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初夏喝什么茶

找到约4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被“冻坏”的夏天,应该喝什么茶?

如果说初夏是杨万里笔下“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的闲适慵倦,那么七月盛夏就是“眼昏昏,一半儿微开一半儿打盹”的日日乏!

不过炎炎夏日何止令人昏寐口干,蝉鸣聒噪还搅得人心烦意乱,更觉燥热。此时想要解决这种窘境,相信很多人会选择一杯冷饮下肚,简直赛过神仙。曾经年少不懂事的小堂也是冷饮党一员,然而很不幸,如今已经变成忠实的热饮党了,为什么呢?因为肠胃被“冻”坏了!

中医养生认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其从根而培养也。”

因为春夏之际,阳气活动旺盛,万物生机盎然,气候温热,机体腠理开泄,汗出多,阳气消耗亦多,加之乘凉饮冷,更易损伤阳气,所以日常饮食都应护养阳气。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药方”,正是这个道理。

当然,“夏季宜食西瓜、绿豆汤等消暑之物”的老传统并没有和夏季养阳相悖,但食物最好不要冰镇,更不能过度食用。至于消暑,我们可以选择更健康的方法,比如喝茶。

陆羽《茶经》有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茶叶作为自然馈赠的天然饮料,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加入任何添加剂。茶叶色、香、味的形成是由原料品质和制作工艺决定的,相比人工生产制作、含有添加剂的冷饮来说,喝茶更为健康。那夏天应该喝什么茶呢?

关于喝茶养生,有个四季喝茶口诀:“春花夏绿秋青冬红。”顾名思义,这句口诀是“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作为养生指导。实际上这个养生指南并不适用于每个人,比如肠胃被“冻坏”的小堂。

中医认为茶分寒性、中性、温性和热性。像小堂这样因为夏季炎热贪凉、又冷饮不断的人,脾胃本身已经很虚弱了,这时候如果还喝寒性茶消暑,可能不是“暑中送凉”,而是“雪上加霜”。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会经过充分发酵,将茶叶中对肠胃有刺激作用的多酚类物质转化为水溶性氧化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对胃的刺激便减小了;而且根据研究表明,茶红素和茶黄素可以阻止DMH引起的大鼠结肠粘膜DNA氧化损伤;水溶性多糖可以降低乙醇引起的胃损伤。

所以,如果你和小堂一样贪食冷饮,脾胃虚弱,那么夏季应该喝暖胃的红茶。

谷雨,如何喝茶养生,喝什么茶好?

“谷雨”,即取谷得雨而生也之意,所谓“雨生百谷”。此时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时至暮春,初夏将临。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春日的最后一个节气。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有利于谷类等农作物的生长。



谷雨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


这时,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



物候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第一候萍始生,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杜鹃夜啼,牡丹吐蕊。



第二候鸣鸠拂其羽,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柳絮飞落,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谷雨时节 且尽一杯茶

 

中国茶叶学会倡议将每年农历“谷雨”这一天作为“全民饮茶日”,并举行各种和茶有关的活动。


茶农们说,真正的谷雨茶就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做的干茶才算是真正的谷雨茶,而且要上午采的。


民间还传说真正的谷雨茶能让死人复活,肯定很多人听说过,但这只是传说。可想这真正的谷雨茶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高。



茶农们那天采摘来做好的茶都是留起来自己喝或用作来招待客人,他们在泡茶给你喝的时候,会颇为炫耀地对客人说,这是谷雨那天做的茶哦。言下之意,只有贵客来了才会拿出来给你喝。

 

另外,雨前茶,即是指清明后到谷雨节气前采制的茶,也叫二春茶,除了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


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形容似“雀舌”。



这个时期的茶,性性比高、滋味更浓郁,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是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得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明前茶”,早且嫩,好看;“雨前茶”,好喝,有味。消费追求的东西不一样罢了。雨前茶推迟了一个物候期(15天),多为一芽二叶的柔嫩芽叶,外形稍大,多清香、栗香,滋味浓醇回甘。雨前茶香高味醇,价廉茶美,适合大众消费。

 

有钱有闲有机缘,那就追求下精品明前茶;大众消费既体验到了一春的新绿,滋味浓郁,又能性价比好,接受得了,建议多选雨前茶。



宋代文征明《闲兴》诗云:“莫道客来无供设,一杯阳羡雨前茶。” 宋代苏轼《留题显圣寺》诗:“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 古人的文化价值选择,对今人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启迪。

 

另外,谷雨后降雨增多,湿度加大。脾胃旺盛而强健,消化功能亦处于旺盛的状态,是补身的大好时机。讲究“松烟香,桂圆汤”感的正山小种和老熟普茶对人体有补益功用。

 

万物复苏,阳气旺盛,内热而起,春燥天干,不妨品饮些白茶,特别是老白茶清火消炎养生补水。

 


民间习俗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

 

南方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北方谷雨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谷雨前,好种棉”,又云:“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自古以来,棉农把谷雨节作为棉花播种指标,编成谚语,世代相传。

赏牡丹。谷雨前后是牡丹花盛开的时节,因此牡丹花也常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恰逢谷雨,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四川彭州等地都有大型的观赏牡丹花盛会,夜月高悬,茶会宴饮,花意盈期,醉里挑灯看花,想想就是美好的。


图文部分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冬天只能喝老白茶?对不起,您可能有小小的误会!

【01】

有个现象特别有趣。一到秋冬季节,老茶一下子就火了。铺天盖地,都是老茶的踪影。

尤其是搭配上煮茶,频频在朋友圈刷存在感。煮茶原料,选择还很丰富。老茶头、陈年熟普、老白茶、老岩茶,甚至还能煮一壶红茶做调饮,DIY水果红茶,了解一下。

尤其是一些老茶友,早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条件反射。

天气冷了,是时候拿出我的煮茶壶,擦拭干净,再取出珍藏多年的老白茶。

水,咕噜噜煮着,细密的水汽带出阵阵的茶香。

岁月静好,都写在一壶老茶里!

许是老茶相关话题太热门,以致于许多茶友在冬天只知老白茶而不知新白茶。

此处,需要我们仔细思考一个问题——冬天,真的只适合喝老白茶吗?

非也!

关于冬天喝什么茶,您可能有小小的误会!

【02】

为什么大家在冬天偏爱煮茶?

让村姑 陈先踊跃发言。

本村姑在冬天煮茶的原因,随意罗列:

1、要写稿,煮茶可以省去冲泡时间!

2、随时可以喝热茶

3、这么件风雅事儿,冬天不做,太可惜!

4、煮出来的茶,有着不一样的风韵

冬天的特色,就是这个节气特别流氓,动(冻)手动(冻)脚。要是没有电暖炉烘着,感觉自己的手指要别的僵硬,什么食指翻飞,这是不存在的,感觉打字速度远远赶不上脑回路。

喝一杯热茶,能给身体快速补给能量,让思维更加活跃!

还有煮茶,能保证有热茶可喝。

冬天,气温低,茶水温度往往容易下降,如果是用盖碗冲泡,泡一壶茶,没码几个字茶就变凉了,再重新加热,比较费事儿。

温一杯茶,让冬天不再清冷。

更何况,煮茶这么有意境,有什么理由拒绝?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三五好友,围炉煮茶,再平常不过。在寒冬腊月,茶比酒美。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虽然煮茶法和我们微有不同,但还是很有意境呀!)

煮茶的每一帧,都是一副安逸的美景。

煮出来的是精华,煮茶后可激发茶叶最深层次的物质。

煮茶能够让人变得慢下来,一晌贪欢。

不过,对煮茶的宠爱,也要讲究适度,别忘记了我们新白茶!

【03】

冬天除了喝老茶,别忘了新茶!

冬天,大家对老茶的偏爱,我们有目共睹。但我们此时,也不能忽视默默转化的新白茶!

新白茶,白茶中的活跃分子,是老白茶的前世。

新白茶,根据采摘季节,有春白茶与秋白茶的差别。

及至小阳春,是喝新茶的第二个好阶段。

【春白茶,花香极致绽放】

春白茶,浓缩了春天的气息。

鲜嫩、清爽、花香丰富,被春白茶演绎地淋漓尽致,这是节气的特色。

在春白茶的品种下,还有品种细分。

总共有三类。

1.白毫银针

2.白牡丹

3.春寿眉

三类茶,在鲜、香、淳、爽的基础上,还具有个性。

白毫银针,以毫香为主。经过半年的陈化,花香摆脱毫香的禁锢,成为主力军。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它成为老茶前,白毫银针的花香都是一大亮点。

白毫银针的花香,是清冽的,悠长的,让人怦然心动。如山间绽放的铃兰花,透过香气,仿佛看到了铃兰的模样,花朵像一个个小风铃,晶莹剔透。

好茶就是这般,能让你联想多许多美好事物。

白牡丹,采摘时带了一~二小片叶子。小小的似柳的叶,携带了更多的芳香族物质。陈化半年,花香更加馥郁。白牡丹的花香,比白毫银针更加浓郁,似初夏时节开的栀子花,由远及近,香气交织成细腻的网,让人无处可逃。

清甜、馥郁、鲜爽、莹润的茶汤,在冬季里就像是一泓山泉水,能迅速驱赶干燥,还我们一片水润感。

春寿眉,是近阶段的专宠。

今年的春寿眉,长在了白牡丹的季节里,毫无意外地,它也继承白牡丹的浓郁花香。

春寿眉的香气,比白牡丹还要多浓上几分,如兰似桂。在一款春寿眉中,村姑 陈还喝到了桂花香!

从这款春寿眉里,你可以感受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多么诱人。难怪柳永词打动了金国皇帝。

完颜亮一听,天道不公啊!这宋朝皇帝住的地方,又有三秋桂子,又有十里荷花,又有什么烟柳如画、十万人家的,凭什么我这里就只有风儿和沙呢!不行,我们也要去南方!

虽说春寿眉还没到引发战争的阶段,不过也能引得茶友为其一掷千金!

 

【秋白茶,汤水莹润渐入佳境】

秋白茶,基本上是寿眉的天下,寿眉的产量也是一年中的峰值。

毫不夸张地说一句,寿眉如此高产,全凭借秋寿眉的产量!

三秋时节,是寿眉的专场,在寿眉品类中,还有节气的划分。

在秋茶中,有三个节气茶,可谓翘楚。依次为立秋寿眉、白露寿眉、寒露寿眉。

三种秋寿眉,都有共同特点——花香轻盈,汤水莹润。尤其是汤水方面,完美到无懈可击。适合大部分新茶友的口感,更重要的是对于手残党而言,完全不用担心把茶泡得又苦又涩。

完美解决了新手冲泡难题。虽说秋寿眉刚上市不久,清雅的花香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急于表现自己,不信你喝那白露寿眉,是不是觉得比上个月喝,更香甜几分?

新白茶的香,新白茶的鲜,新白茶的甜,都是竞争优势!

冬天喝秋白茶,不仅能满足口腹之欲,还可以带来一些养生功效。

【04】

冬天选择新白茶,还有这些好处。

1.润燥

2.提升

3.降三高

4.败火

5.清热解毒

熟悉白茶的朋友都知道,白茶的加工过程简单,不揉不捻不炒,将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最完整地保留着。

 

这些充足的营养物质,是新白茶鲜爽、馥郁、甜润的重要来源。

此外,这些物质还有较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其中,新茶有极好的润燥、败火效果。

冬季,尤其是在北方有供暖的地方是十分干燥的,普通的加湿器只能缓解空气的干燥,而人体的干燥则需要通过水分来补充。要是简单地喝凉白开,少了点韵味。

这时候能有一杯茶水,极好。喝一杯新白茶,感受它有质感的茶汤,多变的花香,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且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作为强大的三剑客,还能有效清除体内的燥热,和冬季打火锅最般配。【05】

冬天,如何正确喝茶?

喝茶,也要讲究搭配。要是一整天只喝这么一种茶,好像会变得特别枯燥,无趣,乏味。只有老白茶的冬天,是不完整的。

这时候,最好的就是新老搭配,让您的喝茶变得更有趣。

您不妨参考村姑 陈的饮茶指南。

 

【上午,适合喝新茶】

上午正式开工前,总喜欢泡一杯新白茶。

或是立秋寿眉,或是春寿眉,又或者是白牡丹,要是奢侈点,就喝泡荒野银针。

在新茶的鲜爽香气下,思绪能被快递过滤一遍,兴许是受到氨基酸、咖啡碱的刺激,大脑转速变化,神思清明。

且新白茶还有让人迷恋的花香,独一无二,也能给萧瑟的冬季带来一丝的春意。

【下午,煮壶老茶打发时间】

到了午饭过后,洗盏更杯,要泡一杯老茶。

这个老茶,最好的选择是寿眉饼。一来它耐泡,二来它适合煮。

先用白瓷盖碗冲泡5克白茶,感受杯盖上的香气流转变化,仔细品味香与水的更迭。待茶变淡后,改用煮茶法。

经过沸水的烹煮,茶汤重回巅峰状态,释放丰富滋味。

此时,是体会枣香的最好时刻!茶煮着,您就可以稍稍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儿。读一本书,抄一段经书,或者啥也不干,就看茶叶起起伏伏、沉沉落落。

【06】

冬天,并非只是老白茶的专利。

若是冬天喝老白茶,未免太过枯燥!

冬季喝白茶,讲究新老结合。新白茶与老白茶,是互补状态。

新茶鲜爽,花香充足。

老茶甘醇,药香浓郁。

它能让这个冬天,变得不再枯燥。关于新老白茶要怎么喝,不妨参照村姑陈的做法。上午喝新茶,下午喝老茶。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关注小陈茶事旗下白茶公众号“小陈白茶”

……

2018年,我们未完待续

找到约40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