被常德市农业农村局授予“2020年度常德十大农产品品牌”。

被授权使用“桃源红茶”公共品牌的多个企业,在各种茶博会、交易会、潇湘杯、茶祖神农杯等活动中,多次摘得金奖、特等奖项:在第十二届湖南茶业博览会上,桃源县君和野茶开发有限公司“君和”牌桃源红茶被评为湖南茶叶精准扶贫企业品牌,常德市匠者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湘匠者”牌红金芽、君和公司生产的“君和”牌云岭1028红茶、湖南益峰尖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峰尖”牌桃源红茶获得“茶祖神农杯”红茶金奖;在第二十二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君和公司生产的“君和”牌桃源红茶获得金奖;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农业农村部、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上,匠者公司生产的“湘匠者”牌红金芽、君和公司生产的君和野生红茶荣获金奖。

“君和”牌云岭1028红茶

这些优质产品和企业品牌已成为“桃源红茶”靓丽的名片,向世人展示着“茶叶出桃源,品牌皆名门”,助力着“桃源红茶”创出名牌、打响品牌。

品牌兴业赋能富民强县

“桃源红茶旗下开发红金芽、红工夫、红曲螺、红茶砖四款产品,企业品牌20个、产品品牌48个,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3个。”桃源县茶叶产业协会会长饶文兵告诉我们。

以“桃源红茶”为旗帜,桃源县对茶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集中宣传推介,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兴业,通过“政府搭台、专家交流、企业参与、品牌展示”的形式,打造桃源红茶产业发展交流平台,进一步弘扬茶文化、拓展茶市场、做强茶品牌、壮大茶产业,加快把“桃源红茶”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将“桃源红茶”打造成为富民强县的重要引擎。

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萧力争、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张曙光在君和茶业进行茶叶审评,指导制作工艺

组织茶企多次参加全国全省的各类茶展茶会,坚持每年举办桃源红茶节及专场推介会,桃源县形成推介桃源茶的长效机制,县内现已连续6年举办桃源红茶节;深入开展桃源茶文化和产品进机关、进校园、进茶楼、进宾馆、进企业“五进”活动;加大宣传报道,通过高速公路广告、电视、报刊、微信、抖音等媒体,对“桃源大叶茶”“桃源野茶王”公用品牌进行宣传报道,合力提升品牌形象。

桃源红茶

在产品的生产销售上,一方面,桃源县通过政策、资金等大力扶持茶叶龙头企业的发展,创新茶企帮扶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四共”产业融合模式、“一地生四金”增收模式及“负面清单”激励模式,引领当地群众抓产业、建基地、拓市场、促发展,带动小农户与现代茶叶产业有机衔接,致富奔小康。此外,重构茶叶产品分销渠道,创出新的渠道和方式,压缩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推进茶企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扩大线上电商销售份额;壮大实体店规模,探索体验店、连锁店等经营方式,增加自销店花色品种。

资源在聚集、营销在聚焦、发展在升级……“桃源红茶”的品牌效应开始彰显,助力富民强县的能量被激发,效果不断显现。

2020年,桃源获市级红茶奖补资金108.9万元,争取到农业(茶叶)产业强镇、茶叶绿色精细高效示范等项目资金1150万元,2021年湖南“五彩湘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资金1340万元。

桃源县君和野茶开发有限公司现代化茶叶加工厂

县内现有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茶叶专业合作社58家,茶农近3万户,相关从业人员达20万人以上。如:君和公司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营运模式,充分利用乌云界原生态、纯天然、高富硒野茶原叶,开发了栗香纯正的功夫红茶与精品红茶,并重点发展桃源富硒红茶,推介君和富硒野茶产品。杨溪桥镇蔡家塘村依托君和发展茶叶产业,惠及贫困人口1900余人,累计增收130余万元,成为“湖南红茶”首个扶贫示范村。

全县茶企在全国有100多家直销品牌形象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建设好产品直销店的同时,还发展“茶+互联网”电子商务新业态,乌云界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湖南百尼茶庵茶叶公司、君和公司等多家茶叶企业,在阿里巴巴、淘宝网、抖音等商务平台销售茶叶产品,打造自己的电商品牌,拓宽了全县特色茶叶产品网上销售渠道……

湖南湘南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叶烘烤机械

产业兴起来了,产品走出去了,品牌响起来了,桃源县的百姓正逐梦在兴旺幸福的大道上。

“到2025年,把‘桃源红茶’打造成国内一流茶叶品牌,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32亿元,利税5亿元的目标。”桃源县信心满满。

融合共赢加速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和重点。只有真正实现产业兴旺,才能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持续有力的保障。

产业如何兴旺?“桃源红茶”以其强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成为桃源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农业强县的重要抓手,挑起了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大梁,按下了乡村振兴的加速键。

桃源县获得2021年“湖南红茶产业发展先进县”

一方面,以特色产业园为基础,加大茶叶龙头企业集群的建设力度,以品牌建设、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为切入点,以龙头企业培育和生产基地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形成了基地集中连片、企业集团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红茶产业集中区。积极发展红茶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和农村电商等产业,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三产融合,目前桃源红茶保护区已形成以红茶为主导产业,集生产、加工、产品研发、销售于一体的产业新业态。

常德春峰茶业有限公司富硒茶叶示范基地谢望东摄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将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多样的自然景观与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相融合,构建以休闲、度假需求为主要功能,包括特色餐饮、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多种茶业观光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常德春峰茶业有限公司依托岩吾溪生态茶园,打造旅游休闲度假、研学旅行基地,建成生活馆、体验馆、茶展馆、游客接待中心“三馆一中心”,成功创建成为湖南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每年吸引近4万学生来这里开展研学、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桃源县仙池界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桃源天路”牯牛山茶旅景观带;君和公司建成里宝山高山野茶园茶旅观光带;百尼茶庵公司开辟了马坡岭高山生态野茶园旅游线路;松阳坪村建有万亩标准化茶园等,这些旅游风景线与桃花源等其他景点线路有机衔接,促进了茶旅深度融合,2020年创造茶旅产值1.37亿元,桃源红茶地标保护区茶乡旅游经济总量达到3.2亿元。

岩吾溪生态茶园研学基地

一个品牌的创立,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兴起了新的产业业态,兴旺了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桃源红茶”让桃源县广袤大地上的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里展现出勃勃生机,脱贫攻坚在这里诞生了许多典型,乡村振兴战略必将在这里结出硕果,建成全面小康村的梦想在这里必将实现。

环境美丽了,耕地植茶,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形成了天然氧吧;茶园标准化生产、绿色防控,保护了生态,“世外桃源”的韵味更浓了,凡到这里休闲度假的客人无不流连忘返。

百尼茶庵依山傍水的茶叶种植基地 张云龙摄

经济发展了,三产融合让公司得到了兴旺发展,湖南古洞春茶业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荣获“中国茶业百强企业”称号;农民在家门口有了工作岗位,钱袋子鼓起来了,全县从事茶叶生产经营的8905个脱贫户11396人从茶叶产业中受益,人均增收1000多元,实现了稳脱贫共致富。

乡风文明了,村里建起了休闲广场,购置了体育器材,新建了电影院。乡亲邻里离开了牌桌,积极开展有益的文化娱乐健身活动。社会正能量和幸福指数在不断提高,到处洋溢着欢歌笑语!

这一抹“桃源红茶”火热了乡村,香飘了世界。

来源:湖南茶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以茶为媒 “中国茶叶之乡”浙江嵊州打响品牌升级战


作为“中国越剧之乡”、“中国围棋之乡”、“中国领带之乡”的浙江省嵊州市,也是著名的“中国茶叶之乡”。今年三月,茶乡嵊州要有大动作:首届国际(嵊州)绿茶大会将在嵊州举行,届时将达成“国际绿茶嵊州共识”。


嵊州地处浙江东部,风光秀丽,人杰地灵。嵊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茶产业已成为嵊州的富农产业、生态产业、文化产业。2018年,嵊州市有茶园面积18万亩,茶叶总产量1.92万吨,产值8.7亿元,全市茶叶全产业链产业超25亿元,龙井茶产量6000吨,是全国最大的龙井茶生产中心、最大的珠茶加工出口集散中心。嵊州主产珠茶、龙井茶,涌现了以“皇帝”牌珠茶为代表的出口茶品牌和以“越乡龙井”为核心的名茶区域公用品牌。如今,这“一圆一扁”走红市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了“世界绿茶看浙江,浙江绿茶看嵊州”的美誉。


嵊州茶产业基础雄厚。全市有初制茶厂900多家,精制茶厂53家,其中茶叶自营进出口权企业9家,年销售亿元以上企业2家。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5家。19家茶机企业通过农机鉴定,年销售茶机5000台,居浙江省第一。嵊州市在茶园面积、茶叶产量、绿茶出口量、出口额等10个方面名列浙江省前茅。


嵊州绿茶品牌效益日益显现。2018年,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该市越乡龙井品牌价值名列前茅,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日益提升。2018年,越乡龙井品牌价值达到25.28亿元,比2010年的13.93亿元翻了一番;与品牌整合前的2008年相比,产量增加460吨,产值增长110%,为茶农增收4亿元,品牌效益十分明显。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秘书长蔡军认为,之所以把首届国际绿茶大会交予嵊州举办,正是看到嵊州正在从茶叶大市向茶叶强市奋进,市委市政府给予茶产业的高度重视与扶持,以及全市上下对茶的特殊情感。嵊州市副市长丁贵告诉记者,大会期间还将组织“国际绿茶大咖对话”,重点探讨茶产业十分关注的品质提升、全球绿茶消费和农残标准等问题,提出“国际绿茶嵊州共识”新概念,这将对促进国际茶叶贸易健康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记者 丁江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泰顺三杯香:品牌崛起正当时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疫情之下,泰顺茶产业可谓是逆流而上,经历了逆市飘红,迎来了高光时刻。回顾2020,泰顺茶产业取得了卓越成绩,呈现出十大亮点,进一步推进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以及全力创建“茶叶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县”,坚定以特色品牌打造为重点的信心和决心。

2020年泰顺茶产业十大亮点

1、三杯香茶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产品

2、荣获全国茶叶百强县称号

3、列入农业农村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浙南生态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

4、完成《泰顺县茶产业发展规划暨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编制

5、出台《关于推进泰顺县茶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扶持办法(试行)》

6、成功举办泰顺茶产业发展大会

7、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实现茶叶产量、产值双增

8、三杯香成功进入北京马连道茶城广告、温州公交体形像广告

9、成功举办泰顺县三杯香天津、上海、杭州推介会

10、与刘仲华院士团队签订相关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泰顺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在县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县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单位的支持下,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泰顺县茶产业发展“五个一、五个十”实施意见》,以提升品质、打响品牌为重点,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切实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推动产业升级,促进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泰顺茶园

近年来,泰顺坚持把茶产业作为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主导的农业产业来发展。当前,全县茶园总面积8.6万亩(其中开采茶园7.4万亩、幼龄茶园1.2万亩),比上年增加2000亩;茶叶总产量3805吨、总产值4.1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49%和14.19%,荣获全国茶叶百强县称号。泰顺县茶叶主导品牌“三杯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三杯香茶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产品,2020年“三杯香”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评估达14.68亿元。

落实扶持政策,加大茶产业投入

2020年4月在泰顺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出台了《关于推进泰顺县茶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扶持办法(试行)》(泰政办[2020]14号),按照“茶产业扶持办法”制订了《泰顺县茶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扶持办法实施细则》,并向县财政申请扶持资金1000万元,现已下达扶持资金428万元。

积极应对疫情,奏响春茶“丰收曲”

2020年2月19日,泰顺县农业农村局制定了《泰顺县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有序开展春茶生产的应急工作方案》(泰防办〔2020〕70号),从7个方面提出17项举措促进疫情防控和春茶生产“两手抓”。组织复工复产茶叶生产技术组,紧扣“生产要素解决、加工环节协作、销售渠道畅通”等“三件要事”,精准破解“采摘难、加工难、销售难”等“三大难题”,先后协调了1万多名“临时采茶工”上岗补缺口,联系28家茶厂代为加工茶叶,招引50多名外地茶商来泰收购,确保茶叶应采尽采、应收尽收,保障春茶安全、及时上市销售,使得泰顺茶产业逆势而上,2万多农户因茶增收。

绘好发展蓝图,高质量编制规划

泰顺县农业农村局委托中华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编制完成的《泰顺县茶产业发展规划暨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泰顺县茶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蓝图。5月底起草形成《规划》文本初稿,7月完成《规划》所有内容编制,9月提交县领导审议和召开征求意见会,10月完成修改,11月组织专家评审并通过县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

有序开展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

举办2020年“温州早茶”云上品牌展泰顺“三杯香”专场、第三届泰顺县十大制茶工匠评选、2020泰顺县采茶技能大赛、首个“5.21国际茶日”、泰顺三杯香天津推介会、泰顺三杯香上海推介会、泰顺三杯香杭州品鉴会等品牌推广活动;组织茶企参加2020年“温州早茶”云上品牌展、温州市农创客成立大会、第十四届中国(济南)国际茶产业博览会、2020中国(天津)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等茶事活动。

有序开展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

各项重点工作有序开展,加强品牌营销,扩大三杯香品牌广告宣传;加快泰顺县茶业协会发展,已落实茶业协会品牌管理资金20万元(泰财农[2020]469号),聘请工作人员2人管理协会日常工作;加强茶产业发展战略合作,与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和厚堂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刘仲华院士团队签订了相关战略合作协议;举办泰顺茶产业发展大会,9月29日成功举办了以“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谋发展”为主题的泰顺茶产业发展大会;推广新型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泰顺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项目之新型绿色防控茶果园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279.25万元(财政补助261万元,自筹18.25万元);配合泰顺县职教中心开展茶学专业秋季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已完成聘请专业教师2名、招收茶学专业学生45名;修订《三杯香茶标准》,完善三杯香绿茶标准,纳入红茶、黄茶、白茶标准。《三杯香绿茶标准规范》修订稿已上报温州市农业农村局和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待评审、颁布;举办院士团队专家泰顺行活动。28日至29日,陈宗懋院士及团队专家4人到泰顺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举办茶叶技术培训班;开展东溪乡“采茶舞曲”茶博园和茶叶山垟田园综合体(茶之味体验馆3座)建设;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来泰顺县参加10月19日举行的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泰顺分会,并在会上与泰顺县政府签订茶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刘仲华院士在峰会的“青年π·in泰顺”生态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作《中国茶业现状与泰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主旨演讲;完成生态茶园认定10个、茶叶清洁化连续化加工生产基地认定9个和培育1个、茶叶营销龙头企业认定6家和培育4家,并给予奖励资金151万元;借助泰商平台推广三杯香茶,13家茶叶龙头企业与13年泰顺在外商会签订合作协议,借此推广泰顺茶。

打造农业农村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浙南生态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申报,浙江省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已下达项目资金1500万元(浙财农[2020]38号);截止目前,已完成3家茶企茶叶加工中心或加工厂建设土地审批,引进智能化连续化茶叶加工流水线1条;茶叶加工厂厂房正在建设中。

创新赢得市场,品牌打造新动能

一直以来,泰顺县在三杯香品牌打造上探索出了一条专业路径。专业策划+专业设计+专业传播,泰顺三杯香以推倒重来的创新,融入了重新市场定位的产品设计,以产品品牌来做实区域公共品牌。

如今,三杯香已不仅仅是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更是玩家也争着探究的韵味无穷的好茶。未来,泰顺将继续落实《泰顺县茶产业发展规划暨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泰顺采茶舞曲

加强品牌管理,提升品牌影响力。深入实施“三杯香”品牌战略,鼓励泰顺茶企大步“走出去”,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深层次、多领域地开发品牌市场价值;继续加强泰顺县茶业协会力量,推进“三杯香”证明商标规范许可使用管理;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形式,全面、精准、高效传播泰顺“三杯香”品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形式,全面、精准、高效传播泰顺“三杯香”品牌;挖掘和弘扬泰顺茶文化、采茶舞曲音乐的文化价值。

加强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化水平。加强生态茶园建设,加强茶叶加工技术攻关,制订茶叶生产标准规范,依托院士专家团队的技术优势,加大对名优红茶、黄茶等产品的加工工艺技术攻关,开发茶食品、茶提取物等茶深加工产品。并修订三杯香标准规范,制订三杯香绿色食品、泰顺红茶、泰顺黄茶等团体标准规范;举办茶叶生产、加工、营销技术培训班,带动当地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

注:内容来源茗边,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343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