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能不能当花肥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泰顺有什么茶俗


清茶一壶淡如水,漫卷诗书话天下,是泰顺茶文化的真实写照。泰顺民歌:“未曾斟酒茶端来,未曾吃饭茶在先。茶叶虽小分量重,人情全在碗当中”。客人来,泡茶是头等大事。可以不请客人喝酒,可以不请客人吃饭,但不能不请客人喝茶。


茶之珍品三杯香

 

泰顺境内群山环抱,云雾缥缈,溪流纵横交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壤多为黄壤、灰棕壤含有石英细砾,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产茶条件。茶之珍品“三杯香”,就是采自泰顺深山茶树上的嫩绿芽叶,精工细作而成。其外型条索细紧苗秀,毫锋显露,大小匀齐,色泽翠绿;内质嫩香或栗香馥郁持久,滋味鲜爽丰厚。茶水清鲜甘爽,香浓味醇,经久耐泡,三杯犹留余香,故名“三杯香”。

 

高山云雾缭绕

 

“三盏留香君细品,叶碧汤清,轻呷舒心沁。树下邀朋同歇荫,茗新可共千杯饮。”早春的茶叶散发着春天的气息,茶质是最好的,轻轻地泡上一杯绿茶,汤是山间的清泉,叶是碧绿的嫩芽,热气中蒸腾着一股清新的叶香。轻呷一口茶水,沁人心脾,令人通体舒畅,神清气爽。

 


泡茶讲究“八格碗”

 

茶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礼仪媒体,以它的清淡和朴素,缩短了人际之间的距离。有时,主人请客人吃点心,只说请客人“喝茶”。主客心照不宣,都知道“茶”就是点心,客人听到请喝茶就不必作太多的推让了。

 

 

给客人泡茶有个规矩:一般是一位客人泡两杯茶,两位客人泡三杯茶。茶的杯数多于客人的个数,多出来的茶供主人自己陪茶用。来一个客人时只泡一杯茶,这茶叫“单身茶”,泡“单身茶”不合礼仪。泡茶时对客人要恭敬,要至诚。茶不能泡得太浅,也不能泡得太满。太浅情未到,太满则欠雅。泰顺民谚“有心泡茶八格碗,呒心泡茶满满满。”就是这个意思。

 

八分茶


往往把“头杯茶”端给意中人

 

端茶也有个规矩:主人要用两只手捧茶杯,恭恭敬敬地递给客人,表示对客人礼貌;客人接茶也要用两只手,恭恭敬敬地接过来,表示对主人尊重。遇到小孩敬茶不知规矩,用一只手递茶,大人们会及时加以纠正。客人喝完一杯茶,主人应过来加开水,或将没有喝过的茶再端给客人。加开水时主人要把客人的茶杯接过来,替客人加过二、三次开水后,主人要给客人换上茶叶,再泡茶。



好几位客人在一起时,端茶有先有后,一般先端给生客、远客和辈份高、年纪大的客人。第一杯茶叫“头杯茶”,如果有值得自己爱慕的人在场,女子往往会把“头杯茶”端给意中人。

 

 

客人进门,如果碰上主人正好有一杯泡好的茶,主人就会说客人“当(碰)茶头”。“当茶头”也被认为是碰到好运气。

 

“呷人一碗茶,心间结个芽;呷人一碗酒,心间结个纽。”这则泰顺民谚除了说吃喝了别人的东西总要思量回报外,也反映了如果主人能给客人献上一杯好茶,会在客人的心目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大碗茶

 

煮茶、储茶器皿也讲究

 

茶忌油腻,一般不放锅里烧。从前没有电水壶,用铜茶壶或铁茶壶挂灶口上烧。挂茶壶的铁钩套在竹筒里,可以上下调节。平时充分利用灶口余热,客来急用时放下来用柴草烧或放在火炉上烧开。

 

春茶一年一度,采制的茶叶要用一年。为使茶叶不霉变,泰顺人专门烧制一种茶坛盛放茶叶。茶坛又叫茶窨,口小,肚大,可盛放十几斤茶叶,刚好够一户人家使用一年。

 

 

茶叶被视为宝贝

 

泰顺民间传说:茶是观世音菩萨在山上尝了三年,尝出来赐给老百姓饮用的。茶是宝贝,喝茶时就算连茶叶梗子一起喝下也不会哽住喉咙。

 

观音在人们心目中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女神。泰顺人祖祖辈辈在穷山沟里,生老病死,饱受风霜,最需要的就是有一位观世音菩萨这样的女神替自己救苦救难。所以,人们将茶跟观世音菩萨连在一起,也将茶视为宝贝。



茶叶是宝贝,人们也的确把茶叶当作宝贝看待。平时,茶叶要存放在干燥高洁之处;喝剩的茶渣不能乱丢,要撒在花根做花肥或集中存放一起倒掉,以免被人践踏;有些地方连茶叶梗子也不用来当柴火,怕的是种田时将烧过的茶梗灰和人粪尿一起施用会玷污了茶这个宝贝。

 

泰顺黄汤和茶叶


丈夫回家妻子先敬茶

 

茶能除烦解乏,醒脑提神。微微灯火下,淅淅雨声中,人们靠喝茶消磨漫长的光阴;挥汗如雨后,扛锄归来时,人们靠喝茶补充体液,消除疲劳。泰顺妇女们一代吩咐一代:男人从外面回来,切不可立即与他谈烦恼之事,要等他喝过一杯茶后慢慢谈。否则,男人本来已经很疲倦很烦闷了,女人再报上一大串不愉快的事,夫妻很容易吵起架来。

 

有人借酒消愁,有人借茶消愁。借茶消愁不仅不要花钱,还不会伤身,茶叶自然成为解除烦恼的良药。


 

茶水用于积德行善

 

茶叶广泛用于公益事业,许多乐善好施的人在过路亭里无偿供茶,给来往客商带来极大的方便。茶亭里的茶水一般装水缸或木桶里,旁边放一两个用毛竹做的公用勺子。暑热时节,烧茶人还会在茶水里加点山苍子之类的开胃理气草药,行人可以按需提取,免费饮用。在茶亭烧茶的大多是一些想修身积德做好事的老人。他们有的是无偿奉献,有的由村里抽一点公田、公山给老人使用,补充茶资,有的一边烧茶一边兼卖一点水果香烟之类,赚几片小钱“以烟补茶”。

 

茶亭


茶叶蕴泰顺山水灵气

 

《分疆录》云:泰顺“山势高下大小有序,无刻峭顽怪状;水清澈可鉴而鲜奔溃。”又云:泰顺“风土温和,民质不厌”。泰顺的茶叶,蕴泰顺明山秀水之灵气,天生丽质,名闻遐迩。有人说,泰顺姑娘长得美,跟天天喝这么好的茶叶有关系。

 

 

茶叶是泰顺的同义语,泰顺茶叶是泰顺人的骄傲。每当茶叶飘香季节,漫山遍野,身着各种春装的采茶女与碧绿的茶树交相辉映;街坊闹市,买茶的,卖茶的,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构成了山区一道十分优美的风景线。

 

周大风先生在泰顺

(来源:泰顺3000年

白茶受潮,会有什么症状?记住这三个特征

 

【01】

在白茶保存大关中,有五个要素需要特别注意。

光照、水分、高温、异味、强氧,这五个因素若是没有控制好尺度,容易造成白茶变质。

光照,是一种能量物质,具有一定的分解能力,要是将白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将会导致其香气消失,色泽变化,最后失去饮用价值。

这也就是日常存茶,不建议大家用玻璃罐存茶!

再者,高温环境下,也会导致白茶内在物质的分解,从而致使内在物质消失,没了香气,没了滋味。

至于强氧,则是另一个禁区,茶叶若是与过多的氧气接触,则会加速氧化进程,使茶叶失去灵气。

【02】

水分,更不必多说,是白茶的一大天敌。

白茶保存环节,对茶叶含水量、周围空气干燥度有着严格的要求,若是白茶吸收了潮气,同样会走向变质的结局。

在这么多的因素中,白茶受潮最让人关注。

保持白茶的干燥度,至关重要。

一旦白茶受潮后,品质严重受损,宛若壁画严重受损,修复起来难度极大。

而白茶受潮,实际上是有迹可循,我们要掌握判断白茶是否受潮的技能,及时止损,亡羊补牢才是正确做法。

判断白茶是否受潮,大家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白茶受潮,会有什么症状?

 

1.叶片变软

当白茶不幸地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开启“黑化”的进程,朝着变质的方向一去不复返。

由外到内,首先是手感上就有明显的缺陷。

最显著的变化——叶片变软。

原本干燥的白茶,是坚挺的,干燥的,手感干脆,就好像包装好的干脆面一般,极容易折断。用手触摸叶片,传递给指腹的感觉,是干爽的,还能感受到明显的扎手感觉。

这种干度下,叶片就像是硬挺的仙人掌刺,扎手。又像是脆弱的玻璃娃娃,稍微用力就会玉石俱焚。

用手拨动白茶,茶叶在相互碰撞间,窸窸窣窣,发出“沙沙沙”的声响。

而受潮后的白茶,叶片就像泄气的气球,瞬间蔫儿了。又像是鲜花在一夜间凋零,失去了原本的美貌,香气全无,口感极差。

首当其冲的,就是叶片变软,毫无先前的爽脆感。

这种变软,手感受能轻松感受到,最简单的来说,原本干燥的白茶才有的沙沙沙声响,消失了,或者是变得微不可闻。

在冲泡时,暴露了更多的缺陷。

最简单的一点,冲泡干燥度极好的茶,注入沸水后,它就会发出嗤嗤声,就像是夏天被太阳暴晒过的柏油马路,忽而遇上大雨,马路洗水后的声音。这种微妙的声响,若是心思不够细腻的泡茶者,会忽视它的存在。

或者是冲泡环境声音嘈杂,有无法感受到。

唯有静下心,安安静静地泡一杯茶,方可体会到个中趣味。

 

2.香气变淡

受潮后的白茶,香气也受到了极大的震荡,失去了原本的竞争优势。

原本张扬、硬气的香味,开始变得软绵绵的,好像感冒的人儿似的,软绵绵。

这种,大概就是林黛玉的风格。行动似弱柳扶风。

而干燥度好的白茶,它的香气就像是凤辣子,雷厉风行。香气在杯盖上、汤水中横行,所向披靡,无人能挡,妥妥的称霸一方。

根据受潮程度的不同,香气也有所变化。

表面受潮的白茶,香气变弱,整体香型还在,出现了些病态,不够强劲有力。

若是连内在都受潮的白茶,就会出现一股潮气,闻着就一股湿漉漉的味道,十分不爽。

气味,与原本大相庭径,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甚至还会出现霉味、酸味等不该有的味道。

这里白茶,属于受潮晚期,再也没有必要喝。

 

3.汤水变薄

汤水上,同样也会被波及到。

因受水汽的影响,白茶中的内在物质被破坏,原本稠厚、醇滑的感觉迅速下降,继而茶汤开始逐步变得单薄,滋味不似之前那般丰富。

如果说,没有受潮前的白茶,是一杯香醇的纯牛奶。那受潮后的白茶汤水,就是勾兑过许多水的牛奶,不在具有丝滑、醇厚感。

再者,原本茶汤里的丰富落水香,也会开始衰退,香气柔弱,气若游丝。

这一点,稍稍用心喝茶就可以体会到。

简而言之,受潮后的白茶,变得不再好喝。

【03】

受潮的白茶,要如何处理?

此问题,有许多茶友关注。

受潮,在岩茶界,被称为返青,对待返青的岩茶,通常会采取复焙的方式,将吸附在茶叶中的水汽驱赶,恢复良好状态。

复焙,有两种方式。

一是自己买一个小型的焙笼,自己在家操作。权当是一次DIY活动。

再者,如果是茶叶量比较大,花点小钱,请茶农返厂重新炭焙。这种情况下,就要看你跟茶农的交情,必要的时候,还要付点辛苦费。

复焙这种方式,可以套用在白茶上吗?

从理论上来说,可以。

受潮,最好的处理方式是烘干

但这个烘干,需要专业水平,并非拿一个微波炉、炒锅就能解决。

若您受潮的茶,只有几两,那就当交一次学费呗,当做花肥。

要是您的白茶数量多,有大几十斤,那这真要花点人情费来拯救白茶!(但前提是,您的白茶受潮不严重,如果受潮严重,那估计就没有办法了。)

也有茶友问过:“受潮的白茶,还能喝吗?”

不能!

单从口感方面考虑,受潮的白茶一点儿也不好喝。

没必要让舌头承受无妄之灾。

【04】

防微杜渐,要想白茶不受潮,保存工作最关键。

与其在为白茶受潮而筹谋,倒不如先从保存环节开始,将这些白茶保存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才是关键。

在杜绝白茶受潮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从这五个方面入手。

1.确保自己买到的白茶,含水量足够干

茶叶本身含水量足够干,这是一切的源泉,更是关键,要是这个环节没有把控好,后续的一系列保存措施,都将功亏一篑。

故而,要确保白茶的含水量达标,最重要。

2.为确保房间的干燥度,必要时配一台小型抽湿机

三层包装法,是白茶的黄金法则。而小型抽湿机,则是公主的骑士,能护它周全,最大程度避免受潮.

配上一台抽湿机,减少存茶顾虑。

3.阴雨天气,尽量减少开箱次数

到了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这时候要减少开箱的次数,避免水汽进入茶叶中,尤其是南方的朋友,到了阴雨天气,存茶的房间最好可以减少开窗的频率,将水汽降到最低。

4.确保铝袋、塑料袋、纸箱密封性

三层包装法,更要再三确认其密封性,铝袋、塑料袋、纸箱都要密封紧,尤其是纸箱,最好四周也可以用透明胶密封好,避免变质。

 

5.取茶时,速度要快,避免茶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取茶的时候,也要快准狠,抓紧时间拿完。拿好茶之后,也要第一时间密封好,杜绝空气中的水汽和茶叶接触。

瞧,都是一些细节问题,而且有的还很容易被忽视。在这篇文章里,村姑 陈都为大家罗列出来,照着做,准没错。

 

白茶一旦和“受潮”二字关联起来,仿佛是人生的一大厄运。原本的高贵感消失地无影无踪,有质感的茶汤,也变得平凡,更有甚者,茶都不能再喝。

要判断白茶是否受潮,也很简单,可从三个指标入手。

一看叶片是否干燥;

二闻香是否正常;

三品滋味是否醇厚、饱满。

要是这三点都无法达标,真要仔细考虑您的白茶是否受潮!

白茶受潮,品质之殇。

我们要防微杜渐,将受潮扼杀在摇篮里。

 关注小陈茶事旗下白茶公众号“小陈白茶”

绿茶喝“鲜”,与其纠结保质期,不如学会这样存!

1、现在正是选购绿茶,品春尝鲜的季节。

绿茶小品类众多,品质上佳的销售季又短,尝新鲜的买一点,爱喝的囤一点,亲戚朋友礼尚往来的,可能再送一点...

一不留神手里就攒下了不少茶来。

而绿茶的保质期,通常标注都是“一年”。

超了时间还喝不完的情况,很多茶友都遇到过,处理方式也不同。

有人照常喝,有人认为过期了不能再入口,直接丢掉或做花肥什么的处理了。

图:湖北恩施玉露

绿茶存放超过保质期(通常为1年),还能喝吗?

以茶百科日常品鉴的经验:

保质期内、尽早喝;保质期外,是否能喝,更取决于当下茶叶的品质。

换言之,与其纠结于一个不确定的时间节点,不如思考下面的问题。

——日常存放绿茶,如何尽可能“锁鲜”,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品饮口感?

对于平时爱喝茶、买茶,或者家里存放一定量绿茶以备日常之需的茶友们来说,把茶存放好才更关键。

包装、存放不当的,茶叶氧化、受潮甚至变质,就算在保质期内,也会丧失其价值。

合理存放的情况下,保质期外,也依然可能保持较好的品饮口感。

因此,了解、掌握基本的绿茶存放方法,当属必要技能。

图:茶百科2022年信阳毛尖

2、绿茶存放的关键词:低温、密封、防潮、避光、防异味。

绿茶最佳保存温度为0-5℃,可冷冻。

绿茶完全不发酵,茶叶中丰富的维生素C,如果存放时接触光和空气,很容易发生氧化而大量流失,其风味和营养价值都会大打折扣。

在一个开放性较强的环境下存放,一方面茶叶的香气就会逐渐丧失;另一方面,茶叶吸附性很强,和其它有气味的东西混放贮存时,容易吸收异味而影响本身的香气。

茶叶中含有的叶绿素,在高温、不封闭以及不避光的环境中,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绿色会变成黄、褐色。

总之,存放不当,原本多鲜灵、活性十足的好茶,也会变得像风干的枯叶一样,没有光泽,更勿论绿茶最吸引人的鲜、嫩、香、甘了。

图:茶百科2022年西湖龙井

3、说了这么多,日常到底应该怎么存放绿茶呢?

茶百科总结了七个字:三层防护、放冰箱。

其一、三层防护。

①炫酷“打底”:食品级铝箔袋

铝箔袋防光防潮密封性,可谓是装、存绿茶最简便、最经济的包装。

我们日常选购的绿茶,也多采用这种包装方式:用铝箔袋贴身装茶、压口密封后再放入其它包装中。

②防水“外套”:密封铁罐

经济实惠的各种马口铁罐,是较常见的茶叶包装容器。

以双层铁盖的防潮性能更佳。

③强化“防护服”:塑料袋/自封袋

密封包装好的茶叶,先套上一个厚实干净无异味的塑料袋,然后再反向套上一个袋子,扎紧。

如此可以更有效地减少空气交换,延长保鲜时间。

同时,防异味效果也更好。

图:茶百科2022年碧螺春

其二,冷藏or冷冻?

※保存时间短,一定时期内随时饮用的,冷藏。

如果不是单独存茶的冰箱,避免串味影响茶质,茶叶放进冰箱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密封。

已拆开包装的,每次取茶后一定要用封口夹(茶百科罐装绿茶都有配备)把铝箔袋密封好。

茶叶取用完要及时放回冰箱,保持贮存环境的稳定。

除此外,还可以再放入密闭性更好的铁罐或套一个干净的自封袋放置。

※没有开封、且短时间内不饮用的,冷冻。

要拆封饮用时,从冷冻室里拿出来之后,不要急于打开包装。

尽量等到茶叶温度回升到和室温接近后再取出。

来源:茶百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