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能当烟抽吗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能抽能泡的茶烟靠谱吗?

说起茶叶,大家都知道是用来泡水喝的,但是像吸烟那样“吸茶”,想必知道的人并不多。


其实早几年,“吸茶”在国外还是很流行的。


YouTube 上“抽茶叶”的点击量显示,这一活动曾经风靡了大半个北美社交圈。有些焦虑的歪果仁试图通过抽茶叶来缓解自己紧张的神经 ↓



老外们的“吸茶首选通常是茶包 



这种已经碎好的茶叶可以直接卷,方便快捷,燃烧充分。



在布鲁克林甚至还有着这样一家茶叶烟馆,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茶叶爱好者来这里“吸茶”。    



他们卷茶叶的动作和我国汉子们以前用纸卷烟草抽如出一辙。



接着点燃,呼~



当然,将茶叶用来抽并不国外独有,将茶奉为“国饮”的中国也早出现了~


有脑子活络的中国商家,还将茶叶正式制成了香烟出售,名为“茶烟”。它的外观与传统香烟相似,也可以像传统香烟一样点燃吸食。



比如云南一家专营普洱茶的公司,就把普洱茶做成烟的样子出售,号称可以直接燃吸、或直接冲泡、或者经过燃吸后再冲泡。。。



这种茶烟的宣传主打口号多是香烟的替代品,可以帮助戒烟。


因为茶烟的燃吸方式、烟劲以及味道与传统的香烟类似,但是原料却是天然的茶叶,不含尼古丁,所以比较受戒烟人士的欢迎。


那么,这种能抽能泡的茶烟健康吗?真的能帮助人戒烟吗?


 ○ “茶烟”真的有利于戒烟吗?



关于“茶烟能帮助人们戒烟”之类的功效,全球控烟研究中国分中心主任杨功焕认为,“所有的烟制品都不会减少烟草带来的危害,而且目前市面上的茶烟并不能帮助烟民戒烟。”


不少人认为,把非烟产品制成香烟形式,这种设计还会诱导青少年抽烟。而这类令人担忧的新闻已经出现了



 ○ “茶烟”健康吗?


茶叶的传统饮用方式是用开水冲泡后再饮用,茶水中内含许多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但当人们“抽茶烟”的时候,并不能收获健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认为,“截止目前,还没有科研结果可以证明茶多酚、茶氨酸、矿物质等茶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抽的方式被人体吸收。”



事实上,茶烟燃烧后产生的烟雾,由吸烟者吸入肺中,类似PM2.5这样的微尘颗粒物就会堵塞肺泡,对肺只有害处


说白了,雾霾都知道躲着走,为什么要主动地去吸空气污染呢?大家还是乖乖喝茶吧!

福琼之罪 : “茶叶大盗”潜入中国都干了些什么?

提及世界茶叶史,总难绕过罗伯特·福琼的名字(本片译为罗伯福钧)。萨拉.罗斯在《茶叶大盗》一书中把罗伯特.福琼描写成了维多利亚时期的“茶叶侠盗”、“早餐茶救星”和“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世界茶历史的人”。

其实,第一个提倡从中国引种茶叶进行种植的人,是英国探险家和自然科学家约瑟夫·班克斯。1788年,在他的主张下茶种被从中国引进到英国,这时的茶的引种仅在实验期,并未发展成实际意义的规模种植。

1835年印度茶叶委员会秘书长戈登亲自潜入中国南方茶区,私购了大量中国茶籽,分三批运往加尔各答,成功育出的茶苗达四万余株。这批茶苗的一半被移植到阿萨姆地区,一半移植到喜马拉雅的古门跟台拉屯一带。阿萨姆地区较少成活,于是,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被锁定为适合中国茶生长的沃土。

有了前人这样坚实的基础,传说中的茶叶大盗终于出场了。

一起来看看这部由Discovery探索频道拍摄的纪录片《Tea War: The Adventures of Robert Fortune 茶叶间谍战:罗伯福钧的冒险》



17世纪,随着饮茶风俗在欧洲普及,中国茶叶大量出口,至19世纪初,中国独霸世界茶叶市场达200年之久。



闭关锁国后的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1830-1833年,华茶输出价值占中国出口货物总值93.9%,其中1832年,中国出口茶叶达400320担。


中国对英国贸易每年顺差二、三百万两以上,英国突然发现,没钱向中国买茶叶了。为弥补贸易逆差,东印度公司曾试图向中国销售多种商品,但大多滞销,收效甚微。之后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致使中国白银大量流出,1830-1839年每年平均流出约五六百万两。



1839年3月,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广州筹划禁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英国人把中国人的禁烟行动看成侵犯私人财产,觉得不可容忍,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29日,中国清政府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通商口岸……



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还有皇家颁布特许,伊丽莎白女王让公司独占对亚洲贸易与中国的茶叶贸易。公司由股东所持有,但后来征服了印度并主导亚洲贸易。到了19世纪初期的印度,东印度公司非常庞大,拥有15万人的私有军队。


茶叶贸易的巅峰,是1820年代,东印度公司把18000吨的茶叶从中国进口到英国。



茶叶当时逐渐在财务上与社会政治上,对英国政府变得重要。要是隔季没人从中国进茶叶,英国担心可能会发生动乱。


茶是英国当时很流行的饮料,却无法在英国种植。要怎么做才能让英国掌握住茶叶?



1848年,伦敦


东印度公司决定将中国茶叶移植到当时英国的殖民地印度,找上了罗伯福钧,由此开启了“茶叶大盗”在中国的旅程。



十九世纪的英国社会僵硬死板,必须要有坚强意志力,在福钧这一趟旅程纪录中,任务是一窥遥远的大清帝国。将获得庞大利益的不只是印度,还有英国与其广大的殖民地。



罗伯福钧是植物学家兼植物猎人,他的父亲是一位农人,他出身的阶级,通常不会接受教育。但他是来自苏格兰,苏格兰有义务教育,每个人都得受教育。他天生对植物有兴趣,后来成为博物学家,当时这份工作很显赫。


英国东印度公司之所以找上罗伯福钧,因为他是当时全球的植物顶尖专家,之前又去过中国猎运植物。



福钧接到东印度公司开的清单,他的任务是找到最好的绿茶产区以及红茶产区,收集种子跟活株后再带回到印度,目的是让印度成为公司的产茶区。市场因素让茶叶价格不斐,当时人常说“采茶便宜卖茶暴利”。


要了解能否自此泱泱大国购买植物与种子,然后运回来,就得自己去。福钧决定要亲自前往徽州府。



鸦片战争中国最后战败,或许中国人正是因为受外患与英国欺侮感到屈辱,因而对外国人反感。当时规定西方人不得擅自离开缔约港,否则就有生命危险。



在中国旅行极为危险,福钧必须雇人随行。中国幅员辽阔而且非常多元,当时并没有统一的普通话,   没有人人都会说的母语,而是有很多几乎无法互通的地区方言。若想去绿茶产区,他要找的人得会说当地方言。



皇帝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自认是中国人,一个办法是统一服装,男人都得额头头发并留长辫。这不是源自中国而是满州,因为是服从象征所以得照做,如果不照做就是死刑。



福钧的办法就是发型照办,仆人帮福钧买来中式服装,外表上显示出他是皇帝子民。他虽然不像中国人,但他只需说自己是长城外远方来的。长城外当时等同于想象中世上最偏远的地方,如果他来自长城外,就算是远方来的中国人。



上海当时是个小渔村,在中国历史上完全不重要,中国算是给了英国一个地方,一块地,然后让他们在那里做生意。不得不说,是西方商人,让上海变成今日的繁荣景象。


钱塘江有时又叫做绿江,福钧人在江上,江水源头就在遥远西边山里,绿茶红茶全都从这条江水运往上海。最重要的是要拿到植株与种子,要去中国上好的产茶区买。



在10月22日晚间,福钧进到杭州边郊,中国富庶地区中数一数二繁荣的城市,中国当局很忌讳外国人靠近或进入这座城,这条钱塘江,流自徽州的绿茶山区,支流之一在武夷山的北边,就在城市对面约八九公里。福钧立刻搭上轿子准备前进,离开上海前曾讨论过地图与路线,福钧问过能否直接去杭州河口,避免穿过市区,两位仆人都说这很简单。朝这方向走了二公里多,心想着应该快到乡间,才惊觉自己离大城越来越近,第一次开始怀疑仆人在骗福钧,结果还是得穿过杭州城。果然不久就看见市区城墙,现在要改道已经太迟了。



杭州曾是宋朝的首都,宋朝在中国史上名列前茅,更有中国味,更有文化,士学文人更多,换句话说,外国人在杭州很好认,外国人根本不该去那里。“处事冷静不受情绪影响”,要去中国旅行的人都该谨记,这也是福钧处事的大原则,但在这种情况下,福钧也很难完全遵守原则。



他非常紧张,心里明白自己处境危险。外国人不该跑去杭州,所以得想个借口,让买办这类的中国人向当地人解释。“没事,福钧们从上海来,捎封上海官府的信”之类的,能说谎是因为别人也不会知道。福钧非常幸运,当时中国不时有暴力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他能在那种年代行走中国,他很可能送命,却毫发无伤。



中国当时有一个系统的水路网络,就像高速公路,连接大部分内陆地区与沿岸地区。搭船移动非常方便。有些河道是天然形成,有些则是苦力几百年前在朝廷大工程里挖出来的。


船造得非常稳固,底部平,前后细尖,水流与风况都很好,福钧们沿着河流快速而上。在美丽的秋天时节,整体风景非常迷人,时常看到佛寺与宝塔耸立于林间,山水形成令人惊艳的景色,让福钧忆起苏格兰与英格兰的边界。


福钧的中国行也有快乐的时候,他不时会看见让人惊艳的超美风景,就像普通旅人,但整体而言他大多数时间是身心俱疲。


与福钧同船的多半是商人与仆人,他们安静且无害人之心,他们常常悠闲躺着小睡,不然就是吃饭或吸烟,其中一人很爱抽鸦片烟,鸦片催化让他完全沉迷了。



鸦片在中国可是一个大麻烦,全国都上瘾了,就像是英国爱喝茶一样。英国人开始鼓励印度种植罂粟,背后目的是促进对中国贸易。英国一直向中国买茶叶,一直是以白银支付,到了1820年代没白银付钱了,便想找东西让中国人用白银来买,这样才能赚回白银再买茶叶。中国满是抽鸦片的人,罂粟破坏力非常强,比较准确的估计,1830年代晚期,中国当时约有一千二百万人抽鸦片。



时不时会遇上急流,必须花数小时渡过,更别提还有15人拉着桅杆上的绳子,沿着岩边拖着,这种事最能显现出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坚持。若看到这样的河,一般人会觉得大概过不去,但困境还是靠着努力与坚持克服了。缓慢旅途正合福钧意,让福钧能顺道轻松探索当地丰富的植物。



对福钧来说,待在野外独自观察植物,研究植物,探索自然,福钧觉得都是他热情所在。他的人生志向就是与植物相处,这都能让他感到特别愉悦。他发现的很多新植物,在今日花园中很常见,每株金桔都是福钧发现的,又称福钧柑。植物猎人是大家眼中的探险家,而且富有知识,冒着生命危险为同胞寻找惊奇新植物,他们有辨识不同物种的能力,超过二百种以上的英国普通园艺植物,都是罗伯福钧引进来的,例如茉莉、忍冬、杜鹃花属踯躅。



福钧入夜前抵达目的地,头一次看见闻名远外的松萝山(但这明明是黄山)。



福钧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外头,忙着收集种子,勘查园区种植情况,以及收集茶树种子跟幼苗,那是顶级绿茶的幼苗。福钧观察到当地人绝不从弱小茶树上摘太多茶叶,有时干脆略过,好让茶树生长不受影响,当地人努力让茶树保持在健康状态,然后才开始采收。



茶树最精华的是本叶,牙跟顶部二叶,想摘采茶叶需要一定程度的功夫,这些采花姑娘一天要采三万片茶叶,大概是二公斤左右的茶青。



福钧要为东印度公司带回的重要东西,不只是茶树种子,还要有制茶的方法。



制茶方法很难知道,就算看见茶树,也不知道怎么把茶叶制成茶。茶叶不像苹果一样摘下来就能吃了,而是要经过很多处理。

茶青从花园里采收进来后,要在扁平箩筐上平铺开来,除去任何多余的湿气,茶青要经过短暂萎凋,同时炒茶锅用柴火适当加热,取适量茶叶放入锅内,再用双手快速滚动并搅动,茶青马上受温度影响,发出噼里啪啦声,变得潮湿而且变软,同一时间茶青会不少水气,翻炒茶青四到五分钟后,快速取出放到揉捻台上,目的是为了去掉部分叶汗与湿气,让茶叶揉成卷曲状,茶叶团要时常解块并换人揉茶,再次放入炒茶锅,用木炭生起慢火,工人用手快速翻动茶叶,有时茶叶会放回揉捻台再揉一次,大约一小时后茶叶就干了,颜色也定调了,真实是暗绿色但之后会亮起来。

松萝山是他第一年旅途的结果,福钧认为自己大有所获,他有活株、种子,所有他想要的东西,他觉得非常成功,准备把所有东西交给公司,他就只剩这一步, 准备把东西运往印度,这样他的绿茶任务就结束了。



1849年1月,上海



福钧回到上海后,一直忙着把茶树小心种值进华德箱,以便运回印度,茶树种子离开土地的话,只能存活短暂时间,但在1849年,福钧成功找到可行的办法,能保存所有存活期短的种子,以及茶树种子,其实就是把种子收集来后,马上种植进华德箱。



奈森华德发明了非常迷你的温室箱,能把植物从海外带回国,这是前所未有的,有点像水族箱但有加盖。华德箱是1830年代初研发,设计上是把植物种植进去后,再浇点水,水气从佳士科技内散发出后,不断碰到玻璃盖再回到植物上,算是自动浇水系统。有华德箱就能把植物放在船上,天气好的话可以晒太阳,这样植物就能照到太阳,撑过旅途,也能保持密封,并在运送途中远离危险。



他把种子跟活株运上开往印度的船,航行了约一个月,到了加尔各答时,有人把箱子打开了。箱子得密封才能运作,还有人浇了水,这就成了问题。把植物运上喜马拉雅山时,玻璃裂了,他运了几百个箱子,大概只有几箱存活下来,但植物即脆弱又很……彻彻底底失败了。他头一年完全空手而回。


这段经过篇幅很短,在他书中只有一个段落,福钧想应该是因为他失落感太大,但对此福钧也只是写下“没成功,还得更努力一点”。他没有多说什么,不想透露结果让人失望。


福钧并不满意这趟旅程的结果,福钧想要把中国顶级红茶区的茶树运回印度西北边境省的公有茶园。



在当时,科学界认为绿茶与红茶,是完全不同的品种。令人疑惑的是两种茶的种植地不同,福钧得找出其中秘密。



福钧准备重启另一趟或许更重要的旅途,前往武夷山的顶级红茶产区,虽然有人已经把不少茶树与种子,从这个红茶产区带给福钧了,但福钧觉得最好还是亲自去一趟产区。


他准备直捣风靡英国的商品产区,也就是红茶产区。产区美景让他惊讶不已,闻名中外的武夷山由数座丘陵组成,全部都不到三百米高,外表相当一致,仿佛山丘是由自然力量推到一定高度,再由别股力量把山丘顶稍微往下拉,散落成一千座丘陵。武夷山在中国人心中非常壮观,也是帝国中数一数二神圣的,武夷山真的让他叹为观止。



他第一次看见,美丽景色与河流交织,以及山崖上的茶树,他非常惊讶有如此美丽的景色。



有间茶店在卖茶点给来去山上的人,福钧途中也找了茶店休息,喝杯来自原产区的纯净武夷茶。有一个茶种,名字称之为大红袍,到现在也还是非常名贵的茶,是中国数一数二的茶。茶汤迅速解了渴,让福钧重振精神,让福钧想起一位中国名家说过,“茶之益处不胜枚举,植茶则获益良多,饮茶则身心灵可得以活络”。


他去的地方,有苦力来回搬运货物,不停来往中国各条路线,当时福钧对中国的观感是,苦力不算是普通人,就只是出卖劳力,就像头牛任人宰割,没人在意搬货上山需要几头牛或是只几驴,这些人不过就是人类中的驴,他们是搬运货物的卡车。苦力其实就是“辛苦劳力”,现在西方用语也这样用,苦力即没有田产,也没有家产,就靠出卖劳力。



苦力队伍常常在山谷中来回穿梭,扛着要卖给英美商人的茶叶,这是中国当时的一景,日常生活中时常可见,远看的话,他们像是移动中的蚂蚁大军。不管苦力人再多,或是路况多好,从未看过两人并肩而行,与其他国家的人不同。



越过这些山可不是儿戏,在计算路程时,福钧没有料到,路上得翻过这么多丘陵与山路,不只拖累了进度,路途也比地图上的还远,又热又渴的福钧很难受,大热天里得爬上山丘,福钧需要找吃的并且歇息,最后打算在山顶附近的一间庙宇借宿。佛寺僧人似乎老是选了最漂亮的地方,来盖庙宇住房。



寺院也欢迎他,在这里他不会受到威胁,这段时间大概是他在中国最安全的时候。说实话,善心佛僧,似乎比较重视茶叶栽种与制作,而非其信仰上的规矩。


茶叶也有这样的传承,同一块山地产出最好的茶树,能产上好茶叶,正是僧人保留了知识。茶叶算是打坐不可或缺的,茶让人安定,让人专心,因此茶深深融入了僧人的修炼与日常生活,僧人也会卖茶来支援寺庙开支。茶叶的由来有很多传说,很多出自佛教。佛陀当时想要专心持续修炼,却打了瞌睡,他对自己一气之下,气得把眼皮扯下来,他丢眼皮的地方长出了茶树,茶叶从此便象征着如何让人保持警觉与清醒,以及专心向佛。



茶这个中文字,其实是到了唐朝才出现。九世纪时,茶在那之前并没有专门的中文字,之前用了许多字代指茶。茶后来很受欢迎,因此众人决定必须为茶造字。


茶字写法是:上头有个草字头,中间的人表示着人,底下再加个木。草、人、木,这三者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1851年2月,上海


一切成果都大幅超乎福钧的期待,因此福钧没有其他要务,只剩将植物打包后启程前往印度,但既然去过了武夷山上,附近区域也去过不少。



茶树样本在福钧手上,福钧认为徽州茶树与武夷茶树是同种,红茶树也很可能是出自同源,仔细检查过后,福钧分辨出的差异很细微,不足以判定为不同品种,更别提种类。


很多茶树之间的差异甚至看不出来,之所以让红茶异于绿茶,是因为加热或发酵程度不同,以及暴露在空气中的氧化过程。


福钧在3月15日抵达加尔各答,抵达后不久福钧收到了西北边省副总督给福钧的印度总督命令,要去视察所有茶园,并且报告茶园状况与未来展望。



在印度种茶叶的想法不是福钧提出的,早在之前就开始筹备了,这也是会找上福钧的一个原因,把进度再往前推进。



这趟旅行下来,有将近二万株植物,从中国中部最好的红茶绿茶产区,引进到了喜马拉雅山脉;还有六位首席制茶师,二位领头,从徽州产区运来的大量器具,也跟着安全来到山上的公有花园。



罗伯福钧应该是中国之外的现代茶叶种植之父,大家喝的每一杯茶,多多少少都受惠于罗伯福钧,正是他开启了全球茶经济。



福钧当时想过自己是间谍吗?经过变装,擅闯法律禁地,福钧肯定只想着这份工作有多危险,还有如何完成任务,比较少想到,自己在干见不得人的事。不管他拿了什么,认为都是他偷的,是为了阻止中国垄断茶叶,让英国不再依赖中国。这样说来,这是偷窃,是工商业间谍活动。


偷窃茶树当然对中国与他国都有后果,特别是在中国造成影响,此举打破了中国对产茶的垄断,也加剧了19世纪开始衰退的中国国力,到最后促成了中国民族主义,以及清朝垮台。


这场窃案有赢也有输,其他国家得以开始生产茶叶,不论是南亚、印度或斯里兰卡,或非洲与世界其他地区都是,全球各地生产的茶,超过了数百种,现有超过50国产茶。



现在茶已成为英国与其广大殖民地的生活必需品,大量且低价生产茶叶,这件事非同小可。但对印度人民而言,生产茶叶好处最多,原先山区平民,几乎没有普通生活必需品,但茶叶获利可让他们购买少数必需品与较为奢侈的物品。


罗伯福钧的人生非常成功,他约50岁就退休,之前旅行了20年,名声非常好,应该也赚了不少钱。



1872年,伦敦



在福钧往内陆旅行,造访许多欧洲人几乎不知道的地区时,记下旅途经过并将结果呈现给大众。福钧不太在意奢华生活,努力呈现旅人生活的艰辛,崭新的景色。国家与植物,为福钧提供了至高无上的享受。直到现在,身处地球另一端,离开了不同景色与冒险,福钧仍时常回想而且回味无穷。

对这段历史,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说,东印度公司有点类似今天的孟山都,垄断着一个产业,但是,今天,全球有了专利的概念,商业秘密受到保护。但在一百多年前,同样是获取别人东西,罗伯·福钧却不视自己的行为是偷盗,相反,他认为,植物是属于所有人的。

此次事件的影响是巨大的。1866年,在英国人消费的茶叶中,只有4%来自印度。到1903年,这个比率却上升到了59%。中国人一直不明白自己的茶叶机密是怎样泄漏出去的。当时,在世界上销售给西方人的茶叶中,中国茶叶所占的比率下降到了10%。

中国再也没回到从前,至少没法回到西方市场了,现在中国的茶产业开始繁荣,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但这花了一百多年时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自茶叶集市,作者老打哈欠,仅供学习使用。「茶叶江湖」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当如发现本公众号信息含有侵犯其著作权的内容时,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其立即删除。

茶香缭绕梦里游

(《吃茶去》杂志)从小就伴随着九连山的茶山、茶水、茶香、茶韵长大的我,却在今天,才真切的品出故乡九连山绿茶的真味,读懂九连山茶绿的真正内涵。

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临退悠然自由的我,与几位好友相约,驾着自驾车随“九连山茶乡游”的车队,驰骋在“春风缭绕茶香飘”的行程,领略了九连山茶乡的茶风、茶香、茶韵的风采,让我又一次在茶香茶韵的缭绕里醉入梦乡……

是啊!谁让我早年就离开故乡——九连山茶乡,当兵服役在外工作、生活,一晃“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东西南北,四海为家, 匆匆忙忙。平常虽然难得喝上昂贵的名茶,但后来多年农业战线工作,也曾参加过各类茶业博览会、展销会,交流会,不免还鉴赏和品啜过各种名茶和精细冲沏茶茗的情景。那龙井,在瓷碗中洁白如玉,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碧液中透出阵阵幽香。这铁观音,茶条郑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似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味长久,俗称有"音韵茶",且茶韵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那君山银针,捧杯沏泡中,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可见一团白雾腾空而起,然后慢慢地出现如似一只白鹤,在清澈的云雾中频频点头,继而便朝蓝天翩翩飞去,再往杯里看,杯中茶叶齐刷刷地悬空竖起,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陡然坠落一般。这芙蓉茶,恰似松针儿,待沸水冲泡时,只见热气绕碗边转圈,然后自杯中升起,约莫几纹来高时,又在空中转圈,变成一朵白色的芙蓉花,少顷白芙蓉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变成一缕热气飘荡开来,把所在的空间角落都让幽雅清香韵致充满。还有极香的凤凰单丛茶,独具个性鲜明,丰富多变,风韵十足,回味无穷的香韵,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浓厚滋味,集花香、蜜香、果香、茶香于一体的高香型乌龙茶,条索紧结、自然花香、透彻明亮、滋味醇爽、回甘强久,耐冲耐泡。不过,我还是对家乡亲朋好友不时寄来点家乡的绿茶情有独钟,但对家乡九连山绿茶的印象,似乎是清晰,又模糊;似懂、非懂,又好像全都不懂。如今到了“功成名就”,“卸甲归田”的我,就要在九连山的茶山、茶水、茶香、茶韵的身旁,度过颐养晚年的欢快时光时,我却全身心地静了下来,希冀能再任九连山绿茶的茶山、茶水、茶香、茶韵,冲刷我的心灵,荡涤我的心魂,以唤起过去记忆里那似乎清晰,又有些模糊,似懂、又非懂,还好像全都不懂的尴尬印象予以变更,从而更真切地品出九连山绿茶的真实味道,读懂九连山绿茶的深遂内涵。

是的,面对九连山区漫山遍野的茶山、茶树,茶香、茶韵,作为长期工作、生活在外的离乡游子,已很少真真切切地,认真仔细地看看茶树、亲近茶树、阅读茶树。说心里话,身在他乡的游子,其实在梦里也常常梦想着亲近、阅读、品尝家乡的绿茶,但必竟是身在异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也正因为来去匆匆,很少真切地回家乡亲近、阅读大自然风物的风采雅韵,所以九连山绿茶在我心中印象的空间里,已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留白”,也许是工作的繁忙、生活的烦琐原故,已难以把自己孩提时对九连山绿茶的所有零碎记忆的完全存放;也许是“笨拙”的异乡游子,难以全面、准确的表达对九连山绿茶的解读、想象和感知的遗憾缺失;或许是聪慧的九连山绿茶有意给在外工作生活的自家儿女,在若干年后回来补白时,让其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思维空间和想象力,来补全九连山绿茶那水墨画般的真实纯朴的容貌、情景、意境;或许是九连山绿茶与世无争的一种悠然,是闲适隐逸的一种存在,是从容生活,淡泊人生的一种智慧吧!不管是那种也许还是或许,远离故乡九连山绿茶身旁多年的我,今天终能全身心地而来与绿茶亲近交心,相亲相爱,倾诉忠肠。此时此刻,也让“笨拙”的儿郎看出了一点端倪,那就是此刻的九连山绿茶与我的心境都是一样的,心潮澎湃,思绪荡漾。不信,你瞧,九连山上那满山墨绿的灌木林和茶园,到处都是那一抹醉心的嫩绿,袅娜起一层淡淡的翠雾,犹如一幅写实的水墨画卷,令人读来悏意欣然,美的享受。当我们站在半山腰茶园的茶丛里,仿佛就如置身于一片茫茫的绿海之中。你看啊,那一片片梯田式的矮山茶园虽然不是排列的方整有序,且大小不一,但顺着山势伸展,也让人觉得错落有致,加上那绿油油的茶树枝叶点缀,更显得漂亮极了,就像一颗颗翡翠镶嵌在山间坡地上。随着阳光照耀和山风的吹拂,那茶枝嫩叶苍翠欲滴,随风摇曳。当我把双眼聚焦后慢慢追随到远处,那无边无际的满山茶树,犹如一片绿色的台阶,盘绕点缀在山洼坡地中。再看看绿色的茶园里,一枚枚鲜嫩的茶树叶带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舞蹈,仿佛让人看到蓬勃生命的茁壮滋长,且正和着九连山区人们喜爱的“客家山歌”、“客家采花戏”、“客家大锣鼓”的音律和节奏,时儿交头接耳,时儿挽手并肩;时儿手舞足蹈,时儿活蹦跳跃;时儿默默无语,时儿眉欢眼笑,尽情地飞舞,纵情地欢笑,尽情地欢腾,纵情地歌唱。

这飞舞,这欢笑,这歌唱,这欢腾,就像满山的碧浪在我身旁兴奋的激情荡漾,在我眼前逸动的风风火火,在我心中潺潺流水般的流淌,仿佛就像我那慈爱的母亲,亲切地呼唤着自家不太懂事的儿郎。此时的我,宛如是喝下了母亲亲手酿造的客家娘酒那样,心房的跳动激荡在瞬间地加剧,心中醉意的循环流速在瞬间增强,身体的醉意像桃花春水那样永远地活泼飞扬。再看同游茶山的人们雀跃欢声,再听那茶业公司制茶工房顶上播音器上传来,一阵阵入耳的“客家山歌”、“采茶戏调”和欢快的“客家大锣鼓”那“嗵咚 嗵咚 嗵咚咚、嘁咣、嘁咣、嘁嘁咣……”的音律,和着春风吹拂的茶园茶树的飘荡的节拍,是那样的合拍、和谐、吉祥。虽然茶园里采茶者和游者人头涌动,喧闹吵杂,却让人觉得如似浑然一体,自然天成。这音律、这节拍,这响声,早已把我平静的心房扯出了年少时的激情和渴望,就像是一双天外伸来的无形巨手,从夜幕里扯出一道明媚的阳光,把我心田里珍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一的凝聚,又一一的曝光。

我知道:九连山的客家人有此一说:“一重山,一丛人,条条道路有茶亭。”过去的九连山区的客家人,普遍交通不便,人们多以肩挑步行为主,于是,设置在山路上的一座座茶亭就起着让行路人好歇个脚、避个雨、吃碗茶,补充一下能量的作用。

可以说,一座茶亭,就是一位慈母。在赤日炎炎的路上,它为人遮荫,在暴雨骤至的途中,它让人避雨,供劳动者与异乡客人歇息。当人们在茶亭中喝够了茶,抽足了烟,常常总会有老者讲故事,农人话麻桑,妇人谈家常……凉风为人擦汗,山泉为给人弹琴,山景供人欣赏。于是,刚才还一身疲惫的过路人,一下就疲劳顿失,身心愉悦,欢快地上路前行了。在茶亭里,少不了有无偿服务的义务烧茶阿伯、阿婆、或阿叔、阿婶,虽两鬓飞霜,却神情气爽,声音清亮,只要一见过路的客人到来,总是笑容满面地喊:“来啦!累了吧,喝碗茶!歇歇脚吧!”接着就会舀上一碗茶放在你的面前。至今我还记得70年代初,在县联中读高中时的情景:从家里步行到学校有近20里崎岖的山路。途中要爬“丫锯缺”山;要走蜿蜒的山间小路,途中就有一座让人歇息的老“茶亭”;第当我们周末回家或上学时,都要经过老茶亭,尤其星期天下午去学校,每个人去都要背上一星期的口粮(大米、番薯(片)菜干、青菜及油盐等)。记得我们每次回家或去学校都要经过途中的这座老茶亭,这既是我们中途歇息的地方,也是我们20多个同学不成文相约集中的地点,不管谁先到都要在这里等同学们聚集后再走。在茶亭里,有一位就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孤寡老伯,长年累月义务为过路的行人歇息提供茶水。我们每到这里,都要向老伯问声好,喝上老伯煮好的一大碗山茶水,当我们喝了老伯的九连山茶水后,既解渴除乏,又心清气爽,这时喜欢乐器的我,总会拿出随身携带的一支自制竹笛,吹一段当时的最流行的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送粮忙”,或和其它同学一起来个笛子小合奏,既消磨了等待的时间,调节了气氛,又消除了路途的疲乏。正是这座老茶亭默默地为我们求学,,悠然快乐地穿梭在逸向人生之路的前方……

一座茶亭就是一个路标。在山村问路,村民们很可能就会告诉你往前走的山路走,在某亭处往左(右)拐,就是去某地的路。你若找到了茶亭,便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在荒山野岭之间,山亭也可作为一段标尺,徒步在遥遥无尽头的路上,如果你知道前路有茶亭,心里就不会有对未知前方的疑惑和畏惧。

一座茶亭就是一座平台。旧时人们出行都是靠双脚走路,一路的艰辛可想而知,而在茶亭中短暂歇息能使路人忘记疲惫,放松后的惬意让人们在茶亭中很容易交谈,这种交谈充满着欢笑。在茶亭偶遇本就是一种缘分,路人是珍惜这种缘分的,所以在茶亭中相遇的人很容易成为朋友,或许这种朋友这辈子仅一次相见,却难以相忘,如果有幸日后某处相遇了,那就是相当熟知的老朋友了,可以毫无拘束地打个招呼道一声平安。

一座茶亭就是一道风景。每一段山路路,每一座茶亭,都是山里人永恒的记忆,难舍的乡梓情结。茶亭既装点了山乡景色,也入远行人的美梦。正是这一座座茶亭,屹立在乡村的袅袅炊烟里,突兀在荒山野岭的多彩晚霞中,其虽然名不见经传,却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彰显着客家人以人为本、助人为乐积德行善的美丽心灵,尽管茶亭有的简陋,并不华美,却反映了客家人真诚的人性美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那茶亭所拥有的四季情趣,完美的配合了四时的山景而充满了诗情画意。不管哪个季节,只要你坐于茶亭之中,就能聆听到“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的风韵,静想有关人生的“春花秋月”,那是一件特别让人幸福的事情。

一座茶亭也是一段难舍的情结。每一座亭都是山里人永恒的记忆,既是装点了山乡景致,也是远行游子的家园梦。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在外游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建设了一座座“敬宗亭、福星亭、安济亭、甘饮亭、翼然亭、百寿亭、挹薰亭,耸翠亭、望乡亭、思乡亭,以造福乡梓,了却乡情。我就曾见过一座座茶亭的柱子上各刻有各样的对联,如:“景入我怀我入景;神怡心旷心神怡。”“我为人人人为我;亭传代代代传人。”“水复山重山复水;时来运转运来时。”“清泉玉石照明月;明月照石玉泉清。”“梦中醒时醒中梦;非为是者是为非。”这些茶亭对联,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

我也知道,从小村里的老茶人就跟我们这些小孩子说,九连山的绿茶以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而精制绿茶的。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为绿茶。而九连山的绿茶特性,又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保留着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从而形成了绿茶“绿叶清汤,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九连山绿茶属不发酵茶,采制一般有春夏秋茶之分。春茶,又名头春茶、清明茶。为清明至夏至节气所采制成的茶。茶叶至嫩,品质甚佳。夏茶,即在夏至节前后,所新发的茶叶采制成的茶。秋茶,即夏茶采后一个月所采制的茶。绿茶的制作法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即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绿茶的制作一般流程除采摘外,可简单地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以达到绿茶的品质特征。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团搓成粒,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和储存。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的功能。

在我孩提的记忆里,九连山的绿茶就像九连山区的客家女性一样,纯朴诚实,贤惠孝顺,吃苦耐劳,宁可牺牲自己的风华正茂,干涸自己的青春年华,暗淡自己的丰挺光芒,也要为千家万户人们的向往,希望,默默地奉献出全身的热量和芳香。不是吗!只要你沏上一杯九连山绿茶,端在鼻前稍闻片刻,再放进口中,一股清清的绿茶香味直将在你的口腔里,舌尖上翻腾,尔后再直下喉咙胸腔,顿时就会把人的睏思倦意退去,让人觉得全身舒展自如,神清气爽,就像那紧缩的茶叶,在清水中,云卷云舒;又似舒展的茶叶,在杯里悠悠旋转,闲庭漫步——让你目不暇接,回味无穷,可谓是独享清福。这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先生说过的“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所以,九连山区的人们对绿茶是倍加珍惜,爱慕,善待之。特别是在沏茶、品茶中都是十分讲究,注重沏茶要有“四最宜”、饮茶要有“三之境”:最宜茶家沐后无语采摘、竹篓中轻放浮搁;最宜汲深山清泉盛于沙壶,拾林间松枝燃于泥炉,壶置炉上,火烧水开,俟温度适中后备冲茶之用;最宜形拙貌朴之泥砂壶泡茶、外赭内青之泥瓷杯饮茶,既可醇其原味,复可赏其形色;最宜二、三素心野老、散淡闲人处江湖之远,栖泉石之间,琴舞松鼠,棋敲闲花。风过竹响,云飘水流。无心有意间啜饮一口,言来语往中齿舌余香。一分苦涩,几丝清凉。茶灵充满,茶意本然。似有人生之况味,又似有宇宙之禅机。此乃饮茶之至境。至若红尘之所谓茶道或街面施设之茶事,虽为俗中求雅、闹中求静之佳选,但一落规制、一涉人为,茶灵便如惊鹿般即刻远遁,茶境也失其天然而退得其次。即使器具再考究、程序再规范、环境再舒适,即使再张以“和、清、雅、寂”之虚目,也总有点表演、作秀、模拟感或别的什么味道。但能臻此境已属不易,毕竟还是与茶有关的雅人雅事。姑可称之为饮茶之雅境。当外感都市喧嚣、内觉身心俱疲之时,不问独处还是群聚,不论绿茗还它茶,不管泥壶还是瓷杯,就其所便,随其所宜,冲上一壶,泡上一杯,倒也沁人心脾,提神解乏。虽未得茶灵之真体,但也可在恍惚间觅出其远去的踪影和留下的余味。此乃饮茶之常境。

是啊,九连山的绿茶,自从在大地之母身上生长的那刻起,就已坚定执着地认定了自己一生的抱负、一生的归宿、一生的情爱,一生的渴望,就是为了要相拥和亲吻那璀璨天空的那一派蔚蓝和星光;为了滋润和惠泽那大地之母亲如手足的那片沃土和人间;为了连结和拥抱一缕永恒情思的茶韵、茶香。正如有人所说的,茶是草木精华累世修炼而成。天地之清气所养、山间之灵坡所育、雨前之甘露所滋。也如人们所看到的,在那碧绿的茶山之上,茶每天都在快乐地生长,每日都与阳光和空气自由对话,与风雨雷电游戏,与夕阳朝霞玩耍。尤其是在酷暑寒冬的季节,万物一片寂静,就是平常最爱冒尖的南国红棉树,喜欢炫耀的江南桃蕾柳芽,也无不都在酣睡中做着一个又一个的天真美梦。但九连山里的茶树却在寒霜彻骨的冬日,毫无瑟缩之意,一身凛然地傲立在深山地域中,顶寒风冷雨,冒霜冻雪凛,默默地积为自己身体里的积蓄能量,为春天的到来呈上滋润、厚实的嫩叶,为人们的品嘇献出清韵茶香。春风乍暖、清明前后,早已探出翠滴绿嫩的茶枝嫩叶,任由采茶姑娘的巧手摘去篓中,送到茶叶制作工房,经萎凋,去除鲜叶中的青草气,增加茶叶的柔韧度。揉捻,使茶叶结成一团团块状,直到茶叶细胞充分破碎,鲜叶逐渐变成古铜色,进而将茶叶用手工反复搓揉成形,最终干燥成为成品茶。可谓是历经火锅上烘,热浪里炒,布袋里揉,从绿嫩里卒死,在干枯后重生,以纯朴诚挚的干枯一叶,成为千家万户的香茗;在壶里杯中变幻,在口中腔里留香,化作人世间的青春活力和厚重温馨。这不是吗?一棵不知名的茶树上生长,看青山与绿水,取天地之精华,这是九连山茶的生命旅途中令人神往、为之抚掌的极致之美。尤其是在生命最为华美的时候,茶的嫩叶离开了生命之树,经历了诸多磨难之后,茶叶没有了昔日娇嫩清纯的模样。然而,当茶叶到了一个精致的玻璃杯中,与自然之水相遇,一个全新的她又诞生了。茶叶和清水的融合,与清水共舞,让她散发出清新淡雅的气息,那是一种梦想与现实结合的境地。正是这茶经历春夏秋冬,吸吮天地精华,从绿嫩里卒死,在干枯后重生,就是为了她这瞬间之美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啊?这是一种为了瞬间的精彩而释放全部生命的悲壮之美,这是为了瞬间与水的自由舞蹈而生发的相融之美,这是为了将一生凝聚的精华尽情展露的大气之美啊!

是啊!九连山的绿茶虽然只是条索紧结,色泽棕红、或金黄、或乌润带黛青,没有华美绚烂的外表,没有妖媚招摇的气象,也没有堂皇尊贵的冠冕。但它却有纯朴自然,率性本真,可恬淡,也可清静;可绚烂,也可壮烈,最终回归于平淡和宁静之间。正是这一片片茶叶,在冲泡的水中翩翩起舞,如同一个个灵魂在水中遨游。当人们在欣赏着茶的舞姿,倾听着怀旧的音乐,过去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人们的眼前。也正是这一片片绿叶的舞姿,在水中幻化着茶山的宁静与澹泊和生命的沉重与轻盈。让人慎密地思考,认真地欣赏,仔细地品味。因为,茶之舞就宛如是人之舞,一个人在清水中尽情旋转身姿与你悠然自在的对话。所以,人们都说茶是有生命的。正是有生命的茶,在很多时候,人们都被茶这长袖飘飘,气若幽兰的“茶仙女”那秀颀和从容的舞姿所陶醉。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时候茶是非常寂寞的,寂寞地等待着能有一个相知的人来欣赏她,品味她。不是吗!品茶,即品人生。悠悠品茶情,漫漫人生路,一抹艰难,几多烦恼和疲惫,一并浸入杯中缓缓地消解和忘却,心境超于平和,情感得以净化,气韵得到提升,让人沉浸于物我两忘的梦幻境界,这不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参悟吗?所以,人们说,一片茶叶,一片生命!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的一生不也像那茶叶一样,在生命的里程里,倾情绽放自己美丽的一生,最终沉淀一世精华,留芳百世香飘人间!

啊,九连山的绿茶,当我再次喝下你那乳汁般的茶汤,就像周身热血沸腾的心里那样微妙的深沉醉意,就像母亲酿的客家娘酒那样舒筋活络的心魂涤荡。是啊,是你,九连山绿茶水冲刷了我多年心头的泥沙淤积,透析了我心肺脉管的血液循环,让我与你的心相印,脉相连。此时的我,虽然醉意还没完全离去,但我已在醉意里把你的容貌、情景、意境、韵味一一清晰地读懂,不再模糊不清,不再似懂非懂。在我心里的九连山绿茶,永远是一个样,就像那慈祥母亲那样:纯朴诚挚,聪惠孝顺,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伟大形象;遗世独立,矢志不移,乐观向上的傲人姿态;不畏艰难困苦、寻觅美好明天的精神;谦恭内敛,以德留香的高贵品德。

此时的我,没有了更多的“留白”猜想,也没有了梦间的幻想。而是清醒地伴着山风云霏,听着不远处的茶山传来若隐若现的鸟呜声,随着山风的蜿蜒飘逸,延绵而去,悠然不绝,再次见证了九连山区的兴衰,也见证了红尘凡俗的喜怒哀乐。一切都如一幅云绕雨霏的水墨画,唯有眼前一望无边的九连山脉,还静静地耸立在大地之母的身旁,继续向人们诉说着那些九连山古老而又神奇的故事,还有那温柔多情的九连山风和潇洒飘逸的云霭,也不知能否留住那些随之远逝的风声,还能否破解属于九连山区人们的所有心事的几分神奇,几分意境,几分真情。“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大自然的岁月始终是匆匆在历史间流逝,但岁月能留下什么,又带走什么,无疑还是那九连山下的客家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优秀而灿烂的客家文化和“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许多可歌可泣的神奇故事让人传颂至今。

是啊!树生高山头,茶香入梦游。当人们与青山绿水这些大自然伟物相接触时,人们的心总会自觉不自觉地与其相连相印,为之感动,为之振撼。但我在想,如果能在感动、振撼之余,人人都能自觉不自觉地循着大自然伟物的神奇牵引、踏着大自然伟物的高贵步履、抖着大自然伟物的文明精神,在广阔无垠的生命河道里,奔涌不息,静静的流淌,豪迈的逸向远方,这应是最美的……

(摘自2015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赖运胜)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